2020北京中考生物復習練習課件:生物與環境_第1頁
2020北京中考生物復習練習課件:生物與環境_第2頁
2020北京中考生物復習練習課件:生物與環境_第3頁
2020北京中考生物復習練習課件:生物與環境_第4頁
2020北京中考生物復習練習課件:生物與環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1生物與環境的關系1.(2019湖南衡陽,1,2分)下列現象與其表現的生物特征對應不相符的是

()A.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B.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C.一枝紅杏出墻來——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春華秋實——生物能繁殖后代答案

B“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體現生物的遺傳現象,而不是排出體內產生的代謝廢物。名師點撥明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學習生物學的基礎。考點1生物與環境的關系1.(2019湖南衡陽,1,2分)下12.(2019江西,1,2分)影響沙漠綠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陽光B.溫度C.水D.空氣答案

C沙漠缺水,因此影響沙漠綠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2.(2019江西,1,2分)影響沙漠綠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23.(2019廣東,6,2分)造礁珊瑚蟲體內的蟲黃藻為其提供氧氣和有機物,而造礁珊瑚蟲為蟲黃藻提供二氧化碳

和氮、磷等無機物。蟲黃藻與造礁珊瑚蟲之間的關系是

()A.共生B.競爭C.捕食D.寄生答案

A蟲黃藻給造礁珊瑚蟲提供氧氣和有機物,造礁珊瑚蟲給蟲黃藻提供二氧化碳和氮磷等無機物,二

者互利互惠,屬于共生關系。競爭是雙方爭奪相同的資源,比如光,空氣,水等。捕食是一方以另一方為食

物。寄生是一方從另一方的體內或體表獲取現成的有機物等營養,并且被寄生的生物是活體。名師點撥中考對生物與生物間關系的考查,側重于不同物種間的關系,常見的就是捕食、競爭、共生、

寄生,分清這四種類型,可以很好地解決此類問題。3.(2019廣東,6,2分)造礁珊瑚蟲體內的蟲黃藻為其提供34.(2019江蘇南通,1,2分)蝴蝶多在白天活動,蝙蝠多在夜晚活動,造成這種生活習性差異的非生物因素主要

()A.空氣B.水分C.陽光D.溫度答案

C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

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白天和黑夜的區別主要是光照不同,所以蝴蝶多在白天活動,蝙蝠多在

夜晚活動,是受光照影響形成的特定生活習性。解題關鍵

明確非生物因素對以上兩種動物的生活習性的影響。4.(2019江蘇南通,1,2分)蝴蝶多在白天活動,蝙蝠多在45.(2019新疆,1,2分)沙蒿在干旱貧瘠的土壤中生長,能固沙,這說明

()A.生物能適應環境B.生物能影響環境C.生物對環境沒有影響D.生物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答案

D沙蒿在干旱貧瘠的土壤中生長,能固沙,說明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解題關鍵

明確生物與環境的關系。5.(2019新疆,1,2分)沙蒿在干旱貧瘠的土壤中生長,能56.(2019山東德州,6,2分)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諺語“谷雨前后,種瓜點豆”意思是說谷雨前后適于播

種。這體現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A.陽光、溫度B.土壤、水分C.水分、溫度D.空氣、陽光答案

C谷雨時天氣迅速變暖,降雨增加,利于農作物生長。“谷雨前后,種瓜點豆”,谷雨節氣前后適合

播種的原因是為農作物提供了較為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水分。6.(2019山東德州,6,2分)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諺67.(2019新疆,4,2分)下列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屬于競爭的是

()A.工蜂與蜂王B.水稻與稗草C.跳蚤與狗D.狐貍與野兔答案

B工蜂和蜂王屬于合作關系,水稻和稗草是競爭關系,跳蚤與狗是寄生關系,狐貍與野兔是捕食關

系。解題關鍵

競爭關系是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爭奪資源、空間等,如雜草和農作物爭奪陽光和生存空

間。7.(2019新疆,4,2分)下列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屬于78.(2019四川樂山,19,3分)下列描述中,不屬于生物與環境關系的是

()A.雨露滋潤禾苗壯B.風吹草低見牛羊C.大樹底下好乘涼D.葵花朵朵向太陽答案

BA項中“雨露滋潤禾苗壯”體現的是環境(水分)對生物(禾苗)的影響;C項中“大樹底下好乘

涼”體現的是生物(大樹)對環境(氣候涼爽)的影響;D項中“葵花朵朵向太陽”體現的是環境(光)對生物(向

日葵)的影響。因此A、C、D都屬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B項“風吹草低見牛羊”不能體現生物與環境的

關系,因此選B。8.(2019四川樂山,19,3分)下列描述中,不屬于生物與89.(2019湖南婁底,1,2分)下列各項中,有錯誤的一項是

()A.除硫細菌、硝化細菌、病毒外,生物都由細胞構成B.繁殖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C.“大樹底下好乘涼”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D.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直接或間接為人類提供食物答案

A病毒無細胞結構,而硫細菌、硝化細菌有細胞結構,故A錯誤。解題關鍵

明確只有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9.(2019湖南婁底,1,2分)下列各項中,有錯誤的一項是910.(2019內蒙古呼和浩特,16,4分)呼倫貝爾草原廣袤遼闊,夏季綠草茵茵,鳥語花香,牛羊成群。(1)草原上草的長勢、生物種類和數量在一年四季會發生較大的波動,影響其波動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2)有人為了防止鳥吃草籽兒,把一片草原用網罩了起來,過了一段時間發現,草幾乎被蟲吃光了,而未加罩網

的天然草原,牧草卻生長良好,這個實例說明

。(3)如果過度放牧、鼠害、蟲害等導致該草原出現荒漠化,從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看,這種現象屬于

。(4)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總是相伴隨而發生的,沒有單純的物質循環,也沒有單純的能量流動,這

是因為能量總是以

的形式存在于生物體內。10.(2019內蒙古呼和浩特,16,4分)呼倫貝爾草原廣袤10答案(1)溫度和水分(2)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3)生物影響環境(4)有機物解析(1)草原上草的長勢、生物種類和數量在一年四季會發生較大的波動,影響其波動的非生物因素主

要是溫度和水分,如溫度過低,草的生長受到制約,水分決定草能否存活。(2)有人為了防止鳥吃草籽兒,把一

片草原用網罩了起來,過了一段時間發現,草幾乎被蟲吃光了,這是因為網罩阻止了鳥捕食蟲,而未加罩網的

天然草原,牧草卻生長良好,這個實例說明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3)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

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當外界干擾超過了這種限度時,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題干表明草原

生態系統由于過度放牧、鼠害、蟲害的影響而出現荒漠化,從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看,這種現象屬于生物影

響環境。(4)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總是相伴隨而發生的,沒有單純的物質循環,也沒有單純的能

量流動,這是因為能量總是以有機物的形式存在于生物體內。答案(1)溫度和水分解析(1)草原上草的長勢、生物種類和1111.(2019山東德州,32,2分)有人詳細統計了1公頃草地上各個營養級生物的數量,并繪制了該生態系統中各

營養級之間關系的概念圖。請分析回答問題:生物類別數量綠色植物5800000株鳥和鼴鼠3只蜘蛛、螞蟻等35000只植食性昆蟲70000只11.(2019山東德州,32,2分)有人詳細統計了1公頃草12(1)概念圖中能量流動的起點是表格中的

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2)概念圖中[②]是第

營養級,屬于

級消費者。(3)概念圖中,箭頭代表著物質和能量傳遞的

,隨營養級別的升高,代表物質和能量的方框越來越小,

說明物質和能量越來越

。(4)概念圖中,[③]的能量增加1千焦,至少消耗[④]中

千焦的能量。(5)在一棵大樹上,往往生存著很多昆蟲和幾只食蟲鳥,而大樹卻能長期存活。這是因為樹木個體大,里面的

多。(1)概念圖中能量流動的起點是表格中的

通過光13答案(1)綠色植物(2)三次(3)方向少(4)5(5)物質和能量解析(1)生態系統中生物體內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因為生態系統中有機物的能量一般來自綠色植

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2)據概念圖寫出的食物鏈是④→③→②→①,所以[②]是第三營養級,屬于

次級消費者。(3)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箭頭的方向代表物質和能量傳遞的方向;由于各種生物的呼吸作用

不斷消耗有機物(其內儲存著能量),還有部分有機物和能量供給生物體自身生長和繁殖等,所以沿著食物

鏈,有機物和能量均不斷地消耗減少,因此隨營養級別的升高,代表物質和能量的方框越來越小,說明物質和

能量越來越少。(4)在食物鏈中,能量的傳遞效率是10%~20%,最高為20%,所以當概念圖中[③]的能量增加1

千焦,至少消耗[④]中1千焦÷20%=5千焦的能量。(5)因為樹木個體大,里面的物質和能量多,所以在一棵大

樹上,往往生存著很多昆蟲和幾只食蟲鳥,它們不斷從大樹中獲取營養和能量,而大樹卻能長期存活。答案(1)綠色植物(2)三次(3)方向少(4)514考點2生態系統與生物圈1.(2019北京,3,1分)在草原生態系統中,猛禽與鼠類之間存在捕食關系。下列關于該生態系統的敘述,錯誤

的是

()A.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B.能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能C.猛禽捕食鼠類完成了物質循環D.猛禽數量的減少可能會引發鼠害答案

C物質循環指物質在生物界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必須有分解者和生產者的參與。猛禽捕食鼠類,

體現動物促進物質循環,但是沒有完成物質循環,C錯誤。名師點撥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初中課本只介紹了前兩者,對物質循環

和能量流動的理解要到位。考點2生態系統與生物圈1.(2019北京,3,1分)在草原152.(2019廣東,7,2分)下列生物屬于分解者的是

()A.水綿B.木瓜C.蘑菇D.華南虎答案

C分解者從動植物的遺體或者遺骸上獲取現成有機物,通常是腐生型的細菌和真菌,蘑菇屬于大型

真菌,屬于分解者。2.(2019廣東,7,2分)下列生物屬于分解者的是?(163.(2019湖南長沙,3,2分)小芳某天的生物作業是自制生態瓶,她準備了小魚、石頭、容器和池塘水,如果要

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應補充

()A.分解者B.生產者C.消化者D.非生物部分答案

B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又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題

干中提到了消費者和非生物部分,而池塘水中的微生物屬于分解者,故缺少生產者。3.(2019湖南長沙,3,2分)小芳某天的生物作業是自制生174.(2019江西,14,2分)某同學對池塘中幾種生物消化道內的食物進行分析,其結果如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小球藻在該生態系統中屬于生產者B.根據表中的信息,可寫出4條食物鏈C.河蚌與水蚤之間是捕食和競爭的關系D.如果池塘受到重金屬污染,則大魚體內重金屬濃度最高生物種類大魚小魚水蚤河蚌消化道內的食物小魚水蚤小球藻水蚤、小球藻4.(2019江西,14,2分)某同學對池塘中幾種生物消化道18答案

B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通常是植物,終點是最頂級消費者。根據表中信息,只能寫出三條食物

鏈:小球藻→水蚤→小魚→大魚;小球藻→水蚤→河蚌;小球藻→河蚌。小球藻是植物,屬于生產者。河蚌和

水蚤都捕食小球藻,同時河蚌捕食水蚤,因此河蚌和水蚤之間既有捕食關系,又有競爭關系。重金屬沿著食

物鏈逐級積累,因此大魚體內重金屬濃度最高。答案

B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通常是植物,終點是最頂195.(2019廣東,8,2分)青藏高原的某自然保護區是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生態系統。高原鼠兔是保護

區內的重要物種,如圖是與其有關的食物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食物網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鏈共有3條B.太陽能是圖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根本來源C.若受到重金屬污染,在該食物網中草的體內積累最多D.該生態系統內各種生物數量和所占比例不變5.(2019廣東,8,2分)青藏高原的某自然保護區是高海拔20答案

B太陽能是生態系統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根本來源。該食物網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

物鏈有4條:草→高原鼠兔→鼬→鷹;草→昆蟲→高原鼠兔→鷹;草→昆蟲→高原鼠兔→鼬→鷹;草→高原鼠

兔→鷹。重金屬污染物沿著食物鏈逐級積累,因此草的體內含量最低。生態系統內各種生物數量和所占比

例保持相對穩定,而不是一點不變。名師點撥結合食物網圖識別食物鏈,要從生產者數到最頂級消費者,有分支會產生多條食物鏈,需要逐一

清點。答案

B太陽能是生態系統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216.(2019江蘇連云港,13,2分)留住碧水藍天,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正在成為人們的共識。有關敘述正確的

()A.工業廢水要加強治理,生活廢水隨意排放B.治理廢氣和用清潔能源不能減輕大氣污染C.保護生物圈中的自然環境不利于保護生物D.建自然保護區是對生物多樣性的就地保護答案

D保護生物多樣性分為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動物園、水族館屬于易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屬

于就地保護。6.(2019江蘇連云港,13,2分)留住碧水藍天,追求人與227.(2019山東臨沂,16,2分)今年6月5日是新《環保法》實施后的首個“世界環境日”,中國成為2019年世界

環境日活動主辦國。今年世界環境日將聚焦“空氣污染”主題。下列措施與該主題不相符的是

()A.提倡綠色出行,發展公共交通B.退耕還林還草C.提倡使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D.及時處理作物秸稈,就地焚燒答案

D就地焚燒秸稈會產生空氣污染。7.(2019山東臨沂,16,2分)今年6月5日是新《環保法238.(2019山東威海,2,1分)如圖為某生態系統示意圖。該生態系統所含食物鏈的正確表示方式是

()A.樹→蟲→鳥B.光→樹→蟲→鳥C.樹→蟲→鳥→細菌和真菌D.光→樹→蟲→鳥→細菌和真菌答案

A食物鏈表達的是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食物鏈的起始環節是生產者;食

物鏈不包括光、水等非生物部分,也不包括細菌、真菌等分解者。8.(2019山東威海,2,1分)如圖為某生態系統示意圖。該249.(2019四川樂山,20,3分)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渠道是

()A.食物鏈B.食物網C.消費者D.A和B答案

D在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物質是循環利用的,而能量是單向流動、

逐級遞減的。9.(2019四川樂山,20,3分)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2510.(2019新疆,2,2分)假定在一個由草、兔和狐組成的相對封閉的草原生態系統中,如果把狐消滅了,則可表

示兔群數量變化的曲線圖是

()

答案

D假定在一個由草、兔和狐組成的相對封閉的草原生態系統中,如果把狐消滅了,兔群數量先因缺

少天敵而增加,后因競爭而減少,則可表示兔群數量變化的曲線圖是D。解題關鍵

明確在食物鏈中存在捕食關系的兩種生物之間的關系曲線。10.(2019新疆,2,2分)假定在一個由草、兔和狐組成的2611.(2019安徽,2,2分)玉米田中有雜草,有玉米螟等害蟲,還有以害蟲為食的天敵。下列關于該生態系統的敘

述,錯誤的是

()A.該生態系統中玉米是生產者B.雜草和玉米之間是競爭關系C.玉米螟和它的天敵之間是捕食關系D.玉米田中物種少,自動調節能力強答案

D生態系統中物種越少,食物鏈和食物網就會越簡單,某種生物滅絕,易導致整個食物鏈斷裂,甚至

整個食物網被破壞,打破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可見,物種越少,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越弱。解題關鍵

明確物種越多,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越強。11.(2019安徽,2,2分)玉米田中有雜草,有玉米螟等害2712.(2019新疆,5,2分)在某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體內殘留的某重金屬含量如表所示,則該生態系統中最可能

的食物鏈構成是

()A.A→E→C→B→DB.D→B→C→E→AC.

D.

生物體ABCDE某重金屬濃度/ppm0.0570.51580.39答案

D在某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體內殘留的某重金屬含量如表所示,C和E重金屬含量相差較少,可能

位于同一個營養級。解題關鍵

明確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逐級積累,在生物體內難以分解,無法排出。12.(2019新疆,5,2分)在某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體內2813.(2019山東德州,5,2分)如圖為某農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最高級消費者是鷹B.昆蟲與兔存在競爭關系C.食物網中有7條食物鏈D.鷹和食蟲鳥的存在,有利于農田作物產量的提高答案

C圖中的食物鏈包括禾谷類→昆蟲→食蟲鳥→鷹,禾谷類→兔→鷹,禾谷類→吃草籽鳥→鷹,共3

條。13.(2019山東德州,5,2分)如圖為某農田生態系統的食2914.(2019江蘇連云港,2,1分)如圖表示生態系統部分成分間的相互關系(甲、乙、丙表示三類生物成分)。有

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甲表示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B.乙表示消費者,包括人和各種動物C.丙是能把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D.甲、乙、丙三類生物成分能組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答案

D圖中甲是生產者、乙是消費者、丙是分解者,這三類生物成分共同組成了生態系統的生物部分,

要組成完整的生態系統,還需要非生物部分。14.(2019江蘇連云港,2,1分)如圖表示生態系統部分成3015.(2019湖北黃岡,23,4分)“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描繪了江南梅雨季節,水草豐茂、蛙鳴聲

聲的鄉村美景。如圖為某池塘生態系統部分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生活在水草豐茂的池塘邊的青蛙體色大多是青綠色,這樣不易被天敵發現。此事例反映出生物與環境

之間的關系是

。(2)圖中有

條食物鏈。(3)科研小組為研究某種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質對池塘的影響,測定水體及其中一條食物鏈中各生物體內該

有毒物質的含量,結果如表。據表分析生物體內有毒物質在食物鏈中傳遞的規律:

。15.(2019湖北黃岡,23,4分)“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31檢測食物鏈:水生植物→蝦→小魚→大魚生物及環境因素(kg)池塘水水生植物蝦小魚大魚有毒物質含量(mg)0.020.571.9810.326.8(4)甲魚屬于爬行動物。從生殖或呼吸方面比較,爬行動物比魚類高等的特征有

(回答一點即可)。檢測食物鏈:水生植物→蝦→小魚→大魚生物及環境因素(kg)池32答案(1)生物適應環境(生物與環境相適應)(2)4(3)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不斷積累(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不斷富集/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積

累越多等)(4)用肺呼吸;體內受精,生殖擺脫對水的依賴;卵外有卵殼和卵膜解析(1)青蛙體色與環境相近,體現生物與環境相適應。(2)圖中有4條食物鏈,水生植物→蝦→小魚→大

魚;水生植物→蝦→小魚→甲魚;水生植物→蝦→甲魚;水生植物→甲魚。(3)有毒物質進入生物體內不易被

分解,不易被排出,因此沿著食物鏈逐級積累。(4)爬行動物是適應陸地生活的脊椎動物,特點有用肺呼吸,可

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體表有鱗片或甲利于保水;陸地上產卵,卵外有卵殼和卵膜,利于保水和保護;體內受

精,生殖擺脫對水的依賴等。答案(1)生物適應環境(生物與環境相適應)解析(1)青蛙3316.(2019山東臨沂,26,6分)為加快生態安全建設,2019年臨沂市以建設“綠色沂蒙、生態臨沂”為主線,推

行“林長制”改革,實現“山有人管、樹有人護、責有人擔”,真正把綠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銀山。圖一為

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調查蒙山森林公園生態建設情況后繪制的食物網,圖二表示圖一中某條食物鏈各

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的相對含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圖一圖二16.(2019山東臨沂,26,6分)為加快生態安全建設,234(1)若圖一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除圖中所標注的生物外,還需要補充的成分是

。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

。(2)若X代表該食物網中的某種生物,那么對于食物鏈“草等植物→食草昆蟲→蜘蛛→X→蛇→貓頭鷹”,X代表

。(3)圖一所示食物網中既屬于競爭關系又屬于捕食關系的生物有

;圖二中的甲對

應圖一中的生物是

。(4)若一段時間內鼠的數量大量減少,首先會引起植物的數量增加,但不會無限制地增加,這是因為生態系統

具有

(1)若圖一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除圖中所標注的生物外,還35答案(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太陽能(2)食蟲鳥或青蛙(3)青蛙和蜘蛛、貓頭鷹和蛇貓頭鷹(4)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解析(1)圖一是食物鏈構成的食物網,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兩種成分,跟完整的生態系統相比,缺少了兩

種成分: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該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體內的能量最終來源都是太陽能。(2)圖中食物網

中與蜘蛛和蛇都有關的食物鏈有兩條,分別是草等植物→食草昆蟲→蜘蛛→食蟲鳥→蛇→貓頭鷹、草等植

物→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所以X代表的生物可能是食蟲鳥或青蛙。(3)圖一中箭頭直接相

連的兩種生物有捕食關系,有共同的食物的兩種生物存在競爭關系,所以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的生

物有青蛙和蜘蛛、貓頭鷹和蛇。在生物體內難以分解、無法排出的有毒物質會沿食物鏈逐級積累,所以營

養級別越高,其體內有毒物質的含量也越高,所以據圖二寫出的食物鏈是丁→丙→乙→甲,對應圖一中的食

物鏈是草等植物→鼠→蛇→貓頭鷹,所以甲對應的生物是貓頭鷹。(4)因為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

能力,所以在一定限度內,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

現象叫生態平衡。解題關鍵

明確生態系統的組成及食物鏈與食物網的關系。答案(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太陽能(2)食3617.(2019湖南婁底,31,5分)如圖一表示某淡水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圖二表示圖一中某條食物鏈各生

物體內有毒物質的相對含量,圖三表示該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過程。請據圖回答:

圖一圖二圖三

17.(2019湖南婁底,31,5分)如圖一表示某淡水生態系37(1)請寫出圖一中具有四個營養級的食物鏈:

(答全才給分)。

圖二中的1對應的圖一中的生物是

。(2)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未經嚴格的處理就排放,導致該生態系統的水質發生了惡化,水體中的生物種類和

數量銳減,說明生態系統的

有一定限度。(3)圖三中字母代表生態系統的成分,數字代表推動碳循環的生理過程,則D和E分別代表

,②

③分別表示

(1)請寫出圖一中具有四個營養級的食物鏈:38答案(1)甲→乙→丙→戊,甲→丁→丙→戊,甲→丙→己→戊丙或己(2)自動調節能力(3)分解者、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解析(1)食物鏈的起始環節是生產者,根據捕食關系沿著箭頭所指方向直到最后一個消費者結束,因此圖

一中具有四個營養級的食物鏈:甲→乙→丙→戊;甲→丁→丙→戊;甲→丙→己→戊。沿著食物鏈,有毒物質

逐級積累,因此根據圖二寫出的食物鏈是4→2→1→3,對照圖二中食物鏈可知,圖二中的1對應的圖一中的生

物是丙或己。(2)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未經嚴格的處理就排放,導致該生態系統的水質發生了惡化,水體中

的生物種類和數量銳減,說明生態系的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被破壞。(3)

圖三中A和E之間是雙向箭頭,且箭頭均由A指出,可知A既能進行②光合作用又能進行③呼吸作用,由此判

斷A是生產者;A、B、C三種生物都有箭頭指向D,說明三種生物的尸體和排泄物都由D分解,因此D是分解

者,E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②指生產者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表示光合作用,③表示釋放二氧化碳,因此表示呼

吸作用。解題關鍵

明確食物鏈的書寫及生態系統的特點,學會辨別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示意圖。答案(1)甲→乙→丙→戊,甲→丁→丙→戊,甲→丙→己→戊3918.(2018北京,16,9分)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典型的森林生態系統,其中元寶楓是重要的紅葉觀賞植物。(1)元寶楓是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其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屬于

植物。(2)黃刺蛾、天牛等的幼蟲均可以取食元寶楓葉片,食蟲鳥捕食這些幼蟲。據此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

食物鏈:

。黃刺蛾幼蟲與天牛幼蟲之間的關系為

。(3)黃刺蛾的一生經歷了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這種發育過程屬于

(填“完全”或

“不完全”)變態發育。(4)進入秋季,元寶楓葉色逐漸褪綠變紅。在日最低平均溫度低于8℃、晝夜溫差大于13℃時,葉片變色效

果最佳,西山漫山紅遍、層林盡染。據此分析,影響葉片變紅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18.(2018北京,16,9分)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典型40答案(1)生產者被子(2)元寶楓→黃刺蛾幼蟲→食蟲鳥(或元寶楓→天牛幼蟲→食蟲鳥)競爭(3)完

全(4)溫度解析(1)元寶楓是綠色植物,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生產者,被子植物種子外有果皮包被。(2)在生態系統

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食物鏈。食物鏈始于生產者,結束于最高級消

費者,元寶楓是生產者,黃刺蛾和天牛的幼蟲取食元寶楓葉片,食蟲鳥捕食這些幼蟲,所以構成了兩條食物鏈:

元寶楓→黃刺蛾幼蟲→食蟲鳥;元寶楓→天牛幼蟲→食蟲鳥。(3)黃刺蛾發育過程經過卵、幼蟲、蛹、成

蟲四個時期,這樣的變態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4)在日最低平均溫度低于8℃、晝夜溫差大于13℃時,

葉片變色效果最佳,說明影響葉片變紅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溫度。答案(1)生產者被子(2)元寶楓→黃刺蛾幼蟲→食蟲鳥(4119.(2019北京考試說明樣題,18,5分)某校師生制作的小生態瓶能維持較長時間,其食物網如圖所示。

(1)從生態系統組成成分分析,除圖中所示成分外,還缺少

。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

。(2)該食物網中兩種生物之間既存在競爭關系,又存在捕食關系的是

(舉一例即可)。請

寫出圖中最短的食物鏈:

(寫出一條即可)。(3)與只放入黑藻、蘋果螺、米蝦和虹鳉構成的小生態瓶相比,該小生態瓶能維持較長時間的原因是

。19.(2019北京考試說明樣題,18,5分)某校師生制作的42答案(1)非生物部分分解者狐尾藻、黑藻、寶塔草(2)蘋果螺和米蝦(蘋果螺和虹鳉、椎實螺和米蝦、米蝦和虹鳉)狐尾藻→虹鳉(寶塔草→虹鳉、黑藻→虹

鳉)(3)該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多,食物關系復雜,自動調節能力強解析(1)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又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觀察

圖示可知,圖中有生產者和消費者,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捕食關系在圖中非常明顯,圖中競爭關系

指二者吃同樣的食物,因此蘋果螺和米蝦(蘋果螺和虹鳉、椎實螺和米蝦、米蝦和虹鳉)之間既有捕食又有

競爭關系。注意食物鏈的書寫要點:①起點是生產者;②箭頭指向捕食者,表示物質傳遞和能量流動的方向;

③終點為最高級消費者。(3)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越多,食物鏈、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越穩定。答案(1)非生物部分分解者狐尾藻、黑藻、寶塔草解析(43教師用書專用題組考點1生物與環境的關系1.(2018黑龍江龍東地區,1,1分)我們周圍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生物,下列屬于生物的是

()A.病毒B.飛機C.珊瑚礁D.鐘乳石答案

A病毒寄生于活細胞內能表現出生命活性——繁殖,因此屬于生物。其他三者均不具備生物基本

特征,不屬于生物。教師用書專用題組考點1生物與環境的關系1.(2018黑龍江442.(2018黑龍江齊齊哈爾,1,2分)下列自然現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日出日落B.潮漲潮退C.花開花謝D.春去秋來答案

C花開花謝屬于植物的繁殖現象,具有生命特征。而A、B、D都是自然現象,不具有生命特征。2.(2018黑龍江齊齊哈爾,1,2分)下列自然現象中具有生453.(2018黑龍江龍東地區,3,1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體現了哪種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A.水B.陽光C.溫度D.土壤答案

A“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描寫了下雨的場景,因此體現了非生物因素水對生物的影響。3.(2018黑龍江龍東地區,3,1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464.(2018黑龍江齊齊哈爾,11,2分)闊葉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較低的地方,針葉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較高的地方。

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陽光B.水C.溫度D.空氣答案

C一般來說,海拔每升高1000米溫度約下降6℃,因此造成海拔不同處植物種類分布差異的主要因

素是溫度。4.(2018黑龍江齊齊哈爾,11,2分)闊葉林往往分布在海475.(2018湖南常德,1,1分)在海洋深處,生存的植物種類非常少甚至沒有,影響植物在此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

素是

()A.空氣B.陽光C.溫度D.水答案

B對海洋植物而言,光是影響其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5.(2018湖南常德,1,1分)在海洋深處,生存的植物種類486.(2015湖南湘潭,2,2分)以下詩文或諺語與所蘊含的科學知識不對應的是

()A.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物的變異現象B.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生物間的食物關系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自然界的物質循環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溫度影響植物開花答案

A“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體現了生物的遺傳現象,而不是變異現象,故A錯誤。“螳螂捕蟬,黃雀

在后”反映了生物與生物間的捕食關系;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將“落花”含有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

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促進了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山上的溫度比山下低,導致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開得晚,從

而才有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自然現象。6.(2015湖南湘潭,2,2分)以下詩文或諺語與所蘊含的科497.(2016四川成都,15,2分)在同一個生態系統中,下列生物之間屬于競爭關系的一組是

()A.青草與山羊B.害蟲與青蛙C.水稻和稗草D.松樹與松鼠答案

C水稻和稗草都是植物,都需要利用陽光、二氧化碳、水合成有機物,在此過程中彼此競爭陽光、

二氧化碳和水以及生存空間,C符合題意。A項中山羊吃青草,B項中青蛙吃害蟲,D項中松鼠吃松子都屬于

捕食關系。7.(2016四川成都,15,2分)在同一個生態系統中,下列508.(2018黑龍江龍東地區,2,1分)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著環境。下列現象能夠體現生物適應環境的

()A.大樹底下好乘涼B.千里之堤,潰于蟻穴C.青蛙冬眠D.南橘北枳答案

C青蛙是變溫動物,為適應寒冷冬季,有冬眠現象。因此C正確。A大樹底下好乘涼是植物蒸騰作

用影響環境空氣濕度的結果,不是生物適應環境;B是生物影響環境,D是環境影響生物。8.(2018黑龍江龍東地區,2,1分)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519.(2018湖南衡陽,2,2分)下列敘述中,屬于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的是

()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B.雨露滋潤禾苗壯C.草盛豆苗稀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答案

C“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表明生物能影響環境,A不符合題意;“雨露滋潤禾苗壯”體現了非生物

因素水對生物的影響,B不符合題意;“草盛豆苗稀”體現了生物因素草對生物豆苗的影響,草與豆苗相互

爭奪陽光、水分、無機鹽和生存的空間,屬于競爭關系,C符合題意;“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體現了非生物因素溫度對生物的影響,D不符合題意。解題關鍵

明確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主要包括競爭、捕食、合作、寄生、共生關系等。9.(2018湖南衡陽,2,2分)下列敘述中,屬于生物因素對52考點2生態系統與生物圈1.(2018海南,7,2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A.生物圈B.森林生態系統C.草原生態系統D.海洋生態系統答案

A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森林、草原、海洋生態系

統都屬于生物圈的一部分。考點2生態系統與生物圈1.(2018海南,7,2分)地球上532.(2015湖南益陽,11,2分)今年來有多處報道某些地方所產大米“鎘超標”,你認為這種“問題大米”是下

列哪種原因造成的

()A.酸雨B.大氣污染C.水、土重金屬污染D.溫室效應答案

C重金屬污染指由重金屬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由采礦、廢氣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

重金屬制品等人為因素所致。這種“問題大米”是由水、土重金屬污染造成的。2.(2015湖南益陽,11,2分)今年來有多處報道某些地方543.(2018山東日照,25,2分)新《環境保護法》中明確規定: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采取低碳、節儉的生

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下列敘述與此規定不符合的是

()A.大力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B.倡導步行、騎行等綠色出行方式C.使用清潔能源,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D.禁止開發、利用一切野生動植物資源答案

D保護環境并不是一切動植物資源都不能開發利用,因此D錯誤。3.(2018山東日照,25,2分)新《環境保護法》中明確規554.(2018湖南懷化,14,2分)在生態系統中,最終把生物部分的有機物變成自然環境中的無機物的是

()A.消費者B.分解者C.生產者D.太陽光答案

B分解者通過呼吸作用能夠把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歸還給無機環境,因此B正確。消費者只能促

進生物圈中的物質循環,生產者能夠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太陽光是生態系統能量的根本來源,因此A、C、

D都不正確。4.(2018湖南懷化,14,2分)在生態系統中,最終把生物565.(2018海南,31,2分)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描述錯誤的是

()A.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無限的B.某些有毒物質會隨著食物鏈不斷地積累C.從地域關系來說,各類生態系統是相互關聯的D.在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答案

A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不是無限的,遭到過度破壞生態系統也會崩潰,因此A錯

誤。5.(2018海南,31,2分)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描述錯誤的576.(2018黑龍江龍東地區,5,1分)下列不能稱為生態系統的是

()A.一個湖泊B.一片草原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動物D.一個池塘答案

C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生物部分包括

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消費者(主要指動物)、分解者(主要指細菌和真菌)。只有上述成分都存在時才

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只有選項C不符合題意。6.(2018黑龍江龍東地區,5,1分)下列不能稱為生態系統587.(2018黑龍江龍東地區,23,2分)下列食物鏈書寫正確的是

()A.陽光→草→牛→虎B.鼠→蛇→鷹C.鷹→蛇→青蛙→昆蟲D.草→兔→鷹答案

D食物鏈的書寫規范:起點是生產者,箭頭指向捕食者,代表能量流動的方向,終點是最高級消費者,

只有D正確。A陽光不在食物鏈中,B、C起點不是生產者。7.(2018黑龍江龍東地區,23,2分)下列食物鏈書寫正確598.(2018黑龍江龍東地區,26,2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下列關于生物圈的敘述,正確的是

()A.森林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B.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就是指陽光、溫度、水等非生物因素C.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D.草原生態系統調節能力最強答案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是全球性的,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地球之

腎”指的是濕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是“地球之肺”;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不僅有非生物因素還

有生物因素;食物鏈或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越強,草原生態系統與森林生態系統、海洋

生態系統相比,顯然不是自動調節能力最強的。8.(2018黑龍江龍東地區,26,2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609.(2018浙江湖州,12,2分)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逐級減少的。在一個池塘生態系統的下列生

物群體中,構成一個“級”的是

()A.所有的魚類B.所有的動物C.所有的生物D.所有直接以生產者為食的動物答案

D這里的“級”指營養級,生產者為第一營養級,直接以生產者為食的動物都是第二營養級,因此D

正確。魚有植食性的有肉食性的,營養級不一定相同,所有的動物同理,所有的生物中,分解者不在食物鏈中,

沒有營養級。9.(2018浙江湖州,12,2分)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是單6110.(2018湖北孝感,10,2分)生物課外活動小組在考察校園周邊某生態系統時,記錄到如圖所示的食物網。下

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生態系統的生物部分還應包括分解者B.該生態系統如果被重金屬污染,則體內有毒物質最多的是貓頭鷹C.此食物網中的所有生物和分解者一起組成了該生態系統D.貓頭鷹與蛇之間既存在捕食關系,也存在競爭關系10.(2018湖北孝感,10,2分)生物課外活動小組在考察62答案

C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此食物網中體現了生產者和消費者,再加上分解者

只包括了生態系統的生物部分,因此C錯誤。答案

C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此食6311.(2018山東東營,17,2分)圖表示一個草原生態系統中各成分之間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兔和鼠是初級消費者,屬于第一營養級B.貓頭鷹和蛇既是競爭關系也是捕食關系C.圖中的所有生物構成了生態系統D.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最終來源是草11.(2018山東東營,17,2分)圖表示一個草原生態系統64答案

B貓頭鷹吃蛇,貓頭鷹和蛇都吃鼠,因此貓頭鷹和蛇既有捕食關系又有競爭關系,故B正確。第一營

養級是草(生產者);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該圖為食物網,是由食物鏈彼此交錯形成

的,因此此圖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不能構成完整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答案

B貓頭鷹吃蛇,貓頭鷹和蛇都吃鼠,因此貓頭鷹和蛇6512.(2018山東東營,23,2分)圖中依次表示4個不同生態系統的有關數據或關系。①表示各營養級重金屬富

集后的積累量,②表示各營養級有機物含量,③表示生態系統各成分間的關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據

圖所繪的食物鏈,正確的是

()

12.(2018山東東營,23,2分)圖中依次表示4個不同生66

A.圖①:丙→甲→乙→丁B.圖②:丙→乙→甲→丁C.圖③:丁→甲→乙→丙D.圖④:戊→乙→丙→甲→丁

67答案

B由圖②可知,丙所含有機物的總量最多,是生產者;其次是乙、甲、丁,乙是初級消費者、甲是二

級消費者、丁是三級消費者,因此該食物鏈可表示為“丙→乙→甲→丁”,B正確。圖①食物鏈應為丁→乙

→甲→丙;圖③食物鏈應為丁→甲;圖④食物鏈應為

。答案

B由圖②可知,丙所含有機物的總量最多,是生產者6813.(2018黑龍江綏化,13,2分)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人類的下列行為中,不利于保護生態環境

的是

()A.建立自然保護區B.綠色出行C.多使用一次性木筷D.植樹造林答案

C保護生態環境要愛護樹木,使用一次性木筷不利于生態保護,因此C錯誤。13.(2018黑龍江綏化,13,2分)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6914.(2018山東日照,27,2分)近幾年來,我市全面實施“林水會戰”工程,大面積增加綠地植被,積極創建生態

文明城市。下列有關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綠色植物能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B.綠色植物能夠提高大氣溫度,增加降水量C.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D.綠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答案

B綠色植物蒸騰作用可以提高環境濕度,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增加降水量,但是不能提高大氣溫

度,因此B錯誤。14.(2018山東日照,27,2分)近幾年來,我市全面實施7015.(2018山東日照,31,8分)如圖為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系統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示的各種生物中,草是生態系統中的

者;腐生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

者;各種動

物為消費者,通過

作用,促進了物質循環。(2)該生態系統中的植物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通過

關系形成了食物鏈和食物網,其中鼠15.(2018山東日照,31,8分)如圖為內蒙古呼倫貝爾草71與食草昆蟲之間的關系是

。(3)草原上草的長勢、其他生物種類和數量在一年四季會發生較大的波動,影響其波動的非生物因素主要

,當草原上食物充足時,鼠的數量會增加但又不會無限制地增加,這說明生態系統具

有一定的

能力。與食草昆蟲之間的關系是

。72答案(1)生產分解呼吸(2)吃與被吃競爭(3)溫度水(4)自動調節解析(1)生態系統包括兩大部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主要指植物)、消費

者(主要指動物)和分解者(主要指腐生細菌和真菌)。各種動物通過呼吸作用,促進了物質循環。(2)該生態

系統中,動植物及動物與動物間通過吃與被吃的關系形成食物鏈,鼠與食草昆蟲都吃草,屬于競爭關系。(3)

草原上草的長勢、其他生物種類和數量在一年四季會發生較大的波動,影響其波動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

和溫度。草原分雨季和旱季,水對生物的生存有顯著影響,呼倫貝爾草原冬季寒冷夏季溫暖,溫度變化對生

物的生存影響顯著。(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答案(1)生產分解呼吸解析(1)生態系統包括兩大部分7316.(2018湖北荊門,43,3分)如圖為“某農場”農田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的食物網簡圖,請回答:

(1)水稻與雜草之間為

關系。(2)諺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請寫出其體現的食物鏈

。(3)農田生態系統的管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稻田治蟲不力,也會導致減產,說明農田生態系統的

相對較弱。16.(2018湖北荊門,43,3分)如圖為“某農場”農田生74答案(1)競爭(2)樹葉(草或植物均可)→蟬→螳螂→黃雀(生物之間的連接線為“—”不給分)(3)自動調節能力解析(1)在該生態系統中水稻與雜草都是植物,要競爭陽光、空間、水、無機鹽等,因此兩者之間屬于競

爭關系。(2)“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反映出的食物鏈除了動物還應該補充生產者,即樹葉(草或植物均可)→

蟬→螳螂→黃雀。(3)農田生態系統的食物鏈、食物網結構比較簡單,因此農田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

較弱。答案(1)競爭解析(1)在該生態系統中水稻與雜草都是植物75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20分鐘20分1.(2019北京東城一模,7)在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欄目中,據故宮博物院院長介紹,北京故宮中養了200

多只貓,有助于保護文物不被老鼠破壞。貓和老鼠的關系屬于

()A.競爭關系B.寄生關系C.捕食關系D.合作關系答案

C貓和老鼠是捕食關系。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20分鐘1.(2019北京東城762.(2019北京石景山一模,3)研究發現,某種蔬菜被蚜蟲啃食時,會釋放一種信號。周圍同種蔬菜收到信號后,

可快速產生抵抗蚜蟲的物質,以避免被大面積啃食。上述描述中生物間的關系有

()A.種內互助、寄生B.種內互助、捕食C.共生、捕食D.競爭、寄生答案

B蔬菜被蚜蟲啃食,蚜蟲和蔬菜之間屬于捕食關系(種間關系),“蔬菜被蚜蟲啃食時,會釋放一種信

號。周圍同種蔬菜收到信號后,可快速產生抵抗蚜蟲的物質,以避免被大面積啃食”屬于種內互助。2.(2019北京石景山一模,3)研究發現,某種蔬菜被蚜蟲啃773.(2019北京石景山一模,4)下列能正確表示食物鏈的是

()A.朽木→真菌→病毒B.草→羊、兔→狼C.陽光→草→羊→狼D.草→兔→鷹答案

D食物鏈是生物間基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關系。食物鏈書寫注意起點是生產者(通常

是植物),箭頭指向捕食者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食物鏈終點是最頂級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不在食

物鏈中。A錯在朽木、真菌、病毒都不是食物鏈的成分,不存在捕食關系。B錯在“羊、兔”,食物鏈的每

一個環節只能寫一種生物。C錯在陽光不應在食物鏈中。3.(2019北京石景山一模,4)下列能正確表示食物鏈的是?784.(2019北京順義一模,2)下列生態瓶中的生物生存時間最長的是

()

答案

D生態瓶可以看作一個小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能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能,生態系統的維持必須

有光。C與D中,C無生產者,無法給魚提供食物和氧氣,因此當水中氧氣消耗完魚會很快死亡,生態瓶不能長

時間維持。故選D。4.(2019北京順義一模,2)下列生態瓶中的生物生存時間最795.(2019北京懷柔一模,3)詩詞歌賦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許多詩詞中都蘊含著生物學知識。下列詩句能

體現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的是

()A.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B.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D.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答案

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微生物將植物枯枝敗葉分解,將其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無

機物,回歸無機環境,體現了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A、B體現非生物因素(溫度)對生物的影響,D表述的是

植物的無性生殖。故選C。5.(2019北京懷柔一模,3)詩詞歌賦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806.(2019北京大興一模,12)如圖是“南海子”濕地生態系統中的部分食物網簡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白鷺和鯉魚存在捕食和競爭關系B.河蟹體內能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能C.藻類體內的磷元素可出現在白鷺體內D.此生態系統中獲得能量最多的是白鷺答案

D能量沿著食物鏈逐級遞減,因此白鷺獲得的能量最少,D錯誤。白鷺吃鯉魚,二者又都吃小蝦,因

此二者既存在捕食又存在競爭關系;生態系統能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能,所以河蟹體內能量的根本來源是

太陽能;物質沿著食物鏈傳遞,因此藻類體內的磷元素可出現在白鷺體內。6.(2019北京大興一模,12)如圖是“南海子”濕地生態系817.(2019北京大興一模,5)“蛙的冬眠”“荒漠地區生物種類少”“菊花在秋天開花”等,上述生物現象中

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依次是

()A.陽光、水、溫度B.溫度、水、陽光C.溫度、溫度、水D.陽光、水、陽光答案

B蛙冬眠,體現溫度對生物的影響;荒漠缺水,影響植物的分布;菊花開花主要受到日照長短的影

響。因此B正確。7.(2019北京大興一模,5)“蛙的冬眠”“荒漠地區生物種828.(2019北京海淀二模,5)火耕水耨是一種古老的水稻耕種方式。火耕指放火燒去雜草,利用燃燒后的草木

灰作肥料。水耨指將水灌入稻田以消滅雜草。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草木灰為水稻提供有機物B.水耨使雜草缺氧死亡C.水稻與雜草間是競爭關系D.水稻適應多水的環境答案

A植物通常只能吸收無機物,自身可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A錯誤;水耨指將水灌入稻田,使得

雜草的根無法呼吸,從而使其缺氧死亡,B正確;水稻與雜草爭奪陽光、營養等,因此二者是競爭關系,C正確;

水稻適應多水的環境,D正確。8.(2019北京海淀二模,5)火耕水耨是一種古老的水稻耕種839.(2019北京海淀二模,9)嚴冬時節,木蛙體內65%的水分被凍結,肺和心臟都會停止工作,看上去像一塊沒有

生命的石頭,但春暖花開時,它們能夠解凍復蘇,再次活蹦亂跳。科學家進行了木蛙的冰凍融化模擬實驗,融

化期記錄到的實驗現象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冰凍期木蛙所有細胞死亡B.肺工作后,木蛙心跳恢復C.肺可以排出所有代謝廢物D.木蛙“結冰”是適應寒冷的表現9.(2019北京海淀二模,9)嚴冬時節,木蛙體內65%的水84答案

D木蛙是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嚴冬時節,木蛙體內65%的水分被凍結,

肺和心臟都會停止工作,看上去像一塊沒有生命的石頭,但春暖花開時,它們能夠解凍復蘇,再次活蹦亂

跳。”因此,木蛙“結冰”是適應寒冷環境的表現,D正確。冰凍期如果木蛙所有細胞都死亡,則融化期就

沒有可能再復蘇,A錯誤。如題圖所示,木蛙心跳恢復在前,肺工作在后,B錯誤。肺可以排出細胞代謝產生

的二氧化碳,但是尿素等代謝廢物無法通過肺排出,C錯誤。答案

D木蛙是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8510.(2019北京房山二模,9)民間有許多蘊含科學道理的俗語,下列對其解釋錯誤的是

()A.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動物的繁殖行為C.清明前后,種瓜點豆——空氣對種子萌發的影響D.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水中藻類的大量繁殖答案

C“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體現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而不是空氣,C錯誤;“落紅不是無情物,化

作春泥更護花”體現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正確;“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體現動物的繁殖行

為,B正確;“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體現水中藻類的大量繁殖,D正確。10.(2019北京房山二模,9)民間有許多蘊含科學道理的俗86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6分)20分鐘20分1.(2019北京燕山一模,3)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枯葉蝶的體色與落葉顏色一致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B.生長在巖石表面的地衣,能夠加速巖石的風化體現了環境影響生物C.“草盛豆苗稀”體現了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D.“谷雨,谷得雨而生也”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答案

A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

理特征或行為,枯葉蝶極像枯葉,與環境顏色一致,不易被敵害發現而生存下來,體現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地

衣加速巖石風化體現了生物影響環境。“草盛豆苗稀”體現了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谷雨,谷得雨而

生也”體現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評析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自然現象進行科學的解釋。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6分)20分鐘1.(2019北京872.(2019北京朝陽一模,2)園博園濕地公園是利用砂石垃圾回填坑為場址,以再生水凈化為核心的人工濕地

生態公園。以下改造操作及分析不合理的是

()A.鋪設減滲層,防止缺水干涸B.回填富有有機物的土壤及砂石,利于底棲生物的生存C.園區內只種植蘆葦,避免多種水生植物之間的競爭D.引入魚類等動物時,應考慮不同物種的數量及比例答案

C園區內只種植蘆葦,會造成食物鏈過于單一,生態系統結構不穩定,不利于生態系統的維持,因此C

錯誤。2.(2019北京朝陽一模,2)園博園濕地公園是利用砂石垃圾883.(2019北京石景山二模,3)北京的市樹是國槐和側柏,國槐在冬天紛紛落葉,而側柏依然郁郁蔥蔥,這表明

()A.國槐不適應寒冷的環境B.側柏不適應寒冷的環境C.它們都不適應寒冷的環境D.它們都適應寒冷的環境答案

D國槐在冬天紛紛落葉,而側柏依然郁郁蔥蔥,但是二者都安然度過了北京寒冷的冬天,因此落葉

與否只是越冬方式不同,二者都是可以適應寒冷環境的。3.(2019北京石景山二模,3)北京的市樹是國槐和側柏,國89二、非選擇題(共14分)4.(2019北京海淀一模,16)(14分)近百年來,海螺溝冰川慢慢消融,逐漸露出裸地,形成了一條長達2千米的狹

長冰川退縮帶。退縮帶上依次覆蓋了從草本、灌木到森林等不同類型的植被。為研究最早形成的裸地是

如何演變成森林的,研究者選擇了七個樣地,統計記錄其植物種類、土壤狀況等相關指標(見表)。請回答下

列問題。二、非選擇題(共14分)90樣地編號0123456距裸地形成年齡(年)01735495785125主要樹種組成—川滇柳沙棘、冬瓜楊幼樹川滇柳、沙棘、冬瓜楊小樹、云冷杉幼苗川滇柳沙棘冬瓜楊中樹、云冷杉小樹冬瓜楊大樹、云冷杉小樹、云冷杉中樹冬瓜楊大樹、云冷杉大樹云冷杉大樹土壤含氮量(g/kg)—0.6618.2927.1026.2125.6323.8土壤有機質含量(g/kg)—24.3361.5342.1507.34454.0411.9樣地編號0123456距裸地形01735495785125主91(1)該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是

法。(2)冰川退縮后的裸地養分狀況較差,逐漸長出黃芪等草本植物,而后出現了高3~5米的灌木和小喬木沙棘。

研究發現,這些植物的根部生有可以固氮的根瘤菌,這是造成土壤中

的直接原因,也為后

續大型木本植物的生長奠定了物質基礎。該統計結果說明生物與環境相互

,這是植被類型更替

的動力之一。(3)研究者測定了不同樣地上幾種植物占喬木層有機物質總量的比例(如圖)。冬瓜楊是可高達30米的闊葉

喬木,川滇柳與沙棘占比逐漸減少,可能是因為它們無法得到充足的

條件,生長受到影響所

致。隨后冬瓜楊被更為高大的云冷杉取代。可以推測,冬瓜楊和其他三類植物之間均存在

系,其也是推動植被類型更替的重要力量。(1)該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是

法。92

(4)植物為動物的生活提供

,可以推測,在植被類型更替的過程中,該地區動物類群也隨之

發生變化。可見,生態系統是一個整體,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93答案(1)調查(2)含氮量增加影響(作用)(3)光照競爭(4)食物和棲息地答案(1)調查94解析(1)該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由表可見,經過統計,列出了不同樣地中主要樹種組成、土壤狀況等相關

指標,可以確定是調查法(樣方調查)。觀察法主要是對具體的生物性狀直觀描述,調查法要有數據的處理,

統計本身不是生物學研究方法,屬于數據處理。探究實驗法要人為改變實驗條件,以研究某因素(自變量)對

因變量的影響。(2)植物的根部生有可以固氮的根瘤菌,可以將空氣中的氣態氮轉化為氮鹽,使得土壤中含

氮量增加,根瘤菌與植物之間是共生關系。該空要體現出變化趨勢,不能只寫“含氮量”。此問第二個空,

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作用),不能寫“適應”,環境不能適應生物。(3)冬瓜楊是可高達30米的闊葉喬木,川

滇柳與沙棘占比逐漸減少,可能是因為它們無法得到充足的光照,提示信息很清晰。高度不同,冬瓜楊與川

滇柳和沙棘爭奪陽光(競爭關系),后兩者由于高度處于劣勢,光照不足,不能很好地進行光合作用,數量逐漸

減少。此題第一問不能填“無機鹽”,雖然生長在同一地塊,可能會競爭水和無機鹽,但是與關鍵提示信息

“冬瓜楊是可高達30米的闊葉喬木”無關,“光”才是競爭的主要因素,是導致后兩者逐漸減少的主要原

因。(4)植物為動物的生活提供食物和棲息地。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直接或間

接以植物為食。不同高度的植物錯落分布,為動物提供了不同的食物和棲息地。解析(1)該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由表可見,經過統計,列出了951.(2018北京西城初三期末,42)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位于內蒙古的庫布齊,是中國第七大沙漠。約3000年前,庫布齊樹木蔥郁、水草肥美。后來,氣候變得干冷

多風,加之人們無節制地開墾放牧,沙漠漸漸形成。動植物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少,最終成為寸草不生的“死

亡之海”。1988年庫布齊啟動生態恢復項目,當地人民利用“甘草固氮治沙改土”技術種植甘草,改善土壤效果明

顯。甘草固氮量大,一棵甘草就是一個固氮工廠。甘草的根部生活著根瘤菌,根瘤菌從甘草的根中吸取營

養進行生長和繁殖;同時把空氣中的氮氣固定下來,轉變為植物能吸收利用的含氮物質,增加了土壤肥力,把

大面積的沙漠變成有機土壤。在土壤條件改善的情況下,人們開始種植多種不同植物,如肉蓯蓉等中草藥

以及花棒、楊柴等牧草,在沙漠中形成了一道道綠色長廊。牧草為散養的綿羊和土雞提供飼料,禽畜的糞

便能夠進一步改良土壤,又促進牧草生長,良好的生態循環體系初步建立。經過科學治理,如今成片的胡楊林、沙柳、梭梭樹給曾經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綠衣。除了鼠、蝗蟲等原有動

物,絕跡多年的狼、狐貍、山雞、野兔、蒼鷹等野生動物也重回這里安家。生物種類增長了10倍,生物多1.(2018北京西城初三期末,42)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96樣性得到了明顯恢復。隨著降水量的增加和整體生態環境系統的修復,庫布齊沙漠中原有的七星湖變得更加秀美,已經成為天鵝遷徙的必經之地。2013年夏天,消失千年的丹頂鶴也出現在庫布齊。庫布齊沙漠生

態系統的修復,開啟了荒漠的“綠時代”,也是人們治理沙漠的成功案例之一。(1)生態治理之前,庫布齊生物種類的逐漸減少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既包括干冷多風的環境因素,也包括

等人為干擾。(2)在庫布齊沙漠生態系統的恢復過程中,種植甘草的意義較大。甘草作為生態系統中的

為其他

生物提供有機物;根瘤菌與甘草的

關系,使土壤肥力得到改良。文中提到的肉蓯蓉,其種子在沙土

之下的梭梭樹根上安營扎寨,長出吸盤,從梭梭樹的根部吸收營養物質而不斷長大。由此可見肉蓯蓉屬于

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3)修復后的庫布齊沙漠生態系統,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增多,形成了較復雜的食物網(如圖)。請寫出其中含有

蒼鷹的最長的一條食物鏈:

。樣性得到了明顯恢復。隨著降水量的增加和整體生態環境系統的修復97

(4)生態系統具有不同的類型,文中提到的七星湖屬于

生態系統。每一個生態系統都與其周圍的生態系統相互關聯,

是最大的生態系統。(5)從荒漠的形成到人類的修復治理、環境改善,縱觀庫布齊的變化,你對此的感受是

98答案(1)無節制地開墾放牧(2)生產者共生消費者(3)牧草→蝗蟲→山雞→蒼鷹(4)水域(淡水、湖泊)生物圈(5)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人類的活動可以影響與改變生態系統的成分,我們應該保護環境、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等(合理即得分)解析(1)無節制地開墾放牧會破壞生態系統。(2)甘草是生產者,根瘤菌與甘草為共生關系,甘草為根瘤菌

提供有機物,根瘤菌固氮為甘草提供氮肥。肉蓯蓉從梭梭樹的根部吸收營養物質,利用現成有機物生活,據

此判斷肉蓯蓉為消費者。(3)含有蒼鷹的最長的一條食物鏈:牧草→蝗蟲→山雞→蒼鷹。(4)七星湖屬于水

域(淡水、湖泊)生態系統;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5)從荒漠的形成到人類的修復治理、環境改善,縱

觀庫布齊的變化,可知人類的活動可以影響生態系統;無節制地開墾放牧可導致環境被破壞,說明生態系統

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我們應該保護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等(合理即得分)。答案(1)無節制地開墾放牧解析(1)無節制地開墾放牧會破992.(2019北京豐臺二模,20)請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資料一:2019年初,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