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職業環境與健康課件_第1頁
生活和職業環境與健康課件_第2頁
生活和職業環境與健康課件_第3頁
生活和職業環境與健康課件_第4頁
生活和職業環境與健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活和職業環境與健康

醫學院張永興

一、生活方式與健康二、生活環境與健康三、職業環境與健康

人類健康的“黑色殺手”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國內外的資料表明,在人類死亡原因中占了近50%的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抽煙、酗酒、吸毒、賭博、不良性行為、睡眠不足、居住空間狹小、生活節奏過快、生活無規律、缺乏體育鍛煉、人際關系淡化、人際交往減少、情感貧瘠、精神空虛、金錢與利益的誘惑、婚姻家庭破裂導致的精神創傷等都是人類健康的“黑色殺手”,這些因素都能摧殘人類的身心健康。所以,我們以科學的方式工作和學習的同時,還要改變我們現實生活中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要建立科學、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培養人健全的精神和感情,達到更加完美的身心健康。

人的一生從胚胎開始到死亡的全過程,幾乎身體的每個時期的疾病都與生活方式、不良嗜好有關。在胚胎時期,胎兒會因父母吸煙、喝酒、偏食、用藥不當等,出現畸形和先天性疾病。孩子出生后,家庭的生活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在嬰幼兒時期因為喂養不當、營養不足、戶外活動少、飲食不衛生等,造成營養性貧血、佝僂病、腸寄生蟲病等。在兒童少年時期,代謝旺盛生長發育迅速,卻可能因飲食指導不科學,起居制度不合理,呈現豆芽菜形或小胖子的狀態。出現脊柱彎曲、齲齒、砂眼、弱視等常見病。從青少年開始,朋友的影響,家庭的生活方式直接影響健康狀況,特別是在幾個特殊階段,即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因為生活方式不健康出現許多疾病,如婦女病、糖尿病、白內障、心腦血管疾病、心理疾病,甚至精神障礙等。生活方式病是指由于人們衣、食、住、行、娛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為,以及社會的、經濟的、精神的、文化的各個方面的不良因素導致軀體或心理的疾病,稱之為生活方式病。

在這兩類不同條件下,疾病的發生,雖然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但有一個共同的因素就是與人們缺乏必要的衛生保健知識,以及與生活方式存在不健康、不科學的因素有很大關系。

一種壞習慣可能給健康帶來幾種危害,如飲食不適當有患心臟病、腦卒中、高血壓、直結腸癌和胃癌、糖尿病、骨質疏松、營養疾病和胃潰瘍的危險。吸煙有患心臟病、骨質

疏松和胃潰瘍的危險,

還有可能再得肺癌、

口腔癌、呼吸道疾病并造成胎兒損傷。

1.由于心理情緒緊張刺激增加、飲食營養結構不合理、環境的污染、吸煙飲酒-導致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糖尿病、惡性腫瘤、意外傷亡等因果性疾病發病率增高,成為早亡、致殘的重要原因。

2.由于現代生活節奏加快,時空觀念、競爭觀念增強,心理因素和情緒反應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引起了一些心理情緒反應性疾病如臨考緊張綜合征、離退休生活適應不全、情緒性腹瀉等。最新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北京大學生百分之二十三點六六患有抑郁癥,據此推算應不少于十萬人。調查顯示,抑郁癥是北京較常見的精神疾病,其患病率為百分之三點三一,大學生、婦女兒童、老年人為重點發病人群,其中,大學生的精神衛生問題十分嚴重,二00四年北京地區共有十九名大學生自殺身亡,自殺率為十萬分之一點九。調查表明,全北京需服藥的精神病患者數為一萬二千余人,實際已服藥的患者數僅占百分之三十,有百分之七十的精神疾病患者仍處于醫療管理失控狀態,形成了潛在的社會不穩定因素。作為精神疾病高發地區之一的北京市,各種精神、心理障礙人群超過一百萬,但只有六百多名精神病醫生,相當于平均每位醫生要為二萬多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即使加上登記注冊的心理咨詢醫生,也遠遠不能滿足需要。3.由于缺乏美容化妝的衛生知識,接觸性皮炎、染發劑過敏性皮炎、戴耳環引起的感染等發病率在女青年中明顯增加。

4.現代人穿著引起的高跟鞋病、隱形眼鏡角膜炎、太陽眼鏡病、牛仔褲病等在男女青年中較常見。

5.養鳥、養貓、養狗等寵物導致動物傳染的疾病增多,尤其是狂犬病已在許多地區呈散發性流行。

6.吸煙人數大增,已成為肺癌、心腦血管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酒精中毒亦經常發生。7.在腦力勞動者中間,由于久坐、用眼、用腦等,寫字多;腦力疲勞,視力疲乏較常見。

8.性亂交、同性戀、吸毒等導致艾滋病等性病的傳播。

目前,在我國與生活方式等有關的慢性病患病率逐步上升,比如肺癌、乳腺癌、大腸癌等的患病率比10年前幾乎翻了幾倍。在我國的一些高等學府,或某些大型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中,存在著嚴重的“過勞死”現象,平均死亡年齡不超過60歲,比我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少10年左右。例如,近5年來,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大學去世的135名專家和教授,平均年齡僅為53.3歲9.減肥對脂肪確有富余的人,為避免“冠心病死亡四重奏”(糖尿病、肥胖癥、高脂血癥、高血壓),應減去累贅。但是為了身材苗條,很多女性市民選擇了服用減肥藥等不科學的方法減肥,不僅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甚至還會誘發相關的疾病。一般情況下醫學上不主張的減肥方法:-藥物減肥目前還沒有發現不損傷身體的情況下而達到真正的臨床意義上的減肥藥物-減肥外科手術比預想的更危險-饑餓減肥厭食癥-減肥要堅持健康正常的減肥方法(不吃藥,不節食,不做手術)

低熱量均衡飲食減肥-綠色減肥應以五谷、蔬菜、水果和果汁為主食,但除了蔬菜是低熱量食物可多吃些外,其他醣類、脂類食物應限量,也就是都要吃齊,但不要吃多,每天醣類食量不要超過六百大卡,再加上蛋白質的四百大卡和油脂的三百大卡,合計為每天一千五百大卡左右的熱量。

最健康的減肥方法-運動減肥

運動能提高基礎代謝率,使體內脂肪迅速燃燒,每次運動后,人體基礎代謝率升高的時間可持續二十四小時,故二天運動一次(或每周運動三次),每次半小時以上,可使身體燒掉到多余的熱能,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存在于我國的知識分子中的中國式“過勞死”的共同特點是工作時間過長,勞動強度過重,以致精疲力竭,突然引發身體潛藏的疾病急速惡化,或機體某些器官因超負荷“運轉”而引起衰竭,救治不及而終止生命。

蔣筑英,一位出色的光學研究者。1982年6月14日深夜,他因腹痛難忍被送進醫院,于次日下午去世,終年43歲。他的英年早逝引起社會和國家領導人對知識分子待遇問題的重視,從一定意義上講,蔣筑英的去世成了中國知識分子待遇得到提高的一個起點。

何勇,36歲,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博導,因“彌散性肝癌晚期”于2005年8月5日與世長辭。

胡可心青年科學家,于2001年38歲時去世,此時,他已是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助理。廢寢忘食,嘔心瀝血;時常一個通宵接一個通宵地工作。

陳逸飛2005年4月10日上午,著名畫家陳逸飛先生因勞累過度,上消化道出血,經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9歲;王均瑤2004年11月7日,38歲的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壯年辭世;胡凱2004年3月4日,52歲的大中電器公司總經理胡凱心臟病突發,經搶救無效逝世;楊邁2004年4月8日,54歲的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邁由于心臟驟停在跑步機上突然辭世……

“過勞死”十大信號:

1.“將軍肚”早現30歲-50歲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標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冠心病的伴侶。

2.脫發、斑禿、早禿每次洗頭都有一大堆頭發脫落,這是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所致。

3.焦慮、抑郁、有明顯的強迫心理傾向,頻頻去洗手間如果你的年齡在30歲-40歲之間,排泄次數超過正常人,說明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開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過早地出現腰酸腿痛、性欲減退或男子陽痿、女子過早閉經,都是身體整體衰退的第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