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課活動課件-道德專題課件_第1頁
初中思想品德課活動課件-道德專題課件_第2頁
初中思想品德課活動課件-道德專題課件_第3頁
初中思想品德課活動課件-道德專題課件_第4頁
初中思想品德課活動課件-道德專題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德——

每個人必須遵守下一張小組成員簡介組長:組員:上一張下一張道德模范事跡感動萬千人上一張下一張

2004年4月4日,寧海縣一市鎮黃土嶺發生特大山林火災。潘相元、曹再吉、童煒濱不顧疲勞,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趕往黃土嶺救火。他們三人身先士卒,全力滅火。當行進到一個相對平緩的山坡時,一排火浪突然改變方向,向他們撲來,風助火勢,火借風威,形成一個巨大的火罩,把方圓幾十米的山體統統罩住。潘相元當即以身殉職。童煒濱、曹再吉身負重傷,燒傷面積分別達到100%和85%,經救治無效,于4月19日、20日先后殉職。三位英雄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實踐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鑄就了當代共產黨人的道德豐碑。消防戰士為撲救火災英勇犧牲

上一張下一張老八路黃斌無私資助104個貧困學子,受到軍內外廣泛好評

寧波軍分區干休所離休干部黃斌———一位81歲的老人,一位把前半生奉獻給了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老黨員、老八路,在離休后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資助各地貧困學生上學上。從1992年開始,經濟條件并不寬裕的黃老與老伴一起用不高的離休金出錢資助貧困地區孩子上學。13年來,他資助的104個貧困孩子,涉及安徽、湖南、廣西、貴州、重慶、西藏以及省內一些貧困地區共7個省、市、自治區。13年無私的助學生涯中,捐出的助學金已達20多萬元。黃老常說:“花幾百元錢,就可能改變一個孩子一生的命運,這樣的好事我們為什么不做?”去年,熱心資助了百余名貧困孩子上學的他被評為“愛心中國”首屆中華慈善人物。南京軍區作出了向黃斌同志學習的決定。上一張下一張重殘人鄭昌根身殘志堅,捐助困難群體,榮獲浙江省首屆“十大慈善之星”

今年51歲的鄭昌根是象山縣爵溪人,1977年因意外致殘后高位截癱。他在致殘后克服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自食其力,艱苦創業。1985年,鄭昌根經營建筑用模板出租業務,見效后他又投資興辦爵溪鎮第一家塑料袋加工廠。他長期臥床管理工廠,用電話經銷,誠信經營,積累了資金。致富后不忘記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先后拿出20多萬元造福社會。1996年7月,他首次與黃避岙鄉十歲孤兒沈挺結對助學,每月還給他生活費250元,一直延續至2003年6月沈挺初中畢業。至今,他已結對助學24名,其中有6名是象山縣結對扶貧的貴州省黃平縣學生,年資助額超過1萬元。他還捐資建設鎮老年活動室、重修海塘,參與慰問軍隊等。他多次被縣、市、省有關部門授予“扶貧幫困先進工作者”、“自強先進個人”、“優秀殘疾人”等光榮稱號。2004年榮獲浙江省首屆“十大慈善之星”。上一張下一張市民“接力”擒歹徒,充分體現社會正氣

2005年6月15日中午12點,家住北侖的李女士開車在新河路與彩虹南路交叉口遇到紅燈而停了下來,被三名男子設計搶走了放在駕駛座與副駕駛座之間扶手上的提包。這一幕正好被紅綠燈對面一輛出租車的司機韓師傅發現,他立即加大油門向拿包的歹徒追去。與此同時,騎摩托車的周師傅也發現這一情況,立即掉轉車頭,追向另一路逃跑的歹徒。因為韓師傅緊追不舍,拿包的那名歹徒只好扔包而逃。在追趕過程中,韓師傅手腳都受傷了。抓賊的喊聲驚動了路旁某房產公司的兩名工作人員,他們也迅速加入了追賊的行列。最后在眾人的協助下,將一名搶包賊抓獲。李女士包內1.8萬元現金、巨額存折及各類證件被“完璧歸趙”。其中那位周師傅,本來是去醫院看望生病的妻子的,雖有急事,但見此情景也奮不顧身,并光榮負傷。普通市民“接力”擒歹徒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廣大群眾都盛贊現在有正義感的市民越來越多了。上一張下一張義工服務隊460多人

為社區服務上一張下一張記者評價

生活越來越好,住的房子也越來越大,但我們卻時常有“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擔心,不能讓鋼筋水泥隔斷了大家的鄰里之情。比鄰而居,就都少不了相互幫助的需要,與鄰為善,有忙大家幫,遇事伸把手,才能和睦相處,其樂融融。自古我們的民族就推崇樂善好施的人,正所謂“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給予中享受快樂,在奉獻中體現價值,愿更多的義工小隊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上一張下一張一位學生的感言

最近看到兩個關于“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德”的事例,讀后讓我感慨良深。第一個事例是關于一個得了心臟病的司機的故事。當他在開車送乘客的時候,心臟病突發,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鐘,他緩緩地把車停在了路邊,讓乘客們安全下車,然后把車熄火,確保交通正常運行。做完這些之后,一個人靜靜地趴在方向盤上,就這樣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那個司機姓黃,這個模范的名字已經被廣大群眾牢牢記在了心里。

還有一份資料,內容是一個清華大學的學生用“化學武器”燒熊。在北京的一個動物園里,已經發生了好幾次“燒熊”事件了,有的是棕熊,有的是黑熊,而令人感到費解的是,“燒熊殺手”都是一個人---一個清華大學的學生。這又是一篇關于社會公德的事例,卻與上一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以上兩個正反事例都說明了一個社會公德的問題。那個司機的品質很好,為了不發生危險事件,在他寶貴生命即將結束的最后一分鐘里做了三件事,保證了那些乘客的安全;而第二個事例中的那個學生令人發指,難道他與熊之間有著血海深仇嗎?可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呀,怎么能說燒就燒了呢?難道這個學生就沒有想到燒熊的后果嗎?為了燒熊而犯法,這樣值得嗎?這可真是一個有著八九十年歷史的清華大學的恥辱啊!

上一張下一張某校調查校內缺乏公德行為比例

選項比例票數圖書館、教室、會場手機頻響64.73%

在圖書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