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質炎診斷及鑒別診斷_第1頁
脊髓灰質炎診斷及鑒別診斷_第2頁
脊髓灰質炎診斷及鑒別診斷_第3頁
脊髓灰質炎診斷及鑒別診斷_第4頁
脊髓灰質炎診斷及鑒別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脊髓灰質炎診斷及鑒別診斷第1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全球消滅脊灰進展目前仍有多個本土流行國家---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日利亞、緬甸、尼泊爾等。有多個重新輸入國家。第2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我國已通過證實無WPV病例1994年9月以來中國已成功阻斷本土脊灰野病毒傳播,1994年9月發生最后1例本土野病毒病例已具備能迅速發現和對輸入野病毒病例快速反應能力1995年11月~1996年4月發現4例輸入野病毒病例1999年(青海)1例輸入野病毒病例都能及時發現并在病例周圍大范圍“掃蕩式”免疫和AFP病例主動搜索,未再發現野病毒傳播的證據第3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WHO西太區證實無脊灰通過開展OPV常規免疫、強化免疫,人群中建立有效免疫屏障2000年10月29日WHO西太區消滅脊灰證實委員會(RCC)在日本京都宣布:西太區所有國家和地區已經阻斷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的傳播標志我國消滅脊灰工作進入無脊灰階段。WORLDHEALTHORGANIZATIONREGIONALOFFICEFORTHEWESTERNPACIFI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anualonNationalDocumentationforCertificationofPoliomyelitisEradicationWesternPacificRegionof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Manila(03/02/99)第4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為何目前一再強調輸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監測對于無脊灰國家,輸入性脊灰野病毒或病例成為當前脊灰的主要傳播方式成人脊灰病例的存在輸入病毒與輸入病例并存8月26日新疆和田地區發現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疑似輸入性疫情

我國維持無脊灰工作的壓力明顯增加第5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當前全球脊灰疫情(截至2011年3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周邊國家病例占全球病例數的53%(690/1292)第6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新疆西藏云南廣西

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第7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應對輸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的關鍵AFP監測系統是否足夠敏感,在第一時間識別、發現采取快速正確的反應阻斷傳播第8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措施及時實驗診斷、盡早啟動靈敏的監測和持續快速的免疫補充活動(SIAs)加大OPV服苗覆蓋的比例,維持人群有效的抗WPV的免疫力以上是控制WPV蔓延和終止暴發的關鍵不存在WPV流行的國家都應該保持警惕MMWR2009,58(14):357-362CurInfoPubHealth2009,5(8):5-7第9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監測病例定義急性弛緩性麻痹(AFP)病例任何小于15歲出現急性弛緩性麻痹(AFP)癥狀的病例,和任何年齡臨床診斷為脊髓灰質炎的病例均作為AFP病例。AFP病例不是一個單一的疾病種類,而是以急性起病、肌張力減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癥候群。AFP監測是癥狀監測。第10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高危AFP病例

凡滿足下列條件之一,定為高危AFP病例:(1)年齡小于5歲、接種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OPV)次數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詳、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糞便標本的AFP病例;(2)臨床高度懷疑為脊灰的病例(年齡小于5歲,發熱3天后出現弛緩性麻痹,麻痹時伴有發熱,退熱后,出現軀體或四肢肌張力減弱、深部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并出現不對稱性或雙側弛緩性麻痹,重癥伴有呼吸肌麻痹,無感覺障礙,后期肌肉萎縮,臨床上不能排除脊灰的AFP病例)。第11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常見AFP病例報告主要包括幾類疾病

1.14類疾病(1)脊髓灰質炎(2)格林巴利綜合征(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GBS)(3)橫貫性脊髓炎、脊髓炎、腦脊髓炎、急性神經根脊髓炎(4)多神經病(藥物性、有毒物質引起、原因不明)(5)神經根炎(6)外傷性N炎(包括臀部藥物注射引發)(7)單神經炎第12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常見AFP病例報告主要包括幾類疾病

(8)神經叢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鉀性、高鉀、正常鉀性)(10)肌病(包括全身型、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發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癱、截癱和單癱(原因不明)(14)短暫性肢體麻痹第13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為什么上述疾病都要列入AFP報告范圍?上述疾病早期即有運動障礙,呈不同程度急性弛緩性癱,可由各種原因引起。經過病史分析、實驗室相關檢查、病程經過觀察,最終明確:病變累及中樞、周圍N、肌肉系統。病初無法明確,無確鑿證據可除外脊灰病毒感染第14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急性弛緩性麻痹診斷與鑒別診斷AFP病例診斷要點(一)詳細了解病史(二)區別真假麻痹和上下運動神經元麻痹(三)加強對脊髓休克的認識第15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第16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脊髓休克期急性與嚴重的上運動神經麻痹可有一休克期,如脊髓受累,稱脊髓休克期。病變雖累及上運動神經元,但表現肌張力低,腱反射消失,無病理反射。數小時或幾周,休克期解除,漸出現肌張力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第17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神經系統及相關實驗檢查神經系統檢查要點

運動檢查

神經系統疾病中常出現運動障礙

AFP患兒重點檢查下列項目1.

肌萎縮指肌肉體積變小方法:與對側相同肌肉及鄰近肌肉比較可用帶尺測量肢體的周徑第18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運動檢查2.肌張力指安靜狀態下肌肉的緊張度

方法:觸摸肌肉的硬度做被動運動體會其肌緊張度,了解其阻力

肌張力增強:觸摸肌肉較堅硬,被動運動阻力大提示錐體束損害,稱痙攣性肌張力增高

肌張力減弱:肌肉弛緩松軟,被動運動阻力減退,關節運動的范圍增大第19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運動檢查3.肌力指肌肉收縮的力量

肌力分級(按六級記錄)

0級:完全癱瘓

1級:可見肌肉輕微收縮而無肢體運動

2級:肢體能平移動,但不能抬起

3級:肢體能抬起,但不能抗阻力

4級:能作低抗一定阻力的運動

5級:正常肌力第20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AFP相關實驗檢測要點1.腦脊液(CSF):細胞蛋白分離,蛋白細胞分離2.肌酶:GPT、GOT、CPK(CK)、CKMB、LDH3.血生化:K(3.4~4.7)、Na(138~145)、

Ca(2.2~2.7)、P(1.45~1.78);單位mmol/L4.肌電圖:5.影像學:腦MRI、脊髓MRI第21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AFP相關實驗檢測的臨床意義CSF幫助判斷病變由炎癥、變性、腫瘤侵潤所致肌酶幫助判斷是否肌肉系統病變所致血生化是否因低鉀、鈉、鈣等電解質紊亂所致肌電圖(EMG)判別肌源性或神經源性損害影像學(CT、MRI)

對腦、脊髓檢查了解是否存在腦、脊髓病變致癱瘓第22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脊灰的臨床神經病學基礎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組成脊髓有兩處膨大頸膨大發出神經支配上肢腰膨大發出神經分布于下肢脊灰病變主要脊髓灰質前角運動神經元受累臨床特征患兒發熱或熱退時出現急性弛緩性麻痹

(Acuteflaccidparalysis,AFP)第23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脊髓灰質炎傳播脊灰病毒糞-口傳播,人糞是唯一宿主

室溫、污水、糞便中存活4~6個月,煮沸、紫外線、各種氧化劑敏感潛伏末期、癱瘓前期排毒最多、傳染性強

病前2~3天,病后1周內排毒最多持續時間可達3-6周,少數長達3~4月傳染源患者和隱性感染帶病毒者(1:75~1:1000)第24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脊髓灰質炎病毒第25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臨床表現臨床過程按癥狀輕重及有無麻痹分四型:

隱形感染、頓挫型、無麻痹型及麻痹型潛伏期:5~14d(3~35d)1.隱形感染(無癥狀型)占感染者90%-95%,因不產生癥狀,不侵入中樞。咽部、糞便可分離到病毒,2-4周后中和抗體可≥4倍2.頓挫型(輕型)占4%-8%,出現發熱、咽部充血、頭痛乏力、惡心、腹瀉等。癥狀持續1-3d自行恢復,病毒未侵襲中樞神經組織第26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臨床表現3.無麻痹型出現頓挫型癥狀外,且癥狀稍重,體溫高、頭痛、煩躁、肌痛克-布氏征陽性,深、淺反射活躍減弱或消失,CSF細胞稍高發熱持續3-5d內熱退,腦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1周后消失。病毒侵入中樞,出現NS癥狀,但不發生麻痹4.麻痹型約占1-2%,在無麻痹型臨床基礎上累及脊髓前角灰質、腦及腦中樞,出現麻痹,此型按病程分五期第27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臨床表現麻痹型按病程分五期1.前驅期發熱1-4d,癥狀與頓挫型相似兒童伴上呼吸道及胃腸道癥狀為主2.麻痹前期經1-6d熱退后再度升高或持續下降時出現腦膜刺激征、頸背強直、全身或四肢肌痛、腦脊液呈無菌性腦膜炎樣改變。此期持續2-3d3.麻痹期典型者在第2次發熱1-2d高峰時或開始下降(稱雙峰熱)時發生麻痹,逐漸加重,至熱退盡麻痹不再進展第28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臨床表現麻痹型按主要病變部位分四型1)脊髓型:最多見,以下運動N元性,急性遲緩性麻痹單肢,尤以下肢多見;近端大肌群輕遠端小肌群為重,麻痹肌群分布不對稱;無感覺障礙,麻痹后腱反射消失2)腦干型:麻痹者中6%-25%,常與脊髓型同時發生。因危及呼吸中樞、血管運動中樞及顱N而病情危重3)腦炎型:主要見于嬰幼兒,高熱、譫妄、驚厥、嗜睡、昏迷、神志不清4)混合型:兼存上述各型混合,常見脊髓型與腦干型混合第29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臨床表現4.恢復期麻痹后1-2周麻痹肢體逐漸恢復從遠端開始,輕者1-3個月即可恢復,重者12->18個月5.后遺期指起病滿2年,受損肌群因N損傷而不能恢復,持久麻痹,肌肉攣縮,骨骼發育受阻,肢體畸形第30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脊灰后遺癥第31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脊灰實驗室檢查麻痹前期及麻痹早期腦脊液:常規淋巴細胞增高,蛋白正常或略增高血液或CSF:ELISA檢測IgM(脊灰特異性抗體)恢復期與麻痹前期血液和/或CSF特異性抗體呈4倍以上增高發病2周之內(未再服苗)采集雙份足量糞便,間隔24~48h,冷藏(4℃以下),

送規定實驗室,盡快病毒分離麻痹病例為鑒別肌肉病和神經受損病,作肌電圖。

脊灰為神經源性受損病,并有助于確定受損部位和程度第32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脊灰確診、排除及臨床符合病例確診病例無論其糞便采樣合格與否凡脊灰野病毒檢測陽性,AFP病例為確診病例。排除病例按采便標本合格與否分

1.凡采集到合格標本,但脊灰野病毒檢測陰性

2.無標本或不合格標本,脊灰野病毒檢測陰性第60d隨訪無論有或無殘留麻痹或死亡、失訪病例,經省級專家診斷小組審查有確鑿證據診斷為非脊灰第33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脊灰確診、排除及臨床符合病例臨床符合病例

無標本或不合格標本,且脊灰野病毒檢測陰性無論第60d隨訪有或無殘留麻痹或死亡、失訪,

經省級專家診斷小組審查:按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實驗無其他疾病依據不能排除脊灰的AFP病例第34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脊灰與主要疾病鑒別診斷脊髓灰質炎(麻痹型以脊髓型多見)1.可有雙峰熱2.發熱或熱退后出現肢體和/或軀干肌麻痹3.弛緩性、不對稱性,腱反射減弱或消失4.重癥伴呼吸衰竭5.病程早期CSF中有細胞蛋白分離,恢復期蛋白細胞分離6.肌電圖:神經源性受損7.糞便分離出脊灰野毒株(確診病例)第35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格林巴利綜合征(GBS)又稱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1.急性起病,不發熱,對稱性、弛緩性肢體麻痹2.主觀和/或客觀感覺障礙,腱反射減弱或消失3.常伴面N、舌N、迷走N麻痹,重者亦常有呼吸肌麻痹4.CSF呈蛋白細胞分離現象5.肌電圖:提示神經源性受損脫髓鞘型GBS:N傳導速度減慢為主復合肌肉動作電位(CMAP)波幅降低不明顯,F波潛伏期延長軸索型GBS:CMAP波幅明顯降低;N傳導速度正常或輕度減慢;

F波潛伏期正常。6.恢復較脊灰好第36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急性橫貫性脊髓炎1.急性起病常有脊髓休克期急性弛緩性麻痹2.典型截癱平面內感覺障礙及尿儲留(或失禁)3.CSF淋巴細胞和蛋白含量輕度增加4.脊髓MRI檢查有助區別病變性質和范圍5.視力和眼底檢查除外脊髓炎伴視N炎第37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少年型重癥肌無力(全身型)典型臨床特征:四肢及軀干易疲勞性和無力;

伴或不伴眼外肌或球肌受累經休息或用膽堿酯酶抑制劑后癥狀減輕或消失

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a.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藥物試驗陽性

b.重復電刺激,1~5Hz誘發電位波第5次比第1次降低≥10%

c.血nAchR-ab陽性(抗煙堿型乙酰受體)第38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坐骨神經麻痹1.有臀部注射藥物史或腓骨小頭受壓史2.多見注射即刻,有注射部位或向小腿、足部放射痛3.患肢小腿及足無力、足下垂史,膝踝反射引出提示腓總N受損4.患兒呈仰趾足,膝反射正常,踝反射消失,為脛N受損5.感覺障礙出現在受累N支配肌群第39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類脊灰綜合征(poliomyelitis-like-syndrome,PIS)

--又稱急性麻痹綜合征臨床特征與脊灰相似

前驅期發熱、惡心、頭痛、肌痛等迅速出現急性弛緩性麻痹非對稱性、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無感覺障礙CSF可有淋巴細胞增多病因檢測:非脊灰病毒;其他腸道病毒多見MRI有定位價值如脊髓灰質炎T1與T2相異常信號第40頁,共45頁,2022年,5月20日,1點46分,星期六疫苗相關病例診斷依據

服苗者疫苗相關麻痹型脊髓灰質炎病例(VAPP):

疑似病例近期曾有OPV免疫史,且在服用OPV后4d~35d內發熱,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