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研《刑法學》模擬試題及答案年考研《刑法學》模擬試題及答案已公布,具體內容請各位考生查看如下,盡請關注!一、單項選擇題:第l?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我國刑法在溯及力問題上采取A.從舊原則B.從新原則C.從舊兼從輕原則D.從新兼從輕原則.關于單位犯罪,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單位應當對刑法規定的所有犯罪負刑事責任B.對單位犯罪一般實行“雙罰”C.單位犯罪的實質特征是為了單位的利益D.沒有法人資格的私營企業犯罪的,以個人犯罪論處.關于過失犯罪,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從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論處B.過失犯不存在未完成罪C.既處罰過失結果犯也處罰過失危險犯D.過失犯罪不構成累犯4.甲給乙5萬元請乙“教訓”丙一頓,乙給丁2萬元讓丁打丙,并帶丁辨認了丙。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電話給乙說不打了,并說愿意承擔“違約”責任,只需乙退回2.5萬元。乙當即說“聽你的”,但未向丁轉達。丁還是帶人將丙打成重傷,甲的行為屬于A.犯罪預備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5.下列情形中,屬于必要共犯的是A.包庇罪B.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C.尋釁滋事罪D.組織恐怖組織罪6.甲、乙通奸生有一女,為避人耳目,將女嬰置于人跡罕至的山林中,該女嬰因饑渴而死。對甲、乙應當A.按遺棄罪定罪處罰B.按虐待罪定罪處罰C.按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D.按過失致人死亡罪定罪處罰.甲因與丙有矛盾,故邀乙相助打丙。到丙家后,乙沖過去給丙一拳,致丙口鼻流血;甲隨即刺丙一刀,造成丙重傷。關于本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對乙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處罰。.對乙按故意傷害致人輕傷處罰C.乙不構成犯罪,因為其拳擊未造成輕傷以上的結果D.對乙應當按照主犯處罰.甲在盜竊時被當場抓獲,經審訊,甲主動交代了自己與乙共同盜竊某倉庫的犯罪事實。對甲的交代行為應當認定為"首B.坦白C.立功口.自首并立功.下列行為中,應當按盜竊罪定罪處罰的是A.甲竊取一份級的高考試卷,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B.乙使用偽造的身份證辦理移動電話入網,并使用該移動電話,給電信部門造成3萬元的話費損失C.丙揀到一張他人的信用卡,然后持卡消費3萬元口.丁竊取他人在公共網絡上的賬號并使用,造成他人3萬元的損失.甲為索取債務而將乙拘禁于一地下室,然后向其家屬要求償還乙所欠債務5萬元。甲的行為構成A.綁架罪B.非法拘禁罪C.綁架罪和非法拘禁罪D.搶劫罪和非法拘禁罪.某甲在一胡同口搶劫一女青年錢包。搶到錢包后,突然發現女青年是自己的鄰居,于是將錢包當面送還給女青年,聲稱剛才的行為是開玩笑。某甲的行為是()。A.犯罪預備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誤人為獸加以殺傷的,屬于()A.目標的認識錯誤8.手段的認識錯誤C.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D.行為誤差.正在使用中的公路上的井蓋的行為,構成()。A.盜竊罪B.破壞交通設施罪C.破壞交通工具罪D.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王某花8000元錢從人販子手中收買了婦女鐘某,強行奸淫之后,又轉手以10000元的價格賣給他人。王某的行為構成()。A.收買被拐賣的婦女罪與****罪C.收買被拐賣的婦女罪D.拐賣婦女罪.某國有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張某,故意指使他人虛報保險事故,并由自己親自理賠,騙取保險金20余萬元與他人私分。張某構成()。A.保險詐騙罪B.虛假理賠罪C.貪污罪D.職務侵占罪.張某以請客為名用酒將高某灌醉,然后扶高某到一偏僻無人處,將高某的錢包(內有人民幣5000元)拿走。張某的行為構成()。A.詐騙罪B.盜竊罪C.搶劫罪D.侵占罪.在犯罪過程中,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其停止犯罪的情況是()。A.犯罪預備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18.丈夫甲為了殺死妻子乙,在飯菜里投放毒藥,剛好乙的朋友丙來看乙,乙邀請丙與他們一起吃飯,造成乙和丙死亡。甲對乙的心理態度和對丙的心理態度分別是:A.均為直接故意8.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過失口.直接故意和過于自信的過失19.甲愛好游泳,且技術高超,一日,甲聲稱愿幫助乙學會游泳,乙欣然答應。甲遂將乙帶到河流深水處去游,在乙剛學會游時,甲即棄之不顧,獨自游回河岸,乙無力游回,面臨被淹死的危險狀態。此時,站在河岸上旁觀的丙,游泳技術很好,但丙因不認識甲乙兩人,遂不愿跳入河中救人。本案中,甲和丙的行為:A.構成共同犯罪B.應分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C.均不構成犯罪D.甲的行為構成犯罪,丙的行為不構成犯罪20.甲違章駕駛將一行人撞傷。為逃避責任,甲將被撞的行人拖到自己駕駛的車上,帶至無人之處丟下,致使該行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對于甲的行為應如何處罰?A.交通肇事罪B.故意殺人罪C.過失致人死亡罪D.故意傷害罪二、多項選擇題:第21-2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多選、少選均不得分。.犯罪的“著手”是指A.開始實施犯罪的準備行為B.開始實施刑法某條罪狀中描述的行為C.開始實施實行行為D.開始實施能夠直接危害客體的行為.甲本欲殺乙,將乙的孿生弟弟丙誤認為乙殺死。對此正確的說法是A.甲對丙之死亡結果承擔故意責任B.甲對丙之死亡結果承擔過失責任C.屬于對象認識錯誤D.屬于行為差誤.作為中止犯成立時問條件的“在犯罪過程中”包括A.在預備犯罪過程中B.在實行犯罪過程中C.對故意犯罪的結果犯而言,在危害結果發生之前D.對過失犯罪而言,在危害結果發生以前.在刑法理論上,實質的一罪包括A.繼續犯B.連續犯C.結果加重犯D.想象競合犯.下列情形中,應以共犯論處的有A.與走私罪犯通謀,為其提供運輸方便的B.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國家禁止進口物品的C.非國家工作人員與國家工作人員勾結,伙同貪污的D.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而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的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12分。.簡述未遂犯的成立條件、處罰原則及其與預備犯的區別,.簡述報復陷害罪與誣告陷害罪的界限。四、辨析題(28小題,8分要求對命題進行判斷并著重闡明理由。).請對“因為刑法分則沒有規定見危不救罪,所以見危不救行為不構成犯罪”這一說法進行辨析。五、法條分析題(29小題,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論。)29.《刑法》第263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1)入戶搶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3)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4)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5)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6)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7)持槍搶劫的;(8)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請回答以下問題:(1)條文中“其他方法”應如何理解?(2)條文中“入戶搶劫”應如何理解?(3)條文中“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應如何理解?(4)條文中“持槍搶劫”是否應當包括“持假槍搶劫''的情形?為什么?六、案例分析題:15分30.甲(女,1984年7月20日生)因其同居男友乙已另有新歡丙而生恨意。2004年6月7日,甲得知當晚丙一人獨居于郊外的出租屋,遂叫來好友丁(男,1986年12月13日生),要其晚上去****丙,并給了丁500元“報酬”,丁同意。當晚9點,甲帶著丁來到丙住處附近,指認了出租屋,并給了丁一把其從男友乙處偷來的鑰匙。當晚10點左右,丁找到出租屋,因房門未鎖而順利進入房間,實施***時,遭到被害人極力反抗。黑暗中丁用力反復將被害人頭部向墻體撞去,見被害人不再反抗,于是打開房燈。丁準備****時發現被害人已沒有了氣息,遂匆忙逃走。回家后,丁越想越怕,便告知父母。其父母反復規勸,并硬拉著丁到公安機關去交代了罪行。案發后查明:(1)甲已有三個月身孕;(2)甲于2003年1月4日因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并處罰金500元;(3)被害女子并非丙,而是丙的另一同室女友戊,丙當晚因加班未歸;(4)戊因丁的暴力而死亡。閱讀分析上述案例后,請回答以下問題:(1)甲、丁的犯罪行為構成何罪?構成一罪還是數罪?并簡要說明理由。(2)甲、丁原想****丙,實際上加害了丙的同室女友戊。這對甲、丁的定罪量刑有無影響?為什么?(3)對甲能否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為什么?。(4)甲是否構成累犯?為什么?⑸指出丁具備的法定量刑情節及其處罰原則。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C2.A3.C4.D5.D6.C7.A8.B9.D10.B11.D12.A13.D14.D15.C16.C17.A18.B19.D20.B二、多項選擇題21.BCD22.AC23.ABC24.ACD25.ACD三、簡答題.答案要點:(1)已經著手實行犯罪,即開始實施刑法分則條文規定的犯罪行為。(2)沒有得逞,即沒有能夠實現刑法分則條文規定的犯罪基本要件。(3)沒有得逞是因為意志以外的原因,即違背犯罪人主觀愿望和意圖的主客觀原因。,(4)對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5)未遂犯與預備犯的區別在于是否著手實行犯罪。.答案要點:(1)客體不同。前者侵害的是公民的民主權利,即公民的控告權、申訴權、批評權、舉報權和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后者侵害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和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2)犯罪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者的對象可以是任何公民。(3)行為方式不同。前者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進行報復陷害的行為;后者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向國家有關機關做虛假告發的行為。(4)犯罪主體不同。前者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后者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可以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5)犯罪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損害他人的某些合法權益;后者的目的是為了使他人受到錯誤的刑事追究。四、辨析題.【解析】(1)我國現行刑法分則沒有規定見危不救罪,但這并不意味著見危不救行為不構成犯罪。(2)不作為構成犯罪,除需具備一般犯罪構成要件外,還須具備以下條件:①行為人負有某種特定的作為義務;②行為人能夠履行該特定義務;③行為人不履行該特定義務,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結果。(3)見危不救行為屬于不作為,該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關鍵看是否存在救助的作為義務。這種救助義務,可以來源于以下四方面:①法律上的明文規定:②行為人職務上、業務上的要求;③行為人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行為所產生的義務;④行為人自己先前行為具有發生一定危害結果的危險,負有防止其發生的義務。⑷刑法分則規定的某些罪名可以作為追究見危不救行為刑事責任的依據,比如遺棄罪。五、法條分析題.【答案】(1)條文中“其他方法”是指為了當場占有財物,而采用的暴力、脅迫之外的其他使被害人處于不知、不敢或者不能反抗(即喪失反抗能力)的狀態的方法。(2)條文中“入戶搶劫”是指為實施搶劫行為而進入他人生活的與外界相對隔離的住所。對于入戶盜竊,因被發現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入戶搶劫。(3)條文中“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不僅包括使用暴力過失致人重傷、死亡,也包括為劫取他人財物而當場故意重傷他人或者當場故意殺死他人。(4)“持槍搶劫”是指行為人使用槍支或者向被害人顯示持有、佩帶的槍支進行搶劫的行為。“槍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體育大學《電子創新設計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濮陽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經濟地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寫作訓練與指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科技學院《影視廣告創意與表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現代分離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理護理職業學院《建筑力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民辦合肥財經職業學院《即興口語表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雨天情緒影響下的會計工作效率優化策略
- (高清版)DG∕TJ 08-2032-2008 舊危房屋抗震安全度鑒定標準
- 美國公民道德教育的源頭
- EH系統使用說明書
- 2022毛概學習行為表現
- 科學六年級上教科版45相貌各異的我們
- 賓館行業信用評價規范
- 2023北京朝陽區初三二模英語試卷及答案
- 2023年05月2023年湖南邵陽市新寧縣招考聘用90名教師筆試歷年高頻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裝飾公司員工手冊
- 盆腔器官脫垂的診治指南
- 良惡性腫瘤良性腫瘤的介入治療
- 2023年安徽省中考生物總復習二輪專題:科學探究創新題(有答案)
- 歌劇排練與觀摩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四川音樂學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