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金絲燕被燕窩拖累的小燕子_第1頁
爪哇金絲燕被燕窩拖累的小燕子_第2頁
爪哇金絲燕被燕窩拖累的小燕子_第3頁
爪哇金絲燕被燕窩拖累的小燕子_第4頁
爪哇金絲燕被燕窩拖累的小燕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爪哇金絲燕被燕窩拖累的小燕子馬曉惠

爪哇金絲燕的黑褐色羽毛泛著金色光澤,故而得名。爪哇金絲燕的形狀與家燕的形狀十分相像,但與家燕相比爪哇金絲燕的體形更小。由于爪哇金絲燕的尾羽沒有分叉,所以無法像家燕那樣在飛行途中急轉彎。

爪哇金絲燕作為一種攀禽,其雙腳短小,四趾朝向前方,因此無法站在地上或停在樹枝上休息。于是,爪哇金絲燕整日沿著海岸或島嶼飛行,很少休息。即使是休息,爪哇金絲燕也只能將四趾牢牢地攀附在巖石縫隙或鳥窩邊緣處。

傳統武術中“燕子抄水〞的招式就是習武者模仿燕子貼近水面飛行時一起一落的神態設計而來的,其實爪哇金絲燕也有類似的技能。當爪哇金絲燕飲水、捕食時,它的身體會低飛擦過水面,張開喙飲水、捕食,然后再飛離水面。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神態輕盈迅捷。

家燕膽子大,喜歡棲息在人類的屋檐下;爪哇金絲燕則生性膽小,喜歡棲息在巖石的縫隙或巖洞中。爪哇金絲燕的唾液腺很發達,分泌出的唾液具有很強的黏性,這些唾液會在空氣中凝聚成白色細絲。于是,爪哇金絲燕就使用自己的唾液筑巢,那些白色半透明的半圓形鳥窩,就是大名鼎鼎的燕窩。

據說,明朝的航海家鄭和是中國第一個吃燕窩的人。1405年,鄭和船隊在馬六甲海峽遇到了大風暴,船隊被迫緊急停靠在馬來群島的一座荒島上。由于船上的食物有限,一連數日被困荒島,船隊陷入了斷糧的危機。就在船員們絕望之際,鄭和無意中發現了荒島的峭壁上懸掛著好多白色鳥窩。他靈機一動,讓部下把這些鳥窩采回來充饑。沒想到船員們吃了幾天后,一個個面色紅潤、中氣十足。這下船員們都知道了鳥窩是好東西。于是,在船隊返航時,鄭和特意帶上一些白色鳥窩進獻給當時的皇帝——明成祖朱棣。

那么,鄭和真的是中國第一個吃燕窩的人嗎?

其實不然。早在元朝時期,養生家賈銘就在他所著的《飲食須知》一書中,留下“燕窩,味甘平,黃黑霉爛者有毒,勿食〞的記載。由此可見,鄭和并非中國第一個吃燕窩的人。不過,燕窩的確是從明朝開始被人們關注,并且在官府宴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據史料記載,明朝的崇禎皇帝就很喜歡吃燕窩羹,甚至到了“嗜〞的程度。到了清朝,燕窩更是成為皇宮的御用珍品,深受皇室和達官貴人的青睞。

中文學名:爪哇金絲燕

別名:金絲燕

所屬科屬:雨燕科金絲燕屬

分布:印度、馬來群島一帶、中國大洲島

種類:已知有8個亞種(存有爭議)

外貌:雌雄相像,上身羽毛為黑褐色,有金色光澤;下身羽毛為灰褐色,腹部羽毛顏色較淺。嘴巴短闊而扁平,翅膀又尖又長,尾羽呈扇形不分叉,雙腳黑且短,四趾朝前,只能攀附巖石縫隙而不能抓握樹枝。

體型:體重為9克~15克,體長為12厘米左右

壽命:15年~18年

性情:怯懦、勤勞

特別技能:分泌黏性極強的唾液,用于筑巢

食物:膜翅目、雙翅目和鞘翅目的昆蟲

天敵:鷹、蛇、老鼠等

食量:大胃王,一天要吃掉大于自身重量一半的昆蟲

生活方式:在漆黑的巖洞中過集體生活

眾所周知,燕窩是一種寶貴的滋補品。即使最上等的燕窩價比黃金,仍有好多人爭相購買。所謂“燕窩〞,就是金絲燕筑的窩。自然界中大約有15種金絲燕,但并不是所有的金絲燕筑的窩都可以成為滋補品“燕窩〞。在能“生產〞燕窩的金絲燕中,爪哇金絲燕是佼佼者。

正常狀況下,爪哇金絲燕一年能繁殖3次,每次能產2枚鳥蛋。就像人類喜歡住新屋子一樣,爪哇金絲燕也喜歡換新居。當幼鳥長大離巢后,爪哇金絲燕就會重新筑巢,迎接新生命的誕生。因此,人類采收“淘汰〞后的燕窩并不會使爪哇金絲燕無家可歸。

然而,為了攫取巨額利潤,一些不良的燕窩采收者往往不等爪哇金絲燕幼鳥長大,就迫不及待地奪取爪哇金絲燕的“家〞。即便如此,市場上的上等燕窩仍舊供不應求。這一狀況不僅推高了燕窩的價格,也刺激了貪婪者竭澤而漁,從而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爪哇金絲燕幼鳥的大量死亡不僅要挾到爪哇金絲燕的生存,也要挾到燕窩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此外,爪哇金絲燕喜歡把窩筑在懸崖裂縫處或巖洞中。為此,燕窩采收者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去采收燕窩。那么,是否有一種方法,既能讓爪哇金絲燕的種群延續下去,又能保證燕窩采收者的生命安全呢?

19世紀以前,爪哇金絲燕一直在沿海區域生活,并沒有飛到內陸生活的記錄。直到1880年,人們在東爪哇塞達尤村懸崖附近的一處房子里,發現了爪哇金絲燕筑的窩。這則奇聞趣事被報道后,使得一些人開始大膽設想:既然爪哇金絲燕能在房子里筑巢,那么是否能通過人工干預的方式,把這種偶然變為必然呢?假如爪哇金絲燕真能從野生變為家養,延續了幾百年的燕窩生產方式將會發生重大改變!

20世紀30年代,燕窩采收者經過不斷嘗試,終究找到了將“野燕〞變為“家燕〞的終極大法——提供適合爪哇金絲燕生活的無光線環境,并在此基礎上,利用爪哇金絲燕群居的生活習性,用廣播播放爪哇金絲燕的聲音,吸引爪哇金絲燕進入房子里筑巢繁衍。這種供爪哇金絲燕棲息的房子,被稱為“燕屋〞。就這樣,爪哇金絲燕白天飛出燕屋覓食,晚上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