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及評價指標課件_第1頁
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及評價指標課件_第2頁
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及評價指標課件_第3頁
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及評價指標課件_第4頁
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及評價指標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及評價指標

醫(yī)學院馮變玲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及評價指標1

評價備選方案的經濟性,是藥物經濟學評價的核心內容。評價備選方案的經濟性,是藥物經濟學評價的2第一節(jié)有關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資金的時間價值

不同時間發(fā)生的數額相等的資金(等額資金)在價值上的差別,稱為資金的時間價值。

現金流量

方案在各個時間點(簡稱時點)上實際發(fā)生的資金流出或資金流入。流出系統的資金稱為現金流出(也叫負現金流量,以負數表示),流入系統的資金稱為現金流入(也叫正現金流量,以正數表示)。同一時點上的現金流出和現金流入之代數和,稱為凈現金流量。

01234……n-1

n第一節(jié)有關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資金的時間價值3資金等值計算與貼現

把在某個時點發(fā)生的資金金額換算成另一個時點的等值金額,這一過程叫資金等值計算。把將來某一時點的資金金額換算成現在時點或相對于該未來時點的任何較早時點的等值金額,這一過程叫折現或貼現。

計算公式:P=F/(1+i)n=F/(1+i)-n

P—現值;F—將來值;i—貼現率;n—方案的時間周期數時間單位與貼現率的相同,通常為年

資金等值計算與貼現4某疾病治療需3年時間,治療成本:第一年2000元,第二年2000元,第三年2000元,貼現率為6%。0123

治療成本現值為:200020002000

2000X(1+6%)-1+2000X(1+6%)-2+2000X(1+6%))-3=5346(元)若成本均發(fā)生在每年的年初,則此時的現金流量圖為:0123200020002000治療成本現值為:2000+2000X(1+6%)-1+2000X(1+6%)-2=5667(元)某疾病治療需3年時間,治療成本:第一年2000元,第二年205基準折現率

是投資項目經濟評價中反映資金時間價值的一個重要參數,是投資決策者對資金時間價值的估值。機會成本

又稱機會損失。指將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有限資源置于某特定用途時所放棄的置于其他用途時所可能獲得的最大收益。基準折現率6第二節(jié)評價方法及評價指標概述經濟評價指標分為三大類

時間型指標、價值型指標、效率型指標。時間型指標是指用來反映項目對所投資金的回收或清償速度的指標,如投資回收期、貸款償還期等。價值型指標是指用來反映項目凈收益絕對量大小的指標,反映項目的獲利能力,如凈現值、費用年值等。效率型指標是指用來反映項目所投資金的使用效率的指標,如簡單投資收益率、內(外)部收益率、效益—成本比等指標。第二節(jié)評價方法及評價指標概述經濟評價指標分為三大類7主要目的如何以一定的成本取得較大的收益,進而使有限的藥物資源得到最優(yōu)配置和最佳利用,獲取最大程度的健康狀況改善。藥物經濟學評價的兩大要素是成本和收益。

主要目的如何以一定的成本取得較大的收益,進而使有限的藥物8藥物經濟學評價指標

效益—成本比(或成本—效益比)效果—成本比(或成本—效果比)效用—成本比(或成本—效用比)這三種指標的實質都是收益—成本比指標,屬效率型指標。藥物經濟學評價指標又可分為動態(tài)評價指標和靜態(tài)評價指標兩大類藥物經濟學評價指標效益—成本比(或成本—效益比)9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CBA)

對備選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均以貨幣形態(tài)予以計量和描述,并對貨幣化了的成本和收益進行比較的一種方法。通常情況下,只有效益不低于成本的方案才是可行方案。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10凈現值(netpresentvalue,NPV)指標

對項目進行動態(tài)經濟評價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凈現值是把不同時點所發(fā)生的凈現金流量,通過給定的基準折現率折現而得的現值代數和。

是按一定的折現率將方案在整個實施期內各年的效益及成本均折現,所得的效益(正現金流量)現值與成本(負現金流量)現值的代數和。

凈現值(netpresentvalue,NPV)指標11擬實施的全社會性的針對某種疾病的預防方案,有關的成本和收益數據如下表所示。用凈現值指標判斷該方案的經濟性。已知貼現率為5%。某疾病預防方案現金流量表

年份0123456成本10000526052605260310031003100效益0778577857785694069406940擬實施的全社會性的針對某種疾病的預防方案,有關的成本和收益數12

33NPV=-1000+∑(7785—5260)(1+5%)-t+∑(6940—3100)(1+5%)-tt=1t=1=5907.74(元)NPV>0該方案是經濟的。313互斥方案A、B、C,其有關的成本與效益數據如下表,試比較選優(yōu)。

方案成本現值效益現值A8.011.5B12.118.0C13.417.5解:方案A的凈現值為NPV=11.5–8.0=3.5(萬元)方案B的凈現值為NPV=18.0–12.1=5.9(萬元)方案C的凈現值為NPV=17.5–13.4=4.1(萬元)

A、B、C三個方案中,B方案的凈現值最大,所以應選擇B方案。互斥方案A、B、C,其有關的成本與效益數據如下表,試比較選優(yōu)14凈年值(netannualvalue,NAV)

通過資金等值換算將方案的凈現值分攤到方案整個實施期內各年(從第一年到第n年)的等額年值。其表達式為:NAV=NPV(A/P,i,n)NAV——凈年值(A/P,i,n)——資本回收系數判別準則:若NAV≥0,則方案從經濟性角度而言可以接受;若NAV<0,則方案從經濟性角度而言不可接受。凈年值(netannualvalue,NAV)通過資金15效益—成本比(Benefit—CostRate,B/C)

nn

B/C=∑bt/∑ct

t=0t=0B/C——靜態(tài)效益—成本比bt——備選方案在第t年的效益ct——備選方案在第t年的成本n——治療周期效益—成本比(Benefit—CostRate,B/C)16判定備選方案經濟性的判別準則

對單一方案或一組獨立型方案而言,若B/C≥1,則表明方案的總收益大于或等于方案的總成本,實施該方案是經濟的,也即該方案從經濟性角度來看可以接受;反之,則方案不經濟。對多個互斥方案比較選優(yōu)時,按照效益—成本比指標排序選優(yōu)可能會導致錯誤的結論。則必須選用增量分析法。判定備選方案經濟性的判別準則對單一方案或一組獨立型方案而言17對于某一疾病的治療,有互斥方案M、N可供選擇,其中方案M的成本現值為500元,效益現值為1100元;方案N的成本現值為1800元,效益現值為2700元。兩方案的實施期限相同。

由效益—成本比公式可知:

方案M的效益—成本比為B/C=1100/500=2.2凈現值為NPV=1100-500=600(元)方案N的效益—成本比為B/C=2700/1800=1.5凈現值為NPV=2700-1800=900(元)對于某一疾病的治療,有互斥方案M、N可供選擇,其中方案M的成18方案M的效益—成本比大于方案N的效益—成本比,但其凈現值卻小于方案N。藥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用有限的藥物資源實現健康狀況的最大程度的改善。在資源(成本)不超出合理限度的情況下,應選擇凈現值較大的方案N。

方案M的效益—成本比大于方案N的效益—成本比,但其凈現值卻小19增量分析法(incrementalanalysis)也叫差額分析法,是指對被比較方案在成本、收益等方面的差額部分進行分析,進而對方案進行比較、選優(yōu)的方法。增量分析法(incrementalanalysis)20某地區(qū)瘧疾防治項目的實施,需要投入資金102519元,預計可由此避免7031人發(fā)病。如果7031人發(fā)病,則由此而造成的治療費用(包括藥費、醫(yī)務人員出診費)、病人誤工和(或)陪伴誤工費等經濟損失共計437502元。試判斷此瘧防項目的經濟性。解:該瘧防項目的收益和成本均以貨幣形態(tài)予以計量,其經濟性可用效益—成本比指標進行評價,即B/C=437502/102519=4.27B/C>1表明該瘧防項目的收益大于成本,實施該項目是經濟的。

某地區(qū)瘧疾防治項目的實施,需要投入資金102519元,預計可21互斥方案M、N均可治療某疾病,具體的成本和收益數據如下表。方案成本收益M11002354N16003054試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對方案的經濟性進行評價與選擇。解方案M、N的成本和收益B/C(M)=2354/1100=2.14B/C(N)=3054/1600=1.91互斥方案M、N均可治療某疾病,具體的成本和收益數據如下表。22B/C(M)=2354/1100=2.14

△B/△C=700/500=1.4方案N更經濟B/C(M)=2354/1100=23成本—效果分析定義

藥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中的效果,是指健康效果,是滿足人們需要的屬性。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是將備選方案的成本以貨幣形態(tài)計量,收益則以臨床效果指標來表示,進而對各備選方案的成本和效果進行分析和比較的一種評價方法。成本—效果分析定義藥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中的效果,是指健康效24該分析法中的收益直接采用治療或干預方案實施后所產生的健康效果或臨床結果指標如血壓降低的千帕數,血糖、血脂等指標的變化值,有效率等。因方案的收益采用了非貨幣化的計量方式,降低了方案間的可比性,故成本—效果分析法僅限用于效果相同或相當的備選方案的評價與比較,大大縮小了成本—效果分析法的適用范圍。

該分析法中的收益直接采用治療或干預方案實施后所產生的健康效果25成本—效益分析的優(yōu)勢與不足最大優(yōu)勢備選方案之間的可比性強最大不足有些收益無法或不便于貨幣化及貨幣化的收益難于被接受成本—效果分析的最大優(yōu)勢與不足恰好是成本—收益分析的不足與優(yōu)勢。

成本—效益分析的優(yōu)勢與不足最大優(yōu)勢26成本—效果分析評價指標

用效果—成本比指標對多個備選方案進行兩兩方案評價比較時,可能面臨的比較結果如下:

1.成本相同,效果不同;2.成本不同,效果相同;3.成本較低,效果較好;4.成本較低,效果較差;5.成本較高,效果較好;6.成本較高,效果較差。

如果出現第1、2、3、6種情況,則無須做進一步的評價、比較即可判斷方案的經濟性;如果出現第4、5種情況,則需要進一步比較。成本—效果分析評價指標用效果—成本比指標對多個備選方案進行27效果—成本比指標是效率型指標,指標值為相對值,對多個互斥備選方案進行經濟評價、比較時,簡單地按照效果—成本比的大小來排序選優(yōu)常常會導致錯誤的結論,也即由直接比較效果—成本比指標值所得的結論不可靠,因此必須采用增量分析法進行評價。效果—成本比指標是效率型指標,指標值為相對值,對多個互斥備選28增量分析法的步驟及判別準則將備選方案按成本額由小到大排序;求算成本額較小方案的效果—成本比,判斷其經濟性;求算與之相鄰的成本額較大的方案與該方案之間的增量效果—成本比,并判斷之;若△E/△C≥E/C,則表明用增量成本所換取的增量效果是經濟的,剔除次優(yōu)的較小成本額方案,保留成本額較高的方案。用保留下來的較優(yōu)方案與剩余方案依次比較,最終保留下來的方案就是最經濟的方案。

增量分析法的步驟及判別準則將備選方案按成本額由小到大排序;29成本—效果分析的適用范圍

成本和效果的計量單位不同,因此成本—效果分析對單一方案進行成本—效果分析因缺乏比較基準而不具有經濟意義,不適于對單一方案的經濟性進行評價。只適用于可獲得同類臨床效果并同時符合可比條件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備選方案間的評價與比較。

成本—效果分析的適用范圍成本和效果的計量單位不同,因此成本30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可以避開對收益的貨幣化計量,所采用的收益計量方式——效果易于醫(yī)務人員掌握、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因此,截至目前,成本—效果分析法是我國藥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中最為常用的方法。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可以避開對收益的貨幣化計量,所采用的收31對131例確診為抑郁癥的患者,按病情嚴重程度隨機分為3組,分別給予文拉法辛片劑、丙米嗪片劑、舍曲林片劑治療。療程均為6周。

接受治療者的其他費用都一樣,故按同一時期的相應價格只計算治療抑郁癥藥物的費用。以3種藥物治療抑郁癥的有效率作為衡量效果的指標。

案例一對131例確診為抑郁癥的患者,按病情嚴重程度隨機分為3組,分32文拉法辛、舍曲林與丙米嗪治療抑郁癥方案

的費用—效果分析

治療方案費用(C)有效率(E%)C/E△CE=100%丙米嗪組21.60910.242.14舍曲林組837.22899.41103.48文拉法辛組1180.118813.41160.92文拉法辛、舍曲林與丙米嗪治療抑郁癥方案

的費用—效果分析33丙米嗪是傳統的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而文拉法辛和舍曲林都是新型的抗抑郁藥。由表可知,丙米嗪組花費最少,療效最好,費用—效果比最低,是最經濟的治療方案。丙米嗪是傳統的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而文拉法辛和舍曲林都是新型的抗343種治療方案的不良反應存在較大差異

文拉法辛、舍曲林與丙米嗪治療抑郁癥方案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方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口干便秘視物模糊心動過速頭痛失眠惡心食欲減退丙米嗪583937197---舍曲林------94文拉法辛37199775--丙米嗪組雖然費用最低,但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最高。我國目前醫(yī)療資源嚴重不足,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qū),缺醫(yī)少藥更是普遍,丙米嗪是非常適合我國國情的藥物。且丙米嗪的不良反應大多較輕微,沒有嚴重到需停藥的程度,且丙米嗪的治療費用只需其他兩組的1/39和1/55,故認為丙米嗪組是治療抑郁癥的最佳治療方案。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他兩組藥物成本的下降(較丙米嗪具更大的降價空間),丙米嗪被其他兩組藥所取代也在情理之中。3種治療方案的不良反應存在較大差異35對尿路感染的治療有6種方案可供選擇,采用回顧性隨即調查方法進行研究,方案A、B、C、D、E、F所用藥物依次為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氧氟沙星注射液、頭孢哌酮加生理鹽水、頭孢曲松加生理鹽水、頭孢哌酮加生理鹽水與阿米卡星注射液聯用、頭孢曲松加生理鹽水與阿米卡星注射液聯用。本研究以總有效率作為效果指標,成本包括藥品成本、檢查成本、住院成本、給藥成本和患者的誤工成本。案例二對尿路感染的治療有6種方案可供選擇,采用回顧性隨即調查方法進366種方案的成本與效果

方案ABCDEF成本現值(元)2542.221338.943879.612570.733892.662649.56總有效率(%)88.8970.0089.6685.7190.4890.916種方案的成本與效果方案A37求出方案B的成本—效果比1338.94/70.00=19.13將其余方案與方案B進行比較,分別求算其余方案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具體如下:方案A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

(2542.22-1338.94)/(88.89-70.00)=63.70方案C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

(3879.61-1338.94)/(89.66-70.00)=129.23方案D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

(2570.73-1338.94)/(85.71-70.00)=78.41方案E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

(3892.66-1338.94)/(90.48-70.00)=124.69方案F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

(2649.56-1338.94)/(90.91-70.00)=62.68求出方案B的成本—效果比1338.94/70.00=19.138由以上計算結果可見,方案B的成本最低,成本—效果比也最低,但總有效率最低;此外,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較低的方案依次為F、A、D。據報道,左旋氧氟沙星和頭孢曲松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本調查顯示,方案A、F具有較高的經濟性。由以上計算結果可見,方案B的成本最低,成本—效果比也最低,但39增量分析法無論用于成本—效益分析,還是用于成本—效果分析,其步驟都是相同的,但對增量成本的經濟性的判別準則卻有所不同,只有確定了類似于B/C≥1這樣的比較基準時,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才有意義。否則,以被比較方案中較優(yōu)方案的E/C為比較基準的增量分析法無異于將所有備選方案按其各自的E/C值大小而排序選優(yōu)。增量分析法無論用于成本—效益分析,還是用于成本—效果分析,其40各個備選方案的總有效率都未達到100%,且不同方案的有效率存在較為顯著的差別,即每個備選方案都可能有無效病例存在,且無效病例的數量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其未考慮每個方案的無效病例的再治療成本和效果,因此導致所得結論與實際不符。只有在各備選方案的總有效率相同時,或雖不相同但將繼續(xù)治療所需的成本和效果補充完備時,才可能通過成本—效果分析法得出正確的結論。各個備選方案的總有效率都未達到100%,且不同方案的有效率存41采用決策樹分析手段對某醫(yī)院治療泌尿系統感染常用的3種治療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1)病例選擇:選取某院1997年至1999年泌尿系統感染住院病例351例。男性159例,女性192例,年齡22-76歲。將病例分為三組并分別采用A、B、C三種治療方案,其中方案A組75例,方案B組159例,方案C組117例。案例三采用決策樹分析手段對某醫(yī)院治療泌尿系統感染常用的3種治療方案42

(2)治療方案:方案A—靜脈滴注頭孢三嗪鈉2.0g╳l次/日+氨芐西林鈉/舒巴坦鈉1.5g╳l次/日,8天為一療程。方案B—口服氟哌酸0.2gX3次/日+靜脈滴注環(huán)丙沙星注射液400rugXl次/日,7天為一療程。如未愈,改用靜脈滴注頭孢三嗪鈉3.0gXl次/日,7天為一療程。方案C—口服羥氨芐青霉素500mgX3次/日+靜脈滴注頭孢唑啉鈉3.0gXl次/日,6天為一療程。如未愈,改用靜脈滴注頭孢哌酮鈉4gXl次/日,5天為一個療程。(2)治療方案:43(3)療效標準:

顯效——癥狀、體征恢復正常,尿常規(guī)及細菌培養(yǎng)均為陰性;

有效——病情明顯好轉,細菌培養(yǎng)為陰性,但癥狀、體征及尿常規(guī)尚未完全恢復正常;

微有效——病情有所好轉,但不夠明顯,細菌培養(yǎng)仍為陽性;

無效——用藥7—10天后,癥狀無好轉,甚至加重。

將有效和微有效作為有效標準。(3)療效標準:44(4)成本的確定:

成本=直接成本十間接成本+難確定成本

難確定成本指因病痛和不幸引起的費用,極難計量,不予考慮。

間接成本是因疾病導致不能正常工作而損失的費用。本例因患者年齡跨度大(22歲—76歲),工資損失確定有局限性,不予考慮。

直接成本是提供醫(yī)療服務所需費用,包括醫(yī)療費、藥費、檢驗費、住院費等。3種治療方案的診療和檢驗過程相同,故醫(yī)療費、檢驗費基本相同,可不計入成本。

成本=藥品成本+床位成本藥品成本以1999年本院藥品收費標準計算,病床成本以1999年本院普通床位費12元/天計算。(4)成本的確定:453種方案的成本分別為:方案A(51.75╳2+29.5╳2)╳8+12╳8=1396(元)方案B最初成本(0.3╳3十16.1╳2)╳7十12╳7=315.70(元)額外成本51.75╳3╳7+12╳7=1170.75(元)方案C最初成本(1.90╳3十5.60╳6)╳6十12╳6=307.80(元)額外成本79.80╳4╳5+12╳5=1656(元)3種方案的成本分別為:46每條途徑的累積概率是治療最終結果的發(fā)生概率。方案A、B、C的治療成本合計分別為1396元、865.95=(315.7十1170.75X0.47)元和854.28=(307.8+1656X0.33)元。治愈患者的途徑分別為途徑2,途徑4、5,途徑7、83種方案在治愈率依次為88%、93%和95%情況下,治愈1例患者的期望成本分別為1396/0.88=1586.36元、865.95/0.93=931.13元、854.28/0.95=899.24元。方案C治愈率最高,而成本卻最低,由此不必進一步作增量成本—效果分析即可直接判定方案C最經濟。每條途徑的累積概率是治療最終結果的發(fā)生概率。47成本—效用分析的概念

成本—效用分析(costulilityanalysis,CUA)是將預防、診治或干預項目的成本以貨幣形態(tài)計量,收益則以效用指標來描述,并對成本和收益進行比較、進而對備選方案的經濟性進行比選的方法。成本—效用分析的概念成本—效用分析(costulilit48成本—效用分析的評價指標

成本—效用分析法常用評價指標是成本—效用比或效用—成本比。用效用—成本比指標對多方案進行經濟性評價與比較時所面臨的可能情況主要是以下六種:效用不同,成本相同;效用相同,成本不同;效用較高,成本較低;效用較低,成本較高;效用較低,成本較低;效用較高,成本較高。成本—效用分析的評價指標成本—效用分析法常用評價指標是成本49成本—效用分析的適用范圍

該分析中的成本與效用的計量指標和計量單位不同,因此無法通過對效用與成本的比較來判定單一方案絕對意義上的經濟性。只能用于對多方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性進行比選。由于不同的評價主體或同一評價主體在不同的情況下對同一事物的主觀心理評價標準是不同的,導致相同方案的效用指標值不同,因此,成本—效用分析只適用于某一特定時期對同一患者或同一被評價群體可采用的多個備選方案進行評價選擇。成本—效用分析的適用范圍該分析中的成本與效用的計量指標和計50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及評價指標

醫(yī)學院馮變玲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及評價指標51

評價備選方案的經濟性,是藥物經濟學評價的核心內容。評價備選方案的經濟性,是藥物經濟學評價的52第一節(jié)有關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資金的時間價值

不同時間發(fā)生的數額相等的資金(等額資金)在價值上的差別,稱為資金的時間價值。

現金流量

方案在各個時間點(簡稱時點)上實際發(fā)生的資金流出或資金流入。流出系統的資金稱為現金流出(也叫負現金流量,以負數表示),流入系統的資金稱為現金流入(也叫正現金流量,以正數表示)。同一時點上的現金流出和現金流入之代數和,稱為凈現金流量。

01234……n-1

n第一節(jié)有關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資金的時間價值53資金等值計算與貼現

把在某個時點發(fā)生的資金金額換算成另一個時點的等值金額,這一過程叫資金等值計算。把將來某一時點的資金金額換算成現在時點或相對于該未來時點的任何較早時點的等值金額,這一過程叫折現或貼現。

計算公式:P=F/(1+i)n=F/(1+i)-n

P—現值;F—將來值;i—貼現率;n—方案的時間周期數時間單位與貼現率的相同,通常為年

資金等值計算與貼現54某疾病治療需3年時間,治療成本:第一年2000元,第二年2000元,第三年2000元,貼現率為6%。0123

治療成本現值為:200020002000

2000X(1+6%)-1+2000X(1+6%)-2+2000X(1+6%))-3=5346(元)若成本均發(fā)生在每年的年初,則此時的現金流量圖為:0123200020002000治療成本現值為:2000+2000X(1+6%)-1+2000X(1+6%)-2=5667(元)某疾病治療需3年時間,治療成本:第一年2000元,第二年2055基準折現率

是投資項目經濟評價中反映資金時間價值的一個重要參數,是投資決策者對資金時間價值的估值。機會成本

又稱機會損失。指將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有限資源置于某特定用途時所放棄的置于其他用途時所可能獲得的最大收益。基準折現率56第二節(jié)評價方法及評價指標概述經濟評價指標分為三大類

時間型指標、價值型指標、效率型指標。時間型指標是指用來反映項目對所投資金的回收或清償速度的指標,如投資回收期、貸款償還期等。價值型指標是指用來反映項目凈收益絕對量大小的指標,反映項目的獲利能力,如凈現值、費用年值等。效率型指標是指用來反映項目所投資金的使用效率的指標,如簡單投資收益率、內(外)部收益率、效益—成本比等指標。第二節(jié)評價方法及評價指標概述經濟評價指標分為三大類57主要目的如何以一定的成本取得較大的收益,進而使有限的藥物資源得到最優(yōu)配置和最佳利用,獲取最大程度的健康狀況改善。藥物經濟學評價的兩大要素是成本和收益。

主要目的如何以一定的成本取得較大的收益,進而使有限的藥物58藥物經濟學評價指標

效益—成本比(或成本—效益比)效果—成本比(或成本—效果比)效用—成本比(或成本—效用比)這三種指標的實質都是收益—成本比指標,屬效率型指標。藥物經濟學評價指標又可分為動態(tài)評價指標和靜態(tài)評價指標兩大類藥物經濟學評價指標效益—成本比(或成本—效益比)59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CBA)

對備選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均以貨幣形態(tài)予以計量和描述,并對貨幣化了的成本和收益進行比較的一種方法。通常情況下,只有效益不低于成本的方案才是可行方案。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60凈現值(netpresentvalue,NPV)指標

對項目進行動態(tài)經濟評價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凈現值是把不同時點所發(fā)生的凈現金流量,通過給定的基準折現率折現而得的現值代數和。

是按一定的折現率將方案在整個實施期內各年的效益及成本均折現,所得的效益(正現金流量)現值與成本(負現金流量)現值的代數和。

凈現值(netpresentvalue,NPV)指標61擬實施的全社會性的針對某種疾病的預防方案,有關的成本和收益數據如下表所示。用凈現值指標判斷該方案的經濟性。已知貼現率為5%。某疾病預防方案現金流量表

年份0123456成本10000526052605260310031003100效益0778577857785694069406940擬實施的全社會性的針對某種疾病的預防方案,有關的成本和收益數62

33NPV=-1000+∑(7785—5260)(1+5%)-t+∑(6940—3100)(1+5%)-tt=1t=1=5907.74(元)NPV>0該方案是經濟的。363互斥方案A、B、C,其有關的成本與效益數據如下表,試比較選優(yōu)。

方案成本現值效益現值A8.011.5B12.118.0C13.417.5解:方案A的凈現值為NPV=11.5–8.0=3.5(萬元)方案B的凈現值為NPV=18.0–12.1=5.9(萬元)方案C的凈現值為NPV=17.5–13.4=4.1(萬元)

A、B、C三個方案中,B方案的凈現值最大,所以應選擇B方案。互斥方案A、B、C,其有關的成本與效益數據如下表,試比較選優(yōu)64凈年值(netannualvalue,NAV)

通過資金等值換算將方案的凈現值分攤到方案整個實施期內各年(從第一年到第n年)的等額年值。其表達式為:NAV=NPV(A/P,i,n)NAV——凈年值(A/P,i,n)——資本回收系數判別準則:若NAV≥0,則方案從經濟性角度而言可以接受;若NAV<0,則方案從經濟性角度而言不可接受。凈年值(netannualvalue,NAV)通過資金65效益—成本比(Benefit—CostRate,B/C)

nn

B/C=∑bt/∑ct

t=0t=0B/C——靜態(tài)效益—成本比bt——備選方案在第t年的效益ct——備選方案在第t年的成本n——治療周期效益—成本比(Benefit—CostRate,B/C)66判定備選方案經濟性的判別準則

對單一方案或一組獨立型方案而言,若B/C≥1,則表明方案的總收益大于或等于方案的總成本,實施該方案是經濟的,也即該方案從經濟性角度來看可以接受;反之,則方案不經濟。對多個互斥方案比較選優(yōu)時,按照效益—成本比指標排序選優(yōu)可能會導致錯誤的結論。則必須選用增量分析法。判定備選方案經濟性的判別準則對單一方案或一組獨立型方案而言67對于某一疾病的治療,有互斥方案M、N可供選擇,其中方案M的成本現值為500元,效益現值為1100元;方案N的成本現值為1800元,效益現值為2700元。兩方案的實施期限相同。

由效益—成本比公式可知:

方案M的效益—成本比為B/C=1100/500=2.2凈現值為NPV=1100-500=600(元)方案N的效益—成本比為B/C=2700/1800=1.5凈現值為NPV=2700-1800=900(元)對于某一疾病的治療,有互斥方案M、N可供選擇,其中方案M的成68方案M的效益—成本比大于方案N的效益—成本比,但其凈現值卻小于方案N。藥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用有限的藥物資源實現健康狀況的最大程度的改善。在資源(成本)不超出合理限度的情況下,應選擇凈現值較大的方案N。

方案M的效益—成本比大于方案N的效益—成本比,但其凈現值卻小69增量分析法(incrementalanalysis)也叫差額分析法,是指對被比較方案在成本、收益等方面的差額部分進行分析,進而對方案進行比較、選優(yōu)的方法。增量分析法(incrementalanalysis)70某地區(qū)瘧疾防治項目的實施,需要投入資金102519元,預計可由此避免7031人發(fā)病。如果7031人發(fā)病,則由此而造成的治療費用(包括藥費、醫(yī)務人員出診費)、病人誤工和(或)陪伴誤工費等經濟損失共計437502元。試判斷此瘧防項目的經濟性。解:該瘧防項目的收益和成本均以貨幣形態(tài)予以計量,其經濟性可用效益—成本比指標進行評價,即B/C=437502/102519=4.27B/C>1表明該瘧防項目的收益大于成本,實施該項目是經濟的。

某地區(qū)瘧疾防治項目的實施,需要投入資金102519元,預計可71互斥方案M、N均可治療某疾病,具體的成本和收益數據如下表。方案成本收益M11002354N16003054試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對方案的經濟性進行評價與選擇。解方案M、N的成本和收益B/C(M)=2354/1100=2.14B/C(N)=3054/1600=1.91互斥方案M、N均可治療某疾病,具體的成本和收益數據如下表。72B/C(M)=2354/1100=2.14

△B/△C=700/500=1.4方案N更經濟B/C(M)=2354/1100=73成本—效果分析定義

藥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中的效果,是指健康效果,是滿足人們需要的屬性。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是將備選方案的成本以貨幣形態(tài)計量,收益則以臨床效果指標來表示,進而對各備選方案的成本和效果進行分析和比較的一種評價方法。成本—效果分析定義藥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中的效果,是指健康效74該分析法中的收益直接采用治療或干預方案實施后所產生的健康效果或臨床結果指標如血壓降低的千帕數,血糖、血脂等指標的變化值,有效率等。因方案的收益采用了非貨幣化的計量方式,降低了方案間的可比性,故成本—效果分析法僅限用于效果相同或相當的備選方案的評價與比較,大大縮小了成本—效果分析法的適用范圍。

該分析法中的收益直接采用治療或干預方案實施后所產生的健康效果75成本—效益分析的優(yōu)勢與不足最大優(yōu)勢備選方案之間的可比性強最大不足有些收益無法或不便于貨幣化及貨幣化的收益難于被接受成本—效果分析的最大優(yōu)勢與不足恰好是成本—收益分析的不足與優(yōu)勢。

成本—效益分析的優(yōu)勢與不足最大優(yōu)勢76成本—效果分析評價指標

用效果—成本比指標對多個備選方案進行兩兩方案評價比較時,可能面臨的比較結果如下:

1.成本相同,效果不同;2.成本不同,效果相同;3.成本較低,效果較好;4.成本較低,效果較差;5.成本較高,效果較好;6.成本較高,效果較差。

如果出現第1、2、3、6種情況,則無須做進一步的評價、比較即可判斷方案的經濟性;如果出現第4、5種情況,則需要進一步比較。成本—效果分析評價指標用效果—成本比指標對多個備選方案進行77效果—成本比指標是效率型指標,指標值為相對值,對多個互斥備選方案進行經濟評價、比較時,簡單地按照效果—成本比的大小來排序選優(yōu)常常會導致錯誤的結論,也即由直接比較效果—成本比指標值所得的結論不可靠,因此必須采用增量分析法進行評價。效果—成本比指標是效率型指標,指標值為相對值,對多個互斥備選78增量分析法的步驟及判別準則將備選方案按成本額由小到大排序;求算成本額較小方案的效果—成本比,判斷其經濟性;求算與之相鄰的成本額較大的方案與該方案之間的增量效果—成本比,并判斷之;若△E/△C≥E/C,則表明用增量成本所換取的增量效果是經濟的,剔除次優(yōu)的較小成本額方案,保留成本額較高的方案。用保留下來的較優(yōu)方案與剩余方案依次比較,最終保留下來的方案就是最經濟的方案。

增量分析法的步驟及判別準則將備選方案按成本額由小到大排序;79成本—效果分析的適用范圍

成本和效果的計量單位不同,因此成本—效果分析對單一方案進行成本—效果分析因缺乏比較基準而不具有經濟意義,不適于對單一方案的經濟性進行評價。只適用于可獲得同類臨床效果并同時符合可比條件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備選方案間的評價與比較。

成本—效果分析的適用范圍成本和效果的計量單位不同,因此成本80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可以避開對收益的貨幣化計量,所采用的收益計量方式——效果易于醫(yī)務人員掌握、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因此,截至目前,成本—效果分析法是我國藥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中最為常用的方法。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可以避開對收益的貨幣化計量,所采用的收81對131例確診為抑郁癥的患者,按病情嚴重程度隨機分為3組,分別給予文拉法辛片劑、丙米嗪片劑、舍曲林片劑治療。療程均為6周。

接受治療者的其他費用都一樣,故按同一時期的相應價格只計算治療抑郁癥藥物的費用。以3種藥物治療抑郁癥的有效率作為衡量效果的指標。

案例一對131例確診為抑郁癥的患者,按病情嚴重程度隨機分為3組,分82文拉法辛、舍曲林與丙米嗪治療抑郁癥方案

的費用—效果分析

治療方案費用(C)有效率(E%)C/E△CE=100%丙米嗪組21.60910.242.14舍曲林組837.22899.41103.48文拉法辛組1180.118813.41160.92文拉法辛、舍曲林與丙米嗪治療抑郁癥方案

的費用—效果分析83丙米嗪是傳統的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而文拉法辛和舍曲林都是新型的抗抑郁藥。由表可知,丙米嗪組花費最少,療效最好,費用—效果比最低,是最經濟的治療方案。丙米嗪是傳統的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而文拉法辛和舍曲林都是新型的抗843種治療方案的不良反應存在較大差異

文拉法辛、舍曲林與丙米嗪治療抑郁癥方案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方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口干便秘視物模糊心動過速頭痛失眠惡心食欲減退丙米嗪583937197---舍曲林------94文拉法辛37199775--丙米嗪組雖然費用最低,但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最高。我國目前醫(yī)療資源嚴重不足,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qū),缺醫(yī)少藥更是普遍,丙米嗪是非常適合我國國情的藥物。且丙米嗪的不良反應大多較輕微,沒有嚴重到需停藥的程度,且丙米嗪的治療費用只需其他兩組的1/39和1/55,故認為丙米嗪組是治療抑郁癥的最佳治療方案。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他兩組藥物成本的下降(較丙米嗪具更大的降價空間),丙米嗪被其他兩組藥所取代也在情理之中。3種治療方案的不良反應存在較大差異85對尿路感染的治療有6種方案可供選擇,采用回顧性隨即調查方法進行研究,方案A、B、C、D、E、F所用藥物依次為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氧氟沙星注射液、頭孢哌酮加生理鹽水、頭孢曲松加生理鹽水、頭孢哌酮加生理鹽水與阿米卡星注射液聯用、頭孢曲松加生理鹽水與阿米卡星注射液聯用。本研究以總有效率作為效果指標,成本包括藥品成本、檢查成本、住院成本、給藥成本和患者的誤工成本。案例二對尿路感染的治療有6種方案可供選擇,采用回顧性隨即調查方法進866種方案的成本與效果

方案ABCDEF成本現值(元)2542.221338.943879.612570.733892.662649.56總有效率(%)88.8970.0089.6685.7190.4890.916種方案的成本與效果方案A87求出方案B的成本—效果比1338.94/70.00=19.13將其余方案與方案B進行比較,分別求算其余方案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具體如下:方案A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

(2542.22-1338.94)/(88.89-70.00)=63.70方案C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

(3879.61-1338.94)/(89.66-70.00)=129.23方案D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

(2570.73-1338.94)/(85.71-70.00)=78.41方案E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

(3892.66-1338.94)/(90.48-70.00)=124.69方案F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為

(2649.56-1338.94)/(90.91-70.00)=62.68求出方案B的成本—效果比1338.94/70.00=19.188由以上計算結果可見,方案B的成本最低,成本—效果比也最低,但總有效率最低;此外,相對于方案B的增量成本—效果比較低的方案依次為F、A、D。據報道,左旋氧氟沙星和頭孢曲松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本調查顯示,方案A、F具有較高的經濟性。由以上計算結果可見,方案B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