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電大《國際公法》單、多選擇題匯編題庫附答案(Word版可編輯)_第1頁
2022年電大《國際公法》單、多選擇題匯編題庫附答案(Word版可編輯)_第2頁
2022年電大《國際公法》單、多選擇題匯編題庫附答案(Word版可編輯)_第3頁
2022年電大《國際公法》單、多選擇題匯編題庫附答案(Word版可編輯)_第4頁
2022年電大《國際公法》單、多選擇題匯編題庫附答案(Word版可編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9PAGE2022年電大《國際公法》單、多選擇題匯編題庫附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20道試題,共40分。)1.國際法上的承認在承認國與被承認國之間引起一系列法律后果,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D.建交是承認的一種表現形式2.國際法委員會于()年經選舉正式成立。A.19483.被譽為國際法創始人的是荷蘭著名法學家()。B.格老秀斯4.國際法編纂的意義在于()。C.使國際法法典化5.聯合國負責國際法編纂工作的主要機構是()。D.國際法委員會6.在()的情況下,一國違反其國際義務的行為可以不被視為國際不當行為。C.報復他國7.最早將Internationallaw用來表示國際法的法學家是()。A.邊沁8.關于國家行使自衛權,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B.可以單獨自衛,也可以集體自衛9.各國采用()的方式將國際法納入國內法,使其在國內得以適用。B.采納或轉化10.18世紀末,()首先提出編纂國際法的倡儀。A.邊沁11.()可以引起國家繼承。D.國際法主體發生變化12.國際法基本原則有()B.強行法性質13.學者對國家承認的效果的研究從理論上提出了兩種主張,其中之一是()A.宣告說14.()被視為是近代國際法形成的標志的事件之一。A.威斯特伐利亞和會的召開15.當條約與我國法律抵觸時,()。B.條約優先于憲法以外的法律16.一國的部分領土脫離母國,建立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新的國家被稱為()。D.分離17.關于不動產的國家繼承,應適用()。C.隨領土轉移原則18.國家間的國際法官方編纂活動始于()。C.19世紀初19.在國家繼承中,與被繼承國對繼承所涉領土的活動有關的被繼承國的國家動產應轉屬繼承國,叫做()。D.領土實際生存原則20.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屬于對()的承認。C.新政府二、多項選擇題(共20道試題,共40分。)1.關于《聯合國憲章》,下列哪幾種說法是正確的()。A.于1945年通過并生效B.是迄今為止國際上最重要的一個國際條約C.截至2001年它有189個締約國2.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新實在法學派提出()。B.政策定向說D.權力政治說3.在被繼承國滅失的情況下,被繼承國參加的哪些條約一般不自動地拘束繼承國()。A.參加某一國際組織的條約B.政治性的條約4.各國在使國際法在其國內適用的方式上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采納C.轉化5.國際習慣形成所具備的要素包括:()A.國際法主體接受為法律B.國家接受為法律C.有一般實踐和通例存在D.經過系統編纂6.國際法的特征包括()。A.國際法主要調整國家之間的法律關系C.國際法通過國際法院和安理會得到強制執行D.國際法依靠國家采取單獨和集體措施得到強制執行7.國家的構成要素包括()A.居民B.領土C.政府D.主權8.我國在處理國際法與國內法關系上的總的原則是()。A.嚴格履行國際義務B.條約與我國法律抵觸時條約優先C.條約與憲法不一致時憲法優先D.適用國際慣例不得違反我國公共利益9.不干涉內政原則包括()。A.一國不得以經濟的方法迫使另一國服從B.民族自決權不受外國勢力干涉10.關于爭取獨立的民族的國際法的主體地位,下列哪種說法正確的()。A.它不是國家但類似國家B.其享有的民族自決權是其取得國際法主體地位的主要依據11.下列哪些行為屬于國家行為?()B.外交代表在國外與其職務有關的行為C.實際代表國家行事的人在執行公務時的行為D.別國或國際組織交由國家支配的機關的行為12.在近代國際法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件包括().A.威斯特伐里亞和會的召開B.《威斯特伐里亞和約》的簽訂D.格老秀斯《戰爭與和平法》的發表13.國際習慣形成的證據資料一般可以通過下列情況得到()。A.國家的內部行為B.國家的外交實踐C.國際組織的實踐14.下列哪些選項屬于國際法原則宣言中的七項原則()。A.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B.不使用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C.和平解決國際爭端D.各民族權利平等與自決15.依照國際法,邊界爭端應通過()方式解決。B.談判C.國際仲裁D.國際司法程序16.下列屬于單一制國家的有().C.中國D.俄羅斯17.國家是國際法的主要主體是因為()。A.國家有國際法上完全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B.國家是國際法的主要的調整對象C.國家是國際法的主要的創造者18.關于國際法的“一般法律原則”,下列那種說法是正確的()。B.它是國際法的淵源C.它是各國法律體系中共有的原則19.某國是實行三權分立制的國家。下列哪些部門作出的行為被認為是國家行為?A.立法機關B.行政機關C.司法機關D.軍隊20.承擔國家責任的行為國負有()的義務A.停止不當行為B.承諾并保證不重犯C.補償損害后果一、單項選擇題(共20道試題,共40分。)1.甲國發生的叛亂運動已經被甲國政府和國際社會承認為叛亂團體。該叛亂在其控制的一些地區,強行掠奪或占用外國僑民和外國國家的財產。下列關于甲國政府是否承擔責任的說法哪個是正確的?D.不承擔責任2.最先把國際法著作系統的譯成中文的人是()。C.丁韙良3.認為國際法的效力依據源于人類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識的學派叫做()。D.自然法學派4.被譽為國際法創始人的是荷蘭著名法學家()。B.格老秀斯5.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屬于對()的承認。C.新政府6.關于國家管轄豁免問題,()立場在19世紀末期由比利時和意大利等國的司法判例正式確認。C.限制主義7.()被視為是近代國際法形成的標志的事件之一。B.《戰爭與和平法》的發表8.關于國家行使自衛權,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B.可以單獨自衛,也可以集體自衛9.關于不動產的國家繼承,應適用()。C.隨領土轉移原則10.國際法優先說的著名代表人物是()。B.美國的凱爾森11.一國的部分領土脫離母國,建立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新的國家被稱為()。D.分離12.在國家繼承中,部分領土割讓或某附屬領土并入某一既有國家時,適用(),即被繼承國參加的條約自國家繼承日期停止對繼承所涉領土失效,而繼承國參加的條約則同時對該領土生效,除非該條約對該領土的適用不符合條約的目的和宗旨或者根本改變實施條約的條件。B.移動條約界域原則13.當條約與我國法律抵觸時,()。B.條約優先于憲法以外的法律14.國際法基本原則的特征之一是各國公認,這意味著()。A.一國不能創造國際法15.國家可以自由決定與其他國家締約、建交、結盟或進行其他往來,不受他國或國際組織的支配和任何形式的干涉,這是國家()的體現。D.獨立權16.()被視為是近代國際法形成的標志的事件之一。A.威斯特伐利亞和會的召開17.首先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家是()D.中國、印度和緬甸18.從國家結構形式上看,美國是()B.復合國19.下列不屬于國際法的直接淵源的一項是()。B.國際組織的決議20.確定國際法主體資格的條件之一是()C.有承受國際法上權利和義務的能力二、多項選擇題(共20道試題,共40分。)1.下列哪些選項屬于國際法原則宣言中的七項原則()。A.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B.不使用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C.和平解決國際爭端D.各民族權利平等與自決2.根據《南極條約》的規定,各國可以在南極進行()。B.自由考察D.建立科學研究站3.關于爭取獨立的民族的國際法的主體地位,下列哪種說法正確的A.它不是國家但類似國家B.其享有的民族自決權是其取得國際法主體地位的主要依據4.國際習慣形成所具備的要素包括:()A.國際法主體接受為法律B.國家接受為法律C.有一般實踐和通例存在D.經過系統編纂5.關于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理論上有幾種學說?()A.國際法和國內法平行說C.國際法優先說D.國內法優先說6.下列哪些選項中的領土變更方式是現代國際法所承認的?()A.美國從法國購買路易斯安娜州C.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D.德國薩爾區居民投票決定該地區主權歸屬7.對國際法的效力依據,新自然法學派提出了()。B.社會連帶學說D.規范法學說8.現代國際法的發展表現在哪些方面?()A.國際法主體的增加B.國際法調整對象和范圍的擴大C.國際法的領域和內容的新變化D.國際法的全面系統編纂9.國際法的基本原則()。A.各國必須遵守B.各國不得以條約改變之C.適用國際法的一切領域中10.承擔國家責任的行為國負有()的義務A.停止不當行為B.承諾并保證不重犯C.補償損害后果11.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持實在法學派觀點的的學者包括()。B.奧本海C.李斯特D.賓刻舒克12.下列哪些行為屬于國家行為?()B.外交代表在國外與其職務有關的行為C.實際代表國家行事的人在執行公務時的行為D.別國或國際組織交由國家支配的機關的行為13.關于《聯合國憲章》,下列哪幾種說法是正確的()。A.于1945年通過并生效B.是迄今為止國際上最重要的一個國際條約C.截至2001年它有189個締約國14.國際法的直接淵源包括()。A.國際條約B.國際習慣C.一般法律原則15.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新自然法學派提出()。A.社會連帶學說C.規范法學說16.下列哪幾項屬于限制領土主權的方式()?A.共管D.國際地役17.下列權利屬于國家的基本權利的有:()A.獨立權B.自衛權C.平等權D.表決權18.引起國家繼承的原因包括()。A.國家領土割讓B.國家領土合并19.國家邊界的形成有哪幾種情況:()A.歷史形成邊界B.條約劃定邊界C.繼承原國家邊界20.國際習慣形成的證據資料一般可以通過下列情況得到()。A.國家的內部行為B.國家的外交實踐C.國際組織的實踐一、單項選擇題(共20道試題,共40分。)1.國際法委員會于()年經選舉正式成立。A.19482.被譽為國際法創始人的是荷蘭著名法學家()。B.格老秀斯3.國家領土自然劃界的方法有()A.以山為界4.()可以引起國家繼承。D.國際法主體發生變化5.聯合國負責國際法編纂工作的主要機構是()。D.國際法委員會6.作為國際法淵源之一的國際習慣是指()。C.習慣國際法7.各國采用()的方式將國際法納入國內法,使其在國內得以適用。B.采納或轉化8.根據保護條約將本國重要的國際事務交由保護國管理,但可以在保護條約所允許的范圍內自行處理某些對外事務的國家被稱為()。B.被保護國D.單一國9.甲國發生的叛亂運動已經被甲國政府和國際社會承認為叛亂團體。該叛亂在其控制的一些地區,強行掠奪或占用外國僑民和外國國家的財產。下列關于甲國政府是否承擔責任的說法哪個是正確的?()。C.甲國政府和叛亂運動共同承擔直接責10.國際法編纂的意義在于()。B.使國際法匯總成冊11.國際法基本原則有()A.任意法的性質12.學者對國家承認的效果的研究從理論上提出了兩種主張,其中之一是()A.宣告說13.最重要的國際法主體是()。C.國際組織14.在()的情況下,一國違反其國際義務的行為可以不被視為國際不當行為。B.經濟制裁他國15.當條約與我國法律抵觸時,()。B.條約優先于憲法以外的法律16.從國家結構形式上看,美國是()B.復合國17.國際法上的承認在承認國與被承認國之間引起一系列法律后果,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D.建交是承認的一種表現形式18.最早將Internationallaw用來表示國際法的法學家是()。A.邊沁19.認為國際法的效力依據源于人類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識的學派叫做()。D.自然法學派20.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屬于對()的承認。C.新政府二、多項選擇題(共20道試題,共40分。)1.依照國際法,邊界爭端應通過()方式解決。B.談判C.國際仲裁D.國際司法程序2.下列哪些債務不屬于國家繼承的范圍()。B.地方債務D.惡債3.國際法的直接淵源包括()。A.國際條約B.國際習慣C.一般法律原則4.現代國際法的主體包括()。A.國家B.爭取獨立的民族C.政府間的國際組織5.關于《聯合國憲章》,下列哪幾種說法是正確的()。A.于1945年通過并生效B.是迄今為止國際上最重要的一個國際條約C.截至2001年它有189個締約國6.下列屬于排除一國國際行為不當性的情況有()A.同意B.不可抗力D.自衛7.傳統國際法學界在國際法的效力依據問題上所形成的主要學派有()。A.格老秀斯派B.自然法學派C.實在法學派8.某國是實行三權分立制的國家。下列哪些部門作出的行為被認為是國家行為?A.立法機關B.行政機關C.司法機關D.軍隊9.國家邊界的形成有哪幾種情況:()A.歷史形成邊界B.條約劃定邊界C.繼承原國家邊界10.現代領土變更的新方式包括()。C.全民投票D.恢復領土主權11.屬于國際法的直接淵源的選項包括()。B.國際慣例C.一般法律原則D.國內判例12.下列哪幾項屬于限制領土主權的方式()?A.共管D.國際地役13.甲國和乙國合并成為丙國,下列選項中哪些屬于丙國政府應該繼承的債務?A.甲國政府向丁國政府所貸款項B.甲國政府關于甲國南方省水利項目向丁國政府所貸款項14.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持實在法學派觀點的的學者包括()。B.奧本海C.李斯特D.賓刻舒克15.下列屬于傳統國際法上的領土取得與變更的方式有()。A.先占B.時效C.添附D.割讓16.下列權利屬于國家的基本權利的有:()A.獨立權B.自衛權C.平等權D.表決權17.承擔國家責任的行為國負有()的義務A.停止不當行為B.承諾并保證不重犯C.補償損害后果18.國家的構成要素包括()A.居民B.領土C.政府D.主權19.國際法的基本原則()。A.各國必須遵守B.各國不得以條約改變之C.適用國際法的一切領域中20.國際法主體的構成要件包括:()。B.能獨立進行國際交往和參加國際法律關系C.能直接承受國際法上的權利和義務D.有國際求償能力一、單項選擇題(共20道試題,共40分。)1.認為國際法的效力依據源于人類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識的學派叫做()。D.自然法學派2.()被視為是近代國際法形成的標志的事件之一。B.《戰爭與和平法》的發表3.由若干地方行政區域組成的擁有統一主權的國家被稱為()。B.單一國4.關于國家管轄豁免問題,()立場在19世紀末期由比利時和意大利等國的司法判例正式確認。C.限制主義5.確定現代國際法基本原則的基本文件是()。A.《聯合國憲章》6.國際法優先說的著名代表人物是()。B.美國的凱爾森7.國際法委員會于()年經選舉正式成立。A.19488.聯合國負責國際法編纂工作的主要機構是()。D.國際法委員會9.最早將西方國際法著作翻譯成中文的人是()。B.丁韙良10.關于國家管轄豁免問題,()立場在19世紀初得到英美等國的司法判例的確認,19世紀末葉以前一直得到幾乎所有西方國家的司法實踐和學者的普遍支持。A.絕對主義11.()被視為是近代國際法形成的標志的事件之一。A.威斯特伐利亞和會的召開12.國際法基本原則的特征之一是各國公認,這意味著()。A.一國不能創造國際法13.各國采用()的方式將國際法納入國內法,使其在國內得以適用。B.采納或轉化14.國際法基本原則有()B.強行法性質D.硬法的性質15.根據保護條約將本國重要的國際事務交由保護國管理,但可以在保護條約所允許的范圍內自行處理某些對外事務的國家被稱為()。B.被保護國16.國際法的官方編纂始于()A.19世紀17.作為國際法淵源之一的國際習慣是指()。C.習慣國際法18.國際法上的承認在承認國與被承認國之間引起一系列法律后果,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D.建交是承認的一種表現形式19.既有國家對新國家給予不完全的、有限的、臨時的承認,叫做()。C.事實上的承認20.被譽為國際法創始人的是荷蘭著名法學家()。B.格老秀斯二、多項選擇題(共20道試題,共40分。)1.國際法的直接淵源包括()。A.國際條約B.國際習慣C.一般法律原則2.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新自然法學派提出()。A.社會連帶學說C.規范法學說3.下列屬于排除一國國際行為不當性的情況有()A.同意B.不可抗力D.自衛4.下列哪些行為屬于國家行為?()B.外交代表在國外與其職務有關的行為C.實際代表國家行事的人在執行公務時的行為D.別國或國際組織交由國家支配的機關的行為5.國際條約的締結者可以是()。A.國家B.聯合國6.在被繼承國滅失的情況下,被繼承國參加的哪些條約一般不自動地拘束繼承國()。A.參加某一國際組織的條約B.政治性的條約7.國際法的特征包括()。A.國際法主要調整國家之間的法律關系B.國際法的創立方式是國際法主體特別是國家間的協議D.國際法依靠國家采取單獨和集體措施得到強制執行8.某國是實行三權分立制的國家。下列哪些部門作出的行為被認為是國家行為?A.立法機關B.行政機關C.司法機關D.軍隊9.可以確立國際法原則的輔助資料有()。A.國際法院的司法判例B.國際仲裁庭的裁決C.權威公法學家的學說D.國際組織的決議10.承擔國家責任的行為國負有()的義務A.停止不當行為B.承諾并保證不重犯C.補償損害后果11.國家邊界的形成有哪幾種情況:()A.歷史形成邊界B.條約劃定邊界C.繼承原國家邊界12.屬于國際法的直接淵源的選項包括()。B.國際慣例C.一般法律原則D.國內判例13.關于爭取獨立的民族的國際法的主體地位,下列哪種說法正確的()。A.它不是國家但類似國家B.其享有的民族自決權是其取得國際法主體地位的主要依據14.現代國際法承認的領土變更方式包括()。A.添附B.全民投票C.自愿割讓15.在近代國際法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件包括().A.威斯特伐里亞和會的召開B.《威斯特伐里亞和約》的簽訂D.格老秀斯《戰爭與和平法》的發表16.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持實在法學派觀點的的學者包括()。B.奧本海C.李斯特D.賓刻舒克17.下列屬于復合國的國家有()A.美國D.前蘇聯18.現代國際法的發展表現在哪些方面?()A.國際法主體的增加B.國際法調整對象和范圍的擴大C.國際法的領域和內容的新變化D.國際法的全面系統編纂19.現代領土變更的新方式包括()。C.全民投票D.恢復領土主權20.下列屬于單一制國家的有().C.中國D.俄羅斯1.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屬于對()的承認。C.新政府2.當條約與我國法律抵觸時,()。B.條約優先于憲法以外的法律3.首先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家是()D.中國、印度和緬甸4.下列不屬于國際法的直接淵源的一項是()。B.國際組織的決議5.關于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主張二元論平行說。A.奧本海6.國際法上的承認在承認國與被承認國之間引起一系列法律后果,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D.建交是承認的一種表現形式7.關于國家管轄豁免問題,()立場在19世紀末期由比利時和意大利等國的司法判例正式確認。C.限制主義8.學者對國家承認的效果的研究從理論上提出了兩種主張,其中之一是()A.宣告說9.前蘇聯解體后,1992年1月3日,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發表建交聯合公報,這是中國對一個()的承認。A.新國家10.認為國際法的效力依據源于人類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識的學派叫做()。D.自然法學派11.一國的部分領土脫離母國,建立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新的國家被稱為()。D.分離12.確定國際法主體資格的條件之一是()C.有承受國際法上權利和義務的能力13.國家領土自然劃界的方法有()A.以山為界14.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下列學者持實在法學派觀點的是()。A.奧本海15.國際法的官方編纂始于()A.19世紀16.國際法編纂的意義在于()。C.使國際法法典化17.關于國家管轄豁免問題,()立場在19世紀初得到英美等國的司法判例的確認,19世紀末葉以前一直得到幾乎所有西方國家的司法實踐和學者的普遍支持。A.絕對主義18.在國家繼承中,與被繼承國對繼承所涉領土的活動有關的被繼承國的國家動產應轉屬繼承國,叫做()。D.領土實際生存原則19.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具有強行法的性質,這表明()。C.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均應具備強行法的各種條件和特征20.最早將西方國際法著作翻譯成中文的人是()。B.丁韙良二、多項選擇題(共20道試題,共40分。)1.在被繼承國滅失的情況下,被繼承國參加的哪些條約一般不自動地拘束繼承國()。A.參加某一國際組織的條約B.政治性的條約2.下列哪些債務不屬于國家繼承的范圍()。B.地方債務D.惡債3.國際法的直接淵源包括()。A.國際條約B.國際習慣C.一般法律原則4.下列哪些選項屬于國際法基本原則?()A.國際主權平等原則B.不干涉內政原則5.關于爭取獨立的民族的國際法的主體地位,下列哪種說法正確的()。A.它不是國家但類似國家B.其享有的民族自決權是其取得國際法主體地位的主要依據6.以下哪幾項關系屬于國際法調整的對象?()B.中國與美國的關系C.政府間國際組織的關系7.國家的構成要素包括()A.居民B.領土C.政府D.主權8.引起國家繼承的原因包括()。A.國家領土割讓B.國家領土合并9.國際法的基本原則()。A.各國必須遵守B.各國不得以條約改變之C.適用國際法的一切領域中10.現代國際法的主體包括()。A.國家B.爭取獨立的民族C.政府間的國際組織11.不干涉內政原則包括()。A.一國不得以經濟的方法迫使另一國服從B.民族自決權不受外國勢力干涉12.下列屬于傳統國際法上的領土取得與變更的方式有()。A.先占B.時效C.添附D.割讓13.下列哪些選項屬于國際法原則宣言中的七項原則()。A.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B.不使用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C.和平解決國際爭端D.各民族權利平等與自決14.下列哪幾項屬于限制領土主權的方式()?A.共管D.國際地役15.對國際法的效力依據,新自然法學派提出了()。A.二元論說B.社會連帶學說D.規范法學說16.依照國際法,邊界爭端應通過()方式解決。B.談判C.國際仲裁D.國際司法程序17.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持實在法學派觀點的的學者包括()。B.奧本海C.李斯特D.賓刻舒克18.根據《南極條約》的規定,各國可以在南極進行()。B.自由考察D.建立科學研究站19.現代國際法承認的領土變更方式包括()。B.全民投票C.自愿割讓D.時效20.可以被視為國際法的輔助淵源的選項包括()。B.權威公法學家學說C.國際組織的決議1.國家的核心構成要素是()。D.主權2.關于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主張二元論平行說。A.奧本海3.聯合國負責國際法編纂工作的主要機構是()。D.國際法委員會4.作為國際法淵源之一的國際習慣是指()。C.習慣國際法5.確立現代國際法基本原則的最重要的國際條約是()。A.《聯合國憲章》6.最重要的國際法主體是()。A.國家7.關于國家行使自衛權,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B.可以單獨自衛,也可以集體自衛8.最早將Internationallaw用來表示國際法的法學家是()。A.邊沁9.()被視為是近代國際法形成的標志的事件之一。A.威斯特伐利亞和會的召開10.國際法編纂的意義在于()。C.使國際法法典化11.認為國際法的效力依據源于人類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識的學派叫做()。D.自然法學派12.關于國家管轄豁免問題,()立場在19世紀初得到英美等國的司法判例的確認,19世紀末葉以前一直得到幾乎所有西方國家的司法實踐和學者的普遍支持。A.絕對主義13.最早將西方國際法著作翻譯成中文的人是()。B.丁韙良14.關于不動產的國家繼承,應適用()。C.隨領土轉移原則15.根據保護條約將本國重要的國際事務交由保護國管理,但可以在保護條約所允許的范圍內自行處理某些對外事務的國家被稱為()。B.被保護國16.()被視為是近代國際法形成的標志的事件之一。A.國際聯盟的成立17.國際法優先說的著名代表人物是()。B.美國的凱爾森18.既有國家對新國家給予不完全的、有限的、臨時的承認,叫做()。C.事實上的承認19.一國的部分領土脫離母國,建立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新的國家被稱為()。D.分離20.在國家繼承中,部分領土割讓或某附屬領土并入某一既有國家時,適用(),即被繼承國參加的條約自國家繼承日期停止對繼承所涉領土失效,而繼承國參加的條約則同時對該領土生效,除非該條約對該領土的適用不符合條約的目的和宗旨或者根本改變實施條約的條件。B.移動條約界域原則1.國際法的直接淵源包括()。A.國際條約B.國際習慣C.一般法律原則2.現代國際法承認的領土變更方式包括()。A.添附B.全民投票C.自愿割讓3.下列權利屬于國家的基本權利的有:()A.獨立權B.自衛權C.平等權D.表決權4.對國際法的效力依據,新自然法學派提出了()。B.社會連帶學說D.規范法學說5.在近代國際法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件包括().6.下列哪些選項屬于國際法基本原則?()A.國際主權平等原則B.不干涉內政原則7.國家邊界的形成有哪幾種情況:()A.歷史形成邊界B.條約劃定邊界C.繼承原國家邊界8.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新實在法學派提出()。B.政策定向說D.權力政治說9.下列哪些選項屬于國際法原則宣言中的七項原則()。A.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B.不使用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C.和平解決國際爭端D.各民族權利平等與自決10.關于《聯合國憲章》,下列哪幾種說法是正確的()。A.于1945年通過并生效B.是迄今為止國際上最重要的一個國際條約C.截至2001年它有189個締約國11.國家的構成要素包括()A.居民B.領土C.政府D.主權12.以下哪幾項關系屬于國際法調整的對象?()B.中國與美國的關系C.政府間國際組織的關系13.下列屬于排除一國國際行為不當性的情況有()A.同意B.不可抗力D.自衛14.國際法主體的構成要件包括:()。B.能獨立進行國際交往和參加國際法律關系C.能直接承受國際法上的權利和義務D.有國際求償能力15.引起國家繼承的原因包括()。A.國家領土割讓B.國家領土合并16.根據《南極條約》的規定,各國可以在南極進行()。B.自由考察D.建立科學研究站17.現代領土變更的新方式包括()。C.全民投票D.恢復領土主權18.國際法的特征包括()。A.國際法主要調整國家之間的法律關系B.國際法的創立方式是國際法主體特別是國家間的協議D.國際法依靠國家采取單獨和集體措施得到強制執行19.依照國際法,邊界爭端應通過()方式解決。B.談判C.國際仲裁D.國際司法程序20.某國是實行三權分立制的國家。下列哪些部門作出的行為被認為是國家行為?A.立法機關B.行政機關C.司法機關D.軍隊第1次任務_00071.國際法基本原則有()B.強行法性質2.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具有強行法的性質,這表明()。C.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均應具備強行法的各種條件和特征3.()可以引起國家繼承。D.國際法主體發生變化4.被譽為國際法創始人的是荷蘭著名法學家()。B.格老秀斯5.在國家繼承中,與被繼承國對繼承所涉領土的活動有關的被繼承國的國家動產應轉屬繼承國,叫做()。D.領土實際生存原則6.國家的核心構成要素是()。D.主權7.()被視為是近代國際法形成的標志的事件之一。A.威斯特伐利亞和會的召開8.()被視為是近代國際法形成的標志的事件之一。B.《戰爭與和平法》的發表9.既有國家對新國家給予不完全的、有限的、臨時的承認,叫做()。C.事實上的承認10.國際法基本原則的特征之一是各國公認,這意味著()。A.一國不能創造國際法11.認為國際法的效力依據源于人類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識的學派叫做()。D.自然法學派12.學者對國家承認的效果的研究從理論上提出了兩種主張,其中之一是()A.宣告說13.確立現代國際法基本原則的最重要的國際條約是()。A.《聯合國憲章》14.國際法委員會于()年經選舉正式成立。A.194815.國際法的官方編纂始于()A.19世紀16.最早將Internationallaw用來表示國際法的法學家是()。A.邊沁17.最早將西方國際法著作翻譯成中文的人是()。B.丁韙良18.首先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家是()D.中國、印度和緬甸19.一國的部分領土脫離母國,建立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新的國家被稱為()。D.分離20.從國家結構形式上看,美國是()B.復合國1.現代國際法的發展表現在哪些方面?()A.國際法主體的增加B.國際法調整對象和范圍的擴大C.國際法的領域和內容的新變化D.國際法的全面系統編纂2.我國在處理國際法與國內法關系上的總的原則是()。A.嚴格履行國際義務B.條約與我國法律抵觸時條約優先C.條約與憲法不一致時憲法優先D.適用國際慣例不得違反我國公共利益3.傳統國際法學界在國際法的效力依據問題上所形成的主要學派有()。A.格老秀斯派B.自然法學派C.實在法學派4.下列哪些選項中的領土變更方式是現代國際法所承認的?()A.美國從法國購買路易斯安娜州C.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D.德國薩爾區居民投票決定該地區主權歸屬5.國家邊界的形成有哪幾種情況:()A.歷史形成邊界B.條約劃定邊界C.繼承原國家邊界6.下列哪些行為屬于國家行為?()A.駐外記者在國外與其職務有關的行為B.外交代表在國外與其職務有關的行為C.實際代表國家行事的人在執行公務時的行為D.別國或國際組織交由國家支配的機關的行為7.甲國和乙國合并成為丙國,下列選項中哪些屬于丙國政府應該繼承的債務?A.甲國政府向丁國政府所貸款項B.甲國政府關于甲國南方省水利項目向丁國政府所貸款項8.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新自然法學派提出()。A.社會連帶學說C.規范法學說9.國際條約的締結者可以是()。A.國家B.聯合國10.下列屬于單一制國家的有().C.中國D.俄羅斯11.屬于國際法的直接淵源的選項包括()。B.國際慣例C.一般法律原則D.國內判例12.國際習慣形成所具備的要素包括:()A.國際法主體接受為法律B.國家接受為法律C.有一般實踐和通例存在D.經過系統編纂13.國際習慣形成的證據資料一般可以通過下列情況得到()。A.國家的內部行為B.國家的外交實踐C.國際組織的實踐14.關于爭取獨立的民族的國際法的主體地位,下列哪種說法正確的()。A.它不是國家但類似國家B.其享有的民族自決權是其取得國際法主體地位的主要依據15.關于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理論上有幾種學說?()A.國際法和國內法平行說C.國際法優先說D.國內法優先說16.下列哪些債務不屬于國家繼承的范圍()。B.地方債務D.惡債17.下列屬于復合國的國家有()A.美國D.前蘇聯18.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新實在法學派提出()。B.政策定向說D.權力政治說19.下列哪些選項屬于國際法原則宣言中的七項原則()。A.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B.不使用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C.和平解決國際爭端D.各民族權利平等與自決20.國際法的直接淵源包括()。A.國際條約B.國際習慣C.一般法律原則1.國際法的官方編纂始于()A.19世紀2.國際法基本原則的特征之一是各國公認,這意味著()。A.一國不能創造國際法3.根據保護條約將本國重要的國際事務交由保護國管理,但可以在保護條約所允許的范圍內自行處理某些對外事務的國家被稱為()。B.被保護國4.在()的情況下,一國違反其國際義務的行為可以不被視為國際不當行為。C.報復他國5.認為國際法的效力依據源于人類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識的學派叫做()。D.自然法學派6.最先把國際法著作系統的譯成中文的人是()。C.丁韙良7.從國家結構形式上看,美國是()B.復合國8.一國的部分領土脫離母國,建立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新的國家被稱為()。D.分離9.國家可以自由決定與其他國家締約、建交、結盟或進行其他往來,不受他國或國際組織的支配和任何形式的干涉,這是國家()的體現。D.獨立權10.關于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主張二元論平行說。A.奧本海11.作為國際法淵源之一的國際習慣是指()。C.習慣國際法12.()可以引起國家繼承。D.國際法主體發生變化13.國家領土自然劃界的方法有()A.以山為界14.關于國家行使自衛權,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B.可以單獨自衛,也可以集體自衛15.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下列學者持實在法學派觀點的是()。A.奧本海16.國家的核心構成要素是()。D.主權17.確立現代國際法基本原則的最重要的國際條約是()。A.《聯合國憲章》18.國家間的國際法官方編纂活動始于()。C.19世紀初19.確定現代國際法基本原則的基本文件是()。A.《聯合國憲章》20.國際法編纂的意義在于()。C.使國際法法典化1.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新自然法學派提出()。A.社會連帶學說D.權力政治說2.下列哪些行為屬于國家行為?()B.外交代表在國外與其職務有關的行為C.實際代表國家行事的人在執行公務時的行為D.別國或國際組織交由國家支配的機關的行為3.下列屬于傳統國際法上的領土取得與變更的方式有()。A.先占B.時效C.添附D.割讓4.在近代國際法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件包括().A.威斯特伐里亞和會的召開B.《威斯特伐里亞和約》的簽訂D.格老秀斯《戰爭與和平法》的發表5.對國際法的效力依據,新自然法學派提出了()。B.社會連帶學說D.規范法學說6.現今世界上的永久中立國有()。A.瑞士C.奧地利7.下列屬于復合國的國家有()A.美國D.前蘇聯8.傳統國際法學界在國際法的效力依據問題上所形成的主要學派有()。A.格老秀斯派B.自然法學派C.實在法學派9.國際習慣形成的證據資料一般可以通過下列情況得到()。A.國家的內部行為B.國家的外交實踐C.國際組織的實踐10.下列哪些債務不屬于國家繼承的范圍()。B.地方債務D.惡債11.以下哪幾項關系屬于國際法調整的對象?()B.中國與美國的關系C.政府間國際組織的關系12.下列哪幾項屬于限制領土主權的方式()?A.共管D.國際地役13.國際法的特征包括()。A.國際法主要調整國家之間的法律關系B.國際法的創立方式是國際法主體特別是國家間的協議D.國際法依靠國家采取單獨和集體措施得到強制執行14.在被繼承國滅失的情況下,被繼承國參加的哪些條約一般不自動地拘束繼承國()。A.參加某一國際組織的條約B.政治性的條約15.國際法的基本原則()。A.各國必須遵守B.各國不得以條約改變之C.適用國際法的一切領域中16.某國是實行三權分立制的國家。下列哪些部門作出的行為被認為是國家行為?A.立法機關B.行政機關C.司法機關D.軍隊17.下列哪些選項屬于國際法原則宣言中的七項原則()。A.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B.不使用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C.和平解決國際爭端D.各民族權利平等與自決18.國家邊界的形成有哪幾種情況:()A.歷史形成邊界B.條約劃定邊界C.繼承原國家邊界19.下列哪些選項屬于國際法基本原則?()A.國際主權平等原則B.不干涉內政原則20.國際法主體的構成要件包括:()。A.有獨立的主權B.能獨立進行國際交往和參加國際法律關系C.能直接承受國際法上的權利和義務D.有國際求償能力1.()被視為是近代國際法形成的標志的事件之一。B.《戰爭與和平法》的發表2.國家領土自然劃界的方法有()A.以山為界3.一國的部分領土脫離母國,建立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新的國家被稱為()。D.分離4.()被視為是近代國際法形成的標志的事件之一。A.威斯特伐利亞和會的召開5.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下列學者持實在法學派觀點的是()。A.奧本海6.國際法的官方編纂始于()A.19世紀7.國際法優先說的著名代表人物是()。B.美國的凱爾森8.確立南極法律制度的基本條約是()。D.南極條約9.關于不動產的國家繼承,應適用()。C.隨領土轉移原則10.國家可以自由決定與其他國家締約、建交、結盟或進行其他往來,不受他國或國際組織的支配和任何形式的干涉,這是國家()的體現。D.獨立權11.國際法編纂的意義在于()。C.使國際法法典化12.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具有強行法的性質,這表明()。C.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均應具備強行法的各種條件和特征13.國際法基本原則有()B.強行法性質14.作為國際法淵源之一的國際習慣是指()。C.習慣國際法15.由若干地方行政區域組成的擁有統一主權的國家被稱為()。B.單一國16.從國家結構形式上看,美國是()B.復合國17.下列不屬于國際法的直接淵源的一項是()。B.國際組織的決議18.國際法委員會于()年經選舉正式成立。A.194819.關于國家管轄豁免問題,()立場在19世紀末期由比利時和意大利等國的司法判例正式確認。C.限制主義20.確定國際法主體資格的條件之一是()C.有承受國際法上權利和義務的能力D.有普遍管轄權1.國家是國際法的主要主體是因為()。A.國家有國際法上完全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B.國家是國際法的主要的調整對象C.國家是國際法的主要的創造者2.在近代國際法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件包括().A.威斯特伐里亞和會的召開B.《威斯特伐里亞和約》的簽訂D.格老秀斯《戰爭與和平法》的發表3.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持實在法學派觀點的的學者包括()。B.奧本海C.李斯特D.賓刻舒克4.國際法主體的構成要件包括:()。B.能獨立進行國際交往和參加國際法律關系C.能直接承受國際法上的權利和義務D.有國際求償能力5.下列哪些行為屬于國家行為?()B.外交代表在國外與其職務有關的行為C.實際代表國家行事的人在執行公務時的行為D.別國或國際組織交由國家支配的機關的行為6.不干涉內政原則包括()。A.一國不得以經濟的方法迫使另一國服從B.民族自決權不受外國勢力干涉7.可以確立國際法原則的輔助資料有()。A.國際法院的司法判例B.國際仲裁庭的裁決C.權威公法學家的學說D.國際組織的決議8.下列屬于排除一國國際行為不當性的情況有()A.同意B.不可抗力D.自衛9.以下哪幾項關系屬于國際法調整的對象?()A.中國與百事可樂公司的關系B.中國與美國的關系C.政府間國際組織的關系10.屬于國際法的直接淵源的選項包括()。A.國際組織的決議B.國際慣例C.一般法律原則D.國內判例11.傳統國際法學界在國際法的效力依據問題上所形成的主要學派有()。A.格老秀斯派B.自然法學派C.實在法學派12.下列哪些選項屬于國際法原則宣言中的七項原則()。A.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B.不使用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C.和平解決國際爭端D.各民族權利平等與自決13.現代國際法的主體包括()。A.國家B.爭取獨立的民族C.政府間的國際組織14.承擔國家責任的行為國負有()的義務A.停止不當行為B.承諾并保證不重犯C.補償損害后果15.某國是實行三權分立制的國家。下列哪些部門作出的行為被認為是國家行為?A.立法機關B.行政機關C.司法機關D.軍隊16.甲國和乙國合并成為丙國,下列選項中哪些屬于丙國政府應該繼承的債務?A.甲國政府向丁國政府所貸款項B.甲國政府關于甲國南方省水利項目向丁國政府所貸款項17.現代領土變更的新方式包括()。C.全民投票D.恢復領土主權18.下列哪些債務不屬于國家繼承的范圍()。B.地方債務D.惡債19.下列屬于單一制國家的有().C.中國D.俄羅斯20.根據《南極條約》的規定,各國可以在南極進行()。B.自由考察D.建立科學研究站1.最早將西方國際法著作翻譯成中文的人是()。B.丁韙良2.最先把國際法著作系統的譯成中文的人是()。C.丁韙良3.從國家結構形式上看,美國是()B.復合國4.前蘇聯解體后,1992年1月3日,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發表建交聯合公報,這是中國對一個()的承認。A.新國家5.關于國家管轄豁免問題,()立場在19世紀初得到英美等國的司法判例的確認,19世紀末葉以前一直得到幾乎所有西方國家的司法實踐和學者的普遍支持。A.絕對主義6.被譽為國際法創始人的是荷蘭著名法學家()。B.格老秀斯7.國家領土自然劃界的方法有()A.以山為界8.國際法的官方編纂始于()A.19世紀9.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屬于對()的承認。C.新政府10.國家可以自由決定與其他國家締約、建交、結盟或進行其他往來,不受他國或國際組織的支配和任何形式的干涉,這是國家()的體現。D.獨立權11.根據保護條約將本國重要的國際事務交由保護國管理,但可以在保護條約所允許的范圍內自行處理某些對外事務的國家被稱為()。B.被保護國12.()可以引起國家繼承。D.國際法主體發生變化13.既有國家對新國家給予不完全的、有限的、臨時的承認,叫做()。C.事實上的承認14.確定現代國際法基本原則的基本文件是()。A.《聯合國憲章》15.在國家繼承中,與被繼承國對繼承所涉領土的活動有關的被繼承國的國家動產應轉屬繼承國,叫做()。D.領土實際生存原則16.國家間的國際法官方編纂活動始于()。D.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7.在國家繼承中,部分領土割讓或某附屬領土并入某一既有國家時,適用(),即被繼承國參加的條約自國家繼承日期停止對繼承所涉領土失效,而繼承國參加的條約則同時對該領土生效,除非該條約對該領土的適用不符合條約的目的和宗旨或者根本改變實施條約的條件。C.領土轉移協定原則18.國際法基本原則有()B.強行法性質19.()被視為是近代國際法形成的標志的事件之一。B.《戰爭與和平法》的發表20.學者對國家承認的效果的研究從理論上提出了兩種主張,其中之一是()B.平行說1.根據《南極條約》的規定,各國可以在南極進行()。B.自由考察D.建立科學研究站2.以下哪幾項關系屬于國際法調整的對象?()B.中國與美國的關系C.政府間國際組織的關系3.下列權利屬于國家的基本權利的有:()A.獨立權B.自衛權C.平等權D.表決權4.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新實在法學派提出()。B.政策定向說D.權力政治說5.國際法的直接淵源包括()。A.國際條約B.國際習慣C.一般法律原則6.現今世界上的永久中立國有()。A.瑞士C.奧地利7.關于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新自然法學派提出()。A.社會連帶學說C.規范法學說8.引起國家繼承的原因包括()。A.國家領土割讓B.國家領土合并9.國際條約的締結者可以是()。A.國家B.聯合國10.關于爭取獨立的民族的國際法的主體地位,下列哪種說法正確的()。A.它不是國家但類似國家B.其享有的民族自決權是其取得國際法主體地位的主要依據11.下列哪些選項中的領土變更方式是現代國際法所承認的?()A.美國從法國購買路易斯安娜州C.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D.德國薩爾區居民投票決定該地區主權歸屬12.國際法的特征包括()。A.國際法主要調整國家之間的法律關系B.國際法的創立方式是國際法主體特別是國家間的協議D.國際法依靠國家采取單獨和集體措施得到強制執行13.各國在使國際法在其國內適用的方式上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采納C.轉化14.現代國際法的主體包括()。A.國家B.爭取獨立的民族C.政府間的國際組織15.可以確立國際法原則的輔助資料有()。A.國際法院的司法判例B.國際仲裁庭的裁決C.權威公法學家的學說D.國際組織的決議16.對國際法的效力依據,新自然法學派提出了()。B.社會連帶學說D.規范法學說17.關于《聯合國憲章》,下列哪幾種說法是正確的()。A.于1945年通過并生效B.是迄今為止國際上最重要的一個國際條約C.截至2001年它有189個締約國18.現代國際法承認的領土變更方式包括()。A.添附B.全民投票C.自愿割讓19.國際習慣形成所具備的要素包括:()A.國際法主體接受為法律B.國家接受為法律C.有一般實踐和通例存在D.經過系統編纂20.國家是國際法的主要主體是因為()。A.國家有國際法上完全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B.國家是國際法的主要的調整對象C.國家是國際法的主要的創造者1.地面國家為了維護本國的經濟利益,有權保留()。A.國內運輸權2.英國的()在1618年寫成的《閉海論》中,反對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論點,提出英國有權占有其周圍的海洋。B.賽爾登3.我國采取()方法劃定領海基線。B.直線基線法4.根據1971年《賠償責任公約》的規定,發射國對其發射的空間實體在()造成的損害應負有賠償的絕對責任。B.地球表面5.人類的第一次外空活動是()。A.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6.公海自由制度意味著公海是()。A.全人類的共同財富7.重于空氣的飛機載人飛行成功是()A.1903年8.目前確立外層空間法的最重要的公約是()。D.外層空間條約9.沿海國對違反其法律規章的外國船舶可在公海上行使()。B.緊追權10.國際法上的無害通過制度適用于()。B.領海11.馬六甲海峽是()。A.領峽12.除群島國的情形外,領海基線向陸一面的海域叫做()。C.內水13.()是指以海水退潮時離海岸最遠的那條線做為領海的基線。A.正常基線法14.將“飛行中”定義為航空器從裝載完畢,機艙外部各門均已關閉時起,直至打開任一機艙門以便卸載時為止的公約是()D.蒙特利爾公約的補充議定書15.《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在聯合國主持下于1982年第()次海洋法會議上通過的。C.三16.在群島國的群島海道上適用()。A.通過制度17.國際海底區域是()B.國家管轄范圍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18.中華人民共和國毗連區的寬度是()C.從領海基線至其外部界線距離24海里19.過境通行制度適用于()。C.國際航行的海峽20.《國際民用航空公約》是()年在()簽訂的。D.1944芝加哥21.首先提出爭取200海里海洋權的國家是()A.智利22.領海最初稱為領水,是意大利法學家()于17世紀在《西班牙辯論》中提出的。D.真蒂利斯23.第一個懲治危害國際民航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國際公約是()。A.東京公約24.()把危機國際民用航空機場安全的暴力行為定為犯罪。D.蒙特利爾公約的補充議定書25.蒙特利爾公約中關于“使用中”的界定是()。B.從地面人員或機組為某一特定飛行而對航空器進行飛行前的準1.下列關于懲治危害國際民航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有()。B.《東京公約》D.《蒙特利爾公約》2.根據《外層空間條約》和《月球協定》等文件的規定,外層空間()。C.探索和利用自由D.是人類共同財產3.屬于非無害通過活動的有()。A.以任何種類的武器進行任何操練或演習B.任何捕魚活動D.在船上起落飛機4.海牙公約規定,()屬于危害國際民航安全的非法行為。A.對飛行中的航空器使用暴力行為C.對飛行中的航空器使用暴力威脅行為5.()屬于外層空間法規定的外層空間活動的制度。B.救助、送回和歸還制度C.登記制度D.責任制度6.()規定了“或起訴或引渡”原則。A.東京公約C.蒙特利爾公約D.海牙公約7.1958年,日內瓦第一次海洋法會議通過的公約包括)。C.公海公約D.海上人命安全公約8.沿海國在專屬經濟區內享有()的權利。A.勘探和開發、養護和管理海床及底土的自然資源B.對人工島嶼、設施和結構的建造和使用有專屬管轄C.登臨權和緊追權D.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和保全具有專屬管轄9.根據《南極條約》的規定,各國可以在南極進行()。B.自由考察D.建立科學研究站10.毗連區是沿海國對()等特殊事項行使管制權的一帶海域。A.海關B.財政C.移民11.蒙特利爾公約及其補充議定書規定,下列國家對危害國際民航安全的非法行為具有管轄權()。A.航空器登記地國B.航空器降落地國C.航空器承租人的主要營業地D.罪行發生地國12.沿海國行使緊追權時必須遵守下列原則()。B.緊追在被追逐船舶進入其本國領海時立即停止C.緊追權只能由軍艦、軍用船舶或其他由清楚標志的政府船舶或飛機行使D.緊追在被追逐船舶進入其第三國領海時立即停止13.下列屬于用于國際航行的海峽的有()。B.馬六甲海峽C.新加坡海峽D.多米尼克海峽14.各國軍艦在公海可拿捕()A.海盜船B.從事非法廣播的船舶C.無國籍船15.1958年,日內瓦第一次海洋法會議通過了()。A.《領海與舭連區公約》B.《大陸架公約》C.《公海公約》D.《捕魚和養護生物資源公約》1.馬六甲海峽是()。A.領峽2.()把危機國際民用航空機場安全的暴力行為定為犯罪。D.蒙特利爾公約的補充議定書3.在群島國的群島海道上適用()。A.通過制度4.重于空氣的飛機載人飛行成功是()。A.1903年5.英國的()在1618年寫成的《閉海論》中,反對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論點,提出英國有權占有其周圍的海洋。B.賽爾登6.()是指以海水退潮時離海岸最遠的那條線做為領海的基線。A.正常基線法7.國際海底區域的資源屬于()C.人類共同繼承財產8.()不能行使緊追權。D.民用商船9.人類的第一次外空活動是()。A.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10.對于寬大陸架國家確定大陸架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最多可劃到()B.350海里11.國際海底區域是()B.國家管轄范圍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12.領海最初稱為領水,是意大利法學家()于17世紀在《西班牙辯論》中提出的。D.真蒂利斯13.()于1609年發表了《海洋自由論》,論證了海洋不得為任何國家占有,也不應為任何國家控制,而應為各國自由利用。A.格老秀斯14.第一次確立了國家領空主權原則,奠定了航空法的基石的公約是)。A.巴黎公約15.過境通行制度適用于()。C.國際航行的海峽16.規定罪行發生地國對危害國際民航安全的非法行為具有管轄權的公約是()。D.蒙特利爾公約的補充議定書17.根據1971年《賠償責任公約》的規定,發射國對其發射的空間實體在()造成的損害應負有賠償的絕對責任。B.地球表面18.第一次海洋法會議于()年在日內瓦召開。D.195819.人類第一次飛離地面的工具是()B.熱氣球20.根據《外層空間條約》和《月球協定》等文件的規定,各國可以()。D.先占天體21.沿海國在大陸架上有()。B.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的自由22.地面國家為了維護本國的經濟利益,有權保留()。A.國內運輸權23.18世紀末開始,一些國家宣布的領海法令大體上都按照()確定領海寬度。B.大炮射程論24.對于發生在公海上的船舶碰撞或其他航行及船長或其他服務人員的刑事或紀律責任事項,由()專屬管轄。C.船旗國或有關人員所屬國25.各國軍艦在公海上可命令從事海盜行為的嫌疑船停船而對其進行()。A.登臨檢查1.下列屬于我國內水的有()。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