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總復習一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_第1頁
初中文言文總復習一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_第2頁
初中文言文總復習一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_第3頁
初中文言文總復習一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_第4頁
初中文言文總復習一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文言文總復習一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文言文總復習練習NO.1 一、文段閱讀。 1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1、下面詞語中“通”字與“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項是()(分) .通風換氣B.政通人和C.通宵達旦D.博古通今 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分) 緣:儼然: 3、用

2、現代漢語翻譯文段中畫線的語句。(6分) 漁人甚異之: 林盡水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4、第段中,作者從哪幾方面對桃花源中的人們進行了描寫?(分) 答:。 2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4分) 吳廣素愛人。尉果笞廣。 廣故數言欲亡。陳勝佐之。 2、“以激怒其眾”中“以”字和下列句子中哪一項的“以”字意思相同?(2分)() A溫故而知新,可以

3、為師矣。B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C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D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翻譯“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3分)譯文: 。 3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下面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念無與為樂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懷民亦未寢(睡覺)D相與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用現代漢語翻譯“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3分) 3、本文集中寫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內

4、容可用4個字概括為:。 4、這篇文章主要表現了作者的心境。(2分) 4愛蓮說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4分) 可愛者甚蕃()濯清漣而不妖() 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2、翻譯文言語句。(3分)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譯文: _ 3、理解填空(6分)。 第一段中描寫蓮花高潔、質

5、樸的語句是_,描寫蓮花正直的語句是_。 短文以蓮為寫作對象,寫菊、牡丹的目的是_。 從上下文連貫的角度看,第二段結尾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應放在“蓮之愛,同 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將它放在結尾的目的是_ 。 5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6、,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用“”標出下面句中的兩處停頓。(2分)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下列加點詞在辭海中有多個義項,請選出在該句中釋義恰當的一項。(3分) 沿溯阻絕絕:A.斷絕B.極、最C.缺乏D.穿過 有時朝發白帝發:A.射出B.揭露C.啟發D.出發 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B.表承接C.表轉折D.通“爾” 答:絕:發:而: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翻譯,錯誤的一項是()(3分) A日出而林霏開太陽出來,樹林里的霧氣散開了 B云歸而巖穴暝云霧歸去,山洞里就昏暗了 C良多趣味實在有很多趣味 D飛漱其間在那里飛流

7、沖蕩 4、兩段選文都描寫了四季佳景,請分別找出描寫秋景的句子,寫在下面橫線上。(2分) 答:甲乙 6 1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讞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下面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2分) A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屬予作文以記之 B或王命急宣或異二者

8、之為 C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D哀轉久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2、第3段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_”的靜景,也描寫了“_”的動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2分) 3、從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漁者歌謠的作用是什么?(2分) _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兩岸連山,略無闕處(稍有一點點)B、至于夏水襄陵(漫上) C、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實在)D、每至晴初霜旦(結霜的早晨) 5、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譯文: 。 6、文中表現三峽秋天景色的句子是(寫出首句和尾句即可): 。它著力渲染了。(2分) 7、如果你到三峽旅游,你會選擇哪

9、個季節前往,為什么?請用自己的話說說理由。(3分) 7水調歌頭(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兼懷子由()高處不勝寒() 低綺戶()不應有恨() 2、詞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3、蘇軾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索,詞中哪幾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 4、試分析這首詞流傳千古的原因。(提示:可從藝術構思和思想內容兩方面分析) 。 二、選擇題。 1、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躬耕于南陽達于漢陰B、受任于敗軍之際威于下不以兵革之利 C、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塞忠諫之路也D、京中有善口技者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2、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若為傭耕若聽茶聲然、B、委而去之去國懷鄉 C、三顧臣于草廬之中顧也有麥場D、固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