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公開課一等獎優(yōu)質課大賽微課獲獎課件_第1頁
課堂教學公開課一等獎優(yōu)質課大賽微課獲獎課件_第2頁
課堂教學公開課一等獎優(yōu)質課大賽微課獲獎課件_第3頁
課堂教學公開課一等獎優(yōu)質課大賽微課獲獎課件_第4頁
課堂教學公開課一等獎優(yōu)質課大賽微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 課堂教學第一節(jié) 教學與教學理論第二節(jié) 課堂教學設計第三節(jié) 課堂教學策略第1頁第一章 教學和教學理論一、 教學思想產生與發(fā)展 p193 教學 p1911.古代:孔子: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實施“有教無類”,編訂“六經:教材。蘇格拉底:強調完善人格道德教育,采取啟發(fā)性教學方法“產婆術”。柏拉圖:寓教于樂,培養(yǎng)軍人和哲學家目標。亞里士多德: 第一個提出年紀分期,友好教育。昆體良:對兒童進行早期訓練,因材施教。第2頁2.近代:最初引進了夸美紐斯、裴斯泰洛奇和赫爾巴特教學理論。梁啟超:趣味教學,主張樂知。蔡元培:重視學生 “自動自學、自助自研”,反對單方講授和灌輸。 陶行知:主張把 “教授法”改為 “教

2、學法”。第3頁3.當代“教學”觀變革趨勢(p194)(1)從重視教師向重視學生轉變(2)從重視知識傳授向重視能力培養(yǎng)轉變(3)從重視教法向重視學法轉變(4)從重視認知向重視發(fā)展轉變(5)從重視結果向重視過程轉變(6)從重視繼承向重視創(chuàng)新轉變第4頁二、教學理論及流派 p198 1. 教學理論、學習理論 p195 2.教學理論形成和發(fā)展脈絡。P196-198 3.當代主要教學理論及流派 (1)哲學取向教學理論 (2)行為主義教學理論 (3)認知結構教學理論 (4)情感教學理論 第5頁(1)簡述哲學取向教學理論基本觀點 關鍵點解釋 知識道德本位目標觀經過知識積累自然形成人道德知識授受教學過程六階段教

3、學科目本位教學內容以分科書本知識為主,講授間接經驗語言呈示為主教學方法講授法(講述、講解、講演三種方式)第6頁(2)簡述行為主義教學理論流派基本觀點。P200斯金納程序教學理論 關鍵點解釋預期行為結果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讓學生行為抵達預料結果相倚組織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一系列前后聯(lián)絡操作動作1.說明要怎么做 2.觀察學生現(xiàn)在做法3.思索怎么糾正 4.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教育學生怎么做 5.測驗(關注是“怎樣教”,而不是“教什么”)程序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用一系列前后聯(lián)絡方法第7頁(3)簡述布魯納認知結構教學理論p183 關鍵點解釋理智發(fā)展教學目標不但讓學生掌握知識,還有培養(yǎng)他們能力,主要指思維能力動機結構序列

4、強化標準動機:讓知識對學生產生吸引結構:交給學生能夠接收知識程序:用最簡單方法教學生強化:經過獎勵和糾錯促進掌握學科知識結構(內容)任何學科知識都是一個結構存在,知識結構本身含有理智發(fā)展效力。發(fā)覺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自行探索問題答案。第8頁(4)試述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非指導性教學理論觀點。p185關鍵點闡述目標培養(yǎng)有用和能夠自我發(fā)展人非指導性教學過程(支持性教學)eg:怎樣組織活動確定幫助情景(讓學生信任自己);探索問題(幫助選出關鍵問題);形成見識(選擇方案);計劃和抉擇(實施方法);整合(行動)學習方法意義學習;非指導性學習師生關系教師是“促進者”、“幫助者”(真誠、接收、了解

5、)幫助內容:想處理什么問題,需要哪些材料,有什么用,用什么狀態(tài)。第9頁第二章 課堂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及其特征 指導性、統(tǒng)合性、操作性、預演性、突顯性、易控性、創(chuàng)造性。 二、教學設計依據 1.當代教學理論 2.系統(tǒng)科學原來方法 3.教學實際需要 4.學生需要和特點 5.教師教學經驗第10頁三、教學設計程序和基本要素 p209(簡答、多項選擇) 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媒體,教學評價。四、教學設計慣用模式(特點)p211 1.系統(tǒng)分析模式,加涅、布里格斯 2.目標模式,迪克、科瑞 3.過程模式,肯普 第11頁五、教學設計基本內容和方法1.教學目標設計p212(1)教學目標主要性(3)(2)教學目標設計步驟(5)(3)教學目標表述要素(4)2.教學內容設計 陳說性知識、程序性知識、策略性知識(1)陳說性知識教學設計應注意問題(簡)p213(2)教學設計需要遵照共同要求(多)p214第12頁(3)教課時間設計應注意問題 p 215 整體時間、實際時間、單元時間、專注時間、預防遺失。(4)教學結構確實定步驟p216 選取、組織、統(tǒng)調教學五步驟第13頁第三節(jié) 課堂教學策略1.教學策略定義 p2192.教學策略特征(簡) p219 指向性、操作性、整體綜合性、調控性、靈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