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實用康復課程PPT_第1頁
踝關節實用康復課程PPT_第2頁
踝關節實用康復課程PPT_第3頁
踝關節實用康復課程PPT_第4頁
踝關節實用康復課程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踝關節實用康復課程第一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教學思路一.基礎解剖-骨與關節運動二.常見問題處理崴腳-關節活動度受限 習慣性崴腳 足跟痛 跟腱炎 足外翻-扁平足 1.病史/評估 (危害)2.處理方案(損傷機制)第二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足踝-骨及骨性標志1.第五跖骨底2.骰骨3.舟骨粗隆4.距骨5.跟骨 6.跖骨7.趾骨8.跗骨第三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四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1.外踝2.內踝外踝低內踝高第五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關節-距上關節(踝關節) 第六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

2、22年6月距上關節(距脛關節)-關節運動只有一個自由度:背屈 跖屈正常背屈:0-20度 正常跖屈:0-50度第七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背屈第八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距上關節-輔助運動第九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距下關節的運動內翻:將足背的跖面上任何一點往靠近中心線移動外翻:將足背的跖面上任何一點往遠離中心線移動第十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距下關節的關節運動第十一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距下關節的運動內收:0-25度 外展:0-12度內收:描述的是足部在水平面上的運動,其前表面上的點往中心線移動。外展:

3、相反動作,前表面上的點遠離中心線。第十二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足部運動旋前:合并踝關節及足部任何部位的外翻外展及背屈動作旋后:合并踝關節及足部任何部位的內翻內收及跖屈動作第十三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崴腳-關節活動度受限(伴隨疼痛)距上關節-關節松動術一:主要解決被動背屈受限(伴隨疼痛)1.距骨后滑:方法:一手固定脛腓骨 一手的掌指關節把距骨往下按(站在治療腳踝的外側)提示:在患者治療側跟腱與固定平面之間墊上毛巾,減少摩擦,治療師用一只手固定脛骨,另一只手食指,拇指形成V型,對距骨施力,使之后移。第十四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三.解決背屈

4、受限,距骨復位-踝關節牽引踝關節露出床面,卡住距骨第十五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六.跖屈受限-距骨前滑提示:治療師用一只手穩定治療側脛骨,將手指當作一個軟墊放在踝關節與治療床之間在受傷踝關節的一側,通過轉移身體的重心,使跟骨前移,當然也包括距骨。第十六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三.解決脛腓遠端關節附屬運動受限(伴隨內翻疼痛)-動態松動提示:使腓骨相對于脛骨后移,腓骨移動的同時,命令患者主動內翻踝關節原則:在無痛范圍內進行調整治療手法的方向和強度重復上述手法治療動作數次(每組十次)在無痛范圍內進行主動活動第十七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脛腓遠端關

5、節松動(內翻痛)提示:患者俯臥,腳踝下方懸空,脛骨遠端保持在固定平面上一只手穩定脛骨,使其輕微內旋 另一只手 使腓骨前移 第十八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四.上頂下踝(崴腳后腓骨下滑)第十九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跟骨-骰骨附屬運動檢查-骰骨附近痛提示:檢查者一只手放在檢查床上,以穩定檢查側的跟骨,外側的另一只手抓住骰骨,拇指放在足底,食指和中指放在骰骨上面。使骰骨在“外上-內下”方向滑動-在一個平面內施加對其施加平移的力(在治療平面內)注意觀察受試者在檢查中的癥狀反映,運動程度,運動終末感。第二十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踝關節扭傷-習慣性崴

6、腳原因:踝關節損傷后活動度周圍肌肉力量本體感覺會下降第二十一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踝外側韌帶韌帶有關節內韌帶和關節外韌帶,一般功能:穩定關節,防止關節過度移動第二十二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踝關節內側韌帶第二十三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肌肉第二十四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趾長屈肌 長屈肌 脛骨后肌脛骨后肌:跖屈 內翻趾長屈肌:跖屈 內翻 第二到五跟趾頭的屈曲長屈肌:大腳趾的屈曲第二十五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脛骨前肌起點:脛骨外側止點:內側楔骨內側和第一跖骨底功能:足背屈、旋外、內翻第二十六張,PPT共

7、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腓骨長肌起點:腓骨外側止點:內側楔骨和第一跖骨底功能:趾屈、足外翻第二十七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腓骨短肌起點:腓骨外側止點:第五跖骨底功能:趾屈、足外翻第二十八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足底肌肉訓練:抓毛巾單腿站腳趾走路拉伸:腳趾背屈第二十九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脛骨前肌:訓練:1.彈力帶背屈 內翻 2.腳跟走路 3.靜力性背屈負重 松解:手法松解 泡沫軸松解拉伸:跖屈 外翻第三十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康復方案-增加踝關節活動度1.背屈 跖屈活動度 :松解拉伸腓腸肌 比目魚肌 關節松動2.

8、內外翻及水平內收外展 活動度練習第三十一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康復方案-增強踝關節力量第三十二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增強踝關節本體感覺靜態:1.單腿站2.單腿閉眼站3.擺手擺腳4.小工具 Y字動態:1.單腿跳第三十三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跟腱炎跟腱是人體最大 最粗壯的肌腱,它是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連體腱。跟腱近端是由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纖維各占一半。腓腸肌纖維構成面向后側及外側的肌腱部分,而比目魚肌纖維構成前內側部分的肌腱第三十四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病史:主訴主訴:一段時間不活動(比如睡覺,長時間臥床)之后跟腱出

9、現局部疼痛并感覺僵硬,輕微活動后癥狀減輕,但活動之后癥狀可能加重。第三十五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風險因素內在因素:診斷評估1.踝關節背屈活動度受限2.距下關節活動度異常3.踝關節跖屈力量下降4.足旋前增加5.跟腱結構:異常的超聲信號第三十六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外在因素1.訓練錯誤:例如,跑著訓練時 距離突然增加 強度突然增大 爬坡訓練 停訓后重返訓練等2.環境因素:例如,冬季訓練患跟腱庝的比例比夏季要高,原因可能是低溫下增加了跟腱和腱圍之間的摩擦。3.設備缺陷。第三十七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四干預手段及療效1.軟組織松動術與拉伸:松

10、解并拉伸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跟腱(可用來減輕跟腱病患者的疼痛,改善起靈活性和功能)2.理療(減輕跟腱病患者的疼痛和僵硬)3.改善患者足背屈 內外翻的活動度 3.腳踝跖屈離心訓練:不含有離心運動成分的單側離心提踵,健側下肢幫助患側踝關節到起始位置,動作需要緩慢且有節律的控制,中等疼痛但不劇烈,練習3組,每組15次。在膝關節屈和伸兩種條件下做,堅持12周,每天做2次。漸進性增加負重(跟腱中部患跟腱病的患者收到較好療效,6-8周內出現癥狀緩解)4.步態訓練:改善外八步態第三十八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距下關節外翻受限-跟骨外側滑動提示:患者側臥,患側在下,治療側足跟搭在治療床外面,治

11、療師一手置于治療床與外踝之間,握住外踝,起到固定的作用利用另一只手的大魚際肌,可以松動:1)后距下關節,或2)前距下關節。利用重心的轉移在治療床邊發力該手法違反了凹凸法則,但南加州的“foot nerds”們(包括我在內)一致認為,橫移手法是促進跟骨外翻的最好方法(原因可能是距下關節面與球面相比更為平整)第三十九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足跟痛醫護人員認為是他們治療最常見的足部疾病,占所有損傷的8%,每年大約有200萬美國人患有足底筋膜炎。臨床表現:足跟內側庝:休息一段時間后行走的最初幾步,疼痛明顯;負重時間延長,疼痛加重;近期負重活動增加,疼痛常常突然發生。第四十張,PPT共

12、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風險因素 診斷與檢查風險因素:臨床醫師應該考慮,在非運動人群中,踝關節背屈活動性受限和較高的體質指數,是足跟痛或足底筋膜炎的易感因素。診斷與檢查:1.觸診足底筋膜近端附著部2.主動與被動踝關節背屈ROM第四十一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干預手段及療效1.松解足底周圍軟組織2.使用小腿肌肉或特定足底筋膜拉伸練習,可緩解短期(2-4個月)疼痛與改善小腿柔韌性。小腿肌肉拉伸,一天3次或2次:每次拉伸時間或持續拉伸(3分鐘),或間歇(20秒)拉伸。3.距小腿關節后向滑動,距下關節側向滑動4.糾正走路運動模式5.泡腳第四十二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

13、2年6月距下關節外翻受限-跟骨外側滑動提示:患者側臥,患側在下,治療側足跟搭在治療床外面,治療師一手置于治療床與外踝之間,握住外踝,起到固定的作用利用另一只手的大魚際肌,利用重心的轉移在治療床邊發力該手法違反了凹凸法則,但南加州的“foot nerds”們(包括我在內)一致認為,橫移手法是促進跟骨外翻的最好方法(原因可能是距下關節面與球面相比更為平整)第四十三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足外翻與足弓塌陷第四十四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足外翻-評估小腿中點 跟腱中心 跟骨中點在一條直線上 跟骨重心偏外為外翻 偏內為內翻 第四十五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

14、年6月足弓評估正常人的足弓高度是14MM-18MM低于14MM的為扁平足高于18MM的為高弓足第四十六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足外翻-危害可能導致損傷:足底筋膜炎,脛骨疼痛,跟腱炎,整個下肢及骨盆運動鏈連鎖反應 體態連鎖反映:足弓坍陷-長短腿-骨盆歪斜-脊柱側彎)第四十七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體態不良解決方案整體觀分析體態(因為相互影響) 肌肉狀態 動作模式 基本是這三個步驟1.松解 拉伸 過短肌肉2.激活訓練過長肌肉3.神經肌肉再教育(糾正動作模式)縮短/過緊的肌肉:腓骨肌,髖內旋肌拉長/變弱的肌肉:脛骨前肌,脛骨后肌,足部小肌群,髖外旋肌站立模式 走路 跑步模式錯誤 (想像髕骨為兩盞燈)第四十八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踝關節 肌肉松解 :脛骨前肌 跖屈肌肉拉伸 直膝跖屈 屈膝跖屈 關節松動:距骨后滑 向后拖拽 -背屈受限/疼痛距骨前滑-跖屈受限/疼痛脛腓遠端關節松動-內翻受限/疼痛跟骰關節松動-骰骨處疼痛 肌力訓練:直膝 屈膝 跖屈 背屈 內外翻(跖屈 背屈) 穩定性訓練:靜態單腿站 Y字 動態穩定性第四十九張,PPT共五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神經第五十張,PPT共五十四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