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一輪文言文閱讀專題復習:諸葛亮專題練_第1頁
高考語文一輪文言文閱讀專題復習:諸葛亮專題練_第2頁
高考語文一輪文言文閱讀專題復習:諸葛亮專題練_第3頁
高考語文一輪文言文閱讀專題復習:諸葛亮專題練_第4頁
高考語文一輪文言文閱讀專題復習:諸葛亮專題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諸葛亮專題練后出師表諸葛亮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于西,又務于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圣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

2、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并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然困于南陽,險于烏巢,危于祁連,逼于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后偽定一時爾,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云、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余人,突將無前 , 宗貝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余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

3、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早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 , 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于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后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后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料。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注】曲長、屯將:部曲中的首領、屯兵中的將官。突將無前:敢于沖鋒的將領。宗貝叟、青羌散騎、武騎:宗貝叟、青羌以及散騎、武騎各路騎兵。(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此進趨之時也 進趨:進攻B.然涉險被創 , 危然后安 被創

4、:被人打傷C.況臣駑下 , 何能必勝 駑下:才能低下D.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 期年:滿一年(2)下列各組句子中,字體劃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 臣具以表聞B.顧王業不可偏安于蜀都 訪風景于崇阿C.此臣之未解三也 之二蟲又何知D.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 泉涓涓而始流(3)下列各句分為四組,其中全都是諸葛亮陳述的北伐理由的一項是( ) 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并江東曹操智計殊絕于人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幾敗北山,殆死潼關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A.B.C.D.(4)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夫難/平者事

5、也/昔先帝敗軍/于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B.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于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C.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于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D.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于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5)下列關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諸葛亮先闡述先帝把討伐曹賊的事業托付給他的原因,然后表明自己接受遺命后的行動,以及自己對蜀漢大業的盡心盡力。B.諸葛亮在接受遺命之后,寢食難安,他為了完成先王交給他的任務,自己不愛惜自己,渡瀘水,深入不毛之地。C.諸葛亮出師北伐遭到一些人的懷疑和反對,他針對內部的反對意見,用了六個“未解”反駁,

6、表達自己的獨到見解。D.本文立足現實,聯系歷史背景,情感誠懇深摯。尤其是文末的“鞠躬盡力,死而后已”八個字,更顯忠心決心,感人肺腑。(6)翻譯原文畫線的句子。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而不及早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7)諸葛亮認為先帝把討伐曹操的事業交給他的原因是什么?請結合文章內容進行概括。 (1)B(2)B(3)C(4)B(5)B(6)只坐著等待滅亡,哪里比得上去討伐敵人呢?因此先帝毫不遲疑地把討伐曹魏的事業托付給我。不趁早考慮攻取北方,卻想用一州之地,去和曹魏長期對峙。(7)先帝認為蜀漢與曹操不能同時存在,并且復興王業不能偏安一方;同時諸葛亮認為自己雖愚鈍,但創建的

7、王業不能丟,更不能坐以待斃,只能去討伐敵人。 【解析】【分析】(1)被創:遭受傷害,受傷。(2)A項,介詞,憑借/介詞,用;B項,都是介詞,在;C項,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代詞,這;D項,連詞,表轉折/連詞,表修飾。(3)此題用排除法,句陳述曹操智慧超人,句是說曹操經歷的險境,句是諸葛亮表達自己的忠誠。根據對以上三句的分析可知答案為C。(4)此題可用排除法。“者,也”是判斷句標志,根據判斷句這一結構特點,應該在“者”之后有停頓,所以排除AC;“當此時”應該是正當那個時候,所以停頓應該在“楚”之后;“謂天下已定”這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所以在“謂”之前停頓。故選B。(5)“自己不愛惜自己”錯,原文“

8、臣非不自惜”是說我并不是不愛惜自己。(6)翻譯句子要注重關鍵詞的理解。第句的關鍵詞:孰與、是故、弗;第句關鍵詞:及早、圖、持久。翻譯時要注意兩個原則,一是“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語境原則;二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翻譯時注意找準關鍵詞,即句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和固定結構、重點句式,這些都是采分點。在具體翻譯時要靈活采用“留、刪、補、換、調”等方法,一些修辭手法,如比喻、互文、借代等,采用意譯即可。(7)本題的有效區間在文章的第一段,把第一段內容劃分為兩個層次即可得出本題答案。一是不能偏安一方,二是不能坐以待斃。故答案為:B;B;C;B;B;只坐著等待滅亡,哪里比得上去討伐敵人呢?因此先帝

9、毫不遲疑地把討伐曹魏的事業托付給我。不趁早考慮攻取北方,卻想用一州之地,去和曹魏長期對峙。 先帝認為蜀漢與曹操不能同時存在,并且復興王業不能偏安一方;同時諸葛亮認為自己雖愚鈍,但創建的王業不能丟,更不能坐以待斃,只能去討伐敵人。【點評】(1)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推斷文言實詞可以運用語境解詞法。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另外,文言實詞重點還在于平時的分類積累、記憶,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學們在記憶不牢、拿捏不準的時候,嘗試運用。這些實詞全部出自已學過的內容,在平時加強記憶即可。 (2)此題考查理解文言虛詞的基本能力。根據句意和對文言文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

10、法的變化,要根據語境判斷在選項中的含義。(3)此題考查把握文章要點,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目一要注意從原文中尋找對應信息,二要認真比較,不漏過任何字眼。命題者往往在轉述中變換一些信息對答題者進行干擾,故解答這類題重在細心。(4)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給文言文語段斷句,需要在通讀文意的基礎上,對不能斷開的字詞要研究前后語句的含義及聯系,看看斷在哪里語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聯系往往都有標志可尋,只要抓住了這些標志,就可以輕松斷句,同時,需要掌握語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5)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翻譯理解文言內容,特別是側

11、重于對文章要點的具體把握,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關鍵所在,在解答的時候要突出這一點內容。(6)此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的能力。翻譯題是區分度較大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直譯,注意重點字,還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綱規定的“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譯中一定要有所體現。此題考查把握文章要點,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目一要注意從原文中尋找對應信息,二要認真比較,不漏過任何字眼。命題者往往在轉述中變換一些信息對答題者進行干擾,故解答這類題重在細心。【附參考譯文】 先帝考慮到蜀漢和曹魏是不能同時存在的,漢室的大業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討曹魏的大事

12、托付給我。憑著先帝的英明,衡量我的才干,本來他是知道我去征討曹魏,我的才能微弱,而敵人強大。但是不征伐曹魏,他所創建的王業也會丟掉,只坐著等待滅亡,哪里比得上去討伐敵人呢?因此先帝毫不遲疑地把討伐曹魏的事業托付給我。 我自接受遺命那天起,每天睡不安穩,吃飯不香。想到要征伐北方的敵人,應該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領兵渡過瀘水,深入到連草木五谷都不生長的地區作戰,兩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飯。不是我自己不愛惜自己,只不過是想到蜀漢的王業決不能夠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著艱難危險來奉行先帝的遺意,可是有些議政的官員卻說這樣做不是上策。如今曹軍正在西方疲于應對,又竭力在東方和孫吳作戰,兵法上說要趁敵軍疲勞的時

13、候向他進攻,現在正是進兵的時候。我恭敬地把一些情況向陛下陳述如下: 高帝像日月一樣英明,謀臣們智謀淵博深遠,但仍不免經歷艱險,身受創傷,遭遇危難以后才得到安全。現在陛下未能趕得上高帝,謀臣不如張良、陳平,卻想采用長期相持的策略來取得勝利,坐著不動就平定天下,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點。 劉繇、王朗,各自占據州郡,在談論如何才能安定天下的計謀時,動不動就引用圣賢的話,大家滿腹都是疑問,胸中塞滿了難題,今年不戰,明年又不出征,使得孫策安然強大起來,于是吞并了江東。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點。 曹操的智慧計謀,遠遠地超過一般人,他用起兵來就好像孫臏、吳起一樣,可是他卻曾在南陽受困,在烏巢處于險境,在祁連遭到危險

14、,在黎陽被逼,幾乎在北山失敗,差一點死在潼關,經歷這些以后才僭稱國號一時得逞。更何況我的才能很弱,卻打算不經歷危險就平定天下。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點。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沒有獲勝,四次渡巢湖沒有獲得成功,任用李服,可是李服卻圖謀殺死他,委任夏侯淵,可是夏侯淵卻戰敗身亡。先帝常常稱贊曹操是個有才能的人,他還有這些失誤的地方,更何況我才能平庸低下,哪里就一定能獲勝呢?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點。 自從我到漢中,不過一年罷了,可是卻失去了趙云、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人,以及部曲中的首領、屯兵中的將官七十多人,還有敢于沖鋒的將領,還喪失了宗貝叟、青羌以及散騎、武騎各路騎兵一千多人,這都是幾十

15、年來從四處聚合起來的精銳力量,不是一州所能具有的。如果再過幾年,那就要損失全軍的三分之二,那時拿什么兵力去消滅敵人呢?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點。 現在百姓窮困、兵士疲憊,可是戰爭不能停止。戰爭不能停止,那軍隊駐扎下來和去攻打敵人,所付出的辛勞和費用正好是相等的。不趁早考慮攻取北方,卻想用一州之地,去和曹魏長期對峙。這是我不理解的第六點。 戰事是很難預料的。從前先帝在楚地打了敗仗,在這時,曹操拍手稱快,認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這之后先帝東邊聯合吳越,西邊攻取巴蜀,發兵向北征討,夏侯淵就被殺掉了,這是曹操未曾想到的,而復興漢朝的大業將要成功了。后來東吳又違背了盟約,關羽兵敗被殺,先帝又在秭歸失誤,曹丕稱

16、帝。所有的事情都像這樣,很難預料。我小心謹慎地為國獻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為止;至于事業是成功還是失敗,進行得順利還是不順利,那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夠預見的了。諸葛亮論(蘇軾)取之以仁義,守之以仁義者,周也。取之以詐力,守之以詐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漢也。仁義詐力雜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恥之,欲信大義于天下。當此時,曹公威震四海,東據許、袞,南牧荊、豫,孔明之恃以勝之者,獨以其區區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夫天下廉隅節概慷慨死義之士,固非心服曹氏也, 特以威劫而強臣之,聞孔明之風,宜其千里之外有響應者, 如此則雖無措足之地,而天下

17、固為之用矣。且夫殺一不義而得天下,有所不為,而后天下忠臣義士樂為之死。劉表之喪,先主在荊州,孔明欲襲殺其孤,先主不忍也。 其后劉璋以好逆之至蜀,不數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奪之國。此其與曹操異者幾希矣。曹劉之不敵天下之所知也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廣言戰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以一勝之者區區之忠信也。孔明遷劉璋,既已失天下義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為仁義之師,東向長驅,而欲天下響應,蓋亦難矣。曹操既死,子丕代立,當此之時,可以計破也。何者?操之臨終,召丕而屬之植,未嘗不以譚、尚為戒也。而丕與植,終于相殘如此。此其父子兄弟且為寇仇,而況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此有可間之勢,不過捐數十萬金,使其大臣骨肉自

18、相殘,然后舉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滅項籍也。孔明既不能全其信義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奮其智謀,以絕曹氏之手足,宜其屢戰而屢卻哉!故夫敵有可間之勢,而不間者,湯、武行之為大義,非湯、武而行之為失機。此仁人君子之大患也。呂溫以為孔明承桓、靈之后,不可強民以思漢,欲其播告天下之民,且曰:“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誅之。”不知蜀之與魏,果有以大過之乎!茍無以大過之,而又決不能事魏,則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動哉?嗚呼!此書生之論,可言而不可用也。 (選自蘇軾集)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宜其屢戰而屢卻哉 卻:后退B得逞其奸 逞:實現C曹、劉之不敵敵:實力相當D欲信大義于天下 信:取信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3分)A因衰乘危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B且夫殺一不義而得天下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C以絕曹氏之手足 作師說以貽之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