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翔傘培訓簡易教材_第1頁
滑翔傘培訓簡易教材_第2頁
滑翔傘培訓簡易教材_第3頁
滑翔傘培訓簡易教材_第4頁
滑翔傘培訓簡易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滑翔傘培訓簡易教材一、滑翔傘的起源(一)登山家的突發奇想很少有一項運動像飛行傘(ParaGliding)一樣,在短短數年之間迅速風靡了世界各地。在1984年以前,它還籍籍無名,但是今天在世界各地,飛行傘擁有數十萬的愛好者。究竟這項結合了冒險與休閑的空中運動是怎么誕生的呢?從它的字義上ParaGliding不難發現,飛行傘是降落傘與滑翔翼(機)的結合,也就是,用高空方塊傘改良成性能上接近滑翔翼的綜合體,具體一點來說,是“有著降落傘外形的滑翔翼”。飛行傘在法國稱為Parapant,法語是“山坡用的降落傘”這是另一個貼切的稱呼。就像所有的運動一樣,關于誰最先發明了飛行傘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大約在1

2、2年前(1978年),一個住在阿爾卑斯山麓沙木尼的法國登山家貝登用一頂高空方塊傘從山腰起飛,成功地飛到山下,于是大家競起效尤,發展出一項新的戶外活動。不過也有人考證到飛行傘更早的歷史早在1960年,一名德國人修德拉吉夫就曾用改良的高空傘飛越瑞士冰河。不論如何,我們可以確切的是,飛行傘最初是起源于阿爾卑斯山區登山者的突發奇想,跳著跳著,一項新活動便跳出雛形,但在1984年以前,它還只是流行在少數登山者之前的冒險行動。直到來自沙木尼的菲龍(RogerFillon)在1984年從白朗峰上飛出,飛行傘才在一夕之間聲名大噪,迅速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二)飛行傘的起源從航空科學來說,要找出飛行傘的原點可能還

3、是行從降落傘的歷史發展著手。15世紀的天才達文西認為人類的飛行,從科學上著眼,就是空氣流動所產生的阻力和升力的關系。這是他觀察鳥、昆蟲和植物等自然界的飛行動作的結論。達文西留下了許多飛行器的設計草圖,其中有一個是三角錐形的降落傘用以從高處自然下降。這可能是目前降落傘最早的祖先了。由高處向下落,乘著風以便能飄一段距離的東西在自然界有很多,最常見的莫如蒲公英。蒲公英的種子借著頂上半球狀的冠毛,在隨風自然落下的過程中發揮了降落傘的阻力作用,使它能飄得更遠。在動物方面,能自高處飛出而滑翔一段距離的除了鳥類之外,還有蝙蝠、飛鼠等,這些都是啟發人類飛行原理的老前輩呢。達文西之后,人類始終沒有放棄飛行的夢想

4、。在1783年,一名法國物理學者利用自制的降落傘,由天文臺的屋頂做跳下的實驗。而1797年一名法國人利用降落傘由氣球上跳下,被認為是最早利用降落傘降落成功的人。自此之后,降落傘常被用來作為冒險的工具,在各種場所試驗,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后,降落傘被用來作為逃生之用。更由于飛機的急速進步、戰爭爆發等因素,使降落傘被當作戰略的工具得以快速研究發展。一直到二次大戰后(1945年),降落傘才發展成一項運動。人們經由高空跳傘,在空中體驗自由落體的感覺。(三)從降落傘到飛行傘降落傘運動的發展是相當驚人的,短短數十年間不僅操縱性能改良,同時在外形上也不斷變化。從舊式的圓形平面式(TU傘)到傘頂凹下式圓錐形(PC

5、傘)然后是目前的四方形高空傘CSC),變化不可謂不大。高空方塊傘,是以有空氣剎車的圓形降落傘的一部分切掉,使傘衣可以放出部分浮力,并且將傘衣的裙邊用充氣環予以補強,使產生滑降性能(美國太空總署NASA所開發)。然后由圓形改為長方形,并加上雙層有空氣進入孔的翼形隔間,以增加其滑空性能。方塊傘的出現不僅是降落傘的一大革命,更是飛行傘誕生的契機,因為方塊傘除了可操控方向外,它的前進速度在012M/S之間,最大滑降比約為3:1,這和原來圓傘的滑空性能(前進速度05M/S,滑降比約1:1)相比之下,差別立見。這樣的滑空性能和初期的滑翔翼已大致相同。從這一點來看,阿爾卑斯山的登山家們利用高空方塊傘下降成功

6、也就不足為奇了。然而飛行傘雖脫胎自高空傘,近年來經過不斷改良,滑空能力早非高空傘所能及(最新的傘具,有滑降比達7:1的例子),反而是起來越接近滑翔翼了!在追求越飛越遠的過程中,昔日“山坡用的降落傘”似已漸漸朝向“有著降落傘外形的滑翔翼”邁進,所有國際最新競技規則也大都向滑翔翼看齊,飛行傘離它的孿生兄弟降落傘可說是越來越遠了。二、滑翔傘的結構與飛行原理(一)飛行傘的構造飛行傘是由上下兩片傘衣,中間以類似機翼剖面的翼型隔間相連結,另外還有吊繩、操縱帶和操縱繩所組成。傘衣的前緣為了吸取空氣,開有風口,后緣則是密閉的,以便空氣能在傘衣中間停滯。隔間是傘衣是否能形成良好翼型的主要因素,向著翼幅(左右)的

7、方向,大約每隔3050公分一片。如果隔間數量多的話,傘衣會有比較理想的翼型,但重量卻會增加,而且在制造上也比較麻煩。另外隔間上開有數個大小不同的通風孔,其作用是為了讓傘衣內部的空氣流通、壓力平衡。萬一有幾個風口無法正常的開啟時,其他隔間內的空氣便會經由隔間上的通氣孔將空氣送入,使傘衣恢復正常。(二)飛行傘的飛行原理飛行傘之所以可以在空中滑翔、滯空、爬升,最主要的原理是依據“柏努力定律”流速與壓力成反比。也就是流速快的,其壓力則較小,流速慢的,其壓力則較大。而飛行傘因其翼型之不同,產生的升力也不同。但一般來說,傘衣上層比下層長,當空氣由前緣分為上下兩部分時,流經上層的空氣,因流速快,產生的壓力較

8、小,流經下層的空氣則較慢,產生的壓力較大,壓力大的一邊會向壓力小推擠而產生浮力,使飛行傘得以在空中滑翔、滯空、爬升。(三)飛行傘的角度飛行傘的角度仰角(攻角),是由翼弦(前緣與后緣的直線)與相對風所成的角度。對水平面而言,稱為翼弦方向角的,是指水平面和翼弦所形成的角度,而稱為滑行角的,是指水平面和行路線所形成的角度,所以所謂仰角,實際指的是翼弦與飛行路線所形成的角度。在無風狀態下,下列的公式成立。仰角(攻角)=滑行角+翼弦方向角吊繩數目多的話,可以保持比較良好的翼型,但是傘的重量相對的也增加了,吊繩的長度,決定了傘的角度,從性能及安定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現在一般的吊繩10mm的變化,則傘

9、衣仰角會有2度的變化,其結果會導致飛行速度約23km/h的變化。一般無尾翼的傘為了安定前后的方向,前緣向上,而后緣向下(仰角較大)。但是,如果仰角較大的話,在盤旋時容易引起失速。操縱繩是在傘衣兩側的后緣連結了數條繩子,這些繩子向下集中結在同一繩子上,當操縱繩向下拉時,傘衣后緣會向下邊折下而增加阻力,而傘會向拉下的一方旋轉。也就是拉右邊的操縱繩,傘會向右邊旋轉,拉左邊的操縱繩,則會向左邊旋轉。當兩邊同時拉下時,阻力會增加,若持續不放,便會減速。但是,如果拉的太大時,會造成失速,這是很危險的,一定要非常注意。三、滑翔傘的飛行裝備在飛行時,除了傘之外,尚有一些裝備,必須要整理、檢查,如套帶、安全帽、

10、鞋子、手套、護目鏡、儀器、飛行服等,全部都齊全了之后,將他們收入在一個袋子里。其中,飛行服必須是要飛行傘專用的,在練習時,可任意自由地應付激烈的運動,而在別的場合,可以護身體,即使是在夏天也要使露出的部分盡可能的少。套帶套帶是連結傘衣與飛行員,而吊在傘下的一個帶子,因為這是最重大的事情,所以在選擇時必須配合自己的體重而慎重的選擇。安全帽安全帽是離地與著陸時保護腦部的必需品,尤其是練習時,一定要配安全帽。飛行時選用質輕堅固的即可。溜冰、自行車、攀巖所使用的頭盔均可。機車安全帽則應選擇輕巧堅固的,而帽前的防風護目鏡應取下,以免受到撞擊后破碎而傷到臉部。為了能清晰的聽見空中的風聲和周圍的聲音及地面教

11、練的導航的聲音,所以耳朵的部分一定要開洞。鞋子鞋子選擇質輕且堅固(避免附有掛鉤的),在有坡度的斜坡上使用,可以充分保護腳趾。以較易吸收沖擊力且預防挫傷的飛行傘專用鞋是理想的選擇。手套為了避免在地面運動時手部受傷,最好戴上手套,即使夏天也有必要戴用薄且耐用的,冬天時可用滑雪手套,不要附有掛鉤。風鏡風鏡(太陽鏡)在學習階段是不必要的,但可以用來防風,配戴隱形眼鏡的人可能比較需要。儀器儀器種類有風速儀、高度計、升降儀等。這些儀器都是在做高空飛行時必須使用的。在地面比較需要常常知道風速多少,所以初學時有風速儀即可。雜物袋飛行傘套帶都有一個專用的傘包,而一些儀器及雜物可收在另一個專用的袋子里,只要容易收

12、拾、耐用就可。四、飛行與氣象(一)飛行與氣象為了能夠安全確實并且快樂地在空中飛行。第一步,就是要能確實把握氣象狀況。因此,我們必須要事先知道天氣的狀況氣壓的位置、鋒面的移動、風的強度、風的方向以及降雨的預測。天氣是每天都在變化的,這些狀況我們可由電視、收音機、廣播、或報紙的氣象欄中得知。如果想要掌握天氣預測,必須要會看天氣圖,再配合廣播觀天望氣法,這樣對氣象現象的了解會有很大的幫助,而且能預知其后的天氣變化。在剛剛學看天氣圖時,要記住各種專有記號,如此便可看一些簡單的天氣圖,另外每天尚有后三天的天氣預報,也可利用121電話查詢。但是,這畢竟是地載全盤性的平均氣象預報,不可以完全依賴,僅可作當日

13、天氣的參考。特別是進入丘陵、山區作飛行時,要了解飛行區的天氣變化是非常急速的。對于此地獨自的天氣狀況、云的形狀、高度、風向、風速等都要作長時間的觀察。(二)與飛行有關的氣象預報術語天氣的變化多與氣壓、鋒面、風向、風速等的變化有關,以下是一些氣象預報中常用的術語:氣壓:代表單位面積上空氣密度的分布,常用的單位為“毫巴”,一毫巴等于每平方厘米1千達因的壓力。海平面處的氣壓,通常在1,010毫巴左右。低氣壓:又稱氣旋,即氣壓較周圍低的區域,在北半球,低氣壓區的氣流為逆時針方向。低氣壓區多惡劣天氣,常見風、云、雨等現象。高氣壓:又稱反氣旋,即氣壓較周圍高的區域,在北半球,高氣壓區的氣流為順時針方向。高

14、氣壓區天氣多寒燥、晴朗。鋒面:雨種密度不同,亦即溫度、濕度不同的氣團互相接觸時形成的界面。冷鋒:冷氣團前進,暖氣團被迫后退的鋒面;冷鋒過處,氣溫多下降。暖鋒:暖氣團前進,冷氣團被迫后退的鋒面;暖鋒過處,氣溫多上升。晴:云量占天空4/10以下,無降水。多云:云量占天空4/10到8/10。陰:云量占天空8/10以上。風向:風的來向,一般以16個方位來表示。測試工具為風向標、風向筒、旗幟、炊煙等。風力:常用蒲氏風級來表示,按風力強弱分為12級。測量工具為風速儀。(三)氣流的變化1、地形和氣流的變化氣壓的變化同時也會有氣流的變化,氣流是沿著地表流動的,而我們所住的地表并不是一個平面。有森林、河川、山峰

15、、谷地等。也就是當風沿著地表流動,碰上地面有突起物時,會貼附在表面,而在下風頭的地方跑進去變成亂流,越接近氣層的下部(地表)風速也就越來越弱,飛行傘若飛進此亂流區,會有危險。在飛行中,若飛入一個沒有預先想到的空域中突然間搖晃得很激烈時,心里會覺得驚慌,這多半是因為地面上的突起物(樹、山、建筑等)所影響。在強風的時候,風碰上突起物時會停滯,并保持這個壓力急速的一直上升。氣流由障礙物的邊緣往下風處急速地滲入,在這個流路的背面造成一個真空狀態的空間,下層的空氣被吸到上層,變成一種逆流上升(卷入現象),和卷入的氣流合流而成渦流,渦流一邊旋轉一邊向后方移動,為了填補這個空間,下層的空氣流入,而渦流會繼續

16、產生,并且接連不斷地往后方吹送。像這種現象,就叫作“卡爾曼渦流”(KarmansVortex),由地表的障礙物或其他的障礙物所引起的,是典型的亂流模式。雖然在強風時,初級的基本飛行是不被允許的,但是腦子里要有“卡爾曼渦流”的原理,并且多注意地形和氣流的關系。2、地表(低空層)的氣流變化上空的風壓強,而越接近地面則會變得越弱(風力梯度)。這個現象對飛行物體來說,在著陸時是最危險的狀況,特別是對飛行傘這樣有著柔軟的翼面而言,會造成急速的失速狀態,也是造成著陸受傷的原因。所以在著陸時必須非常小心“風力梯度”現象。3、熱氣流(熱氣泡、熱上升氣泡)雖然眼睛看不到熱氣流的發生,但是可以從積云發展中的積云來

17、推斷。由于強烈的日照,被曬熱的地面其附近的空氣比較暖和,形成像氣泡的熱上升氣流,稱為“熱氣流”。這個氣泡持續上升,如果這個旋轉的氣壓低的話,氣泡會越來越膨脹、上升速度也越快,當和高空的冷空氣接觸,達到露點的時候,空氣中的水分便會形成云,這便是夏天浮在天空的積云及雷云。或者因為被周圍的氣層埋沒而消失。地上的物體如果熱容量大的話,前面所說的熱氣泡離開上升之后,填補進來的空氣馬上又會變熱,并接著形成熱氣泡上升,如此反復進行著。我們的傘衣,像翅膀般地展開,照著輪子般的圓形轉彎上升,是因為碰巧捕捉到了熱氣流。所以包括飛行傘在內的飛行物體,想要持續地飛行,就必須要能捕捉熱氣流。但另一方面,強烈的熱氣流,其

18、外側是強烈的下降風,柔軟如翼的飛行傘,是非常害怕這種情況,要特別注意。熱氣流容易產生的地區,空氣也比較干燥,輻射能量也比較強如太陽光照射強烈的山坡斜面、牧草地、柏油路、耕種地、裸露的平地、村莊等等。而像沙漠、冰河地區我們更可以想像出一定有很大的熱氣流產生。熱氣流比較容易產生的季節是初春或秋天。夏天,因為全部氣層的溫度都很高,日照強烈、溫差小,所以大的熱氣流就很少。五、滑翔傘的初級飛行(一)套帶的穿著套帶是連結傘衣和我們身體的一個裝備,稍有一點失誤也會造成重大事故,所以在使用前要確實檢查各部位是否連結?是否脫線?破損?掛鉤是否正確?套帶共分(1)肩帶(2)胸帶(3)腿帶(4)腰帶四部分。通常肩帶

19、依各人飛行習慣,調整至最舒適的長度后固定,所以在穿著時,須先系腿帶再系胸帶,如此可避免因等候氣流之后匆匆起飛時的失誤。曾有人為了等候氣流將原已穿好的套帶又解開,待氣流較佳時將操縱帶一掛就飛出,待著陸后才發現腿帶未系,幸好胸帶系得牢,否則人與傘可能就分開了。傘衣的鋪法(鋪傘)由于傘衣不能有破損,所以在將傘由傘包內取出時,要小心,一邊將傘衣展開來一邊檢查有無破損。當傘衣完全鋪展開檢查完后,就要檢查吊繩是否有亂繩打結或脫落的現象,特別是每一個連結的地方也都要仔細的檢查,如有亂繩則需先將繩子整理好(如果亂繩,傘衣將無法打開)。另外小樹枝、小石頭是否夾在傘衣或隔間內?也要注意。連結環若未鎖好,有可能會斷

20、裂。鋪傘時,要將風口朝上,并且鋪成扇形,這是因為中間的風口會先吃到風,然后左右才能平均的吃進風,如此傘衣才會比較容易展開拉起,而各吊繩都必須放在下傘衣(下片、傘腹)的上方,操縱繩必須全部拉至傘衣外側,傘衣后緣必須全部露出才可以。左右的操縱帶要分開放。而傘衣的中心線必須與起跑的路線相同。將操縱繩整理好放在最外面,再整理后組繩放在中間,然后再整理前組繩放在最里面,如此依序排好,若傘繩有多組吊繩,也是依序由外向內,由后向前。最后,要將操縱帶掛至套帶的掛鉤時,需再一次檢查傘繩是否有亂繩?前后操縱帶是否扭曲?地面起飛動作的練習開始時,先做體操。讓飛行傘一直保持在我們頭上滑行,是一項相當激烈的運動,為了要

21、保持肌肉的柔軟性,所以一定要先做柔軟體操。而體操的形式,并沒有特別的規定,主要是將足部和手部各關節活動一下,表面的準備運動,會造成反效果,亦可練習滾翻以達到活動筋骨的目的。另外,在準備運動中,檢查一下自己的鞋子是否穿好,其他的東西、衣物也都順便檢查一下。飛行傘的起飛,最重要的是要使傘衣能在頭的正上方站立,風由風口灌入,將傘衣弄鼓而保持它端正的翼型,如此在開始時才有安全起飛的可能。所以,想要起飛動作進步的條件,就是反復的練習風由風口灌入而弄鼓傘衣,令傘衣在頭頂正上方站立。為了使起飛時更安全,減少失敗的可能性,在正式起飛前尚需在地面上練習正確的起飛動作。首先將傘衣和套帶結合,再將整理好的操縱帶由肩

22、膀后方順勢分別放至左右胸前。前組操縱帶在上,后組操縱帶在下,操縱環需固定在后組操縱帶的定位,然后掛至掛鉤內。當傘衣和套帶結合后,要檢查掛鉤,是否結合的正確?操縱帶否扭轉?操縱繩是否纏繞、打結?然后再將扣于后組操縱帶上的操縱環取下,分別握于左、右手中(初學者可全部套入手腕上)。接下來,兩手分別握住兩邊的前組操縱帶(大約是傘繩和操縱帶連結的部位),雙手約與肩同高,后組操縱帶則置于肩上,人靠近傘衣后緣站立,雙腳呈一前一后之弓箭步站立,如此便完成了起飛的準備動作。操縱繩的操作,就像傘左、右回轉時的舵;起飛著陸時的升降舵,有著像剎車般的使命,所以是最重要的部分。操縱繩的握持,一定要確定是否握在手中或是套

23、在手腕上。當著陸后,也確實的將操縱環扣回至后組操縱帶的定位。如果風速在23m/s的場所,傘衣會被風吹起而站立在頭上,但當無風或微風時,兩手必須盡量張開大一點而且向上伸直,朝著正對風的方向跑出,如果這時候沒命莽撞的跑出去,是沒有良好的結果的。應該一邊抬頭觀察頭上傘衣的狀況,一邊調和的跑。風由風口進入,充鼓了傘衣,這時雙手便會感覺到有抵抗力(阻力),這時前組操縱帶一口氣壓到前面來(前組帶不要握太緊,才可以感到壓力)。當傘衣在頭頂正上方站立時,保持這個姿勢,加快跑步的速度,會感覺到有股浮力將身體向上拉起,此時前組操縱帶會自然的離開手掌,這時僅需握持著兩個操縱環,雙手臂向上伸直,身體要略向前壓,給傘繩

24、一個壓力,以防傘衣因為突然失壓,傘繩無法緊繃而倒塌,并且繼續加速向前跑。如果傘衣的速度比飛行員的速度快,則稍稍拉下兩邊的操縱繩減速,以保持傘衣在頭頂的位置。當傘衣向右傾斜時,則拉下反方向左邊的操縱繩,同時人要稍微地向右跑一點,令傘的重心恢復至中央,如果傾斜的角度大的話,操縱繩向下拉的幅度也要大。如果向左傾斜時,則拉下右邊的操縱繩,同時人要稍微地向左邊跑一點,令傘的重心恢復至中央,使傘衣恢復在頭頂正上方的位置。如果起飛時右翼“折翼”(風口未完全張開),則應該將左邊的操縱繩稍微拉下,以維持方向,右手則同時快速地上下拉動,將傘衣后方的空氣壓向前方,使風口可以順利的張開,操縱繩拉動的幅度,須視“折翼”

25、的程度而定。左翼折翼時,則動作相反。如果無法立刻令傘衣恢復原狀,則應該立刻停止,并令傘衣完全落地后,再重新來。如果能夠確實按照以上的起飛程序反復練習,則在真正的起飛時就不會有錯誤發生了。這是在平地上的一種體感訓練,同時也是飛行傘飛行的基礎課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必須反復且花時間去練習才是。注意事項:初學者的練習,應免在山坡,最好是在沒有障礙物、寬廣的平地開始練習比較好。如果風速太強時,對初學者來說是沒有效果的。這種場合則適合于用曳引的方式讓初學者感覺風速、風壓及傘的操縱等。如果傘衣無法很正確地充鼓,而令其在頭頂正上方站立時,應該立刻停止,使傘衣完全落在地上,再重新來。(四)收傘與折傘當我們由空中著

26、陸之后,要將傘衣收入傘包內,以便再次飛行或準備返家。大收傘為了將降落場地留給后面陸續著陸的人,所以當我們一著陸之后,便要立刻大收傘將傘提至空曠的休息區內后再慢慢整理。大收傘時,先將兩手的操縱環分別扣回原位(后組操縱帶上),然后將兩組操縱帶弄整齊,左手握住小連結環的地方,右手則將所有的吊繩握于手中,手臂盡量伸至最長,然后繞成圓形交至左手,再繼續將吊繩收于左手中,一直到無法再收為止,然后右手握住吊繩與傘衣連結的地方背至肩上。要注意的是,一邊收吊繩,一邊向前走,不可站在原地用力拉吊繩,以避免傘衣在地上拖拉時被尖銳物刮破。折傘當回到休息區或折傘區時,將傘衣由肩上放下解下套帶,像起飛前“張傘”一樣,將傘

27、衣平鋪在地上,傘腹朝上,吊繩全部都在上面,然后檢查傘衣內是否有樹枝、小石子、砂子等雜物?若有,應該先清除干凈,再檢查左、右邊吊繩是否有亂繩的現象?然后將左、右的吊繩分別打結,置于傘衣上,之后先將一邊傘衣由穩定翼處一片一片(一頁一頁)的折至中央部位后換另一邊,然后在此中央部位與另一邊相疊,此時必須將傘衣內部之空氣由后緣向風口的地方壓出,再由后緣向風口方向折疊。大約折與傘包相同大小。先收傘衣再收套帶,最后再收安全帽,而在傘包拉拉鏈時須注意,不可將傘衣夾破!起飛與滑行(簡易操傘)1、斜坡上的起飛首先,要選擇一個正面迎風且坡度在2530度,可以跑步起飛的斜坡,然后在預定起飛地點上方約1020公尺的地方

28、將傘打開。鋪傘(張傘)大致有長方形和扇形兩種形狀,因每種不同的傘形及場地而使用不同的方式。傘鋪好后,就要檢查吊繩是否亂繩?操縱帶是否扭曲?或其他對安全有影響的情況?一定要確實檢查。當傘衣檢查都好了以后,再將套帶穿上,記得先扣腿帶,再扣胸帶,然后等待正而吹來的風。對初學者而言,理想的正面風約12m/s),但在無風狀態下跑步的話,也大約有3m/s左右的速度可以安全的起飛。起跑之前,必須先想清楚要做什么?要如何飛行?先大大的深呼吸一口氣,然后由斜坡往下跑出。這時的速度是否太慢?起跑的姿勢是否正確?是二個必須考慮的問題,這也是要看自己所使用傘具的特性而有所不同,所以自己要采用適當的方式起跑。2、從起飛

29、到滑行開始跑步以后,傘衣會在自己的頭頂正上方張開。基本上空氣由風口灌入,翼型便適度地形成,但有時傘并不是在頭頂正上方,而是傾斜的拉起。這時傘衣的調整修正要慢慢拉下傾斜一方的相反方向的操縱繩,人同時要向中央下方跑去,以使傘衣回復到頭頂的正上方。這時,如果操縱繩未及時放回而繼續拉著的話,傘則會向著拉操縱繩的這一邊傾斜的危險。所以操縱繩的調整,并不是要讓傘衣拉起后在頭頂的正上方,而是必須在頭頂正上方前面一步的位置。傘衣傾斜的同時,也會有進氣口(風口)塌下(折翼)的情況,這時首先要修正傾斜的傘衣使其恢復至頭頂正上方,然后將進氣口塌下的那一邊的操縱繩1至2次快速的上下拉動。如此大體上說,都可以使進氣口恢

30、復原狀。如果以上修正的動作,仍無法令傘衣達到標準起飛的狀況,最好是停止起飛,再重新來過。當傘衣平整地拉起至頭頂上方,或者是經過修正而平整地拉起至頭頂上方,這時便可加速向山下跑去。當傘衣的升力增加時,身體便會感到有一股向上拉起的感覺,但是這時絕對不可以跳躍,必須自然的被傘衣拉起,飛行員要一心一意地向前跑,否則傘衣會因為跳躍而瞬間失去重力,導致傘衣塌下。繼續向前跑,身體會感到相當強的上升力,再繼續跑,雙手同時將操縱繩拉下至肩膀的位置。如此會增加傘衣的瞬間的上升力。傘衣和飛行員會一起向空中飛起。起飛的準備動作必須要確實,如此才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成功率。當雙腳離開地面后,雙手由肩膀的位置放回至耳朵的位置

31、。也就是為了要起飛,利用操縱繩向下拉,強迫增加上升力,而后則恢復到通常飛行的位置(巡航位置)。通常,雙手的操縱繩同時向下拉至相同的位置,飛行傘會自然地直線飛行。雙手的操縱繩同時保持拉下1/4的位置的話,傘雖然也會向前一直飛去,當有側風的情況時,傘會朝著風吹的方向飛去。此時必須做若干程度的修正。例如:風由右側吹向左側,此時右手的操縱繩要比左手的操縱繩拉下的多一點,以抵消風吹的速度,這種雙手不平衡的拉下操縱繩須視風速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也就是當側風風速強的時候,必須要做大幅度的不平衡操縱。當確定氣流穩定之后,左右手的操縱繩一邊向下拉至同樣的位置,一邊慢慢地向上伸直,操縱繩拉下的程度不同,應該會令身體

32、感到速度不同的變化。操縱繩的位置通常我們以雙手伸直為全滑行(也就是操縱繩完全都沒有向下拉動),當雙手向下拉至雙耳的位置,是為1/4剎車,繼續拉至雙肩為1/2剎車,拉至腰部是為3/4剎車,而拉至雙手伸直(大約臀部的位置)是為全剎車。大致上分為這五種。其中由全滑行到1/2剎車之間,操縱繩拉至不同的位置,飛行傘會有不同的反應,這實際上是以后盤旋時所必備的技巧。3、操傘左右轉彎當學會了直線飛行而著陸之后,接著就要學習左右轉彎。所謂轉彎,也就是左右的操縱繩一種不平衡的作用,如果右邊操縱繩拉的比左邊多的話,傘會向右側轉動;反之,左邊操縱繩拉的比右邊多的話,傘會向左側轉動。但是在這里要注意的是,不論是左或右

33、的操縱繩已經拉至1/2剎車的位置作直線滑行的狀態時,如果左或右的操縱繩再往下多拉一些的話,便會急速轉彎,而轉彎的原因,實際上也就是因為轉彎內側的翼面失速的緣故。這個結果,容易造成螺旋旋轉(旋回下降)(spin)的危險情況,所以在做左右轉彎動作的時候,操縱繩不可多于1/4耳朵的位置,一直到左右操縱繩的操控轉彎動作達到非常熟練的地步,才可做大動作的轉彎。操縱繩若是不平均地拉著,轉彎將持續地進行。如果要停止轉彎的話,將拉下的操縱繩還原至原來的位置,或是左右操縱繩在同一個位置的時候轉彎便會停止。轉彎的快慢,是依操縱繩拉下的多少而變化,如果拉下很多(1/2或3/4)的話,翼的傾斜面會很大,轉彎的速度會很

34、急速、擺動也會很激烈。如果拉下較少的話(1/4剎車),翼的傾斜面會較小、轉彎的速度也較慢,擺動較不明顯。剎車應拉至什么位置,使翼面傾斜至什么程度來旋轉呢?這就是轉彎的技巧。應該轉幾圈,也是以各人傘具的特性來判斷。S型轉彎,就是左右轉彎的連續動作,我們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在第一次與第二次轉彎之間,要做直線飛行。如果由右轉要改向左轉而未做直線飛行的話,傘翼會左右擺動得很厲害,而且要恢復平穩也相當辛苦。如果S型轉彎的動作可以做得很好的話,接著就是360度轉彎了。在做360度轉彎時必須要考慮高度的損失是很多的。所以最低的高度不得低于距地面200公尺下。另外,有風的狀況下做360度轉彎時,會有突然飛到背

35、風面的可能性,所以必須在離山坡200公尺以外的地點開始旋轉。360度轉彎的方法和普通的S型轉彎是相同的,但是在轉完360度之前,操縱繩都要持續地拉著。最初的練習方法,是稍許地拉下操縱繩,使轉彎的范圍加大來旋轉比較好,如果是急速轉彎的話,容易形成螺旋,下降速度變得相當快,高度的損失也很大,同時也容易因為旋轉的離心力而造成失速。在各種轉彎時,必須將傘置于上方,不可旋轉的太急速而與傘成為平行。也就是由操縱繩還原之后,主傘的翼面恢復水平之間要有若干的時間差。但是在轉彎即將結束之前,操縱繩必須恢復至左右相同的位置。否則轉彎將會轉得太急迫。360度轉彎是中級的練習科目,同時也是練習熱氣流盤旋的必要技術,所

36、以各種傾斜度的轉彎及各種不同半徑轉彎的練習是很重要的。注意事項起飛及降落必須逆風。起飛姿勢則依起飛場之地形不同而有所差異。起飛前必須確定傘衣是正常的狀態撐在自己的頭上。小角度的轉彎會造成失速速度過大,高度損失也大,所以絕對禁止在低空做小角度的轉彎。在進入最后降落滑行時,無論如何轉彎,眼睛都必須注視著陸目標。在進入最后降落滑行時,如果高度太高,必須以“之”字型路線來消耗高度。轉彎時,操縱繩不可拉下一點點后馬上還原(一拉一放),必須持續地拉下,直到傘與人均轉至預定的方向才還原。此處所說360度旋轉是指大范圍的盤旋時所用的技巧,而非急速的螺旋旋轉。360度旋轉時,不可越拉越多,會造成螺旋旋轉。也不可

37、一下子拉至臀部,造成水平旋轉(flatspin)。4、降落在剛開始的幾次飛行中,都是直線飛行,然后降落,可是在這種場合,直線飛行至于距離地面510公尺的高度時,必須要做著陸的準備。人必須由坐著的套帶上站立起來,像剛起飛時的姿勢一樣。所謂準備著陸,包括了確認自己的降落地點,以及操縱繩雙手拉下相當1/4(耳朵)的位置,慢慢地保持這樣的姿勢前進。進入最后降落滑行時,如果操縱繩拉的比1/4剎車還要多的話,萬一碰到“風力梯度”,距地面較高的地點風速比接近地面的風速要大,傘面會有失速而落入危險狀態的情形,所以在進入最后降落滑行時,稍許的加速(雙手伸直或1/4剎車)是必要的。在更接近地面,高度降至離地面五公

38、尺以下時將操縱繩拉下,在雙腳即將接觸到地面,高度大約一公尺時,將操縱繩拉下至臀部的位置(全剎車)。如果這個降落的時間點能夠掌握得很恰當,降落可以非常的舒服、輕巧。降落時間的配合是安全降落最重要的一節。剎車時間過早的話,傘衣在高度還很高的時候會因為停頓而失速,將導致以臀部著陸的情況,有傷及尾椎神經或腰椎、坐骨神經、骨盆破裂的可能。反之,如果剎車太遲的話,下降速度比較快,可能會傷及腳部,所以此時,心里應保持鎮靜,雙腳伸直,不可屈膝、縮腿準備滾翻著陸。六、特殊情況的處理飛行傘會碰到的危險狀況大致有亂流時傘衣折翼,湖水、河川、海面等必須要落水時,還有碰到積亂云被強烈上升氣流吸引時等狀況。亂流傘衣折翼時

39、正中央的風口折翼時,傘會立刻急速下降,同時傘會前后擺動相當厲害,此時,應將左右的操縱繩同時向下拉,防止傘衣前傾,然后正中央風口折翼的地方會再度打開。而操縱繩拉下的幅度大小與風口折翼的程度有關,也就是折翼的越大,操縱繩拉的幅度越大,反之越小。當操縱繩拉下,風口折翼恢復之后,反而造成失速的情況也有可能發生。左右傘衣折翼首先將沒有折翼的一邊操縱繩拉下,以保持傘向前滑行,防止螺旋旋轉,待到安全地帶后再將折翼那一邊的操縱繩大幅度且急速地上下拉動,若一次無效,再拉第二次、第三次。若無法恢復原狀時,應立即考慮使用副傘。翼端小幅度折翼事實上當傘衣在旋轉時,下降速度會立刻加快,這時,另一邊的操縱繩要向下拉一點,

40、以防止失壓而折翼,如果折翼則將操縱繩上下快速拉動2、3下。落水、高壓線首先落水之前,先將套帶與身體脫離,掛鉤的鎖必須要打開,特別是落入河川時,傘衣會被水沖走,溺水的可能性相當高,所以必須特別注意。有高壓線的地方是禁止接近的,但萬一飛近的話,要注意絕對避免同時碰到兩條電線,身體盡可能保持垂直,手腳伸直,而高壓線的附近會有磁場,所以也要避免靠近。如果高壓線的位置在下風處,而高度還夠的時候,利用順風通過高壓線后再著陸,因為順風著陸有時比較安全。如果在海邊湖邊飛行,最好穿上救生衣,以防萬一落水,另外,如果落水后,傘衣蓋在頭頂上,會造成無法呼吸的危險,所以在落水之前一定要剎車,將傘衣落在飛行員的后方。被

41、積雨云吸住上升時通常在飛行時,遠遠看見積雨云就該避開。不過它的移動速度實在太快,有時飛行員會不自學地被吸住急速上升。當發現這種異常的上升狀況時,應立即設法脫離。如果上升氣流十分強烈,以平時降低高度常用的360度旋轉,此時反而會增加上升的速度。所以此時應衡量地面高度,用“全失速”(FullStall),將操縱繩在手上纏繞2、3圈后,拉至全剎車,雙手貼于臀部外側,令傘衣彎成馬蹄狀,以確實做到急速下降的效果。不過,由于全失速在放開時對傘的折損很大,而且在拉下后剎那,傘衣瞬間停住,飛行員會因慣性作用往前急蕩,除非是相當熟練的操縱者,否則反而容易因這個突來的狀況產生危險。所以目前已有越來越多人使用“B失

42、速”(BStall)來代替全失速逃離亂云。“B失速”是指拉B組操縱帶(第2組傘繩),而使傘呈失速垂直下降的方法。做法是將B組操縱帶拉下,最好先拉至肩部,觀察傘的狀況再決定是否拉至胸部,等脫離云區后再慢慢放掉(不可放得太快,否則傘會倒向正前方)。副傘的使用副傘是在萬一的情況下,飛行員自救的最后機會。通常傘衣發生折翼時,能適時的恢復,等到恢復原狀時,其高度會相對的損失,如果恢復操作太遲的話,還有萬一吊繩與傘衣纏繞無法解開時,很可能在恢復之前就已經接近地面了。還有,主傘衣的材料受到紫外線照射而發生劣化現象,材料所殘存的強度已經不夠了,一旦遇到意外狀況,其強度很可能承受不了而破損。這些時候,只有副傘才能救命。副傘由飛行員從拋出到傘面張開,至少損失50公尺以上的高度,這是必須要考慮的,所以副傘一定要在落差50公尺以下拋出的話,副傘沒有什么用途,反倒有可能會因亂流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