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2022屆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非連續性文本“論證類”題型答題探究(課件36張)胸中有丘壑,筆下如有神非連續性文本“論證類”題型答題探究語文課程標準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閱讀論述類文本,能準確把握和評價的觀點與態度,辨析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之間的聯系。常見問法示例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論證思路。(4分)4.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論證結構。(4分)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論證手法?請簡要說明。(4分)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方式。(4分)4.材
2、料一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4分)例1.材料一:(1)十八世紀德國學者萊辛的拉奧孔是近代詩畫理論文獻中第一部重要著作。從前人們相信詩畫同質,直到菜辛才提出豐富的例證,用動人的雄辯,說明詩畫并不同質。/(萊辛提出“詩畫異質”觀)(2)據傳說,希臘人為了奪回海倫,舉兵圍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們佯逃,留著一匹腹內埋伏精兵的大木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見木馬,把它移到城內。典祭官拉奧孔當時極力勸阻,說留下木馬是希臘人的詭計。他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臘人的天神。當拉奧孔典祭時,河里就爬出兩條大蛇,把拉奧孔和他的兩個兒子一齊絞死了。(關于拉奧孔的史詩)(3)這是羅馬詩人維吉爾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
3、六世紀在羅馬發現的拉奧孔雕像似以這段史詩為藍本。萊辛拿這段詩和雕像互較,發現幾個重要的異點。因為要解釋這些異點,他才提出詩畫異質說。 /(提出詩畫異質說的緣由)(4)據史詩,拉奧孔在被捆時放聲號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現一種輕微的嘆息,具有希臘藝術所特有的恬靜與肅穆。為什么雕像的不表現詩人所描寫的號啕呢?希臘人在詩中并不怕表現苦痛,而在造型藝術中卻永遠避免痛感所產生的面孔筋肉攣曲的丑狀。在表現痛感之中,他們仍求形象的完美。(5)其次,據史詩,那兩條長蛇繞腰三圈,繞頸兩圈,而在雕像中它們僅繞著兩腿。因為要從全身筋肉上表現出拉奧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詩,筋肉方面所表現的苦痛就看不見了。同理,雕像的讓拉
4、奧孔父子赤裸著身體,雖然在史詩中拉奧孔穿著典祭官的衣服。 (史詩與雕塑中拉奧孔形象的三處異點)(6)萊辛推原這不同的理由,作這樣一個結論:“圖畫和詩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號完全不同,圖畫用存于空間的形色,詩用存于時間的聲音。全體或部分在空間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體,物體和它們的看得見的屬性是圖畫的特殊題材。全體或部分在時間上相承續的事物叫作動作,動作是詩的特殊題材。”/(萊辛推論+結論)(7)換句話說,畫只宜于描寫靜物,詩只宜于敘述動作。靜物各部分在空間中同時并存,這種靜物不宜于詩,因為詩的媒介是在時間上相承續的語言。比如說一張桌子,畫家只需用寥寥數筆,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語言來描寫,
5、你須從某一點說起,說它有多長多寬等等,說了一大篇,讀者還不一定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8)詩只宜敘述動作,因為動作在時間上先后相承續,而詩所用的語言聲音也是如此。這種動作不宜于畫,因為一幅畫僅能表現時間上的某一點,而動作卻是一條綿延的直線。比如說,“我彎下腰,拾一塊石頭打狗,狗見著就跑了”,用語言來敘述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這簡單的故事畫出來,畫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觀者一目了然。通過舉例,結合個人理解闡釋“詩畫異質”觀(9)但是談到這里,我們不免有疑問:畫絕對不能敘述動作,而詩絕對不能描寫靜物么?菜辛也談到這個問題,他說:“圖畫也可以模仿動作,但是只能間接地用物體模仿動作。詩也能描繪物體
6、,但是也只能間接地用動作描繪物體。”(10)換句話說,圖畫敘述動作時,必化動為靜,以一靜面表現動作的全過程;詩描寫靜物時,亦必化靜為動,以時間上的承續暗示空間中的綿延。引用萊辛的話,結合個人理解對“詩畫異質”觀進行補充闡述4. 請簡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論證思路。(4分)參考答案:材料一圍繞萊辛拉奧孔提出的“詩畫異質”觀,從緣由、推論到結論,縱向展開,引述其觀點,并結合個人的理解,以舉例、引證的方法加以闡釋;圈點勾畫,理清文脈(一)關注文本標題,看是否提示了寫作對象、論點或論題。(二)緊扣文中關鍵詞句,理清脈絡。(1)關鍵句:中心句、觀點句、領起句、總結句、過渡句(2)關鍵詞:各類語言提示
7、詞總結詞:總而言之、由此觀之、綜上所述、一言以蔽之順序詞:首先、其次;其一、其二指代詞:這,那,他/它、上述關系詞/關聯詞:A并列關系:和、以及、另一方面B因果關系:究其原因/根源/緣由;之所以,是因為;何以;所以/導致C條件關系:基礎、必備條件D轉折關系:但是、然而、不過、其實、與之相反E遞進關系:不僅,而且甚至、進一步講論證思路 VS 行文脈絡4. 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4分)材料一圍繞萊辛拉奧孔提出的“詩畫異質”觀,從緣由、推論到結論,縱向展開,引述其觀點,并結合個人的理解,以舉例、引證的方法加以闡釋;5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6分)首先對歷史地理學進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獻
8、引出傳統的沿革地理;進而將沿革地理與歷史地理學對比,指出歷史地理學依托現代科學;最后按年代介紹我國歷史地理學在現代以來的發展,以及改革開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思路指思考的條理和脈絡,論證思路一般是指為闡述自己的觀點,按照一定條理加以解釋和證明的過程,在解釋和證明的過程中往往會涉及論證方法。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論證手法?請簡要說明。(4分)參考答案:對比論證,將文學與一般娛樂、好作家與“文匠”、人與電腦或機器人進行對比;舉例論證,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現象為例,論證人類具有的特殊能力;比喻論證,把人類的心領神會比喻為“像對付一個趔趄或一個噴嚏那樣自然”。論證方法:(常見)舉例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引
9、用論證、對比論證(較少涉及)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因果論證、假設論證例2.(1)網絡空間是將人群聚集起來的一種新型社會空間,更是年輕一代學習、娛樂和交往的平臺,為保證網絡空間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應的規則是必要的。不僅如此,網絡空間還需要每個人對網上的其他人給予應有的尊重。簡言之,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2)網絡行為是由網民的觀念意識引導的,而文明的網絡行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觀念意識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網民的主體,其網絡行為對網絡空間的文明狀況有極大影響,因此引導他們樹立文明的網絡行為觀,無疑有助于網絡行為失范的校正和網絡空間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提出論點:網絡行為尤其是青年的網絡行
10、為需要規范(2)網絡規范必不可少,這已是共識。但需要有什么樣的規范,則是一個復雜的問題。 底線倫理或“負面清單”是共識性最強也是最起碼的網絡行為規范,通過明確“不能做什么”來列出的網絡行為負面清單,通常也是有法律強制性的禁區,構成最低層次的網絡道德規范。(3)歸納學術界對網絡失范行為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五不”來認識網絡行為的底線要求,或以此作為網民尤其是青年們文明上網的負面清單。不傷害網絡行為者既不要有意作惡,也不能無意為惡,如在網上進行攻擊、謾罵,詆毀他人的名譽,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隱私和利益等。不偷盜在網絡信息空間中,要像對待現實世界中的商品一樣,以合法合規的方式獲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
11、犯知識產權的不道德行為。不造假每一個網民要從不進行信息造假做起,確保自己在網上發送的信息是真實的,尤其是自媒體,不能為了吸引眼球而編造聳人聽聞或嘩眾取寵的謠言。不浪費即不發生信息浪費的行為,向網絡發送垃圾信息不但會造成網絡資源的浪費,也會耗費網民的時間和精力。信息時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來使我們獲得了認知盈余,但網上的垃圾信息造謠與辟謠之間的拉鋸戰又無端消耗了我們的認知盈余。不盲從上網時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不輕信網絡謠言而上當受騙,沒有造謠的網民,就沒有網謠的市場,網民就不會被網絡污染的策劃者所利用,不會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網絡圍攻。/ 底線倫理(4)底線意識主要是從否定性的角度確立了網絡中能做
12、什么;而一旦在網絡空間中產生了行為,無疑就是開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為,就必須有一定的規范和要求去主導人的行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義上的網絡行為意識。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說是形成積極網絡行為的基準意識,而這種基準意識可以通過“等效意識”“反身意識”“價值意識”和“契約意識”來具體體現。(5)所謂“等效意識”,就是當線上虛擬世界出現道德失范行為時,要將其視為與現實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為具有等效的實際影響,因此需要一視同仁地對我們線上和線下的行為提出道德規范要求。所謂“反身意識”,可以說是等效意識在自我和他人關系上的延伸,即一個人的不當行為有可能損害到他人時,轉換視角去設想當自己是這種行
13、為的受害人時會有什么樣的切身之痛,有了這樣的反身意識,就會自覺抵制許多不良的網絡行為,就不會到網上去傳播謠言。“價值意識”在網絡行為中有多方面的體現:第一,它表現為對他人信息勞動的價值認同,比如尊重知識產權;第二,重視信息內容的文化意義,從而積極傳播內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識到網絡作為信息技術的價值負載,從而關注信息技術使用的道德效應。由于技術普遍是負載價值的,不當使用網絡可能會產生出負價值,如對網絡游戲的沉迷會耽誤學業和事業,此外,網絡是“內容為王”的空間,是各種思想交鋒的新的疆場,青年人尤其是被爭奪的對象。因此,正確的價值觀對他們而言具有主導性的作用。“契約意識”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約精神。網
14、絡空間中,在信息的生產、傳播和使用中新出現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沖突問題,沖擊了傳統的信任機制,通過訂立契約的方式來規范各自權利和義務成為重構信任機制的重要方式之一。當作為未來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網上講誠信、守契約、服從大局時,網絡中新的信任機制可隨之形成。/ 基準意識(摘編自肖峰從底線倫理到擔當精神:當代青年的網絡文明意識)4. 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論證結構。(4分)文章采用先總后分的論證結構,先提出網絡行為尤其是青年的網絡行為需要規范這一論點,然后從網絡行為的“底線要求”和“基準意識”兩個角度展開論證;“底線要求”和“基準意識”又構成邏輯上的遞進關系。論證結構:(1)總分式(總分、分總、總分總)
15、(2)并列式(不分先后次序)(3)遞進式(層層遞進,不可顛倒次序)(4)對照式(對比式)提醒:2021新高考2卷提示我們,作答論證結構題,考慮總體結構時,也須進一步考慮局部(主體部分)的結構,并對行文思路作具體解說。例3.材料一:(1)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全球文化同質化等論調甚囂塵上。事實上,文化既有時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發展離不開自身所處時代和固有文化傳統,所謂“文化全球化”是一個具有欺騙性的偽命題。/ 旗幟鮮明地反駁“文化全球化”(2)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民族文化是長期發展和積累起來的,是一個民族的根脈。由于人口種族、地理環境和社會生產方式等存在差異,不同民族和國家
16、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風俗習慣,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種文化都具有無可替代性和不可復制性。承認文化差異、實現文化共存,是各個民族和國家實現生存發展、開展國際合作的基礎。否認這種差異,盲目推動趨同,不但會導致人們自我身份認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將導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國家衰亡。/ 提出自己的觀點:承認文化差異,實現文化共存(3)西方一些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實質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消費主義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一個人如果認同西方文化,就會更加樂于消費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規則。這有利于西方國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從而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
17、此,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才不遺余力地向發展中國家推廣自己的文化,企圖讓所謂落后民族和國家的文化消融在單一西方文化中,實現西方文化全球化。(4)所謂“文化全球化”極具欺騙性,危害甚大。借助國際經濟、科技、教育、影視、傳媒、藝術等交流互動,西方國家不僅向發展中國家傾銷物質商品,而且強力輸出新聞報道、影視作品和圖書讀物等文化產品。發展中國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潛移默化地接受和認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為更先進、更高級的文化樣式,竭力學習模仿以求趨同,最終拋棄自己的文化傳統。應當認識到,一些西方國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壟斷資本的全球擴張和資本主義價值觀的全球滲透,以攫取更多的經濟、
18、政治和文化利益。/ 從“文化全球化”的實質與危害兩個方面進行反駁(5)進入新時代,我們應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霧,在保持自身文化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時,積極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國家開展文化交流對話,在多元文化和諧共生中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提出正確做法,進一步重申觀點(摘編自劉煥明“文化全球化”是一個偽命題,出自人民日報)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方式。(4分)參考答案:以駁為主,駁立結合。首先旗幟鮮明地反駁“文化全球化”,其次結合文化的民族性提出“承認文化差異、實現文化共存,是各個民族和國家實現生存發展、開展國際合作的基礎”的觀點,然后從“文化全球化”的實質與危害
19、兩個方面進行反駁,最后提出正確做法,進一步重申觀點。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先駁后立、先立后駁、 駁立結合)(先破后立、先立后破、破立結合)駁論:(1)駁論點(2)駁論據(事實論據、道理論據)(3)駁論證過程(存在邏輯錯誤;前提與結論矛盾;存在對立觀點;論點、論據不統一)拓展鏈接:在2003年“非虛構”并未流行之時,評論家們便已預言報告文學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報告文學沒有像小說、詩歌那樣深廣的傳統根基,在急劇變化的社會環境下已經無法生存;二是既“報告”又“文學”的作品既會傷害報告又會傷害文學。第一點理由邏輯上便已經不能自洽,如果報告文學因為沒有深廣的傳統根基便淪入消亡,那么同樣為舶來品
20、的“非虛構”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間駐足。雖然報告文學是舶來之物,但在本土語境中并沒有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也是事出有因:報告文學既是寫實傳統的賡續,也是述史傳統的現代表達。第二點理由又恰恰是報告文學的魅力所在,所言“傷害”不如說是一種周全,報告文學既有其報告性(新聞性),又有其文學性,這也是報告文學區別于新聞紀實、小說、散文等體裁而獨立門戶的原因。(摘編自丁佳雯在“非虛構”挑戰下的報告文學)本段針對報告文學消亡理由的反駁,充分有力。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4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運用歸謬法)、指出邏輯錯誤。如果沒有深廣的傳統根基便會消亡,那么報告文學和“非虛構”同為“舶來品”卻結局不同,在邏輯上是不成
21、立的。破立結合。批駁他人認為報告文學消亡的理由的同時,也說明報告文學立足的依據。用辯證思維闡明問題本質。“傷害”換一種角度看,其實是“周全”。(4分。每答出1點得1分,答出三點得4分)例4.材料一:(1)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取得了巨大發展,社會人際關系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包括信任危機。構建誠信守約的社會成為當今中國的一個重要任務,而建立完備的個人征信體系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環。 / 提出觀點(2)當一個達到中等收入水平的經濟體試圖進入發達的商業社會時,社會的誠信和契約精神就變成了無形的門檻。自1960年至今,被列入中等收入范圍的101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有13個最終進入發達經濟體行列,近90的
22、經濟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苦苦掙扎,甚至還有部分國家返貧。雖然各國經濟發展成敗的原因有所不同,但其經驗教訓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借鑒吸取的。過去近百年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進入發達經濟體行列的國家和地區,無一例外都建立了完善的個人征信體系。反觀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和返貧的國家,其個人征信體系或者未建立起來,或者因不完善而未起到應有的作用。國家發展的需要(擺事實)(對比論證)(3)從經濟結構看,在達到中等收入之前的農耕和小商品時代,社會分工不明確;人與人之間的商業交換不發達,所需要的征信體系也主要通過本地化的口口相傳和口碑來維持運轉。工業化經濟體中,社會化分工較發達,交換經濟成為社會的主要經濟結構,但人與人
23、之間的互信關系主要表現在生產過程的協作中,金融體系發達程度不高,個人征信體系還不是經濟運行的必需品。進入高收入發達經濟時代,產業結構發生變化,第一、二產業在經濟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三產業比重逐步上升,服務業成為發達經濟的主體。分工精細化,交易和交換日益頻繁化,多方合作、多人聯合日益密切,需要大家都具有契約精神,才能使各個環節順暢運行。如果沒有一個誠信守約的社會環境,經濟的運行成本會逐漸加大,從而使整個經濟體的發展逐漸偏離大眾的期望而漸漸失速,進而停滯。因此,建立完善的個人征信體系成為一個國家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標志。/國家發展的需要(講道理)(4)經濟發展到一定高度的文明社會,共贏成為主題,這使得社會的文明程度也就隨著利他理念的增強而提高。完備的個人征信體系,能增強人的社會性,提高顧及別人的自覺性,而一個利己主義社會,一個只注重結果卻不考慮過程是否合法合規的功利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基礎將逐漸消失,社會公信力也將逐漸喪失。沒有了互信,人們承受風險的能力極為脆弱,對社會事件的容忍度也逐漸降低,甚至出現過度期望和不切實際的要求。例如,當滴滴出行的順風車業務出現傷亡事故時,許多人不去思考避免發生此類問題的辦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野營活動方案
- 市北區工會活動方案
- 小學謝師宴活動方案
- 市井火鍋活動方案
- 巧手繡花活動方案
- 山西各景區活動方案
- 小院組織聚餐活動方案
- 局質效提升行動活動方案
- 少兒參加活動方案
- 小班陶藝課堂活動方案
- 化工倉儲管理系統方案
- 2021-2022學年貴州省黔東南州高一下學期期末文化水平測試數學試題【含答案】
- 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信息系統操作手冊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優化》同步練習附答案
- (精心整理)初三數學幾何的動點問題專題練習及答案
- 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臨床路徑
- 核電工程施工隱患排查專項培訓課件
- Q_SLB0402-2005 產品鋼印及標記移植
- 勞動者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樣板)
- 小學數學教師業務能力測試試題
- 空客A320-IPC手冊使用介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