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_第1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_第2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_第3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_第4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學設計一、學情分析學生經過初中和高一階段的文言文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以及特殊句式,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以下簡稱侍坐)一課文言實詞、虛詞較多,且文章描寫的生活與現在學生的生活相去甚遠,學生對儒家的“禮樂治國”缺乏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所以孔子為何“與點”便成了本課的難點。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積累文中重要實詞:居、攝、方、作、撰、傷等;理解并掌握重要虛詞的用法及意義:以、因、而、如等;掌握文中特殊文言句式:疑問句(則何以哉?)、否定句(不吾知也、毋吾以也)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分角色朗讀再現文章描述的情景

2、,把握孔子形象,分析他對四個弟子述志的態度及評價來探討孔子的人格魅力及政治理想。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了解孔子的人生態度和政治理想:追求和諧社會,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三、教學方法講讀法、討論法四、教學過程導入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會議結束后發表聯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孔子到底有哪些智慧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侍坐,當回孔子的學生,學習孔子的智慧。四、教學過程(二)問志1、問志原因面對年長不好說:“以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 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句,即,毋以吾也。毋,不要。以,認為。這一句

3、省略了成份,還原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不要認為這樣就不說了。比較兩個“以”字的用法。背后想人知:“不吾知也。”掌握文言文否定句式的用法。2、直接問志“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掌握文言文疑問句式的用法。四、教學過程(三)述志分角色朗讀,明確“四子”各自志向;掌握相關實詞、虛詞的意義及用法;了解疑問句及否定句的特點。1、子路之志時間表:比及三年。理解“攝、加、饑饉”等詞的意義路線圖:無理想圖:有勇、知方。理解“勇”和“方”的意義。孔子態度:哂之。品味“哂”字含義四、教學過程2、冉有之志時間表:比及三年路線圖:以俟君子理想圖:足民。理解“方”和“如”的意義。3、公西華之志時間表:宗廟、會同之時路線圖:端章甫。掌握“端”“章甫”的意義理想圖:愿為小相,理解“會”“同”之意4、曾皙之志理解“希、鏗、舍、作、撰、傷”等詞的含義。時間表:莫春路線圖:浴乎沂、風乎舞雩。理解“浴”和“風”的用法理想圖:詠而歸。四、教學過程(四)評志曾皙:吾與點子路:為國以禮,其言不讓冉有:小邦是邦,禮樂不能以俟君子公西華:小相事大,大有可為。五、討論為什么“吾與點也”?討論明確1、曾皙之志既有時間表、路線圖,還有理想圖,切實可行;2、曾皙的路線圖體現“為國以禮”: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