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環境的察覺 2005年1月 第 1節 感覺世界知識要點: 皮膚感覺 聽覺1、人的感覺 嗅覺 感覺器官 感受器 視覺 味覺 2、皮膚的感覺功能:冷覺、熱覺、觸覺、痛覺 嗅覺器官與嗅覺感受器3、鼻和嗅覺 嗅覺的形成 嗅覺的特點:適應性與差異性 味覺器官與味覺感受器4、舌和味覺 味覺的形成 味區:教學建議:1、以實驗為基礎2、各種感覺的形成:刺激-傳導-感覺3、皮膚感覺: 溫度覺:是對高于或低于皮膚溫度的刺激產生的感覺 并非直接感受物體溫度刺激 觸覺:(1)感受機械性刺激 (2)靈敏程度“因地而異” 痛覺:感受對身體的各種損傷性刺激,具有保護意義4、嗅覺:(1)感受物質氣味刺激 (2)感受器:鼻腔
2、上端粘膜中的嗅毛(嗅覺細胞) (3)特點:適應性、 差異性5、味覺:(1)感受液態物質刺激 (2)感受器:舌頭-舌乳頭-味蕾-味覺細胞 (3)味區:酸-舌中兩側 甜-舌尖 苦-舌根 咸-舌尖兩側 第 2節 聲音的發生和傳播知識要點:1、聲音的產生-聲源 傳播的條件 與介質的關系2、聲音的傳播 傳播的速度 與溫度的關系 傳播的形式-聲波3、聲音的反射-回聲 (吸收)教學建議:1、聲音是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教學中應注意聲源明顯振動和 不明顯振動兩種現象,特別是后者的處理。2、聲音的傳播其實是振動的傳播。雙音叉實驗。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實驗與推理相結合。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3、聲音的傳播速度。
3、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特點(同一介質跟狀態也有關) 聲速與溫度的關系。 空氣中聲速: v=331+061t (溫度以攝氏度為單位)4、聲音傳播的形式-聲波: 波的感性認識:水波 聲波的間接認識:圖113實驗5、聲音的反射 -回聲 區別 回聲與原聲:時間差01秒 聲音的吸收: 第 3節 耳和聽覺 知識要點: 作用:聽覺、位覺器官 外耳:耳廓、外耳道1、耳 結構與功能 中耳:鼓膜、鼓室、聽小骨、咽鼓管 內耳:半規管、前庭、耳蝸 聽覺的形成: 音調:頻率-超聲與次聲 樂音 響度:振幅與遠近2、樂音和噪聲 音色: 環境污染 噪聲 噪聲控制教學建議:1、耳的構造與功能: (1)、耳是聽覺、位覺器官 (2)
4、、耳分三部分:外耳起集聲作用(耳廓、外耳道) 中耳起傳聲作用(鼓膜、鼓室、聽小骨、咽鼓管) 內耳起感聲作用(半規管、前庭、耳蝸) (3)、聽覺的形成:聲學過程-神經過程 (傳導性耳聾) (神經性耳聾)2、樂音和噪聲 (1)、樂音和噪聲的含義:物理含義與環保含義 (2)、樂音的三特征:音調(聲音的高低)-取決于頻率 響度(聲音的強弱)-取決于振幅、遠近 音色 (3)、超聲:定向效果好、穿透能力強、液壓沖擊大 次聲:衰減小,速度快 (4)、噪聲控制的三條途徑:在聲源處控制 在傳播中控制 在接收處控制第 4節 光和顏色 知識要點: 光的產生-光源1、光和光的直線傳播 傳播條件 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
5、2、光的色散:復色光 單色光(紅外線、紫外線) 透明體的顏色3、物體的顏色 不透明體的顏色4、探究: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小孔成像)教學建議:1、光的直線傳播的條件: 演示實驗:光源的選擇與光路的顯示 光路的表示:光線-形象化方法2、光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C=3108米秒 光速與聲速的比較。3、小孔成像的探究:樹蔭下的光斑(太陽的像-光斑的組合) 自制針孔照相機4、光的色散:復色光 單色光 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 (實驗) 不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5、物體的顏色: (1)、透明體的顏色:由透過的色光決定 實驗:(染上顏色還是透過色光) (無色) (2)、不透明體的顏色:由反射的色光決定
6、 白色和黑色 (3)、三原色:紅綠藍 第 5節 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識要點: 反射現象-一點一面二角三線1、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 反射類型: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像的性質2、平面鏡成像特點 (球面鏡) 像的位置 折射現象3、光的折射 折射規律 折射成像光路的可逆性教學建議:1、光的反射現象:(1)條件和結果 (2)光路圖 (3)幾個概念2、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定律的建立-實驗 (2)反射定律的內容-注意因果關系 (3)反射定律的應用-“三缺一” (4)光路的可逆性3、反射類型:鏡面反射和漫反射4、平面鏡成像:(1)成像實驗 (2)成像規律:性質-正立、等大、虛像 位置-垂直、等距(對稱) (3)成
7、像原因(了解成像光路圖)5、平面鏡的應用(1)成像 (2)改變光路-潛望鏡6、球面鏡:SS7、光的折射現象(1)、折射實驗 (2)、折射光路圖,折射角的概念 (3)、折射與反射的比較8、光的折射規律(1)、折射規律的概括-實驗歸納 (2)、折射規律的內容 (3)、折射規律與反射定律的區別與聯系9、折射成像-光路圖ABCOPQMNAA第 6節 眼和視覺 知識要點: 凸透鏡-會聚:焦點、焦距 分類 1、透鏡 凹透鏡-發散 光學特性 成像規律2、凸透鏡成像 透鏡應用:照相機、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 折光: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 眼球 感光:視網膜 結構功能 調節:晶狀體(睫狀肌)、瞳孔(虹膜)
8、3、眼睛 附屬結構:眼瞼、淚器等 視覺形成: 三“點”:近點、遠點、盲點 4、人類視覺上的限制 近視:原因及矯正 遠視:原因及矯正 色盲:教學建議:1、透鏡分為凸透鏡和凹透鏡,分類依據是中間與邊緣的厚薄。 透鏡可用玻璃、冰塊、水等制成,甚至還有空氣透鏡。2、透鏡的光學特性: (1)、凸透鏡的會聚作用與凹透鏡的發散作用(原因) (2)、焦點的含義與焦距的含義 (3)、測量凸透鏡的焦距-研究焦距與透鏡形狀、材料的關系 (4)、介紹凹透鏡的虛焦點 (5)、利用光路可逆性說明另一條特殊光線。介紹第三條特殊光線 (6)、透鏡與球面鏡的比較 3、凸透鏡成像 (1)、成像實驗 (2)、成像規律: A、表格
9、B、一條規律、二個轉折點、舉一反三 C、口訣: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虛像同側正; 實像異側倒,物遠像變小物體位置像的性質像的位置u與v比較u2fu=2f2fufu=fuf4、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1)、照相機:條件。物、像、物距、像距。成像特點。調節。 (2)、放大鏡:條件。成像特點。調節。 (3)、眼睛:-是一架可調焦距的照相機。 A、眼球 折光系統: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 感光系統:視網膜-感光細胞-視神經 結構 調節系統:睫狀肌(晶狀體)、虹膜(瞳孔) 保護系統:鞏膜 B、附屬結構:眼瞼、睫毛、淚腺管等 視覺的形成 : 測試:5、視覺限制: 位置: (1)、三點:A、近點 B、遠點 C、盲點 成因: (2)、二視:近視-遠點太近(像點太近) -原因:前后徑過長;晶狀體曲度過大。 -矯正:凹透鏡 遠視-近點太遠(像點太遠) -原因:前后徑過短;晶狀體彈性過小。 -矯正:凸透鏡 (3)、色盲:感光細胞內的視錐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年級美術下冊師資培訓計劃
- 新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錯題復習計劃
- 中學生健康體育鍛煉一小時計劃
- 金蝶KIS專業版客戶應收賬款流程他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評價計劃
- 語文教師師徒結對網絡學習計劃
- 幼兒園消防安全教育課程計劃
- 六年級上冊英語培優輔差口語提升計劃
- xx煤礦智能化建設智能維護計劃
- 六年級勞動與技術實驗計劃
- 職業行為習慣課件
- 2024年深圳市中考生物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單列類(選考外語)本科二批次投檔情況 (理工)
- 綠化養護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DB4451-T 1-2021《地理標志產品+鳳凰單叢(樅)茶》-(高清現行)
- 消防管理檢查評分表
- 無人機駕駛員證照考試培訓題庫與答案
- JJG 1149-2022 電動汽車非車載充電機(試行)
- 2022年(詳細版)高中數學學業水平考試知識點
- 播音主持重音的教學課件
- 蛋糕制作工藝課件(PPT81張)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