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區間左線盾構過污水管施工專項方案_第1頁
車上區間左線盾構過污水管施工專項方案_第2頁
車上區間左線盾構過污水管施工專項方案_第3頁
車上區間左線盾構過污水管施工專項方案_第4頁
車上區間左線盾構過污水管施工專項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7號線BT項目車上區間左線盾構過污水管專項施工方案批準:審核:編制: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地鐵7號線7303標項目經理部2014年10月目 錄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02506081 1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402506081 h 1 HYPERLINK l _Toc402506082 2編制目的 PAGEREF _Toc402506082 h 1 HYPERLINK l _Toc402506083 3適用范圍 PAGEREF _Toc402506083 h 1 HYPERLINK l _Toc40250608

2、4 4工程概況 PAGEREF _Toc402506084 h 1 HYPERLINK l _Toc402506085 4.1工程簡介 PAGEREF _Toc402506085 h 1 HYPERLINK l _Toc402506086 4.21950污水管概況 PAGEREF _Toc402506086 h 2 HYPERLINK l _Toc402506087 基本情況 PAGEREF _Toc402506087 h 2 HYPERLINK l _Toc402506088 管道基礎 PAGEREF _Toc402506088 h 2 HYPERLINK l _Toc402506089 人

3、工挖探及調查情況 PAGEREF _Toc402506089 h 3 HYPERLINK l _Toc402506090 污水管與隧道的位置關系 PAGEREF _Toc402506090 h 3 HYPERLINK l _Toc402506091 4.3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情況 PAGEREF _Toc402506091 h 4 HYPERLINK l _Toc402506092 工程地質 PAGEREF _Toc402506092 h 4 HYPERLINK l _Toc402506093 水文地質 PAGEREF _Toc402506093 h 5 HYPERLINK l _Toc4025

4、06094 4.4施工設備簡介 PAGEREF _Toc402506094 h 5 HYPERLINK l _Toc402506095 4.5工期安排 PAGEREF _Toc402506095 h 5 HYPERLINK l _Toc402506096 5盾構施工對污水管的影響評估 PAGEREF _Toc402506096 h 5 HYPERLINK l _Toc402506097 5.1盾構試掘進 PAGEREF _Toc402506097 h 5 HYPERLINK l _Toc402506098 5.2試掘進段監測情況 PAGEREF _Toc402506098 h 6 HYPERL

5、INK l _Toc402506099 5.3盾構施工對污水管產生的影響評估 PAGEREF _Toc402506099 h 6 HYPERLINK l _Toc402506100 6為保護污水管所做的工作 PAGEREF _Toc402506100 h 7 HYPERLINK l _Toc402506101 7盾構穿越污水管施工保護措施 PAGEREF _Toc402506101 h 8 HYPERLINK l _Toc402506102 7.1盾構施工參數控制 PAGEREF _Toc402506102 h 8 HYPERLINK l _Toc402506103 7.2其他輔助措施 PAG

6、EREF _Toc402506103 h 8 HYPERLINK l _Toc402506104 采用克泥效技術 PAGEREF _Toc402506104 h 8 HYPERLINK l _Toc402506105 采用膨潤土改良渣土技術 PAGEREF _Toc402506105 h 9 HYPERLINK l _Toc402506106 進行系統設備維保 PAGEREF _Toc402506106 h 9 HYPERLINK l _Toc402506107 確保設備不停機 PAGEREF _Toc402506107 h 10 HYPERLINK l _Toc402506108 改良同步注

7、漿、增大注漿量 PAGEREF _Toc402506108 h 10 HYPERLINK l _Toc402506109 及時實施二次注漿 PAGEREF _Toc402506109 h 10 HYPERLINK l _Toc402506110 選用加強型管片 PAGEREF _Toc402506110 h 10 HYPERLINK l _Toc402506111 信息化指導施工 PAGEREF _Toc402506111 h 11 HYPERLINK l _Toc402506112 勻速、連續組織施工 PAGEREF _Toc402506112 h 11 HYPERLINK l _Toc40

8、2506113 專人巡視 PAGEREF _Toc402506113 h 11 HYPERLINK l _Toc402506114 建立聯動機制 PAGEREF _Toc402506114 h 12 HYPERLINK l _Toc402506115 8應急措施 PAGEREF _Toc402506115 h 12 HYPERLINK l _Toc402506116 8.1 應急管理機構 PAGEREF _Toc402506116 h 12 HYPERLINK l _Toc402506117 8.1.1 成立應急搶險組 PAGEREF _Toc402506117 h 12 HYPERLINK

9、l _Toc402506118 8.1.2 成立應急搶險小組 PAGEREF _Toc402506118 h 13 HYPERLINK l _Toc402506119 應急救援啟動實施程序及措施 PAGEREF _Toc402506119 h 14 HYPERLINK l _Toc402506120 8.2 應急處置 PAGEREF _Toc402506120 h 15 HYPERLINK l _Toc402506121 交通封閉 PAGEREF _Toc402506121 h 15 HYPERLINK l _Toc402506122 挖掘引流 PAGEREF _Toc402506122 h

10、15 HYPERLINK l _Toc402506123 8.3應急物資、設備 PAGEREF _Toc402506123 h 16 HYPERLINK l _Toc402506124 9質量保證措施 PAGEREF _Toc402506124 h 16 HYPERLINK l _Toc402506125 9.1 質量組織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402506125 h 16 HYPERLINK l _Toc402506126 9.2 質量技術保證措施 PAGEREF _Toc402506126 h 16 HYPERLINK l _Toc402506127 10安全保證措施 PAGER

11、EF _Toc402506127 h 17 HYPERLINK l _Toc402506128 11、附件 PAGEREF _Toc402506128 h 17【車公廟站上沙站】區間左線盾構過污水管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車上區間施工設計圖紙;(2)車上區間豎井施工設計圖紙;(3)車上區間地質詳細勘察報告、補充勘察報告;(4)1950污水管調查、挖探情況;(5)現場實際情況;(6)車上區間盾構施工組織設計;(7)車上區間污水管處理專家咨詢意見(2014年10月10日)、車上區間盾構過污水管施工方案專家咨詢意見(2014年10月27日);(8)國家、廣東省、深圳市其他現行有關法規、標準、技術規范

12、、以及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職業健康方面的政策和法規。2編制目的規范操作程序,指導現場施工,確保盾構過污水管的順利、安全。3適用范圍深圳地鐵7號線7303標段【車公廟站上沙站】左線盾構過污水管施工。4工程概況4.1工程簡介【車公廟站上沙站】區間起始于車公廟站,沿香蜜湖路南行,橫穿濱河大道車公廟立交后,沿福強路直行,終止于上沙站。左線起訖里程DK13+550.368DK14+746.205,全長1189.371m,(左線短鏈6.466m)。車上區間左線于里程DK14+331處有一根1950埋深4.2m的污水管線,此污水管線位于濱河大道輔道上,濱河大道主道為單向5車道,輔道為單向2車道,交通流量極大

13、。區間平面布置如圖4-1。車公廟立交濱河大道1950污水管圖4-1 車上區間平面布置圖4.21950污水管概況4.2.1基本情況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東起皇崗路,西至媽灣海洋放流管,主干管渠總長約38公里,沿線經濱河、新洲、風塘、后海、前海(登良路)泵站四級提升,入南山污水處理廠一級處理后經海底擴管器排入深海,于1994年開始建設,由于污水設計量大不具備遷改條件。車公廟立交段污水排海工程由深圳市市政工程設計院設計,污水管管徑(內徑)1950mm,東起濱河大道拓寬段西側,西至車公廟立交西側,全長1000m,沿濱海大道南側(輔道)敷設,該段屬皇崗路口至香蜜湖路口管道工程項目中最后一段。4.2.2管道

14、基礎管道接口為柔性接口,采用承插橡膠圈接頭,橡膠圈能滿足輸送污水管的防腐要求,接口內外以瀝青油膏或瀝青麻絲嚴密嵌封。接口處施工時先做接口后作混凝土基礎(基礎在此處斷開),基槽回填時按標準基礎進行施工,基礎采用180o混凝土基礎,基礎如圖4-2所示。圖4-2 污水管與基礎剖面圖圖中:c1=310mm、c2=1155mm、a=310mm、t=155mm。4.2.3人工挖探及調查情況為準確摸清污水管情況,于地面進行人工挖孔樁挖探,受地面交通條件限制,孔位布置于管頂,挖至4.2m時探到管頂,施測后管頂標高與竣工圖所示標高一致,管道位于富水砂層中,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下2.5m。對污水管檢查井水位進行測量:

15、于20:00-00:00用水高峰期測量,水位位于地面下3.5m,水流湍急,可判定管內流量為滿管;于04:00-06:00用水低峰期測量,水位位于地面下5.2m,水量較小。4.2.4污水管與隧道的位置關系左線里程DK13+331處的污水管經過現場的挖探,管埋深4.2m,雨水管埋深2.5m,兩管于平面并排平行布置,污水管位置距離車上豎井46m,管線位置距離線路重疊段92m。污水管為東西方向走向,與左線盾構隧道成47o交角,隧道影響長度為8m。經設計調坡后,污水管處的隧道下降0.317m,隧道頂部到基礎的底部距離為0.81m。污水管與隧道關系位置如圖4-3、4-4所示。圖4-3 管線與隧道位置平面圖

16、圖4-4 污水管與隧道剖面圖4.3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情況4.3.1工程地質區間左線主要穿越地層為: = 7 * GB3 1礫質粘性土、 = 3 * GB3 11礫砂、 = 3 * GB3 5粉質粘土、 = 7 * GB3 2砂質粘性土、 = 8 * GB3 1全風化花崗巖,污水管處上部為雜填土,下部為礫砂層。距離污水管3m祥勘孔MGZ3-60揭示污水管位置上部為厚度3.8m人工雜填土(其中50cm為路面層),下部為9m厚砂層,管線及盾構隧道位于砂層中。祥勘情況如圖4-5所示。附近補勘孔揭示地質情況(礫砂)如圖4-6所示。 圖4-5 區間地質剖面圖 圖4-6 地質補勘情(礫砂)巖土特性:5人工雜

17、填土:雜色,松散密實,稍濕,主要成分為碎石塊、磚塊、建筑垃圾等,以黏性土混砂充填。11礫砂:黃褐、灰白色,松散密實,飽和,混少量黏性土,呈透鏡體狀分布。1礫質黏性土:褐紅、黃褐、灰白色、褐紅夾灰白色,可塑堅硬。4.3.2水文地質地下水類型為孔隙水,賦存于砂層中,略具承壓性且局部連通,11礫砂為場地主要含水層,透水性隨黏粒含量增多而變小,具強透水性,滲透系數k15m/d。挖探區間地下水埋深2.5m。4.4施工設備簡介本工程盾構施工配置1臺海瑞克(廣州)隧道設備有限公司出產的6280mm(S811)復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該盾構機殼體長度8.2m,盾構機總長84m。該盾構機專為深圳地鐵地質設計制造,

18、具備自動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對地面隆起與沉降的控制效果好等特點。其主要參數如下:機器直徑:6280mm;總推力:28000kN;刀盤推進速度:最大80mm/min;最大扭矩:250bar;螺旋輸送機:450m3/h 4.5工期安排至2014年10月25日,累計完成244環,目前停于車上豎井內,距離污水管20.7m,具備推進條件時,48h即可到達污水管影響區域,盾構通過該區域需要12h。5盾構施工對污水管的影響評估5.1盾構試掘進盾構達到車上豎井前穿越120m長半段面砂層地層,隧道上部為礫砂、下部位礫質粘性土,主要施工參數如下:(1)掘進土壓:1.0-0.8bar(埋深10-8m),采取土壓平

19、衡模式掘進;(2)刀盤轉速:1.01.3rpm;(3)掘進速度:3050mm/min;(4)出碴量:控制在60m/環以內(理論出碴量為46.46m/環);(5)同步注漿量:67m/環;(6)注漿壓力:注漿壓力控制在2.53.0bar;(7)渣土改良:泡沫劑改良(泡沫劑每環50L左右);(8)盾尾油脂:約32kg/環。5.2試掘進段監測情況根據監測測日報,刀盤切口里程前有-0.21.2mm的微隆起情況,管片脫出盾尾后有-0.41mm沉降,目前工后最大沉降-6.7mm(工后14天,僅一點),其余均在5mm以內,最大沉降速率小于2mm。右線通過污水管區域時對地層造成最大-1.4mm的沉降(右線頂)。

20、5.3盾構施工對污水管產生的影響評估區間左線隧道位與污水管成47o交角,隧道埋深7.7m。盾構掘進時沿隧道產生沉降槽,隧道中線處沉降最大,兩邊沉降減小,沉降槽分布如圖5-1所示。圖5-1 盾構施工引起的沉降槽分布式中:v地層損失(地表沉降容積)Smax距隧道中心線的最大沉降量距隧道中心線的距離i沉降槽寬度系數(沉降槽曲線拐點)z隧道中心埋深為土的內摩擦角,對于成層土取加權平均值地層損失的取值,對預測地面沉降的準確度有重要的影響,參考選取表5-1由于各種因素引起的地層損失率。表5-1 地層損失率計算中的考慮因素地層損失因素隧道單位長度內的最大地層損失計算值地層損失率(%)開挖面的地層損失V1R2

21、h-1%+1%切口邊緣后的地層損失V22Rt0.10.5%沿著盾殼的地層損失V30.1R20.1%盾尾后的地層損失V4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位以上2R(R-R1)R(R-R1)04%02%改變推進方向V5d%LR/20.22%曲線推進V6L2 R/8(R+Rc)0.51%通過計算,左線盾構施工預計引起地表4mm的沉降,盾構到達前產生1mm的隆起、盾構通過后產生1mm的沉降,考慮最不利工后沉降,通過嚴格的參數控制和輔助措施,能控制污水管差異沉降控制要求(1.5)。6為保護污水管所做的工作(1)積極調查、與產權單位對接。對區間管線進行全面調查,形成調查報告,發現1950污水管后積極與設計總體前期單位負

22、責人及產權單位聯系,調查該管線的具體情況。(2)人工挖探。為摸清該管線的詳細情況,于管線附近進行人工挖孔樁挖探,發現了直徑1950mm、埋深2.4m的雨水管,并探明了污水管埋深,受地面交通條件限制,未能探明具體基礎形式。(3)檔案調查。與產權單位負責人聯系,到檔案館調查了污水管竣工圖紙,與現場實際進行比對,查明了管基礎形式、管材及管接頭形式。(4)編寫專項施工方案并進行專家咨詢。于2014年10月10日、10月27日2次組織專家咨詢,并落實專家意見。(5)申請線路調坡。由于污水管位置剛出車上豎井,距離污水管98m處隧道存在交叉重疊,調坡條件相對限制,經設計研究后,污水管位置隧道已下調317mm

23、,最終管底基礎距離隧道頂81mm。(6)于管線上方布設監測點。由于交通條件限制,不具備布設直接監測點情況,于污水管頂部布設5個間接監測點,于隧道中心布設一點,其余間隔2m布設,監測點埋深3.5m。7盾構穿越污水管施工保護措施由于污水管地處重要道路濱河大道下方,不具備地面提前處理條件,只能通過洞內采取措施。7.1盾構施工參數控制盾構出車上豎井后40m達到污水管影響區域,擬將此40m再次作為盾構穿越污水管施工試掘進段,通過首次試掘進段參數總結,此次試掘進段施工參數如下:(1)掘進土壓:0.90.1bar;(埋深7.7m,掘進時采取土壓平衡模式,安裝管片時利用保壓系統來維持壓力的穩定。)(2)刀盤轉

24、速:1.01.3rpm;(3)掘進速度:3050mm/min;(4)出碴量:控制在60m/環以內(理論出碴量為46.46m/環);(5)同步注漿量:68m/環(填充率150200%);(6)注漿壓力:注漿壓力控制在2.5(底部)3.5bar(底部);(7)盾構軸線糾偏控制:富水砂層的承重能力較低,姿態較易往下沉,在掘進過程中姿態應保持向上的趨勢,于刀盤到達污水管影響區域前盾構姿態調整到20mm范圍內,穿越污水管區域期間原則上不進行調向,若需調向,每環糾偏量4mm。(8)渣土改良:根據現場的情況加入泡沫劑(泡沫劑每環5060L)或膨潤土漿液(12-14m3/環)。(9)盾尾油脂:約35kg/環;

25、(10)二次注漿:對于盾尾后的管片進行二次補漿,壓力控制在0.4Mpa以內;7.2其他輔助措施7.2.1采用克泥效技術盾構機刀盤到達污水管前方5m至盾尾完全通過污水管共15m范圍,在盾構機掘進的同時,采取向前盾、中盾上部徑向孔注入“克泥效”的方式對盾體以外的空隙進行及時的填充,防止上部地層的沉降。克泥效的注入壓力根據上部埋深7.7m,壓力控制在1.3bar。克泥效注漿設備由注漿泵和攪拌桶組成,長4m、寬0.6m、高1.3m,注漿設備放置于一號拖車位置的平板車上,每一環掘完后注漿設備需拆解管線,退出隧道外,2#電瓶車運送完管片后再進行連接。克泥效注入設備擺放布置如圖8-1。圖8-1 “克泥效”注

26、漿系統位置圖7.2.2采用膨潤土改良渣土技術盾構過穿越污水管段施工防止螺旋機噴涌重中之重,為有效防止出現螺旋機噴涌,采取注入膨潤土方式改良渣土和易性。膨潤土液主要通過刀盤面板和土倉內內泡沫孔注入,膨潤土漿液采用經過室內實驗,選用性能指標優良的鈉基膨潤土和自來水作原材料按(1:6)進行混合攪拌,經攪拌后的漿液靜置24h后。比重在1.05左右,粘度25s30s,膨潤土用量為12-14m/環。發酵后的膨潤土漿液,通過電瓶車泥漿罐運送至盾構機托架膨潤土罐內。7.2.3進行系統設備維保(1)盾構刀具更換盾構到達車上豎井后已共計掘進369m,利用豎井內回填砂漿進行常壓開倉檢查刀具磨損情況,經檢查,刀具磨損

27、情況如下,并進行了全部更換:20#8mm、19#6mm、18#7mm、16#5mm、13#5mm、12#5mm。刀具布置情況如圖8-2。圖8-2 刀具布置圖(2)盾構各系統維保于車上豎井內對盾構管片安裝機、注漿、液壓、盾尾密封、鉸接密封、電氣、螺旋機閘門、皮帶等各系統及重要組建進行了系統維保或更換,目前盾構機運行正常,性能完好,同時對庫內配件進行了清點,庫內易損配件充裕。(3)常規設備維保邀請龍門吊廠家對16T、45T門吊進行了設備檢查和保養;對電瓶車各系統進行了系統保養,電瓶電池電量充足;對二次注漿設備進行細致檢查,更換了老化配件。7.2.4確保設備不停機約談管片生產運輸、主要材料、設備供應

28、、土方運輸單位負責人,必須確保物料、設備的供應、渣土外運及時;并提請電力局確保電力供應,防止意外斷電造成停機。7.2.5改良同步注漿、增大注漿量每理論注漿量為4.04m3。穿越污水管段每環的壓漿量提高到150%200%,即每推進一環同步注漿量為68m(具體實際根據監測數據進行調整),采用的漿液為可硬性漿液,漿液配比中將水泥摻量由200Kg提高至300Kg。漿液配比如表8-1所示。表8-1 同步注漿漿液配合比(Kg/m3):成分水泥粉煤灰膨潤土沙水外加劑重量300375100420550速凝劑水泥采用PO42.5,嚴格控制細骨料質量,投料順序按砂、水、膨潤土、水泥、粉煤灰依次進行,攪拌時間(投料

29、完畢后)控制在3分鐘左右。初凝時間:6h,稠度:79cm。7.2.6及時實施二次注漿拖尾脫出污水管影響區域后立即啟動二次注漿,注漿范圍為污水管影響區域連續10環范圍。二次注漿采用1:1水泥-水玻璃雙液漿,二次注漿注漿壓力不大于0.4MPa,每環每孔注入量不大于0.5m3。水泥采用PO42.5袋裝水泥,水玻璃采用模數m = 216、濃度35Be。7.2.7選用加強型管片污水管影響區域前后共15m(272環281環),此范圍內采用配筋加強型管片,每環管片中的大塊增加2個注漿孔,加強型管片增加注漿孔情況如圖8-3所示。圖8-3 加強型管片范圍圖、注漿孔布設圖7.2.8信息化指導施工監測人員全天在地面

30、進行監測,監測數據第一時間進行反饋;7.2.9勻速、連續組織施工實施領導現場代班制度,進行全員技術、安全交底,精心組織,縮短各工序銜接時間,在24h內完成污水管穿越。白班:常彥博、楊金龐、秦坤元;夜班:梁曉亮、劉家茂、蔣印專人巡視(1)派專人巡視地面,巡視內容包括:A、地面變形情況、監測點漏氣漏漿情況;B、每4h對污水管上游、下游水質進行取樣觀察,觀察其水位變化情況,分析其含沙含泥量變化情況。(2)隧道內專人巡視螺旋機噴涌情況,出渣口氣體變化情況。巡視人員安排如表8-2所示。表8-2 巡視人員值班表姓名值班時間值班地點備注高小云白班污水管井口觀察水位變化、取水樣比較含沙量宋鋰白班污水管井口觀察

31、水位變化、取水樣比較含沙量姚立軍白班污水管處地面巡視觀察地面的異常邢黎明晚班污水管處地面巡視觀察地面的異常張忠超晚班污水管井口觀察水位變化、取水樣比較含沙量王大孔晚班污水管井口觀察水位變化、取水樣比較含沙量王驍鵬白班盾構機內控制并觀察各項參、數的變化尤其是土壓變化吳鑫楊晚班盾構機內控制并觀察各項參、數的變化尤其是土壓變化王丹晚班盾構機內控制同步注漿的各項參數鄧星垠白班盾構機內控制同步注漿的各項參數7.2.11建立聯動機制在穿越施工前,與水務集團取得聯系,在地面沉降、污水管沉降超標時,能夠及時通知水務管理部門,并配合采取相應措施。穿越施工過程中,每天按照水務部門要求及時報送監測報表和施工進度等施

32、工資料。8應急措施8.1 應急管理機構8.1.1 成立應急搶險組應急搶險組人員及通訊方式如表9-1,外部單位聯系人通訊方式如表9-2。表9-1 應急搶險組人員及通訊表序號職務姓名電話單位/部門1組長常彥博項目經理2副組長梁曉亮總工程師3副組長劉家茂安全總監4副組長楊金龐副經理5組員石慶能物資部主任6組員姜克寒工程部主任7組員李 育質量主任8組員李忘林安全主任9組員李奪豐綜合部主任10組員劉宸宇合同部主任11組員秦坤元幾點負責人12組員蔣 印生產負責人13組員劉社交安全負責人14組員黃 超土木技術負責人15組員吳長軍施工調度16組員楊春豐17組員康 濤監測組表9-2 外部單位應急搶險人員及通訊表

33、序號職務姓名電話單位/部門1BT指揮部任立志總工程師2黃 勝盾構處主任3劉永波駐地代表4監理王丙湘總監5李國勝總監代表6邱益明監理組長7地鐵公司宋超群地鐵公司8賈 磊9市政設計院郭 偉駐地代表10市政設計院章新華專業負責人11市政設計院丁華興專業負責人12市政設計院張建春前期設計負責人13鐵三院廣東分公司李健偉鐵三院14水務集團賴 工水務集團15水務集團劉 工8.1.2 成立應急搶險小組以應急救援組為基礎,成立應急反應指揮部,下設應急處理工作小組,應急處理技術組、應急處理監測組、應急處理物資設備組、應急處理保衛組。應急處理工作組人員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接到應急通知后要迅速組織各應急處理組、應

34、急處理突擊隊趕到現場進行搶險救援。應急處理組織機構見下圖:應急反應指揮部應急救援工作小組應急處理技 術 組應急處理監 測 組應急處理物資設備組應急處理保 衛 組醫療救護隊搶險突擊隊聯絡調度應急救援工作小組組 長:由項目經理常彥博擔任副組長:由楊金龐、秦坤元擔任成 員:土木值班工程師黃超、安全員劉社交、調度吳長軍、機電工程師王驍鵬組成。職 責:負責現場的應急救援工作的指導、協調。(2)應急處理技術小組組 長:由項目總工程師梁曉亮擔任副組長:技術負責人黃超擔任成 員:由吳鑫楊、鄧星垠、邢黎明、王文組成。職 責:負責搶險過程中現場的技術支持工作,從技術方面提供處理意見。(3)應急處理監測小組組 長:

35、由測量主管姜波擔任成 員:由黃超、鄧丹陽組成職 責:負責事故搶險過程中的監測工作。(4)應急處理物資設備組組 長:由物資部部長石慶能擔任成 員:由邢黎明組成職 責:負責事故搶險所需的物資設備及材料供應。(5)應急處理保衛小組組 長:由安環部長李育擔任副組長:劉社交擔任成 員:由工地保安人員組成職 責: 負責事故搶險現場的警戒工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搶險救援現場,負責觀察搶險救援現場的環境情況,一旦發現有險情,要及時提醒搶險救援人員。(6)應急處理突擊隊隊 長:由盾構工區副隊長蔣印擔任突擊隊員:由各工區班組長、突擊隊員、義務消防隊隊員組成職 責:負責事故現場應急搶險。(7)醫療救護隊隊 長:由綜合

36、部部長李奪豐擔任成 員:由綜合部其他人員組成職 責:負責事故現場受傷人員的初步救護工作。8.1.3應急救援啟動實施程序及措施1、發生事故后,須立即向處置突發事件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匯報,同時通知水務集團的相關人員。情況報告的主要內容是突發事件的情況及危害程度。2、啟動預案,由領導小組組長通過口頭或電話發布命令,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成員,并迅速到指定現場集中。針對不同級別的突發事故,在第一時間內向監理或建設方現場項目經理報告。3、工作小組成員在接到通知后10分鐘之內到達事故現場,根據事件(事故)的性質、大小,按分工的職責分頭行動,并組成工作網絡,形成整體,迅速開展工作,如調集人

37、員、準備物資等等,搶險物資在20分鐘之內到達應急點現場。4、在預案啟動實施過程中,做到統一指揮,協調行動。與事發單位、項目保持溝通,掌握動態、了解事發情況和發展趨向、處置和防范措施落實情況,提供領導小組作出正確決策。領導小組根據實際情況,對事態發展趨勢作出預測,擬定下一步行動方案,指揮各職能且有序開展各項工作。應急處理程序工作流程圖見下圖8.2 應急處置8.2.1交通封閉本區間位于污水管處目前已提前修建了應急交通疏解道路,以保證出現路面塌陷、污水管破壞后污水大量外泄等險情時迅速隔離危險區,保證過往車輛的安全。現場應急交通疏解圖如9-1所示。圖9-1 應急交通疏解平面圖8.2.2挖掘引流如現場發生污水管泄漏的情況,在封閉該段道路的同時上報水務集團,取得同同意后立即對路面進行開挖,對泄漏的污水用水泵進行抽取至旁邊的雨水井內,同時對泄漏處的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