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培訓課件(PPT 42頁)_第1頁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培訓課件(PPT 42頁)_第2頁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培訓課件(PPT 42頁)_第3頁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培訓課件(PPT 42頁)_第4頁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培訓課件(PPT 42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骨干教師外出培訓匯報暨中小學教 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培訓 黃渠橋中心學校 仇寧偉 第1頁,共42頁。未來課堂各位老師,從這個視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第2頁,共42頁。翻轉課堂翻轉課堂也稱顛倒課堂,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了重新規劃,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在翻轉課堂上,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后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助而完成的,從而形成了翻轉課堂。第3頁,共42頁。傳統知識學習過程的兩個階段 (1)知識講授(2)知識內化 變革教育翻轉課堂第4頁,共42頁。如果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環境能顛倒過來,學習的

2、有效性將大大提高Transmition知識內化: 在教室外知識講授 :在教室內事實上,學生需要克服學習中的重點難點時教師往往并不在現場 變革教育翻轉課堂第5頁,共42頁。顛倒一下怎么樣知識講授 :在教室外知識內化: 在教室內 變革教育翻轉課堂第6頁,共42頁。Robert Talbert: Computers, the Internet, and the Human Touch翻轉教堂的學習序列參與實驗的中學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明顯提升觀看教師講課視頻針對性練習快速、少量的測評解決問題促進學習情況簡述/反饋課前課中 變革教育翻轉課堂第7頁,共42頁。混合式學習:國外學者的定義混合式學習(B-le

3、arning)是在“適當的”時間,通過應用“適當的”學習技術與“適當的”學習風格相契合,對“適當的”學習者傳遞“適當的”能力,從而取得最優化的學習效果的學習方式。 Harvi Singh & Chris Reed 2001 混合式學習應被定義為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包括面對面學習(face-to-face) 、實時的e-Learning和自定步調的學習(self-paced)。大多數時候,混合式學習也被用來描述多種傳輸媒體、智能學習導師(ILT)和多種技術的混合應用。這些技術有e-Learning、電子績效支持(EPSS)以及知識管理實踐等。印度NIIT公司Blended Learning

4、白皮書2002第8頁,共42頁。混合式學習:國內學者的定義所謂“B-learning”,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何克抗 2003B-learning是人們對網絡學習(E-Learning)進行反思后,出現在教育領域、尤其是教育技術領域中較為流行的一個術語,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對面(Face to Face )教學和在線(Online)學習兩種學習有機地整合,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種教學方式。 李克東 2004 所謂“B-learning”,是指對

5、所有的教學要素進行優化選擇和組合,以達到教學目標。 黎加厚 2004第9頁,共42頁。相關理解相關理論的混合:包括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情境認知理論、活動理論)、教學理論、傳播理論、系統論等多種學習理論的混合。學習資源的混合:精心開發的在線課程、生動趣味的講師面授、同學的經驗分享、全面的資料積累等,把資源盡可能多的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學習環境的混合:混合式學習是建立在完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環境中,從信息到教學內容,從技能評估到支持工具,從訓練到協作環境,一切圍繞學生展開。學習方式的混合:充分將在線學習與課堂面授有機結合,有實時與非實時、同步與異步的教師講授,可進行討論學習、

6、小組協作學習,自主學習。第10頁,共42頁。相關研究結果2009年美國教育部通過對1996年到2008年所完成的一些研究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1.混合學習是最有效的教學模式 2.在線學習比面對面教學更有效 3.單純的面對面教學是最低效的Means B, Toyama Y, Murphy R, et al. 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in Online Learning: 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of Online Learning StudiesJ.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

7、9.第11頁,共42頁。混合式教學的工具與平臺Moodle(模塊化面向對象的動態學習環境)Blackboard課程網站以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為例云平臺以“華師云課堂”為例第12頁,共42頁。3慕課簡介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1234“M”代表Massive(大規模)“0”代表Open (開放)“O”代表Online(在線)“C”代表Course (課程)第13頁,共42頁。共同特點:網絡學習自主學習開放學習互動學習第14頁,共42頁。可汗學院的教學視頻第15頁,共42頁。微課視頻:研究表明,學生在聽課時只能全神貫注10分鐘到18分鐘;課程資源由各種教學短片構成,內容以

8、知識點為單位,聚焦新知識講解,形式上強調片段化、碎片化,便于網絡傳播與學習。教學過程強調知識與思維的可視化與動態展示。第16頁,共42頁。微課的設計核心目標特點應用微課核心表現形式為微視頻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主題突出、資源多樣短小精悍、半結構化翻轉課堂、電子書包、混合學習等第17頁,共42頁。微課案例我們離微課遠嗎?第18頁,共42頁。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信息技術與教育全面深度融合”學校教育教學方式變革取得突破,主要指標是:(1)教師信息化教學的習慣(2)知識呈現方式、教學評價方式、組織差異化教學等方面的變化(3)學生多樣化、個性化學習方

9、面的改變王珠珠,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年規劃編制及若干問題的討論,2011年杭州第19頁,共42頁。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信息技術與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全部達標,主要指標是:(1)使用信息技術學習的意愿(2)運用信息技術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健康使用信息技術的自律性王珠珠,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年規劃編制及若干問題的討論,2011年杭州第20頁,共42頁。目的: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第21頁,共42頁。意義:準則基本依據第22頁,共42頁。要求: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能力為基本要求 應

10、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習方式的能力為發展性要求 第23頁,共42頁。基本內容:技術素養計劃與準備組織與管理評估與診斷學習與發展 第24頁,共42頁。第25頁,共42頁。第26頁,共42頁。第27頁,共42頁。第28頁,共42頁。第29頁,共42頁。第30頁,共42頁。我們經常要關注的網站:寧夏教研網石嘴山市教育公共平臺第31頁,共42頁。第32頁,共42頁。第33頁,共42頁。第34頁,共42頁。第35頁,共42頁。第36頁,共42頁。第37頁,共42頁。第38頁,共42頁。信息技術環境教學下我們該做些什么:會下載課件并修改課件。熟練使用Word。會使用Excel電子表格。會下載視頻、音頻、動畫、圖片、文檔等多媒體資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