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階-01-走近中考-九(上)文言文道理啟示類(學案)_第1頁
一階-01-走近中考-九(上)文言文道理啟示類(學案)_第2頁
一階-01-走近中考-九(上)文言文道理啟示類(學案)_第3頁
一階-01-走近中考-九(上)文言文道理啟示類(學案)_第4頁
一階-01-走近中考-九(上)文言文道理啟示類(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銳教育學科教師輔導學案學員編號:學員編號:所屬年級:初二課時數:3學員姓名:輔導科目:語文學科教師:韓冰心授課時間:課程主題:一階-01-走近中考-九(上)文言文道理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啟示類1.能借助注釋、工具書和有關資料大體理解淺易的文言文的內容。教學內容電多在導學一妥褲,為美商標超故事.成4:美毋爾過意祿馥對$且勒雅褂一、課外閱讀【知識梳理】.文言文閱讀之啟示道理:考綱要求:(1)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2)能概括文章的中心。常考題型:一般會采用選擇或填空的考查方式進行判斷考查;也會要求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東坡為錢塘守時,民有訴扇肆負債二萬者,逮至那么日:“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償也

2、。” 公令以扇二十來,就判字筆隨意作行、草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門,人竟以千錢取一扇,所持 立盡。遂悉償所負。注釋肆:商店。判字筆:判案所用的毛筆。行、草:行書、草書。(1)解釋以下句子劃橫線的字。(4分)東坡為錢塘守時()遂悉償所魚 ()(2)用現代漢語解釋以下句子。(3分)天久雨旦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償也。“就判字筆隨意作行、草”中的“隨意”一詞有什么作用? (2分)(4)讀了這那么故事,你有什么啟發? (3分)4.閱讀古文,完成練習。(12分)齊桓公好服紫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謂管仲日:“寡人好服紫,紫 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日

3、:“君欲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日:吾甚惡紫之臭。于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者,公必 日:,少卻,吾惡紫臭。公日:“諾。”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莫衣紫也。注釋素:沒有染色的絲織品。臭:氣味。郎中:官名,此處泛指宮中官員。國:都城。境內:國境內。(1)解釋以下句子劃橫線的字。(4分)齊桓公好服紫()吾甚遙紫之臭()(2)用現代漢語解釋以下的句子。(3分)寡人好服紫,紫貴甚(3)文中與“紫貴甚”相照應的句子是哪句? (2分)(4)這那么寓言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3分)課堂錯題收集學霸筆記本:教師引導學生借助知識腦圖總結重難點1t溫故知新請將本次課錯題組卷,進行二次練習,培養錯題管

4、理習慣學霸筆記復習,培養復習習慣預習內容學習了文言文的道理啟示類題型后,下節課我們將學習人物形象類題型,請思考:在你的腦海中,文言文的人物大致可以分為幾類?分別有哪些常用的詞匯可以概括他們的形象呢?康奈爾Cornell筆記法使用說明記憶欄:2.簡化(Reduce ) 3.背誦(Recite )在這里學習內容的簡化:解法提煉、 學習提示.記憶欄:1.記錄(Record )在這里記錄課堂筆記:用簡潔的文字、符號、記號記錄課堂要點.復習欄:4.思考(Reflect) 5.復習(Review )在這里用思維導圖形式總結本節課的重難點.康奈爾Cornell筆記法使用說明記憶欄:2.簡化(Reduce )

5、 3.背誦(Recite )在這里學習內容的簡化:解法提煉、 學習提示.記憶欄:1.記錄(Record )在這里記錄課堂筆記:用簡潔的文字、符號、記號記錄課堂要點.復習欄:4.思考(Reflect) 5.復習(Review )在這里用思維導圖形式總結本節課的重難點.易錯點分析:第一,一般是讀懂文章,但缺乏概括能力,力不從心;第二,會因為理解能力的不夠 或偏差,分析不清楚文本情節的主要內容所反映的中心。解決建議:首先積累一些啟示類的概括語言,然后再通過文本分析來訓練對于文本中心和內容的判 斷。模考題中出現過的“道理啟示。(1)處事待人給別人提意見,要講究方法,使他人心服口服。或者:待人要寬厚,不

6、要在小事上苛責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愛聽好話是人性的弱點,我們要嚴加防范。B:奉承拍馬是小人的伎倆,我們要時刻提防。有時用善良和寬容來感化身邊有錯誤的人,或許會更有效。人和人之間交往不能僅僅為利,應該講究信用。要珍重眼前的真實的人與事,不要妄想得到不切實際的東西(要善于聽取他人的意見,從善如 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懂裝懂,盲目模仿;要善于傾聽他人的勸告,接受正確的建議;要清醒地認識事物的本質。人有寬容之心就會受到大家的尊敬。背棄諾言沒有好下場。或:做人要老實守信,不能欺騙他人,出爾反爾。為人子女一定要孝敬父母贍養老人。切不因他的短處掩蓋人的長處。如果惡人當道,好的主張必定難以實行

7、,賢人難受重用(如果環境險惡,人們也會裹足不前)。(2)挖苦批判挖苦那些一味教條,不知變通的人。挖苦了缺乏遠見的人,批評了一種目光短淺,看不見長遠利益的人。挖苦那些沒有自知之明的人。通過挖苦漢世老人的吝嗇,告誡人們不要為錢財所累(不要過于看重錢財)。挖苦自私自利,聰明反被聰明誤。挖苦了因小失大的愚蠢行為(凡事要考慮后果,不能盲目行事;解決問題要注意方法,不能一概 而論;做事不能沖動,否那么后果不堪設想;解決問題要三思而后行,找到最正確方法)。(3)實踐真知做事要學會克制,懂得三思而行(魯莽從事要不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自然規律;過猶不及。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做事要懂得隨

8、機應變,不要墨守成規。觀察事物要細心(細小的錯誤也會影響真實性;深入生活,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等)。生產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正確的認識能指導實踐。凡事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風,要有自己的主見。無論是人還是物都有長處和短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見異思遷,要有恒心和耐心。人生路上,要懂得該進那么進,該退那么退(遇到困難或挫折,要學會換一種思維考慮問題)。憑一己私利為人處世,最終受害的反倒是自己。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要給自然界的動植物一片自由的天地。或家長、學校、社會注重孩子教 育,那么不能束縛他們,要給予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凡事要專心,不能三心二意。2.內容理解題(1)課外文言

9、文四大內容及主旨求學虛心好學,不恥下問。寫作之道“勤讀書而多為之苦讀成才、篤志好學、勤學好問。做人講了一個寬容、善良的老翁的故事。通過一那么故事告訴人們做人要有真才實學,不能一味依賴外在力量。寫“蘭”或某種物體的高潔或其他品質、實際是寫人的高尚品德。寬容大度善良、老實、仁慈等。為官一個關心保護百姓的故事。愛惜人才、慧眼識才勤政愛民生活哲理要主動探究事理;要敢于質疑等。注重細節、感恩、報恩、誠信。備注:把握主旨的方法:首句、末句、關鍵句。(2)題型歸納原因分析題型常考題型:一般是最后一題,分值占到35分左右,一般會采用選擇或填空的考查方式進行判斷 考查;也會要求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易錯點分析:第

10、一,一般是讀懂文章,但缺乏概括能力,力不從心,概括能力較弱,不會概括或概 括不到位,或者回答比擬空洞,不夠具體,不到位;第二,會因為文本內容的分析把握不準確而導致文 章表現中心和內容的判斷錯誤。解決建議:首先我們首先積累回答這局部問題的語言套路和理解過程,然后再通過文本分析來訓練 對于文本中心和內容的判斷的訓練。做這類題目一般要遵循以下三種方式: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 答;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采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準確率一般會比擬高。 做題時,通讀文本,把握整體:賞析文言文,莫拘泥于生冷字詞、不熟悉的文句表達,應關注文本“主角”,從主流上抓脈絡

11、,明 確寫作者的態度,把握思想情感的流露。抓關鍵詞,明確主旨。 善抓關鍵詞句,如段落的起始句、作者評述性的語句等,這些語句往往 包含著作者的觀點和態度,是整體把握文意的重要切入點。立足原文,分析主題。答題必須忠于原文,分析人物品性情感等,必環顧“樓上樓下”、“左鄰右 舍”(即上下文),從原文環境出發,分析推導。善抓“把手”,賞詞析句。賞詞析句,善抓切入角度,如修辭,比照、襯托寫法,正側結合、動靜結合等。學會運用專業術 語,精準答題。綜合自上,在答這一類題時,要建立整體的解題審讀觀,材料(文段)、題目要求、尾注三者均不 可偏廢。閱讀時不要在個別詞語上糾纏,在初步了解、整體把握文意后再細讀題目,充

12、分分析題目中關 于文段理解的信息,最后細讀材料,從高屋建甑的角度上認知全文,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加以概括即 可。道理啟示類解題步驟先抓住標題:一般講,如果有標題的寓言故事,我們要特別注意標題對我們的啟示作用。梳理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看看哪局部比擬特殊,就盡量抓住展開,特別是寓言,抓住故事 中最夸張最不可能的局部,思考短文要借此挖苦什么;最后,逆向思考總結出要告誡人們的道理。通常 來說,起因很重要,因為有因才有果,有時候過程也非常重要。如下文中這個故事的起因就很重要,從 這里出發,我們可以得出這篇文章帶給我們的道理、啟示。注:特別指出的是,要能夠把作者的觀點態度與文章中人物的言論區分開來。歸納

13、中心可選擇不同的切入口。如,重在表達故事的,可從故事結局分析作者的價值取向;側重寫人 物活動變化的,可從分析人物行為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以講述生活現象為主的,可從個別現象分析反 思作者褒貶傾向。【例題精講】例1,閱讀古文,完成練習。(12分)世傳公冶長能解百禽之語。一日,有騁來報長,曰:“冶長、冶長!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 其腸!”公冶長應而往,果得獐,然其無意飼鴨以腸也。鳴是以怨之。居無何,鴨又來報如前。長復 往,望見數人圍一物而嘩。長以為死獐,恐人奪之,遙呼曰:“我擊死也!我擊死也!”至,乃一死人。 眾人逮長見邑宰。宰審問,長再三辯,宰曰:“爾自言,我擊死也,何為詐? ”冶長無以對。【注

14、釋】公冶長:孔子的學生。鷗:鶴鷹。宰:縣官。(1)解釋以下句子劃線字(2分)公冶長應而往,果僵獐()(2)以下與“子食其肉”的“其”用法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A.然其無意飼騁以腸也。B.其一人專心致志。孔孟論學C.舍問,其奚決焉。問說D.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岳陽樓記(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注意句中加橫線詞的含義和用法。(3分) 然其無意飼鳴以腸也,鳴是以怨之。(4)公冶長遙呼“我擊死也!我擊死也! ”是因為“,從中可看出他是一個的人。(3分)(5)公冶長的自食惡果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2分)例2,閱讀古文,完成練習(9分)百詩先生為國朝經學大師,記誦精博,而其天質實奇鈍

15、。幼受書,讀百遍,始略上口。性又善 病,母禁之讀,遂暗記不復出聲。如是者十年。一日,自覺豁然,再觀舊所研究本,了無疑滯,蓋積苦 精力之應也。世之以下愚自諉,或托詞因病廢學者,觀于先生,愧可知已。【注釋】國朝:指清朝。經學大師:把儒家經典作為研究對象的大學問家 諉:推托 愧可知 已:應該明白這是很慚愧的了。己:太,過(1)解釋以下句子劃線詞語。(4分)如星者十年 ()再現舊所研究本()(2)翻譯句子。(3分)幼受書,讀百遍,始略上口。(3)閻百詩“記誦精博”的原因是什么? (2分)(4)這那么故事給你一個什么啟示? (3分)例3.閱讀古文,完成練習。(中等)堯誠海諾有希氏之海諾越泰山,循谷而入,

16、遇橐當道,龐然大也。遽舉足而碾之,橐未裂而鼓脹。海諾忿然 作色,引木之枝而擊之。斯須之間,橐大脹如吹,堵道。堯誡之日:”此乃“恨橐二天帝置之苦爾心 志。故宜容之,忌犯之。”海諾俯首受命而去,繞道北溟。越明年,海氏改勵自新,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粹而能容雜。國人咸敬之。司工日:“海諾寬而能容,堯以為忠臣,故天下仰之者眾矣! ”【注釋】罷:無能者(1)請選出以下各項中,與其他三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2分)A.遽舉足而碾之 B.引木之枝而擊之 C.天帝置之苦爾心志 D.世仰之者眾矣(2)解釋以下劃線詞。(4分)知而能容愚()宜容之,忌犯之()(3)用現代漢語翻譯劃線句(3分)遽舉足而碾之,

17、橐未裂而鼓脹。(4)本文揭示了什么道理? (3分)例4,閱讀古文,完成練習。(中等)李崇斷案壽春縣人茍泰有子三歲,遇賊亡失,數年不知所在。后見在同縣人趙奉伯家,泰以狀告。各言己 子,并有鄰證,郡縣不能斷。(李)崇日:“此易知耳。”令二父與兒各在別處。禁經數旬,然后遣人知 之,日:“君兒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茍泰聞即號,悲不自勝;奉伯咨嗟而已,殊 無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兒還泰。【注釋】旬:一旬等于十日(1)解釋以下劃線字遇賊亡失()崇察知之()(2)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的畫線句禁經數旬,然后遣人知之。(3)李崇“以兒還泰”的依據是什么?(4)這那么故事給我們的啟發是什么?【鞏固練

18、習】.閱讀古文,完成練習一篋磨穴硯古人有學書于人者,自以為藝成,辭而去。師日:“吾有一篋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 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題不甚密,乃啟而視之,皆磨穴之硯也,數十枚,方知師夙用者。頓覺羞 愧,乃反而學,至精其藝。【注釋】篋(qi6)指竹箱子 封題:封條及封條上寫的字 夙:從前,早先(1)解釋以下劃線字。自以為藝成,辭而去()互知師夙用者()(2)用現代漢語翻譯以下句子。乃啟而視之,皆磨穴之硯也。(3)讀了文章之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閱讀古文,完成練習。(12分)人有負鹽負薪者,二人同釋重擔,息樹陰下。少時,將行,二人爭一羊皮,各言為己藉背之 物。久未果,遂訟于官。時雍州刺史

19、李惠,謂其群下,日:“拷此羊皮可知者主乎? ”群下咸無對者。 惠遣爭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惠日:“知其實矣! ”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服 罪。【注釋】藉:墊群下:指手下人(1)解釋以下劃線詞語(4分)人有負鹽負薪者()久未果,遂訟于官()(2)翻譯句子(3分)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3)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那么故事。(2分)(4)這篇文章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3分).閱讀古文,完成練習蛙于草中,視牛漸近,龐然大物也,嫉之。遂吸氣鼓腹,欲逾于牛,謂伙日:“吾腹稍大,似牛 乎? ”伙日:“去遠矣!蛙怒,復吸氣鼓腹,日:“今如何?”日:與前無異。”蛙暴起,又吸氣鼓腹,須 臾,腹

20、裂而死。牛歷其旁,踐蛙尸于泥中。此謂不自量力者也。(1)解釋以下劃線字(2分)去遠矣() 與前無星()(2)翻譯句子(3分)遂吸氣鼓腹,欲逾于牛。(3)從看到牛一直到腹裂而死,青蛙的情緒一共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3分)(4)你從青蛙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示? (2分).閱讀古文,完成練習孫亮辨奸孫亮暑月游西苑,方食生梅,使黃門以銀碗并蓋就中藏吏取蜜。黃門素怨藏吏,乃以鼠矢投蜜 中,啟言藏吏不謹。亮即呼夾持蜜瓶入,問日:“既蓋覆之,無緣有此。黃門不有求于爾乎? ”吏叩頭 回:“彼嘗從臣貨官席不與。”亮日:“必為此也,亦易知耳。”乃令破鼠矢,內燥,亮笑日:“假設先在蜜 中,當內外俱濕;今內燥者,乃枉之耳

21、。”于是黃門服罪。【注釋】黃門:宦官矢:同“屎”(1)解釋劃線字(4分)使黃門以銀碗并蓋就中藏吏取蜜()亮即呼吏掛蜜瓶入 ()(2)翻譯句子(2分)彼嘗從臣貸宮席不與。(3)孫亮是根據“”判斷出藏吏是被黃門冤 枉的。(請用原文回答)(2分)(4)讀了這篇短文,你從兩人身上獲得了什么啟示? (2分).閱讀文章,完成以下練習故人吳起昔吳起出,遇,而止之食。故人日:“諾。”起日:“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 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假設此,宜其能服 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注釋】吳起: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俟:等待。(1)解釋下面

22、劃線詞的含義。(4分) TOC o 1-5 h z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萬與之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2)以下“之”的用法與另三個不同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A.(吳)起不食待之。B.故人來,方與之食。C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D.(吳)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3)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其為信假設此,宜其能服三軍歟?(4)這個小故事中,吳起在為人處事上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什么? (2分).閱讀古文,完成練習畏影惡跡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 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1)解釋以下句中的劃線字。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愈疾而影不離身()(2)用現代漢語解釋以下句子。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3)此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么?*福堂檢澗.閱讀古文,完成練習(12分)明名醫戴原禮嘗至京,聞一醫家術甚高,治病輒效,親往觀之。其迎求溢戶,酬應不暇。偶一求 藥者既去,走而告之日:“臨煎加錫一塊。”原禮心異之,叩其故。日:“此古方爾。”殊不知古方乃飭 字,修即糯米所煎糖也。今之庸醫妄謂熟諳古方,大抵不辨錫修類耳!【注釋】迎求溢戶:形容迎接他出診和前來出診的人很多。叩:詢問。修:讀驚盛 妄謂: 胡說。(1)解釋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