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立體構成一、概論一、概論除開平面上塑造形象與空間感的圖案及繪畫藝術外,其它各類造型藝術都應劃歸立體藝術與立體造型設計的范疇。特點是:以實體占有空間、限定空間、并與空間一同構成新的環境、新的視覺產物。也稱為空間藝術。 (一)、立體的概念立體是實際占有空間的實體。它較之于在二次元的空間中(即平面中)所表現出來的立體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性質。平面中表現的空間深度和層次,是單純視覺的,它運用透視法來表現立體的效果。而立體,則是在空間實際占有位置的實體,我們可以圍繞著它變換成任意角度,前后左右地觀看。小的立體形態,我們還可以拿在手中翻來覆去地觀賞,盲人還可以靠手的觸摸體會到它的形象,所以立體的“開”與面
2、的“形”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它的形不是繪畫平面中的輪廓的概念,而是從不同角度觀看時產生的不同型限 如果根據動(積極的)的定義,立體應該是面所移動的軌跡。面在移動時,不是順著自身長或寬的方向滑動,而是必須朝著和面成角度的方向移動。另外,通過面的旋轉也能產生立體。這種動的定義是理念的、概念的,有助于我們對立體形態的理解 (二) 、立體的類別立體是有形的實體,而這實體的表面形象均是由線和面組成的(或者說,可以分解成線和面)。如果把各種二次元的形三次元化,就會產生各種相應的立體形,所以,立體形與線、面的形的關系是很密切的。因此與線和面一樣,立體也可劃分為直線系、中間系、和曲線系三大類。進而立體又可分為幾
3、何形立體和自由形立體兩大類。綜合起來如果從基本形態而論,可以將立體分成線立體.面立體.塊立體三大類 (三) 、立體的性格直線系立體具有直線的性格,如剛直、強硬、明朗、爽快,具有男子氣慨。曲線系立體具有曲線的性格,如柔和、秀麗、變化豐富,含蓄和活潑兼而有之。中間系立體的性格介于直線系立體和曲線立體之間,表現出的性格特點更豐富,更耐人尋味。 (四)、立體的構成特點1、無框架立體造型是沒有框架限制的,如雕塑、產品造型、建筑等。所以立體的構成也不必考慮受任何框架的限制,在空間中根據設計意圖的需要和環境的允許情況,可任意舒展,無拘無束。2、力感 這是人們的心理所產生的感受。因為人們生活在自然之力、人為之
4、力所支配的環境中,所以有關力的心理作用,是自然形成的。只要立體的造型擺在面前,人們肯定會因它們的體積大小不一、形狀變化各異而產生很沉重、很堅固;或是很輕、有速度感;或是緊張(內在的力)、萌動欲發、或是松弛、懶散等感受。就是說,立體的量和形,肯定會給人以心理上的力感,而這種力感,是二次元空間所不能全然表現得了的。3、有光影在立體的構成中,除了立體本身的形體外,還應考慮到它們在一定光源環境中產生的陰影效果,陰影利用得好,能使整個立體造型的明暗關系更加豐富,立體感更加強烈 4、四次元性(亦可謂四維性)四次元性是在三次元空間中加入了時間與運動的因素。因為立體的造型,特別是大體積的造型(紀念碑、建筑等)
5、,在一個固定的視點上是看不到全貌的,況且在每個視點上看到的立體景觀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必須移動視點,即你需要邊走邊看,才能看到其全貌(小體積的造型則相反,只要移動形體本身就可以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將不斷在你眼前展現著不同的景觀。如果是觀賞建筑物,你在看完了整個外觀后,肯定還將從外面進里面,看看室內裝飾、房間布局等等,有的形體自身為可動的,即能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一定程度和范圍的變化位置或形態。因此,當一件立體造型在向你展示全貌時,已加入了時間與運動的因素,我們稱這種時空關系為立體的四次元性。 二、立體的基本構成形式立體形態無論是人工的還是自然的,出于構成理論的需要,都可歸納為:粒體、線體、面體、
6、塊體這四種最基本的形態(如平面構成的基本形態是點、線、面)。用它們分別可以構成點限空間、線限空間、面限空間、體限空間。此四種構成形式,為立體的基本構成形式。(一)、點限空間(粒體構成)由相對集中的粒體構成的立體空間形式。它給人以活潑、輕快和運動的感覺特征。粒體,具有點的造型形式特點,在立體構成中是形體的最小單位。只要是相對小的形體,粒體的形象可以是任意的。就如同衣服上的扣子,雖然起著點綴的作用,但其造型可以是形形色色的。(二)、線限空間(線體構成)通過線體的排列、組合所限定的空間形式。它具有輕盈、剔透的輕巧感。可以創造出朦朧的、透明的空間效果,其風格比較抒情,故常直接用于裝飾環境的空間雕塑。如
7、將線的形態(粗、細、截面、方、圓、多角、異形的線等),構成方法和色彩諸因素充分調動,將會創造出各種不同意趣的空間形象。在立體構成中,線體比粒體的表現力更強、更豐富。比如直線體具剛直、堅定、明快的感覺,曲線體具有溫柔、活躍、輕巧的感覺。當然,這是總的表情特征,因為 線體的粗細不同,還相應有各具特色的表情,如略粗的直線體構成會顯得沉著有力;細的直線體構成會顯得脆弱、敏捷、秀麗等。 在線體的構成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是:長短、粗細、方向 (三)面限空間(面體構成)用面體限定空間的形式。它可分為平面空間和曲面空間兩類。由于面體的形態可以是無數種的,所以面限空間可以構成各種各樣的空間形態。用它可以創造出
8、表達各種意境、形式、功能的空間。面體給人一種向周圍擴散的力感,或稱張力感。這也是由于它所具有的薄與幅面的特征所決定的。如厚度過大,就會使其喪失自身的特征而失去張力,顯得笨重。(四)、體限空間(塊體構成)用具備三次元(長、寬、高)條件的實體限定空間的形式。塊體沒有線體和面體那樣的輕巧、銳利和張力感,便它給我們的感覺是充實、穩重、結實有份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外界施加的力量,如沖擊力、壓力、拉力等。因為體的形態是無限多的,所以用它來限定和創造空間,幾乎是無所不能的。如建筑群落限定的空間;公園里被精心修剪成各種幾何形體的樹木群體間的錯落有致;考察的室內陳設、廣場中央屹立的紀念碑-都是人為創造的體限
9、定間。 三、立體的構成要素(六大要素)38(一)邏輯要素 “邏輯”一詞的主要含義是:1、思維的規律;2、客觀的規律性。誰都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思維首先應該是清晰的,有計劃、有條理和有目的,并尊重客觀規律。這樣才能使所做的事盡善盡美。 (二)形式美的要素“美”的概念,在美學中的含義很廣。既指事物的內容,又指事物的表現形式。人們評定和鑒賞一件構成作品的優劣,往往習慣以它給人的“美感”來反映。“美”在立體構成中,成為一種實體的、感性的東西存在,是一個具有特殊規律性的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體。在這個統一體中美的內容處處表現于具體的形式之中,這種具體的形式是什么呢?我們在這里稱它為“形式美”。它的基本內容是:
10、 1、 統一與變化 2、對稱與平衡 3、對比與調和1、 統一與變化統一與變化是藝術造型中應用于最多,也是最基本的形式規律。完美的造型必須具有統一性,統一可以增強造型的條理及和諧的美感,特別是對立體構成而言,失去了統一,作品會象一堆廢墟,雜亂無章地堆積在那兒,是無藝術美而言的。但只有統一而無變化,又會造成單調、呆板、無情趣的效果,因此須在統一中加以變化,以求得生動的美感,或者說:統一就是要統一那些過份變化的混亂;變就是要變化那些過份統一的呆板。統一與變化-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求統一2、對稱與平衡對稱,也叫作均齊。在建筑,圖案等領域中廣泛應用。最常見的對稱形式有:左右對稱(上下對稱)和放射對稱。左
11、右對稱又稱線對稱,即以中心線為對稱軸,線的兩邊形象完全一樣。放射對稱的形式為有一個中心點,所有的開支都從點的中央向一定的發射角排列造型。它有較強的向心力。盛開的花心、雨傘架、風車等,都屬放射對稱形體。對稱的造型具有安靜、莊嚴的美,在視覺上很容易判斷和認識,記憶率也高。 平衡與對稱不同,它不是從物理的條件出發,而是指在視覺上達到一種力的平衡狀態,雖然形體的組合并不是對稱的,但卻能給人以均衡,穩定的心理感受。或者說,此處的平衡是指形體各部分的體積給人在心理上感到的相互間達到穩定的份量關系。對稱與平衡的區別是:平衡較對稱更顯得活潑、多變化;對稱則較平衡更顯得肅穆、端莊。3、對比與調和(1).對比,是
12、強調表現各種不同形體之間彼此不同性質的對照,是充分表現形體間相異性的一種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使造型產生生動活潑或亢奮的效果。對比構成形式對人的感觀刺激有較高的強度。 (2).關于調和,從字面上講,是與對比相對立的,但在此處,對比與調和卻是要相提并論的。因為對比的形式如運用不當,將會產生多中心和雜亂無章的效果,所以在運用對比的同時,必須時刻注意到調和,使構成的諸形體配合得恰當、和諧。就如廚師做菜,往往一道菜里要放上許多種味道不同的佐料(象糖和鹽是完全不同的二種滋味),但只要調配合理、用量適當,就會使每一道菜各具風味,成為佳肴。欲達到既對比又調和的整體完美效果,可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注意諸形體放置
13、的秩序性、各部分形體之間恰當的比例、形體間的類似程度等。(三)形式要素粗獷的、清秀的、奇險的、安定的、莊嚴的、活潑的、透明的、流動的、有生命力的、冷漠的、不同的形態,造成不同的感受,許多形態往往同時肩負功能要求。立體構成以及一切設計活動都需要從本質及關鍵概念出發,去尋找符合既定邏輯的形體,要有所創新和創造。形態可作如下分類:自然形態現實形態 人工形態概念形態(借助語言和詞匯的概念感知的形態) (四)、空間要素一、何為空間1.空2.間3.空間它是指在立體形態占有的環境中,所限定的空間的“場”,即指實體與實體之間的關系所產生的相互吸引的聯想環境(也稱心理空間)。 例如三個立體等距放置時,會使人產生
14、它們中間有看不見的吸引力,這吸引力會使人感到它們是完整而協調的一體。當間隔加大后這種心理的聯系就不存在了,而是覺得它們是互相無關聯的三個立體,空間顯得渙散。如再把間隔縮得很小,使三個立體太接近時,反而顯得太擁擠了,此時緊張感加強,如果是形狀各異的立體,還會給人以混亂感。由此可見,如何合理安排空間是不可忽視的。空間也存在構成問題。空間構成的要點是比例、對位、過渡等項因素。 二、空間與形體空間可以理解為虛無,但是立體造型的空間,空間和形體可以互為表現的1.沒有足夠的空間,形體便無法被容納;沒有一定的形體作限定,空間只能是無限宇宙的概念2.空間先于形體而存在,而形體決定空間的性質。三、作為形態的空間
15、形體正形、空間負形關于空間的理論:物理空間、知覺空間、心理空間、意義空間等四、空間的功能和載體1.功能對單一形式的界定A.功能對空間尺度和容量的界定B.功能對空間形狀方面的界定C.功能對空間質的界定2.功能對空間組合形式的界定空間組合形式是若干空間以何種構成方式進行銜接的方法和規律.(1)在狹長空間中,以用于交通的甬道形式連接各單一空間的構成形式.如單身公寓.學校.醫院等建筑.(2)以垂直交通構件-樓梯為中心進行的空間組合,被稱為單元式構成.(3)將各種空間呈輻射狀與共享空間直接連通的空間構成形式. 如住宅的門廳或客廳公共空間的大堂(廳)均屬此類.(4)空間相互連通的組合形式 a.串聯組式合.
16、各空間按一定的次序連為整體,形式特定的序列.常用博物館.展覽館的空間規劃. b.根據使用需要,在大廳空間中進行靈活分隔組合的空間形式. c.在大空間中按照柱網格局進行分隔組合的空間形式.多用于工業廠房和商場.超市等空間規劃.(5)以主空間為中心,輔助性空間環繞周圍的空間形式.常用于劇院.車站.空港.體育場館等的空間規劃.五、空間的限定與圍合1.空間的限定基礎 限定空間的形式:a中心限定b分隔限定 限定的要素和條件:限定形式.限定條件.限定程度. (1)中心限定和分隔限定. (2)天覆、地載與圍閉.A.天覆 B.地載豎斷、夾持、合抱 C.圍閉 (3)空間限定的具體化 六、空間力象的塑造1.限定面
17、空間狀態的變化(1)地載空間變化分類:平地、高低起伏地、臺地、斜地 (2)天覆空間變化分類:平頂、斜頂、穹頂、下凹頂、錯落頂、折線形頂(3)圍閉空間狀態變化分類:彎曲面、斜面2.限定要素的形狀和比例變化(1)中心限定 (2)分隔限定3.限定空間的大小和數量的變化4.限定程度的變化七、空間序列要素和時間序列要素動線空間與時間交感:1.2.3.4.1.動線的力象特征2.動線空間統一的形態感知類別: (1)在視覺中容易組合構形,并能夠維持個體統一 (2)在構成整體視覺力象時個體構筑為新的視覺整體八、空間構成1.內空間構成(1)內空間的基本型:由圍截面空與實的數量多少而決定(2)內空間的分隔:豎向分隔
18、、橫向分隔(3)內空間的組合:A.兩個單一空間組合:互鎖(共享、主次、過渡)、包容B. 多項單一空間組合:線形組合、中心式組合、網格式組合(4)內空間構成的藝術法則:動線、序列、橫向滲透2.外空間的構成外部空間:是指人類有目的的從大自然中界定并加以改造的具有實用性且無天覆的外部環境。(1)外空間的基本形式:收斂空間、擴散空間(2)構筑外空間的空間體: A.單一內空間的外形構成(加法、減法) B.組團式空間體的構成形式:圍合式空間構成、合抱式空間構成、夾持式空間構成(3)外空間構成的藝術手法 A.流動輪廓 B.空間層次 C.引導和暗示:1.2.3.4.九、空間集合1.空間單體與虛空間的主次轉換2
19、.以虛空間為主的集合:(1)線形集合 (2)中心集合3.以空間體為主的集合: (1)內空體正面朝向動線的空間組織 (2)正象交布局及其調整 (3)當幾個高塔在位置相互有聯系時,可將底層連接成圍合的封閉式外空間以限定高層空間體4.以地載為主的集合十、空間與光影1.光影與空間感2.光影在空間設計中的運用(1)照射光的類型:1.2.3.4.(2)照射光的作用:1.2.3.4.5.6.(3)運用光影營造空間氛圍:1.2.3.4.5.6. 立體感覺感覺:是大腦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對客觀外界對象所做出來得反映。簡而言之,它是生理歷程所得到的經驗。如棋感、樂感、球感、美感等。但感覺也有錯誤的時候,如措視第一節
20、 量感一、物理量和心理量1.物理量:重量、大小、強度、速度等2.心理量:它受心理因素應影響較大。如同樣重量的棉花和鐵,同樣大小的家具放置在家里和家具店的感覺。二、內力和生命力1.生命力:運動、靜止、運動和靜止2.內力:內力外力,張力三、給形態注入生命活力1.創造對外力的反抗感。2.創造生長感。3.創造速度感。4.創造一體感。(五)、材料要素在立體構成中,材料也是一項主要因素,特別是立體構成所使用的材料是無特定的,不同立意的構成所選擇的材料應該是不同的,應選擇最能貼切、完美地表達某種立意的構成之材料。1、 材料的種類(1) 以質地不同分類: a、金屬材料(鐵、銅、鋅、鋁、銀-)b、非金屬材料(土
21、、木、竹、石、布、玻璃、陶瓷)c、高分子材料(塑材、橡膠、合成纖維)(2)、以物理特征不同分類:彈性材料、脆性材料、硬性材料、塑材料、粘性材料、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輕質材料、重質材料、液態(流體)材料、(3)、以基本形態不同分類:材料-粒材、線材、板材、塊材2、 立體構成訓練中的常用材料在立體構成訓練中,可用的材料很多,制作者可根據現有的物質條件和加工條件 ,選擇最能表現構成內容的理想材料。常用的材料有:粒材-小塑料球、皮球、玻璃球、小木塊、卵石、敲打或切碎而成的各類粒材。線材-鐵線、塑料皮導線、塑料管、吸管、木條、竹子、麻繩、棉線繩、魚網線、琴弦、金屬鏈、車條、電鍍金屬管等。板材-木塊、石
22、膏塊、苯板、發泡水泥磚、粘土、石塊、磚塊、樹根結、毛線球、皮球、鵝卵石以及用板材做的中空塊體等。除以上介紹的材料范圍外,每位制作者隨時隨處都可能發現更適合自己作業的新材料,在選用材料時,無論是需經加工的還是取其自然形態直接用的,都要同時考慮到材料與工藝之間的配合關系,同時也要充分發揮材料美的作用。 一、材料分類(從材料組成和結構構造分):木材、石材、鋼材、塑料、織物等。二、視覺心理分類:線材、面材、塊材三、常用材料分類:(1)塊材:石膏、泥、木材、塑料泡沫、陶土、發泡水泥磚、金屬塊等(2)線材:金屬線、尼龍絲、線、竹篾、木條、塑料管、吸管、金屬棒等(3)面材:紙、金屬板、塑料板、布、玻璃板、金
23、屬網、皮革等四、造型訓練:折紙造型、金屬線材造型、車木造型、拉坯造型(六)肌理要素34一、肌理和質地二、肌理在造型中的作用1、肌理的概念、作用、分類、表情物體表面的感覺、形態,如手感、紋理、質地、性質、組織形式、凸凹程度等,概括起來叫作肌理。在造型藝術中,肌理起著裝飾性或功能性的作用,不容忽視。從人感受肌理的方式而論,股理可分為觸覺肌理和視覺肌理二類。肌理的產生,有的是自然生就的,如樹皮、木紋、石塊,有的是經技術加工人為創造出來的。因此,從肌理的形成過程而論,肌理又可分為天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二大類。形體與肌理是密不可分的關系,肌理起著加強形體表現力的作用:粗的肌理具有原始、粗獷、厚重、坦率的感覺
24、;細的肌理具有高貴、精巧、純凈、淡雅的感覺;處于中間狀態的肌理具有穩重、樸實、溫柔、親切的感覺。天然的肌理顯得質樸、自然,富于人情味;人工的肌理形形色色,可以隨人心愿地創造,以確切地表現各種效果。 第四章 立體造型的構成方法按照立體構造的部件分類:半立體構成、線立體構成、面立體構成、塊立體構成一、半立體構成441、抽象半立體構成、2、具象半立體構成、3、半立體構成在設計中的應用一、從平面圖形想象立體形態二、半立體形態1.淺浮雕:強調影像特點,做簡潔變形以突出對象的橫向運動感2.深層浮雕:強調空間層次,并用深度對比和形狀對比來突出第一層。各層的轉折彎曲要明顯有力,則會造成具有強烈立體感和脫離浮雕
25、底板的視覺效果。二、線立體構成531.注意方面: (1)造型結構(2)線的空隙(3)由于線性細長,構成時應盡量組團出現(4)由于線性的通透性好,所以處理好線材之間的關系(5)如果線材較粗且短時,要考慮線材自身的形狀2.線材的結構形式和規律:(1)框架結構:將壓縮的線材的接縫做的非常結實,固定成一體的剛結構造體分類:平面框架結構、立體框架結構;單體造型、單元體組合造型;重復的、交替漸變的造型(2)壘積結構:與框架結構相似,但節點是滑節點,只要橫向一受力就會滑動。如:木材堆、陳列的商品(3)桁架構造:采用一定長度的線條,以鉸結構組合成三角形,以此為單位組合成的構造體。如:球形屋頂結構、展覽用的球形
26、展架。(4)伸拉構造:通過錨固定等固定措施而形成的穩定立體。當線材被拉伸時會形成很強的反彈力。如:晾衣繩、雜技鋼絲繩、斜拉橋等。注意: a.被固定的部位應結實穩定而不易變形脫落 b.線材只有被拉伸時才會有反彈力,否則沒有效果c.線材造型所施加的力應該有相對應得方向 e.其反彈力與拉伸長度有關,線應選擇好拉伸距離,使線材發揮最大功效。 可以1點連接、2點連接、也可做穿插連接(如蹦床)(5)線織面構造:線材按照某種規律(母線及母線的移動軌跡)來逐漸排列出相應的曲面或立面。分類:a.圓錐形織面 b.圓柱形織面 c.螺旋形織面 d.單曲性回轉面 e,雙曲面拋物面 f.曲線層注意:a. 注意其層次變化和
27、高低錯落,以創造豐富的立體效果b. 選擇合理的曲線部位做固定點c. 注意造型的高度與曲線、曲率的協調關系d. 注意曲線層線材的截面的形狀與整體的造型效果e. 注意曲線的長度與整體的關系三、面立體構成1.折板構造: 在平面上畫平行線,每折成或凸或凹的結構,也可切割再加工。特點:增加立體感,增加了面的受力強度轉折的折板結構(全立體):a.細膩的折板變成肌理 b.折板起伏大時會改變折板的形態2.薄殼結構:由于此種結構類似貝殼而得名。應力如雞蛋殼,旋轉成錐型的紙殼. 分類:a.筒型殼體.b球型殼體3.插接構造:將面材各自切割后,插接在一起形成的構造插接的牢固度與否與面材的切縫的長度和截面的厚度有很大關
28、系此結構也便于拆裝插接結構可以由簡到繁,由少到多,可做開放式,也可做封閉式的注意:插接的方向要研究和推敲可展開的立體形態:將面材往平面剪裁后,折疊和粘接(或焊接鉚接)成立體的構造分類:可展開的棱柱體(圓柱,三棱柱,五棱柱,六棱柱)B可展開的球體(柏拉圖球體,阿基米德球體)柏拉圖球體:a.各面絕對重復b.每個面均為正多邊形c.面與面相遇的內角絕對相等d.連接頂點的包接面形成球體阿基米德球柱:a.各面均為正多邊形b.是兩種、兩種以上的基本面型重復 c.連接各點的頂點的包接面形成球體.切割翻轉構造:將面材按一定的方式進行切割,然后把后部分進行翻轉處理,從而造與新立體形態的手法注意:即可反復利用一種切
29、割方法,也可組合兩種方法,不過切割方法不能過于復雜三、塊立體構成分割手法:變形分割聚集()變形:A.扭曲:使身體發生旋轉,從而產生柔和的效果B.膨脹:形體向外球面擴展,產生內力和外力對抗的生命感C.傾斜:形體的重心發生偏移,從而使立體形態產生傾斜面和傾斜線D.盤繞:基本形體按照某個特定的方向盤繞運動,呈某種具有引導意義的動勢分為水平盤繞,三維盤繞注意:整體的動勢一體感,小的動勢含蓄,親切,大的動勢明顯強烈B線型和棱角線型種類:視向線(如:輪廓線)實在線(如:分割線)視向線無須創造,實在線須創造()減法創造:對原形體進行切削,分割和重組等手段創造新形態A分裂:使基本形斷裂開來,就象成熟的果實綻開
30、一樣形成對立統一因素B破壞:在完整的基本型上進行人為的破壞,造成殘像,并通人的知覺還原它可以與整體很協調,也可能不協調,因而成功手法不太高C退層:使基本形體層層脫落外皮,漸次后退常用與高層建筑,影院座椅,商品展示等等D切割:在形體的任何部位,做由表面向內部不同程度的切割,從而使簡單的形體既有平面,虛面,又有凹面,凸面,發生形體面的轉變變化(破壞是隨機,而切割是精心設計的)E分割移動:將形體切割后重新進行組合,切割可以是橫向的,也可以是縱向的切割的比例可是等分割,等比例分割,也可以是隨意分割注意:在做減法造型時應注意外部形體的變化,一般側重美學要求,即造型比例(造型比例:造型整體與部分之間的共同
31、數比關系)()加法創造:簡單的形態經過與別的形態相結合,創造出較復雜的形態來A.堆切組合:像搭積木時,形體自上而下的逐個平移的堆放在一起B接觸組合:形體的線面角相互接觸后,組合成新的造型C貼加結合:在較大的形體爬壁上,懸空的貼附較小的形體,多用于機械造型D疊合組合:一個形體的一部分嵌如另一形體的某一部分稱為疊合E貫穿組合:一個形體貫穿到另一個形體內部內稱之為貫穿組合運用貫穿組合要適度,此組合常用于家具構造注意:整體效果,所加的形原則上應與原形態相適合,這種適合不僅是形的適合,也是大小尺度的適應一般說來貼加形體不應超過原形體,以免喧賓奪主作 業1.用相同的單元體組成一個穩定而牢固的正多面體,尺寸
32、:30cm*30cm*30cm要求: (1)材料不限,但要注意材料與整體的協調性。 (2)必須注意節點的處理(結構和造型)。 (3)單元體不宜太復雜,且不能增加單元體以外的形體。2. 選擇三個帶感情色彩的詞語,然后分別用線材、面材、塊材加以表現,從而創造出帶有情感色彩的立體形態。尺寸:30cm*30cm*30cm要求: (1) 必須先選擇好詞語。 (2)選擇恰當的材料的加以制作。 (3)所創造的立體形態必須與所選擇的詞語相吻合。 (4)將所創造的形體固定在20cm*20cm的底座上。3.用三種不同的材料(線材、面材、塊材)來表現同一種情感。尺寸:30cm*30cm*30cm要求: (1)注意不
33、同材料的特性和造型手法和加工工藝。 (2)仔細體會三種材料所表現的三種的不同的視覺效果。 (3)用底座分別固定起來。4.利用泡塑料片或薄紙板,將正十二面體做成同一單元的凸面的插接。要求:(1) 單元面可以做成凸起或凹陷的以增強其強度。 (2)十二面體的每一個面部小于10cm(外接圓直徑)。 (3)做表面插接(直接插接或附加插接件插接均可)。5.在15cm*15cm的繪圖紙上做切割翻轉造型。要求: (1)做4個切割翻轉造型。 (2)將做4個切割翻轉造型形體固定在4開大小的厚紙板上。 (3)只能在紙上做切割,不能將紙的某一部分除掉。圖片欣賞線材面材綜合立構仿生立構立體構成一、概論一、概論除開平面上
34、塑造形象與空間感的圖案及繪畫藝術外,其它各類造型藝術都應劃歸立體藝術與立體造型設計的范疇。特點是:以實體占有空間、限定空間、并與空間一同構成新的環境、新的視覺產物。也稱為空間藝術。 (一)、立體的概念立體是實際占有空間的實體。它較之于在二次元的空間中(即平面中)所表現出來的立體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性質。平面中表現的空間深度和層次,是單純視覺的,它運用透視法來表現立體的效果。而立體,則是在空間實際占有位置的實體,我們可以圍繞著它變換成任意角度,前后左右地觀看。小的立體形態,我們還可以拿在手中翻來覆去地觀賞,盲人還可以靠手的觸摸體會到它的形象,所以立體的“開”與面的“形”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它的形不
35、是繪畫平面中的輪廓的概念,而是從不同角度觀看時產生的不同型限 如果根據動(積極的)的定義,立體應該是面所移動的軌跡。面在移動時,不是順著自身長或寬的方向滑動,而是必須朝著和面成角度的方向移動。另外,通過面的旋轉也能產生立體。這種動的定義是理念的、概念的,有助于我們對立體形態的理解 (二) 、立體的類別立體是有形的實體,而這實體的表面形象均是由線和面組成的(或者說,可以分解成線和面)。如果把各種二次元的形三次元化,就會產生各種相應的立體形,所以,立體形與線、面的形的關系是很密切的。因此與線和面一樣,立體也可劃分為直線系、中間系、和曲線系三大類。進而立體又可分為幾何形立體和自由形立體兩大類。綜合起
36、來如果從基本形態而論,可以將立體分成線立體.面立體.塊立體三大類 (三) 、立體的性格直線系立體具有直線的性格,如剛直、強硬、明朗、爽快,具有男子氣慨。曲線系立體具有曲線的性格,如柔和、秀麗、變化豐富,含蓄和活潑兼而有之。中間系立體的性格介于直線系立體和曲線立體之間,表現出的性格特點更豐富,更耐人尋味。 (四)、立體的構成特點1、無框架立體造型是沒有框架限制的,如雕塑、產品造型、建筑等。所以立體的構成也不必考慮受任何框架的限制,在空間中根據設計意圖的需要和環境的允許情況,可任意舒展,無拘無束。2、力感 這是人們的心理所產生的感受。因為人們生活在自然之力、人為之力所支配的環境中,所以有關力的心理
37、作用,是自然形成的。只要立體的造型擺在面前,人們肯定會因它們的體積大小不一、形狀變化各異而產生很沉重、很堅固;或是很輕、有速度感;或是緊張(內在的力)、萌動欲發、或是松弛、懶散等感受。就是說,立體的量和形,肯定會給人以心理上的力感,而這種力感,是二次元空間所不能全然表現得了的。3、有光影在立體的構成中,除了立體本身的形體外,還應考慮到它們在一定光源環境中產生的陰影效果,陰影利用得好,能使整個立體造型的明暗關系更加豐富,立體感更加強烈 4、四次元性(亦可謂四維性)四次元性是在三次元空間中加入了時間與運動的因素。因為立體的造型,特別是大體積的造型(紀念碑、建筑等),在一個固定的視點上是看不到全貌的
38、,況且在每個視點上看到的立體景觀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必須移動視點,即你需要邊走邊看,才能看到其全貌(小體積的造型則相反,只要移動形體本身就可以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將不斷在你眼前展現著不同的景觀。如果是觀賞建筑物,你在看完了整個外觀后,肯定還將從外面進里面,看看室內裝飾、房間布局等等,有的形體自身為可動的,即能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一定程度和范圍的變化位置或形態。因此,當一件立體造型在向你展示全貌時,已加入了時間與運動的因素,我們稱這種時空關系為立體的四次元性。 二、立體的基本構成形式立體形態無論是人工的還是自然的,出于構成理論的需要,都可歸納為:粒體、線體、面體、塊體這四種最基本的形態(如平面構成
39、的基本形態是點、線、面)。用它們分別可以構成點限空間、線限空間、面限空間、體限空間。此四種構成形式,為立體的基本構成形式。(一)、點限空間(粒體構成)由相對集中的粒體構成的立體空間形式。它給人以活潑、輕快和運動的感覺特征。粒體,具有點的造型形式特點,在立體構成中是形體的最小單位。只要是相對小的形體,粒體的形象可以是任意的。就如同衣服上的扣子,雖然起著點綴的作用,但其造型可以是形形色色的。(二)、線限空間(線體構成)通過線體的排列、組合所限定的空間形式。它具有輕盈、剔透的輕巧感。可以創造出朦朧的、透明的空間效果,其風格比較抒情,故常直接用于裝飾環境的空間雕塑。如將線的形態(粗、細、截面、方、圓、
40、多角、異形的線等),構成方法和色彩諸因素充分調動,將會創造出各種不同意趣的空間形象。在立體構成中,線體比粒體的表現力更強、更豐富。比如直線體具剛直、堅定、明快的感覺,曲線體具有溫柔、活躍、輕巧的感覺。當然,這是總的表情特征,因為 線體的粗細不同,還相應有各具特色的表情,如略粗的直線體構成會顯得沉著有力;細的直線體構成會顯得脆弱、敏捷、秀麗等。 在線體的構成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是:長短、粗細、方向 (三)面限空間(面體構成)用面體限定空間的形式。它可分為平面空間和曲面空間兩類。由于面體的形態可以是無數種的,所以面限空間可以構成各種各樣的空間形態。用它可以創造出表達各種意境、形式、功能的空間。面
41、體給人一種向周圍擴散的力感,或稱張力感。這也是由于它所具有的薄與幅面的特征所決定的。如厚度過大,就會使其喪失自身的特征而失去張力,顯得笨重。(四)、體限空間(塊體構成)用具備三次元(長、寬、高)條件的實體限定空間的形式。塊體沒有線體和面體那樣的輕巧、銳利和張力感,便它給我們的感覺是充實、穩重、結實有份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外界施加的力量,如沖擊力、壓力、拉力等。因為體的形態是無限多的,所以用它來限定和創造空間,幾乎是無所不能的。如建筑群落限定的空間;公園里被精心修剪成各種幾何形體的樹木群體間的錯落有致;考察的室內陳設、廣場中央屹立的紀念碑-都是人為創造的體限定間。 三、立體的構成要素(六大要
42、素)(一)邏輯要素 “邏輯”一詞的主要含義是:1、思維的規律;2、客觀的規律性。誰都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思維首先應該是清晰的,有計劃、有條理和有目的,并尊重客觀規律。這樣才能使所做的事盡善盡美。 (二)形式美的要素“美”的概念,在美學中的含義很廣。既指事物的內容,又指事物的表現形式。人們評定和鑒賞一件構成作品的優劣,往往習慣以它給人的“美感”來反映。“美”在立體構成中,成為一種實體的、感性的東西存在,是一個具有特殊規律性的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體。在這個統一體中美的內容處處表現于具體的形式之中,這種具體的形式是什么呢?我們在這里稱它為“形式美”。它的基本內容是: 1、 統一與變化 2、對稱與平衡 3、對比與調和1、 統一與變化統一與變化是藝術造型中應用于最多,也是最基本的形式規律。完美的造型必須具有統一性,統一可以增強造型的條理及和諧的美感,特別是對立體構成而言,失去了統一,作品會象一堆廢墟,雜亂無章地堆積在那兒,是無藝術美而言的。但只有統一而無變化,又會造成單調、呆板、無情趣的效果,因此須在統一中加以變化,以求得生動的美感,或者說:統一就是要統一那些過份變化的混亂;變就是要變化那些過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清版)DB54∕T 0463-2025 羊肚菌種植技術規程
- 重癥自身免疫性腦炎監測與治療
- 少兒體育運動會活動方案
- 少先隊春游活動方案
- 小班規則性游戲活動方案
- 工會活動美食品嘗活動方案
- 展廳春節活動方案
- 小跳蛙線上活動方案
- 小夢室外活動策劃方案
- 左鄰右舍溝通日活動方案
- 離婚登記申請受理回執單
- 第章 細菌藥敏試驗及其耐藥表型檢測
- 2022-2023學年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星海音樂學院樂理試題A卷
- 員工筆記本電腦租用協議書律師版(4篇)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旋轉型灌裝機
- 手術風險評估制度表及流程優質資料
- ktv包房服務員崗位職責8篇
- 西安某大跨度鋼桁架人行天橋結構設計分析
- 初中學段勞動任務清單(七到九年級)
- 色溫-XY-UV色坐標換算公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