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傳》練習 譚子_第1頁
《方舟子傳》練習 譚子_第2頁
《方舟子傳》練習 譚子_第3頁
《方舟子傳》練習 譚子_第4頁
《方舟子傳》練習 譚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基礎知識檢測整理(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寫出本字:猶見于眉間( 前十有九年( 往往陽狂垢污( 方山子儻見之與(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古今義欲以此馳騁當世(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使從事于其間( 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 見,通“現”顯現; 有,通“又” 陽,通“佯”假裝 與通“歟”語氣詞吧 2(3)指出下加點詞的用法并解釋閭里之俠皆宗之( 余既聳然異之( 見方山子從兩騎( 歲得帛千匹( 亦足以富樂 ( 方山子怒馬獨出(3(5)解釋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和意義:方屋而高( 何為而在此?(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使騎逐而射之(和,并列連詞 卻 然而,轉折連詞 并、接著,表承

2、接連詞 4(6)指出下面句式類型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 )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 )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 徒步往來山中( ) 庵居蔬食 (5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3題。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61對下列句中加點字意思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 慕:仰慕 B 閭里之俠皆宗之 宗:推崇C 然終不遇 遇:對待 D 因謂之方山子 因:于是遇合、機會、好運 C72下列句中屬于狀語后置句式的一項是 ( )A稍壯,折節讀書 B晚乃遁于光、黃間C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 D因謂之方山子B83請準確翻譯下列句子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聳然異之。譯文:-。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