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調和工初級工匯總題庫_第1頁
中石油調和工初級工匯總題庫_第2頁
中石油調和工初級工匯總題庫_第3頁
中石油調和工初級工匯總題庫_第4頁
中石油調和工初級工匯總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 級 一、選擇題(每題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1個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的選項號填入括號內)1. 油庫按管理體制和業務性質分為( )。(A)獨立油庫和民用油庫(B)獨立油庫和企業附屬油庫(C)民用油庫和企業附屬油庫(D)民用油庫和軍用油庫DBD/2.石油部門的油田原油庫和煉油廠的油庫多屬于( )。(A)儲備油庫(B)獨立油庫(C)地面油庫(D)企業附屬油庫DDD/3. 下列油庫按主要儲油方式分類正確的是( )。(A)地面油庫、隱蔽油庫、水封石洞油庫和海上油庫(B)地面油庫、隱蔽油庫、山洞油庫、水封石洞油庫和海上油庫(C)地面油庫、隱蔽油庫、山洞油庫和海上油庫(D)地面油庫、隱蔽油庫、山洞油庫、水封石

2、洞油庫和港口油庫DBD/4.隱蔽油庫的儲油罐部分或全部埋入地下,( )好,但投資大,施工期長。(A)降耗性(B)隱蔽性(C)儲存性(D)輸轉性DBD/5. 依據石油庫設計規范(GB 500742002),油庫按容量劃分,一級油庫總容量(A)50 000 m3(C)150 000 m3DBD/6. 依據石油庫設計規范(GB 500742002)根據油罐總容量的大小劃分為( )。(A)3級(B)4級(C)5級(D)6級DCD/7. 依據石油庫設計規范(GB 500742002),油庫按容量劃分,二級油庫總容量(A)30 000 m3(C)1 000 m3DWAD/8. 依據石油庫設計規范(GB 5

3、00742002),按庫容量大小劃分,總容量1 000 m3(A)二級(B)三級(C)四級(D)五級DWCD/9.油庫一般按照其( )劃分為:儲油區、裝卸區、輔助生產區和行政管理區等四個區域。(A)業務特點(B)作業程序(C)危險等級(D)安全系數DAD/10. 石油庫按業務特點可分為( )。(A)儲油區、裝卸區、輔助生產區和辦公區(B)儲油區、裝卸區、輔助生產區和行政管理區(C)儲油區、裝卸區、生產區和行政管理區(D)儲油區、裝卸區、輔助生產區和辦公區DBD/11. 油庫裝卸區可分為( )區。(A)2個(B)3個(C)4個(D)5個DCD/12. 油庫裝卸區分為( )。(A)鐵路裝卸區和公路

4、裝卸區、管道輸油收發區(B)鐵路裝卸區和水路裝卸區、公路裝卸區(C)水路裝卸區和公路裝卸區、管道輸油收發區(D)鐵路裝卸區和水路裝卸區、公路裝卸區、管道輸油收發區DDD/13. 周轉系數越大,設備利用率越高,儲油成本也( )。(A)越低(B)越高(C)越平均(D)越大DAD/14. 油罐利用系數,指油罐儲存容量和名義容量之( )。(A)差(B)和(C)積(D)比DDD/15. 確定石油庫容量的方法有( )和儲存天數法(A)周轉系數法(B)儲存系數法(C)周轉系數平均法(D)儲存系數平均法DAD/16. 我國油庫容量目前是采用( )來加以決定的。(A)儲存系數法(B)周轉系數法(C)存系數平均法

5、(D)周轉系數平均法DBD/17. 普通柴油按凝點劃分為( )品種。(A)5個(B)6個(C)7個(D)8個DCD/18. 不屬于燃料油類的石油產品是( )。(A)汽油(B)航空煤油(C)燈用煤油(D)石腦油DDD/19. 汽油質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外界水雜的混入(B)氧化變質(C)輕組分蒸發(D)環境變化DBD/20. 柴油分為( )。(A)普通柴油和車用柴油(B)高清潔柴油和重柴油(C)輕柴油和普通柴油(D)普通柴油和重柴油DAD/21. 石油產品是( )。(A)純凈物(B)單質(C)無機化合物(D)有機化合物DDD/22. 石油基本上由碳、氫、( )等5種元素組成。(A)硫、

6、鈉、氧(B)硫、氮、氧(C)硫、氮、鎂(D)氮、氧、鉀DBD/23. 在組成石油的5種主要元素中,碳和氫兩種元素約占( )。(A)83%85%(B)86%89%(C)90%95%(D)96%99%DDD/24. 一般石油中不含有( ),它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A)烷烴(B)環烷烴(C)芳香烴(D)烯烴DDD/25.不屬于汽油理化性質的是( )。(A)十六烷值(B)餾程(C)硫醇(D)苯含量 DA D/26.一般柴油色度深說明其含( )較多而安定性較差。(A)水分(B)膠質(C)機械雜質(D)灰分 DB D/27石油產品在試驗條件下冷卻到液體停止移動時的最高溫度為( )。(A)閃點(B)冷濾點

7、(C)濁點(D)凝點 DD D/28. 潤滑油最主要的性質是( )。(A)色度(B)辛烷值(C)粘度(D)閃點 DCD/29. 將試樣在規定的條件下冷卻,當試樣不能流過過濾器或20ml試樣流過過濾器的時間大于60s或試樣不能完全流回試杯時的最高溫度是柴油的( )。(A)閃點(B)凝點(C)冷濾點(D)抗爆指數 DC D/30. 我國石油產品按石油產品及潤滑劑的總分類可以分為( )大類。(A)14(B)36(C)4(D)6DDD/31.石油燃料分為G、L、D和( )四組。(A)C(B)E(C)R(D)WDCD/32.石油產品中,燃料占其產品的90%以上,其中以( )為主。(A)噴氣燃料(B)發動

8、機燃料(C)潤滑油(D)汽油和柴油DBD/33.我國現將石油產品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和( )、潤滑劑、石油蠟、石油瀝青和石油焦6大類。(A)車輛用油(B)輪船用油(C)噴氣燃料(D)化工原料DDD/34. 油品加熱溫度最高不能超過其( )。(A)閃點(B)燃點(C)自燃點(D)凝點DAD/35.石油閃點是鑒定石油產品( )的重要指標。(A)機械雜質含量(B)餾分組成(C)誘導期長短(D)實際膠質含量DBD/36.油品自燃點與燃點之間的關系是( )。(A)自燃點高于燃點(B)自燃點低于燃點(C)自燃點等于燃點(D)因油品性質而異DAD/37.汽油的燃燒火焰水平傳播速度一般可達( )。(A)0.

9、42 m/s(B)56 m/s(C)24 m/s(D)0.65 m/sDCD/38. 石油產品爆炸的危險性取決于物質的( )。(A)閃點(B)燃點(C)自燃點(D)爆炸極限DDD/39. 爆炸極限除用濃度范圍表示外,還可用( )來表示。(A)密度范圍(B)相對分子質量范圍(C)化學組成(D)溫度范圍DDD/40. 石油及其產品受熱后都會產生( )。(A)可燃蒸氣(B)膠質(C)殘炭(D)灰分DAD/41. 油氣的引爆能量為( )。(A)0.02 mJ(B)0.03 mJ(C)0.2 mJ(D)0.3 mJDCD/42. 液體受熱后表面發生( )的現象叫蒸發。(A)液化(B)沸騰(C)汽化(D)

10、擴張DCD/43. 油品的蒸發特性是通過( )指標來體現的。(A)蒸氣壓(B)飽和蒸氣壓(C)露點(D)凝點DBD/44. 蒸發基本上不會造成( )發生變化。(A)潤滑油的潤滑性能 (B)柴油的燃燒性能 (C)柴油的閃點 (D)汽油的餾程DAD/45. 輕質組分多的汽油和輕質組分少的汽油相比,其蒸發速度( )。(A)慢(B)快(C)一樣(D)無法比較DBD/46.可燃物質開始著火所需要的最低溫度叫做( )(A) 閃點 (B) 燃點 (C) 凝點 (D)自燃點 DBD/47.可燃物的自燃點愈低,火災危險性愈 ( )。(A)大 (B) 小 (C) 低 (D)無反應 DAD/48. 物質發生燃燒時,

11、具有( )等基本特征。(A)放出熱能、劇烈的氧化反應(B)放出熱能、發光和劇烈的氧化反(C)發光、劇烈的氧化反應(D)放出熱能、劇烈的氧化反應DBD/49.物質燃燒需要具備( )基本條件(A) 2個 (B) 3個 (C) 4個 (D )5個DBD/50.發生爆炸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A)要有油蒸氣存在(且氣體濃度在爆炸極限范圍內)(B)要有足夠的引爆能量(C)要有油蒸氣存在(且氣體濃度在爆炸極限范圍內),有足夠的引爆能量(D)要有油蒸氣存在,有足夠的引爆能量DCD/ 51.當油氣濃度高于爆炸上限時,遇到火源能( )。(A)爆炸(B)燃燒(C)汽化(D)無反應DBD/ 52.當油氣濃度低于爆

12、炸下限時,遇到火源( )。(A)爆炸(B)燃燒(C)汽化(D)無反應DDD/53.爆炸的特點是具有破壞力、產生爆炸聲和( )(A)沖擊波 (B)造成火災 (C)碎片沖擊 (D)震蕩作用DAD/54.按照雷電產生和危害特點的不同,其主要分為直擊雷、感應雷和( )幾種(A )間接雷 (B) 靜電感應雷 (C)電磁感應雷 (D)雷電波侵入DDD/55.凡制造、使用或儲存炸藥、火藥、起爆藥、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質的建筑物,因電火花而引起爆炸,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屬于( )防雷建筑物。(A)第一類 (B)第二類 (C)第三類 (D)以上都不是DAD/56. 直擊雷就是雷電直接擊中建筑物或其它物體,

13、強大的雷電流通過這些物體進入大地,產生破壞性很大的熱效應和( ),造成人、畜死亡。(A)電效應 (B)機械效應 (C)靜電感應 (D)電磁感應DBD/ 57.雷電直接擊中建筑物或其它物體,強大的雷電流通過這些物體進入大地,產生破壞性很大的熱效應和機械效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A)直擊雷 (B)間接雷 (C)電磁感應雷 (D) 靜電感應雷DAD/58.雷電放電具有( )的特點。A電流大、電壓高 B電流小、電壓高 C電流大、電壓低 D電流小、電壓低DAD/59.一般人所說的雷擊是由直接雷造成的,由于它瞬間放出的( )相當大,產生的高溫高壓引起爆炸、火災和建筑物倒塌,造成人畜傷亡事故。(A)雷

14、電波 (B)雷磁場 (C)電流 (D)電壓DCD/60.雷擊時,( )極大,會產生變化速率很大的強電磁場。(A)雷磁場(B)雷電流(C)放電(D)電流DBD/61.強大的( )通過電氣設備會產生極大的電動力使電氣設備變形損壞。(A)電流 (B)雷磁場 (C)雷電流 (D)電壓 DCD/62.油罐應做環形防雷接地且接地點不應少于兩處。此類油罐當頂板厚度( )時,可不裝設避雷針(線)。(A)4mm(B)4mm(C)4mm(D)4mmDDD/63.加油站為防止雷擊事故,其房屋和罩棚應采用保護( )。(A)避雷線(B)避雷針(C)避雷罩(D)避雷帶DDD/64.浮頂油罐可不另設防雷裝置,應將浮頂與罐體

15、用2根截面積不小于( )的軟銅絞線作電氣連接。(A)25 mm2(B)26 mm2(C)27 mm2(D)28 mm2 DAD/65.當罐頂板厚度小于( )時,要在罐頂裝設避雷針。(A)3 mm(B)4 mm(C)5 mm(D)6 mmDBD/66. 管道內油品產生靜電荷的多少與管道內油品的( )、管徑的大小有關。(A)流速(B)流量(C)密度(D)粘度DAD/67.由于石油產品具有較高的( ),故產生靜電電荷積聚和靜電放電的幾率很高。(A)溫度 (B)流動性 (C)電導率 (D)電阻率DDD/68.油品在管道內流動時與管壁摩擦,管道管徑( ),產生的靜電荷越多。(A)越大(B)越小(C)是常

16、數(D)不確定DAD/69.據統計,國內較大的石油儲運靜電事故中,( )、公路油罐車事故占首位.(A)油罐 (B)鐵路油罐車 (C)油輪 (D)輸油管線DBD/70.靜電是由物體間的相互( )而產生的。(A)吸引或排斥(B)摩擦(C)感應 (D)摩擦或感應DDD/71.油品流過過濾器時會產生靜電荷,其靜電荷量比油品流過泵時( )。(A)要多 (B)要少 (C)一樣多 (D)不確定DAD/ 72.用( )清洗設備油污會造成摩擦起電。(A)棉布(B)棉毛巾(C)棉紗布(D)化纖碎布DDD/ 73. 油品在管道內流動時與管壁摩擦,管道管徑越大,產生的靜電荷( )。(A)越多 (B)越少(C)是常數(

17、D)不確定DAD/ 74.油品在管道內輸轉時,雖然已有靜電產生,但由于( )所以不具備爆炸起火的條件。(A)靜電量積聚量不夠 (B)沒有明火 (C)缺乏足夠的空氣 (D)缺少尖銳物DCD/75.在裝車的整個過程中,油面電位是隨著液面上升而變化。最高電位出現在( )容積處.(A) l214 (B) l234 (C) l314 (D) l334 DBD/76.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靜電除帶來火災爆炸危險外,還會降低生產( )。(A)效果(B)效益(C)效率(D)產量DCD/77.罐車下部裝油比上部噴濺式裝油產生靜電( )。(A)要多 (B)要少 (C)一樣多(D)不確定DBD/78.靜電放電是電能轉

18、換成( )的過程,它能將可燃物引燃,成為引起燃燒或爆炸的火源之一。(A)熱能 (B)光能 (C)機械能 (D)勢能DAD/79.積聚起來的電荷能形成具有足以引起火花放電的( )電壓。(A)閃電(B)靜電(C)雷電(D)電子DBD/80.放電引起爆炸的條件是放電必須在爆炸性( )的爆炸濃度范圍內發生。(A)有機物 (B)無機物 (C)物體 (D)混合物DDD/81.靜電放電能否引燃可燃性油蒸氣,主要取決于其放電能量是否( )油蒸氣的最小引燃能量和油蒸氣的濃度是否在爆炸范圍之內。(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小于等于DCD/82.金屬油罐靜電接地按油罐周長計算每( )獨立接地一次,且接

19、地點不少于( ).(A) 20m; 2處 (B)30m; 2處 (C)20m; 3處 (D)30m; 3處DBD/83.油品在管道中流動所產生的靜電量,與油品流速的二次方( ),所以控制油品流速是減少其靜電電荷產生的一個有效方法。(A)成正比 (B)成反比 (C)無關 (D)成二次曲線關系DAD/ 84.消除靜電危害方法之一的( )是指從油品儲運工藝上采取相應的措施,以限制和避免靜電的產生和積聚。(A)靜電中和法 (B)靜電泄漏法 (C)工藝控制法 (D)限制加油方式DCD/85.消除靜電危害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是( )。(A)投放抗靜電劑 (B) 控制油品流速 (C) 油品靜置時間 (D)

20、接地DDD/86.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由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于2002年6月29日通過,自( )起施行(A) 2001年1月1日 (B) 2001年11月1日(C) 2002年1月1日 (D) 2002年11月1日DDD/87.中央企業安全生產禁令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第94次主任辦公會議審議通過,自( )起施行。(A) 2002年11月1日 (B) 2008年2月4日 (C) 2010年1月1日 (D) 2011年1月1 日DDD/88.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生產、儲存、使用其他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對生產、儲存裝置每( )年進行一次安全性評價。(A)半

21、 (B)1 (C)2 (D)3DCD/89.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反違章禁令( )頒布執行。(A) 2008年2月4 日 (B) 2009年2月4日 (C) 2010年1月1日 (D) 2011年1月1日DAD/90.安全色表示有特殊的含義,如紅色表示( )(A)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險 (B)注意、警告(C)指令必須遵守 (D)提示、安全狀態及通行DAD/91.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措施,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護國家財產安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上述描述了( )法律的立法目的。 (A) 安全生產法 (B) 礦山安全法(C) 道路交通安全法 (D) 消防法 DAD/92.安

22、全生產的“五個嚴”是指安全思想要( )、安全管理要( )、安全制度要( )、安全組織要( )、安全紀律要( )。(A)嚴肅、嚴格、嚴密、嚴謹、嚴厲 (B)嚴謹、嚴格、嚴密、嚴肅、嚴明(C)嚴肅、嚴明、嚴密、嚴謹、嚴格 (D)嚴肅、嚴格、嚴密、嚴謹、嚴明DDD/93.安全生產法規定,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 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 (A) 繼續作業 (B) 無權停止作業 (C) 有權停止作業 (D) 現場守護DCD/94.進入油氣濃度高于爆炸下限( )的場所進行作業時,必須佩戴呼吸器具。(A)1% (B)2% (C)3% (D)4%DDD/95.進入油氣濃度(

23、 )爆炸下限4的場所進行作業時,必須佩戴呼吸器具。(A)高于 (B)低于 (C) 高于等于 (D)低于等于DAD/96.隔離式防毒面具特別適用于空氣中毒物濃度很高或含氧量在( )以下的作業場所。(A) 15% (B) 16% (C) 17% (D)18%DBD/97.空氣中毒物濃度很高或含氧量在以下16%的作業場所,必須戴好( )。(A)過濾式防毒面具 (B)隔離式防毒面具 (C)正壓空氣呼吸器 (D)防毒口罩DBD/ 98.勞動保護是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的體現,采取組織的、技術的措施,( )勞動過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條件。(A)減少(B)消除(C)改善(D)改良DBD/99.勞動保護是

24、國家和單位為保護勞動者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立法、組織和( )的總稱。(A) 技術措施 (B)文明生產 (C) 技術進步 (D)科學管理DAD/100.勞動保護主要解決( )職工健康的問題,實現文明生產。(A)改善 (B)減少 (C)威脅 (D)消除DCD/101.安全部門應按規定,定期對勞保用品進行檢驗和維護。( )應對呼吸設備進行一次試驗,并做好試驗記錄。(A)每日 (B)每月 (C)季度 (D)每年DBD/102.正壓空氣呼吸器的氣瓶為碳纖維全纏繞復合氣瓶,氣瓶水壓試驗期為( )一次。(A) 半年 (B) 1年 (C) 2年 (D) 3年DDD/103. 進入毒區作業時不能

25、摘下空氣呼吸器的( ),警報器發出響聲時,要馬上離開毒區。(A)空氣瓶(B)減壓器(C)壓力表(D)面罩DDD/104.氣瓶閥提供對氣源的開啟和關閉作用,設有過壓保護膜片,當氣瓶內的壓力超過額定工作壓力的( )左右時會自動卸壓。(A) 15% (B) 16% (C) 17% (D)18%DAD/105.氣瓶閥在使用時,為了確保空氣呼吸器碳纖維瓶供氣充足,氣瓶閥的手柄打開時轉動圈數必須大于( )圈。(A)一 (B)二 (C)三 (D)四DBD/106.兩人急救的方法是每擠壓心臟( ),人工呼吸1次。(A)3次(B)5次(C)7次(D)12次DBD/107.做人工呼吸應以( )為宜。(A)15次/

26、min (B)510次/min (C)1015次/min (D)1620次/minDDD/108.一人急救的方法是每擠壓心臟( ),人工呼吸1次。(A)35次(B)78次(C)1012次(D)1216次DBD/109.若發生急性中毒,應先( )。(A)把中毒人員抬至新鮮空氣處,松開衣 (B)進行人工呼吸(C)通知醫院救治 (D)嗅吸氨水,灌入濃茶DAD/110. 某管線規格為895 mm,長度為100 m,其管內體積為( )。(A)0.89 m3(B)0.69 m3(C)0.49 m3(D)0.29 m3DCD/111. 一條管線長1000 m,內徑為100 mm,則管線存油( )。(A)7.

27、85 m3(B)7.79 m3(C)8.43 m3(D)9.29 m3DAD/112. 某管線規格為2178 mm,其管線內橫截面積S為( )。(A)0.032 m2(B)0.034 m2(C)0.037 m2(D)0.040 m2DAD/113. 某俗稱4 in的鋼管,其公稱直徑為( )。(A)4 mm(B)12 mm(C)80 mm(D)100 mmDDD/114. 表壓等于( )減去大氣壓。(A)真空度(B)相對壓力(C)絕對壓力(D)1DCD/115. 若絕對壓力為3.9 MPa,大氣壓為1.033 MPa,則表壓是( )。(A)1.033 MPa(B)2.867 MPa(C)3.9

28、MPa(D)4.933 MPaDBD/116. 1標準大氣壓等于( )。(A)0.132 mmHg(B)736 mmHg(C)760 mmHg(D)1 033.2 mmHgDCD/117. 若表壓為1.5 MPa,大氣壓為1.033 MPa,則絕對壓力為( )。(A)2.533 MPa(B)2.867 MPa(C)3.9 MPa(D)4.933 MPaDAD/118. 1000 kg/m3等于( )。(A)1000 g/L(B)100 g/L(C)10 g/L(D)1 g/LDAD/119. 已知某油品密度值為0.8326 g/cm3,換算為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應為( )。(A)0.832 6

29、kg/L(B)832.6 kg/m3(C)0.832 6 t/cm3(D)832.6 t/LDBD/120. 已知汽油的密度為735.0 kg/m3,則體積1000 m3的汽油質量為( )。(A)735 t(B)0.735 t(C)1735 t(D)265 tDAD/121. 物質的密度的單位符號是( )。(A)kgm3(B)kg-m3(C)(kgm)3(D)kg/m3DDD/122. 某罐收油的流量是10 L/s,換算后是( )。(A)1.8 m3/h(B)3.6 m3/h(C)18 m3/h(D)36 m3/hDDD/123. 某泵排量為0.314 m3/s,管內徑為200 mm,則油在管

30、內的流速為( )。(A)8 m/s(B)9 m/s(C)10 m/s(D)11 m/sDCD/124. 某油品在內徑為100 mm的管線內流量為150 m3/h,其流速為( )。(A)5.1 m/s(B)5.3 m/s(C)7.2 m/s(D)7.6 m/sDBD/125. 把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冰點定為0 ,沸點定為100 的是( )溫標。(A)華氏(B)攝氏(C)熱力學(D)列氏DBD/126. 油品計量按油品流動狀態可分為( )。(A)靜態計量和動態計量(B)人工計量和自動計量(C)流量計量和人工計量(D)散裝計量和整裝計量 D AD/127. 散裝油品計量按其( ),可分為交接計量、盤點計

31、量和中間計量三種。(A)作用(B)目的(C)要求(D)作業方式 DB D/128. 油品計量方法有( )種。(A)一(B)兩(C)三(D)四 D CD/129. 油品動態計量以( )計量為主。(A)人工檢尺(B)液位儀(C)衡器稱重(D)流量計 DD D/130. 油品計量按計量( )還可分人工計量、流量計計量、油罐靜態自動計量及衡器稱重計量等。(A)作業方式(B)設備類型(C)交接要求(D)技術手段 D DD/131. 量油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A)0.5mm(B)1mm(C)0.5cm(D)1cm DBD/132. 量油尺刻度線長度和尺寬相同的刻度線位置是( )。(A)米 (B)米和分

32、米 (C)米、分米和厘米 (D)米、分米、厘米和毫米DBD/133. 測量輕質油品的尺砣質量為( )。(A)700 g(B)800 g(C)1 400 g(D)1 600 gDAD/134. 量油尺的檢定周期一般為( )。(A)3個月(B)6個月(C)9個月(D)12個月DBD/135. 玻璃液體溫度計按結構分為( )。(A)棒式、內標式(B)內標式和外標式(C)棒式、內標式和外標式(D)全浸式和局浸式DBD/136. 測量油品用的溫度計,一般選用棒式全浸式水銀溫度計,最小分度值為( )。(A)0.2 (B)0.3 (C)0.4 (D)0.5 DAD/137. 當溫度計的刻度誤差超過允許范圍時

33、,該溫度計( )。(A)可以使用(B)用另一支溫度計校正后使用(C)不準使用(D)用于非出廠測溫DCD/138. 在石油計量中使用最為普遍的是( )溫度計。(A)玻璃液體(B)雙金屬(C)熱電阻(D)壓力式DAD/139. SY-05型石油密度計的最小分度值為( )。(A)0.1 kg/cm3(B)0.2 kg/cm3(C)0.5 kg/cm3(D)0.3 kg/cm3 DCD/140. SY-型密度計有9種量程,最小的一種的量程是( )。(A)630670 kg/cm3 (B)650690 kg/cm3(C)670710 kg/cm3(D)690730 kg/cm3DBD/141. SY-型

34、密度計有9種量程,最大的一種的量程是( )。(A)930970 kg/cm3 (B)950990 kg/cm3(C)9701010 kg/cm3(D)9901030 kg/cm3 DCD/142. 用于讀取密度值的標尺設在石油密度計的( )上。(A)軀體內(B)干管內(C)軀體外(D)干管外DBD/143. 檢水尺用于測量容器中油品( )。(A)含水量(B)水的容積(C)底水的液面高度(D)游離水分的液面高度DCD/144. 石油密度計用于測量油品的( )。(A)標準密度(B)視密度(C)25 的密度(D)密度差DBD/145. 測定透明液體的密度值時,視線先低于液面觀察,密度計讀數為液體(

35、)與密度計刻度相切的那一點。(A)彎月面下緣(B)彎月面上緣(C)水平面(D)主液面DAD/146. 溫度計保溫盒用于測量油品的( )。(A)20 油溫(B)視溫度(C)溫度差(D)油溫DDD/147. 用量油尺測量實際油高時,應測量兩次,兩次測量值之差應不大于( ),取第一次測量值為實際油高值。(A)0.5 mm(B)1 mm(C)1.5 mm(D)2 mmDBD/148. 立式油罐應逐罐取樣,如果油品混合均勻應在油品頂液面下其深度的( )3個部位取樣。(A)1/6、1/2、5/6(B)1/4、1/2、3/4(C)1/5、1/2、4/5(D)1/3、1/2、2/3DAD/149. 輕質油品水

36、高測量時,先將試水膏均勻薄薄地涂在檢水尺上,尺在接觸罐底基準點后停留約( )。(A)35 s(B)510 s(C)1030 s(D)30 s以上DAD/150. 人工檢尺操作過程中,提尺后,尺帶不應( ),以防尺帶油痕上升。(A)平放或斜放(B)倒放(C)平放或倒放(D)彎曲DCD/151. 常溫儲存的油品油高在3 m以下,應在罐內油品液面高度的( )處測溫。(A)1/2(B)1/3(C)2/3(D)1/4DAD/152. 輕質油品測溫,測溫盒在油品中的停留時間不少于( )。(A)3 min(B)5 min(C)10 min(D)15 minDBD/153. 測定油品試樣視密度時,玻璃量筒內徑

37、應至少比所用石油密度計的外徑大( )。(A)20 mm(B)25 mm(C)30 mm(D)45 mmDBD/154. 油罐的測溫位置距離罐壁應至少( )。(A)50 mm(B)100 mm(C)200 mm(D)300 mmDDD/155. 量油尺有折彎時,該尺( )。(A)不能使用(B)配有其他尺進行測量,讀數才可使用(C)可以使用,但必須是同一把尺(D)正直后方可使用DAD/156. 當量油尺的刻度誤差超過允許范圍時,該尺( )。(A)可以使用,但前后必須用同一把尺(B)用另一把尺校正使用(C)用于非出廠計量 (D)不準使用DDD/157. 量油尺的零刻度在( )。(A)尺帶與尺架連接處

38、(B)尺砣的底端(C)尺帶與尺砣連接處(D)尺砣與尺帶連接的頂端DBD/158. 規范操作體現油高測量測實法尺砣快觸底前后的4個關鍵性動作是( )。(A)核對總高慢慢送尺手感觸底收尺(B)慢慢送尺核對總高手感觸底收尺(C)慢慢送尺手感觸底核對總高收尺(D)慢慢送尺手感觸底收尺核對總高DCD/159. 試水膏的機理是( )。(A)溶于水溶于油(B)溶于水不溶于油(C)不溶于水溶于油(D)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DBD/160. 試水膏是檢測容器內有無水分的有效試劑,其遇水后( )。(A)變色(B)不變色(C)變稀(D)變稠DAD/161. 試油膏的機理是( )。(A)溶于水溶于油(B)溶于水不溶于油(

39、C)不溶于水溶于油(D)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DCD/162. 試水膏在檢水尺上停留520s的示值變化不超過( )mm,停留20s無脫落現象。(A)0.2(B)0.5(C)0.8(D)1DBD/163. 選用SY-05型石油密度計時,其數值應讀至( )。(A)0.1 kg/cm3(B)0.2 kg/cm3(C)0.5 kg/cm3(D)1 kg/cm3 DAD/164. 油品試樣密度測定時,應連續測定兩次視密度,結果之差不大于( ),取兩次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A)0.1 kg/cm3(B)0.2 kg/cm3(C)0.5 kg/cm3(D)1 kg/cm3 DCD/165. 測量油品密

40、度時,應估讀密度計讀數至( )。(A)1 kg/cm3(B)0.5 kg/cm3(C)0.1 kg/cm3(D)0.2 kg/cm3 DCD/166. 油品試樣密度測定時,當密度計自由飄浮時,( )讀數,讀數正確。(A)在彎月面上緣(B)在彎月面下緣(C)按軀體內紙條中的要求(D)在彎月面中線DCD/167. 計量法是( )經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正式公布的。(A)1985年7月1日(B)1985年9月6日(C)1986年7月1日(D)1986年9月6日D BD/168. 計量法于( )起實施。(A)1985年7月1日(B)1985年9月6日(C)1

41、986年7月1日(D)1986年9月6日DC D/169. 我國計量法規體系可以歸納為( )個層次。(A)3(B)4(C)5(D)6D AD/170. 我國計量檢定規程的統一代號為漢語拼音縮寫的( )。(A)GB/D DD/171. 國家計量行政法規一般由( )起草。(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C)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局(D)省(市、自治區)級及以上計量行政部門D BD/172. 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根據上述建議,正式決定將該使用計量單位制命名為“國際單位制”,其國際符號為“SI”,源于( )。(A)英文(B)西班牙文(C)德文(D)法文DD D/173. 不屬于

42、國際單位制特點的是( )。(A)統一性(B)強制性(C)科學性(D)通用性DB D/174. 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共有( )個。(A)四(B)六(C)七(D)十一D CD/175. 我國選定的可與國際單位制單位并用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共有( )個。(A)七(B)十一(C)十三(D)十六DD D/176. 不屬于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的是( )。(A)升(B)米(C)千克(D)秒DA D/177. 我國汽油的牌號是按( )指標劃分的。(A)抗爆指數(B)研究法辛烷值(C)馬達法辛烷值(D)實際膠質DBD/178. 化驗油品時,開口閃點項目的化驗結果保留( )。(A)3位小數(B)2位小數(C)1位小數

43、(D)整數DDD/179. 汽油抗爆性能最好的是( )。(A)90號(B)93號(C)97號(D)98號DDD/180. 評定柴油燃燒性能的指標是( )。(A)閃點(B)凝點(C)辛烷值(D)十六烷值DDD/181. 油品蒸氣壓是衡量油品( )的重要指標。(A)易燃性(B)揮發性(C)易爆性(D)流動性DBD/182. 汽油在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內蒸發出的氣體分子產生的( )就是其蒸氣壓。(A)體積 (B)溫度 (C)壓力 (D)壓強 DCD/183. 在儲存過程中,柴油是否容易發生質量變化的指標是( )。(A)氧化安定性(B)閃點(C)誘導期(D)碘值DAD/184. 由于儲存器有的容器所

44、用的材料是金屬,而金屬具有很強的活性,會加快汽油氧化變質的速度,因此,通常向汽油中加入( )來提高汽油的安定性能。(A)抗爆劑(B)抗氧防膠劑(C)金屬鈍化劑(D)清凈劑DCD/185. 柴油中( )含量越多,其燃燒性能越好。(A)烯烴(B)芳香烴(C)正構烷烴(D)環烷烴DCD/186. 對于汽油來說芳香烴含量越多,其抗爆性能越強,但( )性能越低。(A)清潔(B)環保(C)流動(D)安全DBD/187. 柴油牌號的選用是按照( )來確定的。(A)冷濾點(B)凝點(C)壓縮比(D)轉速DAD/188. 評定汽油的環保要求不包括( )。(A)本身是否有毒性 (B)油蒸氣是否有毒性(C)燃燒后產

45、生的尾氣是否有毒(D)是否含有水DDD/189. 油品化驗按類別分為接收化驗、( )、儲存化驗和其他化驗等。(A)出庫化驗(B)委托化驗(C)入庫化驗(D)抽樣化驗D CD/190. 油品儲存過程中按上級業務部門規定的儲存期限和化驗項目所進行的化驗是( )。(A)出庫化驗(B)入庫化驗(C)儲存化驗(D)抽樣化驗D CD/191. 接收散裝油品,卸油(卸入空容器或與庫存油品并裝)前應完成的化驗是( )。(A)接收化驗(B)入庫化驗(C)儲存化驗(D)抽樣化驗DA D/192. 接收油品卸油前化驗合格后,化驗室出具油品質量化驗結果通知單,并經( )簽字同意后,方可卸油。(A)油庫主任 (B)收油

46、現場值班領導 (C)化驗員 (D)上級主管部門負責人DB D/193. 流量與管道內直徑的( )成正比。(A) 1次方(B)2次方(C) 3次方(D)1/2次方DBD/194. 流量與流速的( )成正比。(A) 1次方(B)2次方(C) 3次方(D)1/2次方D A D/195. 管道內直徑與流量的( )成正比。(A) 1次方(B)2次方(C) 3次方(D)1/2次方DDD/196. 管道內直徑與流速的1/2次方成( )。(A) 對數變化(B)線性變化(C) 反比(D) 正比D D D/197. 液體不具有的性質是( )。(A)易流動性(B)壓縮性(C)抗拉性(D)粘滯性D C D/198.

47、內摩擦力是流體粘性的表現,所以又稱為( )。(A)表面張力(B)切應力(C)剪應力(D)粘滯力D D D/199. 流體的體積膨脹系數就是在( )的情況下,溫度上升1時,流體體積相對增加的數值。(A)1個大氣壓(B)壓力不變(C)標準大氣壓(D)壓力逐漸變化D B D/200. 液體的體積壓縮系數的( )稱為體積彈性系數。(A)指數(B)到數(C)倒數(D)導數D C D/201. 流體壓縮性的大小通常用體積壓縮系數表示,它表示壓強每增加( )時,流體體積的相對變化率。(A) 1KPa(B) 1MPa(C)1Pa(D) 0.1PaDCD/202. 與氣體相比,流體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在微小的外力作用下,將( )。(A)發生微小的變形(B)不發生任何變形(C)發生顯著變形(D)無法確定DCD/203. 流體與固體唯一相同的是( )。(A)都具有一定的形狀(B)都具有一定的流動性(C)都不可壓縮(D)都具有與氣體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