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作業一_第1頁
外國文學作業一_第2頁
外國文學作業一_第3頁
外國文學作業一_第4頁
外國文學作業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外國文學作業-二、論述題(每題40分)試從“城堡意象的朦朧性”的角度論述城堡的多解性。答:城堡是一部具有多重解釋的作品,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出發點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即使同一研究方法也可以得出相反的結論。這種多重解釋,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朧和神秘所帶來的。對城堡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解釋:神學觀點:雖然都是持神學觀點,但他們得出的結論不盡相同。1)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絕對的拯救。2)以城堡比喻神,然而K的種種行經都是旨在反對這種現有秩序,想證明神是不存在的。3)城堡根本不代表神,假若城堡里有神,這也是一位躲藏起來不見人的神。4)K處于基督教義上的信與不信之間,代表沒有

2、神可以依賴的人類的悲哀。5)K的處境就是猶太教、猶太人的處境,一切的努力在于得到非猶太世界的承認。心理學觀點:城堡客觀上并不存在,它是K自由意識的外在折射,是K真實的外在反映。存在主義觀點:城堡是荒誕世界的一種形式,是現代人的危機。K被任意擺布而不能自主,他掙扎著,意欲追求自我和存在的自由,他徒勞地努力,從而代表了人類的生存狀態。社會學觀點:城堡中官僚主義嚴重,效率極低,城堡里的官員既無能又腐敗,彼此之間充滿矛盾,代表著崩潰前夕的奧匈帝國的官僚主義作風,同時又是作者對法西斯統治者罪行的預感,表現了現代集權統治的癥狀。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同樣持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1)K的恐懼來自

3、于個人與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間的矛盾。小說將個人的恐懼感普通化,將個人的困境作為歷史和人類普遍的困境,對于促進社會發展沒有益處,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積極向上的文藝觀。2)城堡中描寫的不只是歷史的真實,在社會主義世界中也有現實主義,并且K努力克服自己的處境,要求自己的權利,有積極向上的一面。形而上學的觀點:1)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層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尋找生命的終極意義。2)城堡的一切出自善意,由于K不了解城堡而不能真正認識它。3)K的目標不明確,他只是為了尋求而尋求,而尋求是必要的,需求可以顯出生命的強力,可以顯出人格的力量。實證主義觀點:詳細考證作者生平,以此說明作品產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

4、物、事件同卡夫卡身處的時代、社會、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個性等等有密切的關系。也有結合生平從其他研究入手,認為K尋找的是現實生活的穩定。有論者指出:“卡夫卡的作品的本質在于問題的提出而不在于答案的獲得,因此,對于卡夫卡的作品就得提出最后一個問題:這些作品能解釋嗎?”有相當一部分研究者認為城堡是沒有最終的主題和答案的,或者也可以說,對于它的解釋是無止境的,卡夫卡對城堡的描寫策略是想把它塑造成既真實又虛無飄渺的意象,一個迷宮般的存在,這是一段具有隱喻和象征色彩的文字,提示著城堡的無法企及和無從認知。它是一個有多重象征意義的主題級的意象,同時也使小說成為一個解釋的迷宮。這使小說有著復義

5、性的特征。城堡的多解性是由小說各方面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這種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1)“城堡”的意象的朦朧性。它既像一個真實的存在,又不像一個真實的存在。2)K進入“城堡”的過程的朦朧性。它既像真實的過程,又不像真實的過程。“城堡”的意象是朦朧的,不確定的。K首次到村子時,天已經很晚了。“村子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著。城堡山籠罩在霧靄和夜色中毫無蹤影,也沒有一絲燈光顯示巨大城堡的存在。K久久站立在由大路通向村子的木橋上,仰視著似乎虛無縹緲的空間。”第二天天亮后,K終于看到了城堡。“從遠處看,城堡大體符合K的預想。它既不是一座古老的騎士城堡,也不是一座新的豪華府邸,而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由幾幢兩層樓房和許

6、多鱗次櫛比的低矮建筑物組成”;“可是當他走近的時候,城堡卻使他失望,原來它只是一個相當簡陋的小市鎮,由許多村舍匯集而成,惟一的特色就是也許一切都是用石頭建造的,可是墻上的石灰早已剝落,石頭似乎也搖搖欲墜。”而這破爛不堪的城堡里,住的卻是高不可攀的達官貴人。這些描寫都使人感到城堡是個巨大的幻象。K企圖進入城堡的過程也是亦真亦幻的。K先是花了一天的時間在冰天雪地里跋涉,但最終非沒有到達看似近在咫尺的城堡,反而離它越來越遠。并且這一天的長度也真假難辨:因為天黑了,所以K認為自己已經出來一天了,但仔細想想好象才出來一兩個小時。此后,K放棄了很快進入城堡的念頭,在村子里住下來,開始進行長時間的努力。他吃

7、苦耐勞,不惜做雜役,討好每一個人,甚至去勾引CC伯爵身邊的克拉姆部長的情人,但這一切都失敗了。他想通過部長身邊的送信人巴納巴斯接近部長,但后來才知道巴納巴斯也沒有見過部長本人。他勾引部長的情婦是為了進入城堡,沒想到竟得罪了部長,斷絕了與城堡的一切聯系。城堡就在眼前,它剝落的石灰、搖搖欲墜的石頭甚至清晰可見,并且它沒有警衛看守,但K卻窮其智慧和精力而不能進入。城堡的可望而不可即,進入城堡的荒誕的、具有巨大象征意義的過程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除了K想方設法進入城堡這條主線以外,環境描寫、其他人物以及這些人物的故事也是荒誕不經的。城堡的虛幻、進入城堡的離奇古怪的情節、神秘莫測的人物都使城堡成為

8、一座解釋的迷宮。每個讀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歷、學識、信仰來理解“城堡”,賦予它不同的意義。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專題形成性考核冊作業2課堂討論:結合喧嘩與騷動節選,談談昆丁的敘述所交代的故事情節。1 .什么是情節?情節與細節有什么差別?答:1)情節是文學作品中所描寫的人物關系、人物行動所構成的有機的生活事件的發展過程。(2)而細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觀、場面氣氛等細小環節或情節的描寫。它在刻畫人物性格、豐滿人物形象、連接故事情節、豐富作品內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動的細節描寫,有助于折射廣闊的生活畫面,表現深刻的社會主題。(3)細節描寫不等同于細致描寫。細節

9、是表現人物性格的細枝末節,它屬于情節的范疇;細致描寫則是描寫仔細、具體,是從表達方式的角度來講的。細節描寫往往只抓住人物的細小動作、簡短的話語、細微的表情來刻畫人物,并不需要做過多的細致描寫。2 .什么是意識流小說的“心理時間”和“現實時間”(又稱“物理時間”)答:心理時間就是心理上對時間所產生的感覺,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最先提出“心理時間”的說法。這種時間是現在、過去、將來各個時刻的相互參與和滲透。他保留了時間應有的的屬性:連續性而不是同時性,強度而不是量值,是彼此滲透的片刻而不是彼此分割的片刻。他是一種從屬于心理活動的時間,是意識中的時間。柏格森把這種時間歸結為是純意識所存在的東西,是人內

10、心深處不可測定的連續不斷的變化流。意識流小說家們正是根據這一理論,用內省的方法來探索心靈的深處,大膽地打破傳統小說的時間順序,采用把過去、現在和未來三者凌亂顛倒、相互滲透的手法,來達到一種戲劇性的藝術效果。它往往是通過人物的自由聯想實現的,而自由聯想往往是由小說中的人物聞到的氣味、聽到的聲音、遇到的人、碰到的事的觸發引起的。而現實時間又稱物理時間,是透過外在運動而認識的時間概念,它是一種特殊的現成存在者,它是一種引起萬物展現與消失的特殊的物理存在者,即一種自在的物理之流。這種時間只有通過運動才能顯現給我們,因而才能被我們所理解和認識。所以,物理時間總是“運動的什么”。在意識流小說中,現實時間就

11、是敘述者外在感應的時間,是小說客觀顯示的時間,它并不會因為心理時間的存在而發生改變。在意識流小說中,現實時間與心理時間相交混,例如在喧嘩與騷動節選中的現實時間就是一天一一1910年6月2日,昆丁在哈佛大學自殺的那一天。而心理時間涉及到凱蒂結婚之前、婚禮當天等許多時間段。Bb3 .昆丁的敘述在心理時間上交代了哪些故事情節?答:1)、妹妹結婚時的情景。2)、妹妹與推銷員達爾頓、艾密斯有了茍且關系后,他自己去向父親“承認”犯了亂倫罪的情形。父親跟他說的話。3)、昆丁與斯波特吵架,斯里夫勸他。4)、妹妹凱蒂失身那天的情形。?R5)、1898年祖母去世那晚的事。在回大房子時,班吉哭了,凱蒂安慰他。6)、

12、1900年給班吉改名那天的事。7)、1898年祖母逝世的情景。8)、1909年夏末遇到達爾頓、艾密斯那一天。9)、昆丁母親康普生太太給他介紹凱蒂未婚夫的情景。10)、凱蒂小時侯與一男孩邂逅,后來與他接吻的事。11)、凱蒂結婚那天班吉的行為。12)、某個圣誕節的情景以及弟弟杰生小時侯的一些瑣事。13)、去夏自己在橋上與達爾頓、艾密斯斗毆的情形。14)、結婚前與凱蒂在他的臥室與昆丁的一次談話。15)、昆丁給布蘭特太太寫回信。16)、與赫伯特、海德見面那天的情形。17)、凱蒂結婚前夕,家中派汽車去火車站接親友的情景。4 .昆丁的敘述在現實時間上交代了哪些故事情節?答:這一節的現實時間:1910年6月

13、這一天發生的事。1)、時間是7點到8點之間,碰到施里夫,他說還有兩分鐘就要打鈴了,叫昆丁不要曠課了。2)、時間還是7點到8點之間,昆丁打碎了表,洗了個澡,刮了胡子,作好寄信前的準備,到郵局寄信。3)、時間是吃完早飯,昆丁買了一支雪茄,到鐘表店修表。4)、從鐘表店出來,昆丁坐上了電車,所見所聞。5)、時間離十二點也就只有十分鐘光景,昆丁又搭上一輛電車離開哈佛。6)、時間是十二點肯定過了,昆丁跳下車又跳上車回到區間車站。7)、時間是一點鐘過后,昆丁看釣魚。5 .通過昆丁敘述所交代的故事情節,表達了小說的哪些思想內容?答:這一部分的思想內容有:1)、時間的意識。無論是手表的反復出現還是昆丁總是聽到的

14、時間嘀噠嘀噠地走動,都在說明時間的殘酷性,它是最客觀、現實的東西,所有的希望與失望在它面前都會被消解掉。讓一個行將面對死亡的人來表達這種感覺,會更有現實的意義和深度。2)、生活的無奈。從昆丁的回憶中,他對妹妹的出軌是無助和憤慨的。這種感覺一方面來自于家族的遺傳,但另一方面,這也是整個社會意識的折射。面對家族的破敗,一個曾經優越的南方人顯得無所適從。妹妹的墮落只是導致昆丁死亡的表象,深層的原因是:對與一個在現實中迷失方向的人,死亡成了他逃避現實的方式。外國文學作業三一.簡答題1、新小說的革命性主要體現在那些方面?1)對巴爾扎克以來的西安市主義小說傳統的質疑和反叛;主要包括對傳統小說的關于“真實性

15、”觀念的質疑;新小說派首先質疑的是傳統小說關于“真實性”的觀念,認為以巴爾扎克為代表的傳統小說對環境的注重、對任務的刻劃所反映的只是一種膚淺的真實,不僅無法揭示一個客觀世界,而且以真實性的假象欺瞞讀者。同時,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藝術手法已經不再適應現代人的生存方式和心理習慣。2)在藝術觀念上,新小說派作家極力主張文學應該客觀摹寫世界,主張在作品中拋棄任何作家主觀的思想、見解和議論,作家所做的只是精細、如實地反映外部世界,尤其是刻繪外在的物質世界。因此,對“物”的重要性的強調在新小說派這里走向了一個極端。3)他們不在探索小說的意義,要消解深度,寫“表面小說”。4)要求瓦解敘事。打破傳統的完整的敘事

16、方式,小說的表現方式為“現在進行時”。新小說家主要熱衷于探索沒有被別的小說家實踐過的小說形式和主題,而對傳統小說一概否定。2、簡要敘述小說嫉妒的內容。嫉妒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房屋、陽臺、臥室、廚房、客廳、柱子的陰影和山谷、山坡、小橋、流水、種植園、香蕉林等通常可見的景物,小說的主要情節是莊園女主人公阿A與鄰居弗蘭克之間的互訪、用餐、出車、進城等平常的活動。仔細閱讀作品,我們發現有幾個特點,首先,除了上述事物和景物的描寫極為細膩、精確之外,其它事物則大多是朦朧、模糊不清的;其次,在小說中,時間概念也是模糊的,除了陽光和陰影暗示時間的流逝之外,時間都是不確定的,如作品中寫到的阿A與弗蘭克進城,汽車拋

17、錨一夜未歸的事件是現在是過去還是將來發生的,讀者并不清楚;再次,作品的敘述人是模糊不清的。觀察故事的發生、發展過程的,似乎是阿A的丈夫,但他既在現場卻從未露臉,小說直始至終也沒有披露他的姓名。讀者只是從作品的提示(如第三把椅子、第三個杯子、第三副餐具)和對物對人的描寫中隱隱約約感覺到他的存在。3、簡述“陌生化”原則的內容。陌生化是魔幻現實主義常用的一種技巧。所謂陌生化,就是把人們熟知的事物以一種陌生的眼光或角度重新加以觀照和傳達,以重新造成一種新鮮感,重新喚醒人們對這個事物的認知和體驗。陌生化理論是俄國形式主義者什克羅夫斯基的著名理論。他在作為技巧的藝術一文中指出:“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使人

18、們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使伏低做小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技巧就是要使對象變得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的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文藝創作不能夠照搬所描寫的對象,而是要對這一對象進行藝術加工的處理。陌生化則是藝術加工和處理的必不可少的方法。這一方法就是要使本來熟悉的對象變得陌生起來,使讀者在欣賞過程中感受到藝術的新穎別致,經過一定的審美過程完成審美感受活動。”陌生化手段的實質就是要設法增加對藝術形式感受的難度,拉長審美欣賞的時間,從而達到延長審美過程的目的。4、什么是“元敘述”和“元小說”“元敘述”是后現代主義各種實驗手段中最常用的

19、因素,指的是小說的敘述往往在談論正在進行的敘述本身,并使這種對敘述的敘述成為小說整體的一部分。而當一部小說充滿了元敘述的時候,這種小說就被稱為元小說或超小說。元小說關心的不是人物、事件等作品所敘述的內容,而是關心作者本人是怎樣寫這部小說的,小說中喜歡聲明作者是在虛構作品,告訴讀者作者用什么手法虛構作品,喜歡交代作者創作小說的相關過程。5、如何評價博爾赫斯對小說學的貢獻?人們常把博爾赫斯的小說特征概括為“宇宙主義”和“卡夫卡式的幻想主義”。具體來說,一、他的小說具有一種玄學特征,小說中充斥著對無限和永恒的思考,這種思考往往以小說中具體有限的形式來傳達,以有限表現無限。同時這種玄學特征使博爾赫斯十

20、分迷戀“迷宮”的意象。二、他的小說具有縫合、雜糅的特征,在小說文體中綜合了不同的因素,既有不同的小說文體,也有不同的小說類型,還有不同的敘述方式和主題模式。三、博爾赫斯的小說以幻想性著稱,他擅長于把幻想因素編織在真實的處境之中,在小說中致力于營造一種真實的氛圍。6、什么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是在1934年8月召開的蘇聯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上制定的蘇聯文學創作和批評的基本方法。"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要求藝術家從現實的革命發展中真實地、歷史具體地去描寫現實;同時,藝術描寫的真實性和歷史具體性必須與用社會主義精神從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結合起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保證藝術創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