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導航【專題解說】中國古代文人歷來重視書信的寫作,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像司馬遷報任安書那樣感人肺腑的書信。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書信或抒發胸中情懷,或描繪山水美景,富有文學特質。唐宋人書信的內容更為廣泛,議論時事,感嘆際遇,切磋詩文,不一而足。八大家的書信堪稱其中翹楚。本專題選錄的柳宗元在友人失火后寫的賀信,王安石為反駁司馬光寫的回信,以及蘇轍進士及第后寫給權臣韓琦的求見信,因寫信對象、內容不同,風格也大相徑庭。【學法指導】1.了解古代論文文體一一書信,了解書信的內容、特點及源流,明白該文體的特征。2 .掌握本專題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熟悉文章中涉及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文言句式等文言現象
2、,訓練并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3 .感受書信中體現出來的古人的情懷。第23課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自知常識精建基礎自學預習區!文史知識1 .柳子厚體指唐代柳宗元的詩歌風格。語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以人而論,則有柳子厚體。柳宗元不僅是杰出的散文家,而且是中唐很有影響力的優秀詩人。柳詩大部分是貶官永州、柳州時寫的,敘寫貶謫生活,描寫山水景物,抒發自己悲憤抑郁和離鄉去國的情思,表現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他的山水詩,情致深沉委婉,描繪細致簡潔,藝術成就很高。人們把他和陶淵明并稱。2 .韋柳體指唐代韋應物、柳宗元的詩歌風格特點。韋應物、柳宗元都是陶淵明、王維、孟浩然一派詩風最杰出的繼承者。北宋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后說
3、:“李杜之后,詩人繼作,雖間有遠韻,而才不逮意,獨韋應物、柳宗元發纖稹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3.柳泉歐瀾指唐代柳宗元、宋代歐陽修的散文風格特點。語見楊慎丹鉛總錄:“李耆卿評文云:韓如海,柳如泉,歐如瀾,蘇如潮。”柳宗元的散文有其獨特風格。他的寓言,形式短小,語言凝練,用筆含蓄,富于生活氣息。他的山水游記不僅客觀地描寫祖國的山川風貌,而且融進自己的悲憤感情和寂寞情懷,因而寫得高潔、幽邃、凄清、冷峭,從中仿佛可以窺探到他的不幸遭遇和孤苦心境。4,韓柳柳宗元與韓愈同屬唐宋八大家,倡導古文運動,并在散文創作上取得巨大成就,與韓愈齊名,故并稱為“韓柳”。5.廣西柳州柳侯祠對聯才與福難兼,
4、賈傅以來,文字潮情同萬里;地因人始重,河東而外,江山永柳各千秋。【注】柳侯:指柳宗元。賈傅:漢初政治家、文學家賈誼。潮:指韓愈,因其曾被貶為潮州刺史。僧:指蘇軾,因其被貶為瓊州別駕,住地在海南僧耳。河東:柳宗元祖籍地。永柳:永州、柳州。X題目解說本文通過奇特的構思表達了嚴肅的社會問題,在幽默的筆調中寄寓著很深的感慨。情趣事趣皆出,令人回味再三,是一篇“令人驚絕”的文章,在書信中更是別出心裁。本文標題下筆詼奇,出人意外,頗有懸念。王參元是作者的朋友,朋友家里“失火”,生活失去著落,作者不去勸解、安慰,反而要“祝賀”,實在是“奇特尤甚”。解讀文章,即能找到問題的答案。X基礎梳理1 .讀準字音(1)
5、群小之慍(yn)(2)焚煬赫烈(ymg)(3)嗤嗤(ch)(4)憤其垣億h。宥而彰之(y(U)(6)桎埼(g。(7)咸得開其喙,(hu)i2 .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1)蓋將吊而理以賀也:吊,慰問;更,改變(2)世之多嫌,也:疑忌,猜忌(3)乃今有焚煬赫烈之虞,:憂患(4)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慍:怨恨(5)宥而彰之:同“侑”,輔助(6)黔其廬:燒黑3 .解釋下列多義詞的意思導楊八書:位(1)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書籍,書.送書于庭:國書就有顧視而竊笑者:回頭(2)顧三婢臣于草廬之中:探問,拜訪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顧惜,顧念,是祝融、回祿之相,吾子也:輔助則仆與黑道十年之相,知:互
6、相(3)相伯樂相馬:仔細看,審察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立代1 主持禮節儀式的人譽之者蓋六七年:大概(4)蓋S屈原之作離騷,蓋怨自生也:連詞,表推論、原因蓋文王拘而演周易:句首發語詞,無實義嘶道遼闊誕漫:道里(5)道4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說,講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義4 .說出下列古今異義詞的古義和今義(1)思以焚明天下之郁塞古義:申明。今義:創造(新的事物或方法)。(2)獨自得之古義:自己心中明白。今義: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適。(3)為文章,善小學.古義:研究文字、音韻、訓詁的學問。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給兒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礎教育。(4)然時稱道于行
7、列.古義:同僚。今義:隊列。5 .說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活用類型,并解釋其義(1)以慮駭左右: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震駭(2)乃始厄國震悸:形容詞用作動詞,遭到困窘(3)為芳變動而后能光明:均為名詞用作動詞,經歷勞苦變動;見到光明(4)以取顯貴者:形容詞用作名詞,顯赫尊貴的地位(5)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形容詞用作名詞,優點、才能(6)宥而成之: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顯現(7)因人南來:方位名詞作狀語,從南面6 .說出下列文言句式的類型(1)唯恬安無事是望也:賓語前置句(2)土之好廉名者:定語后置句(3)然時稱道于行列:介詞結構后置句(4)有以異乎古:介詞結構后置句(5)而為世嫌之所加:被動句(6)乃今
8、幸為天火之所滌蕩:被動句7 .翻譯下列句子(1)足下勤奉養,寧朝夕,唯恬安無事是望也。譯文:(2)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譽之不立,而為世嫌之所加。譯文:(3)使夫蓄于心者,咸得開其喙,發策決科者,授子而不栗。譯文:答案(1)先生您勤于奉養,日子過得很安寧,唯一希望的就是恬靜安樂平安無事。(要點:朝夕,泛指日子;“唯是”,賓語前置句。)(2)我實在怨恨自己品德修養不夠高潔,沒有樹立平素聲譽,而被世人猜忌凌駕。(要點:良,實在;力口,凌駕;“為所”,被動句。)(3)使那些把話藏在心里的人,都能夠開口為您說話;使那些主考官,敢于授予您官職而不再害怕了。(要點:蓄,藏;栗,害怕。)合作交流突破疑雅互動探
9、究區結構圖引,開篇總寫得知友人遭火劫的感情:駭一疑一喜(第1段)駭一一突然而至,浦浦不給(第2段)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疑一一斯道遼闊誕漫,雖圣人不能以是必信(35段)喜一一天火滌蕩,顯白不污(第6段)結尾:說明“故將吊而更以賀也”的理由及寫信時的研讀探討1 .“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吊而更以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樣的作用?答:答案“駭”、“疑”、“喜”是全文的綱,交代了專門致信表示慶賀的緣由。一個“駭”字,表達了深切的同情、急切的關注。“疑”是對“駭”的深化,說明愚弄麻醉人的迷信比火災更為可怕;由火而人,聯想社會上因積貨而產生的種種弊病。因“疑”釋“駭”,由“疑”入“喜”,寄寓柳
10、宗元對社會深刻的認識和徹底的否定。2 .作者“終乃大喜”的原因是什么?“喜”從何來?答:答案天火滌蕩,顯白不污。在柳宗元看來,天火不僅洗劫了財物,也徹底消除了他人的懷疑,故王的才能將要“顯白不污”。天火可以“黔其廬,赭其垣”,但是天火不能“黔其才,赭其志”。柳宗元以為妨礙王參元施展才能的只是“世之多嫌”,所以賀的并不是王家失火,而是祝賀王參元可以因火而得以施展才華。3 .當時的社會環境是怎樣的?“天火滌蕩”其家財,王參元能否因此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答:答案當時的社會環境不正常,廉明之士不敢行公道之事,不能改變流俗;君主不賢明,社會黑暗。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王參元即便身無分文,其才能也不可能施展
11、,這是社會大環境使然,與個人的遭際關系不大。品讀賞析古文觀止的編者對此文有如下評論:“聞失火而賀,大是奇事。然所以賀之之故,自創一段議論,自辟一番實理,絕非泛泛也。取徑幽奇險仄,快語驚人,可以破涕為笑。古文觀止評析對這段話,你是如何理解的?答:答案要點:(1)新穎的構思:開頭所謂“快語驚人”,讀完全文,又有所謂“破涕為笑”之感。“失火”而“賀”,本文的文題本身就很奇特。信一開頭就寫道:“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家無余儲。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吊而更以賀也若果蕩焉泯焉而悉無有,乃吾所以尤賀者也。”下面通過說明“賀”的原因,揭露官場黑暗造成人才埋沒的社會現實,讀者才恍然大悟,感到“賀”
12、得有理。自古以來,很多好文章,都力求能做到一鳴驚人,明人謝榛就說:“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四溟詩話)清人李漁也曾說過:“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不敢棄去。"(閑情偶寄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就有這樣的效果。(2)精巧嚴謹的結構:駭一疑一喜一賀。構思新穎、結構嚴謹是柳宗元議論文別具一格的特色,本篇文章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篇。文章主旨不在于賀友失火,而在于揭露科場和官場的黑暗,對王參元等懷才不遇之士表示同情,也流露出自己在政治上屢遭不公正待遇之后的抑郁和憤懣。文章開頭寫自己獲悉友人家失火后由駭而喜的心理變化過程;接著,作者才鄭重其事地解釋自己更“
13、吊”為“賀”的理由:一、王參元因家境殷實、多積貨而累其才,即使有才,也為一些好廉名之士所避忌;二、作者檢討反省自己,雖早與王參元相識,但始終怕進言推薦人才而受謗,同時作者也的確無力向權貴們引薦王參元。這次王家失火,一無所有,家產蕩然無存,作者認為人們可毫無顧忌地與他交往,為之延譽,這正好為王參元揚名提供了大好機會,故值得慶賀。(3)運用曲筆表達思想:在柳宗元看來,摯友王參元之所以未能施展抱負,是因為社會上“多嫌”,所以柳宗元要賀的,并不是王家失火,而是賀王參元可以因失火而得以施展才華。當時的科場和官場十分黑暗,貪贓枉法,賄賂公行,猜忌橫行;很多正直、有才之士得不到擢用,整個社會積弊叢生,奸佞之
14、徒、諂媚小人把持朝政。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出,柳宗元就是做了監察御史,在朝堂之上連話語權都沒有,更不用說去匡正庭議、引薦人才了。生活在那個時代的柳宗元,不可能認識到這是制度的問題,雖然他知道王參元不見得會就此仕途暢達,但起碼還有點幻想。篇末的“顏、曾之養,其為樂也大矣,又何闕焉?”句,雖是勉勵王參元等人要做“安貧樂道”的名士(當然也有自勉之意),但更是流露出了柳宗元自己多年來在政治上屢遭不公正待遇之后的抑郁和憤懣。網讀提升拓展視野拓展提升區文白對讀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家無余儲。收到楊八的來信,知道您遭遇了火災,家里沒有余下他物。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我一開始聽說時驚駭,后來覺得疑惑
15、,最終才大喜,把要對您的吊而更以賀也。:吊:慰道遠言略,猶慰問改為祝賀了。一問。因為路途遙遠,信中所述簡略,還是乃吾未能究知其狀,若果蕩焉泯焉而悉無有,沒有能夠知道具體的情況,如果真的所有東西全被燒毀,那我所以尤賀者也。就要更加祝賀了。兩:滌蕩,清除。1泯:消滅,喪失。足下勤奉養,寧朝夕,y養:一般指先生您勤于奉養,日子過得很安寧,%養父母。唯恬安無事是望也。j唯是:賓語唯一希望的就是恬靜安樂平安無事。!前置,強調賓語。乃今有焚煬赫烈之虞,以震駭左右,而脂膏浦瀛之具,竟然現在有兇猛火災的憂患,使周圍人震驚害怕,有時連食物或以不給,吾是以始而駭也。都難以供應,所以我當初聽到時很吃驚啊。凡人之言,
16、皆日盈虛倚伏,去來之不可常。人們都說,吉兇禍福互相轉化依存,來來去去毫無規律。或將大有為也,乃始厄困震悸,有人將要大有作為的時候,才開始使之處于困厄震驚之中,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慍,勞苦變動于是就有了水火的災難,有了小人的怨恨,經歷了勞苦變動之后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遼闊才能見到光明,古代的人都是這樣。這條道路寬闊無邊,誕漫,雖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漫無邊際,即使是圣人也不能斷定其真假,所以中途覺得懷疑。以足下讀古人書,為文章,善小學,憑您閱讀古人之書,寫文章,善于研究文字、音韻、訓詁的學問,其為多能若是,而進不能出群士之上,你多才多藝到這種地步,可是向前卻不能在土人中出人
17、頭地,以取顯貴者,無他故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以取得顯赫的地位,沒有其他什么緣故。京城人多說您家有積貨,土之好廉名者,皆畏忌里有聚積的財貨,那些喜歡廉潔名聲的人,都顧忌別人說壞話,不敢道足下之善,獨自得之,心蓄之,銜忍而不敢稱道您的才能,只是自己心中明白,藏在心里,忍在口里而不出諸口,以公道之難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則說不出口,以致公道難以明了,世人大多猜忌呀。一說出口,那么嗤嗤者喜歡譏笑別人的人就以為他們得到了你的許多賄賂。仆自貞元十五年見足下之文章,蓄之者蓋我從貞元十五年看到足下的文章,算起來已積累了大概六七年未嘗言是。仆私一身而負公道久矣,六七年,從來沒有說過好。我偏袒自己而有負于公道
18、好久了,非特負足下也。及為御史尚書郎,自以幸并不是只有負于您啊。等到做了御史尚書郎,自己以為有幸為天子近臣,得奮其舌,思以發明天下成為天子身邊的臣子,能夠振奮口舌,想來申明天下被積郁之郁塞,然時稱道于行歹U,猶有顧視而竊笑者,堵塞的東西,但是時常被同僚說三道四,還有的在暗地里笑話我,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譽之不立,而為我實在怨恨自己品德修養不夠高潔,平日里沒有樹立聲譽,而被世嫌之所加,常與孟襄道言而痛之。世人猜忌凌駕,常常和孟黑道談論并且深感痛心。乃今幸為天火之所滌蕩,凡眾之到了今天(您的財物謂幸被天火燒得一干二凈,大家所有的疑慮,舉為灰埃。黔其廬,赭其垣,以示其無有。疑慮,全都化為灰燼。燒黑了
19、房屋,燒紅了墻壁,來表示自己一無所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顯白而不污,其實但是足下的才能,卻可以顯示得更加鮮明而不被玷污,顯示出出矣,是祝融、回祿之相吾子也。則仆與黑道實際的水平,這是祝融、回祿等火神輔助你的。那么我和«十年之相知,不若茲火一夕之為足下譽也。十年的相知,不如這把火一個晚上為足下帶來的聲譽啊。宥而彰之,使夫蓄于這把火輔助您并使您的品質鮮明地表現出來,使那些把話藏在心者,咸得開其喙,發策決科者,授子心里的人,都能夠開口為您說活;使那些主考官,敢于授予而不栗。雖欲如向之蓄縮受侮,您官職而不再害怕了。即使想像先前那樣畏縮受侮,其可得乎?于茲吾有望乎爾!難道還能做得到嗎?在這方面
20、,我對您寄予很大的期望!是以終乃大喜也。因此,最終才非常高興起來。古者列國有災,同位者皆相吊。許不吊古代列國有災難,同位的人皆去慰問。許國不去慰問災,君子惡之。今吾之所陳若是,有以異乎古,故將吊受災國家,君子厭惡它。現在我這樣說,與古代不同,所以把慰問而更以賀也。顏、曾之養,其為樂也大矣,改為祝賀。顏回、曾參家境貧窮而孝養父母,那種樂趣也很多啊,又何闕焉?又有什么缺憾呢?足下前章要仆文章古書,極不忘,候足下先前來信要我的文章書籍,我一直記在心里,等到我得數十篇乃并往耳。吳二十一武陵來,言足下為醉賦寫了幾十篇才一并給你。吳二十一武陵來時,說足下寫了醉賦及對問,大善,可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及對問
21、,很好,可以寄一本給我。我近來也喜歡寫文章,與在京城時頗異,思與足下輩言之,桎梏甚固,和在京城時很不一樣,考慮和你們這些人交流,束縛太多,未可得也。因人南來,致書訪死生。一直沒有機會。趁著有人南來,給你寫信詢問健康狀況。不悉。宗元白。其余的事不詳說了。宗元稟白。H遷移“悅”讀執虛如盈張麗鈞每當聽到學生們背誦弟子規中“執虛器,如執盈”的時候,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腳步。好喜歡這兩個短句!一遍遍在心里默念它,被提醒的頓悟與被寄望的欣悅暖暖地包圍了我。從字面上來看,它很好理解一一就算你手里拿著的器物里空無一物,你也要當它盛滿了東西一樣,小心翼翼地捧著,不要生出半點輕慢不恭。我試圖讓自己潛入這兩個短句
22、的深層,輕輕叩問一下作者:先生究竟出于怎樣的考慮,號召人們視“虛”為“盈”呢?難道說僅僅是為了愛惜器物、不使墮地嗎?當然不是。先生應該是十分看重那顆“恭肅的心”的。即使是捧著一只粗瓷的空碗,也當那里面盛滿了佳肴美饌,不因“空”而生狎昵,恭肅的心,惴惴地懸了,讓“盈”在這一刻成為“虛”的別解。我得承認,我是慢慢喜歡上那種“執盈如虛”的莊肅感的。在這個美好的提示面前,我鄭重地將自己所打發走的日子歸了類,分為“執盈如虛”、“執虛如虛”、“執虛如盈”三個階段。在“執盈如虛”的歲月里,何曾知道自己正“執盈如虛”?生活將那么多盛滿了瓊漿的精美器物送到我手中,我卻沒想到它們都是需要我懷著一顆恭敬的心去珍愛的
23、。這顆心,與其說是粗疏的,不如說是貪婪的,它慣于挑剔,慣于驕橫,慣于在一朵花前遙想另一朵花。后來,生活或是惱了?竟粗暴地略去了“洽談”的程序,劈手從我懷里掠走了一些,又掠走了一些。我不能呼告,不能悲鳴,只能默默注視著自己越來越空虛的懷抱,驚恐莫名。于是,贊歌喑啞,腹誹茁長。一雙“執虛如虛”的手,注定逃不掉被荒漠吞噬的命運。感謝那個飄著海腥味的夏天,它使我幸福地讀懂了“盈虛”的內涵。在那條仿佛被世界遺棄了的夜航船上,我站在甲板上看下弦月,一位寫詩的大姐靜靜地站在我身旁,我嘆口氣說:“月缺的日子,總是多于月圓的日子一一多像生活!”大姐卻說:“換個角度想想,每一天的月亮其實都是圓的一一你用光明的想像
24、補充上那暗影部分就成了。"我把這說法進駐我的心的那一天看成節日,因為就是打從那一天開始,我漸漸修煉了一項將一彎金鉤看成一輪玉盤的本領。那一年,在大昭寺,順著導游的手指看去,我們看到了那么多塞在“牙柱”縫隙里的牙齒。導游告訴我們說,這些牙齒都是朝圣者的,他們不幸死在了朝圣途中,同行者便敲掉他們的牙齒,帶到了這令他們神往一生的圣地。浩嘆四起。我知道這些浩嘆背后不乏鄙夷的同情,但是,我卻忍不住朝那些牙齒深深鞠躬。想那毅然踏上朝圣之路的人,大概都曾逆料過這樣一個途中拋尸的結局,可這卻沒有成為他們逃遁的理由。甘心的生命,甘心的靈魂,將空虛的朝圣之旅裝扮得一路花開。恭肅的心,充盈了器物;穎慧的心
25、,充盈了月亮;虔敬的心,充盈了天地。說到底,真正空虛空洞的,既不是器物也不是生活,而是我們昏花的眼與蒙昧的心。“執虛器,如執盈”,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境界啊。訓練,鞏固區訓練度修總結提升一、基礎鞏固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蓋將吊.而更以賀也吊:慰問B.乃今有焚煬赫烈之虞,虞:預料C.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慍,慍:怨恨D.使夫蓄于心者,咸得開其喙.喙:嘴答案B解析虞:憂患。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社未能究知其.狀A.顏、曾之養,其為樂也大矣,又何闕焉產將大有為也,乃始厄困震悸足下為醉賦及對問而脂膏浦瀛之具,或以不給C1蓋將吊而更以賀
26、也今吾之所陳若是D.:昌與足下輩言之.答案A解析A項指示代詞,那。B項作為/寫。C項并列連詞,同時/轉折連詞,去卜D項助詞,用于主謂之間/代詞。3.下列各句中,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唯恬安無事是望也B.吾是以始而駭也C.雖欲如向之蓄縮受侮,其可得乎?D.是故中而疑也答案C解析C項為反問句,其余三項為賓語前置句。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宥而彰之B.顏、曾之養,其為樂也大矣,又何闕焉C.發策決科者,授子而不栗D.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答案C解析A項“宥”同“侑”。B項“闕”同“缺”。D項“知”同“智”。5.下列各項中,對加點詞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是祝融、回祿之相,吾
27、子也則仆與黑道十年之相知,乃今幸為天火之所滌蕩場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A.相同,不同B.不同,不同C.相同,相同D.不同,相同答案D解析輔助。互相。都表被動。二、課內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家無余儲。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吊而更以賀也。道遠言略,猶未能究知其狀,若果蕩焉泯焉而悉無有,乃吾所以尤賀者也。足下勤奉養,寧朝夕,唯恬安無事是望也。乃今有焚煬.赫烈之虞,以震駭左右,而脂膏浦浦之具,或以不給,吾是以始而駭也。凡人之言,皆曰盈虛倚伏,去來之不可常。或將大有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慍,勞苦變動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
28、道遼闊誕漫,雖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以足下讀古人書,為文章,善小學,其.為多能若是,而進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顯貴者,無他故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積貨,土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獨自得之,心蓄之,銜,忍而不出諸口,以公道之難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則嗤嗤者以為得重賂。仆自貞元十五年見足下之文章,蓄之者蓋六七年未嘗言是。仆私一身而負公道久矣,非特負足下也。及為御史尚書郎,自以幸為天子近臣,得奮其舌,思以發明天下之郁塞,然時稱道于行列,猶有顧視而竊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譽之不立,而為世嫌之所加,常與孟黑道言而痛之。乃今幸為天火之所滌蕩,凡眾之疑慮,舉為灰埃。黔,其廬,赭其
29、垣,以示其無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顯白而不污,其實出矣,是祝融、回祿之相吾子也。則仆與黑道十年之相知,不若茲火一夕之為足下譽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開其喙,發策決科者,授子而不栗。雖欲如向之蓄縮受侮,其可得乎?于茲吾有望乎爾!是以終乃大喜也。古者列國有災,同位者皆相吊,。許不吊災,君子惡之。今吾之所陳若是,有以異乎古,故將吊而更以賀也。顏、曾之養,其為樂也大矣,又何闕焉?6.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乃今有焚煬赫烈之虞,以震駭左右煬:焚燒B.心蓄之,銜,忍而不出諸口銜:藏在心里C.黔其廬,赭其垣,以示其無有黔:黑色D.古者列國有災,同位者皆相吊.吊:慰問答案C解析黔
30、:用作動詞,可譯為“燒焦、變黑”。8 .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作者祝賀王參元家遭到火災的原因的一組是()勞苦變動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然時稱道于行列,猶有顧視而竊笑者而足下之才能,乃可顯白而不污,其實出矣是祝融、回祿之相吾子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開其喙發策決科者,授子而不栗B.D.A.C.答案D解析王參元家遭到火災后,他的才能可以顯露出來,他的真才實學也可以表現出來。人們都會諒解王參元,而且會宣揚他的才能,使那些有話藏在心底的人,都能夠毫無顧忌地開口為他說公道話了。主持科考的官員才能給他公正的判斷而不畏懼。歷經了憂勞、辛苦、變亂、動蕩,然后才能取得顯赫的成就,古代的人都是這樣的
31、。然而,當我在同僚中稱道王參元的時候,仍然有相視而暗笑的人。這是火神對王參元的幫助。9 .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描寫了自己聽到失火消息之后的情緒變化和思考過程,交代了把安慰改為慶賀的原因。B.柳宗元在文中也聲明,自己所說的慶賀語言實際是反話,自己并不希望朋友家里遭遇災難。C.柳宗元引用顏回、曾參這兩個人物的事例,其目的是鼓勵朋友學習先人安貧樂道的品德,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志趣。D.寫“中疑”的部分是本文的主旨所在,用至悲至痛的筆觸,表達了對世俗的憤慨,字里行間充滿了鄙夷之意。答案D解析寫“終喜”的部分才是本文的主旨所在。10 .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
32、語。(1)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獨自得之,心蓄之,銜忍而不出諸口。譯文:(2)雖欲如向之蓄縮受侮,其可得乎?于茲吾有望乎爾!是以終乃大喜也。譯文:答案(1)那些喜歡廉潔名聲的人,都顧忌別人說壞話,不敢稱道您的才能,只是自己心中明白,藏在心里,忍在口里而說不出口。(2)即使想像先前那樣畏縮受侮,難道還能做得到嗎?在這方面,我對您寄予很大的期望!因此,最終才非常高興起來。三、延伸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柳宗元嚴生足下:得生書,言為師之說,怪仆所作師友箴與答韋中立書,欲變仆不為師之志,而屈己為弟子。凡仆所為二文,其卒果不異。仆之所避者名也,所憂者其.
33、實也,實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謂有可師乎人者耳。若_乃名者,方為薄世笑罵,仆脆怯,尤不足當也。內不足為,外不足當,眾口雖懇懇見迫,其若吾子何?實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詳讀之,仆見解不出此。吾子所云仲尼之說,豈易耶?仲尼可學不可為也。學之至,斯則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敗國,卒中矢而死。仲尼豈易言耶?馬融、鄭玄者,二子獨章句師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師,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樂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講古、窮文辭以為師,則固吾屬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韓退之,故又不為人師。人之所見有同異,吾子無以韓責我。若日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
34、為師弟子名,而不敢當其.禮者也。若言道、講古、窮文辭,有來問我者,吾豈嘗瞋目閉口耶?吾子文甚暢遠,恢恢乎其辟大路將疾馳也。攻,其車,肥其馬,長其策,調其六轡,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師歟?亟謀于知道者而考諸古,師不乏矣。幸而亟來,終日與吾子言,不敢倦,不敢愛,,不敢肆。茍去其名,全其實,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為師矣。如此,無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選自柳宗元集,有刪節)11 .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行且求中以益,己益:充實B.吾子無以韓責,我責:指責C,攻其車,肥其馬,長其策攻:加固D,不敢倦,不敢愛,,不敢肆愛:吝嗇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A
35、項“益”在這里是形容詞用作動詞,充實。B項“以韓責我”中的“韓”指韓愈,只能翻譯成“用韓愈來要求我",不能譯為“用韓愈來指責我”°C項“攻其車”中的“攻”,根據上下文,不能翻譯成“進攻、攻打”;聯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句,再結合下文可以理解為“加工、加固”。D項可以聯想到齊桓晉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為愛也”中的“愛”,意思為“吝嗇”。12 .下列“其”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憂者其.實也B,吾子其詳讀之,仆見解不出此C.今世固不少章句師,仆幸非其.人D.仆之所拒,拒為師弟子名,而不敢當其.禮者也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其”的用法。A、C、D三項中的“其”都是代詞。B項中的“其”是副詞,表期望語氣。可聯系伶官傳序中的“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來理解。13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若乃名者,方為薄世笑罵,仆脆怯,尤不足當也。譯文:(2)亟謀于知道者而考諸古,師不乏矣。譯文:答案(1)至于老師的名稱,正為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謾罵,我懦弱膽怯,更是不足以承擔了。(2)盡快跟精通學問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驗證,老師就不缺乏了。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