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考化學試題解析(化學平衡)_第1頁
近五年高考化學試題解析(化學平衡)_第2頁
近五年高考化學試題解析(化學平衡)_第3頁
近五年高考化學試題解析(化學平衡)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優秀學習資料歡迎下載近五年高考化學試題解析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1.( 2000 全國 13)在一密閉容器中,反應aA (氣)bB (氣)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體積增加一倍,當達到新的平衡時,B 的濃度是原來的 60%,則A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了B物質 A 的轉化率減少了C 物質 B 的質量分數增加了D a>b2.( 2000 全國 16)已知反應 A+3B2C+D 在某段時間內以 A 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化學反應速度為 mol·L 1 1C 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min,則此段時間內以A 05mol ·L1·min1B 1 mol

2、·L1·min1 1 11 1C 2 mol L· ·minD 3 mol L· ·min3.( 2000 試測題 7)某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A 和 B 的混合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 A (氣) +2B (氣) 2C (氣)。若維持溫度和壓強不變,當達到平衡時,容器的體積為 V ,此時 C 氣體的體積占 40%,則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 原混合氣體的體積為1.1VB.原混合氣體體積為1.2VC.反應達到平衡時,氣體A 消耗了 0.2VD.反應達到平衡時,氣體B 消耗了 0.2V4.( 2000 試測題 18)下表數據是

3、在某高溫度下,金屬鎂和鎳分別在氧氣中進行氧化反應時,在金屬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實驗記錄:反應時間 t/h1491625MgO層厚 Y/nm0.05a0.20a0.45a0.80a1.25aNiO 層厚 Y /nmb2b3b4b5b* 注: a 和 b 均為與溫度有關的常數請填空回答:金屬高溫氧化腐蝕速率可以用金屬氧化膜的生長速率來表示,其理由是。金屬氧化膜的膜厚 Y 跟時間 t所呈現的關系是 (填直線、 拋物線、 對數或雙曲線等類型) :MgO氧化膜厚 Y 屬型, NiO 氧化膜厚 Y 屬型。Mg與 Ni 比較,哪一種金屬具有良好的耐氧化腐蝕性:,其理由是:。反應速率可以用反應物的消耗速率,也可

4、以用產物的生成速率。直線,拋物線Ni ,它的腐蝕速率隨時間的增長比鎂的要慢。5( 2000 廣東 20)同溫同壓下,當反應物分解了8時,總體積也增加8的是A.2NH 3(g)N 2(g)+3H 2(g)B.2NO(g)N 2(g)+O 2(g)C.2NO 3(g)4NO2(g)+O 2(g)D.2NO 2(g)2NO(g)+O 2(g)6.( 2000 上海 19)對于反應 2SO2+O 22SO3,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2 體積 2SO2 和足量 O2 反應,必定生成2 體積 SO3B.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平衡必定向右移動C.平衡時, SO2 消耗速度必定等于O2 生成速度的兩倍D.平衡時

5、, SO2 濃度必定等于 O2 濃度的兩倍優秀學習資料歡迎下載7.( 2000 上海 26)二氧化氮在加熱條件下能夠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氣。該反應進行到45 秒時,達到平衡 (NO2 濃度約為0.0125mol/L )。右圖中的嗎線表示二氧化氮分解反應在前25 秒內的反應進程。( 1)請計算前 20 秒內氧氣的平均生成速度:( 2)若反應延續至 70 秒,請在圖中用實線畫出 25 秒至 70 秒的反應進程曲線。( 3)若在反應開始時加入催化劑(其他條件都不變),請在圖上用虛線畫出加化劑后的反應進程曲線。( 4)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_( 1) 5.5× 10-4 mol &#

6、183; L -1· s-1( 2)圖中實踐( 3)圖中虛線( 4) k= NO 2 O2 NO2 28.(2001 天津 16)將4 mol A氣體和 2 mol B氣體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2A (氣) B(氣) 2C(氣)若經 2 s(秒)后測得C 的濃度為0.6 mol · L 1 ,現有下列幾種說法:用物質 A 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3 mol · L 1·s1用物質 B 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6 mol · L 11· s2 s 時物質 A 的轉化率為70 2 s 時物質 B的濃度為 0.

7、7 mol · L 1其中正確的是A B. C.D.9.( 2001 上海 24)某化學反應 2AB D 在四種不同條件下進行,B、 D 起始濃度為見反應物 A 的濃度( mol/L )隨反應時間(min)的變化情況如下表:根據上述數據,完成下列填空:(1)在實驗1,反應在10 至 20 分鐘時間內平均速率為mol/(L · min) 。(2)在實驗2, A 的初始濃度 C2 mol/L ,反應經 20 分鐘就達到平衡,可推測實驗2 中還隱含的條件是。(3)設實驗3的反應速率為 V 3,實驗 1 的反應速率為V1,則 V3V 1(填、) ,且 C31.0mol/L (填、)

8、(4)比較實驗4 和實驗1,可推測該反應是反應(選填吸熱、放熱) 。理由是( 1) 0.013( 2) 1.0催化劑( 3) ( 4)由吸熱溫度升高時,平衡向右移動10.( 2001 上海27利用天然氣合成氨的工藝流程示意如下:優秀學習資料歡迎下載依據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1)天然氣脫硫時的化學方程式是(2)n mol CH 4 經一次轉化后產生 CO 0.9n mol 、產生 H2mol(用含 n 的代數式表示)(3) K 2CO3( aq)和 CO2 反應在加壓下進行,加壓的理論依據是(多選扣分)(a)相似相溶原理( b)勒沙特列原理(c)酸堿中和原理( 4)由 KHCO 3 分解得到

9、的 CO2 可以用于(寫出 CO2 的一種重要用途) 。( 5)整個流程有三處循環,一是 Fe(OH) 3 循環,二是 K 2CO3( aq)循環,請在上述流程圖中標出第三處循環(循環方向、循環物質) 。( 1) 3H 2S 2Fe(OH) 3 Fe2S3 6H 2O( 2) 27n( 3) b( 4)生產純堿(或作制冷劑等,其它合理答案也給分)( 5)11.(2001 廣東 13)反應: L(固) aG(氣)時,溫度和壓強對該反應的影響圖所示:圖中:壓強bR(氣)達到平衡p1 p2, x 軸表示溫度, y 軸表示平衡混合氣中G 的體積分數。據此可判斷A. 上述反應是放熱反應B.上述反應是吸熱

10、反應.a bD .a b12.( 2001 江西 9)壓強變化不會使下列化學反應的平衡發生移動的是A H2(g)+ I 2(g)2 HI(g)B 3H 2(g)+N 2(g)2NH 3(g)C 2SO2(g)+O 2(g)2SO3(g)D C(s) CO2(g)2CO(g)13.( 2001 江西 13)放熱反應 CO(g)+H 2O(g)CO2(g)+H 2(g)在溫度 t 1 時達到平衡,c1(CO)= c1(H 2O)=1.0 mol/L ,其平衡常數為K 1。升高反應體系的溫度至t 2 時,反應物的平衡濃度分別為 c2(CO) 和 c2(H 2O),平衡常數為K2,則AK2和 K 1

11、的單位均為 mol/LBK2 <K1C c2(CO)= c2(H2O)D c1(CO)> c2(CO)14.( 2001 江西 14在一定溫度下,容器內某一反應中M 、N 的物質的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優秀學習資料歡迎下載A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 MNB t 2 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平衡C t3 時,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D t1 時, N 的濃度是 M 濃度的 2 倍15.( 2002 試測題 11)一定溫度下,反應:N2( g)+H 2( g)=2NH 3(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是A c(N 2) c(H 2) c( NH3)=13

12、2B N2, H 2 和 NH 3 的質量分數不再改變C N2 與 H2 的物質的量之和是NH 3 的物質的量的2 倍D單位時間內每增加 1 mol N 2 ,同時增加 3 mol H 216.( 2002 天津 10)對已達化學平衡的下列反應2X (g) Y( g)2Z( g)減小壓強時,對反應產生的影響是A. 逆反應速率增大,正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逆反應速率減小,正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17.( 2002 廣東 11)在一定溫度下,向a L 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 X

13、氣體和 2 mol Y 氣體,發生如下反應: X (g) 2Y ( g)2Z( g) 此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是A.容器內壓強不隨時間變化B.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不隨時間變化C.容器內 X 、Y 、 Z 的濃度之比為 12 2D.單位時間消耗 0.1mol X同時生成 0.2mol Z18.( 2002 廣東 15)1mol X氣體跟 a rnol Y 氣體在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X ( g) a Y( g)b Z( g)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X 的轉化率為50。而且,在同溫同壓下還測得反應前混合氣體的密度是反應后混合氣體密度的3/4,則 a 和 b 的數值可能是A.a 1,b 1B.a

14、2, b 1C.a 2, b2D.a 3,b 219.( 2002 廣東 20( 8 分)將 2mol H 2O 和 2mol CO 置于 1L 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加熱至高溫,發生如下可逆反應:2H 2O( g)2H 2 O22COO22CO2(1)當上述系統達到平衡時,欲求其混合氣體的平衡組成,則至少還需要知道兩種氣體的平衡濃度,但這兩種氣體不能同時是和,或和。(填它們的分子式)(2)若平衡時O2 和 CO2 的物質的量分別為n( O2)平 a mol, n( CO2) 平 b mol 。試求n( H 2O) 平 。(用含 a、 b 的代數式表示)(1)H 2O H2, COCO 2(

15、2) (2 2a b) mol20(.2002 上海 24)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g) H2O( g),(g) H( g)COCO22其化學平衡常數 K 和溫度 t 的關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2)該反應為反應(選填吸熱、放熱) 。(3)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多選扣分)。(a)容器中壓強不變(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c) v 正 ( H2) v 逆 ( H2O)( d)c( CO2) c(CO)(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 CO

16、2)· c( H2) c(CO)· c( H2O),試判斷此優秀學習資料歡迎下載時的溫度為。CO H 2O( 2)吸熱( 3) b、 c ( 4) 830( 1)CO2 H 2O21. ( 2003春季 12)反應: A (氣) 3B(氣)2C(氣) Q 達平衡后,將氣體混和物的溫度降低,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 正反應速率加大,逆反應速率變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正反應速率變小,逆反應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變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D.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變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22. ( 2003 試測題(統編) 14.在一恒定的

17、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 1 mol B 發生反應: 2A(g)B(g)x C(g) ,達到平衡后, C 的體積分數為W%;若維持容器的容積和溫度不變,按起始物質的量A: 0.6 mol 、B : 0.3 mol 、C:1.4 mol 充入容器,達到平衡后,C 的體積分數仍為 W%,則 x 值為A.只能為 2B.只能為 3C.可能是 2,也可能是 3D. 無法確定23. (2003 試測題(統編) 17)對于 xA(g) yB(g)zC(g) wD(g) 的平衡體系,當升高溫度時,體系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從26 變為 29,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x y z w,正反應是放熱反應B.xy

18、z w,正反應是吸熱反應C.x y zw,逆反應是放熱反應D. xy z w,逆反應是吸熱反應24.(2003 試測題(試驗修訂) 11)在一密閉燒瓶中注入 NO2,在 25時建立下列平衡: 2NO 2N 2O4 Q,若把燒瓶置于 100的沸水中,下列情況:顏色平均摩爾質量質量壓強密度中不變的是A.B.C.D.25.(2003 試測題(試驗修訂) 17)在密閉容器中, 對于反應: 2SO2(g) O2(g)2SO3(g) ,SO2 和 O2 起始時分別為 20 mol 和 10 mol ;達平衡時, SO2 的轉化率為80% 。若從 SO3 開始進行反應, 在相同的溫度下, 欲使平衡時各成分的

19、百分含量與前者相同,則起始時 SO3 的物質的量及其轉化率為A.10 mol 和 10%B.20 mol 和 20%C.20 mol 和 40%D.20 mol 和 80%26. ( 2003 江蘇理綜 15)在 0.lmol/L 的 CH 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CH 3COOHCH 3COO H 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少量NaOH 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加水,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應力向移動C.滴加少量0.lmol/L HCl 溶液,溶液中 c( H )減少D.加入少量 CH 3COONa 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27.( 2003 廣東大綜 28)恒

20、溫恒壓下,在容積可變的器血中,反應2NO2(氣)N 2O4(氣)達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內通入一定量NO 2,又達到平衡時,N2O4 的體積分數A.不變B.增大C.減小D. 無法判斷28. ( 2003全國 11)某溫度下,在一容積可變的容器中,反應2A ( g) B(g )2C( g) 達到平衡時, A 、B 和 C 的物質的量分別為 4mol、 2mol 和 4mol。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對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質的量做如下調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 均減半B.均加倍C.均增加 1molD. 均減少 1mol優秀學習資料歡迎下載29.( 2003 江蘇 26) I 恒溫、恒壓下,在一個可變容積的

21、容器中發生如下發應:A (氣) B(氣)C(氣)(1)若開始時放入1molA 和 1molB ,到達平衡后,生成a molC,這時 A 的物質的量為mol 。(2)若開始時放入3molA和 3molB ,到達平衡后,生成C 的物質的量為mol 。(3)若開始時放入x molA ,2molB 和 1molC ,到達平衡后, A 和 C 的物質的量分別是 ymol和 3a mol ,則 xmol , ymol 。平衡時, B 的物質的量(選填一個編號)(甲)大于 2 mol(乙)等于 2 mol(丙)小于 2 mol(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作出此判斷的理由是。(4)若在( 3)的平衡混合

22、物中再加入3molC ,待再次到達平衡后, C 的物質的量分數是。II 若維持溫度不變,在一個與( 1)反應前起始體積相同、且容積固定的容器中發生上述反應。(5)開始時放入 1molA 和 1molB 到達平衡后生成b molC 。將 b 與( 1)小題中的 a 進行比較(選填一個編號) 。(甲) a b(乙) a b(丙) a b(丁)不能比較a 和 b 的大小作出此判斷的理由是。( 1)( 1 a) ( 2) 3a ( 3) 2 3 3a丁若 3a 1, B 的物質的量小于2mol;若3a1;, B 的物質的量等于 2mol若 3a 1, B 的物質的量大于2mol( 4) a2a( 5)

23、乙因為( 5)小題中容器容積不變,而(1)小題中容器的容積縮小,所以(5)小題的容器中的壓力小于 ( 1)小題容器中的壓力, 有利于逆向反應, 故反應達到平衡后a b。30.( 2003 上海 11)可逆反應 N2 3H22NH 3 的正、逆反應速率可用各反應物或生成物濃度的變化來表示。下列各關系中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A.3v 正( N2) v 正 (H 2)B.v 正 (N 2) v 逆 (NH 3)C.2v 正( H2) 3v 逆 (NH 3)D.v 正( N2) 3v 逆 ( H2)31.( 2003 上海 24)鉀是種活潑的金屬,工業上通常用金屬鈉和氯化鉀在高溫下反應制取。該反

24、應為:Na( l) KCl ( l )NaCl ( l ) K ( g)一 Q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可表示為:K C( K ),各物質的沸點與壓強的關系見右表。(1)在常壓下金屬鉀轉變為氣態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的最低溫度約為,而反應的最高溫度應低于。(2)在制取鉀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原料的轉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3)常壓下,當反應溫度升高9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可表示為:( 1) 770890( 2)降低壓強或移去鉀蒸氣適當升高溫度K 。( 3) K c( K ) /c( Na)32.( 2004 北京14)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 (氣) I2(氣)2(H氣I)已知 H2

25、和 I 2 的起始濃度均為0.1mol · L-1 時,達平優秀學習資料歡迎下載衡時 HI 的濃度為 0.16mol ·L-1 。若 H 2 和 I2 的起始濃度均變為0.2mol ·L-1 ,則平衡時 H2 的濃度( mol · L-1 )是A. 0.16B. 0.08C. 0.04D. 0.0233.( 2004理綜(新老) 12)反應 2SO2+O 22SO2 經一段時間后, SO3 的濃度增加了0.4mol ·L -1 ,在這段時間內用 O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4mol · L -1 · s-1 ,則這段時間為A

26、0.1sB 2.5sC 5sD 10s34.( 2004理綜(新老13)某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2M (g )N ( g)2E( g)若開始時只充入2mol E (g),達平衡時,混合氣體的壓強比起始時增大了 20%;若開始時只充入 2mol M 和 1mol N 的混合氣體達平衡時 M 的轉化率為A 20%B 40%C 60%D 80%35.(2004 全國 1 29)恒溫下,將 a mol N 2 與 b mol H 2 的混合氣體通入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N2 (g) + 3 H 2(g)2NH 3(g)若反應達平衡時某時刻t 時, nt (N 2) = 13

27、mol , nt (NH 3 ) = 6mol ,計算 a 的值反應達平衡時,混合氣體的體積為726.8L( 標況下 ),其中 NH 3 的含量 (體積分數 )為 25%。計算平移時NH 3 的物質的量。原混合氣體與平衡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之比(寫出最簡整數比,下同),n(始 ) n(平 )= 。原混合氣體中, a b =。達到平衡時, N2 和 H2 的轉化率之比, (N2) (H2)=。平衡混合氣體中,n(N 2) n(H 2) n(NH 3) =。解法一: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得知,反應掉的N2 和生成 NH 3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1 2,設反應掉的 N2 的物質的量為x mol。則 x 6

28、 = 1 2解之 x = 3a = 13 + 3 = 16解法二: N2 + 3H22NH 3開始時 ab0t 時 136在 t 時生成6 mol NH 3,消耗了 3 mol N 2,所以 a = 13 + 3 = 16n716.8L×25% = 32mol ×25% = 8mol平(NH 3) = 22.4L?mol -1542312 33236.(2004 全國 3 9)在恒溫恒容條件下,能使A ( g) +B (g)C( g) +D ( g)正反應速率增大的措施是A減小 C 或 D 的濃度B 增大 D 的濃度C減小 B 的濃度D增大 A 或 B 的濃度37.( 20

29、04 天津 13)一定條件下,向一帶活塞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 1molO 2,發生下列反應: 2SO2( g) O2( g)2SO3( g)達到平衡后改變下述條件,SO3 氣體平衡濃度不改變 的是A. 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1molSO 3( g)B. 保持溫度和容器內壓強不變,充入1molSO 3( g)C. 保持溫度和容器內壓強不變,充入1molO 2( g)D. 保持溫度和容器內壓強不變,充入1molAr ( g)38.( 2004 廣東 5)在恒溫時,一固定容積的容器內發生如下反應:2NO 2(g)N2O4(g),達優秀學習資料歡迎下載平衡是,再向容器內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達到平衡后,與第一次平衡時相比,NO 2的體積分數A. 不變B.增大C.減小D. 無法判斷39(. 2004 廣東 9)一定溫度下, 反應 2SO2+O 22SO3,達到平衡時, n(SO2):n(O2):n(SO3)=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