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職高語文基礎模塊上冊《永遠的校園》教案分享_第1頁
人教版職高語文基礎模塊上冊《永遠的校園》教案分享_第2頁
人教版職高語文基礎模塊上冊《永遠的校園》教案分享_第3頁
人教版職高語文基礎模塊上冊《永遠的校園》教案分享_第4頁
人教版職高語文基礎模塊上冊《永遠的校園》教案分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供參考,可復制、編制,期待您的好評與關注! 永遠的校園 總課時:2課時課型:新授課第一課時授課時間:2013/9/11教學目的:1.知識與能力:誦讀文章,感知大意;培養學生思辨能力2.過程與方法:借助一些多媒體形式,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正確的大學觀、人生觀。教學重點:理清文章脈絡,抓住整理的行文線索;教學難點:初步理解“永遠的校園”中“永遠”的涵義;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將整理謝冕的懷念母校的感情與同學們的愛校了解起來,引起同學們的情感共鳴,在課堂教學中更多地讓同學參與進來,讓他們和老師一起對自己所在學校的校園精神作一發掘和闡述,從而深刻體會

2、作為教育教學重鎮的學校所應該具備的精神內涵。教學方法:講讀 課前準備的教具:多媒體課件(包括圖片、音頻、視頻及文字材料)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一)同學們,大家剛來到我們的學校學習,我想問一下,我們的新學校感覺怎么樣?在你們的印象中,我們學校的狀況如何?諸如環境、設備、教學等等各個方面的情況,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同學們自由發揮,踴躍回答)(同學回答可能如下:美麗、清凈、明亮、寬敞、和善(的老師)等等。板書同學回答) 很好,大家都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我們來看一下同學們的回答。同學們說到的這些印象都是比較表面化的,如風景優美、綠樹蔥蘢等等。有沒有同學可以說出我們學校的校園精神是什么?她的本質

3、內涵是什么?(稍停頓)大家可能因為剛到我們學校不久,接觸到的東西來不多,所以回答不出來。好,那么我們就來看一位在自己學校里一待就是半個世紀的老人,在他眼里,他的母校北京大學是怎樣的印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謝冕的永遠的校園。2003年2月25日,在首都北京發生了二起震驚中外的爆炸案,先后發生在清華大學的荷園餐廳和北京大學的農園餐廳,雖然比不上恐怖份子駕機撞毀世貿大樓那樣引人注目,但在很少發生恐怖流血沖突的中國大陸來說,這的確也算得上是驚天動地的事情了,最引人深思的是:恐怖份子為什么要選擇清華和北大進行作案呢?案情偵破之后,答案浮出水面,而這個答案竟讓人哭笑不得,因為犯罪谷子聲稱:“

4、制造爆炸案的目的是為了出名。” 對于這起事件,我不想多作分析了,我只是想說:為什么炸清華、北大就能出名呢?那是因為這兩所大學太有名了,本身就是名望的象征。我們這就容易理解了:為什么從古至今那些殺人的罪犯很少留下姓名,而刺客荊軻的故事卻被廣為傳誦,不僅僅是因為荊軻的大義凜然、高風亮節,還因為他刺殺的對象是權傾天下、赫赫有名的秦王。 的確,清華、北大太有名氣了,不僅是每一位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就連沒有丁點兒文化常識的人可能也會對他們肅然起敬。江澤民同志作為一國主席,日理萬機,我不知道他曾去過哪些大學,但我知道北大他是去過的,就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的校慶典禮上,還作了熱情揚溢的講話,因此,才有了我

5、們課本上這篇文章。 大凡有名望的人、事、物都難得一見:比如盧浮宮珍藏的那些傳世珍品;比如我們的局長、縣長、市長或者更高的官員。于是我們容易對那些有名望的東西產生神秘感,認為他們與眾不同,認為他們超凡脫俗,認為他們高不可攀,或許真的如此,或許未必竟然。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北大著名學者、中國當代著名詩歌理論家、朦朧詩派的倡導者謝冕先生用他的眼、他的手、他的心為我們搭建的北大校園,去感受北大的那一份脫俗和平凡吧!(二)整理介紹:謝冕,中國當代文藝批評家、著名作家、詩人,北大文學院當代文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務。自他大學畢業以后,就一直在北大任教

6、,一待就是50多年。 二、感受北大 1別忙,讓我們先在北大校門外駐足停留一下吧!那里有柔美的未名湖,那里有端莊的博雅塔,那里有埋頭治學的偉大學者,那里有潛心讀書的才子佳人,我們這群不速之客的貿然闖入會不會驚擾了那里的寧靜呢?讓我們抑制住急迫的心情,暫時停留在外,等候主人的邀請吧。但我們總得干點兒什么吧?對了,我們就呆在這兒暢談我們心中的北大吧! 2請大家拿出課堂練習本,在上面寫下你心目中的北大。(要求:可以寫你所知道的北大,包括北大歷史、北大人物、北大建筑、北大精神、北大景觀、北大掌故等;也可以寫你想象中的北大,仍然包括以上幾方面的內容。至于語言的組織,建議大家盡量采用整齊、對稱的句式,比如“

7、那里有,那里有”也可以是其它一些句式。總之,能達到美感的話,你想怎么寫就怎么寫。 3學生寫作階段(教師巡視) 4學生發言階段(教師相機補充、完善) 三、補充內容 1北大歷史:1898年12月成立,原名“京師大學堂”,是清末戊戌變法、維新運動“改革維新,興學圖強”的產物,京師大學堂章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甲午海戰海戰失敗,有識之士主張向西方學習,改革的產物);辛亥革命后,1912年5月改名為“北京大學”; 嚴復是第一任校長。 1917年,學者、教育家、民主主義革命家蔡元培任校長,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網羅大批人才,活躍了學術氛圍,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先后執教,毛澤東也

8、在圖書館任職,這一時期是北大歷史上非常活躍的時期,也成為了民主運動、革命運動的中心;北大是“五四”愛國主義運動的策源地、發祥地,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也是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基地。在“五四”運動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當時,新文化運動的一些核心人物,如胡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都曾在北大任教。后來為了紀念“五四”運動,繼承“五四”精神,北大就將“54”定為校慶日。 1916年10月,國家“211工程”中首批支持的兩所大學之一。“小平,你好”口號的提出者,表現了對改革開放的支持。 2北大人物:李大釗、冰心、邵飄萍、毛澤東、陳獨秀、周作人、馬寅初、馮友蘭、梁實秋、季羨林、謝冕,哪一個不是

9、響當當的人物。 3北大建筑: 燕園、校門、紅樓 側重介紹 一塔湖圖( 戲稱“一塌糊涂” ) 4北大精神: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厚德載物,自強不息” 學術前沿,戰斗陣地 “科學與民主”的口號 5北大逸事: 優秀人物和傳統: a.    郁達夫上第一堂課的故事 b.    朱光潛評中國哲學史的故事 c.    北大校園流傳的段子 現實中的北大暴露出的陰暗面: a.    網上有人稱“北大,你已經無恥到了極點” b.    自詡為北大才子寫的書名

10、:狗日的北大 c.    微分拓撲學教授張筑生之死 d.    北大教授的貧富兩極分化現象 e.    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報道 四、理性思考 說到這里,我們的心情已經變得沉重,興沖沖的腳步或許已不大邁得開了。我們分明感到:北大雖然脫俗,但也難于免俗,甚至還有丑陋的地方。但“永遠的校園”,這又是一個多么具有誘惑力的題目呀!盡管我們已變得猶疑,畢竟眼見為實,還是讓我們一起走進校門,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審視北大吧!請大家速讀永遠的校園一文,把你對北大的理解告訴我,把“永遠”的原因告訴我。 課外作業:掌握本課的

11、生字詞教學反思:將整理謝冕的懷念母校的感情與同學們的愛校了解起來,引起同學們的情感共鳴,在課堂教學中更多地讓同學參與進來,讓他們和老師一起對自己所在學校的校園精神作一發掘和闡述,從而深刻體會作為教育教學重鎮的學校所應該具備的精神內涵。板書設計:美麗風景 成就事業 自由靈魂 學生根據文章隨機概括 “永遠”的原因 治學精神 教師根據情況適當提示 獨立思想 自由鄉土第二課時授課時間:2013/9/11教學目的:1.知識與能力: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過程與方法:借助演講、辯論等形式培養學生思辨說理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比謝冕心中的北大與現實中北大的差異,并揣摩這種差異的根

12、源,從而樹立正確的大學觀、人生觀 教學重點:1.理清文章脈絡,抓住整理的行文線索;2.感受北大的人文精神,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思索自身發展進程;教學難點: 1. 如何看待理想中北大與現實中北大的差異;2. 讓學生深刻理解“永遠的校園”中“永遠”的涵義;教學方法: 1課型:講讀課、研討課、活動課 2教法:質疑、討論、辯論 課前準備的教具:多媒體課件(包括圖片、音頻、視頻及文字材料)幻燈機、常規教具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二、新授內容1、研讀課文(1)整理在文中多次強調的一個關鍵詞是什么?還有哪幾個詞你發現它出現的頻率很高。(不要求去數,憑感覺說出即可) 永遠,種子、燕園 (2)整理在文中

13、有沒有介紹校園風光,是否單純介紹校園風光?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有,前五個自然段。但不是單純介紹,從第7自然段開始寫的是精神上的校園。 板書:空間物質層面的北大校園 “歷史的和精神的存在”的抽象的校園(重點) (3)第6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何? 著重針對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我同樣擁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園”所起到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這里整理從具體的校園走向了抽象的校園。 2、品讀課文 (1)整理在前5個自然段寫了什么?校園在他眼中是怎樣一個概念? 寫了謝冕對北大美麗景色的真實感受。在文中主要是表層的概念,在他眼里北大校園是既具體又抽象的。 (2)找出你喜歡的描寫燕園景物的句子 湖光塔影和青春的憧

14、憬了解在一起,益發充滿了詩意的情趣。 燕園其實不大,未名不過一勺水。水邊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島,繞島僅可百余步;另有樓臺百十座,僅此而已。 從未名湖曲折向西,有荷塘垂柳、江南煙景,從鏡春園進入郎潤園,從成府小街東迤,入燕東園林蔭曲徑,以燕園為中心向四面放射性擴張,那里有諸多這樣的道路。 (3)校園里除了景物之外,還必須有(人),那又是哪些人呢?(老師、同學)這些老師與同學在整理的記憶里是怎樣的? 燕園記憶:師長各具風采治學嚴謹 同學存在差異友誼真醇 氛圍切磋知識進軍科學 (4)有著這樣一群師長與同學,又有美麗的燕園風光,那,這就該是永遠的校園吧。不,不單指這些,那什么叫永遠?永遠指的是什么呢

15、? 永遠是指時間長久,沒有終止。如,先烈的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它指的精神的延續和不滅。 (5)為什么北大精神才是永遠的?整理在715自然段談到了哪些抽象的校園精神? 具有向習慣思維和因襲勢力的抗爭精神敏感銳氣; 不單純、富有個性復合豐富的精神氣質(眼前的柔美與歷史的雄健合成、朝朝夕夕的弦誦之聲與歲歲年年的奮斗吶喊合成、勤奮的充實自身與熱情的參與意識合成); 校園里有一種特殊的氣氛:機智、聰慧;灑脫、充滿活力; 民主與科學:北大的精神支柱(豐博的學識,閃光的才智,莊嚴無畏的獨立思想、先于天下的嚴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勇銳的抗爭精神)。 北大學子代代傳承,使北大精神成為永遠。 北大魂與

16、中國魂共生與永存。 北大的靈魂(社會精英意識、被選擇的莊嚴感、獻身精神和使命感)中國魂 (6)在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整理又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北大不滅的精神北大校園精神的延續)(7)大家思考一下,“永遠”的內涵。(例如:“雷鋒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精神和信念超越物質的力量。永遠“子子孫孫無窮匱矣。” 精神的延續和不滅。3、詞語學習曼妙 歡愉 怨尤 尤 弦誦 耿介不阿 虔誠 阻扼 肅殺三、鞏固練習、討論:課后練習一,校園 永遠抗爭 四、小結五、課堂辯論 讓我們再回頭看一下這個平淡、質樸的標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疑問,我是有的:“永遠”到底是多久,借用時下流行的一句電影臺詞“如果非得要我給永遠規定一個期限的話,我想,應該是一萬年”,但一萬年相對于整個浩瀚的宇宙又是何其微渺啊!根據“宇宙爆炸論”,宇宙其實是在一次原始的爆炸中不斷延伸的時間和空間,我想充其量“永遠”也不過是指宇宙消亡的那一天,但作為一所大學校園,北大真的能存在那么久遠嗎? 對于這個問題,請同學們分為正反兩方進行辯論吧。課外作業:1 本課的拓展練習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