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燕子》第2課時教案_第1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燕子》第2課時教案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小學語文教學評助課時備課設計課題燕子課型新授課時1序號學習內容分析1、 文本位置燕子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2、 教學內容分析1. 教材內容:燕子是三年級下學期的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作者鄭振鐸抓住春天的景物特點,通過準確、生動的描繪、充分表現了小燕子的活潑可愛,抒發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這篇課文語言生動、簡樸、感情真摯、濃郁、注重培養學生細致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有條理地記敘的能力。2. 學習內容:識字與寫字:(1) 認識“伶、俐、翼、漾、倦、閑、纖、痕”8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散、桿”,會寫“湊、拂、集、聚、形、掠、偶、爾、沾、倦、纖、痕”12個生字,會寫“烏黑、

2、剪刀”等16個詞語。(2) 在識字寫字教學時可采用分類教學,其中“爾、沾”是比較容易寫的字,可以自主學習完成。第二類易錯但不難寫的字,可以通過自主發現、同學相互提醒等方式學習。如“湊、偶、倦、痕”,教學這類字應盡量從正面引導學生,要少強調“不是什么”或“易寫錯成什么”。第三類是易錯難寫的字,如“聚”的第九筆是撇,第十筆是豎,不帶鉤。教師應重點提示并板書師范。(3) 易錯字:“湊”的末筆是點,易寫成捺;“偶”的最后3筆是豎、提、點,不要寫成豎提、點;“倦”的右上部分只有兩橫,右下部分是“”“不是“巳”;“痕”的里邊是“艮”不是“良”“聚”的第九筆是撇,第十筆是豎,不帶鉤。教師應正面引導,重點提示

3、,板書師范,加深印象。閱讀:(1) 運用多種方法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這是本單元訓練的語文要素之一,也在課后第三題中出現了具體要求。可以用引導學生通過換詞比較、反復朗讀等方法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2) 邊讀邊想象畫面,描述想到的畫面,并通過積累“剪刀似的尾巴”的“的”字短語,含有(比喻、擬人、排比)修辭方法的句子,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這是另一個本單元訓練的語文要素,也在課后題第一題和第三題中出現了具體要求。可以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哪些詞語讓你眼前浮現了畫面?浮現的是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嘗試說出自己想象到的畫面。通過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在文中找一找這類詞語,然后引導學生拓展說幾個這樣的短語,引

4、導學生在情境中運用這類詞語。注意這類詞語的定語應是四字詞語,要準確生動地形容景物的特點。(3) 指導朗讀課文時,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優美生動語句,讀出對燕子的喜愛之情。指導朗讀時,注意節奏和語調的變化。這篇課文朗讀起來是輕松歡快的,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文中的景色展開想象,還可以配上合適的音樂,在充分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入情入境地朗讀。(4) 背誦課文1-3自然段。指導背誦時可以在朗讀品味課文之后,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如先找出景物,再想象景物的形狀、顏色等,采用填空的方式進行背誦。口語交際:(1) 能用自己地話說出文中描寫景物所想象的畫面,按照一定

5、的順序清晰表達,表達時可以借助圖畫。(2) 在認真傾聽他人發言時能適時補充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綜合實踐活動:(1)觀察燕子,查找相關資料,豐富對燕子的認識,了解燕子的外形和生活習性。(2)用心觀察身邊的植物,并為其做個記錄卡。3、 關系建構(一)單元主題:可愛的生靈(二)單元語文要素:1.試著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2.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3.試著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清楚。(3) 單元內容關系建構:本單元以“可愛的生靈”為主題,編排了絕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3首古詩和燕子荷花昆蟲備忘錄3篇課文,多角度展現了大自然中生靈的可愛與美麗。燕子抓住春天的景物特點,通過準確、生動的描繪、充分表現了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6、,抒發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課文語言生動、簡樸、感情真摯、濃郁、注重培養學生細致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有條理地記敘的能力。關于這一主題,并不是第一次以單元的形式出現,第一次以單元的形式出現在一上第第四單元,課文內容都是以四季中典型的自然現象或場景,喚起學生對四季的感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二上第一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大自然的秘密”,側重于體現大自然的一些科學知識,學生通過閱讀知曉其中的變化規律和科學道理后,會更加喜愛大自然,更想去仔細觀察大自然,去探究其中的科學奧秘。二下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也是“大自然的秘密”,既有描寫自然景觀的古詩,也有描繪自然現象、介紹自然奧秘的短文和兒童詩,課文蘊

7、含著豐富的自然科學常識,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三上第七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我與自然”,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本單元的第一個語文要素是“試著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二年級下冊學習過“讀句子,想畫面”,三年級上冊有過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或詩中描繪的景色的練習,這都為本單元的讀文章想畫面訓練奠定了基礎。古詩三首引導學生結合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說每首詩描繪的景象;燕子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并讀出對燕子的喜愛之情;荷花引導學生讀課文,體會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畫”。“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是本單元的第二個語文要素,是對三年級上冊“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

8、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的提升,本單元進一步體會、積累文中優美生動的語句。古詩三首引導學生結合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燕子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句,朗讀并抄寫;荷花引導學生畫出課文中自己覺得優美生動的語句并與同學交流;“交流平臺”進一步引導學生在閱讀時關注優美生動的語句。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試著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清楚”,引導學生借助記錄卡寫一種植物。同時,這也是本單元的第三個語文要素。昆蟲備忘錄一課為做好記錄卡作了方法鋪墊。荷花安排了仿寫一種植物,為寫清楚植物的樣子、顏色等作熱身,降低了習作難度。古詩三首則在吟誦詩人描繪的畫面中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想象,并且聯系自己平時生活

9、中的觀察所得進行表達。經此鍛煉,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在描繪觀察到的事物時加上自己的想象。4、 資源拓展課前資源拓展:作者鄭振鐸的資料學生自主搜集和整理。課上資源拓展:燕子的圖片及習性。課后資源拓展:蠶海燕(1) 經典名篇的誦讀:從主題叢書摘選經典描寫動物的文章,融入閱讀學習。如蠶、海燕等。(2) 在誦讀的基礎上,根據注釋和對詩意的理解,進行想象畫面。4.資源拓展:語文主題叢書1葉圣陶蠶。課標分析識字與寫字: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個,能夠正確認讀29個詞語。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速度。3.書寫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閱讀: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

10、感情朗讀課文。2.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3.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4.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5. 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細節、場景,說出自己的喜愛與憎惡等感受。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與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6.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優秀作品的內容和情感。7.擴展閱讀面。口語交際:1.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2.

11、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習作: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4.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習作要有一定速度。綜合性學習: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

12、己的觀察所得。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學情分析1、 知識經驗(一)已有:1.學生有初步的自主識字能力,可以借助拼音讀準生字。2.學過關于寫景的散文,對散文的結構有一定。(二)未有:1.對作者的生平、創作背景等知之甚少,了解不深。2.對散文所表達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把握不夠準確。(三)難點障礙:1 字詞方面:“湊、偶、倦、痕、聚”是易錯字;課文中學習的新生字,組詞時有一定困難。2 詞語理解方面:學生對課文中的一些陌生字詞,如 “橫掠、趕集”、等詞語不理解,對一些優美的語言(如詞語: “聚攏

13、”;如句子:“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等不會賞析。(四)突破措施:1字詞方面:通過辨析、對比、范寫、練習等方法識記易寫錯字。指導寫字時通過組詞接龍的方式,一方面加深生字的記憶,另一方面擴大詞匯量。通過觀察字的偏旁部首進行猜測字意或者補充陌生詞語的資料,如圖片、簡介等,引導學生理解。2課文理解方面:(1)教學中,一方面需要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現文章的畫面,引領學生走進文章的意境之中;(2)另一方面,要采用多種方式的朗讀訓練,在反復有感情朗讀的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充分感知課文描繪的景象。(3)鼓勵學生找出自己比較敏感的語句,引導學生學會賞析優美語句。本單元的三篇文章都是現代著名作

14、家的名作,多呈現拓展閱讀材料,讓學生多受此類文章的熏陶感染。總之,通過聯系生活經驗和學習經歷,學生自主探究,教師適當點撥等方式,感受美景中的可愛生靈。(五)個性差異:90%的學生書寫方法掌握較好,書寫端正美觀,有10%的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因此書寫不夠美觀,“聚、湊、偶、倦、痕”較容易寫錯。85%的學生能夠在老師突破措施的引導下,把握散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15%的學生經過努力能夠準確識記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語句。2、 生活經驗(一)已有:1.對于進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對于自然界中的鳥兒如鴛鴦、燕子、鴨子、黃鸝等并不是很陌生。2.對于春天的景象也很熟悉,因此本課的內容,

15、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未有:1.班里絕大部分學生都生長在北方,對于南方春景情境不夠了解。2.對燕子的習性不了解。(三)難點障礙:部分學生對燕子外形、習性了解不夠深入。(4) 突破措施:搜集南方春景、燕子等的圖片、視頻、文字說明等資料,加深學生的直觀認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五)個性差異:95%的學生通過觀看南方春景、燕子等的圖片、視頻、文字說明等資料,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受。3、 策略經驗 (一)已有:1.學生在之前學習古詩、兒童詩、優美散文的時候,曾多次訓練過“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的策略,對此策略有一定的掌握。2.學過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多種感官對事物進

16、行觀察的策略和方法。(二)未有:1.與以往不同的是學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時,還要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多種感官,邊讀邊想象的畫面要豐富、完整。2.還要了解哪些是作者觀察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感受和想象或聯想。(三)難點障礙:學生邊讀邊想象的方法不夠成熟,想象的畫面不夠豐富。對事物觀察得不夠細致,而且部分學生不能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清楚。(四)突破措施:1.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揣摩重點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2.通過創設情景、朗讀品味、想象體驗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感受作者所描繪的美景。3.品味賞析之余從中了解作者的觀察方法。通過說、寫及課外搜集活動,擴大對大自然景物的

17、了解,感受自然景物的美好。(五)個性差異:85%的學生能夠在老師突破措施的引導下,邊讀邊想象豐富、完整的畫面,同時,能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把想象的畫面表述清楚。15%的學生能邊讀邊想象畫面即可,能運用所學的詞語把想象的畫面說出來即可。學習目標1.85%的學生能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15%的學生在老師的輔導下能理解課文內容。2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體會“的”字短語的生動性。3.積累摘抄自己喜歡的優美生動的語句。學習重難點重難點:1鞏固生字,理解本課生詞:俊俏、陽春、盛會、生趣、掠、偶爾、蕩漾、光彩奪目、百花爭艷;體會比喻、擬人在課文中的作用

18、。2學生懂得本課有層次地描寫畫面的特點;并通過有順序地看圖和描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象力。重難點突破措施:(1)引導學生圈畫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反復誦讀,揣摩重點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2)通過創設情景、朗讀品味、想象體驗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感受作者所描繪的美景。課前準備1.學生:初步預習課文。 2.教具與學具:多媒體課件。 學 習 過 程環節目標學習內容學生活動評價活動問題預設與補救一、復習回顧1分自然段指讀全文,思考: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2背誦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的感受是什么?3.以點名提問等方式檢查上節課字詞學習情況。學生認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能認真傾聽,樂于表達自己的的觀點

19、。能準確流利的回答已經學過的大意內容和段落體驗。能準確書寫所學字詞。預設:學生第一自然段背誦情況良好,但是對第一自然段的整體感受體驗不夠。補救措施:在原有學習基礎上,對重點詞語進行解析,增加感受體驗。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目標21默讀思考:課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詞語。2討論交流。(1)“蒙蒙的”是什么感覺?(體會春雨的特點)(2)讀中體會:“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引導學生讀出舒緩、輕柔,體現柳絲的柔美多姿)(3)理解“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先引導學生理解“趕集”的意思,再討論春天的花草與“趕集”有什么聯系?

20、最后說說“趕集”在文中的意思?要讓學生想象花兒爭相開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3出示課件,展示“微風、細雨、柔柳、青草、綠芽、鮮花”這些景物,與“飛來一只只機靈的小燕子”的畫面比較一下,你有什么感覺?可以用哪些成語來描述?4你能美美地把這段文字讀出來嗎?配樂指名朗讀。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進行重點詞語的分析。學生準確流利的進行口語回答。學生根據想象內容組織語言,有重點進行畫面描述。預設:學生根據詞語及語句展開想象自由發揮過程中,口語表達能力及組織能力有待于提升。補救措施:以大問題為學習背景,通過讀、畫、悟、想,讓學生體會想象春天花、草、樹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的情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燕子的可愛。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目標3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句。3一個“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而且寫出了小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掠過”這個詞字典里怎么解釋的?4.你從中看出了什么?讀讀這個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