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學科滲透法制教育教案_第1頁
九年級語文學科滲透法制教育教案_第2頁
九年級語文學科滲透法制教育教案_第3頁
九年級語文學科滲透法制教育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九年級上冊孤獨之旅教案教師:鄧孟南教學目標:1 .熟讀課文,體會成長中的感受;2 .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節及人物形象;3 .了解小說三要素,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教學重點:1 .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的作用;2 .標題的含義。教學建議:1 .在自讀中學會圈點勾畫,快速捕捉主要信息;2 .在朗讀中逐步進入情境,體會文中美好的情韻;3 .在研讀中聯系實際,體驗成長的感受;4 .教學方法可以小組討論、個人感悟為主。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請同學談談對“孤獨”二字的理解,我們總會感到凄涼,酸苦,每天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該多好。可是小小少年總要長高,煩惱和孤獨總會尾隨我們而來。可以說孤獨隨時間而來

2、,孤獨使生命更加燦爛更加豐富多彩。同學們,讓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曹文軒的小說孤獨之旅。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1 .學生自讀課文,朗讀時注意在文中圈點勾畫出主要信息。2 .檢查預習字詞情況。注意下列字詞的讀音:嬉鬧、摻雜、給予、撩逗、凹地、膽怯積累下列詞語:厚實、嬉鬧、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3 .重點朗讀以下段落,學生朗讀時,注意體會人物心中的孤獨感,讀出語氣,讀出感情。(1)從“小木船趕著鴨子杜雍和這才將船停下來”。剛開始,杜小康想回家,父親則不肯,怕自己也會像兒子一樣突然對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懼。滲透法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三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

3、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依法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使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三條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幫助解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采取措施防止適齡兒童、少年輟學。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協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2)從“這才是真正的蘆蕩并且遲遲不能人睡”。到達蘆葦蕩后,父子感受不同,兒子“害怕”,父親也有些“慌張”,卻安慰自己的兒子。(3)從“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來”。隨著時間的流逝,父子倆感到孤獨。(4)。從“那天,是他們離家以來所遇到的最惡劣的天氣也滴在跟在

4、他們身后那群鴨的羽毛上”最惡劣的天氣中,杜小康經受了考驗4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1)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和主旨。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表達了什么的主題?學生只要說出自己的想法即可(2)本文雖是長篇小說的節選,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要求學生閱讀課文,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開端;寫杜小康因家庭經濟困難而不得不輟學跟著父親去放鴨。發展:寫杜小康與父親撐船趕鴨去蘆葦蕩的經過和感受。高潮:寫杜小康與父親在蘆葦蕩中遇到暴風雨的情景。結局:寫鴨子長大了,杜小康也“長大”了。三、精讀課文,揣摩課文的語言1、首先我們怎樣理解課文標題的含義。(概括杜小康的孤獨從哪些方面體現出來?)(1)失去交流環

5、境。對于一個離開學校和同學的少年來說,是無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幫助,沒有同學間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2)失去了人文環境。杜小康隨父親去放鴨,離開了村莊,離開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越來越單調,越來越干巴巴的了。這種空虛、貧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種折磨。(3)恐懼自然環境。大自然的空闊與未可知,對一個幼小的心靈,具有強大的壓迫力,由此帶來的心理上的恐慌讓他“遲遲不能人睡”。(4)恐懼未來環境。在放鴨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還要走多遠?前方是什么樣子?這不僅是對放鴨而言,更代表了他對前途的迷茫與無奈。2、課文有關自然環境的描寫很出色,請找出幾處,并說說這樣的環境描寫對表現杜小

6、康的成長起什么作用。(1) .寫杜小康對遠逝的家的眺望和鴨群扇形水流的描寫,表現杜小康的幼稚、軟弱和戀家。鴨群流水雖然美,但畢竟單調、永恒,并不好玩。這些更增添了對在家鄉生活的留戀。(2) .寫黃昏時炊煙和河面的熱氣,是那么的單調、虛無,更增添了杜小康孤寂的感受。(3)有關鴨群的描寫:鴨群向蘆葦蕩行進,偶爾“朝著這片天空叫上幾聲”,烘托出杜小康無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鴨群“將主人的小船團團圍住”,時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覺,鴨子的恐懼感襯托出杜小康的恐慌。(4)有關蘆葦蕩的描寫:蘆葦蕩“如綠色的浪潮直涌到天邊”,無邊無際,給人以極大的心理壓力,讓杜小康“害怕”和“膽怯”。當杜小康習慣了孤獨的

7、生活,“再面對浩浩蕩蕩的蘆葦”時,就不再“恐慌”了,恐懼只是心理的折射。(5)有關風雨的描寫:蘆葦蕩的暴風雨是極其可怕的,“雷聲”“如萬輛戰車從天邊滾動過來”,“暴風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紀已到了末日”。暴風雨沖垮了鴨欄,驚散了鴨群。杜小康表現了大人似的勇氣與堅強,在暴風雨中搏斗,暴風雨給了他一個成長的機會和舞臺。3、文中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對杜小康成長過程作了細致的描寫,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變化的?出發時:到達蘆葦蕩時:安頓之后: 時間久了:提示:茫然,恐懼害怕,膽怯感到孤獨不再忽然地恐慌那天雨后天晴:堅強。4、如何理解杜小康這一人物形象呢?杜小康從幼稚、軟弱、戀家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心靈成熟的男子漢的過程。四、研讀課文,結合自己的體驗談感受。(各抒己見,暢談自己的感受)1 .困難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長的催化劑,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學習本文的收獲。2 .你有過孤獨的時候嗎?請講述你孤獨的情景和心理感受。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