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準脫貧自查報告范文本文是為大家的精準脫貧自查報告,僅供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根據省委、市委、縣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省、全市、全縣 _ 工作會議部署,我鎮按照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和“六個到村到戶”的要求,嚴格按照規定步驟和時間節點開展工作。(一) 村情簡介。現在的核桃坪村是20xx 年由原下核桃坪村和原上核桃坪村撤村并組而成,人口 382 戶、 1842 人,耕地 8100 畝,退耕還林 2304 畝,荒山 6800 畝,低產茶園 900 畝,良種核桃 550 畝,糧食作物以玉米、土豆和黃豆為主,轄 6 個村民小組,沙二路橫貫全村 6.5 公里、上下核桃坪組和斯密羅科均通公路,而磨子坪、小溝
2、、司兒灣處于山頂尚未通公路,全村現有低保 133 人、五保 3 人、孤兒 5 人,教學點 1 個、 1-3 年級學生 98 人。(四) 基礎設施建設。人畜飲水已經實現了全覆蓋,群眾用水方便; 通村公路在市軍分區幫助下已經硬化,上下核桃坪和斯密羅科3個組在“沙二路”沿線通公路,磨子坪、司兒灣、小溝3 個組都在山頂沒有通公路,但均已建成1.5 米寬的水泥“聯戶路”。 ; 全村實現了農網改造,已通電 ; 通訊信號尚未全覆蓋,其中磨子坪、司兒灣、小溝 3 個組手機信號還比較困難; 全村 “村村通”衛星電視已全覆蓋。(五) 基層組織建設及其作用發揮情況。全村共計黨員 36 名,村級班子設有支書、主任、副
3、支書、文書、紀檢小組長,縣上下派了林業局何卓剛為第一支書, 鄉上下派了大學生村官曾珂為村副主任。 村級活動場地建設比較完備, 村級辦公經費全部兌現到位, 每年 5 萬元的公共維護經費全部用于水管維護、鐵索橋維護、危巖處理、垃圾轉運等。村兩委比較團結,村組干部的群眾威信較高,但文化素質底,致富發展作用不強, 因此基層組織在維護社會穩定完成鄉上交辦的目標任務上作用發揮良好,但是在引領發展上作用較差。(一) 加強政策宣傳。嚴格遵守縣上規定的“兩公告一公示”,共計公示到組 3 次并結合“兩項測評戶戶見面” 把貧困戶的識別要求、程序要求逐戶的進行宣傳講解。(二) 嚴格選貧程序。堅持鄉上監督、村上引導、組
4、上組織、群眾做主,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召開戶長會確定初選_ ,再將初選 _匯總到村,村上召集全體干部和群眾代表排序再公示,縣上指標公布后以貧困程度的排序取舍在集中全鄉_ 在鄉場鎮公示。目前全村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80 戶 363 人,脫貧 32 戶 147 人,預脫貧 6戶 23 人,未脫貧 42 戶 193 人。( 三) 強化督導檢查。 5 月 12 日至 22 日鄉紀委采取實地走訪和電話抽查,督查共計 72 戶、其中識別對象 45 戶,知曉率高達 100%、公開反響良好。(四) 充實扶貧手冊 。結合沙腔實際制作了 貧困戶調查表補充到扶貧手冊中去,增加了戶口數和實際人口數,耕地林地荒地資源普查
5、,“七通七有核查”、“四因三缺一差分析”,已享受的惠民政策,現階段幫扶計劃,種養殖和務工創收臺賬等。(五) 初步歸類分析。全村338 戶,因病 80 戶、占 23.7%,因殘38 戶、占 11.2%,因學 53 戶、占 15.7%,土地流轉缺生產資料的 16 戶、占 4.7%,缺種養殖技術和務工培訓的 44 戶、占 13%,超生家庭負擔重的 111 戶、占 32.8%,有干勁需要資金幫扶的 84 戶、占 24.9%,交通住房條件差的 49 戶、占 14.5%,酒瘋子貪懶好吃的 35 戶、占 10.4%。(一) 客觀原因。一是自然條件惡劣,生產條件艱苦。核桃坪村地形為“兩山夾一溝”,山多地少,資
6、源匱乏,農業基礎設施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極低,加上村民居住分散,耕地少且土質差,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居住分散,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成果共享程度低。二是勞動者素質差,勞動技能低,科技發展意識淡薄,傳統的經營、養殖模式依然存在 ; 三是貧困人口觀念落后,缺乏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等、靠、要思想嚴重,自身發展能力不足; 四是 _ 局限性強。低收入人口主要分布在偏遠落后的山區、災害高發區、高寒區,點多面廣,基礎設施差,扶貧效果不明顯 ; 五是是陳規陋習致貧,該村是純彝族聚居村,由于受彝族傳統習俗的影響,“薄養、好攀比”。六是醫療條件落后,部分村民小病不能得到及時醫治,久而久之,小病就變成重病,從而影響
7、自身發展。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登記的電話號碼均為戶主電話,工作開展中大量的宣傳和接待干部入戶以在家婦女為主,單純的電話抽查無法全面反映沙腔鄉的工作開展情況。三是脫貧人口存在“一刀切”。今年縣上給沙腔鄉已脫貧數量是根據去年上報已享受惠農政策人數,已享受惠農政策不代表已脫貧, 導致沙腔鄉現在已脫貧數量基數過大。( 一) 開展分類扶貧。對有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貧困戶以幫教式扶貧為重點,著重提高生產技術含量 ; 對無生產資料的貧困戶以解決生產資料,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產技能為重點進行托底幫扶 ; 對于無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兒等納入民政供養,進行救濟式扶貧。(二) 推進產業化扶貧。一是繼續加大植樹造林工
8、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組織推動力度,積極爭取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進一步帶動造林,并或者造林政策性幫扶。二是采取“規模化、示范戶、散養戶”相結合的建設方式,開展林下養殖,壯大本地山羊規模,力爭各戶均年出欄 10 頭山羊。( 三) 加大智力扶貧。突出智力扶貧作用,發揮技術和科技對生產力發展的根本作用,切實加強基礎教育、職業培訓,確保每個貧困戶勞動力掌握 1-2 門實用技術及職業技能。 同時引導群眾自覺移風易俗,改變落后生活習俗,不斷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四) 擴大務工輸出。一是組織引導富余勞動力有序輸出。尤其是年輕閑散人員的外出創收,同時關心外出務工人。為深入推進縣委扶貧攻堅決策部署,按照
9、 xx 縣委辦公室 _< _工作督查調研方案 > _ 的精神和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 ,我調研組于 5 月 26 日、27 日深入 XXX村開展工作調研,通過通過查閱資料、實地察看、基層座談等方式方法,較為全面地掌握了該村的生產生活狀況以及當地群眾發展經濟、建設新農村的愿望和訴求, 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縣 “六個到村到戶” 精準幫扶工作會議后,我鎮立即組織召開了黨政聯席會, 研究成立了相關工作領導小組和督查組, 建立了獨立辦公室,明確 2 名業務人員到辦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職工會,黨員說事會、小組長會等平臺,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六個到村到戶”、“四個一工作法” 和市委胡吉
10、宏書記到海雀的 4 篇調研報告等進行了學習傳達。同時,通過召開群眾會、駐村干部走村串戶、鎮工作信息平臺、黨務村務公開欄、 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眾中進行廣泛宣傳。為了加強學習力度,我鎮專門將精準扶貧“四個一工作法”、“六個到村到戶”好和海雀精準扶貧“十子歌”等宣傳資料印發各領導班子成員、駐村干部、村干部等進行學習,同時組織群眾自編自演精準扶貧“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強化了宣傳力度,調動了廣大干部工作積極性,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強烈愿望。1 、建檔立卡工作。嚴格按照規模分解、初選對象、公示公告、結對幫扶、制定計劃、填寫手冊、數據錄入、聯網運行、數據更新等九個步驟,按照相應的時間節點, 完成
11、1330 戶 5091 人和 8 個貧困村識別的建檔立卡工作。2 、結對幫扶到村到戶。按照“六個到村到戶”精準幫扶要求,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基層組織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在縣派 4 個縣直單位幫扶我鎮的基礎上, 結合全鎮及各村綜合條件等情況,從鎮屬各單位、各村 ( 社區 ) 選派干部、村干部、黨員、致富帶頭人等一共 282 名幫扶人員,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駐村組長為組長、 縣幫扶單位干部、駐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為成員的 15 個扶貧工作隊,結對幫扶 326 戶 1250 人的貧困戶,要求每個幫扶責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戶 1 次,認真摸清幫扶貧困戶基本情況,找準幫扶辦法,制定幫扶脫貧計
12、劃,按照“不脫貧不收隊”的工作要求進行幫扶。通過扶貧工作隊進行實地調研、 進村入戶走訪、 分析致貧原因并找準幫扶突破口,結合實際認真制定出了林泉鎮和 15 個村 ( 社區 ) 的“1+7”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3 、產業扶持到村到戶。 在穩定糧煙的基礎上, 按照“一村一策”的產業扶持辦法,通過能人引領、合作社示范,建立了清塘村 575 畝烤煙東部試驗站,林泉鎮惠鑫農民專業合作社 1000 畝中藥材種植基地,林泉社區、增坪村、山海村共 300 畝核桃基地,新水村 500 畝蔬菜基地,周寨村、營腳村共 1000 畝的大蔥基地。通過土地流轉,協調貧困戶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轉土地 397
13、5 畝,群眾在基地務工收入共 240 余萬元。通過縣“ 122 工程”的實施,目前正在實施清塘村林下養殖黑土雞 6000 羽,共覆蓋貧困戶 30 戶和困難農戶60 戶,周寨村王溝養羊項目500 只,覆蓋貧困戶25 戶。林泉鎮新水村 20xx 年脫毒馬鈴薯優質薯種植項目已完成竣工驗收,覆蓋農戶 265戶,可使農民增加收入30 萬元。4 、教育培訓到村到戶。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到營腳、增坪等村組織農民培訓 2 期 1289 人,職業院校到新水村舉辦培訓班 1 期 60 人,農民講師培訓 10 次 600 余人,計劃輸送 60 人到職中學習培訓。5 、基礎設施到村到戶。實施涉及清塘、新水、余姚、衛星、海子、周寨、林泉、增坪等 8 個村的通村水泥路共 26.4 公里硬化工程,現已完成路基 13.6 公里、路肩 8.5 公里、基礎墊層 1 公里、路面硬化 0.3 公里 ; 投資各 200 萬元的清塘村、衛星村的“煙草扶貧新村”建設工程, “一事一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