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08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_第1頁
麗江08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_第2頁
麗江08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_第3頁
麗江08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_第4頁
麗江08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麗江08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麗江市2008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一、 2007年地質災害概況二七年我市降雨量大,降雨集中,突發性降雨較二六年偏多;汛期從五月初到十一月初,持續時間長;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七月十月份,其中七月、八月尤為嚴峻。全年共發生地質災害49起(其中1起為中型,發生在八月二十九日晚,六德灰坡路段發生泥石流造成死亡一人,傷一人,經濟損失121.92萬元)。全年地質災害類型以滑坡和泥石流為主。直接經濟損1165.83萬元。成功預報3起,避免經濟損失568萬元。2007年主要地質災害事件有:1、2007年永勝縣發生地質災害39起,其中泥石流6起,滑坡32起,溶巖塌

2、陷1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97.83萬元,造成1人死亡。2、2007年寧蒗縣發生地質災害2起,均為滑坡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44萬元,無人員傷亡。3、2007年玉龍縣發生地質災害1起為泥石流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0萬元,無人員傷亡。4、2007年華坪縣發生地質災害5起,其中滑坡4起,泥石流1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7萬元,無人員傷亡。5、2007年古城區發生地質災害2起,均為滑坡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萬元,無人員傷亡。二、2007年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回顧 一、根據省廳有關會議及文件精神下發了: 關于印發麗江市2007年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方案的通知麗國土發20號文,麗江市國土資源局關于印發

3、麗江市國土資源局汛期值班制度的通知麗國土發22號文,關于做好2007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麗國土發30號文,麗江市國土資源局關于進一步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麗國土發73號文,關于切實加強國慶期間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麗國土發88號文。所發文件,突出了去年工作的重點,及以人為本的工作目的。二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工作。古城區:轄區內隱患點共100多處,主要分布在金江鄉(普勤村、產構村、羅玄村、金江村)、大東鄉、七河鄉(羊見村、龍潭村、忠義村、共和村)。隱患點災害類型以泥石流、滑坡為主,均屬于小型地質災害。玉龍縣:除2006年地質災害匯總表中所列出的77個隱患點外,另外發

4、現4個新的隱患點分別位于:黎明鄉的美樂村、落咀村、以及巨甸鎮古渡村,受威脅人數達到300戶共1307人。永勝縣:共有災害隱患點274個,分布范圍較廣,板山河、橋頭河、天星橋河、劉官河、錢家箐等河流區域主要以泥石流為主。華坪縣:災害隱患點共240個,因華坪礦山企業有一百多家,因此礦山地質災害隱患較為突出,而2006年查出的通達鄉紅石崖地質滑坡隱患區仍是07年的防患重點。寧蒗縣:共234個災害隱患點,其中滑坡: 157,泥石流:71,塌陷2,地裂縫4個,隱患點分散,涉及到15個鄉(鎮)63個村委會,220個村小組。三、為了更好的建立起地質災害預報預警,07年和往年一樣從財政預算中安排了專項經費,專

5、項用于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災點隱患點的排查、地質災害群防群測等方面的支出。汛前,我局就和麗江市專業氣象臺簽定氣象服務協議書,由專業氣象臺提供上一年氣候評價以及本年度長期氣候趨勢預報,結合我局提出的重點區域,將預測信息制作成電視節目播出,同時還負責手機短信發布,播放發布時間從今年5月15日開始直至汛期結束。群防群測體系建設方面,在去年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從深度和廣度上推進。據不完全統計,麗江市共有867個災害隱患點,全部進行工程治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學的。我們只有動員受災害威脅的廣大群眾,依靠鄉鎮人民政府、基層群眾組織,對所有災害隱患點制定并落實包括監測、報警、人員疏散路線、應急搶險等內容的防災預案

6、,落實責任人;并且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和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明確防災單位和個人的責任和任務才能形成覆蓋全市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群測群防網絡。二七年,全市共布置監測點615個,監測人數4192人,發放防災明白卡2569份,防災避險卡15472份。四、地質災害評估工作嚴格把關。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對建設業主單位進行檢查,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對建設業主單位建設項目配套的防災治理工程設計、施工、驗收,把好過程關。對建設業主單位進行地質災害防治教育宣傳,以期能夠讓建設業主單位了解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地質災害易發生區內進行工程建設,或編制城市、鄉村、集鎮總體規劃時,嚴格要求、認

7、真做好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加大執法力度進一步嚴格評估程序、制度,在源頭上控制地質災害的發生。五、按照云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貫徹云南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的實施意見,云國土資2007139號文件要求,向四縣一區轉發了相關文件,并嚴格執行云南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工作,對違反有關規定,誘發地質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要堅決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2007年度交存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24.55萬元。三、2008年地質災害預測 2008年降雨趨勢預測根據麗江市氣象臺預測:2008年14月的降水總量全市大部地區為正常至偏少。其中,1,

8、3月正常稍多,2,4月偏少,春旱較常年偏重。5月雨量我市正常偏少,雨季將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前后相繼開始。雨季開始前有明顯的春旱及初夏干旱。主汛期68月,全市大部地區的降水趨勢為正常略多,有一定程度的洪澇、泥石流和局部性大風、冰雹、雷暴等災害,將會給農業生產和旅游、水利、交通、電力、城鎮等基礎設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洪澇災害程度將重于2007年。910月的降水總量全市大部為正常偏少,有57天左右的一般性秋季連陰雨天氣,將會給旅游觀光等戶外活動帶來不便,氣溫為正常至偏高;雨季在10月上旬到10月中旬期間結束。(二)、 預測主要依據 云南省地質災害強活動區下勢各因子綜合評判;麗江市四縣一區(永勝縣

9、、華坪縣、寧蒗縣、玉龍縣、古城區)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成果; 2008年麗江市雨量屬偏豐年景,汛期降水量偏多; 1999年以來地震形成度以上裂度區,地質災害活動仍將處于較高水平。對地質環境擾動較為強烈的公路、水電站、礦山等開發建設活動仍保持在較高水平。(三)、預測評估:1、災害高發期:6-8月;2、災害水平:2008年地質災害頻度及危害屬正常年份。災害高發區分布于玉龍縣、古城區金沙江河谷地區,永勝縣程海片角,華坪縣大興,寧蒗縣拉伯鄉金棉鄉新營盤鄉等地。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一)、重點防范區域(1)奉科樹底嘉禾段金沙江河谷,該區江面高程12191450米,切割深15002000米,具有山高谷深

10、、坡陡流急的特點。地層主要為P2e、P2h玄武巖夾泥頁巖及煤線,谷坡下部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該區具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發育的地形地質條件,并有一定數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分布,對城鎮、村莊、公路等威脅危害較大。(2)金官、永北片角(程海斷裂)地帶。該區位于程海斷裂帶及其附近,地形切割深5001500米,受程海斷裂及分支斷裂影響,巖體破碎,山體穩定性差,出露地層以中生代地層為主,局部為C、P、D碳酸鹽巖,偶見P2e玄武巖。區內人類工程活動強烈,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滑坡、崩塌、泥石流發育,對村莊、公路等威脅危害較大;加之2005年“7.16” “8.58.7”滑坡泥石流災害,形成新的地質災

11、害隱患點。(3)東紅匯源段金沙江河谷。該區金沙江呈東北向延伸,長50Km,江面高程10631170米,切割深10002000米,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出露地層主要為中生代紅色碎屑巖,谷坡下部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有一定數量的崩塌、泥石流、分布,對村莊等構成威脅。(4) 仁里河、馬過河峽谷段。該區地形切割深10002000米,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層以泥盆系碳酸鹽為主,少量為三疊系煤系地層。區內人類工程活動強烈,崩塌、滑坡發育,并有泥石流溝分布,對村莊,公路廠礦等構成威脅、危害。(5) 永勝縣六德鄉、板橋鄉、柳樹塘、濤源鄉、泥石流。(6) 永勝縣粱官鎮橋頭河泥石流。(7) 玉龍縣奉科鄉奉良、上美

12、,寶山鄉住古村滑坡泥石流。(8) 古城區大東鄉上、下翻身村,妹表姑村、初那恒村滑坡、泥石流。(9) 華坪縣大興鄉、榮將鎮新莊河河岸滑坡、泥石流。寧蒗縣加澤河流域崩塌、泥石流、滑坡強活動區。(10) 寧蒗縣拉伯河滑坡、泥石流強活動區。(11) 寧蒗縣長坪子寶地滑坡、泥石流強活動區。(12)寧蒗縣溫泉河滑坡、泥石流強活動區。(13)寧蒗縣新營盤滑坡、泥石流強活動區。(14) 寧蒗縣爛泥箐大二地泥石流強活動區。(15) 寧蒗縣沙力河泥石流活動區。(16)寧蒗縣硝洞河泥石流活動區。(17) 寧蒗縣跑馬坪羊場村滑坡。3、礦山地質災害 永勝縣寶坪銅礦滑坡、泥石流 華坪縣大涼煤礦滑坡華坪縣熊家灣煤礦滑坡華坪

13、縣大涼煤礦大凹井滑坡華坪縣大坪子滑坡4、公路地質災害(1)麗江寧蒗段滑坡、泥石流(2)麗江永勝段滑坡、泥石流(3)玉龍縣中興黎明段滑坡、泥石流 虎跳峽麗江旅游棧道(二)、地質災害隱患較大的建設工程1、公路、鐵路年內,我市計劃建設的公路工程項目較多,公路、鐵路建設具有建設地長,挖、填頻繁的特點,工程建設對地表的擾動將導致發生地質災害的隱患增大。目前年內擬建項目有:麗江古城至瀘沽湖旅游小環線,金江橋至皮廠公路建設,麗江市農村公路通達工程,大麗鐵路仁麗段建設。2、水庫、水電站 水能是我市重要能源。近年來在國家有限發展水電方針的指引下,我市水電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水電工程的工程特性決定了建設工程大多

14、位于地質環境復雜區,大規模的施工擾動對地質環境的擾動導致誘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增加,年內我市在建的工程有: 11個小(一)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木底箐水庫, 拉市海調蓄水工程, 金安橋電站, 阿海電站, 龍開口電站, 魯地拉水電站, 觀音巖水電站。3、風景名勝區位于地質災害強活動區內的風景名勝都存在地質災害隱患,我市主要有:三江并流世界遺產地中的15個景區、玉龍雪山景區。今年擬建的老君山景區綜合開發項、瀘沽湖女兒國鎮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地質環境的擾動也都存在發生地質災害的隱患。(三)、2008年防災減災思路總結我市地質災害防治經驗,努力提高監測預報成功率。加大宣傳力度,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

15、和堅持“以預防滑坡泥石流為主、以預防預報為主、以災前避讓為主”的“三為主”方針和“防治結合、專兼結合、單項治理與綜合治理結合、重點建設規劃與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相結合”的“四結合原則”健全群測群防網絡體系,抓住重點區域和重點災點,展開調查、監測預報防治工作,城鎮防災與農村防災兼顧,礦山與重點建設工程防災并舉,避讓與治理相結合,與麗江市專業氣象臺合作,汛期在麗江市電視臺發布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爭取把災害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各區、縣要根據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及其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減災、避讓方案與措施。突出以人為本,以減少人員傷亡為主要目標,切實做好以下工作:1、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領會和貫徹人口資源環境會

16、議精神,貫徹落實國家、省廳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部署,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處理好建設、發展與地質災害防治關系,加強領導。認真宣傳和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2、加強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及科普知識的宣傳,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和防災意識,提高基層干部和群眾識災、防災能力,充分發揮群測群防網絡體系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3、 各區縣要根據地質災害發生的趨勢,結合省級、市級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預案和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綱要,明確轄區內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域和重點災點,加強監測,發放地質災害明白卡,強化汛期值班制度與巡查、應急、調查制度,發現險情和隱患及時處理。國土資源、氣象、水利、民政、地震、

17、計劃、經貿、財政、城建、環保等相關部門要加強聯系與協作。4、 已完成地質災害調查及區劃的永勝、寧蒗二縣,按照災點、隱患點和危險地段,將監測和預防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和村社,明確責任人,發揮群測群防網絡體系作用,使其有效、長期運轉。5、我市大型建設項目增多,地質環境問題日趨突出;新建、改建、擴建城鎮,重點工程以及其他建設項目要嚴格執行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各級礦山行政主管部門要督促采礦權人,制定相應的防災減災方案和整治措施;從長遠利益出發,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堅持關閉破壞生態環境、浪費資源、安全生產得不到保證的礦山。6、 各區縣要按照分級治理原則,積極爭取財政資金,進行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治

18、理,組織上報國家、省防治項目,維護好已完成的國家及省防治工程,使其更好地發揮防災減災效益。五、2008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求(一)認清形勢、加強領導,做好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據我市氣象部門預測,2008年我市總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為正常,但汛期持續時間長,異常天氣及單點大雨、暴雨可能頻繁出現,另外受各類工程建設活動打擾等因素的影響,今年防災形勢仍不容樂觀。我們要認清形勢,提高警惕,認真檢查防災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采取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盡量努力減輕或避免災害損失。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明確地質災害防治是國土部門的三大主要職能之一。積極向政府領導報告地質災害相關情況,提出合理有效的防災建議,在政府

19、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不夠重視的地區,國土部門要勤報告、多解釋,促成政府依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將此項工作納入政府的工作范疇。要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部署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結合當地的地質環境狀況,采取有效的防災措施。以主動防災代替被動救災。各級國土資源部門還要建立健全防災責任制,主要領導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要加強與民政、水利、建設、交通、旅游等有關部門的聯系與協作,按照各自得職責共同作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進一步建立健全地質災害群策群防網絡,提高預報地質災害成功率 今年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仍需從深度和廣度上繼續推

20、進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建設。加強巡查和調查,除繼續做好已知點的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外,還要側重調查位于陡坡下和溝口旁的居民聚居地的安全,對存在危險的居住地,落實監測,納入群測群防網絡。群測群防網絡不僅針對農村建立,對存在災害威脅隱患的工程建設地、廠礦企業、城鎮居民生產生活區也要建立群測群防,落實監測責任,盡可能減少防災的盲點和空白區。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對每一個災點和隱患點的防災責任的落實情況、四項制度三條措施的建立情況、防災明白卡的發放情況、受威脅群眾對防災避災方法、緊急避讓災害的報警信號、撤離路線和地點等事項的認知程度。做到扎實準備、提前預防,及時避讓,提高地質災害的成功預報率。 (三)加快地質災

21、害普查和調查,全面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水平隨著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的實施,地質環境、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將得到強化。我市也將積極推進這項工作。已完成調查的縣(區),要做好災點及隱患的完善和補充,對轄區內的災點及隱患點,做到心中有數。要將調查到的每一處滑坡、泥石流、崩塌等隱患點的防災責任落實到有關單位和責任人。對于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隱患點,更是要高度重視,倍加小心,全面建立群測群防網絡。真正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經費到位。 (四)認真學習貫徹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認真學習,熟悉突發地質災害的處置程序,以及所肩負的職責和義務,按預案

22、的要求成立相關的機構,完善制度,為快速有效的處置突發地質災害做好準備。各縣、區應根據市級應急預案,編制本級應急預案。災害高發的縣、區要按照預案要求,有重點、有層次地組織開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按照預案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和“預案進社區、預案進企業、預案進農村”的要求,對一些危害城鎮居民區、工礦企業,農村村莊等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也須制定包括監測責任人、預警信號、撤離路線等詳細內容的應急預案,并制作防災明白卡,發放到每一戶收災害受威脅的居民手中,確保一旦災害發生,能后快速、有序的處置。 (五)逐步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專項經費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定和二七年國土資源管理目標責任制的要求,切實

23、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落實與地質災害防治相適應得經費。2008年各地須在同級財政預算中安排適當的專項經費,專項用于地質災害防治,包括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災點或隱患點的監測、氣象預報預警、地質災害治理等方面的支出,并形成一項長期的制度,每年執行。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堅持各級按比例配款,共同出資完成的原則。 (六)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危險性評估工作的監督檢查,防止人為工程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各縣、區要站在保護地質環境,確實為建設項目防災減災的角度,嚴格項目評估備案的管理,檢查建設業主單位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有關要求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情況。按照誰誘發,誰治理的原則,檢查規劃、建設

24、單位依據評估結論所采取的防災措施,以及與建設項目配套的防災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與建設主體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同時進行的執行情況,切實發揮評估工作的源頭把關、過程監督作用。對違反有關規定,認為誘發地質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要堅決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拓展評估工作服務領域,把山區農戶宅基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作為防災的重要內容,由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來組織、協調。積極探索出一條農宅建設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有效途徑,主動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七)做好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2002年以來,國家和省級財政下撥了一批地質災害治理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經費,目前多數還在實施中。項目所在縣(區)級國土資源局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組織項目的實施,抓好項目的資金、質量、進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