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談高考數學備考要有舍有得穩中求勝_第1頁
過來人談高考數學備考要有舍有得穩中求勝_第2頁
過來人談高考數學備考要有舍有得穩中求勝_第3頁
過來人談高考數學備考要有舍有得穩中求勝_第4頁
過來人談高考數學備考要有舍有得穩中求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過來人談高考數學備考要有舍有得穩中求勝高考剛剛完畢,學校就組織還處于高二的我們進展了一次模擬高考,試卷就是當年的高考題。在沒有經過高三系統復習的情況下,我的數學獲得了120多分的好成績,而丟掉的分數也僅是因為粗心及做難題的時間不夠。這使我對接下來的高三學習有了很大的信心。經過這次模擬高考,我明白了高考不僅考驗我們有沒有學全知識,更重要的是考驗我們對知識的純熟掌握程度,因此高考數學備考要有舍有得穩中求勝。模擬高考后不久我們進入了根底知識的全面復習階段,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第一輪復習。因為要備戰全國物理競賽,我翹了一個半月的課,積累了一大波沒做的作業,根本停頓了正常的高考復習。后來物理競賽有幸進了省

2、隊,接著又參加清華的物理金秋營、去湖南參加實驗培訓、去大連參加全國決賽。再次回到學校已經11月,三個多月沒碰高考復習,期中考試卻接踵而至。我從年級第一直跌至二十四名,加上自己根本上錯過了第一輪復習,當時的感覺真是糟糕透了。遲來的根底知識復習當同學們開場專題復習的時候,我只好硬著頭皮將根底知識和專題訓練同時進展。我對根底知識復習的理解就是全面不遺漏地復習一遍高中的數學知識。于是,我買了一本最新的教參,個人覺得它的編排還是比較合理的,它先按不同的章分開,每章下面又分很多小節。每個小節,前半部分是近幾年的高考題,分AB組,A組的題較簡單,正好可用來回憶知識點、重溫一下解題思路;B組的題難度稍大,可用

3、來訓練解題思路和解題才能。后半部分是模擬題,也分AB組。我先是按照教參的編排順序復習課本上相應的內容千萬別無視了課本的復習,只做題是事倍功半的,然后再做參考資料上相應的高考題組、模擬題組,就這樣一節一節穩扎穩打地往后做。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其他科目的復習也要同步跟進,每天的時間又有限。大概用了三個月,我才完好地捋順了課本,從前到后過完了兩遍參考資料。這個時候,感覺自己大腦中已經形成了完好的知識體系,這種感覺棒棒噠。到這時幾乎所有的高考題,我都可以看穿它背后考察的內容,雖然很多題自己照舊不能解,但只要看了參考答案,很快就能發現自己思維的盲點,理解題目本身蘊含的數學意義。各種題型分而治之在進展

4、第一輪復習的同時,我也在進展專項題型的訓練即第二輪復習,這個階段我一直堅持到了高考。我對自己想讀的大學做了深化的理解,已經很清楚在高考中大概要到達一個什么樣的分數才能進入這所大學盡管因為競賽,我已先行獲得高考自主選拔錄取降分的優惠,但我的目的是裸分考進心目中的學校,然后把這些分數分配到各個科目。我發現,數學只要考到130多分就夠了,然后我把這130多分再分配到各個題型上去,看哪些題可以舍棄,哪些題不能舍棄,這使我對整張數學試卷的答題策略有了明晰的認識。首先我分析了近幾年本省數學考卷的構成:十道選擇題五道填空題六道大題。對于前十五道題,我研究了近幾年高考卷,發現大部分是根底題,只需要訓練速度與準

5、確度,少部分是技巧題,需要比較好的思維和聯絡課本知識的才能。對這一部分題型,我專門去買了小題集里面有很多套測試題,每套只有十道選擇題和五道填空題來專項打破。每天測一套,我做練習的目的是進步速度和準確度,目的是在25分鐘之內完成并保證100%正確率。剛開場一套測下來要用四十多分鐘,還常出錯。在根底知識復習的根底上,這部分題就靠多練,練了幾十套之后就很有感覺了,上手很順暢。最后我根本到達了自己的目的,25分鐘完成,偶爾錯1題。對于后面的大題,我發現本省高考數學試題安排幾年來都是固定的順序結果2019年高考時順序變了,這個還是要小心,16三角函數17數列18概率/排列組合19立體幾何20解析幾何21

6、函數與導數我們高考時概率/排列組合和函數與導數的順序調換了。其中,20、21題比較難,21題是壓軸題,18、19題盡管不難,但對書寫要求比較高,表達不標準常被扣分。16、17題那么比較容易。于是我的對策是分而治之:16、17題偶爾做做練練速度;18、19題經常做,把過程都寫下來,對照標準答案看自己哪一步寫得不標準,哪里可以更簡潔;高強度的訓練重點放在了20、21題。一般來說,我完成前面十九道題之后平均還剩5060分鐘的時間。20題的解析幾何不僅難,對書寫要求也比較高,沒有經過訓練,就算做出來了,要簡潔無破綻地表達出來,只書寫一項就要用去二三非常鐘,這在爭分奪秒的高考中是絕對不能忍受的。于是我加

7、大這方面的訓練,搜集了很多解析幾何的大題,做了全國各地的高考題、模擬題,最后整個過程寫下來根本穩定在20分鐘左右。剩下3040分鐘就是攻克最后的21題,一般我會用78分鐘做完21題的前兩小問。第三小問是整張試卷的壓軸題,我會先讀題目,考慮五六分鐘,假如感覺前面的題有種不平安感多練就會有這種感覺,假如前面正確的話內心是會比較安穩的,同時第三小問沒思路我就去檢查前面的題;假如感覺前面比較順,有平安感,我就會繼續做第三小問,有時靈感一來就做出來了,有時挨到交卷也憋不出一個字。但我不會去糾結,不會把試卷翻過來翻過去,一會兒想檢查,一會兒又不甘心想做出后面的題,這種慌亂是考試的大忌。無論做什么,我都要求

8、自己拿得起放得下,有時候舍棄了第三小問,檢查出了前面十幾分的錯誤,無疑是值得的,就算因為檢查沒有檢查出錯誤沒做第三小問,我也不會懊悔。因為我的高考目的就是140分,我只求保證會做的題全部做對。正因為21題第三小問比較難,我在平時訓練時經常做不出來,所以我將重點放在前兩小問,第三小問做不出來就向同學和老師請教,體會那種數學思維的跨越,也不強求自己高考一定能做出。我覺得,要保證完成第三小問,勢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高考最后考量的是總成績,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我選擇放棄,把時間投入到前面題型的穩固或是其他科目的復習上。練為戰,不為看第一輪復習完畢后,我一直都在進展第二輪復習,與此同時我自己又增加了第

9、三輪復習整張試卷的模擬測驗。我去市面上買了很多套試卷沒有糾結買什么,難度、題型和本省高考一樣就入手,主要挑仿真度高的模擬題,因為歷年各省區、市的高考題很多都已經做過了,再拿來自測分數會偏高很多,剛開場我每周做一套,我會選擇某個晚自習到一個無人的教室,調好鬧鐘,模擬高考。隨著高考的臨近,我用在第二輪題型專項打破的時間減少,加大了整張試卷的訓練,最后幾周到了兩天一套卷我指的是除了老師每天布置的幾套試卷之外自己附加的試卷的練習頻率,并且都嚴格按照高考的時間,從上午九點開場,到十一點完畢。復習中遇到的其他問題剛開場復習時,有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面對龐大的知識網絡,我整天都不知道自己復習了什么,整天都

10、在糾結該做什么,一方面想趕緊把時間投入進去,一方面又不知道該把時間投入到哪兒,非常盲目。漸漸地,我找到了一個可操作的循環周期,每天復習一小節,做一套小題,練兩道解析幾何,這樣就不再糾結每天到底該干什么。我照這個周期進展下去,漸漸調整,堅持到高考。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向來不是盲目去做。我不做與自己的復習方案重復的東西,只做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比方老師發的某張試卷,上面關于某個知識點的題是我沒見過的類型,而其他題目的題型我都訓練過了,那我就只做沒見過的那一部分,其他的快速看看就過去,簡單來說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教書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為熟悉的一種稱呼,從最初的門館、私塾到晚清的學堂,“教書先

11、生那一行當怎么說也算是讓國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種社會職業。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書,最初出現的“先生一詞也并非有傳授知識那般的含義。?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論語?中的“有酒食,先生饌;?國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為父兄或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其實?國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長者,有德之稱的說法。可見“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師之意,倒是與當今“先生的稱呼更接近。看來,“先生之根源含義在于禮貌和尊稱,并非具學問者的專稱。稱“老師為“先生的記載,首見于?禮記?曲禮?,有“從于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其中之“先生意為“年長、資深之傳授知識者,與老師、老師之意根本一致。高

12、考前三周的一次考試,數學還狠狠打擊了我一次,110多分的成績讓我很受挫。我想自己高二都能考120多,臨近高考成績居然還退步了,當時的感覺真有點兒崩潰,對自己高三一年的努力也產生了疑心。等我漸漸冷靜下來,仔細分析,高二時的模擬高考是因為自己完全沒有心理壓力,而這次考試,自己在做某道題時突然就感覺到非常厭煩,不想再做下去,于是思維越走越遠,注意力越來越不集中,最后很多題都沒寫,而并非不會做。考場上會發生很多意外,高考也不例外,但無論考場上發生了什么,想想自己一年的付出,無悔就好!:郭晨,2019年高考部分676分,其中數學139分,現就讀于清華大學工程物理能源實驗班。一般說來,“老師概念之形成經歷了非常漫長的歷史。楊士勛唐初學者,四門博士?春秋谷梁傳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