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硫過程中的降解腐蝕原因分析及對策_第1頁
在脫硫過程中的降解腐蝕原因分析及對策_第2頁
在脫硫過程中的降解腐蝕原因分析及對策_第3頁
在脫硫過程中的降解腐蝕原因分析及對策_第4頁
在脫硫過程中的降解腐蝕原因分析及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MDEA在脫硫過程中的降解腐蝕原因分析及對策全面腐蝕控制 2012年08期 加入收藏 獲取最新 MDEA在脫硫過程中的降解腐蝕原因分析及對策艾克利  楊靖明  曹東旭  劉培軍  【摘要】:本文針對MDEA在液化氣脫硫生產運行過程中,因雜質和鹽的不斷帶入,使胺液發(fā)生降解,吸收效率逐漸下降,導致產品質量不合格,設備、工藝管線出現(xiàn)孔蝕引起胺液泄漏、環(huán)境污染等現(xiàn)象加以分析,并作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提高胺液的吸收效果,保證液化氣質量合格,使裝置達到了優(yōu)質高效長周期運行的目的。【作者單位】: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榆林煉油廠; 【關鍵詞】: MDEA 脫硫 降解腐蝕 原因

2、分析 應對措施 優(yōu)化運行 【分類號】:TE986華東理工大學 2004年 加入收藏 獲取最新 石油精細化學品在原油預處理過程中的應用研究劉桂玲  【摘要】: 隨著國內外原油的劣質化、重質化,原油的預處理過程越來越受到重視。本論文為實現(xiàn)原油預處理的多效化,合成了針對性強的系列石油精細化學品,研究了電脫鹽破乳劑與含瀝青質、含蠟原油性質的關系,同時開展了原油脫鹽脫鐵與脫鹽脫硫的研究。探討了原油脫鹽機理,提出了相應的鹽分傳質模型。 原油中瀝青質的存在導致油相粘度升高,并且瀝青質締合膠粒的存在不利于鹽分由油相到水相的傳質。油溶性的酚醛樹脂系列破乳劑適合瀝青質含量較高的原油脫鹽,多元醇系列破乳劑

3、的脫水效果好,多元醇5#破乳劑與酚醛樹脂6#破乳劑復配后對瀝青質含量為5.4%的5#原油的脫鹽率為78%,脫水率達到100%。實驗結果表明,石蠟的存在不利于原油電脫鹽脫水。通過對含蠟原油的表觀粘度研究可知,原油的表觀粘度隨蠟含量增加而增加。原油中石蠟的增加造成原油的粘度升高導致原油不能有效的脫水,從而影響了脫鹽。在不同系列破乳劑中,多乙烯多胺系列破乳劑適合于含蠟原油脫鹽,二胺系列破乳劑適合于含蠟原油脫水。三段式結構多元醇系列破乳劑優(yōu)于二段式結構。以多乙烯多胺為起始劑的3#破乳劑對含蠟量為25.9%的8#原油的脫鹽率達到89%,脫水率達到87%。 在勝利原油、羅凱利亞原油及魯寧管輸原油中4875

4、%的鐵以有機酸鹽形式存在,絡合鐵約占640%。在破乳劑存在下,脫鹽過程并不能有效地脫除原油中大部分金屬鐵。合成了系列脫鐵劑,并探討了脫鐵機理。三種原油中加入脫鐵劑后都有一定的脫鐵效果,其中聚胺羧酸鹽類脫鐵劑的脫鐵效果要優(yōu)于有機膦酸鹽。在原油中加入脫鐵劑TE-4,在脫鹽的同時,能有效地脫除金屬Fe、Ca、Na、Mg,并能部分脫除Ni、V。對三種原油脫鐵劑TE-4的加入量都存在最佳脫鐵值,在最佳投入量下三種原油的脫后鐵含量分別降到2.5ug/g、12.44ug/g及2.9ug/g,對應的脫鐵率分別為74.25%、66.85%及94.54%。 對伊朗、沙特原油合成不同的脫硫劑進行靜態(tài)脫硫實驗,其中T

5、S-2適合于伊朗原油,TS-1適合于沙特原油。在最佳工藝條件下,這兩種脫硫劑與破乳劑共同作用分別使伊朗原油的脫硫率、脫鹽率和脫水率分別達到26.5%、74%和85%;沙特原油的脫硫、脫鹽率和脫水率分別達到16.1%、59%和88%。 本論文選擇了脂肪酸、胺等作為疏水基、親水基物料合成具有羧基并且含有氮原子的SA、SB、SC及SD系列破乳劑并研究了合成機理,合成的破乳劑中,SC-14適合于勝利原油的脫鹽脫水,在最佳工藝條件下,其脫水率和脫鹽率分別為76.3%和79.5%。在合成中破乳劑SC-14無需接聚環(huán)氧丙烷和環(huán)氧乙烷,具有合成路線簡單、安全的優(yōu)點;SD-12適合于奧里乳化原油的脫鹽脫水,在最

6、佳工藝條件下,能達到顯著的脫鹽脫水效果;在合成中破乳劑SD-12在分子中引入氧乙烯基增加破乳劑的親水性,從而實現(xiàn)該乳化原油有效的破乳。 對SC、SD系列原油破乳劑,通過加入鹽轉移劑實現(xiàn)該系列部分破乳劑的深度脫鹽,能將勝利、奧里乳化原油的脫鹽率從60%左右提高到70%以上。根據對乳化原油脫鹽傳質過程的深入分析,建立了一種空心球殼傳質模型用于勝利原油減壓蒸餾400450餾分與20%水混合形成W/O型乳化液的脫鹽脫水過程,通過檢驗,該模型與實驗值基本吻合,該模型表明脫鹽脫水過程與溫度、原油性質、破乳劑性質、乳化液制備條件及油水兩相的體積等因素相關,說明考慮界面膜破裂因素的空心球殼模型對電脫鹽過程具有

7、一定的實際指導意義?!娟P鍵詞】:原油 脫鹽 破乳 脫鐵 鹽轉移劑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理工大學【學位級別】:博士【學位授予年份】:2004【分類號】:TE624.1【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緒論10-24 · 1.1 原油中的鹽的組成及其危害性10-12 · 原油中的無機鹽10 · 原油中的有機鹽及雜質10-11 · 原油中鹽的危害11 · 鹽分的傳質及模型11-12 · 1.2 煉廠原油破乳脫鹽脫水的基本理論12-13 · 原油乳化液的形成及穩(wěn)定性

8、12-13 · .1 原油乳化液的形成12-13 · .2 原油乳化液的穩(wěn)定性13 · 1.3 原油乳化液破乳脫鹽機理13-14 · 1.4 影響破乳脫鹽效果的因素14-15 · 1.5 原油中的硫化物及其危害性15-17 · 原油乳化液中的硫化物15-16 · 原油中硫化物的危害性16 · 原油及油品脫硫技術的應用16-17 · 1.6 國內外原油電脫鹽過程發(fā)展趨勢17-22 · 原油破乳劑的應用及發(fā)展趨勢17-21 · 建立原油預處理過程的數學模型21 · 原油預處理過程

9、中脫金屬劑的應用現(xiàn)狀及發(fā)展21 · 微波技術在原油預處理過程中的應用21 · 原油深度脫鹽技術的發(fā)展趨勢21-22 · 1.7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22-24 · 第二章 電脫鹽破乳劑與瀝青質原油的適應性研究24-36 · 2.1 引言24 · 2.2 實驗部分24-26 · 原油的靜態(tài)脫鹽實驗25 · 原油中鹽含量分析25-26 · 瀝青質原油表觀粘度、剪切應力測定26 · 破乳劑的合成26 · 2.3 實驗結果與討論26-34 · 瀝青質的結構及瀝青質溶液的化學性質26-2

10、7 · 瀝青質對原油脫鹽脫水效果的影響27-28 · 原油中瀝青質含量與粘度的關系28-29 · 破乳劑結構對瀝青質原油脫鹽脫水效果的影響29-34 · .1 破乳劑結構中環(huán)氧丙烷對原油脫鹽的影響29-31 · .2 破乳劑加聚環(huán)氧乙烷(EO)對瀝青質原油脫鹽脫水的影響31-32 · .3 起始劑結構對脫鹽脫水的影響32-34 · 2.4 本章小結34-36 · 第三章 電脫鹽破乳劑與含蠟原油的適應性研究36-47 · 3.1 引言36 · 3.2 實驗部分36-38 · 不同蠟含量原

11、油的流變曲線測定37-38 · 碳數分布測定38 · 3.3 實驗結果與討論38-46 · 原油中的蠟及其對油水界面性質的影響38 · 原油中的蠟對原油脫鹽脫水性能的影響38-41 · .1 蠟對原油脫鹽脫水效果的影響38-40 · .2 蠟對原油脫鹽脫水速度的影響40-41 · 破乳劑結構對含蠟原油脫鹽脫水效果的影響41-46 · .1 破乳劑分子量對含蠟原油破乳脫鹽的影響41-43 · .2 Po-Eo-Po 三段式結構與Po-Eo 二段式破乳劑結構的脫鹽脫水效果的比較43-44 · .3

12、破乳劑加聚環(huán)氧乙烷對含蠟原油脫鹽脫水的影響44-46 · 3.4 本章小結46-47 · 第四章 原油脫鹽脫鐵的研究47-59 · 4.1 引言47-48 · 4.2 實驗部分48-49 · 脫鐵劑的合成48 · 金屬元素含量檢測48 · 原油中無機鐵測定48-49 · 原油中有機酸鐵萃取實驗49 · 4.3 實驗結果與討論49-57 · 金屬元素及鐵在原油中的分布和形態(tài)49-51 · 脫鐵劑的合成及評定51-53 · 原油脫鐵機理研究53-56 · 脫鐵劑TE-4

13、 用量對原油脫鐵的影響56-57 · 4.4 本章小結57-59 · 第五章 伊朗、沙特原油脫鹽脫硫的初步研究59-76 · 5.1 引言59-61 · 5.2 實驗部分61-64 · 實驗條件61 · 硫含量測定實驗61 · 原油硫化氫、硫醇及硫醚的測定61-62 · .1 原油硫化氫、硫醇的測定61-62 · .2 原油硫醚的測定62 · 腐蝕極化曲線的測定62-63 · .1 試驗原理62-63 · .2 極化曲線的測量63 · 失重法測試低溫濕環(huán)境下腐蝕速度

14、63-64 · 脫硫劑的合成64 · 5.3 實驗結果與討論64-75 · 原油中的含硫化合物類型64-65 · 伊朗、沙特原油的靜態(tài)脫硫實驗65-69 · 電脫鹽脫硫的機理探討69-71 · 原油脫后鹽含量和硫含量與常壓塔頂腐蝕的在線對應關系71-75 · 5.4 本章小結75-76 · 第六章 新型原油破乳劑的合成研究76-91 · 6.1 引言76 · 6.2 新型原油破乳劑合成路線的研究76-83 · 聚醚類破乳劑與二元羧酸、二異氰酸酯的酯化76 · 含氮聚醚類破乳劑

15、與烯烴酸、多元撐多異異氰酸酯(PAPI)的交聯(lián)76-77 · 陽離子聚合物用于原油中鹽分的脫除77-78 · 新型原油破乳劑各官能團結構及其連接78-79 · 新型原油破乳劑的合成路線79-83 · .1 原油破乳劑設計方案79-80 · .2 新型原油破乳劑方案80-83 · 6.3 不同系列破乳劑的合成83-89 · 合成原料及裝置83-84 · 合成方法84 · 破乳劑結構分析方法84 · 破乳劑合成機理84-89 · .1 系列、的合成機理84-86 · .2 系列、

16、的合成機理86-89 · 6.4 本章小結89-91 · 第七章 新型原油破乳劑深度脫鹽的研究91-117 · 7.1 引言91 · 7.2 破乳劑胺值測定91-92 · 7.3 不同系列破乳劑的破乳效果及破乳劑結構對破乳脫鹽的影響92-99 · SA 系列破乳劑的破乳效果及其胺值與破乳脫水的關系92-94 · .1 SA 系列破乳劑的破乳效果92-93 · .2 破乳劑胺值與破乳脫水的關系93-94 · SB 系列破乳劑破乳脫鹽效果及其分子大小對破乳脫鹽的影響94-96 · .1 SB 系列破

17、乳劑破乳脫鹽效果94-95 · .2 破乳劑分子大小的影響95-96 · SC 系列破乳劑破乳脫鹽效果及破乳劑親油基結構分支對破乳脫鹽的影響96-98 · .1 SC 系列破乳劑破乳脫鹽效果96-97 · .2 破乳劑親油基結構中分支對破乳脫鹽的影響97-98 · SD 系列破乳劑破乳脫鹽效果及其接聚氧乙烯基化合物對破乳脫鹽的影響98-99 · .1 SD 系列破乳劑破乳脫鹽效果98-99 · .2 破乳劑接聚氧乙烯基化合物對破乳脫鹽的影響99 · 7.4 破乳劑SC-14、SD-12 最優(yōu)脫水脫鹽條件實驗99-1

18、03 · 7.5 工業(yè)破乳劑對勝利、奧里乳化原油的破乳脫鹽效果103-104 · 7.6 新型破乳劑的經濟評價104-105 · 7.7 原油的深度脫鹽研究105-106 · 7.8 原油中鹽分的傳質模型106-116 · 模型的提出106-112 · 模型的檢驗112-116 · .1 模型中各參數的求取112-115 · .2 模型計算值與實驗值的比較115-116 · 7.9 本章小結116-117 · 第八章 全文總結117-119 · 參考文獻119-127 · 致

19、謝127-128 · 附錄128-131 · 博士期間發(fā)表文章和獲獎情況131-132 · 論文創(chuàng)新點132 浙江大學 2012年 加入收藏 獲取最新 原油中H_2S的檢測技術及脫硫劑的研發(fā)徐天鳳  【摘要】:原油在地下經微生物分解會產生硫化氫(H2S)、原油中有機硫在經過高溫或水熱裂解后同樣產生可溢出H2S,而原油在開采過程中含有少量水,H2S溶解其中會腐蝕鋼鐵,縮短管道和儲罐的使用壽命;另外,H2S在運輸過程中的逸出不僅產生危險、而且將導致后續(xù)原油處理工藝中的催化劑中毒等。因此,在原油貯運之前,原油中的H2S必須被脫除至安全濃度。 硫化氫含量的分析方

20、法及脫除方法很多,對于重質稠油硫化氫含量的準確分析及脫除劑的研究是原油進入下游煉化前的重要準備,但在準確分析及脫除的過程中尚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現(xiàn)場適用性強的“碘量法”用于測定原油中硫化氫含量時存在較大誤差,脫硫劑使用過程中對下游煉化也產生了較多的影響。 論文在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首先對碘量法分析原油中硫化氫含量的誤差進行了研究,通過對“碘量法測定原油中可逸出硫化氫氣體”技術的修正,獲得了原油中H2S含量理論值(y)與碘量法測定值(x)之間函數關系的經驗公式:y=-0.2624x2+1.8824x+0.279,0x3mg/g,在一定范圍內修正了碘量法的測量誤差。當原油中H2

21、S氣體含量x0.8396 mg/g時,采用該經驗公式的線性簡化公式y(tǒng)=1.8824x+0.279對碘量法測定結果進行修正,可以保證碘量法實測值與理論值的誤差小于10%。 論文第四章,針對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存在的原油中H2S脫除劑對下游煉化影響較大、原油中H2S脫除劑使用時缺乏一套可行的評價方法、硫化氫脫除劑使用時較盲目,對脫硫機理不甚明晰等問題,組織材料,對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原油中H2S脫除劑進行配方解析及脫硫原理探討,得知:前期使用的脫硫劑為強堿性有機胺、高鹽含量的混合溶液,強堿性脫硫劑脫除硫化氫的同時與原油中的酸性物質反應生成了大分子有機鹽類物質,起到表面活性作用,使原油乳化嚴重,造成

22、下游一系列諸如原油破乳困難、原油脫水脫鹽困難、使下游煉化催化劑產生中毒等問題;根據加入脫硫劑后對原油可能產生影響方面著手,建立了一套脫硫劑研發(fā)及使用時的評價方法,消除了以往盲目使用脫硫劑的種種弊端。最后,根據下游煉化工藝要求,研發(fā)出了一種既能滿足脫出硫化氫使其濃度達到運輸標準,又能減少對下游煉化的影響的硫化氫脫除劑。經驗證,研發(fā)出的R型脫硫劑,加入量0.1%,脫除硫化氫反應12h后,原油氣相中硫化氫含量為2.35ppm,滿足原油外輸要求(氣相中硫化氫含量小于10 ppm)。研發(fā)出的脫硫劑經性能評價,不會增加設備的腐蝕,不會產生原油乳化問題,且脫硫劑中不含有鹽類物質、pH值與原油接近,使用后不改

23、變原油性質亦不會對下游煉化催化劑產生影響。【關鍵詞】:重質稠油 H_2S 碘量法 評價方法 脫硫劑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學位級別】:碩士【學位授予年份】:2012【分類號】:TE624.55【目錄】: · 致謝7-10· 摘要10-12· ABSTRACT12-14· 目錄14-18· 第一章 緒論18-28· 1.1 前言18-19· 1.2 原油中硫化氫分析方法19-23· 儀器分析方法19-22· .1 液體中測定硫化氫的傳感器19-20· .2 GC-MS分析20· .

24、3 離子色譜法20· .4 分光光度法20-21· .5 電化學分析法21-22· .6 儀器分析適用性綜述22· 碘量分析法22-23· 1.3 原油中硫化氫的脫除23-26· 化學脫硫法23-26· .1 金屬離子或螯合物23· .2 氧化法23-25· .3 中和法25-26· 生物脫硫法26· 1.4 論文選題及意義26-28· 第二章 實驗內容與測試方法28-39· 2.1 化學試劑和實驗儀器28-29· 實驗用化學試劑及規(guī)格28· 實

25、驗儀器28-29· 2.2 主要實驗裝置29-30· 2.3 經驗公式的獲得30-31· 2.4 重質稠油脫硫劑的研究31-39· 脫硫效率測試步驟31· 脫硫劑主要成分分析31-32· .1 物理性質測定31· .2 主要成分分析31-32· 脫硫劑的評價32-39· .1 脫硫劑理化的評價內容32-33· .2 脫硫后對原油性能的分析33· .3 試驗方法33-39· 第三章 碘量法分析原汕中H_2S含量技術適應性分析及評價39-49· 3.1 引言39-40&

26、#183; 課題來源及立項背景39· 研究內容39-40· 3.2 對"碘量法"的評價、經驗公式的建立40-47· 碘量法分析原油中硫化氫含量的誤差分析40-43· .1 取樣誤差40· .2 吹提誤差40-41· .3 水溶液中硫離子含量的測定注意事項41-43· 經驗公式的建立43-45· 經驗公式的有關說明45-46· 實驗結果及誤差來源分析46-47· 經驗公式準確度驗證47· 經驗公式相關總結47· 3.3 結論47-49· 第四章 塔

27、河重質稠油硫化氫脫除劑的研究49-75· 4.1 引言49-50· 課題來源及背景49· 研究內容49-50· 4.2 脫硫劑對下游的煉化的影響機理研究50-56· 常用脫硫劑分析50-56· .1 物理性質分析50· .2 主要成分分析50-56· 4.3 常用脫硫劑下游煉化的影響原因分析56-59· 下游煉化工藝調研結果56-58· 常用脫硫劑對下游煉化影響原因分析58-59· 4.4 脫硫劑評價方法的建立59-62· 脫硫劑理化性能評價60-61· 脫硫效率評

28、價61· .1 液相中硫化氫含量的分析61· .2 氣相中硫化氫含量的分析61· 加脫硫劑后原油的評價61-62· 4.5 新型脫硫劑研發(fā)及評價62-74· 互溶劑的篩選63-69· .1 表面張力測定原理64-67· .2 互溶劑的篩選實驗結果67-69· 穩(wěn)定劑的篩選69-70· 脫硫劑配方優(yōu)選70-74· .1 脫硫效率評價方法70· .2 配方優(yōu)選70-73· .3 4號脫硫劑理化性能測試73-74· 4.6 結論與認識74-75· 第五章 總結與

29、展望75-77· 5.1 論文研究工作的總結75-76· 5.2 存在問題及研究計劃76-77· 參考文獻77-83· 作者簡介83 甲基二乙醇胺_MDEA_脫硫溶液發(fā)泡影響因素和機理研究作者:吳新民,康宵瑜天然氣化工,2008,,33(6)哈爾濱工程大學 2005年 加入收藏 獲取最新 疲勞裂紋擴展及基于風險的檢測維修計劃研究陳國龍  【摘要】: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的疲勞問題是造成結構物失效破壞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更為有效地預報疲勞裂紋在結構中的萌生與擴展,了解裂紋在結構中的擴展對結構強度與可靠性的影響,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關于疲勞裂紋的檢

30、測與維修計劃,是當前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的研究熱點。本文系統(tǒng)地研究了以上提到的問題,為有效地降低結構因疲勞而破壞的風險提供依據與辦法。 本文的主要內容如下: 1)通過對船舶典型三維節(jié)點結構的疲勞試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研究穩(wěn)定擴展期的疲勞裂紋擴展規(guī)律,建立疲勞裂紋擴展的動態(tài)模型,指出裂紋尺寸的對數值是服從隨載荷循環(huán)次數變化的正態(tài)分布,其分布的均值和方差是循環(huán)次數的線性函數。均值與循環(huán)次數成正比例,方差與循環(huán)次數成反比例,均值與方差之間亦成反比例。 2)將得到的裂紋擴展動態(tài)模型應用于某平臺圍井區(qū)結構的疲勞裂紋擴展壽命分析。采用概率統(tǒng)計的理論和容限分析的方法,確定裂紋的初始尺寸和臨界尺寸;采用剩余強度

31、干涉模型建立某平臺主體結構裂紋區(qū)域的疲勞裂紋擴展可靠性動態(tài)模型;根據裂紋長度的檢測值,利用貝葉斯方法,對裂紋擴展規(guī)律和結構疲勞裂紋擴展可靠性進行了修正。通過計算,指出由于試驗構件與實際結構在結構形式、尺度和服役環(huán)境等方面的差異,所以實驗所獲得的裂紋擴展規(guī)律難于直接應用于工程實踐。當將實驗獲得的規(guī)律應用于工程實踐時,應當采用適當的方法,利用已有的檢測資料對規(guī)律進行相應的修正。 3)對比疲勞裂紋萌生壽命預報的兩種主要方法:SN曲線法和局部應力應變法,對試驗構件的裂紋萌生壽命進行計算,基于比較結果指出:在構件出現(xiàn)明顯局部屈服現(xiàn)象時,結構的局部屈服和平均應力對裂紋萌生壽命影響較大;對這種萌生于塑性區(qū)的

32、裂紋進行萌生壽命的預報,局部應力應變法可以反映局部屈服的作用和平均應力的影響,給出比SN曲線法更為準確的結果。 4)應用線彈性斷裂力學的理論,利用成熟有限元軟件MSCNASTRAN對疲勞裂紋在擴展階段的路徑與壽命進行研究。指出在雙向應力作用下,裂紋在擴展的初級階段有角度上的變化。裂紋的這種擴展路徑的變化,會減輕裂紋尖端雙向應力狀態(tài)的影響,因此,裂紋經一段時間的擴展后,路徑將變得比較穩(wěn)定,基本呈直線狀態(tài)。 5)研究船舶結構中多條裂紋的擴展造成的船舶結構總縱強度可靠性隨時間的衰減,通過對實船在一次航程內遭遇極限海況,造成甲板與船底縱骨中存在的裂紋快速擴展和船舶在全壽命期內剖面中裂紋擴展對船舶抗損能

33、力的影響計算,指出在船舶使用過程中有必要根據疲勞可靠性的變化,安排針對疲勞裂紋擴展狀態(tài)的檢測維修工作。 6)引入風險分析的概念,利用風險分析中對失效后果和檢測維修耗費的處理辦法,綜合考慮結構的安全性和檢測維修計劃的經濟性,研究針對疲勞裂紋的檢測與維修計劃制定方法,指出應用風險分析的手段,制定出的檢測維修計劃可以均衡的反映結構安全性要求與結構經濟性要求,因此更為合理和易于接受?!娟P鍵詞】:疲勞試驗 裂紋萌生 局部應力應變法 有限元法 裂紋擴展路徑 疲勞壽命 總縱強度可靠性 風險分析 檢測維修計劃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學位級別】:博士【學位授予年份】:2005【分類號】:U672【目

34、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第1章 緒論14-31 · 1.1 本文的目的及意義14-15 · 1.2 疲勞問題綜述15-28 · 疲勞問題的研究歷史15-19 · 疲勞問題在船舶海洋工程領域的發(fā)展現(xiàn)狀19-28 · .1 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疲勞載荷的研究20-23 · .2 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疲勞強度分析常用方法23-27 · .3 船舶與海洋工程疲勞性能監(jiān)測與維修計劃制定的進展27-28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28-31 · 第2章 疲勞

35、裂紋擴展的實驗分析及應用31-55 · 2.1 概述31-32 · 2.2 船舶三維節(jié)點結構疲勞試驗簡介32 · 2.3 疲勞裂紋穩(wěn)態(tài)擴展的統(tǒng)計特點32-46 · 疲勞裂紋擴展的試驗數據處理32-41 · 疲勞裂紋擴展的計算模型41-46 · 2.4 疲勞裂紋擴展可靠性46-48 · 含裂紋結構可靠性的剩余強度干涉模型47 · 平臺含裂紋結構的可靠性分析47-48 · 2.5 基于檢測事件的疲勞裂紋擴展規(guī)律貝葉斯修正48-54 · 裂紋檢測事件49 · 貝葉斯定理49 · 確

36、定先驗分布49-50 · 確定似然函數50-51 · 貝葉斯修正51-54 · 2.6 修正的結構疲勞裂紋擴展壽命預報54 · 2.7 本章小結54-55 · 第3章 裂紋萌生壽命研究55-64 · 3.1 概述55 · 3.2 應力的定義55-57 · 名義應力56 · 熱點應力56 · 缺口應力56-57 · 應力集中系數57 · 3.3 疲勞損傷模型57-60 · S-N曲線法與線性疲勞損傷累積模型57-58 · 應用于高周疲勞的循環(huán)應變法58-60

37、 · 3.4 實驗構件裂紋萌生壽命計算60-63 · 3.5 本章小結63-64 · 第4章 裂紋擴展路徑及壽命有限元仿真研究64-93 · 4.1 概述64 · 4.2 線彈性斷裂力學基礎64-84 · 裂尖應力應變模式65-66 · 應力強度因子66 · 能量釋放率66-68 · 裂紋擴展的方向68-74 · .1 復合型裂紋在等幅載荷下的擴展68-72 · .2 復合型裂紋在循環(huán)載荷下的擴展72-74 · 等幅循環(huán)載荷作用下裂紋擴展模型74-83 · .1 I型裂紋的擴展74-76 · .2 應力強度因子范圍門檻值76-77 · .3 I型裂紋的擴展定律77-78 · .4 裂紋閉合與過載的影響78-79 · .5 復合模式裂紋的擴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