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與衛生應急1_第1頁
傳染病與衛生應急1_第2頁
傳染病與衛生應急1_第3頁
傳染病與衛生應急1_第4頁
傳染病與衛生應急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傳染病與衛生應急試題1一、單選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乙、丙類傳染病事件,符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報告標準,但未達到III級標準的事件定為(D )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A.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 B.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C.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 D.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事件的性質、發生的時間、涉及的人群以及社會影響的范圍,可認定( D )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A.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 B.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C.較大突

2、發公共衛生事件(級) D.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3、發生下列哪一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就要提出是否成立省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的建議?( C ) A.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B.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C.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D.嚴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E.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4、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規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的終止的條件是:( E ) A.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或首例傳染病病例發生后經過最短潛伏期無新的病例出現B.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已消除,或首例傳染病病例發生后經過最長潛伏期無新的病例出現C.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已消除,或末例傳染病病例發生后

3、經過最長潛伏期無新的病例出現D.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危險因素消除,或首例傳染病病例發生后經過最短潛伏期無新的病例出現E.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或末例傳染病病例發生后經過最長潛伏期無新的病例出現5、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責任報告單位或責任疫情報告人有瞞報、緩報、謊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情況時,應向什么部門報告:( ) A A.當地衛生行政部門 B.當地疾病預防部門C.當地衛生監督部門 D.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6、個體或私營醫療保健機構瞞報、緩報、謊報傳染病疫情或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罰有:( B ) A.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B.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

4、改正,可以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C.可以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D.可以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7、2004年冬,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某被派下鄉了解疾病發生情況。調查中得知某鄉有一病人患流行性出血熱去外地住院。但是于某既未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反映,也未采取任何措施,卻在鄉下干部家玩了三天,此時,該村已有9人患該病住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于某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是:( )A A行政處分 B給予警告 C行政賠償 D民事賠償 E批評教育8、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各級CDC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無權履行下列哪些職責?( C ) A.收集、分析和報告傳染病監

5、測信息,預測傳染病的發生、流行趨勢B.開展傳染病實驗室檢測、診斷、病原學鑒定C.責令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單位和個人停止違法行為;D.指導、培訓下級CDC及其工作人員開展傳染病監測工作9、全省法定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由( C )發布 A.省疾控機構 B.省衛生監督機構 C.省衛生廳D.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 E.省疾控機構和省衛生監督機構10、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對乙類傳染病中哪些傳染病采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C ) A.鼠疫、霍亂 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結核C.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霍亂、炭疽中的肺炭疽 E.傳

6、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11、造成傳染病年齡分布差異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體質差異 B.免疫水平差異 C.暴露機會不同 D.疾病潛伏期的長短 E.疾病表現的差異12、流行曲線是根據流行期間發病者的下述哪一資料繪制而成?(B ) A.暴露日期 B.發病日期 C.診斷日期 D.報告日期 E.調查日期13、在暴發疫情處理中,下列哪種疫苗可作為應急接種疫苗:( B ) A.卡介苗 B.甲型肝炎疫苗 C.脊髓灰質炎活疫苗 D.百白破混合制劑 E.乙型肝炎疫苗14、某外科醫生為HBv攜帶者做手術,術后發現手套已破,并且手指恰巧有破口,適宜的處理是:( E ) A.立即注射丙種球蛋白 B.立即注射乙肝

7、疫苗C.消毒清洗傷口,并注射丙種球蛋白 D.立即注射乙肝疫苗+丙種球蛋白E.立即注射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15、某傳染病出現單一流行高峰之后,接著出現一批病例在流行曲線上形成拖尾,這往往是由于:( ) DA.非同源連續傳播 B.同源共同傳播 C.同源連續傳播 D.同源共同傳播后繼之以接觸傳播 E.非同源連續傳播后繼之以共同傳播16、腸道傳染病的綜合預防措施中,主要措施應是:( E ) A.及早隔離病人 B.及早發現帶菌者,并給予治療C.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 D.預防接種,保護易感人群E.切斷傳播途徑,搞好“三管一滅”17、含麻疹病毒的飛沫在室內空氣中保持傳染性不超過:( ) BA.1小

8、時 B.2小時 C.3小時 D.4小時 E.5小時18、目前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是哪三種亞型?( A ) A.H5N1、H9N2、H7N7 B.H5N2、H9N2、H7N2 C.H5N1、H9N1、H7N1 D.H5N2、H9N2、H7N2 E.H5N7、H9N7、H7N719、下列動物中,哪種動物是乙腦的主要傳染源? ( D ) A.家鼠 B.牛 C.雞 D.豬 E.兔20、下列哪種疾病不需要終末消毒:( ) DA.霍亂 B.傷寒 C.痢疾 D.流腦 E.病毒性肝炎21、鼠類作為傳染源可引起:( A ) A.鉤端螺旋體病 B.炭疽病 C.流行性斑疹傷寒 D.黃熱病 E.瘧疾22、2005年3月

9、29日晚兩輛山東籍的車在京滬高速江蘇淮陰段相撞,導致重大氯氣泄漏的突發公共事件是屬于:(B ) A.自然災害 B.事故災難 C.公共衛生事件D.社會安全事件 E.經濟安全事件23、控制埃爾托霍亂的關鍵措施是:( ) C 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A.預防接種 B.檢出傳染源并加以隔離治療C.改善衛生設施 D.封鎖疫源地 E.藥物預防24、霍亂解除隔離的標準是:( ) CA.臨床癥狀消失后6天B.臨床癥狀消失后6天,大便培養陰性C.臨床癥狀消失,大便培養連續2次陰性D.臨床癥狀消失后6天,大便培養連續3次陰性E.臨床癥狀消失后3天,大便培養連續2次陰性25、季節性特點最明顯的法定傳染病是:( ) EA.

10、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 B.傷寒 C.白喉D.細菌性痢疾 E.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6、1周內,同一鄉鎮、街道等發生5例及以上,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應上報的病種是:( D ) A.麻疹 B.登革熱 C.鉤端螺旋體病 D.流行性出血熱 E.傷寒1周內,同一自然村寨、社區、建設工地、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5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熱,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應上報。1周內,同一鄉鎮、街道等發生5例及以上乙腦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應上報。27、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屬于( D )A.甲類傳染病 B.乙類傳染病 C.丙類傳染病D.乙類傳染病,按甲類管理 E.甲類傳染病,按乙類管理28、在一個縣(市)行政區域

11、內,一個平均潛伏期(6天)發生( E )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構成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A.1例 B.2例 C.3例 D.4例 E.5例29、在一個市(地)行政區域內,一個平均潛伏期(6天)多點連續發病( E )腺鼠疫構成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A.1例 B.3例 C.5例 D.10例 E.10例以上30、霍亂在在一個市(地)行政區域內流行,1周內累計發病( E )構成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A.5例 B.10例 C.15例 D.20例 E.30例31、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構成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無答案A.10例 B.50例 C.80例 D.100例 E.100例以上 (100例以上并出現死亡

12、)32、一次急性職業中毒( D )構成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或死亡5人以上A.1例 B.2例 C.20例 D.50例以上 E.10例33、在一個縣(市)行政區域內,一個平均潛伏期(6天)發生(A )腺鼠疫構成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A.5例 B.10例 C.15例 D.20例 E.30例34、霍亂在在一個縣(市)行政區域內流行,1周內累計發病( )構成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A 一周發病9例A.5例 B.10例 C.15例 D.20例 E.30例35、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 D )構成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3099人A.5例 B.10例 C.20例 D.50例 E.100例36、一次急性職

13、業中毒( A )構成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9人以下未出現死亡A.5例 B.10例 C.15例 D.20例 E.30例37、24小時內,一個縣(區)行政區域內一次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人數出現( )即構成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E 3059例A.3例 B.5例 C.10例 D.20例 E.30例38、24小時內,一個縣(區)行政區域內一次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人數出現( )即構成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CA.3例 B.5例 C.10例 D.30例 E.50例39、流行性感冒(“流感”)屬于( C )A.甲類傳染病 B.乙類傳染病 C.丙類傳染病D.其他傳染病 E.丙類傳染病按乙類管理40、屬于丙類傳

14、染病的( B ) A.麻疹 B.風疹 C.水痘 D.血吸蟲病 E.乙腦二、多選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答案中至少有1個是正確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括號內。錯選、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1、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中規定,采集病原微生物樣本應當具備的條件是:( ABCD )A.具有與采集病原微生物樣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護水平相適應的設備;B.具有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員;C.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擴散和感染的措施;D.具有保證病原微生物樣本質量的技術方法和手段;E.具有相應技術職稱的技術人員。2、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要求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履行下列哪

15、些職責:( ) BC DE A.負責法定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發布;B.應當定期對其工作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技能的培訓; C.負責傳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及時對疫情報告進行核實、分析;D.開展對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現場處理及其效果評價;E.開展傳染病實驗室檢測、診斷、病原學鑒定。3、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為學校和托幼機構開展哪些工作? ( ) ACDA.為學校和托幼機構疫情監測與報告工作提供技術支持B.不用定期到學校進行經常性的技術指導C.協助學校和托幼機構搞好傳染病防控、疫情監測與報告相關知識的宣傳與培訓D.負責對學校或托幼機構發生的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

16、事件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并提出防控措施與建議4、在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方案中責任報告單位指的是下列:( )ABCDA.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 B.各級衛生行政部門 C.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機構D.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單位 5縣級以上人民政府5、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應當遵循(ABC )A.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 反應及時、措施果斷B.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C.貫徹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原則D.貫徹防治結合、分類管理、依靠科學、依靠政府的原則E.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防制結合、分類指導、依靠科學、依靠群眾的

17、原則6、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規定,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級)重大(級)較大(級)和一般(級)四級。其中,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 ABCD )A.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發生并有擴散趨勢,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個以上的省份,并有進一步擴散趨勢;B.發生傳染性非典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擴散趨勢;C.涉及多個省份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擴散趨勢。周邊以及與我國通航的國家和地區發生特大傳染病疫情,并出現輸入性病例,嚴重危及我國公共衛生安全的事件;D.發生新傳染病或我國尚未發現的傳染病發生或傳入,并有

18、擴散趨勢,或發現我國已消滅的傳染病重新流行。發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丟失事件;E.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7、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要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哪些傳染病或對傳染病的哪些方面進行監測?( ABCDE )A.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的因素 B.影響傳染病發生、流行的因素C.對國外發生、國內尚未發生的傳染病D.國內新發生的傳染病 E.影響重大傳染病流行趨勢的因素8、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要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現傳染病疫情或者接到傳染病疫情報告時,應當及時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BCDE )A.對傳染病疫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根據調查情況劃定疫點、疫

19、區 (只是提出建議)B.對被傳染病病人污染的場所進行衛生處理C.對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D.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對疫點、疫區進行衛生處理,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采取措施 E.指導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施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組織、指導有關單位對傳染病疫情的處理9、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哪個部門報告(AD) A.向附近的醫療機構 B.當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C.當地人民政府 D.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E.當地衛生監督部門10、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省、自治

20、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報告1小時內,向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BCDE ) A.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個體性疾病的B.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C.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D.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E.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11、屬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范圍的有:( ABDE )A. 發現1例及以上人禽流感病例;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B. 1周內,某一學校發生20例麻疹病例 10及以上C. 1周內,同一社區發生4例流行性出血熱病例 5例及以上D. 1周內,同一學校發生20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10及以上E. 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等

21、集體單位中,發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12、健康病原攜帶者的流行病學意義,主要取決于:( ) ACE 攜帶者職業、社會活動范圍、個人衛生習慣、環境衛生條件及防疫措施、排出病原體量、攜帶病原體時間長短A.攜帶者的衛生習慣 B.攜帶者的性別 C.攜帶者的職業 D.攜帶者的年齡 E.攜帶者所處環境衛生水平13、疫源地消滅的條件為:( )ABEA.傳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攜帶病原體B.傳染源散播外界環境的病原體被徹底消滅C.周圍所有易感者經該病最長傳染期后不再發病D.周圍所有易感者經該病的平均潛伏期后不再發病E.周圍所有易感者經該病最長潛伏期后不再發病14、傳染病傳染期的流行病學意義有:( ) BCA.評價

22、疫源地的消滅; B.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疾病流行特征;C.是決定傳染病病人隔離期限的最重要依據;D.可判斷患者受感染時間,以追蹤傳染源;E.可確定接觸者免疫接種時間。15、計算某病的潛伏期長短,可用:( )BC?A.算術平均數 B.中位數 C.幾何均數 D.極差 E.四分位數16、下列哪些疾病的病原體可致牛流產又可使人發病?( ) BCA.結核病 B.布魯氏菌病 C.裂谷熱 D.口蹄疫 E.瘋牛病17、哪些傳染病的病原體可從患者的尿中排出? ( )ABCA.傷寒 B.麻疹 C.鉤體病 D.白喉 E.流感18、使用化學消毒劑時必須注意:( ) ABDEA.保證一定的濃度 B.保持一定的溫度 C.保持

23、一定的濕度 D.保證一定的作用時間 E.保證消毒劑與微生物直接充分接觸19、關于豬鏈球菌的描述哪些是正確的?( ABCE ) A.傳代培養后細菌形態不典型,多表現為革蘭氏陰性球桿菌,不成鏈B.部分豬感染豬鏈球菌2型不發病C.人偶然感染,主要可致敗血癥和腦膜炎D.目前沒有發現保護性抗原成分E.容易產生耐藥20、某小學4月中旬發生了以發熱、出疹為主要表現的疫情,經調查其潛伏期約2周左右。可能的疾病為:( ) BDE 流腮不是出疹A.流行性腮腺炎 B.麻疹 C.猩紅熱 D.水痘 E.風疹21、當發生霍亂疫情時,哪幾項措施是正確的?( ) ABCDEA.疫點疫區封鎖 B.疫區消毒、滅蒼蠅 C.嚴格隔離

24、和治療患者 D.接觸者檢疫5天并預防服藥 E.做好衛生宣教22、被狂犬咬傷后應采取哪些措施?( )ABCA.局部傷口的處理 B.疫苗免疫 C.抗狂犬病血清的應用 D.包扎傷口 E.使用免疫增強劑23、推薦接種流感疫苗的重點人群包括:( )ABCDA.需要定期醫學隨訪者,或前一年住過院的慢性病患害或免疫抑制者B.長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療的青少年C.醫師、護士及其他高危人群接觸者D.65歲以上的老年人 E.妊娠婦女24、生物襲擊的特點有:( ) ABDEA.影響面積大 B.沒有立即殺傷作用,具有傳染性,危害時間長C.能長期貯存 D.難以防護、便于進行突然襲擊E.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結果難以預測25、用

25、于核酸檢測的咽拭子標本采集時可用下列哪些用具?( ) CDA.棉拭子 B.木質拭子棒 C.滅菌人造纖維拭子 D.塑料棒 E.鑷子夾棉球 26、下列哪些情況屬于醫院感染?( ABC ) 醫院感染診斷標準A.在原有感染的基礎上出現其他部位新的感染;B.由于診療措施激活的潛在性感染;C.醫務人員在醫院工作期間獲得的感染;D.新生兒經胎盤獲得的感染(出生后48小時內發病);E.由于創傷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產生的炎癥表現。27、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征是:( )ABCDE A.突發性和意外性 B.多元性和頻發性 C.危害性和群體性(公共性) D.綜合性和系統性 E.階段性和國際性28、老鼠可傳播哪些傳染病

26、( ) ABCDEA.鼠疫 B.鉤端螺旋體病 C.流行性出血熱 D.地方性斑疹傷寒 E.恙蟲病29、蚊子可傳播哪些傳染病( )ABCDA.瘧疾 B.絲蟲病 C.乙型腦炎 D.登革熱 E.流腦30、霍亂典型臨床表現為( )BCDEA.發熱伴全身中毒癥狀 B.先瀉后吐,糞便呈“米泔水”樣C.失水性休克 D.劇烈腹瀉,無腹痛及里急后重 E.恢復期有發熱反應31、麻疹疫苗接種注意事項有( )ABE A.妊娠婦女禁止接種,但哺乳期可以接種 B.免疫功能低下者禁止接種,但無嚴重免疫抑制的HIV感染者可以接種 C.可與丙種球蛋白聯合使用 D.易感者接觸麻疹患者后,注射疫苗無預防效果 E.有青霉素過敏史者可以

27、接種32、下列哪組疾病需要進行終末消毒( )ACE 抵抗力強的微生物需終末消毒A.菌痢、傷寒、霍亂、白喉 B.結核病、流感、傷寒、鼠疫 C.傷寒、炭疽、結核病、菌痢 D.菌痢、結核病、麻疹、病毒性肝炎 E.脊髓灰質炎、霍亂、白喉、結核病33、被病獸咬傷之后,是否發生狂犬病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 )BCDE A.咬傷的部位,一般說咬傷上肢以及頭面部的危險性相對較小 B.咬傷的嚴重程度,咬傷嚴重、傷口深者容易發病。 C.兒童較易發病 D.是否及時、全程、足量接種高質量的疫苗 E.及時、正確的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降低發病危險性34、在一個縣(市)行政區域內,一個平均潛伏期(6天)內下

28、列哪種情況構成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BE )A.發生1例腺鼠疫 B.發生5例肺炭疽 C.發生1例肺鼠疫 D.發生10例腺鼠疫 E.腺鼠疫多點連續發病20例 35、在一個縣(市)行政區域內,一個平均潛伏期(6天)內下列哪種情況構成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ABC )A.發生1例腺鼠疫 B.發生2例肺炭疽 C.發生3例肺鼠疫 D.發生5例腺鼠疫 E.連續發病15例腺鼠疫 37、一次食物中毒中出現下列哪種情況構成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BD )A.發病50例 B.發病150例 C.死亡5例 D.死亡10例 38、一次急性職業中毒中出現下列哪種情況構成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BD )A.發病3

29、0例 B.發病60例 C.死亡3例 D.死亡5例 39、屬于甲類傳染病的( AC )A.鼠疫 B.傳染性非典型肺炎 C.霍亂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肺炭疽40、屬于乙類傳染病的( ABC )A.流行性出血熱 B.流行性乙型腦炎 C.流行性腦脊髓膜炎D.流行性腮腺炎 E.流行性感冒三、是非題(判斷對錯,正確者在括號內打,錯誤者在括號內打×)1、預防、控制和消除是傳染病防治工作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傳染病的防治重在預防。()2、傳染病防治工作由各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領導,其它相關部門配合(×)3、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居民、村民參與社區、農村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活動。(

30、 )4、學校主要承擔學生的教學,對學生的健康知識和傳染病預防知識主要由當地疾病預防控制疾控承擔。( )×5、我國境內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樣、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 6、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對醫療機構內傳染病預防工作進行指導、考核,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7、霍亂的病原體為革蘭氏陰性菌。( )8、人群對霍亂病原體不存在普遍易感性。( )×9、霍亂病原體在自然環境中存活時間不長。( )×10、霍亂病原體對消毒劑敏感。( ) 對強氧化劑、酸性等敏感11、霍亂患者均出現“米泔水”樣嘔吐、腹瀉物

31、。( )×12、抗菌藥物的應用對霍亂的治療至關重要。( ) ×? 補液最重要13、禽流感不會跨種傳播感染人類。( )×14、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的禽流感病毒為甲型流感病毒。( )15、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差異大,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 )16、人禽流感早期臨床表現與人流感相同,但易發生肺炎,預后差,病死率高。( )17、大規模(疫點周圍3公里內)撲殺病禽是控制禽流感疫情蔓延的重要措施。( )18、 疑似和確診人禽流感患者均應隔離治療,以綜合對癥支持治療為主。( )19、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稱為呼吸窘迫綜合征。( )×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2

32、0、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對外界抵抗力較弱。 ( )21、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傳染源為隱性感染者。( )×22、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重癥患者多為兒童。( )×23、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治療措施為隔離和對癥支持治療。( )24、家屬可探視陪護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人。( )×25、患甲類傳染病、炭疽死亡的,應當將尸體立即進行衛生處理,就近火化。( )26、對甲類傳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進行居家隔離治療。( )×27、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獲得感染屬于醫院感染。( )28、鄉鎮衛生院可以不報告傳染病疑似病例。( )×29、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

33、理由拒絕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專業技術機構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進行調查、采樣。( )30、醫務人員可以公開傳染病患者的全部資料。( )×31、衣服和皮膚上的放射性污染所產生的外照射是人員受照射的可能途徑之一。 ( )32、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49人,或者死亡5人以下,即構成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 死亡4人以下33、在24小時內,1個縣(市、區)行政區域內出現一氧化碳中毒人數10-29人,或死亡3-5人,即構成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34、WHO按照AEFI發生的原因,分為疫苗反應、實施差錯、注射反應、偶合癥及個體差異等五類。 ( )× 還有一

34、類不明原因四、簡答題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定義、特點、分級及分類。答:(1)定義: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2)特點:突發性;公共屬性;危害的嚴重性。(3)分級: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4)分類:以事件的表現形式分類: A、在一定時間、一定范圍、一定人群中,當病例數累計達到規定預警值時所形成的事件。B、在一定時間、一定范圍,當環境危害因素達到規定預警值時形成的事件,病例為事后發生,也可能

35、無病例。 以事件的成因和性質分類: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新發傳染性疾病、群體性預防接種反應和群體性藥物反應,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核事故和放射事故、生物、化學、核輻射恐怖事件、自然災害導致的人員傷亡和疾病流行,以及其他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3、在突發事件現場常用的警示線、警示標識有幾種?分別代表什么?答:(1)在突發事件現場常用的警示線分三種:紅色警示線:設在緊鄰事件危害源的周邊,將危害源與其以外的區域分隔開來,只限佩戴相應防護用具的專業人員可以進入該區域。黃色警示線:設在危害區域的周邊,其內和外分別是危害區和潔凈區,該區域內的人員應佩戴適當的防護用具,出入該

36、區域的人員必須進行洗消處理。綠色警示線:設在救援區域的周邊,將救援人員與公眾分隔開來,患者的搶救治療、指揮機構設在該區內。(2)在突發事件現場常用的警示標識分四類:禁止標識:為禁止不安全行為的圖形,如“禁止入內”標識。警告標識:為提醒人們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發生危險的圖形,如“當心中毒”標識。指令標識:為強制做出某種動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圖形,如“帶防毒面具”標識。提示標識:為提供相關安全信息的圖形,如“救援電話”標識。4、一個暴發和流行調查的假設應包括幾方面?分別是什么?答:應包括四方面:(1)危險因素來源;(2)傳播方式和載體;(3)與疾病有關的特殊暴露因素;(4)高危人群。5、論

37、述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答:根據潛伏期: 可推測病人暴露(感染)日期,以追蹤傳染源,確定傳播途徑; 確定接觸者留驗和醫學觀察期限; 可確定接觸者應急接種時間; 可評價預防措施的效果。 潛伏朔的長短,還可影響疾病的流行特征。6、何謂人群易感性,簡述影響人群易感性的因素?答:人群作為一個整體對傳染病的易感程度稱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決于該人群中易感個體所占的比例。與之相對應的是群體免疫力,(1)影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新生兒增加:出生后6個月以上的嬰兒,其源自母體的抗體逐漸消失,而獲得性免疫尚未形成,缺乏特異性免疫,因此對許多傳染病易感。易感人口遷入:流行區的居民因隱性或顯性感染而獲

38、得免疫力。但一旦大量缺乏相應免疫力的非流行區居民進入,則會使流行區人群的易感性增高。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當人群的病后免疫或人工免疫水平隨時間逐漸消退時,人群的易感性升高。免疫人口死亡:免疫人口的死亡可相對地使人群易感性增高。(2)影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計劃免疫:預防接種可提高人群對傳染病的特異性免疫力,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預防接種必須按程序規范實施。 傳染病流行:一次傳染病流行后,總有相當部分人因發病或隱性感染而獲得免疫,這種免疫力可以是持續較短時間,也可以是終身免疫,因病種而定。7、實驗室在處理傳染病疫情中的任務是什么?答:主要包括: 參與各種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

39、案的制定,在各種應急預案中明確規定各個部門具體的職責和任務; 備置實驗室檢測及標本采集所需儀器、試劑等; 參與現場采集樣本; 樣本的運輸、編號、貯存保管; 鑒定檢測樣本和病原學檢測; 保存陽性標本及菌(毒)種的制備與保管等。8、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預警病例和確診病例如何判定?答:SARS預警病例判定標準:(1)地市級專家組會診不能排除SARS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兩例或以上有可疑流行病學聯系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3)重點人群發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中出現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可能暴露于SARS病毒或潛在感染性材料的人員中出現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接觸野生動物的人員發生

40、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4)不明原因的肺炎死亡病例。SARS確診病例判定:由呼吸內科、傳染科、流行病和病原微生物檢驗等相關專業、具有高級職稱人員組成專家診斷小組進行判定。各省首例由衛生部派出國家級專家組進行判定。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預警病例判定標準:(1)接觸禽類人員(飼養、販賣、屠宰、加工禽類的人員、獸醫以及捕殺、處理病、死禽及進行疫點消毒的人員等)中發生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可能暴露于禽流感病毒或潛在感染性材料的人員中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3)已排除SARS的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確診病例判定標準:(1)確診病例為有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從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

41、出特定禽流感病毒或采取RT-PCR法檢測到禽流感H亞型病毒基因,且發病初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體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2)人間禽流感病例實驗室檢測結果的復核工作,有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流感實驗室(國家流感中心)承擔。(3)人間禽流感病例須由衛生部組織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專家組進行最終確認。9、洪澇災區衛生防病的根本措施有哪些?答:“三管、三滅、一清理”:管水、管糞、管飲食;滅蚊、滅蠅、滅老鼠;清理環境。10、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定義。答:同時具備以下4條不能明確診斷的肺炎病例:(1)發熱(>=38度);(2)具有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影像學特征;

42、(3)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細胞分類計數減少;(4)經抗生素規范治療35天,病情無明顯改善。11、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幾種?答:(1)煮沸消毒法;(2)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法;(3)消毒劑溶液擦拭消毒法;(4)消毒劑溶液噴霧消毒法;(5)環氧乙烷簡易薰蒸消毒法。12、放射事件應急救援人員減少受照劑量的三原則。答:(1)在放射環境中消耗的時間要減至最少,必要時輪換作業;(2)保持與放射源最大距離;(3)只要有可能,就應充分利用屏蔽防護。13、發生地震后,應做到哪些疾病預防控制?答:(1)加強飲用水衛生措施;(2)加強食品衛生措施;(3)加強環境衛生措施;(4)傳染病控制;(5)健康教育。14、什么是群體不明原因疾病?答:在一定時間內,某個相當集中的區域內同時或者相繼出現多個具有共同臨床表現患者,且病例不斷增加,范圍不斷擴大,又暫時不能明確診斷的疾病,可能是傳染病,可能是群體性癔病,也可能是某種中毒。15、個人防護的定義。答:是指為了保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現場工作人員免受化學、生物與放射性污染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以防范現場環境中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包括防護規程的制定、防護裝置的選擇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