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4年11月27日星期四 中午我們在談到昨天程教授的課時,我忽然感到,其實他給我們的最為深刻啟示是:即使是古代詩詞,也于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古人的詩作中,我們不僅可以感知他們的情懷和內心世界,學習到基本的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居然沒有離開過古人曾經的滄桑世事,他們所經歷的我們也正在經歷著和將要經歷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學習古典詩詞,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寫作技巧,而是學習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認知他們在詩詞中所透露的情感,感悟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思考,從而為我所用,處理好我們和這個世界中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其他動物的關系,從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這是我
2、們所要追求最高目標。事實上,我們教育學生,就是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學習就是為了過上美好的生活。這一點在今后的語文教學尤其是古代詩文教學中應當好好矯正和貫徹的。 今天聽了五節我們教師自己通過“工作坊”集體備課的說課或教學課。真是深有體會:完美的課是不存在的!我們國家級骨干教師集體的智慧都讓大家議論紛紛,仁者見仁的,更不用說平時我們在學校里的公開課了。所以,我覺得,對于開設公開課,我們尤其是青年教師應當有一份平和的心態,不必懷著“被批斗”的心情接受大家的意見或建議,在教學上,沒有哪一個人的意見就是絕對的真理,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教學也一
3、樣,你的方法可行、有效,他的方法未必就不可行、無效的,在我看來,只要適合自己所面對的學生、適合施展的專長的教學就是好的,至少是對的,因為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施教者是你自己,這兩個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雖然我們還要考慮教學是否有效地處理了教材、準確理解了編者的意圖。 其次,我覺得,閱讀教學首先應當基于文本來解讀文本,如何解讀文本呢?我認為課前必須努力尋找文本的裂縫(學生可能的困惑點、難點、盲點等),尋找和設計好教學的切入點;根據文本的特點確定教學的方式方法,我們感到,讀,尤其是默讀、速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有的還必須朗讀(有感情的朗讀),比如文學作品,今天的再
4、別康橋,我覺得就設計得比較好,這位老師凸顯了朗讀(她自己也很善于朗讀,我看,但是,他卻在不斷調動學生來朗讀),通過朗讀領悟文本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而議或評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如果議還是基于文本的討論,那么,評則是引導學生對文本展開鑒賞、探究的能力的訓練,這是非常高的要求的。閱讀教學還應當引導學生探究文本以外的東西。這也是孫紹振教授的觀點,今天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咬文嚼字兩篇文章的教學,我覺得還是比較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前者引入文本中幾個情景描寫對象真假的探究,后者對課題的理解上則不僅引經據典,而且引入教師自己的解讀,不僅體現了教師闊大的教學視野,而且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關于這兩點,我在
5、我寫的散文教學活動的組織藝術一文里也作了充分的闡述,在教學中我也是這樣做的雖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我的教學還是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也在不斷提高。 第三,我們普遍認為,一節課還是應當追求“一得”的,現在我們中的許多老師往往什么都想一下子就塞給學生,結果造成滿堂灌,這種急功近利式的教學只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時間久了,他們就會對你的教學感到厭倦,所以,就產生了溫教授說的,到了高校的學生對語文教師的評價往往不是很高甚至不太看好。 但是,今天的課堂教學仍然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比如作文講評課“讓思維有序深刻起來”,我和幾位同學
6、都認為首先是課題就不太好,因為它包括了兩個知識點,而要在一節課里解決兩個問題,恐怕難以做到甚至一個也無法充分解決,更何況授課者還要求學生開展寫作訓練雖然是200多字,可要在一節課內完成是不現實的。其次這節課在談到高考優秀作文的要素時,列舉了許多條件,這讓我們有點眼花繚亂,要是真給學生講,我想他們也不會很明白、清晰的。我本人也上過關于提高議論文思辨性的公開課,當初我也是采用對比法、歸納法等,調動了最臨近策略、知識分享策略、同材互評策略等多種策略組織教學,但我只重點解決如何圍繞事例展開議論、如何安排議論結構,我覺得只要學生掌握了分析事例、把握結構的方法就達到了我的教學目標。要進行寫作訓練,只能移到
7、課外,或再用一節課進行專門訓練,因此我覺得,我的課還是注重“一得”的。 相比較之下,我覺得囚綠記就上得成功多了,他對學生的問題做了種種預設,對文本展開由淺入深的探究,很好地達到了對文學類文本可以多元解讀的目的。再別康橋也體現了一課一得的理念,對教學目的的設計都比較到位。對此,我覺得自己的教學還要在這個方面多努力,提醒自己,教學上,是不可能一口讓學生吃成一個胖子的更何況, 如果真“胖”了,也不太好,不僅形象不好,也會消化不良,變為病態之人的。 第四,手術刀式的分析教學痕跡仍然存在,尤其是文本分析時,老師們很容易就這樣做了使得語文教學失去了應有的語文美感。溫教授提出,每當有了這樣的痕跡時,就應當積極回歸到讓學生個體去體驗和想象,尤其是文學作品,即使是冥想五分鐘,引導學生想象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意象、情景、態度等等,都可以說是成功的。對此,前面我說過,現在很多語文教師存在浮躁心理,即使平常的語文課也很難給學生有冥想的時間大家總放心不下,總認為與其讓學生自己體悟不如自己講來得干凈利索,更別說是開設公開課或研討課了(當然當前我們教師的評課導向也很成問題,動不動就是教學目的是否明確,教態是否端正,板書是否清晰有條理等等這些無關多少痛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