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遺傳學試卷—計算題_第1頁
大學遺傳學試卷—計算題_第2頁
大學遺傳學試卷—計算題_第3頁
大學遺傳學試卷—計算題_第4頁
大學遺傳學試卷—計算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第二章 遺傳學的細胞學基礎1.小鼠在下述幾種情況下分別能產生多少配子?(1)5個初級精母細胞; (2)5個次級精母細胞; (3)5個初級卵母細胞; (4)5個次級卵母細胞。答:(1)20 (2)10 (3)5 (4)5解析(1)每個初級精母細胞產生2個次級精母細胞,繼續分裂產生4個精子即雄配子,所以5個產生5×4=20; (2)每個次級精母細胞產生2個雄配子,所以5個產生5×2=10; (3)每個初級卵母細胞產生1個次級卵母細胞,繼續分裂產生1個卵細胞即雌配子,所以5個產生5×1=5; (4)每個次級卵母細胞分裂產生1個卵細胞即雌配子,

2、所以5個產生5×1=5. 2.果蠅的基因組總共約有1.6×108個堿基對。DNA合成的數率為每秒30個堿基對。在早期的胚胎中,全部基因組在5min內復制完成。如果要完成這個復制過程需要多少個復制起點?答:需要約1.77×105起始點。解析在只有一個復制起始點的情況下,果蠅基因組復制一次需要的時間為: 1.6×108個堿基對/(30個堿基對/s)=5.3×107s; 如果該基因組在5min內復制完成,則需要的復制起始點為: 5.3×107/5×601.77×105(個起始點)3.如果某個生物的二倍體個體染色體數目為1

3、6,在有絲分裂的前期可以看到多少個染色體單體?在有絲分裂后期,有多少染色體被拉向細胞的每一極?答:32條染色體單體 16條染色體被拉向每一極解析從細胞周期來講,一個細胞周期包括物質合成的細胞間期和染色體形態發生快速變化的分裂期,染色體的復制發生在細胞分裂間期。所以,在細胞分裂前期,每一條染色體都包括兩條單體。因為該二倍體生物2n=16,所以在有絲分裂的前期可以見到16×2=32條單體。在有絲分裂后期,著絲粒復制完成,此時,每條染色體上的兩條單體彼此分離,分別移向細胞兩極,即每一極都有16條染色體分布,且每條染色體都只包含一條單體。 (第三章 孟德爾式遺傳)1.真實遺傳的紫莖缺刻葉(A

4、ACC)與真實遺傳的綠莖馬鈴薯葉(aacc)雜交,F2代結果如下:紫莖缺刻葉247,紫莖馬鈴薯葉90,綠莖缺刻葉83,綠莖馬鈴薯葉34.(1)分別寫出親本和F2 4種表型的基因型; (2)在總數454株的F2中,計算4種表型的預期數;(3)進行X2檢驗,說明這兩對基因是否為自由組合。解析(1)由于親本為真實遺傳,說明皆為純合體,從F2表型可以看出,紫莖:綠=3:1說明紫莖為完全顯性;缺刻葉:馬鈴薯葉=3:1,缺刻葉對馬鈴薯葉為完全顯性。顯設A、a決定紫莖、綠莖,C,c決定缺刻葉、馬鈴薯葉。則依題意,親本基因型分別是:紫莖缺刻葉AACC,綠莖馬鈴薯葉aacc;F2 4種表型的基因型分別是:紫莖缺

5、刻葉A C ;紫莖馬鈴薯葉A cc;綠莖缺刻aaC ,綠莖馬鈴薯葉aacc。(2)根據F2表型比例分析,該性狀的遺傳表型可按9:3:3:1比例來預測。 紫莖缺刻葉 454×9/16=255 綠莖缺刻葉 454×3/16=85 紫莖馬鈴薯葉 454×3/16=85 綠莖馬鈴薯葉 454×1/16=28 (3)X2檢驗: X2=(A-T)2/T=(247-255)2/255+(90-85)2/85+(83-85)2/85+(34-28)2/28 =1.88Df=3,查表求得:0.50<p<0.70可見該雜交組合符合F2的預期分離比,說明這兩對基因

6、符合自由組合。2.如果有一個植株對4個顯性基因是純合的,另一植株對相應的4個隱性基因是純合的,兩植株雜交,問F2中基因型及表現型像親代父母本的各有多少?解析假如4對顯性基因為AABBCCDD,對應的4對隱性基因為aabbccdd,則F2中基因型為AABBCCDD的比例為(1/4)4=1/256,基因型為aabbccdd的比例為(1/4)4=1/256,表現型為A B C D 的比例為(3/4)4=81/256,表現型為aabbccdd的比例為(1/4)4=1/256.3.在某項番茄雜交實驗中,F2中有3629株是紫莖,1175株是綠莖,3:1的比值是所預期的。試問實際觀察數與理論期望數之間差異

7、顯著嗎?(n1時,X20.05=3.84; n2時,X20.05=5.99; n3時,X20.05=7.81)解析:理論值分別為(3629+1175)×3/4=3603;(3629+1175)×1/4=1201 X2(36293603)2/3603+(11751201)2/1201=0.7505 X2< X20.05(3.84,n=1) 故實際觀察數與理論期望數之間差異不顯著。 4.A對a為顯性,B對b為顯性,若: AaBb×aabb A B aabb A bb aaB ,雜交后代四種表現型分別為400、400、100、100,那么在AABB×aa

8、bb雜交中,F2群體中aabb占的比例是多少?解析:重組值20%F2群體中aabb占16% 5.生物基因型AaBbCc個體與aabbcc個體交配后有10個后代時,10個后代中有8個都是AaBb的概率是多少?有6個是aabbcc的概率是多少?(前提:3對基因都是獨立遺傳的)解析:(1)C108(1/4)8(3/4)2 (2)C106(1/8)6(7/8)46.香豌豆的花冠有紫色的和紅色的,這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決定的,花粉的形狀有長形的和圓形的,這也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決定的。貝特森和潘耐特把紫色圓形的植株與紅色長形的植株雜交,得到的子一代全是紫色長形的,把子一代植株自花授粉,得到子二代,共計519株,

9、其中紫色長形226,紫色圓形95,紅色長形97,紅色圓形1,問子二代分離比是否符合9:3:3:1?附X2表n P0.990.950.500.100.050.020.0112340.000160.02010.1150.2970.00390.1030.3520.7110.151.392.373.362.714.616.257.783.845.997.829.495.417.829.8411.676.649.2111.3513.28解析:(1)假設子二代分離比符合9:3:3:1,則紫色長形:紫色圓形:紅色長形:紅色圓形的理論比應為:519×9/16:519×3/16:519

10、15;3/16:519×1/16=291.9:97.3:97.3:32.4所以X2=(226-291.9)2/291.9+(95-97.3)2/97.3+(97-97.3)2/97.3+(1-32.4)2/32.4=14.88+0.05+0.00+30.43=45.36(2)查X2表,判斷df=3,45.36遠大于11.35,所以P遠小于1%,說明實得數與理論比差異極顯著,因此子二代分離比不符合9:3:3:1。(10分)7.單冠白羽的萊杭雞與豌豆冠黑羽的印第安斗雞雜交,F1是白羽豌豆冠,F1×F1雜交得F2,有:111只白羽豌豆冠;37只白羽單冠;34只白羽豌豆冠,8只黑羽

11、單冠。試問:(1)你預料每一類型的理論數是多少?(2)用X2法測定你的解釋。X2表:P 0.80 0.70 0.50 0.10 0.05n=1 0.064 0.148 0.455 2.706 3.841n=2 0.446 0.713 1.386 4.605 5.991n=3 1.005 1.424 2.366 6.251 7.815n=4 1.649 2.195 3.357 7.779 9.488解答:(1)兩對基因為獨立遺傳,F2理論預期值為:白羽豌豆冠,190×1/16=106.9;白羽單冠,190×3/16=35.6;黑羽豌豆冠,190×3/16=35.6;

12、黑羽單冠,190×1/16=11.9。(2)X2=1.55;自由度為4-1=3;0.70>P>0.50;理論與實際結果相符,假設成立。8. 玉米種子的有色(C)與無色(c),非蠟質(Wx)與蠟質(wx)胚乳,飽滿(Sh)與皺粒(sh)是3對等位基因,這3個基因雜合的支柱用三隱性親本測交后得到下面的結果:無色,非蠟質,皺粒 84 有色,蠟質,皺粒 951 無色,非蠟質,飽滿 974 有色,蠟質,飽滿 99 無色,蠟質,皺粒 2349 有色,非蠟質,皺粒 2216 無色,蠟質,飽滿 20 有色,非蠟質,飽滿 15總數 6708 (1) 確定這3個基因是否連鎖?(2) 假設雜合

13、體來自純系親本的雜交,寫出親本的基因型。(3) 如果存在著連鎖,繪出連鎖遺傳圖。(4) 是否存在著干擾?如果存在,干擾值是多少?解答:(1)這三個基因都連鎖。 (2)如果雜合子來自純系親本的雜交,則親本的基因型是CCshshWxWx和ccShShwxwx。 (3)基因C和Sh之間的重組率是Rf=(84+20+99+15)/6708=3.25%。基因Wx和Sh之間的重組率是Rf=(974+20+951+15)/6708=29.2%。基因Wx和C之間的重組率是Rf=(974+84+951+99)/6708=31.4%.所以連鎖圖為 C 3.25 Sh 29.2 Wx (第四章 連鎖遺傳規律)1.當

14、進行某雜交實驗時,獲得圖下圖所示結果; AaBb ×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42% 42% 8% 8% 問(1)發生交換和沒有發生交換的配子類型;(2)在這兩個位點之間,四線期交叉的百分率; (3)這兩點間的遺傳距離是多少.解析(1)此雜交為測交,子代中的類型和比例直接反映被測親本所形成的配子的類型和比例。數值多的為未交換配子,數值少的為交換配子。所以,未交換的配子是Ab,aB;交換的配子是AB,ab(2)A、B間的重組率:Rf=2×8%/2×(42%+8%)=16%=0.16因為每發生一次交叉,只有一半發生交換,所以四線期時A、B間發

15、生交叉的百分率是:2×16%=32%(3)A、B間的基因圖距是16cM2.假定A、B、C連鎖基因的遺傳學圖如圖所示,且知干涉值為40%,問ABC/abc親本產生的各種配子的頻率如何? A B C 10 20 解析根據遺傳學圖可以得到,A、B間的交換值為10%,B、C間的交換值為20%。則理論雙交換率=10%×20%=2%=0.02。因為,干涉值為40%,所以,并發系數=1-40%=60%=0.6實際雙交換率應為2%×60%=1.2%=0.012因此,在干涉為40%的條件下,可求得8種配子的頻率。雙交換:AbC與aBc,各位1/2×1.2%=0.6%單交換

16、:Abc和aBC,各為1/2×(10%-1.2%)=4.4%單交換:ABc和abC,各為1/2×(20%-1.2%)=9.4%親本類型:ABC與abc,各為1/2×(100%-1.2%-8.8%-18.8%)=35.6%3.一種基因型為AB/ab的植物與基因型為ab/ab的純合隱性個體雜交,如果這兩個座位相距10cM,則后代中有多少是AaBb基因型個體?解析在遺傳學中,將1%交換值定義為一個圖距單位,即1個厘摩(cM)。交換值越大,則遺傳距離越遠。由于交換值不易觀測,所以當遺傳距離較近的情況下,可以用重組值代替交貨值。 P: AB/ab × ab 后代:

17、 AB/ab ab/ab Ab/ab aB/ab 親組合 重組合由于是測交后代,所以后代表現型的類型比例反映了配子的類型與比例,此時:重組值=重組合類型數/(親組合類型數+重組合類型數) ×100% =10%即重組合類型占10%,親組合類型占90%。而兩種重組合所占比例相等,兩種親組合所占比例相等。后代中各基因型比例分別為: AB/ab:45% Ab/ab:45% Ab/ab:5% aB/ab:5% 所以,在后代中AaBb占45%4.在番茄中,基因O、P和S都在第二染色體上。對這3個基因是雜合的F1用三隱性個體進行測交,得到下列結果。問:(1)這3個基因在第二染色體上的順序如何?(2

18、)兩個純合親本的基因型?(3)這些基因間的圖距?(4)并發系數?測交子代類型數目73s348p2p s96o110os2o p306o p s63分析過程: 1)3基因的順序應是:pos。 2)二純合親本的基因型為:po/po+和+s/+s 3)基因間的圖距是:Rfp-o(9611022)/1000=21% Rfo-s(736322)/1000=14% 因此,3各基因間的遺傳學圖如下所示: p o s 21 144)并發系數(C)=實測雙交換率/理論雙交換率0.4/(21%×14%)=13.6%5已知玉米的第6號染色體上有兩對基因:Pl(紫株)和P1(綠株)以及Py(高莖)和py(矮

19、莖)。它們之間圖距為20個單位。作了P1Pyp1py×P1Pyp1py的雜交。問 :(1)每個親本所產生什么樣比例的基因型配子?(2)后代中p1pyp1py基因型 占多大比率?(3)后代中紫色矮莖植株占多大比率?答:1) 0.4 P1Py,0.4 p1py,0.1P1py,0.1p1Py; (2) 16  (3) 9  6玉米種子的有色(C)與無色(c),非蠟質(Wx)和蠟質(wx)胚乳,飽滿(Sh)與皺粒(sh)是三對等位基因,用三隱性個體與這三個基因均雜合的植株測交,測交后代的表現型種類和數量如下: 無色非蠟質皺粒   84 &#

20、160;  無色非蠟質飽滿  974無色蠟質飽滿   2349    無色蠟質皺粒   20有色蠟質皺粒    951    有色蠟質飽滿   99有色非蠟質皺粒   2216    有色非蠟質飽滿   15總數     6708確定這三個基因是否連鎖。 假定雜合體來自純系親本的雜交,寫出親本的基因型。 如果存在連鎖,

21、繪制出連鎖遺傳圖。 是否存在著干擾?如果存在,干擾程度如何? 答:(1)這3個基因是連鎖的。 (2)cwxSh和CWxsh為親本型,cwxsh和CWxSh為雙交換型,親本的基因型應該為ccShShwxwx和CCshshWxWx,sh位于中間。 (3)雙交換頻率為 C和Sh之間的重組率為 Sh和Wx之間的重組率為 連鎖圖:(略) (4)理論雙交換率為 ,大于實際雙交換率,存在干擾。符合系數,干擾系數7基因w、s和t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分別在染色體圖上的位置是10、20和40,符合系數為0.6。w+t+s+×wstwst的測交共產生500個后代。指出表現型為+t、+st和+s+的個體數

22、。答:(+t  22);(+s+  47);(+s+178)8下面是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的三個基因的連鎖圖,已注明了重組率,如果符合 系數是0.6,在abd+×abdabd雜交的1000個子代中,預期表型頻率是多少? (a,0)(b,10)(d,20)答:+b+ 3,a+d 3,+bd 47,a+ 47,ab+ 47,+d 47,abd 403,+ 4039在+r+a+b與arbarb的雜交中,得到了下列的子代,+r+arb 359,a+arb 92,arbarb 4,+arb 6,ar+arb 47,a+barb 351,+rbarb 98 ,+barb 43,(

23、1)畫出三個基因的連鎖圖,注明基因間的距離。(2)存在干擾嗎?答:(1)a-r間重組值:(47+43+6+4)1000×100=10,r-b間得組值:(92+98+6+4)1000×100=20;排列順序:(a,10)(r)(b,20),(2)雙交換值:(6+4)1000×100=1,理論雙交換值:10×20=2,所以存 在干擾,符合系數=12=0.5        10在雜合體ABDabd中,基因順序是A-B-D,假定A-B間的重組值為20,B-D間的重組值為10,(1)如符合系數為

24、0時,該雜合體產生的配子類型及各類配子的 比例如何?  (2)如符合系數為0.6時,又產生哪些配及各類配子的比例?答:配子  ABD  abd  Abd  aBD  ABd  abD  AbD  aBd   符合系數=0  35   35  10   10  5   5  0   0  符合系數=0.6   35.6  35.6

25、  9.4   9.4   4.4   4.4   0.6 0.611在雜合體ABD/abd中,基因排列順序是A-B-D,假定A-B間的重組值為20%,B-D間的重組值為10%。 (1)、如符合系數為0時,該雜合體產生的配子類型和各類配子的比例如何? (2)如符合系數為0.6時,又產生哪些配子及各類配子的比例? 答:    類型  ABD   abd  Abd aBD  ABd  

26、60;abD AbD  aBd (1)符合系數0   35% 35% 10% 10%  5% 5%  0%   o%(2)符合系數0.6 35.6%  35.6%  9.4%   9.4%   4.4%  4.4%   0.6%   0.6%12二倍體植株,其A/a、B/b、D/d三個基因位點連鎖關系如下: a   

27、b       d  0   20      50  現有一基因組成為Abd/aBD的植株, (1)假定無干擾存在,該植株與隱性純合體(abd/abd)測交,試寫出測交后代的基因型的種類及比例。(2)若符合系數為0.2,該植株與隱性純合體(abd/abd)測交,問測交后代的基因型的種類及比例是多少。 答:  類型   Abe   aBE   abe 

28、;  ABE   AbE   aBe   ABe   abE (1)無干擾   28%   28%  7% 7%   12%   12% 3% 3%(2)符合系數0.2 25.6% 25.6% 9.4%  9.4%  14.4% 14.4%  0.6%  0.6%13有一果蠅的三點測驗資料如下: + a +  c + e  ca

29、 +  c a e  + + e   + + +  c + +  + a e416   402    49   48   42    37    4   2 試問:(1)這三對基因的排列順序及遺傳距離; (2)符合系數; (3)繪出連鎖圖。 答:(1)這三對基因的排列順序為:   c e A雙交換值=(4+3)/1000)×100%=0.

30、6%c-e之間的交換值=(49+42)/1000)×100%+0.6%=9.7%e-A之間的交換值=(48+37)/1000)×100%+0.6%=9.1%(2)符合系數=0.6%/(9.7%×9.1%)=0.68 (3)連鎖圖(略) 14蝗蟲的性決定是XO類型,發現一只蝗蟲的體細胞中含有23條染色體。(a)這只蝗蟲是什么性別?(b)這只蝗蟲產生不同類型配子的概率是多少?(c)與這只蝗蟲性別相反的二倍體染色體數目是多少? 答:(a)雄 (b)1/2(11A+1X):1/2(11A) (c)24。(第五章 細菌和病毒的遺傳分析)1.用一野生型菌株提取的環狀DNA,轉

31、化一個不能合成丙氨酸(Ala)、脯氨酸(Pro)和精氨酸(Arg)的突變菌株,產生不同類型的菌落,其數目如下: Ala+Pro+Arg+ 8400 Ala+Pro-Arg+ 2100 Ala+Pro-Arg- 840 Ala+Pro+Arg- 420 Ala-Pro+Arg+ 1400 Ala-Pro-Arg+ 840 Ala-Pro+Arg- 840 問:(1)這些基因的圖距為多少? (2)這些基因的順序如何? 解析(1) 根據轉化重組的定義,各基因之間的重組率可以推求如下:RF(Ala-pro)=Ala+、Pro+單獨整合個體數/(同時整合個體數+單獨整合個體數) =(2100+840+1

32、400+840)/(8400+420+2100+840+1400+840) =0.37同理求得:RF(pro-Arg)=(2100+420+840+840)/(8400+1400+2100+420+840+840) =0.30 RF(Ala-Arg)=(840+1400+420+840)/(8400+2100+840+1400+420+840) =0.25也就是說:Ala-Pro、Pro-Arg、Ala-Arg間的圖距分別為37、30、25(2) 由于是環狀DNA,因此推斷這三個基因的相對位置如下:2.用T4噬菌體的兩個毒株感染大腸桿菌,其中一個毒株為小菌落(m)、速溶性(r)、混濁噬菌斑(t

33、u),另一毒株的這3個標記基因都是野生型。將感染后的裂解產物涂布到細菌平板上并進行分類。在10342個噬菌斑中,各類基因型及其數目如下:m r tu3467m+520+3729+ r tu474m r+853+ r+172m+ tu162+ tu965(1) 確定m和r之間的連鎖距離以及r和tu之間的連鎖距離。(2) 請畫出這3個基因的連鎖順序圖。(3) 計算并發系數,這個數字說明了什么?解:(1)m和r之間的連鎖距離:Rf=(162+520+474+172)/10342=12.8%r和tu之間的連鎖距離:Rf=(162+853+965+172)/10342=20.8%(2) m 12.8 r

34、 20.8 tu(3)并發系數C=(162+172)/10342/(12.8%×20.8%)=1.213 因為C=1.2131,I=1-C0,說明存在負干擾。3假設在鏈孢霉中,基因Aa和Bb位于同一染色體臂上,它們的第二次分裂分 離頻率是10和6。試計算Ab×aB雜交子代中AB孢子數。答:Aa與著絲粒的距離為10×12=5cM,Bb為6×12=3cM,Aa與Bb之間的距離為5-3=2cM,則重組型孢子占2,AB孢子占1。4用一野生型菌株的DNA轉化ala- pro- arg-的突變型菌株,產生下列不同類型的菌落:ala+pro+arg+(8400),al

35、a+pro-arg+(2100),ala+pro-arg+(840),ala+pro+arg-(420),ala-pro+arg+(1400),ala-pro-arg+(840),ala-pro+arg-(840)。求這些基因間遺傳圖距和順序?答:RF(ala-pro)=0.37; RF(ala-arg)=0.25; RF(pro-arg)=0.30 5用一般性轉導對細菌的三個基因作圖,宿主細胞是a+bc+。轉導噬菌體感染這個細胞,裂解釋放后,再悉染ab+c細胞,獲得各基因型細胞如下:a+b+c,3;a+bc+,46;a+b+c+,27,abc+,1;a+bc,23。三基的順序及各距如何(假定

36、abc總是并發轉導)?答:b31a27c 6為了確定T4噬菌體r區兩突變間的重組值,用兩種突變噬菌體加倍感染大腸桿菌品系B。裂解液以1:10(7)比例稀釋后涂敷在品系K上,又以1:10(9)比例稀釋 后涂敷在品系B上。在K和B中分別發現2個和20個噬菌斑。試計算重組值?答:0.2。 7用噬菌體P1進行普遍性轉導,供體菌的標記是pur+nad-pdx+,受體菌的標記是 pur-nad+pdx-。轉導后選擇具有pur+的轉導子,然后在1000個pur+轉導子中,檢定其它供體菌的標記是否同時轉導過來。具體結果如下: 基因型 菌落數 nad+pdx+ 12nad+pdx- 243nad-pdx+ 50

37、1nad-pdx- 244合計 1000請問:1). pur和 nad的共轉導率是多少? 2). pur和pdx的共轉導率是多少? 3). nad和pdx在pur的同一邊,還是在它的兩側? 4).您能作出這三個標記基因的遺傳連鎖圖嗎?請在此基礎上解釋上述的實驗結果。 答:1). pur和 nad的共轉導率是: pur+nad-501+244 501+244+12+243pur+nad+ pur+nad-×100%= ×100%=74.5% 2). pur和pdx的共轉導率是: 501+12pur+pdx+501+244+12+243pur+pdx-+ pur+pdx+

38、15;100%= ×100%=51.3%3).依傳統作圖原理,三個基因位點的交換重組中,位于中間的基因重組子個數最少, 在這里有12個pur+nad+pdx+,與供體pur+nad-pdx+類型相比較,基因nad+發生了改變,所以nad位于中間,也就是nad和pdx在pur的同一邊。 4).根據上面的計算和推論可知,這三個標記基因的遺傳連鎖圖為:pur nad pdx pur+nad-pdx+為親本型類型,所以其數目最多。因為pur+nad-pdx-和pur+nad+pdx-為單交換類型,所以數目次之。pur+nad+pdx+是親本pur+nad-pdx+和pur-nad+pdx-雙

39、交換的結果,所以其數目最少。 8大腸桿菌的一個基因為a+ b+c+ d+ e+,對鏈霉素敏感的Hfr菌株與一個基因型為a- b-c- d- e-的F-菌株雜交30分鐘后,然后用鏈霉素處理。再從存活的受體菌中選出e+類型的原養型,其他+基因的頻率如下: a+ 70%,b+沒有,c+85%, d+10%問a、b、c、d,四個基因與供體染色體的原點(最先進入F-受體)的相對位置如何? 答:原點(首先進入F )(第八章 數量性狀遺傳)1.根據對小麥抽穗期的研究,得到F2代表型方差為0.8,兩個雜交親本平均方差為0.25,狹義遺傳力為60%。求(1)環境方差(VE); (2)F2代表型方差中的累加性遺傳

40、方差(1/2VA); (3)F2代表型方差中的顯性遺傳方差(1/4VD); (4)廣義遺傳力(hB2); (5)平均顯性程度。 解析(1)VE= 1/2(Vp1+Vp2)= 0.25 (2)hN2= 1/2VA/VF2 × 100% 1/2VA= hN2× VF2 =0.6×0.8=0.48 (3) VF2 = 1/2 VA + 1/4VD + VE 1/4VD = VF2 - 1/2 VA - VE =0.8-0.48-0.25 =0.07 (4)hB2= (VF2 - VE)/VF2 × 100% =(0.8-0.25)/0.8 × 100

41、%68.75% (5)平均顯性程度= 0.542.在豚鼠毛色的早期研究中,Wright發現:隨機交配的總方差是0.573,一個同型合子的近親交配品系的方差是0.34。在隨機交配的群體中,有關世代決定的遺傳力是0.38。請填寫下表括號中的數據并寫出計算過程。項目方差分量占總方差的百分率()加性遺傳方差VA?38顯性方差VD和上位方差VI?環境方差VE0.340?總方差VT0.573100解析:加性方差:VA38%×0.573=0.218 因為VT=VA+VD+VI+VE 所以, VD+VI=VT-VA-VE=0.015 故:(VD+VI)%= (VD+VI)/VT=0.015/0.573=2.6%同樣,環境方差的百分率為VEVE/VT=59.3因此,各項數據是: VA:0.218;38% (VD+VI):0.015;2.7% VE:0.340;59.3% VT:0.593;100%3. 根據下表資料估計其廣義遺傳率和狹義遺傳率。一個水稻組合的F1,F2,B1,B2及親本的生育期世代 平均數 方差 世代 平均數 方差P1 38.36 4.685 F2 32.49 8.965P2 28.13 5.683 B2 35.88 9.174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