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一 章1. 什么是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硬件和計算機軟件?硬件和軟件哪個更重要? 解:P3 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硬件、軟件和數據通信設備的物理或邏輯的綜合體。 計算機硬件計算機的物理實體。 計算機軟件計算機運行所需的程序及相關資料。 硬件和軟件在計算機系統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樣重要。5. 馮諾依曼計算機的特點是什么? 解:馮氏計算機的特點是:P9 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
2、輸出設備五大部件組成; 指令和數據以同一形式(二進制形式)存于存儲器中; 指令由操作碼、地址碼兩大部分組成; 指令在存儲器中順序存放,通常自動順序取出執行; 以運算器為中心(原始馮氏機)。7. 解釋下列概念:主機、CPU、主存、存儲單元、存儲元件、存儲基元、存儲元、存儲字、存儲字長、存儲容量、機器字長、指令字長。 解:P10 主機是計算機硬件的主體部分,由CPU+MM(主存或內存)組成; CPU中央處理器(機),是
3、計算機硬件的核心部件,由運算器+控制器組成;(早期的運、控不在同一芯片上) 主存計算機中存放正在運行的程序和數據的存儲器,為計算機的主要工作存儲器,可隨機存取;由存儲體、各種邏輯部件及控制電路組成。 存儲單元可存放一個機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儲地址的存儲單位; 存儲元件存儲一位二進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儲器中最小的存儲單位,又叫存儲基元或存儲元,不能單獨存取; 存儲字一個存儲單元所存二進制代碼的邏輯單位; 存儲字長一個存儲單元所存二進制代碼的位數;
4、; 存儲容量存儲器中可存二進制代碼的總量;(通常主、輔存容量分開描述) 機器字長CPU能同時處理的數據位數; 指令字長一條指令的二進制代碼位數;講評:一種不確切的答法: CPU與MM合稱主機; 運算器與控制器合稱CPU。 這兩個概念應從結構角度解釋較確切。 8. 解釋下列英文縮寫的中文含義:CPU、PC、IR、CU、ALU、ACC、MQ、X、MAR、MDR、I/O、MIPS、CPI、FLOPS 解:全面的回答應分英文全稱、中文名、中文解釋三
5、部分。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機(器),見7題; PCProgram Counter,程序計數器,存放當前欲執行指令的地址,并可自動計數形成下一條指令地址的計數器; 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寄存器,存放當前正在執行的指令的寄存器; CUControl Unit,控制單元(部件),控制器中產生微操作命令序列的部件,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 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算
6、術邏輯運算單元,運算器中完成算術邏輯運算的邏輯部件; ACCAccumulator,累加器,運算器中運算前存放操作數、運算后存放運算結果的寄存器; MQMultiplier-Quotient Register,乘商寄存器,乘法運算時存放乘數、除法時存放商的寄存器。 X此字母沒有專指的縮寫含義,可以用作任一部件名,在此表示操作數寄存器,即運算器中工作寄存器之一,用來存放操作數; MARMemory Address Register,存儲器地址寄存器,內存中用來存放欲訪問存儲單元
7、地址的寄存器; MDRMemory Data Register,存儲器數據緩沖寄存器,主存中用來存放從某單元讀出、或寫入某存儲單元數據的寄存器; I/OInput/Output equipment,輸入/輸出設備,為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的總稱,用于計算機內部和外界信息的轉換與傳送; 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每秒執行百萬條指令數,為計算機運算速度指標的一種計量單位;10. 指令和數據都存于存儲器中,計算機如何區分它們? 解
8、:計算機硬件主要通過不同的時間段來區分指令和數據,即:取指周期(或取指微程序)取出的既為指令,執行周期(或相應微程序)取出的既為數據。 另外也可通過地址來源區分,從PC指出的存儲單元取出的是指令,由指令地址碼部分提供操作數地址。 問題討論: × 由控制器分析是指令還是數據; 數據進控制器? × 指令由指令寄存器存取;指令寄存器有控制功能? × 指令和數據的格式不一樣;指令由操作碼和地址碼組成)兩者的二進制代碼形式不一樣?&
9、#160; × 指令順序存放,而數據不是;數據為什么不能順序存放? × MAR放地址,MDR放數據;取指時MDR中也是數據? × 存取數據和存取指令的操作在機器中完全一樣;無法區分? × 指令和數據的地址不一樣;某一存儲單元只能放數據(或指令)? × 指令放在ROM中,數據放在RAM中;用戶程序放在哪?第 三 章1. 什么是總線?總線傳輸有何特點?為了減輕總線負載,總線上的部件應具備什么特點? 解:
10、總線是多個部件共享的傳輸部件。 總線傳輸的特點是:某一時刻只能有一路信息在總線上傳輸,即分時使用。 為了減輕總線負載,總線上的部件應通過三態驅動緩沖電路與總線連通。 講評: 圍繞“為減輕總線負載”的幾種說法:× 應對設備按速率進行分類,各類設備掛在與自身速率相匹配的總線上;× 應采用多總線結構;× 總線上只連接計算機的五大部件;× 總線上的部件應為低功耗部件。上述措施都無法從根上(工程上)解決問題,且增加了許多不必要(或不可能)的限制。× 總線上的部件應具
11、備機械特性、電器特性、功能特性、時間特性;這是不言而喻的。4. 為什么要設置總線判優控制?常見的集中式總線控制有幾種?各有何特點?哪種方式響應時間最快?哪種方式對電路故障最敏感? 解:總線判優控制解決多個部件同時申請總線時的使用權分配問題; 常見的集中式總線控制有三種:鏈式查詢、計數器查詢、獨立請求; 特點:鏈式查詢方式連線簡單,易于擴充,對電路故障最敏感;計數器查詢方式優先級設置較靈活,對故障不敏感,連線及控制過程較復雜;獨立請求方式判優速度最快,但硬件器件用量大,連線多,成本較高。5. 解釋下列概念:總線的主設備
12、(或主模塊)、總線的從設備(或從模塊)、總線的傳輸周期和總線的通信控制。 解: 總線的主設備(主模塊)指一次總線傳輸期間,擁有總線控制權的設備(模塊); 總線的從設備(從模塊)指一次總線傳輸期間,配合主設備完成傳輸的設備(模塊),它只能被動接受主設備發來的命令; 總線的傳輸周期總線完成一次完整而可靠的傳輸所需時間; 總線的通信控制指總線傳送過程中雙方的時間配合方式。6. 試比較同步通信和異步通信。 解: 同步通信由
13、統一時鐘控制的通信,控制方式簡單,靈活性差,當系統中各部件工作速度差異較大時,總線工作效率明顯下降。適合于速度差別不大的場合; 異步通信不由統一時鐘控制的通信,部件間采用應答方式進行聯系,控制方式較同步復雜,靈活性高,當系統中各部件工作速度差異較大時,有利于提高總線工作效率。 8. 為什么說半同步通信同時保留了同步通信和異步通信的特點? 解: 半同步通信既能像同步通信那樣由統一時鐘控制,又能像異步通信那樣允許傳輸時間不一致,因此工作效率介于兩者之間。10. 為什么要設置總線標準?你知道目前流
14、行的總線標準有哪些?什么叫plug and play?哪些總線有這一特點? 解: 總線標準的設置主要解決不同廠家各類模塊化產品的兼容問題; 目前流行的總線標準有:ISA、EISA、PCI等; plug and play即插即用,EISA、PCI等具有此功能。11. 畫一個具有雙向傳輸功能的總線邏輯圖。 解:此題實際上是要求設計一個雙向總線收發器,設計要素為三態、雙向、使能等控制功能的實現,可參考74LS245等總線收發器芯片內部電路。 邏輯圖如下:(n位)幾種錯誤的
15、設計:幾種錯誤的設計:12. 設數據總線上接有A、B、C、D四個寄存器,要求選用合適的74系列芯片,完成下列邏輯設計:(1) 設計一個電路,在同一時間實現DA、DB和DC寄存器間的傳送;(2) 設計一個電路,實現下列操作: T0時刻完成D總線; T1時刻完成總線A; T2時刻完成A總線; T3時刻完成總線B。 解: (1)采用三態輸出的D型寄存器74LS374做A、B、C、D四個寄存器,其輸出可直接掛總線。A、B、C三個寄存器的輸入采用同一脈沖打入。注意-OE為電平控制,與打入脈
16、沖間的時間配合關系為: 現以8位總線為例,設計此電路,如下圖示: (2)寄存器設置同(1),由于本題中發送、接收不在同一節拍,因此總線需設鎖存器緩沖,鎖存器采用74LS373(電平使能輸入)。節拍、脈沖配合關系如下: 節拍、脈沖分配邏輯如下:節拍、脈沖時序圖如下: 以8位總線為例,電路設計如下:(圖中,A、B、C、D四個寄存器與數據總線的連接方法同上。) 幾種錯誤的設計:(1) 幾種錯誤的設計:(1) 幾種錯誤的
17、設計:(2) 幾種錯誤的設計:(2) 幾種錯誤的設計:第 四 章3. 存儲器的層次結構主要體現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要分這些層次?計算機如何管理這些層次? 答:存儲器的層次結構主要體現在Cache主存和主存輔存這兩個存儲層次上。 Cache主存層次在存儲系統中主要對CPU訪存起加速作用,即從整體運行的效果分析,CPU訪存速度加快,接近于Cache的速度,而尋址空間和位價卻接近于主存。 主存輔存層次在存儲系統中主要起擴容作用,即從程序員的角度看,他所使用的存儲器其容量和
18、位價接近于輔存,而速度接近于主存。 綜合上述兩個存儲層次的作用,從整個存儲系統來看,就達到了速度快、容量大、位價低的優化效果。 主存與CACHE之間的信息調度功能全部由硬件自動完成。而主存輔存層次的調度目前廣泛采用虛擬存儲技術實現,即將主存與輔存的一部份通過軟硬結合的技術組成虛擬存儲器,程序員可使用這個比主存實際空間(物理地址空間)大得多的虛擬地址空間(邏輯地址空間)編程,當程序運行時,再由軟、硬件自動配合完成虛擬地址空間與主存實際物理空間的轉換。因此,這兩個層次上的調度或轉換操作對于程序員來說都是透明的。 4. 說
19、明存取周期和存取時間的區別。 解:存取周期和存取時間的主要區別是:存取時間僅為完成一次操作的時間,而存取周期不僅包含操作時間,還包含操作后線路的恢復時間。即: 存取周期 = 存取時間 + 恢復時間 5. 什么是存儲器的帶寬?若存儲器的數據總線寬度為32位,存取周期為200ns,則存儲器的帶寬是多少? 解:存儲器的帶寬指單位時間內從存儲器進出信息的最大數量。 存儲器帶寬 = 1/200ns ×32位= 160M位/秒 = 20MB/S = 5M字/秒
20、0; 注意字長(32位)不是16位。(注:本題的兆單位來自時間=106) 6. 某機字長為32位,其存儲容量是64KB,按字編址它的尋址范圍是多少?若主存以字節編址,試畫出主存字地址和字節地址的分配情況。 解:存儲容量是64KB時,按字節編址的尋址范圍就是64KB,則: 按字尋址范圍 = 64K×8 / 32=16K字 按字節編址時的主存地址分配圖如下:討論: 1、一個存儲器不可能有兩套地址,注意字長32位,不是16位 ,不能按2字節編址; 2
21、、本題與IBM370、PDP-11機無關; 3、按字尋址時,地址仍為16位;´ ( :地址14位,單元16K個,按字編址4K空間。) 4、字尋址的單位為字,不是B。 5、按字編址的地址范圍為016K-1,空間為16K字;按字節編址的地址范圍為064K-1,空間為64KB。不能混淆; 6、畫存儲空間分配圖時要畫出上限。 7. 一個容量為16K×32位的存儲器,其地址線和數據線的總和是多少?當選用下列不同規格的存儲芯片時,各需要多少片? 1K×
22、4位,2K×8位,4K×4位,16K×1位,4K×8位,8K×8位 解:地址線和數據線的總和 = 14 + 32 = 46根; 各需要的片數為:1K×4:16K×32 / 1K×4 = 16×8 = 128片 2K×8:16K×32 / 2K×8 = 8×4 = 32片 4K×4:16K×32 / 4K×4 = 4×8 = 32片 16K×1:16K×32
23、 / 16K×1 = 32片4K×8:16K×32 / 4K×8 = 4×4 = 16片8K×8:16K×32 / 8K×8 = 2×4 = 8片 討論: 地址線根數與容量為2的冪的關系,在此為214,14根; :32=25,5根)´數據線根數與字長位數相等,在此為32根。(不是2的冪的關系。 9. 什么叫刷新?為什么要刷新?說明刷新有幾種方法。 解:刷新對DRAM定期進行的全部重寫過程;
24、160; 刷新原因因電容泄漏而引起的DRAM所存信息的衰減需要及時補充,因此安排了定期刷新操作; 常用的刷新方法有三種集中式、分散式、異步式。 集中式:在最大刷新間隔時間內,集中安排一段時間進行刷新; 分散式:在每個讀/寫周期之后插入一個刷新周期,無CPU訪存死時間; 異步式:是集中式和分散式的折衷。討論: 1、刷新與再生的比較: 共同點: 動作機制一樣。都是利用DRAM存儲元破壞性讀操作時的重寫過程
25、實現; 操作性質一樣。都是屬于重寫操作。區別: 解決的問題不一樣。再生主要解決DRAM存儲元破壞性讀出時的信息重寫問題;刷新主要解決長時間不訪存時的信息衰減問題。 操作的時間不一樣。再生緊跟在讀操作之后,時間上是隨機進行的;刷新以最大間隔時間為周期定時重復進行。 動作單位不一樣。再生以存儲單元為單位,每次僅重寫剛被讀出的一個字的所有位;刷新以行為單位,每次重寫整個存儲器所有芯片內部存儲矩陣的同一行。 芯片內部I/O操作不一樣。讀出再生時芯片數據引腳上有讀出數據輸出;
26、刷新時由于CAS信號無效,芯片數據引腳上無讀出數據輸出(唯RAS有效刷新,內部讀)。鑒于上述區別,為避免兩種操作混淆,分別叫做再生和刷新。 2、CPU訪存周期與存取周期的區別: CPU訪存周期是從CPU一邊看到的存儲器工作周期,他不一定是真正的存儲器工作周期;存取周期是存儲器速度指標之一,它反映了存儲器真正的工作周期時間。 3、分散刷新是在讀寫周期之后插入一個刷新周期,而不是在讀寫周期內插入一個刷新周期,但此時讀寫周期和刷新周期合起來構成CPU訪存周期。 4、刷新定時方式有3
27、種而不是2種,一定不要忘了最重要、性能最好的異步刷新方式。 10. 半導體存儲器芯片的譯碼驅動方式有幾種? 解:半導體存儲器芯片的譯碼驅動方式有兩種:線選法和重合法。 線選法:地址譯碼信號只選中同一個字的所有位,結構簡單,費器材; 重合法:地址分行、列兩部分譯碼,行、列譯碼線的交叉點即為所選單元。這種方法通過行、列譯碼信號的重合來選址,也稱矩陣譯碼。可大大節省器材用量,是最常用的譯碼驅動方式。 11. 畫出用1024×4位的存儲芯片組成一個容量為64K
28、215;8位的存儲器邏輯框圖。要求將64K分成4個頁面,每個頁面分16組,指出共需多少片存儲芯片。 解:設采用SRAM芯片, 總片數 = 64K×8位 / 1024×4位 = 64×2 = 128片 題意分析:本題設計的存儲器結構上分為總體、頁面、組三級,因此畫圖時也應分三級畫。首先應確定各級的容量: 頁面容量 = 總容量 / 頁面數
29、60; = 64K×8位 / 4 = 16K×8位; 組容量 = 頁面容量 / 組數 = 16K×8位 / 16 = 1K×8位; 組內片數 = 組容量 / 片容量
30、0; = 1K×8位 / 1K×4位 = 2片;地址分配: 頁面邏輯框圖:(字擴展) 存儲器邏輯框圖:(字擴展)討論: 頁選地址取A11、A10,頁內片選取A15A12;´ (頁內組地址不連貫? ) 不分級畫;問題:´1、不合題意;2、芯片太多難畫;3、無頁譯碼,6:64譯碼選組。´ 頁選直接聯到芯片;問題:1、SRAM一般只一個片選端;2、譯碼輸出負載能力需考慮。 附加門電路組合2級譯碼
31、信號;´ (應利用譯碼器使能端輸入高一級的譯碼選通信號) 不設組選,頁選同時選8組(16組),并行存取?´ 組譯碼無頁選輸入;´ ´ 2片芯片合為一體畫; 文字敘述代替畫圖;´ 地址線、數據線不標信號名及信號序號。´ 12. 設有一個64K×8位的RAM芯片,試問該芯片共有多少個基本單元電路(簡稱存儲基元)?欲設計一種具有上述同樣多存儲基元的芯片,要求對芯片字長的選擇應滿足地址線和數據線的總和為最小
32、,試確定這種芯片的地址線和數據線,并說明有幾種解答。 解:存儲基元總數 = 64K×8位 = 512K位 = 219位; 思路:如要滿足地址線和數據線總和最小,應盡量把存儲元安排在字向,因為地址位數和字數成2的冪的關系,可較好地壓縮線數。 設地址線根數為a,數據線根數為b,則片容量為:2a×b = 219;b = 219-a;若a = 19,b = 1,總和 = 19+1 = 20;
33、160; a = 18,b = 2,總和 = 18+2 = 20; a = 17,b = 4,總和 = 17+4 = 21; a = 16,b = 8,總和 = 16+8 = 24; 由上可看出:片字數越少,片字長越長,引腳數越多。片字數、片位數均按2的冪變化。 結論:如果滿足地址線和數據線的總和為最小,這種芯片的引腳分配方案有兩種:地址線 = 19根,數據線 = 1根;或地址線 = 18根,數據線 = 2根。 采用字、位擴展技術設計;&
34、#180; 13. 某8位微型機地址碼為18位,若使用4K×4位的RAM芯片組成模塊板結構的存儲器,試問: (1)該機所允許的最大主存空間是多少? (2)若每個模塊板為32K×8位,共需幾個模塊板? (3)每個模塊板內共有幾片RAM芯片? (4)共有多少片RAM? (5)CPU如何選擇各模塊板? 解: (1)218 = 256K,則該機所允許的最大主存空間
35、是256K×8位(或256KB); (2)模塊板總數 = 256K×8 / 32K×8 = 8塊; (3)板內片數 = 32K×8位 / 4K×4位 = 8×2 = 16片; (4)總片數 = 16片×
36、8 = 128片; (5)CPU通過最高3位地址譯碼選板,次高3位地址譯碼選片。地址格式分配如下:討論: 不對板譯碼、片譯碼分配具體地址位;´ ´ 板內片選設4位地址; 不設板選,8個板同時工作,總線分時傳送;´ 8位芯片;´ 8板通過3:8譯碼器組成256K´ 14. 設CPU共有16根地址線,8根數據線,并用-MREQ(低電平有效)作訪存控制信號,R/-W作讀寫命令信號(高電平為讀,低電平為寫)。現有下列存儲芯片:ROM(2K×8位,4K
37、15;4位,8K×8位),RAM(1K×4位,2K×8位,4K×8位),及74138譯碼器和其他門電路(門電路自定)。試從上述規格中選用合適芯片,畫出CPU和存儲芯片的連接圖。要求: (1)最小4K地址為系統程序區,409616383地址范圍為用戶程序區; (2)指出選用的存儲芯片類型及數量; (3)詳細畫出片選邏輯。 解: (1)地址空間分配圖: (2)選片:ROM:4K×4位:2片;
38、160; RAM:4K×8位:3片; (3)CPU和存儲器連接邏輯圖及片選邏輯:討論: 1)選片:當采用字擴展和位擴展所用芯片一樣多時,選位擴展。 理由:字擴展需設計片選譯碼,較麻煩,而位擴展只需將數據線按位引出即可。 本題如選用2K×8 ROM,片選要采用二級譯碼,實現較麻煩。 當需要RAM、ROM等多種芯片混用時,應盡量選容量等外特性較為一致的芯片,以便于簡化連線。 2)應盡
39、可能的避免使用二級譯碼,以使設計簡練。但要注意在需要二級譯碼時如果不使用,會使選片產生二義性。 3)片選譯碼器的各輸出所選的存儲區域是一樣大的,因此所選芯片的字容量應一致,如不一致時就要考慮二級譯碼。另外如把片選譯碼輸出“或”起來使用也是不合理的。 4)其它常見錯誤: 138的C輸入端接地;(相當于把138當2-4譯碼器用,不合理)´´ EPROM的PD端接地;(PD為功率下降控制端,當輸入為高時,進入功率下降狀態。因此PD端的合理接法是與片選端-CS并聯。)´ ROM連讀/寫控制線-WE;(ROM無讀/寫控制端)
40、 15. CPU假設同上題,現有8片8K×8位的RAM芯片與CPU相連,試回答: (1)用74138譯碼器畫出CPU與存儲芯片的連接圖; (2)寫出每片RAM的地址范圍; (3)如果運行時發現不論往哪片RAM寫入數據后,以A000H為起始地址的存儲芯片都有與其相同的數據,分析故障原因。 (4)根據(1)的連接圖,若出現地址線A13與CPU斷線,并搭接到高電平上,將出現什么后果? 解: (1)CPU與存儲器芯片連接邏輯圖:
41、; (2)地址空間分配圖: (3)如果運行時發現不論往哪片RAM寫入數據后,以A000H為起始地址的存儲芯片(第5片)都有與其相同的數據,則根本的故障原因為:該存儲芯片的片選輸入端很可能總是處于低電平。可能的情況有:1)該片的-CS端與-WE端錯連或短路;2)該片的-CS端與CPU的-MREQ端錯連或短路;3)該片的-CS端與地線錯連或短路; 在此,假設芯片與譯碼器本身都是好的。 (4)如果地址線A13與CPU斷線,并搭接到高電平上,將會出現A13恒為“1”的情況。此時存儲器只能尋址A13=1的地址空間(奇數片),A
42、13=0的另一半地址空間(偶數片)將永遠訪問不到。若對A13=0的地址空間(偶數片)進行訪問,只能錯誤地訪問到A13=1的對應空間(奇數片)中去。 17. 某機字長16位,常規的存儲空間為64K字,若想不改用其他高速的存儲芯片,而使訪存速度提高到8倍,可采取什么措施?畫圖說明。 解:若想不改用高速存儲芯片,而使訪存速度提高到8倍,可采取多體交叉存取技術,圖示如下:8體交叉訪問時序: 18. 什么是“程序訪問的局部性”?存儲系統中哪一級采用了程序訪問的局部性原理? 解:程序運行的局部性原理指:
43、在一小段時間內,最近被訪問過的程序和數據很可能再次被訪問;在空間上,這些被訪問的程序和數據往往集中在一小片存儲區;在訪問順序上,指令順序執行比轉移執行的可能性大 (大約 5:1 )。存儲系統中Cache主存層次采用了程序訪問的局部性原理。20. Cache做在CPU芯片內有什么好處?將指令Cache和數據Cache分開又有什么好處? 答:Cache做在CPU芯片內主要有下面幾個好處: 1)可提高外部總線的利用率。因為Cache在CPU芯片內,CPU訪問Cache時不必占用外部總線; 2)Cache不占用外部總線就意味著外部總線可更多地支持I/O
44、設備與主存的信息傳輸,增強了系統的整體效率; 3)可提高存取速度。因為Cache與CPU之間的數據通路大大縮短,故存取速度得以提高; 將指令Cache和數據Cache分開有如下好處: 1)可支持超前控制和流水線控制,有利于這類控制方式下指令預取操作的完成; 2)指令Cache可用ROM實現,以提高指令存取的可靠性; 3)數據Cache對不同數據類型的支持更為靈活,既可支持整數(例32位),也可支持浮點數據(如64位)。 補充討論: Cache結構改進的第三個措施是分級實
45、現,如二級緩存結構,即在片內Cache(L1)和主存之間再設一個片外Cache(L2),片外緩存既可以彌補片內緩存容量不夠大的缺點,又可在主存與片內緩存間起到平滑速度差的作用,加速片內緩存的調入調出速度(主存L2L1)。 21. 設某機主存容量為4MB,Cache容量為16KB,每字塊有8個字,每字32位,設計一個四路組相聯映象(即Cache每組內共有4個字塊)的Cache組織,要求:(1)畫出主存地址字段中各段的位數;(2)設Cache的初態為空,CPU依次從主存第0、1、299號單元讀出100個字(主存一次讀出一個字),并重復按此次序讀8次,問命中率是多少?(3)
46、若Cache的速度是主存的6倍,試問有Cache和無Cache相比,速度提高多少倍? 答:(1)由于容量是按字節表示的,則主存地址字段格式劃分如下: 8 7 2 3 2 (2)由于題意中給出的字地址是連續的,故(1)中地址格式的最低2位不參加字的讀出操作。當主存讀0號字單元時,將主存0號字塊(0
47、7)調入Cache(0組x號塊),主存讀8號字單元時,將1號塊(815)調入Cache(1組x號塊) 主存讀96號單元時,將12號塊(96103)調入Cache(12組x號塊)。» 共需調100/8 13次,就把主存中的100個數調入Cache。除讀第1遍時CPU需訪問主存13次外,以后重復讀時不需再訪問主存。則在800個讀操作中: 訪Cache次數=(100-13)+700=787次» 0.98 » Cache命中率=787/800 98%(3)設無Cache時訪主存需時800T(T為主存周期),加入Cache后
48、需時: (131.167+13)T»T/6+13T´787144.167T» 5.55倍»則:800T/144.167T 有Cache和無Cache相比,速度提高4.55倍左右。 23. 畫出RZ、NRZ、NRZ1、PE、FM寫入數字串1011001的寫入電流波形圖。 解:
49、 24. 以寫入1001 0110為例,比較調頻制和改進調頻制的寫電流波形圖。 解:寫電流波形圖如下: 比較: 1)FM和MFM寫電流在位周期中心處的變化規則相同; 2)MFM制除連續一串“0”時兩個0周期交界處電流仍變化外,基本取消了位周期起始處的電流變化; 3)FM制記錄一位二進制代碼最多兩次磁翻轉,MFM制記錄一位二進制代碼最多一次磁翻轉,因此MFM制的記錄密度可提高一倍。上圖中示出了在MFM制時位周期時間縮短一倍的情況。由圖可知,當
50、MFM制記錄密度提高一倍時,其寫電流頻率與FM制的寫電流頻率相當; 4)由于MFM制并不是每個位周期都有電流變化,故自同步脈沖的分離需依據相鄰兩個位周期的讀出信息產生,自同步技術比FM制復雜得多。 25. 畫出調相制記錄01100010的驅動電流、記錄磁通、感應電勢、同步脈沖及讀出代碼等幾種波形。 解:注意: 1)畫波形圖時應嚴格對準各種信號的時間關系。 2)讀出感應信號不是方波而是與磁翻轉邊沿對應的尖脈沖; 3)同步脈沖的出現時間應能“包裹”要選的讀出感應信號,才能
51、保證選通有效的讀出數據信號,并屏蔽掉無用的感應信號。 4)最后讀出的數據代碼應與寫入代碼一致。 26. 磁盤組有六片磁盤,每片有兩個記錄面,存儲區域內徑22厘米,外徑33厘米,道密度為40道/厘米,內層密度為400位/厘米,轉速2400轉/分,問: (1)共有多少存儲面可用? (2)共有多少柱面? (3)盤組總存儲容量是多少? (4)數據傳輸率是多少? 解: (1)若去掉兩個保護面,則共有:6
52、5; 2 - 2 = 10個存儲面可用; (2)有效存儲區域 =(33-22)/ 2 = 5.5cm 柱面數 = 40道/cm × 5.5= 220道=p (3)內層道周長=22 69.08cm 道容量=400位/cm×69.08cm = 3454B
53、60; 面容量=3454B × 220道 = 759,880B 盤組總容量 = 759,880B × 10面 = 7,598,800B(4)轉速 = 2400轉 / 60秒 = 40
54、轉/秒 數據傳輸率 = 3454B × 40轉/秒 = 138,160 B/S 注意:1)計算盤組容量時一般應去掉上、下保護面;的精度選取不同將引起答案不同,一般取兩位小數;p2)盤組總磁道數(=一個盤面上的磁道數)¹3)柱面數4)數據傳輸率與盤面數無關;5)數據傳輸率的單位時間是秒,不是分。 27. 某磁盤存儲器轉速為3000轉/分,共有4個記
55、錄盤面,每毫米5道,每道記錄信息12 288字節,最小磁道直徑為230mm,共有275道,求: (1)磁盤存儲器的存儲容量; (2)最高位密度(最小磁道的位密度)和最低位密度; (3)磁盤數據傳輸率; (4)平均等待時間。解: (1)存儲容量 = 275道×12 288B/道×4面 = 13 516 800B (2)最高位密度 = p12 288B/230= 17B/mm = 136位/mm(向下取整) 最大磁道直徑
56、60; =230mm+275道/5道 ×2 = 230mm + 110mm = 340mmp 最低位密度 = 12 288B / 340= 11B/mm = 92位 / mm (向下取整) (3)磁盤數據傳輸率 = 12 288B × 3000轉/分 =12 288B × 50轉/秒=614 400B/S (4)平均等待時間 = 1/50 / 2 = 10ms討論: 1、本題給出的道
57、容量單位為字節,因此算出的存儲容量單位也是字節,而不是位; 2、由此算出的位密度單位最終應轉換成bpm(位/毫米); 3、平均等待時間是磁盤轉半圈的時間,與容量無關。第 五 章1. I/O有哪些編址方式?各有何特點? 解:常用的I/O編址方式有兩種: I/O與內存統一編址和I/O獨立編址; 特點: I/O與內存統一編址方式的I/O地址采用與主存單元地址完全一樣的格式,I/O設備和主存占用同一個地址空間,CPU可像訪問主存一樣訪問I/O設備,不需要安排專門的I/O指令。 I/O獨立編址方式時機器
58、為I/O設備專門安排一套完全不同于主存地址格式的地址編碼,此時I/O地址與主存地址是兩個獨立的空間,CPU需要通過專門的I/O指令來訪問I/O地址空間。討論:I/O編址方式的意義: I/O編址方式的選擇主要影響到指令系統設計時I/O指令的安排,因此描述其特點時一定要說明此種I/O編址方式對應的I/O指令設置情況。´ I/O與內存統一編址方式將I/O地址看成是存儲地址的一部分,占用主存空間; 問題:確切地講, I/O與內存統一編址的空間為總線空間,I/O所占用的是內存的擴展空間。 I/O獨立編址方式有明顯的I/O地址標識,
59、´ 而I/O與內存統一的編址方式沒有; 問題:無論哪種編址方式,I/O地址都是由相應的指令提供的,而地址本身并沒有特殊的標識。 2. 簡要說明CPU與I/O之間傳遞信息可采用哪幾種聯絡方式?它們分別用于什么場合? 答: CPU與I/O之間傳遞信息常采用三種聯絡方式:直接控制(立即響應)、 同步、異步。 適用場合分別為: 直接控制適用于結構極簡單、速度極慢的I/O設備,CPU直接控制外設處于某種狀態而無須聯絡信號。 同步方式采用統一的時標進行聯絡
60、,適用于CPU與I/O速度差不大,近距離傳送的場合。 異步方式采用應答機制進行聯絡,適用于CPU與I/O速度差較大、遠距離傳送的場合。討論:注意I/O交換方式、I/O傳送分類方式與I/O聯絡方式的區別: 串行、并行I/O傳送方式常用于描述I/O傳送寬度的類型; I/O交換方式主要討論傳送過程的控制方法; I/O聯絡方式主要解決傳送時CPU與I/O之間如何取得通信聯系以建立起操作上的同步配合關系。´ 同步方式適用于CPU與I/O工作速度完全同步
61、的場合。 問題: I/O 要達到與CPU工作速度完全同步一般是不可能的。同步方式的實質是“就慢不就快”,如采用同步方式一般CPU達不到滿負荷工作。 6. 字符顯示器的接口電路中配有緩沖存儲器和只讀存儲器,各有何作用? 解:顯示緩沖存儲器的作用是支持屏幕掃描時的反復刷新;只讀存儲器作為字符發生器使用,他起著將字符的ASCII碼轉換為字形點陣信息的作用。 8. 某計算機的I/O設備采用異步串行傳送方式傳送字符信息。字符信息的格式為一位起始位、七位數據位、一位校驗位和一位停止位。若要求每秒鐘傳送48
62、0個字符,那么該設備的數據傳送速率為多少? 解:480×10=4800位/秒=4800波特; 波特是數據傳送速率波特率的單位。 注:題意中給出的是字符傳送速率,即:字符/秒。要求的是數據傳送速率,串行傳送時一般用波特率表示。 兩者的區別:字符傳送率是數據的“純”有效傳送率,不含數據格式信息;波特率是“毛”傳送率,含數據格式信息。 10. 什么是I/O接口?為什么要設置I/O接口?I/O接口如何分類? 解: I/O接口一般指CPU和I/O設備間的連接部件; I
63、/O接口分類方法很多,主要有: 按數據傳送方式分有并行接口和 串行接口兩種; 按數據傳送的控制方式分有程序控制接口、程序中斷接口、DMA接口三種。 12. 結合程序查詢方式的接口電路,說明其工作過程。 解:程序查詢接口工作過程如下(以輸入為例):開命令接收門;®選中,發SEL信號®設備選擇器譯碼®接口®地址總線® 1)CPU發I/O地址 設備開始工作;®接口向設備發啟
64、動命令® D置0,B置1 ® 2)CPU發啟動命令 DBR;® 3)CPU等待,輸入設備讀出數據 B置0,D置1;®接口®4)外設工作完成,完成信號 CPU;®控制總線® 5)準備就緒信號 6)輸入:CPU通過輸入指令(IN)將DBR中的數據取走; 若為輸出,除數據傳送方向相反以外,其他操作與輸入類似。工作過程如下: 開命令接收門;®選中,發SEL信
65、號®設備選擇器譯碼®接口®地址總線®1)CPU發I/O地址 2)輸出: CPU通過輸出指令(OUT)將數據放入接口DBR中; 設備開始工作;®接口向設備發啟動命令® D置0,B置1 ® 3)CPU發啟動命令 4)CPU等待,輸出設備將數據從 DBR取走; B置0,D置1;®接口® 5)外設工作完成,完成信號 CPU,CPU可通過指令再次向接口DBR輸出數據,進行第二次傳送。
66、174;控制總線®6)準備就緒信號 13. 說明中斷向量地址和入口地址的區別和聯系。 解: 中斷向量地址和入口地址的區別: 向量地址是硬件電路(向量編碼器)產生的中斷源的內存地址編號,中斷入口地址是中斷服務程序首址。 中斷向量地址和入口地址的聯系: 中斷向量地址可理解為中斷服務程序入口地址指示器(入口地址的地址),通過它訪存可獲得中斷服務程序入口地址。 (兩種方法:在向量地址所指單元內放一條JUM指令;主存中設向量地址表。參考)討
67、論: 硬件向量法的實質: 當響應中斷時,為了更快、更可靠的進入對應的中斷服務程序執行,希望由硬件直接提供中斷服務程序入口地址。但在內存地址字較長時這是不可能的。因此由硬件先提供中斷源編號、再由編號間接地獲得中斷服務程序入口地址。這種中斷源的編號即向量地址。 由于一臺計算機系統可帶的中斷源數量很有限,因此向量地址比內存地址短得多,用編碼器類邏輯部件實現很方便。 14. 在什么條件下,I/O設備可以向CPU提出中斷請求? 解:I/O設備向CPU提出中斷請求的條件是:I/O接口中的設備工作完成狀態為1(D=1),
68、中斷屏蔽碼為0 (MASK=0),且CPU查詢中斷時,中斷請求觸發器狀態為1(INTR=1)。 15. 什么是中斷允許觸發器?它有何作用? 解:中斷允許觸發器是CPU中斷系統中的一個部件,他起著開關中斷的作用(即中斷總開關,則中斷屏蔽觸發器可視為中斷的分開關)。 16. 在什么條件和什么時間,CPU可以響應I/O的中斷請求? 解:CPU響應I/O中斷請求的條件和時間是:當中斷允許狀態為1(EINT=1),且至少有一個中斷請求被查到,則在一條指令執行完時,響應中斷。
69、 17. 某系統對輸入數據進行取樣處理,每抽取一個輸入數據,CPU就要中斷處理一次,將取樣的數據存至存儲器的緩沖區中,該中斷處理需P秒。此外,緩沖區內每存儲N個數據,主程序就要將其取出進行處理,這個處理需Q秒。試問該系統可以跟蹤到每秒多少次中斷請求? 解:這是一道求中斷飽和度的題,要注意主程序對數據的處理不是中斷處理,因此Q秒不能算在中斷次數內。 N個數據所需的處理時間=P×N+Q秒 平均每個數據所需處理時間= (P×N+Q) /N秒; 求倒數得: 該系統跟蹤到的每秒中斷請
70、求數=N/(P×N+Q)次。 19. 在程序中斷方式中,磁盤申請中斷的優先權高于打印機。當打印機正在進行打印時,磁盤申請中斷請求。試問是否要將打印機輸出停下來,等磁盤操作結束后,打印機輸出才能繼續進行?為什么? 解:這是一道多重中斷的題,由于磁盤中斷的優先權高于打印機,因此應將打印機輸出停下來,等磁盤操作結束后,打印機輸出才能繼續進行。因為打印機的速度比磁盤輸入輸出的速度慢,并且暫停打印不會造成數據丟失。討論:´ 打印機不停,理由有如下幾種: 打印內容已存入打印機緩存;´
71、問題:1)如果打印機無緩存呢? 2)如果打印機有緩存,還需要用程序中斷方式交換嗎?(應用DMA) 由于在指令執行末查中斷,因此執行打印指令時不會響應磁盤中斷。´ 問題:打印中斷處理程序=打印指令? 采用字節交叉傳送方式,當兩者同時請求中斷時,先響應盤,再響應打印機,交叉服務。´ 問題:這是程序中斷方式嗎? 由于打印機速度比CPU慢得多,CPU將數據發送給打印機后,就去為磁盤服務,而這時打印機可自己慢慢打印。´
72、; 問題:停止打印機傳送=停止打印機動作? 我有打印機,感覺上打印機工作是連貫的;´ 問題:人的感覺速度=計算機工作速度? 22. CPU對DMA請求和中斷請求的響應時間是否一樣?為什么? 解: CPU對DMA請求和中斷請求的響應時間不一樣,因為兩種方式的交換速度相差很大,因此CPU必須以更短的時間間隔查詢并響應DMA請求(一個存取周期末)。討論: CPU對DMA的響應是即時的;´
73、0; 隨時都能響應? CPU響應DMA的時間更短;´ ´ DMA比中斷速度高; 短、高或不一樣的具體程度? ´ 不一樣。因為DMA與CPU共享主存,會出現兩者爭用主存的沖突,CPU必須將總線讓給DMA接口使用,常用停止CPU訪存、周期竊取及DMA與CPU交替訪存三種方式有效的分時使用主存; 這種情況僅僅存在于DMA與中斷程序之間嗎?答非所問。 24. DMA的工作方式中,CPU暫停方式和周期挪
74、用方式的數據傳送流程有何不同?畫圖說明。 解:兩種DMA方式的工作流程見下頁,其主要區別在于傳送階段,現行程序是否完全停止訪存。停止CPU訪存方式的DMA工作流程如下:現行程序 CPU DMAC I/O CPU DMAC I/O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簡易店鋪轉讓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S建設設計與實施合同
- 心電監護儀器使用流程
- 戀愛婚姻生活中的道德規范
- 疼痛護理常規
- 2025亞馬遜美容個護市場深度洞察報告
- 三晉卓越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5月質量檢測卷(25-X-635C)歷史(B)
- 浙江省六校(杭州二中 溫州中學 金華一中 紹興一中 舟山中學 衢州二中)聯盟2025屆高三5月模擬預測卷英語試卷+答案
- 小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護理
- 醫學倫理學情景劇
- 2024年河北承德辰飛供電服務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小小科學家《物理》模擬試卷A(附答案)
- 體能科學訓練方法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四川民歌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課件
- 溝槽支護及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
- 安踏案例分析
- 四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精選練習
- 五年級人教PEP版英語下冊連詞成句專項積累練習
- T_CHES 18-2018 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準則
- 歐盟RoHS2.0指令附件III及附件IV豁免清單(45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