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尾軸設計_第1頁
船舶尾軸設計_第2頁
船舶尾軸設計_第3頁
船舶尾軸設計_第4頁
船舶尾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 東 海 洋 大 學船舶動力裝置課程設計(20142015學年第1學期)所在專業:輪機工程(陸上)所在班級:陸上1111學生學號201111823125學生姓名:吳凱銓指導教師:安連彤船舶動力裝置課程設計(一)已知條件1.主機型號:6ESDZ 76/160型式:二沖稱、直列、回流掃氣、廢氣渦輪增壓低速柴油機 氣缸直徑:760 毫米 活塞行程:1600 毫米 缸數: 6 持續功率:6190 馬力 持續轉速:124 轉/分 1小時功率:7650 馬力 1小時轉速:130 轉/分 主機飛輪重:1.32 噸2.螺旋漿 直徑:5490 毫米 重量:9.6噸. 3.設計航速:15節(二)中間軸基本直徑(

2、按1983年鋼質海船規范)1.中間軸材料選用35CrMoA 35CrMoA有很高的靜力強度、沖擊韌性及較高的疲勞極限,淬透性較40Cr高,高溫下有高的蠕變強度與持久強度,長期工作溫度可達 500;冷變形時塑性中等,焊接性差。用作在高負荷下工作的重要結構件,如車輛和發動機的傳動件;汽輪發電機的轉子、主軸、重載荷的傳動軸,大斷面零件 。 力學性能:b=70公斤/平方毫米,=15%,=45%,HB=217-255。 熱處理規范及金相組織:熱處理規范:淬火850,油冷;回火550,水冷、油冷。2.中間軸基本直徑d 式中,N軸傳遞的額定功率(馬力),取N=6190馬力 n軸傳遞的轉速,取n=124轉/分

3、 b軸材料的抗拉強度,公斤力/毫米2,取b=70公斤力/毫米2 c系數,根據船舶設計實用手冊輪機部分表3-2-1,取c=1.0 毫米因本輪按冰區級別為B級進行加強,取增加5% d0。則中間軸基本直徑d應為: d=372.4+18.6=391 毫米現取d=440毫米,軸承處的軸徑d=450毫米。螺旋漿軸徑計算:仍按上述中間軸徑d計算公式計算,根據船舶設計實用手冊輪機部分表3-2-1,c=1.26,故螺旋漿軸的計算基本直徑為: =d×1.26=372.4 ×1.26=469.2 毫米故d取480mm。推力軸軸徑計算:仍按上述中間軸徑d計算公式計算,根據船舶設計實用手冊輪機部分表

4、3-2-1,c=1.1則 d=372.4×1.1=409.6毫米按冰區級別為B級進行加強,取增加5% d0。 d=409.6+0.05d= 430毫米 取推力軸軸徑d=460 mm查表得推力環軸徑為860 mm推力環厚度為0.4d=184,取厚度為190 mm(三)軸承負荷計算1.軸承負荷圖的有關數據(1)螺旋漿軸:按有關線圖查得重量系數=1.05,則螺旋漿軸的單位長度重量: 噸力/米(2)中間軸:按有關線圖查得重量系數=0.99。 噸力/米(3)推力軸:按圖紙算得q=1.04噸力/米。2.軸段慣性矩(1)螺旋漿軸: 米4(2)中間軸: 米4(3)推力軸: 米43.軸段負荷簡圖:4.

5、各軸段相對剛度計算各軸段剛度時,忽略銅套影響,取彈性模量E均相等。相對剛度分別為:而 3/4kBC=0.534 5.各節點的分配系數(因屬簡支)其余各節點的分配系數為: 6.各跨距端點的固定彎矩 根據材料力學或結構力學的彎矩表中有關公式求得,并將其填入“不平衡彎矩傳遞分配表”。 7.各點不平衡彎矩傳遞分配表1.000 0.633 0.309 0.507 0.492 0.500 0.500 0.427 0.572 0.379 0.620 0.000 -12.248 0.922 -0.922 6.267 -2.124 1.733 -1.733 1.733 -1.733 1.104 -1.104 2

6、.084 -1.069 11.326 -5.345 0.391 0.000 0.629 -0.980 11.326 -3.383 -1.652 0.198 0.192 0.000 0.000 0.269 0.360 -0.371 -0.608 0.000 -1.692 5.663 0.099 -0.826 0.000 0.096 0.134 0.000 -0.186 0.180 0.000 -0.304 1.692 -5.762 0.826 -0.230 0.186 -0.180 1.692 -3.647 -1.780 0.419 0.406 -0.115 -0.115 0.079 0.106

7、 -0.068 -0.112 -1.824 0.846 0.209 -0.890 -0.058 0.203 0.040 -0.058 -0.034 0.053 0.000 -0.056 1.824 -1.055 0.948 -0.243 0.092 -0.053 1.824 -0.668 -0.326 0.481 0.466 -0.121 -0.121 0.039 0.052 -0.020 -0.033 -0.334 0.912 0.240 -0.163 -0.061 0.233 0.020 -0.061 -0.010 0.026 0.000 -0.016 0.334 -1.152 0.224

8、 -0.253 0.071 -0.026 0.334 -0.729 -0.356 0.113 0.110 -0.126 -0.126 0.030 0.040 -0.010 -0.016 0.000 -0.365 0.167 0.057 -0.178 -0.063 0.055 0.015 -0.063 -0.005 0.020 0.000 -0.008 0.365 -0.224 0.241 -0.070 0.068 -0.020 0.365 -0.142 -0.069 0.122 0.119 -0.035 -0.035 0.029 0.039 -0.008 -0.013 0.000 -0.071

9、 0.182 0.061 -0.035 -0.018 0.059 0.015 -0.018 -0.004 0.019 0.000 -0.006 0.071 -0.243 0.052 -0.074 0.021 -0.019 0.071 -0.154 -0.075 0.026 0.026 -0.037 -0.037 0.009 0.012 -0.007 -0.012 0.000 -0.077 0.035 0.013 -0.038 -0.018 0.013 0.005 -0.018 -0.004 0.006 0.000 -0.006 0.077 -0.049 0.056 -0.017 0.022 -

10、0.006 0.077 -0.031 -0.015 0.028 0.028 -0.009 -0.009 0.009 0.013 -0.002 -0.004 0.000 -0.015 0.039 0.014 -0.008 -0.004 0.014 0.005 -0.004 -0.001 0.006 0.000 -0.002 0.015 -0.053 0.012 -0.019 0.006 -0.006 0.015 -0.033 -0.016 0.006 0.006 -0.009 -0.009 0.002 0.003 -0.002 -0.004 0.000 -0.017 0.008 0.003 -0

11、.008 -0.005 0.003 0.001 -0.005 -0.001 0.002 0.000 -0.002 0.017 -0.011 0.013 -0.004 0.006 -0.002 0.017 -0.007 -0.003 0.006 0.006 -0.002 -0.002 0.002 0.003 -0.001 -0.001 0.000 -0.003 0.008 0.003 -0.002 -0.001 0.003 0.001 -0.001 0.000 0.002 0.000 0.000 0.003 -0.012 0.003 -0.004 0.001 -0.002 0.003 -0.00

12、7 -0.004 0.001 0.001 -0.002 -0.002 0.001 0.001 -0.001 -0.001 0.000 -0.004 0.002 0.001 -0.002 -0.001 0.001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0.001 0.004 -0.002 0.003 -0.001 0.001 0.000 0.004 -0.002 -0.001 0.001 0.001 0.000 0.000 0.001 0.001 0.000 0.000 0.000 -12.248 12.248 -1.864 2.670 -2.869 2.866 -1.

13、510 1.510 -1.491 1.490 -1.280 1.281 -1.470 8.各點支反力,由力學分析得:RB=18.35噸; RC=8.87噸; RD=8.43噸; RE=9.12噸;RF=8.92噸; RG=9.01噸; RH=8.87噸 9.校核 載荷總重量:W=9.6+2.6*7.975+1.83*22.96+2.19*1.445+1.32=76.83噸 總的支承反力: R=B+C+D+E+F+G+H=18.35+8.87+8.43+9.12+8.92+9.01+8.87=71.48噸10.軸承負荷:螺旋槳軸(靠近螺旋槳)采用鐵梨木軸承,則其長度:L=4D另一螺旋槳軸采用白合

14、金軸承,其長度:L=2D中間軸軸承長度:L=0.74D推力軸軸兩端支撐軸承尺寸:L=D B點 公斤力/厘米2 C點 公斤力/厘米2 D點 公斤力/厘米2 E點 公斤力/厘米2 F點 公斤力/厘米2 G點 公斤力/厘米2H點:H點負荷應包括推力軸前半部分重量,因此:H=3.00+3.17(2.3-1.445)=3.00+2.71=5.71 噸 公斤力/厘米2軸承負荷及允許比壓:軸承負荷及軸承支反力。在軸系中,任何軸承不允許出現軸承脫空、上軸承襯承載或過載現象,軸承的最大允許負荷Rmax,應不超過下式確定的值:Rmax= p·d·l式中,d在軸承襯長度內的軸外徑; l軸承襯長度; p軸承襯材料的允許比壓。一般情況下,軸承允許比壓應不超過下列數值:白合金艉管軸承 p5 公斤力/厘米2鐵梨木艉管軸承 p3 公斤力/厘米2中間軸承 p6 公斤力/厘米2推力軸承 p28 公斤力/厘米2減速器大齒輪軸承 p10 公斤力/厘米2所謂軸承的負荷過重即軸承的最大負荷超過了軸承允許比壓的數值。因為B、C、D、E、F、G、H點的軸承負荷均在要求范圍內,故軸承位置合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