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團視角瞄向散雜貨運營_第1頁
上港集團視角瞄向散雜貨運營_第2頁
上港集團視角瞄向散雜貨運營_第3頁
上港集團視角瞄向散雜貨運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上港集團視角瞄向散雜貨運營         7月14日,上海港迄今最大的散雜貨綜合性港區工程概算總投資近47億元的上海港羅涇港區二期碼頭工程通過國家竣工驗收。據了解,羅涇二期工程位于長江口南支河段南岸,背依上海寶山區羅涇鎮,工程概算總投資46.8764億元,其中24.5億元來自上港集團發行的可轉債,其余基本為上港集團的自有資金。羅涇二期將是上海港迄今投資建設的最大的散雜貨綜合性港區。上港集團副總裁、“抓斗大王”包起帆表示,上港集團以集裝箱為主體的格局未變,但在散雜貨方

2、面將有新突破。大舉發力散雜貨上港集團總裁陳戌源介紹,羅涇二期使用岸線長2720.1米,工程設計為礦石碼頭、煤炭碼頭和鋼雜碼頭三大裝卸作業區,共建33個泊位工程,包括9個大型深水海輪泊位,分別是2個20萬噸級的礦石泊位,1個7萬噸級的煤炭泊位,6個3-5萬噸級的鋼雜碼頭;以及相應的24個水水中轉泊位。年設計通過能力為4380萬噸。該工程于2005年6月13日開工建設,至2007年5月至8月間,礦石碼頭作業區、煤炭碼頭作業區、鋼雜碼頭作業區分別建成,并投入試運營。很明顯,上港集團對羅涇二期的定位很明確,碼頭將主要用于裝卸煤炭、鐵礦石和鋼鐵等量大的貨物。羅涇二期建成投產后,將使上港集團的礦石、煤炭和

3、鋼雜等散雜貨吞吐能力進一步擴大,散雜貨支柱產業將得到穩步發展,使公司產業結構更趨合理。 據了解,從1995年開始,上海港主要以發展集裝箱碼頭為主,外高橋一期到五期以及后來的洋山港基本都是集裝箱碼頭。而近年來,上海港也意識到了上海以及周邊地區在鋼鐵、能源等方面的需求量大,給散雜貨運輸帶來較大空間。 過去,上海港的散雜貨碼頭零散分布在黃浦江兩岸,根據上海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及2010年世博會召開的要求,黃浦江老港區在2007年之前必須實現搬遷,這使得上海港原本已經嚴重超負荷的吞吐能力與快速發展的業務量之間的矛盾更為突出。 而羅涇二期則把這些散落的碼頭整合起來。包起帆表示,目前有65個散雜貨碼頭已經搬遷

4、到羅涇二期;雖然新建及改擴建的碼頭只有33個,但總的吞吐能力將強于以往。“前店后場”模式1/3服務寶鋼VIP客戶包起帆介紹,該碼頭最獨特之處在于,運營采取“前港后廠”的集約模式,由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提供裝卸、調配煉鋼原料、皮帶機運送原料進入寶鋼集團浦鋼公司煉鋼爐的“一條龍”服務,首次在全球實現了公共碼頭與鋼鐵企業“零縫隙”物流配送。“這就如一個大的飯店,其中的VIP客戶是寶鋼,而散戶是長江沿線的客戶,服務質量都是一樣。”包起帆介紹,該碼頭的1/3的吞吐量是專門為寶鋼服務的,而2/3的吞吐量將會滿足長江沿線的客戶需求。“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是促進了土地、岸線資源的集約化利用和物流環節的有序銜接,即穩

5、定了主要要客戶又滿足了不同層次客戶的需求。”包起帆如是說。根據羅涇二期的定位,其礦石碼頭是為長江沿線的鋼廠以及上海本地鋼廠服務;鋼雜碼頭是為寶鋼集團浦鋼公司(下稱浦鋼公司)及上海附近的鋼廠服務;煤炭碼頭則是為上海的電廠以及浙江、江蘇的電廠服務。 碼頭工程于2005年6月13日開工建設,至2007年5月底礦石碼頭作業區和同年8月底煤炭碼頭作業區、鋼雜碼頭作業區分別建成,并分別投入試生產運營,運行狀況良好。據統計,礦石碼頭從2007年6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累計完成吞吐量2967.01萬噸,其中浦鋼公司配送115.8萬噸。鋼雜碼頭從2007年9月1日至2008日6月30日,累計完成吞吐量41

6、9.08萬噸,其中為浦鋼公司配送5.7萬噸。煤炭碼頭從2007年9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累計717.5萬噸,其中為浦鋼配送61.92萬噸。惠及上海乃至長江流域將上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經濟、貿易和航運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決策。作為我國沿海最大的樞紐港,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多年來一直位居全國之首,2007年已達到了創紀錄的5.61億噸。經國家發改委核準、在交通運輸部和上海市等有關部委的關心支持下,上海港羅涇港區二期工程順利開工,而且被列為上海市的重大工程項目。以往,由于運送鐵礦石的都是幾十萬噸級的超大型散貨輪,無法進入水深不夠的長江口,必須在馬跡山、綠華山等地的減載站換成吃水較淺的小型貨輪。據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羅涇二期擁有20萬噸級的礦石泊位,部分散貨輪可直接靠港,20萬噸級的散貨輪經過減載滿足約12.5米的吃水深度后也可以靠泊。其碼頭的其他三分之二的貨源將主要來自長三角,為長三角乃至長江流域經濟發展帶來利好。包起帆向記者表示,上港集團已與馬鞍山鋼鐵、梅山鋼鐵等六個鋼鐵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它們將通過羅涇二期24個水水中轉的碼頭進行運輸。 專家表示,它的建成,對進一步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升上海港的集聚和輻射能力,也為確保上海和長三角地區,以及長江流域電煤、礦石等國家重點物資的運輸、中轉和物流配送提供了有力的能力保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