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WIFI項目的方案概述_第1頁
地鐵WIFI項目的方案概述_第2頁
地鐵WIFI項目的方案概述_第3頁
地鐵WIFI項目的方案概述_第4頁
地鐵WIFI項目的方案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地鐵WIFI項目方案概述一、項目介紹:1、 鄭州地鐵試點情況簡介:項目概況 l 一期線路長26.2km,均為地下線;設站20個,最大站間距2353.71m,最小站間距944.2m,平均站間距1.325km。l 1號線一期工程配置列車數:初期25列,最終規劃47輛車l 最大車速80 KM/H,最小列車發車間隔3分鐘。 l 與公網無線信號合路后共用漏纜,單向隧道中配備2條漏纜 業務需求 l 車站區間/到車輛段的寬隧道/U型槽業務需求: p 每輛車上行2路視頻監控,4Mpbs,下行PIS信息8Mbps l 停車場/車輛段的業務需求: p 停車場/車輛段內可以同時調2路視頻監

2、控信號上傳,上行XMpbsp 在非運營時段,通過無線通信下載錄播信息到車輛,下行XMbps2、無線覆蓋方案(漏纜):共建共享 l 系統與民用通信系統共用漏纜,靠右側2根漏纜,分別在1.9米和3米高度處,車頂高4.15米 l 無須在隧道中另外布設天線,節省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 RRU和漏纜的連接 l 4path RRU采用單向2path方案覆蓋,RRU兩端的漏纜覆蓋屬于同一小區 l RRU的射頻信號通過多頻合分路器,與其它系統的信號合路后一起連接到漏纜 3、隧道覆蓋漏纜合路設計方案:l 該系統與商用系統信號合路后共用漏纜 l 為保證系統提供足夠的帶寬,提高用戶的整體寬帶體驗,上下行隧道設計為兩個

3、小區。由于POI無法將系統的兩路信號隔離后與公網信號合路,因此需要額外的合路器,將RRU與POI合路后的信號進行二次合路 l 系統與民用通信系統共用漏纜,靠右側2根漏纜,分別在1.9米和3米高度處,車頂高4.15米(鄭州地鐵)4、隧道覆蓋方案:隧道覆蓋 l RRU與BBU配置在一起,部署在各個車站; l 如果車站間距大于相鄰車站RRU的覆蓋能力,在隧道中進行加站,采用光纖將RRU拉遠到隧道中5、覆蓋規劃(1)小區覆蓋規劃:上行受限,根據業務帶寬需求,經鏈路預算后得出小區單邊覆蓋距離為708.6米(2)切換帶規劃:切換的遲滯為2dB,切換的時延為120ms, 列車速度按照最大80公里/小時,傳播

4、模型按照漏纜每100米損耗4.3dB計算,切換帶計算如下表:(3)車站區間覆蓋規劃:考慮留有一定冗余,站間距按1.2km規劃,大于1.2km的地方需要加站,大于2.4km的站間考慮加2個站5、特殊場景覆蓋(一):車站到通往車輛段的隧道口l 覆蓋特點: p 多條軌道在一個大的隧道中,列車不一定會挨著鋪設在兩側墻面上的漏纜走,列車走到中間道岔時信號強度較差。且在寬隧道終點需要將漏纜1分2耦合到兩個隧道中去,這個場景在鏈路預算上除上面因素外需要增加考慮隧道的寬度因子,耦合器的損耗兩個因素。p 避免誤切換然后掉話。 l 起點站的相關區段是長度163m,終點站的相關區段是172m,分別利用起點站和終點站

5、的基站延伸覆蓋 6、特殊場景覆蓋(二):U形槽覆蓋l 起點站U形槽長度大約140m,終點站這段長239m,與U型槽相連的隧道共用RRU,在隧道口使用平板天線進行U型槽覆蓋,這部分的覆蓋主要目的是和后面一段的無線覆蓋平滑切換。 l 可以覆蓋到U型槽外220m 7、特殊場景覆蓋(三):車場覆蓋覆蓋特點: 車場有棚,為一塊矩形面積,為了信號的均勻,采用室分方式進行覆蓋,車場內部采用吸頂天線覆蓋,靠近車場入口處采用定向天線向外覆蓋,保證和前面宏站的平滑切換。 8、車載無線覆蓋方案l 單極化列車車載天線尺寸260x100x90mm(長x寬x高)l 需安裝2個,在列車中心線上安裝,天線間距2米,天線間連線

6、與列車長度方向一致 方案簡介 l 車頭和車尾的車載終端TAU互相備份,同時只有一個TAU在收發數據 l 采用2個天線能夠多發多收,提高數據流量9、車載終端TAU與PIS設備接口二、實施步驟:1、每節車廂部署一臺AP設備 (按常規上網人群密度和寬帶需求測算);該AP設備部署在列車車廂中部,引出3條2.4G與5G合路饋線和定向天線,天線分別部署在列車車廂車頂縱面大約1/6、1/2、5/6的位置,從車頂側面實現車廂的三段有效覆蓋2、在車頭和車尾各部署一臺AP,不用于乘客覆蓋,而用于Wi-Fi車地漫游時與軌旁AP對接3、車廂與車廂之間組成環網需要車廂接駁弱電槽提供兩根連接網線;如果只能提供一根連接網線

7、,可采用簡單的網絡對接方案4、如果部分老舊車廂不支持車廂間有線組網,可以提供車廂間AP的WDS無線橋接組網方案5、軌旁AP每隔150米至200米部署一個AP,每個AP外接兩根定向天線,使用不同頻點的5G頻段分別指向不同的相反方向6、列車車頭、車尾各部署一個AP(車頭、車尾分別使用不同的5G頻點,與軌旁AP使用的頻點對應),兩個AP的天線方向分別與軌旁AP的兩根天線實現對接7、車站上行接入:車站子系統僅提供網絡接入和轉發功能,將用戶的網絡訪問流量通過AP接入后,通過車站交換機路由轉發到中心子系統,用戶的網絡訪問控制由中心完成。車站Wi-Fi覆蓋:分為站廳覆蓋和站臺覆蓋8、在每個車站分別部署接入交

8、換機,同一條線路上的車站站內接入交換機組成交換環網;在接駁站部署匯聚交換機,各匯聚交換機連接到控制中心的核心交換機,組成典型的三層交換網絡三、方案分析:軌道交通在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緩解城市交通擁擠、保護環境等方面均顯示出積極促進作用,而其高質量的運營和高品質的服務背后更離不開高速、安全、穩定的網絡作為支撐。但是,無線網絡作為車地通訊的重要載體,卻因為技術瓶頸的存在,無法滿足車廂內低頭族和控制室大屏幕的需求,這也是地鐵無線網首先應該解決的痛點。剖析軌道交通中的Wi-Fi痛點據了解,在已經建成的一些地鐵項目中,控制中心只能同時調用23路車廂內監控視頻,下發車載視頻信號中也屢屢卡頓延播。針對這一情況

9、,專家認為:環境干擾和突發事件安全等問題,是運營者始料未及的,也是痛點的成因。 痛點一:車廂內日漸混亂的Wi-Fi環境在2010年以前,無線網速還沒有突破百兆,智能手機還沒有流行,路面看到的無線終端基本上屈指可數。而隧道內、車廂里基本上只有CBTC和PIS等有限的系統使用2.4G頻段的WLAN技術傳輸數據。但時代發展到了今天,在這個全民低頭使用智能移動設備的年代,列車內有CBTC、PIS和乘客上網等多套系統同時使用WLAN。另外,運營商部署的熱點信號、乘客自帶的3G路由器、藍牙設備、無線鼠標等等在密集的車廂內都在相互擠占了有限的信道資源,因此,車載業務系統的車地無線通信面臨著系統內和系統外的雙

10、重干擾。 痛點二:突發事件加重實時監控壓力地鐵作為安防重地,要求全方位的、實時、清晰的視頻監控,運營管理人員對畫質要求從CIF逐步提升至D1,甚至1080P。而在遭遇突發事件時,監控網絡的壓力超出了現有無線架構的負載極限。例如:按照每車廂2顆720P攝像頭,每司機室1顆720P攝像頭的需求計算(未來每節車廂的攝像頭會提升至4顆甚至8顆),如果出現大量運動畫面,若要保證突發事件中監控畫面無卡頓的需求,則單路攝像頭需要8Mbps的車地網絡上傳帶寬。如果同時調用全車14顆攝像頭進行16分屏直播,則需要100Mbps以上的車地網絡上傳帶寬。但目前在網運行的車地傳輸技術,基本只能支持同時調用2至3路攝像

11、頭進行直播。隨著需要實時同步的車載信息系統越來越多,數據量越來越大,地鐵亟需一套能提供穩定、高速的車地雙向無線通信技術和方案。解決上述難題怎樣做到高性價比?XX網絡推出的802.11ac車地雙向千兆通信平臺,正是針對我國地鐵無線網痛點而生。由于采用了第5代Wi-Fi和針對軌道交通特有的場景化適用技術,可高性價比地解決目前車廂內日漸混亂的Wi-Fi環境,以及突發事件實時監控的網絡壓力,這為我國即將迎來的城市軌道交通第二輪大發展注入了技術創新推動力。 車地雙向千兆通信XX網絡地鐵無線網絡解決方案,實現了車地雙向的千兆通信。在802.11ac基礎上可利用256QAM、載波聚合、深度幀聚合等技術,實現

12、1.3Gbps的連接速率,而實際有效吞吐可達950Mbps。在傳輸距離方面,XX的無線設備采用了先進的MIMO(多入多出)、TxBF(波束成型)、LDPC(低密度糾錯編碼)、MRC(最大比合并分集)等技術,實現了200m距離的高性能傳輸。 車地通信性能加倍場景化一直以來是XX網絡研發的著力點,也是XX無線產品性能引領業界的秘訣。那么,在軌道交通這個更復雜的場景中,這套方案又如何讓性能加倍呢?據介紹,XX采用了車內交換環網技術,實現有線鏈路冗余備份。第一,每節車廂布放一臺車載交換機,車廂間可通過網線互聯,組成環網;第二,利用 VSU虛擬化技術,將各車廂交換機虛擬成一個交換機單元,可進行統一管理,

13、統一策略;第三,整車可實現頭尾2條車地鏈路同時使用,并實現負載均衡,在一條鏈路中斷的情況下,可在20ms內完成鏈路切換保護。 車地通信零丟包一般來說,無線網絡體驗的好壞是由靜和動決定的,看著信號滿格,但隨時都有可能在動的情況下出現中斷。而處于隨時在動的車廂內,這套方案又將如何應對呢?首先是虛擬AP技術,這可以確保軌旁AP工作在相同頻率,也發出相同的BSSID,所有的報文處理和交互,由AC統一協調。對于列車AP來說,可以把整網的所有AP看成一個虛擬的大AP。其次,XX網絡配合車載虛擬大交換機,應用了極具創新應用價值的專利技術MAC地址通告,確保列車跨站區切換軌旁和車地交換機的瞬間,10ms內完成鏈路切換。完善的無縫切換保障體系確保車地通信不會出現切換開銷和網絡丟包。列車在運行過程中,車地通信無論是切換軌旁AP、軌旁交換機還是區間匯聚交換機,都能在瞬間完成。治愈痛點獲專家一致認可在充分了品讀了銳捷網絡針對軌道交通無線網建設方案之后,國內外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專家表示:XX地鐵無線網方案性價比非常高。網絡架構雖然簡單,但性能加倍,在建設和后期運維方面皆能有效節省用戶資金和人力成本投入。另外,由于充分理解并適應了軌道交通的場景化特點,其產品整合后的系統平臺能夠有效消除信源干擾,達到實際應用的高要求。當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城市軌道交通的蓬勃興起,具有節能、快捷便利、客運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