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Alzheimer型癡呆的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掃描腦血流量測定的研究 【摘要】 目的 99Tcm雙半胱乙酯(99Tcm ECD)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掃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腦血流灌注顯像測定Alzheimer型癡呆(dementia of Alzheimer type, DAT)患者腦血流量(CBF)的價值。 方法 用NINCDSADRDA(national
2、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and communicative disorders and stroke and the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disorders association)推薦的DAT診斷標準對以健忘為主訴來院檢查的患者進行診斷,分為可能的DAT患者組(A組)14例,很有可能的DAT患者組(B組)21例,并設置正常對照組11例,進行99TcmECD SPECT腦血流灌注顯像,對其平均及局部CBF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 B組DAT患者平均腦血流較正常對照有明顯降低,局部腦血流表現為A組病人雙側頂葉、海馬回、單側顳葉中下
3、回、顳極血流降低區;B組患者雙側額葉、顳葉、頂葉、枕葉血流明顯下降。 結論 99TcmECD SPECT腦血流灌注顯像測定CBF是一種非侵襲性、簡便可靠的方法,對DAT的診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 Alzheimer型癡呆 腦血流量 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 腦血流灌注顯像 Study on cerebral blood flow of patients with dementia of Alzheimer type ZHOU Ji
4、umao, LIU Hao, LI Yaming, HAN Chunqi, LI Deshun.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1, China 【】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imaging detected by 99TcmECD SPECT in patients with dementi
5、a of Alzheimer type (DAT). Fourteen patients with possible DAT (group A), 21 patients with probable DAT (group B) and 11 healthy persons (control group) were included in our study. DAT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NINCDSADRDA criteria of DAT. All subjects underwent 99mTcECD SPECT sc
6、anning. The images of each group were analyzed to quantify mean cerebral blood flow (mCBF) and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 The mCBF values of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1). The rCBF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schemic areas of group A were fo
7、und in both sides of occipital lobe and hippocampal gyrus, half side of temporal lobe. While both sides of frontal lobe, temporal lobe, parietal lobe and occipital lobe had a low rCBF in group B. The 99TcmECD SPECT CBF imaging is a noninvasive,simpl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diagnosi
8、s of DAT. 【Key】 dementia of Alzheimer type; cerebral blood flow;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erebral blood flow imaging Alzheimer型癡呆(DAT)也稱Alzheimer病(AD),是癡呆最常見類型之一。在65歲的老年人中DAT發病率以每年0.5的速度穩定增加,在85歲老年人中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1,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DAT越早被診斷越容易對患者
9、進行干預和治療2。目前國際上已有不少應用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觀察DAT患者的腦血流量(CBF)的研究,但結果不完全一致,本研究通過對來我院就診的35例DAT患者進行腦血流灌注顯像,對DAT的CBF特點進行初步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按照美國國立神經病語言障礙卒中研究所和AD病及相關疾病協會(NINCDSADRDA)推薦的DAT診斷標準1對來院檢查的以健忘為主訴的患者進行診斷,診斷可能的DAT患者(A組)14例,男5例,女9例,年齡6075歲,平均(66
10、.2±4.0)歲;很有可能的DAT患者(B組)21例,男9例,女12例,年齡6180歲,平均(69.5±8.4)歲;正常對照組11例,為體檢健康者,無心血管疾病及器質性腦病,男5例,女6例,年齡6174歲,平均(68±5.7)歲。 1.2 儀器 GEstarcam 3200 I型單探頭SPECT,配置低能通用型平行孔準直器。 1.3 顯像方法 受檢者于檢查前30 min口服過氯酸鉀400 mg,注射顯像劑前封閉視聽5 min,病人取仰臥位,采集范
11、圍包括頭和主動脈弓。先行動態顯像,肘靜脈“彈丸”注射99TcmECD 740 MBq,以1幀/s的速度采集100 s。15 min后行血流灌注斷層顯像,采集矩陣128×128,放大倍數1.3,探頭旋轉360°,每步進5.6°采集1幀,共采集64幀,每幀采集20 s。 1.4 數據處理 在主動脈弓區域劃感興趣區4050像素,大腦半球200300像素,采用patlak plot法3得出左、右大腦半球的平均腦血流量(mCBF)。采用Butterworth濾波進行圖像重建處理,獲得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圖像,在橫
12、斷面上取感興趣區各自對稱部位,得到腦組織各部位的局部腦血流量(rCBF)。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分析,數據以±s表示,2組間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mCBF 正常對照組mCBF為(42.8±4.5)ml/(100 g·min),A組為(40.8±3.6)ml/(100 g·min),B組為(37.0
13、77;4.4)ml/(100 g·min)。A組mCBF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B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 2.2 rCBF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A組病人雙側頂葉、海馬回部位核素分布降低明顯(P0.05);B組病人除上述部位外,顳葉、額葉、感覺、運動中樞部位血流分布也降低(P0.05)。分別進行各組內左右側半球相應部位血流比較,發現在B組左側顳葉rCBF降低較右側有顯著性差異(P0.01),其他組內左右側半球之間無明顯差異。表1可見,A組病人主要表現為雙側頂葉、海馬回,單側顳葉中、下回、顳極rCBF的降低
14、,B組患者則表現為雙側顳葉、頂葉、額葉、枕葉rCBF的明顯下降,這與Brown等4報道的AD隨疾病的進展,SPECT顯像對rCBF的測定表明病變從后顳可發展到前顳和額葉一致。A組與B組之間,在左側額葉及左側顳葉皮質血流降低有明顯差異(P0.05),而右側無此現象。與正常組相比,A組和B組病人海馬回血流降低尤其明顯(P0.01)。表1 3組的rCBF比較注:與正常組比較,*P0.05,*P0.01;與A組比較,P0.05,P0.01 3 討論 AD是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是癡呆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其
15、病理特點是神經元纖維纏結,大量神經元丟失和老年斑形成,從而造成大腦某些特定區域功能的退行性變化。主要表現為記憶力下降、認知功能減退以及行為異常。目前臨床上對中重度AD治療有效率尚不高,因此,早期診斷、進行早期干預是取得良好療效的關鍵5。以健忘為主訴就診的患者行99mTcECD SPECT顯像測定CBF是一種非侵襲性的方法,并得到了比較滿意的結果,有助于DAT的早期診斷。 典型DAT患者的影像表現已有報道6,大多數表現為對稱性顳葉、頂葉血流量下降。這種典型影像特征多見于中重度DAT患者,而對于早期輕度DAT患者的影像特征報道較少。據楊吉剛等7研究報道,輕度AD
16、的影像特征為單側頂葉、顳葉或顳頂葉血流灌注降低,本研究中也同樣出現了單側顳葉血流灌注降低的表現,但不同之處在于頂葉表現為雙側血流灌注的降低,這可能與選取的樣本,以及對患者病情輕重度的分類標準不同有關。本研究表明優勢半球左側顳葉的rCBF低于右側,且在B組左側顳葉及額葉血流量較A組有明顯的下降,而在右側沒有明顯差異,這與AD的發病機制可能與大腦皮質尤其是優勢半球顳葉海馬的膽堿能神經元的變性、功能低下有關8。有研究表明老年性癡呆病變的核心之一就是海馬區內膽堿能神經元的減少9,海馬回的血流降低是有意義的指標,本研究中可見,在A組即可出現顯著的血流下降,因此,海馬回rCBF的測定有助于早期DAT的診斷
17、。在本研究中,右側丘腦的rCBF在A組以及B組均與正常對照組有明顯差異(P0.05),這可能與記憶功能涉及到右側丘腦有關。小腦的rCBF在正常對照組和A組及B組間未發現明顯的差異,這與AD很少存在小腦的病理學變化10相符合。 本研究中A組患者的大腦mCBF與正常對照組差異不顯著,但B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意義,說明病變早期大腦mCBF無明顯改變或改變輕微。其原因可能為A組患者頂葉、海馬部位改變對大腦mCBF影響不大,而B組病人除上述部位改變外,顳葉、額葉、感覺、運動中樞血流也低下,因而B組病人的mCBF降低明顯。 當前,
18、世界各國人口老齡化速度日趨加快,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繼續提高,人口老齡化和個體衰老將會成為世界上社會生活中的一個十分重要問題。Jorm等分析了7個有關DAT的流行病學調查后發現在65歲人群中DAT發病率每隔4年半就要加倍。早期及時診斷DAT有利于部分阻止或延緩疾病的發展、延緩病人的死亡。應用99mTcECD SPECT腦血流灌注顯像,可以通過腦血流量的測定來分析腦血流變化和癡呆的關系,并可以對同一病人、不同時期或治療前后對比來判斷病情,對DAT的診治有一定價值。 【參考文獻】 王維治. 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3971
19、401. 2 高定國,高尚仁,郭麗. Alzheimer病近十年研究述評J. 心理科學, 2001,24(2):197210. 3 Yano K, Miyasaka T, Sato M.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ated Patlak plot method and its verification in clinical examplesJ. Nippon Hoshasen Gijutsu Gakkai Zasshi, 2007, 63(2):247256.
20、0; 4 Brown DR, Hunter R, Wyper DJ, et al.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regional cerebral 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SPECT blood flow studyJ. J Psychiatr Res, 1996, 30(2):109126. 5 丁新生.老年性癡呆的病理、發病機制及其診斷研究J. 中國臨床康復,2004,8(19):38853887. 6 柳太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注冊稅務師葉青課件
- 2025-2030阻燃軟電纜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裝載碼頭保險杠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注塑機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 期末半日活動方案
- 晚宴現場喝酒活動方案
- 新年廟會撈魚活動方案
- 村民體操活動方案
- 暑假安全實踐活動方案
- 本地書店活動方案
- 血糖監測小講課ppt
- 《科研論文的寫作》課件
- 直流屏培訓課件
- 2024屆江蘇省南京市燕子磯中學化學高一第二學期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醫養結合康復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員工身心健康情況排查表
- 金融科技相關項目實施方案
-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課件
- 23秋國家開放大學《液壓氣動技術》形考任務1-3參考答案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張緊輪支架
- 21ZJ111 變形縫建筑構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