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師的職業幸福,想說愛你不容易!2011年7月,暑假來臨之際,各種各樣的學習也接踵而至。放假第二天,以“幸福指數與低碳經濟”為主題的培訓正式拉開帷幕,正值高溫酷熱天氣,在一片怨聲載道中,老師們議論著教師的職業幸福真的很遙遠成了這次短暫學習中的一個小小插曲。假期培訓是上級部門對教師做的一項基本的培訓工作,旨在提高教師認識,提高教師的幸福指數。可這項費力又費神的工作卻吃力不討好,會場中的一切令人深思警省:教師的職業幸福,想說愛你不容易!幸福指數是衡量幸福感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具體表現為人們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幸福是世界上最美好、最高尚、最愉快的事情,是人們生活的終極目標,
2、可是教師的職業幸福在何處,職業倦怠吞噬了的幸福,又該怎樣挽回在2011年的秋天?一 調整心態,自我調適,做一個高尚的老師 幸福的實質是一種主觀感受,是人們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判斷,職業幸福源于對自己工作的心理體驗。佛云:“一切煩惱皆由心生。”在塵世浮躁的社會,教師應調整心態,調適心理,加強自我調節,重新定位自己,改變思維與行為模式,進行積極的內心對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選擇了教師,等于選擇了一種理想,一種信念,一種精神。教師應走下神壇,重新定位,審視理想。首先認識教師是一種職業,是一種平凡而普通的職業,不要求社會回報,不苛求生活。其次要認清教師是一種事業,一種神圣而高尚的
3、事業,而非一種勞動過后就要有回報的職業,只有用終身去追求,才能體會教師的幸福。韓飛是一名青年男教師,工作踏實,性格內向,在高一、高二任教數學一干就是7年,成績非一般,學習風氣較好,可從來沒有“飛”起過,他的班一到高三就被別人接走,他被同事們戲稱“準畢業生培養人”,幾次提干也沒有他,這樣的經歷,任誰也別想心平氣和。有一段時間,他情緒倦怠,脾氣暴躁,工作應付。過了一段時間,他的厭倦情緒逐漸減弱了。原來,經過自我調節,他意識到學校把他放在高一、二是因為他工作細致、耐心,領導放心,是對他工作能力的一種肯定。同時他也明白學校沒培養他往行政這條路上發展,但在教學研究上是大力支持他的,為此他更加努力地鉆研本
4、學科專業,也取得了卓異成績,受到學師生一致好評。教師要積極進行教育反思,提高教育藝術,以樂觀的心態審視自己,善于發現自身閃光之處,勇于自我肯定,自我賞識,增強自信。在這種精神動力的支撐下,職業的滿足感完全壓制了它本身所帶來的壓力。二 回避移位,自我努力,做一個智慧的老師教師不是圣人,回歸到具體的生活中,教師只是一個個體,是社會中的普通一員。如此,教師面對到不愉快也是理所當然,困擾纏身也是意料之中。教師工作的對象都是未成年人,而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有自己的個性、思維方式,學生作為無限發展的個體,成長的過程就是犯錯誤的過程,發生師生沖突也是必然的;困擾教師的還有與領導的矛盾,政策的壓
5、力,家庭的責任和義務面對平凡而瑣屑的生活壓力,教師要運用一定的智慧,以科學的方法,巧妙化解矛盾,努力把握幸福。“眼不見,心不煩”,將煩惱源拒于“千里之外”;學習儒家的“舍己”,把不痛快都及時地忘記,使自己的肚量變大、心胸寬廣,擺脫心理困惑,走出心理陰影,不糾纏于煩惱,不放大自我,不強化自我。魏斌是一位工作狂老師,負責任,嫉惡如仇。在多年的畢業班的教學中,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學心得和反思寫了厚厚的幾本,這些寶貝時不時地在學生面前“曬一曬”,很讓學生佩服、感動,可偏偏有些學生就是不吃他這一套。一次上課,他卻與學生發生了正面的肢體沖突:一個高個子學生調皮搗蛋,趁老師教訓不備時,一下子跳起來將他壓倒
6、在地上,魏老師氣憤羞愧難當依他的性格,這樣的事情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可在剎那間,他抑制了本能的應激,冷靜地走出教室,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升級。事后班干部將此事反映給班主任和政教處做了處理,而學生對魏老師的尊敬和愛戴愈勝一籌,認為他人格高尚、心胸廣闊。試想一下,如果魏老師當時意氣用事,“該出手時就出手”,后果將不堪設想。學生作為豐富而有價值的教育資源,既是煩惱源也是快樂源。面對煩惱,教師要不受個人情緒的支配,客觀地、冷靜地分析情況,藝術地處理問題。抓住教育時機,掌握教育藝術,機智地實施教育,能化解可能出現的矛盾沖突,和諧師生關系,收到高效的教育效果。三享受人生,自我放松,做一個快樂的老師“十年樹木,
7、百年樹人。”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教書育人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短期工程,教師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必強求、不可固執。當今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與日俱增。在忙碌的工作中,我們要學會秉持一張一弛的文武之道,學會自我放松、享受人生。如何調節精神狀態、激發肌體活力,尋找“在塵世失落了的幸福”?除了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健康高雅的生活方式外,教師還應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積極參與到日常生活,學習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快樂,品味當教師的幸福。 主持這次培訓的馮老師是一位快樂和善的人,她幽默詼諧,妙趣橫生。馮老師經歷了知青上山下鄉的艱難歲月,用她自己的話說,“那段生活留下的陰影,在四十年的夢中依然清晰。知青當了三年,餓了三年的肚子,可饑餓的陰影和生活的壓力在夢中猶存,夢里吃不飽,醒來感覺仍然在經受饑餓的煎熬和生活的被迫。”她在農村一教二十年,同學有的進城,有的下海,有的轉行,生活條件都優于本人,可她始終保持樂觀向上,遵循健康規律的生活。六十歲的她仍然堅持寫日記,“憂郁的時候,我總是看不到陽光;遭打擊的時候,我的心又沉又痛。何以解憂?惟有文字!它能讓我避開人生的煩惱。”她心態健康,精神良好,精力充沛,面貌上根本看不出歲月侵蝕的風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