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飲水平臺怎樣選擇_第1頁
校園飲水平臺怎樣選擇_第2頁
校園飲水平臺怎樣選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校園飲水平臺怎樣選擇? 校園飲水平臺是節能飲水平臺的一種,主要安裝和應用在學校工程和其他公共場合的飲水設備。學校工程飲水平臺通過優質濾芯和濾材,先公過濾掉水中的余氯、細菌、泥沙、鐵銹、重金屬、膠體等雜質,再把經過過濾的水加熱燒開,達到直接飲用的標準。學校飲水平臺是區別于桶裝水飲水平臺和傳統水式飲水設備的新產品。現在大多數的學校工程所使用的都是具有節能環保效果的飲水平臺。學校工程飲水平臺特點:特設高效熱能交換器,省電80%;具有智能水控系統,水不開,則無水流出,避免飲用生水;全不銹鋼制造,水槽模壓成型,人機工程設計;開水,溫開水經三級(PP+KDF+雙高效活性炭)商用直和高溫殺菌處理;注:適用水

2、壓0.05-0.6MPa,適用水源,城市自來水。學校工程飲水平臺效益:1、經濟效益:據理論計算與實測,200人每天喝400升溫開水,用過濾飲水平臺只需要7.2度電,而使用普通開水器需用38度電,因此,過濾飲水平臺比普通開水器每天節約30.8度電,每月節約924度電,每年節約11088度,按每度1元,每年可省1.1萬元。按每度電燒煤0.36kg計,可減排二氧化碳10.8噸。據統計,喝溫開水比喝開水每人每天可節約20分鐘,200人可節約4000分鐘,折合66.7小時,相當于8個人的工作量,按每人1000元計算工資,每年可減少工資支出9.6萬元。若飲用桶裝水,200人每天需要10桶水,按每桶5元,每

3、年桶裝水費需要1.8萬元。2、員工滿意度:員工天冷的時候喝溫開水、開水更方便;員工飲水更健康員工冬天泡茶、泡面也能很好解決;員工中間休息喝水較少排隊。3、飲水健康:凈化水由于保留了水中對人體有益的空物質、所以比桶裝純凈水更健康。4、工作效率:免去了不斷更換桶裝水的麻煩;無需專人去搬運、監管桶裝水;水龍頭較多、供水量大,減少等待時間;溫開水(水燒開后降溫)可直接飲用,比喝開水省時間。學校工程飲水平臺注意事項:學校工程飲水平臺作為一種電器產品,其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一般消費者不具備用電知識,所以在購買產品后不要自行安裝,最好由生產企業的專業人員進行安裝。在使用產品前,消費者應仔細閱讀產品使用說

4、明書,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一般過學校工程飲水平臺應放置在一個牢固的平臺上,其附近應有排水地漏,方便學校工程飲水平臺清洗排污以及故障條件下的溢水。外部電源在接入飲水平臺前,應安裝獨立的電源開關及漏電保護裝置。學校工程飲水平臺的金屬外殼要可靠接地。消費者在使用中應注意以下6個方面的問題:1.不要將飲水平臺安裝在潮濕的環境中,如浴室中。因為浴室中空氣潮濕,水蒸汽進入電器箱后,易在絕緣介質表面凝結,降低其絕緣性能,造成漏電事故。2.在使用飲水平臺時,應先注滿水后再接通電源,不要隨意自行調整溫控器,以防止將溫控器調至沸點溫度以上。3.在使用過程中,不要輕易拆除直飲機的接地導線,因為接地措施是防止觸電的最

5、后一道保護措施。4.要經常檢查直飲機的進水源,防止進水口處堵塞,避免電加熱管干燒現象的發生。5.要定期除垢。如果當地水質低劣,可在飲水平臺進水口處安裝凈水器,以提高飲水平臺的工作效率,延長使用壽命,保證飲用水的清潔衛生。6.在保養清洗飲水平臺前必須切斷飲水平臺的水源和電源。清潔飲水平臺的外殼時,應用干凈的抹布進行擦拭,嚴禁用噴射水流沖洗外殼及電器箱部分。武漢圣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校園直飲水設備、熱水淋浴設備、校園"一卡通"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在全國近2000所校園內實現了校園管道直飲水、熱水淋浴系統的工程建設。企業產品獲得了中國衛生部生產許可批件,出水水質經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