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學習方案_第1頁
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學習方案_第2頁
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學習方案_第3頁
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學習方案_第4頁
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學習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學習方案設計主備人:張倩倩 審核人:馮梅 高一地理組 時間:2019.【課型】:新授課【學習重點】:荒漠化含義,分布,類型,原因,措施【學習難點】:荒漠化原因和措施學習目標1.知道荒漠化的含義及其發生的基本過程,能運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斷一些實際問題。2.了解西北地區的大致范圍、自然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能解釋荒漠化發生的自然原因。3.理解人為因素對荒漠化發生和發展的影響。4.理解不同歷史時期荒漠化發生的地區及其不斷變化的原因。5.理解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教學過程一、荒漠化1概念:發生在_地區及一些半濕潤地區的_。2原因:_等自然因素與_相互作用。3主要表現:耕

2、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_、石質荒漠化和_。4分布:我國是全球荒漠化面積大、_、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以_地區最為突出。二、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1位置范圍:_以西,昆侖山_古長城一線以北,大致包括_、寧夏、_北部和_大部。2地形特征:東部是遼闊坦蕩的_,西部_和_相間分布。3主要景觀:以_為主。4內部分異:以_為界,以東屬_的草原地帶,以西屬干旱和_區。5脆弱的生態環境三、荒漠化的人為因素1根本原因2主要表現:過度樵采、_、過度農墾等。四、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_日漸喪失,影響經濟和社會的_,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存環境。2防治內容3原則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_。(

3、2)利用生物措施和_構筑防護體系。(3)調節_用地之間的關系。(4)采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_問題。(5)控制_。要點一荒漠化的含義和發生過程1荒漠化的含義2.荒漠化的類型荒漠化按其形成原因、分布地區和特點不同又可分為三種類型(1)土地沙漠化:指單純風力作用下的沙質荒漠化。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由于人類活動和干旱的影響,導致原有土地逐漸演化成類似荒漠景觀的過程。(2)石質荒漠化:在我國的石質山地,由于山體坡地被開墾或植被遭受到嚴重破壞,坡地的水土物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發生水土流失,導致土地性狀全面改變,最終形成裸巖等難以利用的土地,形成類似于荒漠的景觀,如我國西南喀斯特地貌區表現尤

4、為明顯。(3)次生鹽漬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濕潤地區,由于氣候干旱、蒸發量大,或引水灌溉,導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鹽分集聚所形成的現象。土地次生鹽漬化多發生在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要點二西北地區荒漠化的成因1西北地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氣候變異(1)西北地區干旱的自然特征的形成(2)干旱是荒漠化的潛在威脅(3)氣候異常是影響荒漠化進程的重要因素西北地區是全球相同緯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嚴重的地帶。干旱特征是本區域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下圖:2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大大加劇了荒漠化的發展,是導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人為因素百分比典型地區危害過度樵采32.7%能源缺乏地區破壞植被,抑制

5、風沙移動的機制受損過度放牧30.1%半干旱草原牧區和綠洲邊緣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進程過度農墾26.9%干旱農墾區周圍及草原牧場使沙化土地連片發展水資源利用不當9.6%干旱半干旱的河流區域從根本上破壞生態環境工礦交通建設0.7%大型礦山、道路建設不注意環保地區加速沙化進程要點三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1不同歷史時期的荒漠化荒漠化并非只是現代社會的產物。不同的歷史時期,荒漠化的程度有所不同。地區不同歷史時期人類不合理的活動造成的后果河西走廊經歷漢、唐、明、清的大規模開發人們對河流上游地區的過度開墾,大量破壞固沙植被,綠洲水源枯竭;戰爭;瘟疫大部分古綠洲相繼被迫放棄塔里木盆地南緣綠洲漢代以來水資源利用不當綠洲向河流上游退縮北方農牧過渡地帶清代初年大規模移民開墾秦漢以來自然形成的農牧界線向西北推進了幾十到幾百千米旱作地區和草原牧區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口壓力所迫和管理失誤荒漠化趨于嚴重2.荒漠化防治的內容和原則(1)荒漠化防治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二是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2)荒漠化防治的原則:應堅持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