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燃燒的條件教學設計_第1頁
物質燃燒的條件教學設計_第2頁
物質燃燒的條件教學設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燃燒和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2、了解緩慢氧化和自燃現象,知道它們與燃燒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3、學習物質燃燒條件的探究過程與方法。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在學習燃燒條件的同時,能應用到探討滅火的方法上,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逐步了解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的辯證思想。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難點:燃燒的條件、燃燒與緩慢氧化、爆炸及自燃的區別三、課時安排 1課時四、教學過程 【引 入】我們對火已有一定的了解。火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人類的生活離不

2、開火,但火有時也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因此,我們很有必要來學習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燃燒現象,如火柴、煤炭或煤氣的燃燒。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做了木炭、蠟燭等的燃燒實驗。下面我們共同探究燃燒需要的條件。一.物質燃燒的條件(三個缺一不可)1、【探究活動】教材P80,探究實驗認識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物質需要具備什么條件才會燃燒?指導學生完成表中觀察、分析和推斷,得出物質燃燒的條件。、物質本身是可燃物;、可燃物接觸氧氣或空氣;、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可燃物燃燒的起碼溫度)。幾種常見物質的著火點。可然物白磷紅磷硫木炭酒精無煙煤著火點()40240260320370558700750【復習舊知

3、】 回顧事例觀察到的現象鎂條的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有白色物質生成鐵在氧氣中的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紅磷在氧氣中的燃燒發光、放熱、產生白煙硫在空氣中的燃燒產生淡藍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熱燃燒反應的特征可歸納為:通常情況下:發光、發熱,氧化反應 2.燃燒、緩慢氧化、自燃 (1)通常情況下,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共同特征:發光、發熱,且為氧化反應(劇烈)。 (2)緩慢進行的氧化稱為緩慢氧化。 (3)由緩慢氧化引起的自發燃燒叫做自燃。【講 述】某些燃燒會對人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認識了燃燒的條件后,會自然的聯想到如果控制燃燒的條件,使燃燒反應停

4、止,就能夠滅火了。那么,有哪些燃燒的條件可以人為的控制甚至消除呢?【討論交流】完成教材81頁討論與交流二、滅火的原理 1、燃燒物質與其他可燃物隔離或清除掉可燃物;2、使燃燒物隔絕空氣(或氧氣); 3、使燃燒物的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思 考】這三個條件是缺一不可還是只要具備一項便可滅火呢?為什么? 【討論交流】完成教材P82“討論交流” 【講 解】教材P83 圖3-10 注意防火,保證安全。 (1)立即切斷電源,然后再滅火。(2)在安全的前提下,立即關閉石油氣瓶閥門,小心地把石油氣瓶移離火源。(3)用水把棉被上的火澆滅,同時移開其他可燃物。(4)用水把火澆滅,同時移開其他可燃物。(5)一方面抓緊

5、撥打119,另一方面如果有條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從安全通道迅速撤離。 【討論交流】完成教材P84檢查站1.(1)煤燃燒除了與空氣接觸外,溫度必須達到煤的著火點,由于煤的著火點比較高,短時間的引燃或加熱不能使溫度上升到煤的著火點,所以需要用小木條凳引燃物引燃。(2)用扇子扇燃著的煤爐,由于善盡了大量的空氣,使煤燃燒過程中補充了氧氣,所以會越山越旺。但用扇子扇蠟燭火焰時,由于扇子帶去的空氣在室溫下會使蠟燭芯周圍的溫度降低到蠟燭的著火點以下,所以蠟燭的火焰一扇就滅。【探究活動】 面粉爆炸 現象:面粉在罐內爆炸,將罐子掀起。【講 解】為什么面粉會在罐內發生爆炸?原因是細小的面粉與空氣接觸很充分,當它被

6、引燃時,會急速燃燒,從而在短暫的時間里聚集大量的熱,在封閉的罐內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引發爆炸。三.爆炸與防爆安全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空間急速燃燒而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氣體和熱所發生的現象。爆炸的利用:定向爆破拆除樓房,開山采礦等。【閱 讀】教材85頁“注意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安全”、 “危險品安全警示圖標”五、課堂小結1、物質燃燒的條件(三個缺一不可)2、滅火的原理3、爆炸與防爆安全六、課堂檢測1 下列關于燃燒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放熱、發光現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B在空氣中能燃燒的物質在氧氣中也一定能燃燒C可燃物燃燒時一定有發光放熱現象D可燃物燃燒一定是氧化反應2.將點燃的火柴豎直向上,火柴不易繼續燃燒,其原因是( )A火柴梗溫度達不到著火點B火柴梗的著火點比火柴頭的高C火柴梗潮濕,不易繼續燃燒 D火柴梗接觸氧氣少3、森林著火時,救火員開辟防火隔離帶的目的是( ) A、使可燃物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B、隔離可燃物 C、開辟道路以利于運水滅火 D、隔絕空氣4、人類從遠古時代就懂得鉆木取火。鉆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為: a.木頭鉆鑿處,溫度升高。 b.木頭在空氣中的溫度達到著火點,發生燃燒。 c.鉆頭鉆鑿木頭時,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轉化為熱能。 這三句話因果關系排列的順序是: 七、布置作業教材P86 習題3.3 16題八、板書設計1、燃燒的定義: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