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_第1頁
人美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_第2頁
人美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_第3頁
人美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_第4頁
人美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美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第1課畫自己課    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目的:1、認知目標:觀察自己的面部特征,了解五官的形狀與特點。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抓住五官的特點并表現的能力。 通過比較自己與同學的五官的不同,從而了解五官的特點與差異。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美術學

2、習活動的興趣。激發學生通過表現自己的臉表現自己的性格特點。教學重點:大膽畫出自己的相貌,抓住五官特點,表現自己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能找出自己五官與同學的不同,了解五官的差異才有了每個人不同     的面貌。教學準備:鏡子、表現工具(自選)。注:兩節課連堂完成本課學習內容。 教學過程:一、情景設置,激發興趣1、游戲:首先所有學生閉上眼,趴在桌上,然后選4位同學藏在面具后,讓大家認是誰。問:你能認出他們是誰嗎?問:為什么我們可以一下子認出每個人是誰?生:學生會從服裝、頭發、空缺的位置來判斷。教師引導:露出眼睛、眉毛,臉。問:每個人區別最大的是哪

3、里?生:臉。二、觀察分析,了解自畫像。1、了解人們的相貌的區別。師:為什么老師能區分大家呢?生:因為我們每個人長得不一樣,所以老師認識我們。師:是什么不一樣呢?生:是五官、臉形、發型不同。師:誰能說說自己的特點?生:我的臉圓圓的、眼睛大大的,扎著兩個翹翹的辮子。(多請幾個小朋友說)用手摸摸看,有什么感覺?(互相討論、觀察)2、出示課題:畫自己3、你認為自己什么表情畫起來最好看:(對鏡子做表情欣賞,請幾位表情生動的同學上臺表演)。4、欣賞課本范作,觀察不同的表現方法。問:小朋友為什么把自己畫成這樣?(邊欣賞邊分析表現形式)學生的回答不能確定。    

4、60; 5、賞析徐悲鴻自畫像師:看看畫家筆下的自己。知道徐悲鴻嗎?-他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畫家,早年留學歐洲學習西方油畫,回國后結合我國傳統繪畫"中國畫"創造了很多優秀作品,其中,他最擅長畫馬。他筆下的馬栩栩如生。師:知道這張畫是用什么畫的嗎?生:油畫。(教師提醒)三、學生作畫,教師巡視。1、學生作業。師:你們想怎樣畫自己?(請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是什么樣的表情或自己最美的時候。2、帶了小鏡子的同學可以看看鏡子中的自己,作出一個表情試試。別忘了抓住自己五官的特點。3、本課時完成基本形的表現。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畫自己,并剪下來,粘貼到一張紙上,全班同學的集體照。

5、                   增強集體意識,感受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教學重點:畫好自己,并剪貼。教學難點:大膽表現,抓住特點。教學準備:剪刀、膠水、一張大紙。1、以頭部為主,主要表現面部特征。自由作色,大膽表現。2、及時表揚落筆肯定、表現大膽、畫出自己特點和個性的作業。3、對表現拘謹的孩子作鼓勵性指導。四、欣賞評價及教學延伸。1、點評:選3-4張較好的畫,請作者自己從構圖、色彩、表現手法、表現心情等方面講解。

6、2、學生評價。3、分小組欣賞,每組選1-3張作業展示在黑板上,介紹挑選原因。4、把所有作業貼在大紙上。師:這是我們全班的集體照,長相不一樣,個性不同但都聰明、可愛、充滿自信。                    第2課:長呀長教學目標:了解植物生長的基本知識,展開回憶與想象,根據自己的意愿,大膽自由地表現出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生長的情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綠色生命的情感,培養學生在小組的學習氛圍中,互

7、相交流、互相學習,資源共享的良好品德,提高觀察、感受、探究、聯想的能力。教學重點:啟發學生回憶與想象植物生長的生動情景,要打開學生的思路,使學生能從環境、生長過程或片段,情節等多方面展開聯想活動,鼓勵創新,表現出生動的畫面。教學難點:表現的自由性與流暢性,通過欣賞,鼓勵等多種方法解決。教學準備:植物生長圖片或錄象、盆栽植物若干、繪畫用具作業要求:大膽、自由地表現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生長情景。第一節教學過程:一、       引入新課講童話故事:一粒種子發芽了二、       新

8、授過程引導學生了解有關植物的生長知識1、  交流親身實踐得到的某一植物生長過程的資料和發現。2、  交流植物生長所需條件的有關知識。3、  播放植物生長過程的有關記錄片或圖片資料。4、  師生小結:植物在適合的陽光、空氣、水等條件下,會生  茁壯成長,并在每個生長時期色彩、形態都會有不同。5、  分析教材第5頁作業特點,引導學生明白范作是如何將植物生長過程反映出來的。6、  思考:你還有不同的畫法、想法嗎?三、       小結:1、  畫出植物各生長期色

9、彩豐富的變化,可使畫面更美。2、  可添加各個時期出現的小昆蟲、動物,然后環境因素,使畫面更豐富。3、  大膽想象,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精彩作品來。 第二節教學過程:一、       小結上一節課學習情況及知識點的復習。二、       學生繼續作畫,作畫過程中教師重點肯定有創意、有個性的作業,同時扶助較落后的學生。三、       學生相互點評作業,優秀作品集中展示,通過投影放大共同欣賞

10、。四、       課后延伸:把老師給你的種子帶回家,種起來,看看會長成什么樣子?  第3課 太陽學習領域:造型o表現教學目標:1.    用橡皮泥這種可塑材料,通過揉、搓、壓、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進行簡單的太陽的造型,熟悉泥材的特性,進行感官體驗。2.通過聯系實際生活進行記憶與想象,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通過太陽的多種不同個性化表現,增強學生的個性與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提高動手能力。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耐心細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態度,在審美評價過程中樹立學生積極

11、的審美態度,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與學習的欲望。 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習用泥塑的方法表現富有個性的太陽。難點:太陽形象與眾不同,有自己的特點。教學準備:師:教學課件、學生示范作品、供學生展示用的泡漠板、大頭釘、實物投影儀、電腦等生:橡皮泥、剪刀、碾壓或印紋的工具、美術課本 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引出課題1、與學生分享后羿射日的傳說。2、板書課題太陽二、欣賞古今學習新知1、結合課件欣賞古代人們所表現的太陽,并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欣賞:我看到的太陽是怎樣的?給我的感覺怎樣? 2、結合課件欣賞小朋友創作的太陽作品,引導學生對作品的形、色、表情等進行賞析。 3、探

12、索利用橡皮泥進行太陽作品制作的方法。三、引導創新體驗樂趣1、布置學生進行藝術創作:使用橡皮泥與伙伴合作或者自己獨立創作特別的太陽作品。2、巡視指導學生的創作,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并表揚、推廣好經驗四、評價作品,分享經驗作品展示,并在"夸夸自己、夸夸別人"的活動中進行評價,在交流中分享創作心得與經驗。五、知識拓展課后延伸1、結合課件展示古代飾有太陽圖的衣服圖片、兒童創作的其他表現手法的太陽作品和日全食的過程圖。2、小結并進行課后的延伸。  第4課   漂亮的瓶子 教學目標:1、  通過欣賞與感受活動,了解瓶子藝術的造型特

13、點及其美化方法,提高審美評價能力。2、  掌握瓶子對稱的造型特點,用對折的方法剪出大小合適、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進行美化與裝飾。3、  通過造型游戲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體驗創造成功的快樂。教學重點:瓶子的特點及其藝術魅力的感受及瓶子對稱造型剪法和裝飾的方法。教學難點:剪對稱瓶子時,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合適及外形美觀。教學過程:一、       通過多媒體課件,大量欣賞不同形態和不同圖案、色彩的花瓶,邊欣賞邊討論:1、  這些瓶子美在哪里?它們的外形是怎樣的?你看到些什么圖案?2、

14、0; 用了那些方法進行美化?3、  你覺得還可以用哪些方法進行美化?4、  你最想做一個怎樣的瓶子?想畫上怎樣的花紋?引導學生談欣賞感受和想法:瓶子的形體、裝飾方法千變萬化,美不勝收。二、       指導創作。討論對稱形狀的剪法,并讓學生示范,總結出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問題。三、       學生創作:1、  剪出外形。2、  討論實施裝飾的方法,教師巡視鼓勵學生發散思維用多種方法多種媒材,對利用剪貼、噴濺、拓印等不同方法的同學給予表揚及

15、指導。四、       展示與評價第5課  洗澡 知識性目標:通過回憶觀察,抓住洗澡時的動態、場景等特點,創造性地表現生活中有相同特點的場景。情感性目標:讓學生學會體驗生活,熱愛生活,表現生活。能力性目標: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想像力和豐富的表現力。發展性目標: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事物和思考的能力。教學重點:抓住洗澡的特點大膽想象。教學難點:用各種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教學過程:一、       表演猜謎:請一位學生做出洗澡的動作,讓大家猜他在做什么。二、&#

16、160;      小組交流自己洗澡的趣事。三、       觀看動物洗澡的錄象,了解動物們洗澡時的樣子,激發學生對動物的熱愛之情。四、       欣賞教材中的范畫,拓寬學生的思路。認識到"洗澡"這個詞也可以用在其他的事物上,如:洗汽車,雨水為建筑物、花草樹木洗澡,甚至想象給地球洗澡啟發學生多角度地表現"洗澡"情節。五、     

17、60; 作業要求:1、  先體驗洗澡的情緒,選擇表現方式。2、  再用不同方式對主題進行表現,如:繪畫、小品、啞劇、歌舞六、       學生作業1、  自由結成小組。2、  根據大家的特長、愛好選擇表現形式。3、  合作完成作品。七、       展示、表演。八、       評價和小結。1、  用一兩句話對同學的作品發表看法。2、  我們要養成

18、愛洗澡講衛生的好習慣。  第6課  船顯性內容與目標通過學生的感知和對信息的捕捉,實踐研究性的學習過程。會用有特征的形構成不同用途、不同特點運動狀態的船,表達個性。隱性內容與目標在探究性學習和兒童藝術表現過程中,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在了解、認知船的過程中,潛在地啟示學生勞動創造文明、智慧的意識,拓寬知識面。在創造中啟迪智慧,培養個性。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重點: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構成某種船。難點:在探究過程中立意和構思,生動地畫出船的狀態。 教學過程:一、      

19、; 課前準備:師生共同尋找有關船的圖片、畫刊、插圖或影視等圖像資料。二、       感知與啟示:以小群體形式由學生共同展示所收集的資料。每個小組選擇最佳資料向全班展示或播放。三、       探討與交流:依據直觀圖像,學生介紹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感受。教師歸納和提煉學生的見聞,突出船的基本結構和功能性特征。四、       設計創作:1、  表現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興趣的船身。2、  局部結

20、構的表現:體現船身的種類。3、  裝飾船:用線和色為船身增添細節,體現船的功能。4、  背景:與船的狀態相應用色、線或畫水域等場面來襯托船。五、       評價與交流:   展示作品并講畫面情景。由作品所展現出的有關船的類型、情景,聯想出圍繞船發生的故事。六、       課后拓展1、  有關船的故事。2、  世界各國有哪些遠洋史和航海家,他們為人類做了什么貢獻?3、  了解船的種類和功能;最大的船有多大

21、?最先進的船是怎樣的?未來的船是什么樣的? 第7課  手形的聯想教學目標:1、  認知目標:感知手形的變化與組合,進行結合身邊熟悉的事情進行聯想,探索裝飾與組合的美感。2、  情感目標:培養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能力,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3、  能力目標:從不同的角度對手形進行聯想,用點、線、面結合的方法進行裝飾與組合。 解決教學重難點要點:通過觀察-想象-聯想,感知不同角落的手形與身邊熟悉事物的聯系,通過欣賞、討論、研究手形的裝飾與組合美,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相啟發。教學過程激發興趣,以手形引發對手的聯想1、伸出手看一

22、看,這是什么?觀察聯想1、  試一試,能否用手形做一個跟生活中相似的物體?說一說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想到了什么?還會變成什么?結合觀察,想一想,這些形狀像什么?小組探討這些形狀和生活中的哪些物體相同?如果它們在一起玩的時候會發生什么事情?欣賞感受1、  欣賞手殂裝飾:A、 手形變成了什么?B、 用什么方法?2、  欣賞手形繪畫:A、 這里有手嗎?B、 誰能將手變成什么?3、你還能想到什么方法?愉快表現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演與聯想,并畫成一幅畫。1、  用自己的手畫成你認為像的形象。2、  對手進行想,畫到紙上,或畫在你的手上。將這些形象在一

23、起的時候可能發生的事情畫下來。成功展示比一比看誰變得最好。  第8課    獅子大王教學目標:1、  通過學習,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觀察、比較方法,抓住動物特以及突出表現動物特點。2、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創新能力。3、  通過畫畫、做做、演演獅子的形象,引導學生體驗美術學習活動的樂趣,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教學重難點:1、  重點:如何利用觀察、比較方法抓住獅子特點,進行大膽表現。2、  難點:獅子頭部特征的表現。教學活動(1)     引導學生體驗獅子大

24、王的猛,導入新課播放獅子吼叫的聲音,出示雄獅的形象引出課題(2)分析自然界中獅子的特征提出研究問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3)分析藝術作品中獅子的表現。設問:藝術作品中如何突出地表現獅子的特點?(4)分析學生優秀作業中獅子的表現。提出問題:A、這些學生作業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B、有什么好辦法能使獅子毛做得又快又好。課后拓展:回家以后可以找一找生中哪些地方有獅子的形象,它有什么作用?   第9課 可愛的動物教學目標:1、認知: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動物的美和可愛;感受各種材料和特性,探討巧妙用各種材料、手法表現有創意的"可愛的動物"

25、。2、能力:通過探索用各種媒材自由創作"動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創造精神。3、情感:培養保護動物的環保意識,體驗合作、探究、發現的愉悅情感、激發自信和美術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欣賞、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即藝術作品中動物的形、色、動態之美,引發學生喜歡動物之情和環保意識,探索用各種媒材自由創作"動物"的方法,培養合作意識和綜合學習的能力。教學難點:巧妙運用各種材料、手法表現有創意的"可愛的動物"。教學準備:教師:動物的圖片及動物活動的視頻資料,藝術家及兒童表現的動物題材作品。學生:廢舊材料(如:牛奶盒、藥盒等)、卡紙、彩

26、色紙、剪刀、畫筆等 教學內容:表演激趣1、聽音樂,模仿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動作,再請部分學生出來模仿某一動物,讓學生猜猜。2、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形體、顏色、花紋及生活習性等。欣賞感受1、欣賞動物活動的視頻資料及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引導學生欣賞、比較動物的顏色、外形、花紋、動作特征等。2、欣賞藝術家和兒童表現的動物題材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現形式。引導學生思考,喜歡那張作品?為什么?3、學生分組討論最喜歡哪種動物,為什么?思考、探索、創作1、出示課本中學生制作的動物作品,,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美,可以從形、色、花紋、動態,探討應用那些材料制作。請部分學生上講臺示范如何制作

27、。2、師生共同總結制作動物的方法:1)  根據所帶材料決定制作的動物;2)  根據所動物選擇材料。3、討論:1)  本組織作一組什么動物?2)  用什么材料?3)  如何分工?4)  為自己的一組動物編一個故事4、各小組匯報。5、布置作業:小組合作制作一組自己喜歡的動物。6、小組分工合作,進行制作動物的活動,展示、評價1、各組展示自己的動物,并進行故事講演,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可以用小組輪流上臺展示、表演,其他小組觀看后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請展示小組作出回應的形式)。小結、拓展1思考:通過本課學習你學會了什么?了解了什么?2出示我

28、的野生動物朋友藝術的圖片,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3延伸:你還知道那些動物的的知識?你知道我國的那些珍稀動物嗎?動物與人的關系是怎樣的? 第12課  用春天的色彩裝扮自己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了解和掌握簡單的制作方法,學習簡單的人物裝飾方法。    應會:明確人物裝飾的部位,巧用材料進行裝飾。隱性內容與目標    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和創新表現的能力。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利用彩紙進行人物裝飾。難點:巧妙利用材料及創新表現。解決重點與難點的要

29、點的基本方法:(1)通過欣賞、分析資料解決。(2)了解紙的特性及制作,掌握裝飾人物如何巧妙利用材料,通過講解分析作和演示解決。學習材料表現春天色彩的彩紙、剪刀、膠水等。教學評價  評價點    1學生對學習活動是否有興趣,并能積極參與。    2能否說出最喜歡誰的作品,并說出理由。    3能否說出人物裝飾的主要部位。    4能否用春天的色彩制作頭飾、服裝,把自己和同學們打扮起來。教學過程(1)組織教學。     

30、     (2)展示上節課的作業引入新課:今天我們利用這些彩紙學習人物裝飾。             (3)播放課件:生活中的人物觀看圖片。了解人物裝飾的部位和方法及人物裝飾在生活中的運用。小組討論:結合少數民族服飾或服裝表演,說-說人物裝飾的方法。交流自己的圖片資料。研究、發現、分析制作方法,交流學習。把自己的設計講給天家聽。(4)啟發引導討論問題:你了解哪些人物裝飾方法?一般在人物的什么部位進行裝飾?(5)播放課件: &#

31、160;  分析制作方法,同時進行展示-將幾種不同的范作分發給各組研究討論。(6)教師與同學共同演示:    用春天的色彩裝扮一名同學。  分析制作方法: 你能設計幾種裝飾方法嗎?(7)請幾名學生通過實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創新設計,并且進行人物裝飾。(8)布置作業要求:    用春天的色彩裝扮一名同學,集體或個人完成。(9)展示分析作品。(10)小結。  第13課我們身邊的線條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本節課引

32、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線條、認識線條、感受線條,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運用線條進行表現的能力。    (2)隱性內容與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激發學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充分重視學科的綜合性,以點帶面擴充學生知識也是發展學生智能的有效手段。發現生活中、藝術作品中線條的美感,并初步嘗試其表現方法。    難點:線的組織。課前準備:學生:準備好學習材料(毛線、粘貼板、水粉或水彩、蠟筆或顏色筆等),課前收集帶有線條的物品,觀察生活中

33、我們熟悉的線條。教師:線條豐富的自然物的圖片、用變化豐富線條表現的藝術作品、筆、電線(毛線)等、課件、音樂、評價表。 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如果教室中線的物品不夠豐富,可以在課前帶領學生到校園中去做找線游戲,或者布置在生活中觀察自己身邊的線條。教學評價:評價方法:(1)發展性評價法。(2)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3)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重在形成性評價。采用成長記錄袋的方式。(4)自評、互評、他評相結合。評價點:(1)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2)能否從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發現線條的美感。(3)是否初步了解了線的名稱及其作用。(4)能否用線畫出一幅有一定秩序又有不同種

34、線的變化的圖畫。教學過程:一、       創設情景,探究新知。1、電腦動畫引人:介紹一位好朋友-會變的線條,導人新課。      2、初探:以小組為單位,自由尋找教室里的線條,小結歸納并且匯報觀察結果。問:誰能發現我們身邊哪兒有這些線條? 學生尋找身邊的線條。  3、再探:學生可以在課前搜集來的物品上尋找:樹葉、雨花石、海螺、羽毛。線狀的物體。如人的頭發、毛線、電線、蜘蛛網、柯樁的年輪、水的旋窩、柳條、面條、五線譜、鐵軌、彈簧、葉子的邊沿等在自己掌握的基礎上,了解生活中各種

35、各樣的線條應用。如輪廓線。如門框、城墻等(欣賞課件圖片)二、       認識線條。1、線條的形態:(1)比一比:根據剛剛的觀察,通過小組合作用毛線在粘貼板上貼出不同的線條,看誰貼出的線條多樣?誰的線條最特別?(2)匯報展示,歸納:波浪線、長線、短線、直線、曲線、折線、弧線、螺旋型線、彈簧型線、城墻型線等。(3)這些線美嗎?(引發學生對線條的探究)2、線條的變化與內涵美:(1)線條可以看到:史前時期畫在陶器上的紋飾、吳冠中的春如線、韓美林等畫家的作品、中國古代草書、象形文字等,通過視覺上的刺激感受線條。(我們一起用手跟著畫)(2)線條

36、可以聽到:聽不同風格節奏的音樂,線條會隨著音樂高低翩翩起舞。通過聽覺上的刺激感受線條。(我們一起跟著線條舞)(3)線條可以感覺到:根據教師的提示畫出有感情的線條,如"剛強有力的線條"、"溫柔的線條"、"奔放的線條"、"平靜的線條"、"煩躁的線條"、"瀟灑的線條"、。有情感的線。線條還蘊涵豐富的情感。"它可以有它自己的一種生命,一種表現力,以及它自己的個性特征。  "一一保羅·克里曾。線條的表現力是神奇的,或長或短,或平穩,或多或少,或跳

37、躍,或流暢,或凝重,或剛毅,或柔弱。(我們一起跟著做表情)(4)線條可以摸到:摸不同質感的物體,通過觸覺上的刺激感受線條。(我們一起談談感覺)三、       線條的變化和組合(1)Flash小游戲:你們看,線條們一根根,多孤單啊!你能給他們找找好朋友嗎?把幾種不同形態的線組合在一起,創造出更豐富的構成效果。歸納:組合有一定的秩序,排列緊密,形態富于變化的線條很美。(2)欣賞課本學生范作,給自己最喜歡的線條畫取一個好聽的名字:你從小朋友的畫中看到了什么?(3)可以設計一些練習如"擴散的圓形"、  &quo

38、t;美麗的樹葉""想象中的花"、"快樂的歌"、"燃燒的太陽"等,供學生進行主題漫想,創作線條畫。四、       學生進行創作,教師輔導,隨時發現問題。五、       分小組區域展示作品。六、       評價。(1)自評。(2)互評。(3)師評。(4)評師。七、       小結延伸:

39、     第14課  下雨(一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利用色彩、粗細、疏密、節奏不同的點、線及細小的形狀,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40、            情感性目標:嘗試體驗下雨給人與動物帶來的不同感受。能力性目標:鍛煉學生以動作、線條再現情景的能力。發展性目標:讓學生了解表現事物和情景可用多種不同的方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感受人間親情、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教學難點:用色彩、粗細、疏密、節奏不同的點、線及細小的形狀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雨,表達自己的不同感受。教具準備:三段不同的雨聲音樂、帶圖像的課件、學生示范作品學具準備:彩色筆或油畫棒教學過程:一、   

41、60;   聲音、音樂引入,回憶自己觀察的下雨的情景。回答問題。播放音樂。問:這三段音樂表現了什么?出示課題。      二、       再欣賞雨的音樂。合著音樂,用手的動作表現不同的雨。問:你能用手的動作表現雨嗎?播放音樂。           三、分組討論。 (1)說說可用哪些細小的形狀和線條來表現不同的雨。到各組引導學生進行討,參與表演,以激起學生的表演熱情。

42、    (2)用語言或動作表演人或物在不同雨中的感受、表現情緒。                                     (3)欣賞優秀小組的表演。適時地評價和表揚。   四

43、、欣賞并分析教材中的圖片。五、講作業要求。你最希望畫出哪一種情緒?用什么表現你印象最深的下雨的情形? 六、學生作業  :自選繪畫材料,運用多種方法表現播放有雨聲的音樂。巡視指導,展示生動有趣的作品。七、展示、評比。分小組評比。分析并展示作品。  八、課后小結                           

44、;                                      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可以通過我們雙眼的觀察,用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只要小朋友開動腦筋,大膽想象和嘗試,就可以畫出我們想畫的一切。  

45、0;            第15課  童話城堡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認識各種形,會用大小不同的形概括、組織成建筑群。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引起學生關注身邊的建筑,尤其是典型建筑。感受建筑的美以及它與生活的關系,體會和了解建筑的文化內涵,培養合作意識。學生將自己的作品用童話故事的形式介紹給伙伴,文學與藝術的綜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46、160; 重點:感受城堡的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創作。  難點:城堡的外形美感與創新。學習材料   (1)用線畫:軟質鉛筆(HB、2B)、深色彩水筆、碳素簽字筆、畫紙。   (2)用色畫:油畫棒、彩水筆、畫紙。   (3)剪貼畫:彩紙、廢彩色廣告紙、剪子、膠水或彩色雙面膠。   (4)資料:城堡的圖片、軟盤、童話故事、連環畫等。 教學活動感知與啟示(1)介紹自己知道的城堡。          

47、                 (2)談談它給我們什么感受。欣賞與分析觀賞資料、圖片、課本圖片。提出問題:怎么蓋房屋?構思討論:                      (1)你準備為哪里(游樂園、幼兒園)設計新城堡?它什么樣

48、?                         (2)你設計的城堡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小組學生像擺積木一樣拼城堡。

49、學生作業按步驟有序地進行創作:      (1)整體構成:表現特征。     (2)分辨層次:城堡的前后關系。                        (3)刻畫局部:用線和色。最好有特征、有童趣、有理想。    (4)有情節地畫背景。展示評價

50、用多種形式(分組、結對)。                            看畫講故事。教學評價    1評價方式    (1)開展有目標的評價活動,實現創作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教學意圖。    如: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什么理想的城堡

51、?怎樣使童話故事的城堡更好看、更有趣?    (2)為所喜愛的人物、角色創造什么樣的城堡?能與作者情趣、責任目標相關聯的評價更富引導性,更能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熱情。    (3)在學生合作活動時(如教學設計二)所進行的商討、選擇和集體再創作,內含著的評價是無形的自我教育,富有很強的生命力。    2評價點    (1)能否向同學講述有關童話城堡的故事。    (2)能否畫出自己想象中童話城堡的樣子。課后延伸    1

52、什么樣的房屋最舒適、方便?    2城市里、村鎮中(家鄉)應該有什么設施?什么樣的環境?    3將來怎樣改變家鄉、社區的面貌?相關資料    建筑專科書籍(例如(老屋、資料庫軟件中外典型的建筑資料)。    中外童話名著:白雪公主中皇宮及小矮人的房屋。灰姑娘、(漁夫與金魚的故事、孫悟空大鬧天宮中的宮殿。    報刊中各地居民、現代社區住宅、公寓等。    第16課  釣魚教  學

53、60; 目  標 (1)知識性目標:加深對各種材料的認識,能利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創造性的組合。   (2)情感性目標:體驗創作的樂趣。                                    

54、60;      (3)能力性目標:培養學生利用不同材料設計制作的能力。                     (4)發展性目標: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善于收集、敢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探尋制作、裝飾魚的方法的過程中,體驗美術創作的樂趣。教學難點:制作、裝飾的方法。教具準備:海洋音樂、不同材料制作的魚、自制的釣魚工具、游戲活

55、動用品、各種材料。學具準備:各種紙材、布材、有體積感的輕巧的材料(如塑料瓶、蛋糕盤等)、剪刀、膠水、彩色回形針、彩線、一根細竿、雙面膠、透明膠、美工刀、畫筆等。 教  學  過  程撕紙游戲 借形畫魚(1)觀察、回答。                 (2)撕紙游戲:隨意撕出任意形。   (3)學生嘗試在撕出的形狀中添畫裝飾,使之變成一條魚。認識材料  借物做魚(1)

56、認識材料。                   (2)學習設計制作方法。           (3)根據收集到的材料討論、交流設計構思。               &#

57、160;        (4)利用各種材料和多種方法制作魚。釣魚活動感受創造的樂趣 (1)學生添做掛環。               (2)討論將做好的魚用來做什么?      (1)當掛飾,美化教室居室。     (2)做釣魚的游戲玩。      

58、     (3)制作釣魚竿。                 (4)學生進行釣魚比賽。 課后  小  結請學生談創作與活動的感受,教師總結。 第17課  好吃的水果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在感知活動中,啟發學生去體會和表現物體特征、形狀及帶給個人的不同感受

59、。    應會: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創作出有情趣的畫面。隱性內容與目標    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創造力,體驗生活美。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師生共同創設的有情趣的感知與回憶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表現能力。    難點: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真實獨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憶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展開創作。學習材料    (1)師生各自找來自己最喜愛的水果,作為感知材

60、料。    (2)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表現工具。 教學活動(1)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可以從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形式導入,如:      身披魚鱗盔甲,   

61、0;                          頭頂公雞尾巴。                        &

62、#160;     動物園里沒有,                              熱帶水果有它。               &

63、#160;              (打一水果答案:菠蘿)                        一顆一顆又一顆,           &#

64、160;                顆顆玉珠綴碧蘿。                            不是珠寶不能戴,      

65、                      甜甜滋味人人愛。                        (打一水果答案:葡萄)(2)教授新課  &

66、#160;                                  游戲:                &#

67、160;                   在同學之間"出有關水果的謎語-4猜謎語-回憶、觀察、對比"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地去觀察、回億不同水果的外部特征。              觀察分析:        

68、;                        結合圖片或錄像,觀察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水果。                        

69、;                  出示同學自帶的水果,咬一咬、嘗一嘗、想一想。                              

70、;            分析:不同水果的外部特征。                  回憶:你最愛吃什么水果?它怎么好吃?你記得上次吃它時的樣子嗎?是甜甜的很陶醉還是被酸倒了牙?             &#

71、160;                       欣賞:                           

72、60;        a趣味性:教師嘗試以一種童話的語言激   發學生帶著想象去欣賞畫面。如書上一幅作品表現一個小女孩對西瓜的喜愛,她吃完了甜甜的西瓜,滿足地躺在那里,還在想:如果有一間大大的西瓜屋子,還可以在西瓜皮上開個小門小宙,能天天住在里面,多好啊                      b多樣性:藝術作品的面貌是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的,在形式上可以啟發學生以多種手    段、風格進行個性表現。     (3)學生完成作業                                 討論:你想表現什么水果?是以水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