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塔吊布置1(一)地質情況1(二)參數信息4(三)基礎最小尺寸計算5(四)塔吊基礎承載力計算5(五)地基基礎承載力驗算6(六)受沖切承載力驗算7(七)抗傾覆力矩計算8四、承臺配筋計算8五、安全技術措施11六、塔吊基礎定位大樣圖13七、施工總平面布置圖13八、塔吊使用說明書及性能參數14一、 編制依據本工程塔吊基礎方案主要以以下規范及文件為依據:1、佛山市南海聚龍建設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QTZ80(5613)型自升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2、河源市衛生學校新校區護理實訓大樓巖土工程勘察報告;3、廣東省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
2、規范;二、 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河源市衛生學校新校區護理實訓大樓,建設地點在河源市東郊大學城,工程建設單位為河源市政府代建項目管理局,設計單位是廣州市科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勘察單位是河源市工程勘察院,監理單位是廣州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承建單位是廣東金輝華集團有限公司。本工程為地上六層實訓樓,首層層高為3.6m,其余均為3.9m,總建筑面積為12338.86,建筑基底面積2690.25,建筑高度:22.6m。本工程建筑物正常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抗震設防烈度七度,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三、 塔吊布置(一)地質情況、場地工程地質條件根據河源市工程勘察院編制的河
3、源市衛生學校新校區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本場地原始地貌為低山丘陵、山間谷地及沖溝等,地形起伏變化大,巖土種類多、工程性質差異大等特點。場地西靠東環路,交通便利。各鉆孔孔口標高為45.0179.94m,最大高差34.93m。根據現場鉆探、原位測試及室內土工試驗結果,現將場地內各巖土層巖性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 素填土(第四系人工填土層,Qml) 紫紅色,稍濕濕,松散,由粘性土組成。該層層厚0.511.70m,平均2.65m;層頂標高46.10m71.40m,平均56.73m。2 淤泥質土(有機質土)-1(第四系沖洪積層,Qal+pl) 灰灰黑色,軟塑,成分以粘粒為主,含68%有機質及腐植質,味微臭
4、。該層層厚0.503.60m,平均1.54m;層頂標高43.6263.64m,平均50.99m;層頂埋深0.008.60m,平均1.05m。3 粉質粘土-2(第四系沖洪積層,Qal+pl) 黃色、淺灰、灰白等色,可塑,局部軟塑,粘粒為主,粉粒次之,含510%砂,不均勻,局部過渡夾粉土或粉細砂薄層,粘結性較好或一般。場地局部分布。該層層厚0.603.20m,平均1.87m;層頂標高44.4260.35m,平均47.67m;層頂埋深0.009.60m,平均1.74m。4 粉細砂-3(第四系沖洪積層,Qal+pl) 黃色、淺灰色,很濕飽和,稍密,成分以石英為主,長石次之,含1015%粘粒。場地局部分
5、布。該層層厚0.502.70m,平均1.23m;層頂標高43.5356.22m,平均50.11m;層頂埋深0.602.30m,平均1.13m。5 (含碎石)中粗砂-4(第四系沖洪積層,Qal+pl) 灰白、淺灰、黃等色,飽和,稍密,成分以石英為主,長石次之,局部含1520%碎石,多達4050%,粒徑2-6cm,個別大于6cm,余為粉細砂及粉、粘粒,級配一般。該層厚度0.502.50m,平均1.20m;層頂標高43.7854.47m,平均46.00m;層頂埋深0.5011.80m,平均2.03m。6 含礫(碎石)粉質粘土 (第四系坡積層,Qdl) 磚紅色、黃色,可塑,成分粘粒為主,粉粒次之,含5
6、10%礫,粒徑220mm,粘結性較好。局部地段含1020%碎石,粒徑240mm,粘結性差。該層厚度0.608.30m,平均2.71m;層頂標高49.6779.94m,平均62.56m;層頂埋深0.008.70m,平均0.30m。7 砂、礫質粘性土(第四系殘積層,Qel) 紫紅色、褐黃、灰白等色,硬塑,局部可塑,成分以粘粒為主,含1015%砂、礫,粒徑210mm,局部含2030%礫或碎石,粒徑240mm,粘結性一般較差,由粉砂巖、砂礫巖風化而成。場地大部分布。該層層厚0.509.00m,平均2.11m;層頂標高42.4078.49m,平均57.94m;層頂埋深0.0011.70m,平均2.93m
7、。8 全風化砂礫巖(全風化粉砂巖)-1(白堊系上統基巖層,K2) 紫紅色,巖石風化劇烈,原巖礦物成分除石英外,其余已完全風化,巖芯呈土柱狀,局部地段含2030%砂、礫,粒徑240mm,手捏易散,屬極軟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該層層厚0.6070m,平均2.16m;層頂標高43.770.44m,平均57.61m;層頂埋深0.6014.60,平均5.20m。9強風化砂礫巖(強風化粉砂巖)-2(白堊系上統基巖層,K2) 紫紅色,砂、礫狀結構,中厚層狀構造,泥質膠結,膠結差,基巖成分以砂、礫為主,粒徑230mm,節理裂隙發育,多為閉合狀,巖芯呈半巖半土狀、碎塊狀,少量短柱狀,巖質稍硬,巖塊用手可折斷
8、,錘擊聲啞。風化不均,局部夾中風化巖塊或薄層。屬極軟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該層層厚0.508.00m,平均2.50m;層頂標高40.0076.99m,平均53.49m;層頂埋深0.0017.80m,平均4.84m。10中風化砂礫巖(中風化粉砂巖)-3(白堊系上統基巖層,K2) 紫紅色,砂、礫狀結構,中厚層狀構造,泥質膠結,膠結較好,基巖成分以砂、礫為主,粒徑230mm,節理裂隙較發育,巖芯呈塊狀、短柱狀,節長1050cm,RQD=6080,巖質較新鮮堅硬,錘擊聲脆。較完整,屬軟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該層整個場地各鉆孔均有揭至,但未揭穿。揭露厚度6.4026.60m,平均18.32m;層
9、頂標高35.8074.89m,平均50.97m;層頂埋深0.0020.00m,平均7.17m。、天然地基巖土設計參數的分析與確定根據現場鉆探揭露,結合室內土工試驗、標準貫入試驗等成果資料,并參照本地區經驗,場地內各巖土層c、fk、Es、E0等指標建議值見用表3。表3 場地各巖土層參數建議值一覽表地層名稱及成因代碼承載力特征值fak (kPa)壓縮模量Es(MPa)變形模量Eo(MPa)抗剪強度c(kPa)(度)素填土Qml /-1淤泥質土Qal+pl803.07.064-2粉質粘土Qal+pl1504.09.02510-4中粗砂Qal+pl1607.022.0/22含礫粉質粘土Qdl1806.
10、020.04012砂、礫質粘性土Qel2006.525.04220-1全風化粉砂巖K22808.030.0/30-2強風化粉砂巖K2450/-3中風化粉砂巖K21300/(二)參數信息基礎載荷表載荷名稱單位數值基礎所受的垂直載荷KN971基礎所受的水平載荷KN45基礎所受的傾翻力矩KN·M1967基礎所受的扭矩KN·M305塔吊型號:QZT80A(5613),塔吊作用于基礎的的豎向力F=1.2×971KN,塔吊傾翻覆力M=1967kN.m,塔吊附著工作時最大起重高度H=150m,根據現場情況和設計圖紙,在滿足施工要求的情況下,設置QZT80A(5613)塔吊一臺,
11、具體位置見附圖。塔吊最高獨立安裝高度為45米, 本工程擬安裝高度為38米,塔身寬度B=1.50m,起重臂最大幅度為57米,獨立式起最大起重量為6t,最大工作幅度時額定重量為1.3t。承臺設計為5.0m×5.0 m×1.4 m(長×寬×高),承臺砼強度為C35,承臺砼齡期為28天,塔吊基礎底面標高為-1.7m,塔吊出廠日期為2008年5月8日,塔吊作業平臺內無高壓線及建筑物的阻礙,塔吊擬安裝位置在建筑物RS×78軸。(三)基礎最小尺寸計算基礎的最小厚度取:H=1.4m基礎的最小寬度取:Bc=5.5m承臺混凝土等級C35,ft=1.57N/mm2,
12、fc=16.70N/mm2,砼=25kN/m3。鋼筋HRB335,fy=300.00N/mm2,Es=2.00×105N/mm2基礎自重G=1.2×(Bc×Bc×Hc×砼)=1.2×(5.5×5.5×1.4×25)=1270.5kN(四)塔吊基礎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5.2.2條承載力計算。 當不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 當考慮附著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 當考慮偏心距較大時的基礎設計值計算公式: 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礎的豎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壓重和最大
13、起重荷載,F=1.2×971=1165.2 kN;G基礎自重,G=1270.5kN;Bc基礎底面的寬度,取Bc=5.5m;W基礎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5.5×5.5×5.5/6=27.73m3;M傾覆力矩,包括風荷載產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1967.00+(45×1.4×1.4)=2842 kN.ma合力作用點至基礎底面最大壓力邊緣距離(m),按下式計算: a=5.5/22842/(1165.2+1270.5)= 1.58m 經過計算得到:無附著的最大壓力設計值 :Pmax=(116
14、5.2+1270.5)/5.52+2842/27.73=80.52+102.49kPa= 183.01 kPa無附著的最小壓力設計值 :Pmin=(1165.2+1270.5)/5.52 2842/27.73= 21.97 kPa偏心距最大時壓力設計值:Pkmax=2×(1165.2+1270.5)/(3×5.5×1.58)= 186.86kPa (五)地基基礎承載力驗算地基基礎承載力特征值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5.2.4條。 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N/m2); f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根據施工圖紙
15、及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要求,基礎持力層為全風化粉砂巖,根據表3取280.00kN/; b基礎寬度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取3.00; d基礎埋深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取4.40; 基礎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取20.00kN/m3; m基礎底面以上土的重度,取20.00kN/m3; b基礎底面寬度,取5.5m; d基礎埋深度,取2.5m。實際計算取的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為:fa=280+3×20×(5.5-3)+4.4×20×(2.5-0.5)= 606kPa,滿足要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2×fa大于偏心距較大時的壓力設計值Pkmax=186.86kPa,滿足要
16、求!(六)受沖切承載力驗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條。驗算公式如下: 式中 hp受沖切承載力截面高度影響系數,取 hp=0.95; 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取 ft=1.57kPa; am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計算長度: ab=at+2×h0 am=1.50+(1.50 +2×1.35)/2=2.85m; h0承臺的有效高度,取 h0=1.35m; Pkmax最大壓力設計值,取 Pmax=186.86kPa; Fl實際沖切承載力: Fl= Pkmax×Ai =186.86×(5.5+5.3)×0.2/2= 20
17、1.81kN 允許沖切力:0.7×0.95×1.57×2.85×1.35×103=4016.98kN 實際沖切力不大于允許沖切力設計值,所以能滿足要求!(七)抗傾覆力矩計算抗傾覆力矩驗算公式如下:e=(MK+FV×h)/FK+GKb/4得出:e=(MK+FV×h)/FK+GKb/4 =1.4×1967+45×1.4×1.4/(1165.2+1270.5) 5.5/4 =2842/ 2435.75.5/4 =1.171.375所以本塔吊基礎抗傾覆力矩滿足要求。四、 承臺配筋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
18、規范GB 50007-2002第條第3點。 1.抗彎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a1截面I-I至基底邊緣最大反力處的距離,取 a1 =(5.5-1.5)/2=2.00m; P截面I-I處的基底反力: P=183.01×(3×1.52)/(3×1.5)=101.67kPa; a'截面I-I在基底的投影長度,取 a'=1.50m。 l基礎底面的邊長,取l=5.5m經過計算得:M =22×(2×5.5+1.5)×(183.01+101.672×1270.5/5.52)+( 183.01101.67)×5.5
19、/12=4*【12.5*200.68+447.37=293.76kN·m 985.29 2.配筋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 式中 1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 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 h0承臺的計算高度。 經過計算得 s=985.29×106/(1.00×15.70×5.5×103×13502)=0.0063 =1(12×0.0063)0.5 =0.0063 s=10.0063/2=0.9969 As=985.29×106/(0.9969×1350×300.00)=2440.38mm2。取最小配筋率0.15%配筋,最小配筋面積為:As=bh×0.15%=5500×1350×0.15%= 11137.5mm22440.38mm2,所以按最小配筋面積驗算。實配雙向底筋3022180,基礎配筋面積:As= 3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PET電熱膜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IDE轉接頭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5-氯茚滿酮數據監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效變頻非真空管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鎂合金焊接車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西米替丁片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膠絲布葉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視顯微鏡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牛仔皮牌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澆注型壓克力磨砂燈飾板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細集料篩分自動計算表格
- 15ZJ001 建筑構造用料做法
- 年產5萬噸趣味酥性餅干生產車間設計
- RFJ013-2010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設計規范
- 柳州某醫院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設計案例
- 西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 扇形統計圖 單元概述和課時安排
- 《中越傳統節日對比問題研究5100字【論文】》
- 《 民航服務心理學》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 2021學堂在線網課《生活英語讀寫》課后作業單元考核答案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超星爾雅答案貴州大學-
- Q∕GDW 12162-2021 隔離開關分合閘位置雙確認系統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