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有限公司文件編號QD7-04PFMEAT理辦法生效日期2017年9月10日1版次A/11 .目的:1.1 對新產品進行潛在失效分析,確定可能的失效模式(特別是高風險失效模式),找出可能的失效原因,研究其失效模式對系統產生的影響,為工裝設計、制造、品質控制等方面提供依據,并采取相應預防糾正措施;1.2 推動過程改進作為主要目標,重點在防錯方法。2 .范圍:2.1 適用于組織開發的所有新產品;2.2 適用于組織所有量產產品,特別是存在高返修費用、召回、不合格和客戶抱怨的產品。3 .術語:3.1 過程FMEA或PFMEAProcessPotentialFailureModeandEffectsAn
2、alysis過程潛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3.2 顧客:FMEA中“顧客”的定義通常是指“最終使用者”,然而顧客也可以是隨后或下游的制造或裝配工序,維修工或政府法規;3.3 防錯(POKA-YOKB:是一種消除錯誤的技術,通常稱之為“防止失效”,應作為控制重復性任務或行為的預防性技術,用來消除顧客的憂慮;3.4 變差:由人、設備、材料、方法與環境等原因造成的產品目標值與實際值之間的差異。變差可分為普通原因變差與特殊原因變差。普通原因變差是一直在過程中出現的變差,被認為系統是穩定的和可預測的。特殊原因變差是指過程、產品或服務特性之中那些由“異常”或“外部”事件產生的,在普通原因變差之上或之外的變
3、差,使得過程不可預測。3.5 過程更改:在過程概念上的更改,是指能夠改變過程能力以滿足設計要求或產品的耐久性。4 .職責:4.1 技術部負責PFMEA的編制、修訂、推進和協調小組工作;4.2 APQP小組負責PFMEA的評審;4.3 生技部和品管部負責量產后PFMEA的評審;5 .流程圖:無。6 .內容:6.1 PFMEA的理解: 一種分析技術,用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從單個部件到總成的所有的制造工序過程中各種潛在的失效模式及其相關起因/機理已得到充分的考慮和論述; 一份動態文件,需要不斷的進行修訂和評審; 在新產品開發策劃階段,促進對新的或更改的過程進行早期評審和分析,以便預測、解決或監控潛在的過
4、程問題; 過程FMEA假定所設計的產品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因設計的薄弱環節而產生的潛在失效模式可包括在過程FMEA中,而其后果和避免包括在設計FMEA當中; 過程FMEA不依靠改變產品設計來克服過程中的薄弱環節,但是他的確要考慮與計劃的制造或裝配過程有關的產品設計特性,以最大限度的保證產品能夠滿足顧客的要求和期望;FMEA信息來源: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之經驗、曾發缺陷經驗、顧客抱怨、廠內不良再發防止對策、內部報告、改善報告等。6.2 過程FMEA的功能: 確定過程功能和要求; 確定與產品相關的過程潛在失效模式; 評價潛在失效對顧客產生的后果; 確定潛在制造或裝配過程失效起因并確定減少失效發生頻度或找
5、出失效條件的過程控制變量; 確定過程變量以此聚焦于過程控制; 編制潛在失效模式分級表,然后建立糾正措施的優選體系; 將制造或裝配過程的結果編制成文件;6.3 APQP小組在技術資料消化后就應“盡早”著手制定過程FMEA;6.3.1 技術部根據工藝流程圖、產品/過程特殊特性清單、相似零件的經驗等進行過程FMEA初稿的編制;“失效模式”的“失效原因/機理”可從以下方面獲得:a、相似零件的經驗;b、生產中曾經出現過的不合格品;c、試模、試生產中出現過的不合格品;d、曾發生過的顧客投訴;e、開發小組“頭腦風暴法”討論的結果等6.3.2 技術部召集APQP小組對過程FMEA進行評審,小組成員從各自的角度
6、,運用各自學科的知識、經驗、對過程的了解和所有可用的信息來分析和編制過程FMEA;6.3.3 小組在制定過程FMEA時可采用過程FMEA檢查清單協助制定。6.4 當產品更改、過程更改、過程不穩定、過程能力不足、存在高返修費用、召回、退貨、不合格和客戶抱怨等任何一種情況發生時過程FMEA需進行評審和修訂。6.5 過程FMEA需經核心小組簽核和技術部經理核準后發布實施。6.6 過程FMEA填寫欄說明:6.6.1 FMEA編號:填入FMEA文件編號,以便查詢;6.6.2 項目:填入正在進行過程分析的系統、子系統或零件名稱和編號;6.6.3 過程責任者:填入OEM、部門和小組,還包括供方的名稱;6.6
7、.4 車型/年份:填入所分析過程將要應用或影響的車型/年份;6.6.5 關鍵日期:初次FMEA應完成的日期,應在可行性階段或之前進行,不應超過生產用工裝到位和顧客要求的生產件批準過程(PPAP)的提交日期,以“盡可能早”為目標;6.6.6 核心小組:列出有權限參與或執行這項工作的所有小組成員名字;6.6.7 FMEA日期:填入最初編制FMEA日期及最新修訂日期;6.6.8 過程功能/要求:填入被分析過程或工序的簡要說明和編號(如:P10進料、P20裁剪、P30沖壓、P40裝配等),小組應評審適用的性能、材料、過程、環境和安全標準,盡可能簡潔的指明所分析過程或工序的目的,包括有關系統、子系統或部
8、件的設計信息,當過程具有不同的潛在失效模式時(如裝配),可把這些工序作為獨立過程列出。6.6.9 潛在失效模式:指過程有可能不滿足過程功能/要求欄中所描述的過程要求或設計意圖,是對該特定工序上的不符合的描述,它可能是下一工序的某個潛在失效模式的一個相關起因或前一工序的某個潛在失效模式的一個相關后果,然而在準備FMEA時,應假定所接收的零件和材料是正確的,當歷史數據表明進貨零件質量有缺陷時,FMEA小組可做例外處理。根據產品/過程特性分級表中所列的產品特性和過程特性,列出特定工序的每一個潛在失效模式,前提是這種失效可能發生,但不一定發生,產品工程師應能提出并回答以下問題:過程/零件怎樣不滿足要求
9、?無論工程規范如何,顧客(最終使用者或下工序或服務)認為的可拒收的條件是什么?以對類似過程的比較和對顧客對類似部件的索賠研究為起點,對設計意圖進行必不可少的分析和了解,典型的失效模式可能但不局限于下列情況:表面太粗糙、光澤太亮、光澤太暗、毛刺、破碎、彎曲、變形、尺寸超差、插入力太大、拔出力太小、臟污、貼錯標簽等。6.6.10 潛在的失效后果:指失效模式對顧客產生的影響;要根據顧客可能發現或經歷的情況來描述失效的后果,如果失效模式可能影響安全性或對法規的符合性,要清楚地予以說明,在這里顧客指內/外部顧客,包括下一道工序、車廠、經銷商和車主;6.6.10.1 對于最終使用者,失效后果應一律采用產品
10、或系統的性能來描述,如:外觀不良、粗糙、噪音、工作不正常、不能工作、不穩定、通風不良、費力、異味、車輛控制減弱、工作減弱、間歇性工作、泄漏、返工、返修、報廢、牽引阻力、顧客不滿意;6.6.10.2 對于下一道工序而言,失效后果經常被指為:無法緊固、無法鉆孔或攻牙、無法安裝、無法加工表面、損壞設備、不能配合,不能連接、不匹配、引起工裝過度磨損、危害作業者。6.6.11 嚴重度(S):是一給定失效模式最嚴重的影響后果的級別,是FMEA范圍內的相對定級結果,嚴重度數值的降低只有通過設計更改或重新設計才能實現,FMEA嚴重度評價準則如下(除非顧客另有規定):融附品黑尸度卜索1成標誨時過拗嚴破電海穎后果
11、)林械合始和獻腮親,-I-''',.車菊妗操作用域好不苻部所法規.10頭數符仆立至積或法規學忠可在有窗»下危杏員作者(機播或裝£)埼安全祟悔和犍設計不符合政府法g可件的儲下危害聊(機炯甄)基本功螭到失妙緞赫上仆聃不能操悵但不8大蛾中您1W%的產趾度甑溫縫打止或停止出資K柵惻fi火(車輛可置尼出WITMMR)7MNK生產跚H產生都州曲.背離朝匕租芯插孤木戰蒯上雪城或庸加碎雌觸失罪統行適功尉|左(車里可攜作,fiffliS使利功隹損酊5T儂璃蟠返L足財口的行道功解除柴(主屬可接作.m褪利琳雕)5都分得魁國匕電梭胞的令人粳廉帆目根則見嚏酊車則操作,不符柴瓶
12、大祗顧施翻(75%)4辦現或前史埠航車輛可幄作.不符Miwi多船a盤到3神工解分軸ttfWH外*雙糖,鞫德福稀15%循小邛斷11R麻作或掂作米的華也不便利捌r的時可就睚果1林可推別的即6.6.12 級別:本欄位可用于對那些需要附加的過程控制的部件、子系統或系統的特殊產品或過程特性的分級(如:關鍵、主要、重要、重點),如果在過程FMEA中確定了分級,將影響工程文件相關管制項目的認定,如產品/過程特殊特性清單。6.6.13 失效的潛在起因/機理:指失效是怎樣發生的,并應依據可以糾正或可以控制的原則予以描述,盡可能地列出可歸結到每一失效模式的每一個潛在起因,如果失效的起因有多種,而多種起因間不是相互
13、獨立的,要糾正或控制一個起因,需用試驗設計之類的方法來明確哪些起因起主要作用,那些起因最容易得到控制,典型的失效起因可包括但不限于:扭矩不當-過大或過小;焊接不當-電流、時間、壓力;測量不精確;熱處理不當-時間、溫度;潤滑不足或無潤滑;零件漏裝或錯裝;磨損的定位器;磨損的工裝;損壞的工裝;不正確的機器設置;(11)不正確的程序編制。6.6.14 頻度(O):指某一特定的起因/機理發生的可能性,是FMEA范圍內的一個相對級別,可能并不反映實際出現的可能性。通過設計更改或過程更改來預防或控制失效模式的起因/機理是可能導致發生頻度數降低的唯一途徑,評價準則如下:失效可能性準則.FH1EA要因發生率,
14、事件砰項目軍輛)等戮二100次每1000個次每1。橢中10*50次每1000個1次每20輔中920次每1O個1次每50輛中S10次每1000個1次100輛中_股2次每10M個1次每500輛中6.5歐每1000.1次每2000聃中5.1次每1000個1Afrj10,QOT輛中4抵.01崢1000個1每100,000輛中3W001每1000個中1母1,M0.0002失效通過僮防控制消除了16.6.15 現行過程控制:對盡可能地防止失效模式或其起因/機理的發生或者探測將發生的失效模式/機理的控制說明,這些控制可以是防錯、統計過程控制(SPC)或過程后的評價等,評價可以在目標工序或后續工序進行。6.6
15、.15.1 過程控制有兩類:預防:防止失效的起因/機理或失效模式出現,或者降低其出現的幾率;探測:探測出失效的起因/機理或者失效模式,導致采取糾正措施。最好是先采用預防控制,它可能會影響最初的頻度定級。探測度的最初定級將以探測失效起因/機理或探測失效模式的過程控制為基礎。過程控制如果使用單欄表格,在列入的每一個預防控制前加前綴字母"P,在列入的每一個探測控制前加前綴字母“D”。6.6.15.2 一且確定了過程控制,評審所有的預防措施以決定是否有需要更改的頻度數。6.6.16 探測度(D):指與過程控制欄中所列的最佳探測控制相關的定級數,是FMEA范圍內的一個相對級別,為了獲得一個較低
16、的定級,通常計劃的過程控制必須予以改進。當失效模式已經發生時必須評價所有的“現行過程控制”的能力以防止此種失效模式或缺陷的零件被發運出去。評價準則如下:探對機身過程控制探制的可能性探測可能性沒探視機片我有現方控制工不跪探惻或不能聚析L0幾乎不可能在任何階段不太可能探測失效模式和/或錯試要因)不容易探網血隨機檢查)9非常檄小加工后向盤"!1操步弄諭過目熱排列閏垢法的/有后后失效拽式槐穗g微小開始時間題揮M拄作者通過宜川目洞席列耳斯法在位置上觸失效模式探測或操作者通過使用特性孤立"行體行、手動轉知也會等)怖加工后探割.7非常低加】.后問我投卻操作者通過使用變量潮量或接作者在位置
17、上通過使用特性測生事后失效嘖盤報削j行,不行、手切轉拉檢查等)6伍開始時間胞僚惻操作啻在位以上使用H«l量或通過位置上的自動控制探測差異零件和法知操作科f光.楠等,在設置匕或苜件忸驗時執行割量i僅時于設立要閑).5一勝加工后同題報部由自動控制探費變異零件并鎖住事件皆防進一步加的事G失效模式出削.4一般有開始時間內探測田目幼舜制在棍置卜.探測變異事件并在位置k自動債住零件他防步加的失效模式抵SL3窩錨直探測和,式問他防由自動控制在位置上探刈錯調并校防制造中的受舁事件的錯誤C要因)探測.yw-非常南抹利小能用:防精以夾具設計;機總設計或零件被計所做的錯誤(5H)頸防口因為過的產品設計的防
18、錯項目.不僉產生變異零件.1幾平編定6.6.17 風險順序數(RPN):風險順序數(RPN)是嚴重度數(S)、頻度數(O)和探測度數(D)的乘積:RPN=(S)X(O)X(D),在特定的PFMEA范圍內,此值(1-1000)可用于對所擔心的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排序。6.6.18 建議措施:應首先針對高嚴重度、高RPN值和小組指定的其他項目進行預防/糾正措施的工程評價,任何建議措施的目的都是要依以下順序降低其風險級別:嚴重度、頻度和探測度。除非顧客另有規定,當嚴重度數(S)7時(此時不管RPN值是多大),頻度數(O)>8時(此時不管RPN值是多大),或當RPN>60時均需采取過程預防/糾
19、正措施。在所有的已確定潛在失效模式的后果可能會給制造/裝配人員造成危害的情況下,也應考慮預防/糾正措施,以便通過消除或控制起因來避免失效模式的產生,或者應對操作人員的適當防護予以規應考慮但不限于以下措施:為了減少失效發生的可能性,需要進行過程和/或設計變更。可以實施一個利用統計方法的以措施為導向的過程研究,并隨時向適當的工序提供反饋信息,以便持續改進,預防缺陷產生;只有設計和/或過程更改才能導致嚴重度級別的降低;要降低探測度級別最好采用防失誤/防錯的防法。一般情況下,改進探測控制對于質量改進而言既成本高昂,又收效甚微。增加質量控制檢驗頻度不是一個有效的預防/糾正措施,只能做暫時的手段,而我們所需要的永久性的預防/糾正措施。在有些情況下,為了有助于對失效的探測,可能需要對某一個零件進行設計更改,重點應放在預防缺陷上(也就是降低頻度上),而不是缺陷探測上。采用統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洋能智能運維系統-洞察及研究
- 2025新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課堂互動計劃
- 功能性食品標簽策略-洞察及研究
- 小學二年級下體育教案
- 教育行業學員就業保障措施
- 陜西省咸陽市乾縣第二中學2025屆物理高一第二學期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陜西省銅川一中物理高一第二學期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兒科重癥輸血反應處置流程
- 幼兒園教職工崗位職責職責劃分研究
- 2025屆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學物理高一下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北城片區七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2025至2030中國銅冶煉行業發展現狀及應用需求現狀分析報告
- 農業保險培訓課件
- 茶園租賃合同(含茶葉加工銷售)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國浮式液化天然氣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
- 藥品連鎖總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國家用清潔工具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0617國金證券機器人行業研究垂直領域具身智能機器人的野望416mb
- 物理●湖北卷丨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物理試卷及答案
- 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日本)
- 一諾LZYN質量流量計使用說明書-2009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