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冷再生技術在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應用111_第1頁
水泥冷再生技術在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應用111_第2頁
水泥冷再生技術在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應用111_第3頁
水泥冷再生技術在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應用111_第4頁
水泥冷再生技術在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應用11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泥冷再生技術在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應用摘 要:通過實際施工經驗,總結出水泥路面基層冷再生技術在施工中的合理施工流程和各個施工環節的要求標準,同時在實際施工實際中經過反復試驗、研究得出施工過程中對含水量、銑刨深度等細節對施工質量的影響規律和程度以及冷再生路面使用性能情況。 關鍵詞:冷再生;水泥路面基層;施工方法;舊路銑刨0 引 言公路建設高速發展之后,必轉入公路路面養護高峰。采用傳統的路面養護技術需消耗大量自然資源,同時產生大量難以處理的舊路銑刨廢料。怎樣解決可持續發展與環保這一時代問題,水泥冷再生基層以技術可靠、工藝簡單、質量穩定贏得公路工作者的青睞。 1工程概況該工程全長7.367公里,全線無

2、橋梁,1處圓管涵重建。該工程為改造工程,改造后技術等級不變,為平原微丘區三級公路。全線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寬度為8米,路面寬度為7米,土路肩寬度為2×0.5米。2冷再生基層的施工工藝流程本工程采用冷再生設備現場就地銑刨拌和,主要施工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施工準備 檢測含水量水泥劑量整型測外觀尺寸 覆蓋毛氈初期養護3冷再生基層具體施工方法(1)進行舊路病害程度、舊路面彎沉值檢測,驗證設計合理性;(2)根據各項設計指標,委托有資質的試驗單位做各類標準試驗(混合料配比試驗,標準擊實試驗,水泥劑量檢測標準曲線,無側限抗壓強度等);(3)組建工地試驗室,制定冷再生基層施工質量檢測方法和程序;

3、(4)成立各級質量管理組織,制定質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冷再生基層施工選用機械:WR2500S再生機1臺,ZL25型拖式振動羊腳碾1臺,CAT140型平地機1臺,ZL220型振動鋼輪壓路機1臺,XP261型膠輪壓路機1臺,8T灑水車6臺(4臺用于養護,2臺用于冷再生加水)。(1)施工技術人員12人,包括技術總工1人,道路工程師1人,質檢工程師1人,試驗室主任1人,施工放線、布水泥技術員1人,再生機銑刨混合料質量檢測技術員1人,平整度、橫坡度檢測技術員1人,水泥劑量、含水量檢測技術員1人,壓實度檢測技術員2人,施工資料收集整理2人。(2)施工作業人員共58人,具體分工如下:施工放

4、樣組3人,負責清理路表雜物,施工中線、邊線放樣;劃線組4人,負責丈量布水泥寬度,計算每袋水泥應布長度、寬度,并劃線;布水泥組12人,負責水泥裝運,按照水泥預布方格將水泥攤鋪;冷再生機拌和組4人,負責協調冷再生機加水,檢測銑刨深度、寬度、銑刨橫坡度、含水量、銑刨散料質量以及指揮再生機操作;整型碾壓配合組12人,負責余料回收,清理廢料(未打碎的瀝青混凝土或者水泥混凝土塊),監督壓路機碾壓程序,碾壓遍數;試驗檢測組5人,負責水泥劑量、含水量、壓實度、壓實厚度、無側限抗壓強度、平整度、橫坡度等試驗檢測的配合工作;施工安全組4人,分別負責施工放樣、布水泥劃線、再生機銑刨拌合、整型碾壓、覆蓋養護各組的施工

5、安全指導工作;冷再生基層使用材料主要是舊路銑刨散料,外加結合料水泥。 (1) 舊路銑刨散料本工程舊路銑刨出的散料符合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要求,級配如表1。表1 舊路銑刨散料級配(1)計算每袋水泥攤鋪面積 (2)打方格網 (3)攤鋪水泥(1)確定冷再生機加水量,冷再生機開始銑刨拌和前,試驗人員必須檢測原路面含水量,以確定冷再生機的加水比例。(1)穩壓:行進速度不超過穩壓1遍。選用ZL220振動鋼輪壓路機以行進速度為2km/h靜壓1遍;強振4遍、選用XP261型膠輪壓路機以行進速度為3km/h穩壓4遍遍進行收面。4冷再生基層質量控制冷再生機銑刨加水由電腦控制16個噴水開關,每個開關又控制著兩個

6、噴水噴頭,加水量、加水位置極易控制;舊路散料內含有大量瀝青質,不可用酒精燃燒法測含水量;如送樣到試驗室用烘干法測含水量,將超過水泥有效凝結時間。所以,只能在銑刨前進行舊路面含水量測定,施工中根據路段位置和施工氣溫選定加水數量(測得陰潮路段舊路面含水量為7.9%,向陽干燥路段舊路面含水量為6.4%,壓實最近含水量為11%12%,通過理論加水量計算冷再生機加水量,根據路段干濕程度掌握在2.5%4.5%之間),銑刨完成后,由工作經驗的試驗人員憑經驗掌握(其一,采用對比色度;其二,手感潮濕)。安排專人在機后隨時采用鋼釬進行銑刨深度檢查,指導再生機操作。再生機銑刨拌和均勻程度與行進速度、銑刨機轉子轉速有

7、關。速度較快、轉子轉速較低時,下層散料不易打出底層,極易造成上層水泥劑量偏高,下層水泥劑量偏低,拌和不均,特別是底層會出現2cm4cm的松散層,嚴重影響再生基層工程質量。WR2500S型冷再生機功率較大,當銑刨刀頭磨損嚴重或者刀頭不當時,會由于工作阻力增大而降低轉速,甚至卡機,這時就會出現底層水泥劑量偏低現象。因此,每銑刨8000m2進行刀頭檢查更換,以保證行進速度和轉子轉速。冷再生機行進速度過快,舊路破碎不夠理想,會出現板塊,拌和不勻;冷再生機行進速度過慢,易打碎集料,增大集料比表面積,降低基層強度。故應根據冷再生基層厚度嚴格控制其行進速度,我們采用銑刨舊路深度為25cm,冷再生機行進速度控

8、制在:直線段5m/min,曲線段3.5m/min,行進速度最小3m/min ,最大6m/min。安排專人指導監督各碾壓機械的碾壓順序及遍數。由于二級公路路面較寬,對橫坡度、平整度的要求較高,平地機整平施工時,先依據原路橫坡初平,后按照技術人員用水準儀和3m直尺復核結果進行精平。施工過程中發現冷再生混合料存在碎石含量差異較大問題,不同的含石量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不同,壓實度難以準確控制。工地試驗室根據不同水泥劑量及冷再生機銑刨散料進行試驗,分別做含石量的最大干密度回歸方程:灰劑量為(5.5±0.2)%時最大干密度Y=0.006X+1.50;灰劑量為(6±0.2)%時最大干

9、密度Y=0.010X+1.316(X為含石量)。將現場測得混合料的水泥劑量和含石量代入回歸方程計算出最大干密度,施工用之控制壓實度,避免壓實度檢查失真。基層強度評定用無側限抗壓強度和取芯試樣抗壓強度兩個指標;無側限抗壓強度只能說明混合料是否合格,不代表基層強度。因此,以取芯試樣全長抗壓強度試驗檢測基層強度比較科學。經過分層檢測水泥劑量試驗,發現水泥劑量隨深度而降低時,用降低冷再生機行駛速度、更換刀頭來提高轉子轉速,確保混合料拌和充分。嚴格按照自檢頻率進行冷再生基層鉆芯取樣,檢查冷再生基層強度。經工地試驗室現場取芯檢驗,所完成冷再生基層在養護期滿后的鉆芯取樣均滿足設計強度要求。嚴格按照自檢頻率進

10、行冷再生基層鉆芯取樣,檢查冷再生基層強度。經工地試驗室現場取芯檢驗,所完成冷再生基層在養護期滿后的鉆芯取樣均滿足設計強度要求。(1)縱向接縫搭接寬度:為確保接縫搭接平順,將前半幅施工加寬的20cm全部再次銑刨、拌和、整壓。(2)縱向接縫高差控制:初壓完成,平地機整平時,要求整平表面比前半幅表面保持高15mm,經過復壓、終壓后達到齊平。(3)防止接縫強度不足措施:將水泥攤鋪到銑刨線外,再生機銑刨時,由專人指揮,不得超過水泥攤鋪面(一般預留2cm3cm)。(4)防止前半福被振動損害措施:由責任心較強的技術人員專人負責,指揮振動壓路機(包括羊腳碾、振動鋼輪壓路機)壓實過程中不得碾壓已成型的基層表面。

11、每段收尾預留2m3m不進行碾壓,后段施工時,在前段預留未壓部分重加水泥進行銑刨拌和等作業。冷再生機左側路邊有構造物,不能銑刨到邊緣時。可掉頭作業,使構造物處在冷再生機右邊即可完成全部銑刨作業。冷再生基層主要穩定膠結材料為水泥,如果施工時間超過規定的有效時間,將嚴重影響冷再生基層的強度增長。本工程所選用水泥初凝時間為270min,結合各工序的單位數量作業時間,考慮到施工過程中的合理間歇,提出在240min內結束段落全部作業的要求。據此,確定施工段落的合理長度為60m,在此工作長度內,對各工序施工時間作了如下規定:(1) 再生機銑刨拌和時間控制在60min以內。(2) 羊腳碾初壓時間控制在60mi

12、n以內,即在冷再生機開始銑刨拌和后的100min以內結束。(3) 平地機整平時間控制在40min以內,即在冷再生機開始銑刨拌和后的140min以內結束。(4) 振動壓路機壓時間控制在60min以內,即在冷再生機開始銑刨拌和后的200min以內結束。(5) 膠輪壓路機終壓時間控制在40min以內,即在冷再生機開始銑刨拌和后的240min以內結束。5工程效果已經完成單幅冷再生基層經檢測各項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齡期未到段落強度指標待測)。部分數據見表3、表4、表5。表2 再生基層壓實度匯總表表3 再生基層無側限抗壓強度匯總表表4 取芯強度檢測匯總表(單位:MPa)銜接、控制都有非常精確的要求,只有嚴格規范作業,任何環節不出紕漏,工程質量方能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1】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6. 【2】 李秀君,王莉,郭玉軍.冷再生路面的結構設計方法【J】.施工技術,2005,5. 【3】 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