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橋涵取樣檢測管理辦法_第1頁
鐵路橋涵取樣檢測管理辦法_第2頁
鐵路橋涵取樣檢測管理辦法_第3頁
鐵路橋涵取樣檢測管理辦法_第4頁
鐵路橋涵取樣檢測管理辦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鐵路橋涵取樣檢測管理辦法一概述第一條.為加強鐵路橋涵施工檢測工作,提高橋涵施工檢測技術水平和管理辦法,滿足現場施工需求,根據鐵路橋涵設計規范、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及有關規范,結合我項目部實際現場施工,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鐵路橋涵施工現場檢測是鐵路建設的重要環節,具有高標準、檢測面積大,橋涵檢測工作直接影響到橋涵驗收質量,為保證現場施工,應使用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技術,以達到數據準確、方法科學,高效、準確的目的,逐步實現橋涵檢測工作的數據準確化、質量標準化。第三條.為適應鐵路跨越式的發展需求,各級橋梁檢測人員應加強檢測基本技術、規范、標準等知識的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條件允許情況下應有計

2、劃等安排學習,教育培訓、學習新知識、引進新設備,適應新要求。第四條.橋涵現場檢測、試驗室內部應加強專業技術指導工作,明確現場檢測人員,制定管理辦法等,保障施工現場檢測工作順利進行。第五條.橋涵現場施工為了符合工地檢測標準,根據規范要求,必須配備工地試驗員,配合中心試驗室內部完成現場檢測項目。第六條.橋涵現場施工試驗員,不得負責超出能力范圍檢測項目,遇有大型試驗時,可根據具體情況上報中心試驗室,委托其他檢測單位進行檢測。二橋涵檢測工作的基本任務1.對橋涵檢測內容進行分類管理,并指定專人進行管理。2.對橋涵檢測數據準確化、確定其具有檢測能力。3.積累橋涵檢測資料,為加強科學管理和提高橋涵檢測技術水

3、平創造條件。三橋涵檢測項目 橋梁的施工及預制生產過程中從原材料,混凝土質量控制、實體工程或產品質量都應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試驗檢測,并嚴格把關,確保工程產品施工。1.混凝土原材料:細骨料、粗骨料、水泥、粉煤灰、礦粉、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引氣劑、減水劑、膨脹劑、拌合用水。2.鋼筋連接及鋼筋焊接接頭:熱軋光圓鋼筋、熱軋帶肋鋼筋、閃光對焊、箍筋閃光對焊、電弧焊、鋼筋機械連接、3.預應力材料委外檢驗:預應力鋼絞線、錨(夾)具、連接器。4.其他外委材料檢驗:壓漿劑、金屬波紋管、抽拔橡膠管、保護層墊塊。5.委外防水材料: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水泥基膠黏劑、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6.混凝土

4、配合比設計:混凝土配合比現場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施工控制、混凝土主要力學性能檢驗、混凝土耐久性檢驗。7.樁基現場檢測:低應變反射波法、聲波投射、高應變法、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單樁水平靜載試驗、鉆芯法。8.橋梁支座檢測:支座檢測、支座的安裝檢測。9.預應力工程試驗檢測:千斤頂校驗、壓漿漿體性能檢驗。10.實體質量檢測:簡支梁靜載試驗、強度檢測、超聲回彈綜合法、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樁基、結構砼試件。四.鐵路橋涵檢測管理辦法 為滿足施工現場需求,拌和站必須在原材料上把控控制,配置專人專項取樣、并填寫委托單送至中心試驗進行檢測,工地現場實體檢測施工隊伍必須配合中心試驗室取樣檢測等

5、,施工現場必須配備工地試驗員。如:工地混凝土試件制作、同條件養護、同條件溫度記錄等,中心試驗室不定期對工地試驗員進行檢查。1.原材料試驗取樣要求1.1水泥:水泥進場時必須有生產廠家提供的全項目試驗報告單和合格證。同廠家、同品種、同批號、同出廠日期,且連續進場的散裝水泥不大于500t(袋裝水泥不大于200t)為一批,從20個不同部位中取等量水泥,按(通用硅酸鹽GB175)進行,經混合拌均勻后再從中稱取不大于12kg作為試驗。1.2粉煤灰:粉煤灰進場時必須有生產廠家提供的全項目試驗報告單和合格證。同廠家、同品種、同批號、同出廠日期每批不大于200t的進行正常抽檢,從20個不同部位中取等量粉煤灰,經

6、混合拌均勻后再從中稱取不大于12kg作為試驗。1.3礦粉:礦粉進場時必須有生產廠家提供的全項目試驗報告單和合格證。同廠家、同品種、同批號、同出廠日期每批不大于200t的進行正常抽檢,從20個不同部位中取等量礦粉,經混合拌均勻后再從中稱取不大于12kg作為試驗。1.4細骨料:細骨料應采用集中、穩定生產的料源,以連續進場的同料源、同品種、同規格的細骨料不大于400m³或600t為一批,不足上述規定數量的也按一批級,從不同部位抽取大致8份樣品,取樣按(建設用卵石、碎石GB/T14685)進行,樣品不少于30kg試驗。1.5粗骨料:應采用集中、穩定生產的料源,以連續進場的同料源、同品種、同規

7、格的細骨料不大于400m³或600t為一批,不足上述規定數量的也按一批級,從不同部位抽取大致8份樣品,取樣按(建設用砂GB/T14684)進行,樣品不少于100-120kg試驗。1.6外加劑:高效減水劑、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及引氣劑進場都必須有生產廠家提供的產品質量全項檢驗報告和合格證。高效減水劑和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由同廠家、同品種、同編號的產品不大于50t為一批進行常規檢驗項目的抽樣試驗,取樣數量不少于0.2t。引氣劑由同廠家、同品種、同編號的產品不大于5t為一批進行常規檢驗項目的抽樣試驗,其取樣應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8076的規定)取樣數量不少于0.2t。1.7膨脹劑:膨脹

8、劑進場時必須有生產廠家提供的全項目試驗報告單和合格證。膨脹劑應同廠家、同品種、同批號不大于200t為一批,不足200t按一批記。取樣方法按(GB/T12573)進行,取樣應具有代表性,可連續取、也可以從20個以上不同部位中等樣品,總量不小于10kg。1.8拌合用水:使用同一水源的漲水季節應進行一次抽樣試驗檢測,對于任何新水源或同一水源的水使用一年時進行全項目的型式檢驗,按JGJ63-2006取樣,取樣數量不少于5L。原材料取樣流程圖:圖1原材料進場 通知駐站監理委托至中心試驗室檢測拌和站試驗員取樣并填寫委托單監理見證取樣 2.鋼筋原材及焊接試驗取樣要求2.1鋼筋原材;2.1.1熱軋光圓、熱軋帶

9、肋進場時應必須有生產廠家提供的質量證明書,每批鋼筋應由同一牌號,同一爐罐號,同一規格的鋼筋,同一交貨狀態組成,并不得大于60t,抽樣進行拉伸和彎曲試驗。超過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數),增加一個拉伸試驗和一個彎曲試驗試樣。取樣按GB1499.1、GB1499.2進行。取樣數量不少于7根。取樣流程圖2物資部填寫委托單至試驗室取樣數量按批鋼筋進場 現場試驗員取樣通知現場監理見證取樣 鋼筋取樣流程圖:圖2委托至中心試驗室熱軋光圓取樣方法: 拉伸檢驗:任選一盤,從該盤的任一端切取一個試樣,試樣長500mm。彎曲檢驗:任選兩盤,從每盤的任一端各切取一個試樣,試樣長200mm

10、。熱軋帶肋取樣方法:1、 冷軋帶肋鋼筋的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應逐盤檢驗,從每盤任一端截去500mm以后,取兩個試樣,拉伸試樣長500mm,冷彎試樣長200mm。 2、 對成捆供應的550級冷軋帶肋鋼筋應逐捆檢驗。從每捆中同一根鋼筋上截取二個試樣,其中,拉伸試樣長500mm,冷彎試樣長250mm。如果,檢驗結果有一項達不到標準規定。應從該捆鋼筋中取雙倍試樣進行復驗。22鋼筋焊接;2.2.1閃光對焊,在同一臺班內,由同一個焊工完成的200個同牌號、同直徑鋼筋焊接接頭應作為一批。(當同一臺班內焊接的接頭數量較少,可在一周之內累計計算,累計仍不足200個接頭時,應按一批計算)應從每批接頭中隨機

11、切取6個接頭,其中3個做拉伸試驗,3個做冷彎試驗。取樣規定 根據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3)2.2.2箍筋閃光對焊,當鋼筋直徑為10mm及以下時,按200個一批;鋼筋直徑為12mm及以上,按600個一批,按同一焊工完成的同鋼筋牌號、同直徑的箍筋閃光對焊接頭做完一個檢驗批,每個檢驗批隨機抽取5%焊接接頭做外觀檢查;隨機切取3個焊接接頭做拉伸試驗。由現場試驗員統計并取樣委托至試驗室檢測。2.2.3電弧焊(幫條焊、搭接焊)、應分批進行外觀檢查和力學性能試驗。以1200個同牌號、同直徑鋼筋接頭做為一批,每批隨機切取3個接頭,做拉伸試驗。由現場試驗員統計并取樣委托至試驗室檢測。如

12、圖:鋼筋焊接接頭檢驗要求序號檢驗項目閃光對焊箍筋閃光對焊電弧焊檢驗方法1檢驗批200個接頭600或1200個接頭200個接頭按TB10424檢驗2外觀質量全檢抽5%檢驗全檢按JGJ18、TB10424檢驗3拉伸試驗取3個接頭取3個接頭取3個接頭按JGJ/T27檢驗4冷彎試驗取3個接頭-按JGJ/T27檢驗試件長度 根據鋼筋焊接接頭試驗方法標準(JGJ/T27-2001)  拉伸試件的最小長度 接頭型式             

13、 試件最小長度mm 電弧焊雙面搭接、雙面幫條            8d+Lh+240 單面搭接、單面幫條                5d+Lh+240 閃光對焊、電渣壓力焊、氣壓焊          8d+2402

14、.3鋼筋機械連接;2.3.1滾扎直螺紋接頭、鋼筋與連接套的規格應一致,接頭絲扣無完整絲扣外露,用普通扳手檢查接頭連接質量,應全部合格,并點上紅漆做上標記、每批500個接頭作為一批,不足500也按一批記。每批取樣3根。由現場試驗員統計并取樣委托至試驗室檢測。2.3.2鐓粗直螺紋接頭、鋼筋與連接套的規格應一致,接頭絲扣無完整絲扣外露,用普通扳手檢查接頭連接質量,應全部合格,并點上紅漆做上標記、每批500個接頭作為一批,不足500也按一批記。每批取樣3根。由現場試驗員統計并取樣委托至試驗室檢測。如圖:機械連接接頭的檢驗要求序號檢驗項目滾扎直螺紋鐓粗直螺紋接頭檢驗方法1套筒與鎖母尺寸及外觀質量2000

15、個為一批,抽2%,且不少于20個2000個為一批,抽2%,且不少于20個按TB10424和鐵建設201041號文檢驗2鋼筋絲頭質量每工作班為一批,抽10%每工作班為一批,抽10%3擰緊力矩500個接頭為一批抽10%,q且不少于20個500接頭為一批,抽10%,且不少于20個4抗拉強度500個接頭為一批,抽3個500個接頭為一批,抽3個按GB/T228檢驗注:每批3個接頭試件的抗拉強度均符合規定時,該批評為合格。如有1個試件的強度不符合要求,應再取雙倍數量6個接頭進行復檢,復檢如仍有1個試件的強度不符合要求,則該批評為不合格。根據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03)鋼筋連接工程開始

16、前及施工過程中,應對每批進場鋼筋進行接頭工藝檢驗,取樣按以下進行:每種規格鋼筋的接頭試件不應少于3根; 鋼筋母材抗拉強度試件不應少于3根,且應取接頭試件的同一根鋼筋;3.預應力材料委外檢驗3.1預應力用鋼絞線應符合GB/T5224-2003鋼絞線應成批驗收,每批鋼絞線由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同一生產工藝捻制的鋼絞線組成,每批質量不大于60t,進行整根鋼絞線的最大力、規定非比例延伸力、最大力總伸長率和彈性模量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如圖:預應力鋼絞線檢驗規則序號檢驗項目取樣數量取樣部位檢驗方法1表面質量遂盤卷/按GB/T5224檢驗2外形尺寸遂盤卷/按GB/T5224檢驗3鋼絞線伸直性3根

17、/批1.01.1m在每(任)盤卷中任意一端截取按GB/T5224檢驗4整根鋼絞線最大力3根/批1.01.1m按GB/T5224規定檢驗5規定非比例延伸力3根/批1.01.1m按GB/T5224規定檢驗6最大力總伸長率3根/批1.01.1m按GB/T5224規定檢驗7應力松弛性能不小于1根/每合同批每根長2.5m按GB/T5224規定檢驗3.2預應力用錨(夾)具、連接器應符合GB/T14370-2007在進場時必須有生產廠家提供的產品出廠檢驗報告和合格證書;應按同廠家、同品種、同規格、同批號的產品不大于1000套為一批,連接器以不大于500套為一個檢驗批。抽樣檢驗外形、外觀抽取10%。硬度抽取5

18、%、用量較小時,不應少于5套。靜載錨固性能等項目。試驗用預應力筋;受力自由長度不得小于3m具體長度要加上臺座兩端安裝張拉千斤頂和力傳感器等操作長度(本單位取樣長度為4.5m)。外形外觀及硬度檢驗合格后,從每批抽取3個錨板進行強度檢驗;抽取3套裝件樣品進行靜載錨固性能的檢驗。受樣品的外形尺寸和外觀質量應符合標準和設計圖紙規定。全部樣品不應有裂紋,如有一件發現裂紋,應對本批全部產品進行遂件檢驗。由現場試驗員委托至中心試驗室在進行外委檢測。如圖:錨板最小直徑和最小厚度要求錨具孔數錨板尺寸錨具孔數錨板尺寸錨具孔數錨板尺寸尺寸厚度尺寸厚度尺寸厚度14848813655151866828650914655

19、16196703915010156581719673410250111665818206755112501216660192067561265213170632022680712653141766521226804.其他委外材料檢驗;4.1壓漿劑:4.1.1壓漿劑(料)進場時必須有生產廠家提供的全項試驗報告單和合格證。同廠家、同品種、同規格、同批號每批壓緊料不大于100t(壓漿劑按配比折算成壓漿料數量計算)抽樣按GB12573規定進行抽檢,取16kg(壓漿劑4kg)作為試驗?,F場試驗員委托至中心試驗室在進行外委檢測。4.2金屬波紋管:4.2.1金屬波紋管應符合JG225-2007.進場必須有制

20、造廠家的出廠質量證明或合格證。每批金屬波紋管應由同廠家、同批次不大于50000m作為一個檢驗批,檢驗外觀、尺寸、集中荷載下徑剛度、集中荷載作用后抗滲漏和彎曲后抗滲漏等指標,外觀進行全檢,其余指標每批抽取3向剛度、外觀尺寸等指標:每批抽取6根1m長,彎曲后抗滲漏?。?根3m長,集中荷載、均布荷載等左右抗滲漏后?。?根長度5d,且不小于300mm現場試驗員委托至中心試驗室在進行外委檢測。4.3保護層墊塊4.3.1保護層墊塊指標應符合 TB/T 3043-2005預制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簡支 T 梁技術條件的要求.任何新選生產廠家時,廠家必須提供由鐵道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鐵道建筑檢驗站或橋梁與

21、基礎檢驗站,出具的生產混凝土墊塊所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及混凝土耐久性檢驗報告,檢驗報告有效期為1年。進場的每批次墊塊應有生產廠家提供的外形尺寸和混凝土強度等指標的檢驗報告和合格證,并進行外形尺寸的檢驗。取樣規定:每批保護層墊塊由同廠家、同品種、同規格組成,以一次進場數量為一批。每批進場的混凝土保護層墊塊抽檢0.5%對外觀和外形尺寸(墊塊厚度35-38mm)進行檢查。5. 委外防水材料5.1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5.1.1防水卷材應符合GB12593-2003。在進場時應有生產廠家提供的檢驗報告和合格證。應以同廠家。同品種、同批號的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8000為一批,不滿8000也可作為一批。對于任何新料

22、源廠家應取樣進行全項目的型式檢驗。取樣方法:在該批產品中隨機抽取3卷進行尺寸偏差和外觀檢查,在上述檢查合格的樣品中任取一卷,在距外層端部500mm出截取3m。現場試驗員委托至中心試驗室在進行外委檢測。5.2聚氨酯防水涂料5.2.1防水涂料應符合TB/T2965-2011.在進場時應有生產廠家提供的檢驗報告和合格證。應以同廠家、同品種、同批號的聚氨酯防水涂料,甲組份不大于10t(直接用于防水層的防水涂料不大于15t,乙組份按產品重量配比相應的重量)為一批,抽樣進行常規項目的檢驗。對于任何新選料源廠家應取樣進行全項目的型式檢驗?,F場試驗員委托至中心試驗室在進行外委檢測。抽樣按鐵路混凝土橋面防水層技

23、術條件TB/T2965-20115.3水泥基膠黏劑5.3.1應符合TB/T2965-2011.每批水泥基膠粉和水泥基膠黏劑都應有生產廠家的質量證明書或合格證。以每批不大于50kg膠粉應抽樣進行常規項目的檢驗;對于任何新選料源廠家應進行全項型式檢驗。抽樣按鐵路混凝土橋面防水層技術條件TB/T2965-2011現場試驗員委托至中心試驗室在進行外委檢測。5.4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5.4.1應符合TB/T2965-2011.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及基層處理劑在進場時應有生產廠家提供的檢驗報告和合格證。應以同廠家、同品種、同批號的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不大于8000為一批;同廠家、同品種、同批號的基

24、層處理劑不大于3t為一批,抽樣進行常規項目的檢驗。對于任何新選料源廠家應取樣進行全項目的型式檢驗。抽樣按鐵路混凝土橋面防水層技術條件TB/T2965-2011現場試驗員委托至中心試驗室在進行外委檢測材料進場物資部填寫委托單送至試驗室通知現場監理現場試驗員取樣委外防水材料取樣流程圖:圖3送至試驗室試驗室委托委外檢測6.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6.1混凝土配合比現場控制6.1.1 混凝土配置拌和之前,須對所以機械設備、工具、使用材料進行認真檢查,確?;炷恋陌柚坪蜐仓_B續進行。各種材料的計量系統必須滿足稱量精度要求,經計量單位檢定合格,并確保計量儀器處于有效期內?;炷涟柚魄?,拌和站試驗員須測定粗細

25、骨料的含水率,準確測定因天氣變化而引起的粗細骨料含水率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況下,含水率每班抽測2次,雨水隨時抽測,并按測定結果及時調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炷涟韬颓?,試驗人員必須按照施工配合比計算配料單,并經過現場監理工程師確認?;炷僚淞媳仨毎椿炷亮蠁芜M行,并須有試驗人員值班,核實所使用的原材料與配合比通知單是否相符。6.1.2混凝土原材料配料采用自動計量裝置,計量設備骨料稱每月校驗一次,水泥、摻合料、外加劑、水稱、每周系統檢驗一次。每班混凝土灌注前要檢查電子秤及其他計量器具,根據施工配合比用料考慮下料沖量落差,調整稱量系統,確?;炷猎牧戏Q量準確。水泥、摻合料、外加劑和

26、水的稱料誤差(均以質量計)為±1%;粗細骨料的稱料誤差(均以質量計)為±2%6.2混凝土拌合物施工控制6.2.1混凝土的塌落度及擴展度應根據梁體灌注施工工藝,滿足配合比的設計要求。一般,箱梁的灌注采用泵送施工工藝,可按入模塌落度控制在(200±20)mm,或(180±20)mm;T梁的灌注采用斗施工工藝,可按入模塌落度控制在(180±20)mm,或(140±20)mm.混凝土擴展度要適宜,根據混凝土灌注工藝和輸送距離確?;炷恋牧鲃有阅堋?.2.2混凝土含氣量;箱梁混凝土的入模含氣量控制在2%4%;T梁為3%4%,由現場試驗員通知監理

27、單位見證檢測。6.2.3混凝土溫度;梁體混凝土灌注施工時,模板的溫度宜控制在535,混凝土入模溫度宜在530;T梁模板的溫度宜在535,混凝土入模溫度宜在1030。6.2.4梁體混凝土灌注施工時,開始攪拌生產的前三盤混凝土均應進行塌落度、擴展度、含氣量和溫度的測試,并結合測試結果在允許范圍內調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使各項性能指標滿足要求;在后面的連續灌注施工中,每批不大于50混凝土應進行一次各項指標的測試。6.2.5混凝土灌注時間不宜超過6h或不得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T梁的灌注時間不宜超過3.5h。6.3混凝土主要力學性能檢驗6.3.1立體抗壓混凝土強度;兩天混凝土應于各施工工序制作同條件養護

28、28d標準養護試件,進行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檢驗。靜力抗壓彈性模量;梁體混凝土還應制作終張拉同條件養護和28d標準養護混凝土試件,進行混凝土彈性模量檢驗,由現場試驗員通知中心試驗室通知現場監理,進行現場制作。制作必須按照規范操作。6.3.2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隨機取樣制作用于強度和彈性模量檢驗的試件,各施工工序檢驗試件(拆模、預張拉、初張拉、終張拉)應在灌注總盤數中均勻分布取樣,其中抗壓強度每組3塊試件應在同一盤中取樣,彈模試件每組6塊應在同一盤中取樣。其強度和彈模應滿足混凝土設計要求, 一般情況下,箱梁的設計混凝土強度為C50,其對應彈性模量為不小于35.5GPa,其預張拉強度為設計等級的

29、50%;脫模強度為設計強度等級的60%;初張拉為80%;終張拉必須達到設計強度。T梁的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為30MPa;終極張拉vux達到設計強度。在各個工序的混凝土試件強度檢驗時,單組試件抗壓應考慮一定的保證率,既增加一個抗壓強度標準差值,值取3.5MPa。梁體抗壓強度和彈性模量試件的取樣及應符合以下圖表。T梁試件取樣及檢驗要求序號試件名稱試件數量取樣位置養護方式試驗齡期試驗方法判定標準1拆模強度(MPa)1組橋面同條件試驗確定按GB/T50081檢驗28.52初張拉強度(MPa)1組橋面同條件試驗確定33.53終張拉強度(MPa)1組隨機同條件14d58.5終張拉彈模(MPa)1組隨機14d

30、36.0428d強度(MPa)4組隨機標養28d按TB10425評定28d彈模(GPa)1組隨機28d36.05同條件強度(MPa)4組隨機同條件1200按TB10425評定注意:現場負責人試驗員必須每天記錄同條件養護溫度及齡期,累計1200,并不超過60天。6.4混凝凝聽耐久性檢驗6.4.1梁體混凝土每月生產灌注20000m³應取樣制作電通量及抗凍性的耐久性試件各一組每5000m³應取樣制作抗滲性試件1組。試模尺寸175*185*150,進行混凝土耐久性檢驗,現場試驗員制作試件完,在脫模后及時送至試驗室進行養護。如圖:耐久性取樣及檢驗要求序號耐久性能檢驗項目指標要求試驗齡

31、期(d)檢驗頻次檢驗方法1抗滲性P20285000m³按GB/T50082檢驗2電通量(C)10005620000m³按GB/T50082檢驗7. 樁基現場檢測7.1低應變反射波法 7.1.1低應變反射波法,適用于檢測規則截面混凝土樁的樁身完整性,判定樁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范圍。檢測儀器應具有采集、濾波、放大、顯示、儲存、信號處理分析功能。7.1.2現場檢測應符合以下條件:樁頭的材質、強度、截面積尺寸應與樁身基本相同;樁頂應鑿至硬實混凝土面并大致水平,傳感器安裝點和激振點應打磨光滑;打入或靜壓式預制的檢測應在相鄰樁打完后進行。檢測流程按表4現場負責人通知現場試驗員現場試驗員通

32、知中心試驗室 現場檢測流程圖:圖4 試驗室填寫委托單委外通知現場監理委外人員到現場檢測試驗人員配合檢樁人員現場檢測7.2聲波透射法7.2.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檢測混凝土灌注樁身缺陷位置、范圍和程度,判定樁身完整性類別。樁徑大于等于2m或樁長不大于40m或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基樁應采用聲波透射法檢測,其樁長標準可根據試驗數據確定。7.2.2現場檢測:聲測管應采用金屬管,內徑不小于40mm,壁厚不小于3.0mm。聲測管下端封閉、上端加蓋,管內無異物,連接處應光滑過度,不漏水,管口應高出樁頂100mm以上,且各聲測管管口高度宜一致。7.2.3現場檢測準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受樁檢的樁身混凝土強度應符

33、合規定要求;將各聲測管內灌滿清水;采用標定法確定儀器系統延遲時間;在樁頂準確測量相應聲測管外壁間凈距離。檢查換能器的完好狀態。檢測流程按表47.3高應變法7.3.1使用范圍:本方法用于檢測制樁的豎向抗壓承載力和樁身完整性。7.3.2現場檢測準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樁頂面平整,樁頂高度應滿足錘擊裝置的要求,樁錘重心應與樁頂對中,錘擊裝置架立應垂直穩固;對不能承受錘擊的樁頭應做加固處理,處理的面積應與被檢樁相同,混凝土強度應高于被檢樁的強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預應力管樁應盡量選擇樁頂有端頭板的樁作為試驗樁。7.3.3出現以下情況時,不宜直接采用高應變檢測結果,宜采用靜載法進一步驗證:樁身存在驗證

34、缺陷、無法判定樁的豎向承載力時。單擊貫入度大,樁底同向反射強烈且反射峰較寬,側阻、端阻反射弱,既波形表現出豎向承載性明星與勘查設計條件不符時。檢測流程按表47.4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7.4.1使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檢測單樁的豎向抗壓承載力,并宜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當埋設有相應的測試元件時,本方法也可用樁身應力、樁側摩阻力和樁端阻力的測試。7.4.2現場檢測:對工程樁質量驗收抽樣檢測時,最大有效加載量不應小于設計要求的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的2.0倍時;為設計提供依據的試驗樁,應加載在破壞;設計另有規定時,按設計規定進行。7.4.3試樁要求:試樁宜結合設計、為設計提供依據的工藝性試樁其成樁工藝和質量控

35、制標準應與工程樁一致。裝頂部宜高出試坑底面10cm,試坑底面宜與樁承臺底標高一致。試樁頂部一般應采用混凝土加固,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檢測樁的強度,并在樁頂配置加密鋼筋網23層,或以薄鋼板圓筒做成加勁箍與樁頂混凝土澆成一片,用標高號砂漿將樁頂抹平。對作為錨樁用的灌注樁或混凝土預制樁,檢測前宜對其樁身完整性檢測。檢測流程按表47.5單豎向抗拔靜載試驗7.5.1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檢測單樁的屬性抗拔承載力,并宜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當埋設有樁身應力、應變測量傳感器時,或樁端埋設有位移測量桿時,可直接測量樁側抗拔摩阻力,或樁端上拔量。7.5.2現場檢測:對于工程樁抽樣檢測時,加載量不應小于設計要求的

36、單樁抗拔承載力特征值的2.0倍。對于混凝土灌注樁、有接頭的預制樁,宜在拔樁試驗前采用低應變檢測受檢樁的樁身完整性。為設計提供依據的抗拔灌注樁施工時應進行成孔質量檢測,發現樁身中、下部位有明星擴經的樁不宜作為抗拔試驗樁;對有接頭的預制樁,應預算接頭強度。慢速維持荷載法的加卸載分級、試驗方法及穩定標準應符合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中。并仔細觀察樁身混凝土開裂情況,注:當工程樁不允許帶裂縫工作時,取樁身開裂前一級荷載作為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特征值,并與按極限荷載一半取值確定的承載力特征值相比取小值。檢測流程按表47.6單樁水平靜載試驗7.6.1使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樁頂自由時的單樁水平靜載。本方法用于檢測

37、樁頂自由時的單樁水平承載力,推定地基土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當埋設有樁身應變測量傳感器時,可測量相應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樁身應力,并由此設計算樁身彎矩。7.6.2現場檢測:為設計提供依據的試驗樁宜加載至樁頂出現較大水平位移或樁身結構破壞;對工程樁抽樣檢測,可按設計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許值控制加載。加載方法宜根據工程實際受力特征性選用擔心多循環加載法或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中規定的慢速維持荷載法,也可按設計要求采用其他加載方法。需要測量樁身應力或應變的試樁宜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檢測流程按表47.7鉆芯法7.7.1使用范圍:鉆芯法適用于檢測混凝土灌注樁樁長、樁身混凝土強度、樁底沉渣厚度,鑒別樁端巖土性狀,判定

38、或驗證樁身完整性類別。7.7.2現場檢測:每根受檢樁的鉆芯孔數和鉆孔位置宜符合下列規定,樁徑小于1.2m的樁鉆1孔,樁徑為1.22.0m的樁鉆2孔,樁徑大于2.0m的樁鉆3孔。當樁芯孔為一個時,宜在距樁中心1020cm的位置開孔;當鉆芯孔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時,開孔位置宜在距樁中心0.150.25倍樁徑內均勻對稱布置。對樁底持力層的鉆探,每根受檢樁不應少于1孔,且鉆探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7.2.3芯樣試件截取與加工:樁長小于或等于30m時,每孔截取3組;當樁長大于30m時,不少于4組。上部芯樣位置距樁頂不大于1倍樁徑或1m,下部芯樣位置距樁底不大于1倍樁徑或1m,中間芯樣宜等間距截取。缺陷位置能取

39、樣試驗時,應截取一組芯樣進行混凝土抗壓試驗;如果同一基樁的鉆芯孔數大于一個,其中一孔在某深度存在缺陷,則應在其他孔的該深度處取樣進行混凝土抗壓試驗。7.2.4每組芯樣應制作三個芯樣抗壓試件:當樁端持力層為中、微風化巖層且巖芯可制作成試件時,應在接近樁底部位截取一組巖石芯樣;如遇分層巖性時宜在各層取樣。鉆芯法取樣流程圖:現場負責人通知現場試驗員現場試驗員通知中心試驗室通知現場監理監理見證取芯送至試驗室檢測8. 橋梁支座檢測8.1支座檢測8.1.1支座的檢驗分原材料及部件進廠檢驗、產品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原材料及部件進廠檢驗為支座加工用原材料及外協加工件進廠時進行分批抽樣的驗收檢驗;產品出廠檢驗為

40、支座生產廠在每批產品交貨前必須進行的每個支座的檢驗;型式檢驗由國家計量認證的檢測機構。支座首次在進場使用時應有生產廠家提供的型式檢驗報告,每批進場時應有生產廠家提供的原材料和成品的檢驗報告和產品合格證書。原材料進場時,取樣完成后?,F場試驗員填寫委托單至中心試驗室。中心試驗在委外檢測。8.2支座的安裝檢測8.2.1支座安裝時應采用注漿材料進行錨固。簡支箱梁和現澆梁采用支座灌漿料進行重力自流平灌注錨固,T梁可采用M50干硬性無收縮砂漿。8.2.2簡支箱梁安裝灌漿料的要求:每批原材料進場時應取樣進行全項目的檢驗。在每片箱梁的按裝應取樣制作4組試件(40mm×40mm×160mm)

41、其中2組同條件養護分別進行2h抗壓強度和24h抗折強度檢驗,2組標準養護分別進行28d和56d抗壓強度檢驗。注:現場試驗員制作時必須通知現場監理見證取樣制作,在拆模后立即委托至試驗室進行養護。8.2.3現澆梁按照灌漿料的要求:每批原材料進場時應取樣進行全項目的檢驗。在每孔現澆梁安裝時應取樣制作5組試件(40mm×40mm×160mm),其中3組同條件養護分別進行8h、12h抗壓強度以及24h抗壓和抗折強度檢驗,2組標準養護分別進行28d、56d的抗壓和抗折強度檢驗。注:現場試驗員制作時必須通知現場監理見證取樣制作,在拆模后立即委托至試驗室進行養護。8.2.4T梁安裝干硬性無

42、收縮砂漿的要求:在施工前應選擇原材料進行配合比的設計,滿足各項指標的要求。在架梁作業時,每孔梁的安裝應取樣制作4組試件(40mm×40mm×160mm),其中2組同條件養護分別進行8h抗壓強度和24h抗折強度檢驗,2組標準養護分別進行28d和56d抗壓強度檢驗。注:現場試驗員制作時必須通知現場監理見證取樣制作,在拆模后立即委托至試驗室進行養護。9. 預應力工程試驗檢測9.1千斤頂校驗9.1.1預應力張拉千斤頂必須與油壓表及油泵配套檢驗后方可使用。經過校驗,確定其校正系數,千斤頂的校正系數不應大于1.05;同時計算給出千斤頂荷載與油壓表讀數的回歸方程,用于在張拉過程中應力控制

43、。9.1.2校驗要求:千斤頂的校驗有效期不得超過1個月,千斤頂進場后。物資部提供合格證形式檢驗報告,由現場負責試驗員送至中心試驗室進行委外檢測。9.2壓漿漿體性能檢驗9.2.1預應力管道壓漿,漿體的水膠比不應大于0.33,漿體性能應符如圖壓漿漿體取樣及性能檢驗要求如圖:試樣名稱試件數量取樣位置試驗批量養護方式試驗齡期指標要求檢驗方法出機流動度(s)1組隨機1次/10盤-18±4按TB/T3192附錄A檢驗7d強度(MPa)1組隨機1批/件標養7d抗折6.5按GB/T17671檢驗抗壓3528d強度(MPa)2組隨機1批/件標養28d抗折10抗折509.2.2壓漿過程中,沒件制梁須制作

44、3組標準養護試件(40mm×40mm×160mm),進行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試驗。試件要取出漿口的漿體制作,并須注明制作日期及編號。同時對壓漿進行記錄,記錄項目包括:壓漿材料、配合比、壓漿日期、攪拌日期、出機流動度、漿體溫度、環境溫度等。現場試驗員應及時取樣并記錄送至中心試驗室養護。10. 實體質量檢驗10.1簡支梁靜載試驗簡支梁的靜載試驗應符合預應力混凝土鐵路簡支梁靜載彎曲試驗方法與評定標準(TB/T2092)要求。10.1.1簡支梁靜載試驗的條件:采用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進行試生產時。生產條件有較大變動時。出現影響結構承載力的缺陷時。交庫技術資料不齊全或對資料產生懷疑時

45、。10.1.2抽檢規則:應對不同類別的簡支梁各抽取一件,抽樣原則;按最不利原則一次抽取3件(一件首次試驗梁,兩件為加倍試驗備用梁)簡支梁靜載試驗在終張拉30d后進行,不足30d時應由設計方簡算確定。10.1.3試驗儀器要求:試驗時需具有試驗臺座、加力架、千斤頂、油泵、標準油壓表或壓力傳感器等加力設備和計量儀器,其工作能力控制在1.52.5倍最大試驗荷載之間。注:當現場需要做靜載試驗時,現場負責試驗員通知中心試驗室。中心試驗委托委外檢測。10.2強度檢測10.2.1回彈法: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方法適用于普通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檢測,不適用于表層與內部質量有明顯差異或內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檢測。10.2

46、.2檢測技術:一般規定強度可按批量或按單個構件進行檢測。對于混凝土生產工藝、強度等級相同,原材料、配合比養護條件基本一致,且齡期相近的一批同類構件的檢測應采用批量檢測。按批量進行檢測時,應隨機抽取構件,抽檢數量不宜少于同批構件總數的30%,且不宜少于10件。當檢驗批構件數量大于30個時,抽樣數量可適當調整,并不得少于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定的少抽樣數量。10.2.3單個構件的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10.2.3.1對于一般構件,測區數量不宜少于10個。當受檢構件數量大于30個,且不需提供單個構件推定強度或受構件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0.3時,每個構件的測區數量可適當減少,但不應少于5個。10.2.3.2相鄰兩測區的間距不應大于2m,測區離構件端部或施工縫邊緣的距離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10.2.3.3測區宜選在能使回彈儀處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澆筑側面。當不能滿足這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