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料】第三單元單元活動學習專用_第1頁
【教育資料】第三單元單元活動學習專用_第2頁
【教育資料】第三單元單元活動學習專用_第3頁
【教育資料】第三單元單元活動學習專用_第4頁
【教育資料】第三單元單元活動學習專用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育資源單元活動 學會應用地形圖學習目標1.了解地形圖和等高線地形圖的概念和作用。2.理解地形圖的基本特征,掌握地形圖的判讀方法。3.掌握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繪制方法,學會運用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 圖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一、認識等高線地形圖1 .地形圖(1)概念: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關系和規定符號,把真實地形地貌描繪在平面上的一種地圖。(2)表達方式:通常用等高線來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3)作用:反映地面實際高度、起伏狀況,并具有一定的立體感;提高空間想象能力,解決生 產和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2 .等高線的特征部位等高線分布特征A兩側等高線閉合,且數值相等B山谷等局線由低處向局處凸出,海

2、拔較兩側低_C山脊等局線由局處向低處凸出,海拔較兩側局 _D陡崖若葉條等局線重疊在一起E緩坡等高線分布稀疏一單位水平距離內的高差較小F陡坡等高線分布密集一單位水平距離內的高差較大、地形圖的判讀地貌類型等高線特征盆地等高線閉合,數值內小外大,中部稀疏,邊緣密集 _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有起伏,相對高度較小,坡度較為和緩沙丘各地點之間高差很小,地勢較平坦嶺谷相間山嶺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山谷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山嶺和山谷相間分布【思考】如何根據沙丘等高線地形圖判斷風向?答案等高線分布稀疏的部位為沙丘的緩坡,而緩坡指示風吹來的方向。三、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繪制1 .作用:能直觀地顯示某一方向上的地

3、勢起伏狀況和地面坡度陡緩。2 .判讀:抓住剖面線的起點、終點,經過的最高點、最低點和轉折點等。3 .繪制步驟(1)繪剖面圖的水平基線。(2)確定適宜的垂直比例尺,畫出縱坐標,規定剖面基線所代表的高程。(3)從剖面線與等高線所交各點向剖面圖的水平基線作垂線,根據各點對應的高度對照剖面圖 的縱坐標,標出相應各點。(4)把這些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探究點一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應用讀“比例尺為十萬分之一的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1 .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 ;山脊線E的走向大致為 。答案鞍部南北走向2 .如果想體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站立的地方海拔高度可能是()A. 750 m B. 78

4、0 m C. 1 100 m D. 1 190 m答案 D3 .圖中有一陡崖,其相對高度H的范圍是()A. 100 mWH<300 mB. 100 mWH<200 mC. 200 mWH<300 mD. 100 m<H<300 m答案 A4 .分別站在山頂 A和山頂B上,能看到河流上 D處小船的是 山頂。答案 B5 .圖中所繪乙、丙兩支流中,事實上不存在的是 支流。答案乙6 .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庫,壩高為100米,請你用“ ”在圖上標出該水庫理想的壩址。答案 圖略。(提示:畫在干流最窄處兩側的100米等高線之間。)7 .若將小河甲的水引向療養院,圖中兩條

5、規劃路線中,比較合理的是 原因是。答案路線的水可以自流1 .等高線的基本特征(1)同線等高。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等高,并以海平面作為0米。(2)一般來說,等高距全圖一致。等高距是指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例如,三條相鄰的等高線的海拔分別為500米、600米、700米,則等高距為100米。等高線是閉合的曲線。 無論等高線怎樣迂回曲折,它最終是閉合的,但由于受到圖幅限制,在一幅圖上等高線不一定全部閉合。(4)兩條等高線一般不相交。一般情況下,同一地點不會有兩個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懸 崖,等高線可能重合。(5)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陡緩。等高線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稀疏的地方表示緩坡,間隔相等的地

6、方表示均勻坡。(6)兩對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處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垃口。(7)示坡線表示降坡的方向:示坡線是與等高線垂直相交的短線,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 有時也稱為降坡線。2 .不同地形的等高線特征地形表小方法示意圖等高線圖地形特征說明山地、山峰閉合曲線夕卜低內身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線畫在 等局線外側, 坡度向外側 降低盆地、洼地閉合曲線外高內低蠹E四周高中部低示坡線畫在 等局線內側, 坡度向內側 降低山脊山脊線等高線凸向低 處,山脊連線.W轉從山頂到山麓凸起高聳的部分山脊線也叫分水線婆圜山谷山谷線等局線凸向局處,山谷連線frfil事Hi山脊之間低洼部分山谷線也叫集水線鞍部一對山脊等局線組成她

7、|W相鄰兩個山頂之間呈馬鞍形鞍部是山谷線最高處,山脊線最低處峭壁陡崖多條等高線會合重疊在一處近于垂直的山坡,稱峭壁峭壁上部突出處,稱陡崖3.等高線地形圖中的計算方法(1)兩點或陡崖的相對高度的計算方法陡崖的相對高度為:(n 1)d< hv (n+ 1)d其中n為陡崖處重合的等高線的條數,d為等高距。兩點的相對高度:教育資源教育資源A.確定兩點的海拔高度的范圍B 確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若兩點都不在等高線上,則可用公式:(n 1)d v hv (n+ 1)d其中 n 為兩點間的等高線的條數,d 為等高距。(2)兩地坡度=兩地間的相對高度/兩地間的水平距離如下圖A、B兩地的坡度可表示為P=

8、h/s(3)局部小范圍閉合等高線:處在與數值不同的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閉合區域,其中心高度判斷規律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下圖 A 點的海拔低于10 米, B 點的海拔高于20米。4 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較廣,主要體現在以下領域:(1)判斷水系、水文特征不同地形區的水系特征不同。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常成為河流的分水嶺;山谷常有河流發育,等高線穿過河谷時,向上游彎曲,即河流流向與等高線 凸出方向相反。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的流速大,陡崖處有時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與流域面積(集水區域面積 )和所處迎風坡、背風坡有關;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沖積扇。(2)

9、判斷氣候特征分析氣候特征應結合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勢高低(水熱狀況變化)、坡向(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陽坡氣溫高,蒸發強,陰坡氣溫低,蒸發弱)等因素。(3)地形狀況與區位選擇常見的綜合問題是以地形圖為背景,要求在圖上設計選擇所需的“點”“線”“面”,以及 給予科學的評價。選“點”。根據要求考慮點的位置。如水庫的壩址應建在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處;氣象站應建在地勢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方;療養院應建在地勢坡度較緩、氣候適宜、空氣清新的地方。選“線”。如公路、鐵路線設計的基本要求:a.用有利的地形地勢,充分考慮路線的長短、坡度,少過河建橋,以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成本;b.避免通過高寒區、沙漠區

10、、沼澤地、永久凍土區、地下溶洞區等。引水線路的選“線”,關鍵是應從地勢高處向低處流。輸油管道 的選“線”,路線盡可能短,盡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等。選“面”。包括城市、居民區、工業區、各種開發區等。如工業區宜建在地形平坦的地區,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資源豐富。居民區應考慮: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勢平坦開闊的向陽地帶,交通便利,遠離污染源等。農業生產布局。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反映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緩急,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副漁業合理布局的方案。讀圖,完成13題。1 圖示區域內最大高差可能為()A 50 mB 55 mC 60 mD 65 m2 .圖中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11、AS B. C. D.3 .在圖示區域內擬建一座小型水庫,設計壩高約 13 m。若僅考慮地形因素,最適宜建壩處的壩頂長度為()A 15 m B 40 m C 65 m D 90 m答案 1.C 2.C 3.B解析 第 1 題,圖中等高距為5 m ,東南部地勢最低,海拔為20 到 25 m 之間;東北部地勢最高, 海拔為 80 到 85 m 之間, 故兩地的相對高度為55 到 65 m 之間, 但不會是55 m 或 65 m。第 2 題,圖中 附近河段等高線最密集,表明該處坡度最大,河水流速最快。第3 題,根據題目要求可判斷,水庫大壩應建在圖中河流 之間的河谷處,據圖可知,該處河谷最低處海拔在4

12、045 m之間,要使壩高達到13 m,壩頂海拔需達到 55 m左右。根據比例尺估算該處兩側兩條55 m 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即壩長,約為40 m。探究點二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繪制圖 1 為 “ 某地等高線示意圖” ,圖2、圖3 分別為沿MN 、 XY 作的地形剖面圖。1 圖中甲、 乙、 丙、 丁四點中,最容易發育成河流的是, 理由是 。答案 乙 河流發育在山谷中,圖中甲、丙點均為山脊,乙、丁兩點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但乙處山谷狹長最易發育河流2 在 剖 面 圖 四 點 中 , 屬 于 MN 、 XY 的 交 點 的 是 , 理 由 是答案 圖中MN、XY交點處地貌為鞍部,沿 XY線兩邊高、中

13、間低,即圖中點,沿MN線兩邊低、中間高,即圖中點3繪制等高線圖中沿AB 線的地形剖面圖并說明繪制的步驟。答案 先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確定剖面線,圖中上半部為等高線地形圖,陰影部分是海洋。然后確定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一般與等高線水平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水平比例尺大幾倍,以便形象地看出地勢起伏狀況)。確定剖面圖上的基準線 A' B'并在兩側標出高度與深度。把等高線圖中剖面線上各點高度轉繪至下圖相應的高度上,用平滑曲線連接各點,就得到相應剖面圖。如下圖:1 地形剖面圖的繪制以下圖為例,分析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步驟:2 地形剖面圖的應用 通視問題通視問題可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

14、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障礙物(如山地或山脊 )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特別注意“凹形坡”與“凸形坡”的不同。從山頂向四周,等高線先密后疏,為“凹形坡”,可通視;等高線先疏后密,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擋住人們的視線。如下圖:讀“某地區等高線示意圖”,完成45題。4畫出沿XY 剖面線的地形剖面圖。5若某人位于a 地,看不到的地點是()A b B c C d D e答案 4.5 A解析 第 4 題,根據定線、描點、建坐標、作垂線、連線的步驟可以完成。第5 題, b 點位于 a 地山脊的另一側,故看不到。等高線地形圖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地形地貌。據此回答12題。1 上圖地區地形地勢的基本

15、特點是()以丘陵、平原為主中部高,西南、東北低以平原、盆地為主中部低,西南、東北高A.B.C.D.2圖中甲、乙兩條虛線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別是()A.山脊、山谷B.山脊、山脊C.山谷、山脊D.山谷、山谷答案 1.C 2.D解析 第 1 題, 大部分海拔在500 m 以內, 且等高線分布比較稀疏,說明為丘陵、平原地形;中部海拔在300 m 以上,較高,丘陵呈西北 東南走向,西南和東北海拔在200 m 以下,較低。第 2 題,甲、乙兩處等高線均由低處向高處凸出,中部海拔較兩側低,說明均為山谷。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34題。3 圖中等高線最大值為500米, 最小值為100 米, 等高距為100 米

16、, 等高線和的海拔分別為 ()A100 米、300 米8 200 米、400 米C100 米、400 米D 200 米、300 米4圖中河流中畫法不正確的有()A 1 條B 2條C 3條D 0條答案 3.A 4.B解析 第 3 題, 根據題干,可知 處等高線數值為300 米, 因為河流所在位置地勢較兩側低,則河流兩側相鄰的等高線數值相同,可以推斷 處等高線數值為100 米。第 4 題,河流發育在山谷中,圖中 處地形為山脊,不能發育河流,河流畫法出現錯誤。5讀“某地等高線圖”,完成下列問題。(1)若甲、乙的圖上距離為 2厘米,比例尺為1 : 10 000 000,欲繪制甲乙連線剖面圖,剖面基線定

17、為 5 厘米。則其水平比例尺為。(2)甲、乙連線經過的地區,最大相對高度約為米,若剖面圖縱坐標軸長4 厘米,則其比較合理的比例尺應為。(3)繪制甲 乙剖面圖,大約需描畫個點,圖中A 處是河流還是山脊?(4)結合 (1)、 (2)題要求,試繪制甲、乙兩地之間的地形剖面圖。答案 (1)1 : 4 000 000 (2)1 500 1 : 37 500 (3)14 河流。(4)見下圖。解析 第一步:確定水平比例尺。圖中甲、 乙連線的實際距離可利用比例尺求出為200 千米,剖面基線為5厘米,剖面圖水平比例尺應為1 : 4 000 000。第二步,確定垂直比例尺。繪制剖面圖對圖中的最高和最低點必須定位準

18、確。讀圖可知,甲乙連線經過的地區,海拔最高的是靠近乙的山峰, 海拔為1 2001 500米之間,最低處即中間河谷處, 海拔約在0300米之 間。相對高度為9001 500米。結合剖面圖縱軸長可確定出垂直比例尺應為1 : 37 500。第三步,描點連線。繪制剖面圖的控制點一般為剖面線與等高線的交點,讀圖可知,甲、乙連線與等高線的交點共有14 個,用平滑曲線連接各點便得出剖面圖。另外,圖中A 處為河流,在繪制剖面圖時要注意。1 下列等高線示意圖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答案A解析沙丘是沙漠中常見的地貌,大多由風力沉積而成。流動沙丘外形一般呈新月形,且高出沙漠表層,因此等高線呈新月形且海拔由四周向中

19、心增大,故A 圖正確。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地區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單位:m),圖中虛線表示山脊線或溪流。讀圖,回答23題。2與“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觀相符的是()A aBbC cDd3 d 圖中甲處最易發生的地質災害是()A.滑坡B.地震C.泥石流D.火山答案 2.C 3.A解析 第 2 題,讀題干可知,詩句描述的是水簾高掛、飛流直下、如煙似霧的瀑布景觀。a圖中斷崖在山頂,無瀑布;b圖中即使形成瀑布,高不過10 m,不合題意;c圖與題意符合;d圖中為山脊線,故 A、B、D三項可排除,只有 C項正確。第3題,d圖中的甲處位于低山丘陵地區的山脊頂端,有斷崖存在,坡度大,而我國南方

20、多雨,因此甲處在多雨季節極易發生滑坡,故選A。(2019衡陽高一檢測)讀“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回答 45題。4近水且受水患影響最小的居民點是()AS B. C. D.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居民點最容易發展成為城鎮B 站在M 山頂可以通視圖中的所有居民點C.圖中干流的流向為西北流向東南D 由居民點取近道攀登M 山忽上忽下較耗體力答案 4.A 5.D解析 第4題,圖中四個居民點均沿河分布,靠近水源,其中三地位于河谷平原地區,地勢較低,易受水患影響;而 地位于地勢稍高的鞍部地帶,河道較直,水流通暢,受水患影響小。第5 題,圖中最容易發展成為城鎮的應是位于河流交匯處的 地; M 山頂與地之間有山

21、脊阻擋視線,不能通視;根據圖中指向標的指示,河流段流向為從西南流向東北;由 居民點取近道攀登M 山時,先穿越山脊再經過河谷,地勢起伏很大。讀“某風景區等高線圖”,回答 67題。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點河流流速最快B 點是拍攝該風景區主峰照片的最佳地點C.點是觀日出最佳地點D 點位于點正西方向7下面地形剖面圖是依據等高線圖中的哪一剖面線繪制的()A L1B L2C L3D L4答案 6.B 7.B解析 第 6 題, 點位于山脊,沒有河流; 點視野開闊,與主峰之間沒有阻擋物,適合拍攝主峰照片; 點海拔最高,東坡為凹坡,是觀日出最佳地點;對照指向標, 點位于 點西南方向。第7 題,剖面圖示意剖面

22、線海拔最高超過1 200 m ,即經過主峰,因此排除L 1 和L4;剖面圖顯示剖面線穿過兩個山峰,因此排除L3。下圖是“某區域等高線示意圖”(單位:m)。讀圖回答89題。8山頂A 的海拔和陡崖D 的相對高度分別可能是()A 990 m、 301 mB 950 m、 201 mC 850 m、 799 mD 799 m、 501 m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B 若兩山頂間建游覽索道,其長度應不小于500 mC.陡崖處可觀察到瀑布景觀D B 地可見“V ”型峽谷,C 地可見三角洲答案 8.A 9.B解析 第8題,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A的海拔為9001 000 m,陡崖D的

23、相對高度為(300mwh<500 m)o第9題,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河流先向西南流,再向西流;兩山頂間圖上距離不小于1 cm,兩地實際距離不小于 500 m;陡崖處為山脊,無河流,不能觀察到瀑布景觀; B 地可見 “ V ” 型峽谷,C 地可見沖積扇。讀“某沿海地區等高(深)線示意圖(單位:米)”(圖甲)及“地形剖面圖”(圖乙),回答1011 題。10 E 點的海拔為()A. 100米B. 010米C. 10 20 米D. 10 10 米11 圖乙地形剖面圖與圖甲相對應的剖面線是()A. PE 線 B. EF 線 C. MP 線 D. LN 線答案 10.B 11.D解析 第10題,本

24、題主要考查等高線的判讀。據圖中信息可知,E點的海拔在010米范圍內。 第 11 題, 圖乙剖面圖中有低于海平面的地區,也有高于40 米的地區,而選項中只有LN線經過 40 米等高線。讀“我國某山區公路規劃線路設計圖”,回答1213題。12圖中公路沿線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點出現在()A.甲 B.乙 C.丙 D. 丁13圖中公路規劃線路反映出山區公路建設中應遵循的原則是()盡可能連接居民點在山谷中應盡量避開陡坡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彎曲盡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B.C.D.答案 12.C 13.B解析 第12題,由圖可知,甲地的海拔低于100 m,乙地的海拔為 200300 m,丙地的海拔為500600 m, 丁地的海拔為 400500 m,故海拔最高點為丙地。第 13題,圖中顯示從甲至乙,直線為山谷,為了減小坡度,公路呈“ 之 ” 字形,大致沿等高線延伸, 正確;圖中既沒有顯示居民點也沒有顯示河流, 錯誤。14. (2019臨沂高一檢測)為了發展旅游經濟,我國南方某市計劃在本市某處進行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